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我们的海军继续向前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赫里福德家族所代表的俄罗斯,文德,波罗茨克;喀尔巴阡王国;伦巴第北部七个邦国;教皇国,阿斯图里亚斯王国,马耳他骑士团国。加起来总共十四个国家,在一七四四年的四月一日,一同宣布,组成了“神圣联盟”,以应对黑暗精灵,人类之敌,鄂图曼帝国的入侵。
而在军队方面,已经恢复编制,并且增加了一个由草原骑兵组成的哥萨克骑兵旅的赫里福德家族。加起来全部的军队将超过七万。同时从库曼——钦察草原,以及鲁塞尼亚,效忠赫里福德家族,或者说克里米亚汗的半人马与游牧民中,可以获得至少两万军队。
赫里福德家族就这样,可以号称拥有十万大军。
而在另一边,喀尔巴阡王国虽然说穷困潦倒,但其经济体制,大量牧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组成骠骑兵的动员机制,也让喀尔巴阡王国拥有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特别是卡尔曼四世,为喀尔巴阡王国专门缔造的精锐部队,喀尔巴阡的山地步兵,喀尔巴阡掷弹兵,以及喀尔巴阡的黑色军团……这些部队全部都是精锐所在。卡尔曼四世投入了不少心血,才训练出的精锐之师。结果这一下子,全都便宜了神圣同盟。
喀尔巴阡的军队,至少能动员两万。包括一个旅的山地步兵,两个团掷弹兵,以及两个旅的黑色军团正规军。
紧接着是伦巴第与教宗国。
无论是伦巴第人,还是罗马教廷,他们的军事力量都不是很强……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军队数量不多。有钱,又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如果单单从人数和装备两方面看,北伦巴第诸小邦与罗马教廷都不差。咬咬牙,五万大军能凑出来。全面动员的话,十万大军也是轻轻松松。
但是以北部伦巴第人的浪漫与懦弱计算,威廉觉得他只要一个军团,就能将对方的十万大军打个全军覆没。
所以说,将伦巴第小邦与罗马教廷纳入联盟的真正用意,并不是他们战斗力极为低下的陆军部队,那些会相互作假,打仗就像是演戏一样的伦巴第佣兵。在与哥特佣兵对战的时候,会因为对方的部队真的杀人,而吓得像是女人一样尖叫。
决不是这些家伙。
海军,也只有海军。海军才是威廉真正期望他们提供的部队——如果没有足够的海军威胁敌人在亚得里亚海地区的海军部队,运输行动,以及阻止柏柏尔人海盗,咄咄逼人的态势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没有开始,就输掉了三成。
比起那些战斗力低下的伦巴第佣兵与征召兵,伦巴第的海军部队堪称华丽。因为常年会与鄂图曼帝国作战的缘故,其中不乏跳帮肉搏,所以海军部队,海员与海盗们的作战意志,反而比陆军部队更高一些。
甚至有人声称,那些真正勇敢,真正能打的伦巴第人,全都外出跑船去了。而留在伦巴第陆军中的只有残疾,智障以及数不清的懦夫。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不算错。
伦巴第的七个小邦,再加上罗马教廷,其能够组织的海军部队数量绝对会超过五万。如果全面动员的话,十万大军也绝对拿得出来——当然,这是理论上的,也就是将所有在蔚蓝海域航行的伦巴第船只,全部征召到军队中所爆发出的战斗力,实际上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比起战争,伦巴第人对于贸易以及赚钱更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伦巴第人理所当然的,不会停止航海与经商。可想而知,就算宣布对于鄂图曼帝国进行封锁,甚至由教宗发布敕令,严禁信仰光辉之主的教徒,与异教徒黑暗精灵们贸易,这种局势也不会改变。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能拿出几万海军,再加上一批英勇善战的马耳他骑士。整个伦巴第的海军力量,就足以与鄂图曼帝国,再加上柏柏尔人相提并论。
最后,是阿斯图里亚斯人……
说实话,威廉一开始对于这些家伙,还是多少有点期望的。毕竟在这之前阿斯图里亚斯人曾经是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首屈一指。如果阿斯图里亚斯人真的能重新振作起来,抽调出一支海军部队,再加上一到两个军团的陆军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就更加轻松了。
