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再回江宁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方腊登基称帝的前一天,他的三弟方貌方七佛从歙州赶到了杭州。当天晚上,方腊与方貌、方百花、娄敏中、祖士远几人商议了近一宿,将众将职位的分配以及义军之后的战略方向定了下来。
起义之事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谋划,各种情况也都有过推敲。之所以要急着称帝,无非是为了尽早建立政权,将起义的果实消化下去。
义军如今已占领了睦州、杭州、歙州、越州四州之地,急需安排地方官员及布防将领,将方腊的政策主张落实下去,才能让人们对永乐朝廷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这才是长久之计,能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加入到起义事业来。
然而空谈政治建设是毫无意义的,义军目前的至要任务还是扩张势力,抵御南下来讨的官军主力。
在众人的计算之中,朝廷官军至少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抵达,因而他们制定的最终方案是:义军要在官军来之前,攻取从润州到池州等长江沿岸的州县,借助长江天堑抵挡官军。也唯有如此,良莠不齐的义军才能匹敌装备精良的官军。
在方腊几人的商议下,义军之后战略部署大体会分为“北四南二”六路,由方腊、方百花、方貌、王寅、司行方、厉天闰各领一路,以杭州作为核心据点向四周辐射。
第二天,方腊登基的同时,也将战略部署当庭宣告与众将,让众人做好准备,三日内就要开始行动。
登基的地方就在府衙,只是让人重新整顿了一番。虽然比之皇宫实在是寒酸了一些,但方腊深知起义伊始,无论人力、物资都极为欠缺,不宜铺张浪费,便一切从简,于一干核心将领的拥护下在府衙议事厅草草称帝登基。
方腊自号圣公,建元为“永乐”,封妻子邵仙英为皇后,立长子方天定为太子。
文武百官,也各有分封。左丞相娄敏中,右丞相祖士远,参知政事沈涛,国师包道乙,殿前太尉郑彪,兵部尚书王寅,枢密使吕师囊……武官则多以军职封任,如石宝、厉天闰、司行方等人被封为元帅,庞万春、高可立、钱振鹏等人则被封为各号将军,诸如此类……
当然,其中不乏文武双全者,比如王寅、庞万春等。官员的分封即使经过方腊几人许久的讨论,还是难免有些人不对路的情况,毕竟方腊集团人刚刚起义,许多事情的安排不能照搬宋庭,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因而许多职位都是虚职,没有实权,方腊暂时也懒得深究这些,只想将名声先扩大出去。他始终放在心上的,只有抵御官军的事。一登基就开始了义军的整顿事宜。
义军虽然体制不全,军政各级官员都没有配备齐全,但在民众的热情之下,还是很快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整顿当中。
而正当杭州城内热闹非凡的时候,徐子凌与茗夏已经到了湖州长兴县,走在前往江宁的路上。
这是周倜的主意,想要带他们离开方腊势力。至于为何去江宁,则是因为周倜想找地方让他和茗夏把婚宴办了,即使他和茗夏觉得有些急促,但实在拗不过周倜,只得顺了他的心,但他们也不想随便找个地方办,最终便决定在二人重逢的江宁举办。
让徐子凌无奈的是,阔别多日的姚梦泠也在队伍中,也要跟着他前往江宁。
为避开战乱,先前她被徐子凌安排在宁海县暂住,直到杭州城破,她才在摩尼教众的护送下来了杭州。徐子凌的想法是让她跟着方百花,她却是怎么也不愿意,死活要跟着徐子凌,即便他说了去江宁成亲,她也毫不介意。
更让徐子凌无奈的是,她发现了周倜是众人中最有威望的人,一路上便围着他嘘寒问暖、揉肩捶背,老人对此颇为受用,常常夸耀她,让她得以趾高气扬的跟着众人,还美其名曰“就当我是师傅的丫鬟好了”。
