第四章 道故往,穷得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模一样!
这不是同是练习某种字体的相似,而是从笔画的写法,到框架的结构,至细微末节处的习惯,都毫无差别!连字体的风格都是清隽含着冷冽。
这怎么能不让她内心翻起滔天大浪!难道她是命中注定要来到这个地方?
要知道这一手字可是她仿遍名帖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逐渐练成的,属于自己风格的字。
而原主只不过是个九岁的小女孩,竟也写得这样一手好字。
不过也多亏了这和原主一模一样的字,让换了蕊子的李玉情这段时间性格改变了那么多也没有被身边人起疑,只当她是经了生死,变了性情,还认为是好事。
她来这也有近四个月了,看着原主和自己一样的字,看多了,也没什么情绪了,至于是否是命中注定要来这儿,她也不打算去深思,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这个朝代叫翟朝,已绵延了二百多年,兵强马壮,帝王开明,外患不成气候,人民敢于创新,正是国家兴盛之时。
本朝历史上还曾出过一位女帝,颁发了一系列的有利于女子的政策,有的至今仍存,对女子的地位助益良多。
像是女子同男子一样可以进学,习经史,思治国,同科考。
李玉情暗想,莫不是能去当个女官。自己是学历史的,经史诗词都熟的很,治国之策也有史鉴,出去自立门户总比回李府钩心斗角好的多。
再说原身的身份,是京都李家的庶女。
京都李家,不得不说是个复杂的大家族,祖父李言,是从一品的内阁次辅,妻为周氏,妾两名,一姓辛,一姓孟。
周氏育有嫡长子李朝兆,嫡长女李烟渺。辛姨娘生了行二的庶子李朝阳,行三的庶子李朝辉。孟姨娘有一子一女,庶子李朝岳和庶女李烟思。
如今儿子们都娶了妻开枝散叶,生了一堆孙子孙女儿,她在府里的同辈女孩里排行第七,这人口真不少。
李玉情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原主母亲周蕙本是周家嫡长女,父亲周振做着三品官,后来犯了事,父兄皆被处斩,周蕙原有的一门亲事也被男方给退了。
周氏是周振的姐姐,看见周家遭此大难,自是将仅存的兄弟骨血接了过来。
本想着给周蕙找户好人家嫁了,却没想到自己亲子李朝兆本就对表妹有情意。只是表妹定了亲,后来父母之命,李朝兆也算自抑没闹出来,权衡思量后娶了如今的妻子江氏。
周蕙住到李府后,李朝兆天天见,日日见,本就有的情意一日日的增长,愈发按捺不住了。
周蕙没有婚事在身,也没了父兄的依靠,如今一个孤女,能得到什么好亲事?
我既是她的表哥,又有情意在,自己纳了她,自会好好待她,成为她的依靠。
何况母亲喜爱表妹,自是想看顾表妹的,有什么能比在眼皮子底下的看顾更好?
表妹有母亲和我的撑腰,辛氏定也不敢为难她,日子也会过的顺顺当当。
这样一想,李朝兆越发大胆,没了顾虑,情难自抑间竟做出些不合礼法的事,毁了周蕙的闺誉。
闹的府里府外流言不断,周氏一时间又挑不出好人选将周蕙嫁了,最后只得给儿子纳了周蕙做贵妾。
周蕙本不愿与表哥做妾,但又顾及名节,又想道在这世上仅剩姑妈一个亲人,陪着姑妈过日子也罢了。
入府四年,一直无所出,却和李朝兆琴瑟和鸣,很是甜蜜。第五年才怀了李玉情。
李朝兆欣喜若狂,对这个孩子的期望竟超过前几个儿女,日日殷勤小意,贴心周到的服侍着孕期的周蕙。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一日二人在房内发生了争吵,当时丫鬟们都在外面候着,只听见李朝兆暴躁的质问着周蕙什么,周蕙语气冷淡回应了几句。
李朝兆摔了茶盏出去了,周蕙坐在床前捂着肚子,目光空洞的看着地上,眼泪无声的落。
从那天后,李朝兆再没有留宿过周蕙那里了,期间李朝兆也去过几次,每次都是争吵半天,怒气冲冲的摔门走了。
等到周蕙产下李玉情,未满百日母女二人就被送出了府,到了李玉情现在居住的青螺镇,对外称是去气候温暖的南方“养病”。
原主的父母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李朝兆这么绝情的将深爱过的女子送走,让孤儿寡母艰难生活,这些年都几乎不闻不问?