只是非常可惜,阿斯图里亚斯人似乎并没有这个觉悟,更没有这个勇气与决心。在自身财政状况非常糟糕的情况下,阿斯图里亚斯人只答应派遣一支很小的舰队,参与对柏柏尔人的作战。这对于联盟大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没有任何影响。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没什么卵用。想到这里,威廉就觉得很感慨。
曾几何时,阿斯图里亚斯可是人类世界最强的国家啊。不思进取也要有个限度才行……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虽然阿斯图里亚斯,伦巴第小邦以及教廷都是凑数的。但是他们好歹能分摊一点压力。柏柏尔人,再加上鄂图曼帝国的海军,他们应该能够承担这些压力。
而路上的战争,则要由喀尔巴阡王国与赫里福德家族共同承担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尼亚大公国。这个夹在喀尔巴阡,文德以及鄂图曼帝国之间的山地国家,目前是即将展开的战争中唯一一点变数。
在这之前,威廉也曾经派遣使者前往罗马尼亚,期望能够说服他们,加盟这个联盟。虽然说罗马尼亚贫瘠落后,人口数量与经济实力都不是很强。但是贫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民风彪悍。这些家伙可以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抽调出一两万的彪悍的山民。只要为他们配备武器,再加以训练,就可以组建一支较好的山地部队。这对于威廉来说,是个非常好的诱惑。
这是最好的炮灰,也是最好的用来冲锋陷阵的挡箭牌。
只是非常遗憾的,罗马尼亚人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这些家伙看起来更想要窝在自己的山沟里面不动弹,宁愿做墙头草,也不愿意得罪鄂图曼的黑暗精灵。
在这上百年的交战中,这些家伙似乎已经被鄂图曼的黑暗精灵调教的非常好了。而且在名义上——至少是在名义上,罗马尼亚人是鄂图曼帝国的额附庸之一。就好像是被他们征服了的,在巴尔干地区的其他民族一样。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稍微偏僻一点,而且濒临前线。所以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而已。
当然了,这种权利实际上也不是很多。而且也不是很稳固。如果这场战争,以鄂图曼帝国的全面胜利告终,那么威廉相信,吞并这个不听话的大公国,让自己的领地的边境线向北拓展,是黑暗精灵们最乐意见到,也最乐意做出来的事情。
就是这样。随着伪装成商人,旅行家,难民以及流浪的吉普赛人们的契卡成员,一点点的不断地将情报传递回来之后,威廉已经对这场战争,对黑暗精灵的战争有了足够的理解。这场战争的真正决战地点,仍旧是在鲁塞尼亚,而真正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双方,仍旧是赫里福德家族与鄂图曼帝国。
双方聚集的附庸,拉拢的盟友,组织的炮灰,是很多,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旧,肯定,也一定是双方的主力。威廉对此相当确定。而且,相当的有信心。
这场战争,他们会胜利的。
或者说得再笼统一些,他,威廉·冯·赫里福德会胜利的。绝对是这样没错。
……
一七四四年的春天悄然到来,随着万物复苏,随着一年一度,对于农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春耕的开始,笼罩在旧世界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在帝国的教派战争战场上,帝国皇帝与他的老对手布立吞人进行了一连串的,围绕着易北河的争夺。双方的火炮,步兵,骑兵,在各个浅滩,可以渡河的地点进行了数场规模大小不一的战役。胜负各半。
不过最终,还是帝国做出了让步——有感于补给线太长,同时周围地区已经无法提供足够量的补给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周围的农民,农庄,村庄与小镇都被洗劫一空。所以帝国皇帝决定退后。
尽管非常不情愿,但是施瓦本家族军还是让出了易北河一线,而后向着大摩拉维亚的内陆后退。战火,就这样燃烧到了施瓦本家族的本土。
从这一连串的攻防中能够体现出两点要素。
第一,是帝国军的绝对实力不如他的对手。因而,在战役互有胜负的情况下,最终是帝国军做出了退步。