对于死皮赖脸要跟着的姚梦泠,最反感却不是茗夏,反而是与她年纪相仿,身世也有些相近的顾月儿。
倒不是姚梦泠的死皮赖脸让她反感,而是每次她们擦肩而过时,姚梦泠都会昂首挺胸,用戏谑的目光看她一眼。
两女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岁数上相差不过数月,身段上却是差了一大截。月儿看起来还是个娇俏的小姑娘,而姚梦泠却已凹凸有致,有了少女模样。
月儿在暗责自己不争气的同时,更是与姚梦泠争锋相对,想到什么恶作剧,都会拿去捉弄她。
比如昨天晚上扎营睡觉的时候,月儿在营地附近的草地、泥土里找了几只小虫子,悄悄放到了姚梦泠的帐篷里去,导致半夜众人睡得正熟时,营地里忽然响起一声尖叫……
而今日早上洗漱的时候,月儿又偷偷放了些盐在姚梦泠的木盆里,让她洗完脸后觉得脸上不舒服,再去溪边打水清洗时,月儿守株待兔,以自古以来防不胜防的“绊脚大法”将她绊倒,让她摔进溪水里,随后大叫着“我不是故意的!”将她扶起来。
月儿心里的小九九哪里瞒得过茗夏,知道事情经过后,便将她叫到一旁数落了一顿。月儿表面装着委屈,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因为自家小姐再打骂自己,肯定也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徐子凌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联想到昨夜姚梦泠被子里的虫子,觉得月儿这妮子实在是太顽皮了,不知道捉弄人的分寸。
现在正是寒冬季节,将一个姑娘弄到冰冷的溪水里去,恐怕少不了一通风寒。但茗夏既然已经数落了她,徐子凌自然不再好说些什么。
经过茗夏的警告,之后的路上月儿倒是安分了许多,没有再弄出什么恶作剧,至多是瞪瞪眼、吐吐舌头、做做鬼脸之类无伤大雅的动作。
一行人在路上慢悠悠的走着。过了湖州,走不了多久,就到了江宁境内。因为方腊起义的消息已经传开,一路上没看到一个南下的商队,大都是向北逃难的多。倒是在路过的民众口中听到了一些对义军的评价,总体上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只要是被赋税、花石纲压榨得活不下去的民众,当然是翘首以盼义军来推翻官府的黑暗统治,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能忍受住这样的剥削,这些大多都是有些小家小业的人,奔走于市井之间谋生,惧怕被战争打破生活难得的平衡。
三天之后,风尘仆仆的一行人来到了江宁城下,在城门口排了近一个时辰的队,才得以交税进入城中。
这种非常时期,进出城门都会盘查得很严,即使很多询问没有意义,比如“你来自哪里,要去哪里,家里做什么的,来江宁又做什么”,这些问题都很容易被欺瞒过去,但城中上级官员还是要求把守城门的官兵询问清楚才可放行,大抵只是求个心安。
城北摩尼教送的别院已经有两个多月没人打理了,进了院子后,瞥见满是灰尘的各个屋子,众女开始分工清扫起来。
这座院子曾是茗夏义父王员外的府邸,茗夏在这里生活了数年,也是在这里结识了住在邻院的刘景升,如今再回来,却是又有了一些别样的物是人非之感。但总的来说,她是乐于在这里与徐子凌成亲的。
然而众人刚把院子打扫干净,一位不速之客就来到了院门外。敲响了门环。
徐子凌出门一看,竟然是江宁知府王隽。
还未询问,王隽就先笑着说道:“方才听城门口的军士汇报,说是徐公子来了江宁,老夫特地赶了过来,与公子打个招呼。”
徐子凌淡然道:“上次出手救助王大人乃是随性而为,并没有想要什么回报,王大人不必如此热情。”
“老夫倒不是为了报恩而来,”王隽微微笑了笑,“是广平郡王的意思,一旦徐公子来了江宁,让老夫亲自送过来一封信。”
徐子凌疑惑道:“赵构怎知我会来江宁?”