李玉情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蹊跷,不过她知道的线索太少了,得出不了真相。
她是得以后有机会好好查一下这件事,说不定这就是原主母亲这些年郁郁寡欢最后病终的根结。
真相大白,说不定还能还周蕙一个清白,也是我占了她女儿身体的一个报答吧。
李玉情挑了挑案上的灯花,蜡烛“噼啪”响了一声,火舌直起身来舔舐空气,屋内猛地亮了起来。
笔下的字越发清晰了,鼻下闻到一股烟味,劣质灯油的臭味。
上等灯油一两银一斤,杨嬷嬷嫌贵,没舍得买,便熏到李玉情这只夜猫子了。
之前的原主不爱夜间看书写字,宅里的人也都天一黑就歇下了,想来是宅中没什么钱的缘故。
她之前要晚上看书,找杨嬷嬷要灯油,杨嬷嬷苦口婆心的劝说了半天:
“姐儿莫要晚间看书习字,这身体才好些,熬坏了可怎么好?”
“我就看一个时辰,不久,熬不坏的。”
“夜里看书又费眼,又费油,你不知道那灯油一两一斤,天杀的!那么贵!姐儿你看一个时辰就要费不少油……”
杨嬷嬷吧啦吧啦个不停,总之是不同意的意思。
后来李玉情又磨了好些次,才将杨嬷嬷磨的松了口,肉疼的拿出了银子,嘴里不停的说:“姐儿,你可得省着点用啊,你用的不是灯油,用的是银子啊!…”
如今每天晚饭后,杨嬷嬷都要讲一遍:“姐儿,油要省着点用啊!都是银子!”
李玉情听的由原来的“囧”,变成了面无表情:山咆哮,我不动…
说到底是穷的!
一模一样!
这不是同是练习某种字体的相似,而是从笔画的写法,到框架的结构,至细微末节处的习惯,都毫无差别!连字体的风格都是清隽含着冷冽。
这怎么能不让她内心翻起滔天大浪!难道她是命中注定要来到这个地方?
要知道这一手字可是她仿遍名帖后,用了十多年的时间逐渐练成的,属于自己风格的字。
而原主只不过是个九岁的小女孩,竟也写得这样一手好字。
不过也多亏了这和原主一模一样的字,让换了蕊子的李玉情这段时间性格改变了那么多也没有被身边人起疑,只当她是经了生死,变了性情,还认为是好事。
她来这也有近四个月了,看着原主和自己一样的字,看多了,也没什么情绪了,至于是否是命中注定要来这儿,她也不打算去深思,好好过日子就行了。
这个朝代叫翟朝,已绵延了二百多年,兵强马壮,帝王开明,外患不成气候,人民敢于创新,正是国家兴盛之时。
本朝历史上还曾出过一位女帝,颁发了一系列的有利于女子的政策,有的至今仍存,对女子的地位助益良多。
像是女子同男子一样可以进学,习经史,思治国,同科考。
李玉情暗想,莫不是能去当个女官。自己是学历史的,经史诗词都熟的很,治国之策也有史鉴,出去自立门户总比回李府钩心斗角好的多。
再说原身的身份,是京都李家的庶女。
京都李家,不得不说是个复杂的大家族,祖父李言,是从一品的内阁次辅,妻为周氏,妾两名,一姓辛,一姓孟。
周氏育有嫡长子李朝兆,嫡长女李烟渺。辛姨娘生了行二的庶子李朝阳,行三的庶子李朝辉。孟姨娘有一子一女,庶子李朝岳和庶女李烟思。
如今儿子们都娶了妻开枝散叶,生了一堆孙子孙女儿,她在府里的同辈女孩里排行第七,这人口真不少。
李玉情从原主的记忆里知道,原主母亲周蕙本是周家嫡长女,父亲周振做着三品官,后来犯了事,父兄皆被处斩,周蕙原有的一门亲事也被男方给退了。
周氏是周振的姐姐,看见周家遭此大难,自是将仅存的兄弟骨血接了过来。
本想着给周蕙找户好人家嫁了,却没想到自己亲子李朝兆本就对表妹有情意。只是表妹定了亲,后来父母之命,李朝兆也算自抑没闹出来,权衡思量后娶了如今的妻子江氏。
周蕙住到李府后,李朝兆天天见,日日见,本就有的情意一日日的增长,愈发按捺不住了。
周蕙没有婚事在身,也没了父兄的依靠,如今一个孤女,能得到什么好亲事?