而第二点则是,帝国军的实力仍在,尽管退步,但他们是主动的退让,而非被击败,更不是崩溃。随着补给线的拉长。以及外线作战的困境,布立吞拉起来的新教联军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甚至面临着更进一步战败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仍旧有的打呢。
这就是威廉对于目前的教派战争的判断。他们仍旧会继续战斗下去,战火波及的程度,地点,大小,规模都会继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威廉一来松了口气。至少不用担心有人拖他的后腿。另一点则是觉得很可惜——这原本是他继续扩展在帝国境内的优势的大好时机。如果不是因为即将面临新的一场战争,那么威廉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赫里福德家族所代表的俄罗斯,文德,波罗茨克;喀尔巴阡王国;伦巴第北部七个邦国;教皇国,阿斯图里亚斯王国,马耳他骑士团国。加起来总共十四个国家,在一七四四年的四月一日,一同宣布,组成了“神圣联盟”,以应对黑暗精灵,人类之敌,鄂图曼帝国的入侵。
而在军队方面,已经恢复编制,并且增加了一个由草原骑兵组成的哥萨克骑兵旅的赫里福德家族。加起来全部的军队将超过七万。同时从库曼——钦察草原,以及鲁塞尼亚,效忠赫里福德家族,或者说克里米亚汗的半人马与游牧民中,可以获得至少两万军队。
赫里福德家族就这样,可以号称拥有十万大军。
而在另一边,喀尔巴阡王国虽然说穷困潦倒,但其经济体制,大量牧民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组成骠骑兵的动员机制,也让喀尔巴阡王国拥有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军队。特别是卡尔曼四世,为喀尔巴阡王国专门缔造的精锐部队,喀尔巴阡的山地步兵,喀尔巴阡掷弹兵,以及喀尔巴阡的黑色军团……这些部队全部都是精锐所在。卡尔曼四世投入了不少心血,才训练出的精锐之师。结果这一下子,全都便宜了神圣同盟。
喀尔巴阡的军队,至少能动员两万。包括一个旅的山地步兵,两个团掷弹兵,以及两个旅的黑色军团正规军。
紧接着是伦巴第与教宗国。
无论是伦巴第人,还是罗马教廷,他们的军事力量都不是很强……当然这并不是说他们的军队数量不多。有钱,又有足够的武器装备。如果单单从人数和装备两方面看,北伦巴第诸小邦与罗马教廷都不差。咬咬牙,五万大军能凑出来。全面动员的话,十万大军也是轻轻松松。
但是以北部伦巴第人的浪漫与懦弱计算,威廉觉得他只要一个军团,就能将对方的十万大军打个全军覆没。
所以说,将伦巴第小邦与罗马教廷纳入联盟的真正用意,并不是他们战斗力极为低下的陆军部队,那些会相互作假,打仗就像是演戏一样的伦巴第佣兵。在与哥特佣兵对战的时候,会因为对方的部队真的杀人,而吓得像是女人一样尖叫。
决不是这些家伙。
海军,也只有海军。海军才是威廉真正期望他们提供的部队——如果没有足够的海军威胁敌人在亚得里亚海地区的海军部队,运输行动,以及阻止柏柏尔人海盗,咄咄逼人的态势的话,那么这场战争没有开始,就输掉了三成。
比起那些战斗力低下的伦巴第佣兵与征召兵,伦巴第的海军部队堪称华丽。因为常年会与鄂图曼帝国作战的缘故,其中不乏跳帮肉搏,所以海军部队,海员与海盗们的作战意志,反而比陆军部队更高一些。
甚至有人声称,那些真正勇敢,真正能打的伦巴第人,全都外出跑船去了。而留在伦巴第陆军中的只有残疾,智障以及数不清的懦夫。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不算错。
伦巴第的七个小邦,再加上罗马教廷,其能够组织的海军部队数量绝对会超过五万。如果全面动员的话,十万大军也绝对拿得出来——当然,这是理论上的,也就是将所有在蔚蓝海域航行的伦巴第船只,全部征召到军队中所爆发出的战斗力,实际上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比起战争,伦巴第人对于贸易以及赚钱更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伦巴第人理所当然的,不会停止航海与经商。可想而知,就算宣布对于鄂图曼帝国进行封锁,甚至由教宗发布敕令,严禁信仰光辉之主的教徒,与异教徒黑暗精灵们贸易,这种局势也不会改变。
不过无所谓了,只要能拿出几万海军,再加上一批英勇善战的马耳他骑士。整个伦巴第的海军力量,就足以与鄂图曼帝国,再加上柏柏尔人相提并论。
最后,是阿斯图里亚斯人……
说实话,威廉一开始对于这些家伙,还是多少有点期望的。毕竟在这之前阿斯图里亚斯人曾经是人类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无论是陆军还是海军都首屈一指。如果阿斯图里亚斯人真的能重新振作起来,抽调出一支海军部队,再加上一到两个军团的陆军的话,那么这场战争就更加轻松了。