王隽轻轻摇了摇头:“这老夫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殿下的说的并非是公子必定会来江宁,而是老夫得到公子的消息,就将信件送达。”说罢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徐子凌。
徐子凌接过信封,皱眉道:“赵构什么时候来的江宁?”
王隽想了想,道:“大抵是一个月前吧。”
一个月前,徐子凌还在台州配合吕师囊起义,这赵构从何得知他会来江宁呢?
看徐子凌陷入了沉思,王隽轻声问道:“徐公子无事要问的话,老夫就先离开了。”
徐子凌闻言,微微颔首道:“王大人慢走。”
王隽走后,徐子凌却是更加疑惑了,这王隽对他从南而来竟没有任何的疑问,单纯只是来送一封信?
带着疑惑,徐子凌打开信封,缓缓读起信来。读着读着,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原来,密侦司的顶头上司、右相王黼与赵构相熟,赵构从密侦司那里得知了台州城内摩尼教教人中有一人能御剑凌空,且剑色为红,再上公孙玉的消息,综合起来,赵构断定徐子凌与摩尼教关系匪浅,但并没有将此事上报,而是隐瞒了下来。
这封信不止是为了告诉徐子凌他知道了他的事,还为他提供了一条后路,便是密侦司的身份,赵构已经差人徐子凌的身份牌录入了密侦司的人事档案中,一旦义军不敌官军,徐子凌出了事故,可以借助密侦司洗去他反贼的身份。
徐子凌虽然明白了事情始末,也感动于赵构对他的赤诚,但还是为赵构的深谋远虑感到震惊。
他之所以将信留在江宁,信的最后也有解释:
我相信有你在,起义军一定能打到江宁。
虽然事情有些阴错阳差,但徐子凌还是被他对自己近乎疯狂的信任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难道他也……?
方腊登基称帝的前一天,他的三弟方貌方七佛从歙州赶到了杭州。当天晚上,方腊与方貌、方百花、娄敏中、祖士远几人商议了近一宿,将众将职位的分配以及义军之后的战略方向定了下来。
起义之事早在几年前就开始了谋划,各种情况也都有过推敲。之所以要急着称帝,无非是为了尽早建立政权,将起义的果实消化下去。
义军如今已占领了睦州、杭州、歙州、越州四州之地,急需安排地方官员及布防将领,将方腊的政策主张落实下去,才能让人们对永乐朝廷产生认同感、归属感,这才是长久之计,能让更多的人受到感染加入到起义事业来。
然而空谈政治建设是毫无意义的,义军目前的至要任务还是扩张势力,抵御南下来讨的官军主力。
在众人的计算之中,朝廷官军至少还有一个多月才能抵达,因而他们制定的最终方案是:义军要在官军来之前,攻取从润州到池州等长江沿岸的州县,借助长江天堑抵挡官军。也唯有如此,良莠不齐的义军才能匹敌装备精良的官军。
在方腊几人的商议下,义军之后战略部署大体会分为“北四南二”六路,由方腊、方百花、方貌、王寅、司行方、厉天闰各领一路,以杭州作为核心据点向四周辐射。
第二天,方腊登基的同时,也将战略部署当庭宣告与众将,让众人做好准备,三日内就要开始行动。
登基的地方就在府衙,只是让人重新整顿了一番。虽然比之皇宫实在是寒酸了一些,但方腊深知起义伊始,无论人力、物资都极为欠缺,不宜铺张浪费,便一切从简,于一干核心将领的拥护下在府衙议事厅草草称帝登基。
方腊自号圣公,建元为“永乐”,封妻子邵仙英为皇后,立长子方天定为太子。