我既是她的表哥,又有情意在,自己纳了她,自会好好待她,成为她的依靠。
何况母亲喜爱表妹,自是想看顾表妹的,有什么能比在眼皮子底下的看顾更好?
表妹有母亲和我的撑腰,辛氏定也不敢为难她,日子也会过的顺顺当当。
这样一想,李朝兆越发大胆,没了顾虑,情难自抑间竟做出些不合礼法的事,毁了周蕙的闺誉。
闹的府里府外流言不断,周氏一时间又挑不出好人选将周蕙嫁了,最后只得给儿子纳了周蕙做贵妾。
周蕙本不愿与表哥做妾,但又顾及名节,又想道在这世上仅剩姑妈一个亲人,陪着姑妈过日子也罢了。
入府四年,一直无所出,却和李朝兆琴瑟和鸣,很是甜蜜。第五年才怀了李玉情。
李朝兆欣喜若狂,对这个孩子的期望竟超过前几个儿女,日日殷勤小意,贴心周到的服侍着孕期的周蕙。
这样的日子没过多久,一日二人在房内发生了争吵,当时丫鬟们都在外面候着,只听见李朝兆暴躁的质问着周蕙什么,周蕙语气冷淡回应了几句。
李朝兆摔了茶盏出去了,周蕙坐在床前捂着肚子,目光空洞的看着地上,眼泪无声的落。
从那天后,李朝兆再没有留宿过周蕙那里了,期间李朝兆也去过几次,每次都是争吵半天,怒气冲冲的摔门走了。
等到周蕙产下李玉情,未满百日母女二人就被送出了府,到了李玉情现在居住的青螺镇,对外称是去气候温暖的南方“养病”。
原主的父母之间究竟发生了什么,竟让李朝兆这么绝情的将深爱过的女子送走,让孤儿寡母艰难生活,这些年都几乎不闻不问?
李玉情觉得这里面肯定有蹊跷,不过她知道的线索太少了,得出不了真相。
她是得以后有机会好好查一下这件事,说不定这就是原主母亲这些年郁郁寡欢最后病终的根结。
真相大白,说不定还能还周蕙一个清白,也是我占了她女儿身体的一个报答吧。
李玉情挑了挑案上的灯花,蜡烛“噼啪”响了一声,火舌直起身来舔舐空气,屋内猛地亮了起来。
笔下的字越发清晰了,鼻下闻到一股烟味,劣质灯油的臭味。
上等灯油一两银一斤,杨嬷嬷嫌贵,没舍得买,便熏到李玉情这只夜猫子了。
之前的原主不爱夜间看书写字,宅里的人也都天一黑就歇下了,想来是宅中没什么钱的缘故。
她之前要晚上看书,找杨嬷嬷要灯油,杨嬷嬷苦口婆心的劝说了半天:
“姐儿莫要晚间看书习字,这身体才好些,熬坏了可怎么好?”
“我就看一个时辰,不久,熬不坏的。”
“夜里看书又费眼,又费油,你不知道那灯油一两一斤,天杀的!那么贵!姐儿你看一个时辰就要费不少油……”
杨嬷嬷吧啦吧啦个不停,总之是不同意的意思。
后来李玉情又磨了好些次,才将杨嬷嬷磨的松了口,肉疼的拿出了银子,嘴里不停的说:“姐儿,你可得省着点用啊,你用的不是灯油,用的是银子啊!…”
如今每天晚饭后,杨嬷嬷都要讲一遍:“姐儿,油要省着点用啊!都是银子!”
李玉情听的由原来的“囧”,变成了面无表情:山咆哮,我不动…
说到底是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