只是非常可惜,阿斯图里亚斯人似乎并没有这个觉悟,更没有这个勇气与决心。在自身财政状况非常糟糕的情况下,阿斯图里亚斯人只答应派遣一支很小的舰队,参与对柏柏尔人的作战。这对于联盟大势没有任何促进作用,没有任何影响。说的再明白一点,就是没什么卵用。想到这里,威廉就觉得很感慨。
曾几何时,阿斯图里亚斯可是人类世界最强的国家啊。不思进取也要有个限度才行……
总而言之就是这样,虽然阿斯图里亚斯,伦巴第小邦以及教廷都是凑数的。但是他们好歹能分摊一点压力。柏柏尔人,再加上鄂图曼帝国的海军,他们应该能够承担这些压力。
而路上的战争,则要由喀尔巴阡王国与赫里福德家族共同承担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罗马尼亚大公国。这个夹在喀尔巴阡,文德以及鄂图曼帝国之间的山地国家,目前是即将展开的战争中唯一一点变数。
在这之前,威廉也曾经派遣使者前往罗马尼亚,期望能够说服他们,加盟这个联盟。虽然说罗马尼亚贫瘠落后,人口数量与经济实力都不是很强。但是贫瘠的另一个好处就是民风彪悍。这些家伙可以在接下来的战争中抽调出一两万的彪悍的山民。只要为他们配备武器,再加以训练,就可以组建一支较好的山地部队。这对于威廉来说,是个非常好的诱惑。
这是最好的炮灰,也是最好的用来冲锋陷阵的挡箭牌。
只是非常遗憾的,罗马尼亚人似乎并没有这个意思。这些家伙看起来更想要窝在自己的山沟里面不动弹,宁愿做墙头草,也不愿意得罪鄂图曼的黑暗精灵。
在这上百年的交战中,这些家伙似乎已经被鄂图曼的黑暗精灵调教的非常好了。而且在名义上——至少是在名义上,罗马尼亚人是鄂图曼帝国的额附庸之一。就好像是被他们征服了的,在巴尔干地区的其他民族一样。只是因为地理位置稍微偏僻一点,而且濒临前线。所以获得了一定的自治权而已。
当然了,这种权利实际上也不是很多。而且也不是很稳固。如果这场战争,以鄂图曼帝国的全面胜利告终,那么威廉相信,吞并这个不听话的大公国,让自己的领地的边境线向北拓展,是黑暗精灵们最乐意见到,也最乐意做出来的事情。
就是这样。随着伪装成商人,旅行家,难民以及流浪的吉普赛人们的契卡成员,一点点的不断地将情报传递回来之后,威廉已经对这场战争,对黑暗精灵的战争有了足够的理解。这场战争的真正决战地点,仍旧是在鲁塞尼亚,而真正能决定战争胜负的双方,仍旧是赫里福德家族与鄂图曼帝国。
双方聚集的附庸,拉拢的盟友,组织的炮灰,是很多,也一定会在接下来的战争中发挥一定作用。但是,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的,仍旧,肯定,也一定是双方的主力。威廉对此相当确定。而且,相当的有信心。
这场战争,他们会胜利的。
或者说得再笼统一些,他,威廉·冯·赫里福德会胜利的。绝对是这样没错。
……
一七四四年的春天悄然到来,随着万物复苏,随着一年一度,对于农民们来说最为重要的春耕的开始,笼罩在旧世界的火药味也越来越浓。
在帝国的教派战争战场上,帝国皇帝与他的老对手布立吞人进行了一连串的,围绕着易北河的争夺。双方的火炮,步兵,骑兵,在各个浅滩,可以渡河的地点进行了数场规模大小不一的战役。胜负各半。
不过最终,还是帝国做出了让步——有感于补给线太长,同时周围地区已经无法提供足够量的补给品——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周围的农民,农庄,村庄与小镇都被洗劫一空。所以帝国皇帝决定退后。
尽管非常不情愿,但是施瓦本家族军还是让出了易北河一线,而后向着大摩拉维亚的内陆后退。战火,就这样燃烧到了施瓦本家族的本土。
从这一连串的攻防中能够体现出两点要素。
第一,是帝国军的绝对实力不如他的对手。因而,在战役互有胜负的情况下,最终是帝国军做出了退步。
而第二点则是,帝国军的实力仍在,尽管退步,但他们是主动的退让,而非被击败,更不是崩溃。随着补给线的拉长。以及外线作战的困境,布立吞拉起来的新教联军所要承受的压力更大。甚至面临着更进一步战败的可能性。
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仍旧有的打呢。
这就是威廉对于目前的教派战争的判断。他们仍旧会继续战斗下去,战火波及的程度,地点,大小,规模都会继续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威廉一来松了口气。至少不用担心有人拖他的后腿。另一点则是觉得很可惜——这原本是他继续扩展在帝国境内的优势的大好时机。如果不是因为即将面临新的一场战争,那么威廉绝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