文武百官,也各有分封。左丞相娄敏中,右丞相祖士远,参知政事沈涛,国师包道乙,殿前太尉郑彪,兵部尚书王寅,枢密使吕师囊……武官则多以军职封任,如石宝、厉天闰、司行方等人被封为元帅,庞万春、高可立、钱振鹏等人则被封为各号将军,诸如此类……
当然,其中不乏文武双全者,比如王寅、庞万春等。官员的分封即使经过方腊几人许久的讨论,还是难免有些人不对路的情况,毕竟方腊集团人刚刚起义,许多事情的安排不能照搬宋庭,需要自己慢慢摸索。
因而许多职位都是虚职,没有实权,方腊暂时也懒得深究这些,只想将名声先扩大出去。他始终放在心上的,只有抵御官军的事。一登基就开始了义军的整顿事宜。
义军虽然体制不全,军政各级官员都没有配备齐全,但在民众的热情之下,还是很快进入了如火如荼的整顿当中。
而正当杭州城内热闹非凡的时候,徐子凌与茗夏已经到了湖州长兴县,走在前往江宁的路上。
这是周倜的主意,想要带他们离开方腊势力。至于为何去江宁,则是因为周倜想找地方让他和茗夏把婚宴办了,即使他和茗夏觉得有些急促,但实在拗不过周倜,只得顺了他的心,但他们也不想随便找个地方办,最终便决定在二人重逢的江宁举办。
让徐子凌无奈的是,阔别多日的姚梦泠也在队伍中,也要跟着他前往江宁。
为避开战乱,先前她被徐子凌安排在宁海县暂住,直到杭州城破,她才在摩尼教众的护送下来了杭州。徐子凌的想法是让她跟着方百花,她却是怎么也不愿意,死活要跟着徐子凌,即便他说了去江宁成亲,她也毫不介意。
更让徐子凌无奈的是,她发现了周倜是众人中最有威望的人,一路上便围着他嘘寒问暖、揉肩捶背,老人对此颇为受用,常常夸耀她,让她得以趾高气扬的跟着众人,还美其名曰“就当我是师傅的丫鬟好了”。
对于死皮赖脸要跟着的姚梦泠,最反感却不是茗夏,反而是与她年纪相仿,身世也有些相近的顾月儿。
倒不是姚梦泠的死皮赖脸让她反感,而是每次她们擦肩而过时,姚梦泠都会昂首挺胸,用戏谑的目光看她一眼。
两女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三岁,岁数上相差不过数月,身段上却是差了一大截。月儿看起来还是个娇俏的小姑娘,而姚梦泠却已凹凸有致,有了少女模样。
月儿在暗责自己不争气的同时,更是与姚梦泠争锋相对,想到什么恶作剧,都会拿去捉弄她。
比如昨天晚上扎营睡觉的时候,月儿在营地附近的草地、泥土里找了几只小虫子,悄悄放到了姚梦泠的帐篷里去,导致半夜众人睡得正熟时,营地里忽然响起一声尖叫……
而今日早上洗漱的时候,月儿又偷偷放了些盐在姚梦泠的木盆里,让她洗完脸后觉得脸上不舒服,再去溪边打水清洗时,月儿守株待兔,以自古以来防不胜防的“绊脚大法”将她绊倒,让她摔进溪水里,随后大叫着“我不是故意的!”将她扶起来。
月儿心里的小九九哪里瞒得过茗夏,知道事情经过后,便将她叫到一旁数落了一顿。月儿表面装着委屈,心里却是不以为然,因为自家小姐再打骂自己,肯定也是站在自己这边的。
徐子凌将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联想到昨夜姚梦泠被子里的虫子,觉得月儿这妮子实在是太顽皮了,不知道捉弄人的分寸。
现在正是寒冬季节,将一个姑娘弄到冰冷的溪水里去,恐怕少不了一通风寒。但茗夏既然已经数落了她,徐子凌自然不再好说些什么。
经过茗夏的警告,之后的路上月儿倒是安分了许多,没有再弄出什么恶作剧,至多是瞪瞪眼、吐吐舌头、做做鬼脸之类无伤大雅的动作。
一行人在路上慢悠悠的走着。过了湖州,走不了多久,就到了江宁境内。因为方腊起义的消息已经传开,一路上没看到一个南下的商队,大都是向北逃难的多。倒是在路过的民众口中听到了一些对义军的评价,总体上可以说是褒贬不一。
只要是被赋税、花石纲压榨得活不下去的民众,当然是翘首以盼义军来推翻官府的黑暗统治,不过还是有很多人能忍受住这样的剥削,这些大多都是有些小家小业的人,奔走于市井之间谋生,惧怕被战争打破生活难得的平衡。
三天之后,风尘仆仆的一行人来到了江宁城下,在城门口排了近一个时辰的队,才得以交税进入城中。
这种非常时期,进出城门都会盘查得很严,即使很多询问没有意义,比如“你来自哪里,要去哪里,家里做什么的,来江宁又做什么”,这些问题都很容易被欺瞒过去,但城中上级官员还是要求把守城门的官兵询问清楚才可放行,大抵只是求个心安。
城北摩尼教送的别院已经有两个多月没人打理了,进了院子后,瞥见满是灰尘的各个屋子,众女开始分工清扫起来。
这座院子曾是茗夏义父王员外的府邸,茗夏在这里生活了数年,也是在这里结识了住在邻院的刘景升,如今再回来,却是又有了一些别样的物是人非之感。但总的来说,她是乐于在这里与徐子凌成亲的。
然而众人刚把院子打扫干净,一位不速之客就来到了院门外。敲响了门环。
徐子凌出门一看,竟然是江宁知府王隽。
还未询问,王隽就先笑着说道:“方才听城门口的军士汇报,说是徐公子来了江宁,老夫特地赶了过来,与公子打个招呼。”
徐子凌淡然道:“上次出手救助王大人乃是随性而为,并没有想要什么回报,王大人不必如此热情。”
“老夫倒不是为了报恩而来,”王隽微微笑了笑,“是广平郡王的意思,一旦徐公子来了江宁,让老夫亲自送过来一封信。”
徐子凌疑惑道:“赵构怎知我会来江宁?”
王隽轻轻摇了摇头:“这老夫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殿下的说的并非是公子必定会来江宁,而是老夫得到公子的消息,就将信件送达。”说罢从怀中拿出了一封信,递给了徐子凌。
徐子凌接过信封,皱眉道:“赵构什么时候来的江宁?”
王隽想了想,道:“大抵是一个月前吧。”
一个月前,徐子凌还在台州配合吕师囊起义,这赵构从何得知他会来江宁呢?
看徐子凌陷入了沉思,王隽轻声问道:“徐公子无事要问的话,老夫就先离开了。”
徐子凌闻言,微微颔首道:“王大人慢走。”
王隽走后,徐子凌却是更加疑惑了,这王隽对他从南而来竟没有任何的疑问,单纯只是来送一封信?
带着疑惑,徐子凌打开信封,缓缓读起信来。读着读着,眉头缓缓舒展开来。
原来,密侦司的顶头上司、右相王黼与赵构相熟,赵构从密侦司那里得知了台州城内摩尼教教人中有一人能御剑凌空,且剑色为红,再上公孙玉的消息,综合起来,赵构断定徐子凌与摩尼教关系匪浅,但并没有将此事上报,而是隐瞒了下来。
这封信不止是为了告诉徐子凌他知道了他的事,还为他提供了一条后路,便是密侦司的身份,赵构已经差人徐子凌的身份牌录入了密侦司的人事档案中,一旦义军不敌官军,徐子凌出了事故,可以借助密侦司洗去他反贼的身份。
徐子凌虽然明白了事情始末,也感动于赵构对他的赤诚,但还是为赵构的深谋远虑感到震惊。
他之所以将信留在江宁,信的最后也有解释:
我相信有你在,起义军一定能打到江宁。
虽然事情有些阴错阳差,但徐子凌还是被他对自己近乎疯狂的信任弄得有些不知所措。
难道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