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妥协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辽东,宁远城中,当众将士们都在为朝廷的赏赐和封赠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众将士却是个个神情不忿,就在刚才他们已经当着袁崇焕的面大声地唾骂了那些弹劾他们的朝臣以及当朝执政的那些大人们了。就在昨天夜间,宁远城中的将领们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朝廷在重赏了自己等人之后,又有人开始弹劾起了袁崇焕来。
此时的袁崇焕也是脸有怒容,他毕竟还不曾在官场沉浮几番,心里的想法很快就在面上表露了出来。想想自己带着将士们几经苦战才将金人杀退,却落得个被人弹劾说自己揽功诿过的结局,实在是让他既怒且恨。
“大人,若是朝廷真个听信了那些谗臣和奸贼的话撤了你的职,我们大家一起脱了这一身戎装,我倒要看看,没了我们守在辽东,他们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废物们如何抵挡建奴的进攻!”在静了一段时日后,就有人大声道。
“不可,这样一来就陷大人于不忠、不义。如此一做,即便朝廷原本认为大人是无错的,也会生出对大人的猜忌来,甚至会为了怕大人拥兵自重而害了大人。”有那老成的人立刻提出的反对意见:“而且我等守在辽东可不光是为了那些奸贼的,辽东的百姓,天下的汉人何辜,若是因我们的举动而害了他们,你我和大人又于心何忍呢?”
那些原来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口的将领们一听,都深以为然,的确他们守边现在为的更多还是辽东这些一直支持着他们的乡亲们,自己内部一旦出现差错,只怕刚被打跑的金人又会杀回来了,到时候受苦的依旧是这些无辜的百姓。这么一来,场上的局面就显得更加压抑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袁崇焕的身上。
感激地看了看周围的这些将领,袁崇焕心里的怨气少了一些,自己在这里总算是有着大收获的,至少这些兄弟是自己在其他地方都交不到的。所以他便站起了身来朝众人一拱手:“多谢各位将军对袁某的维护,不过你们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我们守在辽东为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我大明的江山,为了我大明的百姓,岂能因我一人而做出此等事情来呢?”
众将领见状也都纷纷站了起来回礼,口中道:“大人说的是,不过朝廷如此不公,我们便是留在此地,说不定有朝一日也会落得和孙大人和袁大人你一样的下场,我们又何必为他们卖命呢?”
这时在一众将领的声音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大人,若是朝廷真下了旨意要削去你的官职,我们不去听他就是了,你依旧带着我们守在辽东……”众将领和袁崇焕听到这个惊世骇俗的提议都看向了说话的那人,却发现说话的只是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此时他的脸已经涨得通红,显然是对自己的这个想法很是得意。
但是换来的却是那些将领们看向他的怪异的眼神,祖大寿更是大声呵斥道:“三桂,谁叫你胡乱插口的,没一点规矩!”原来这个少年便是辽东将领吴襄的儿子,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他跟随着父亲和舅舅在辽东也有一段日子了,也学会了不少的用兵之道,这次便是应他父亲的意思来跟在袁崇焕的身边学兵法的。
眼见得舅舅声色俱厉地斥责自己,吴三桂顿时就吓得不敢说话了,不过他的心里娶没有觉着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大丈夫只要手中有权,还用怕其他人说什么吗?
袁崇焕对这个聪敏好学的少年向来是很看重的,听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也不着恼,而是道:“大寿,你也不要吓着了他,三桂年纪尚小,不懂得事君要忠的意思我们教了他也就是了。”话虽然这么说,但在袁崇焕的内心里也不是全没动过这样的念头,他一直就认为孙承宗对阉党的退让是很不明智的。不过仔细想来,他却知道这只能想想罢了,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要知道在辽东不光只有他袁崇焕和手下的亲信将领,尚有更大数量的将领们在呢。对他们来说,袁崇焕只是受朝廷的任命而带着他们抵御外侮的将领,朝廷换了他也无关紧要。除了袁崇焕自己的手下,无人会听他的意思跟着朝廷为敌,他自然更不能手握辽东的军权了,他毕竟不是在辽东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孙承宗啊。另外,即便这些人马真的都肯以他马首是瞻,以辽东这里的粮食储备,也根本无法满足将士们的需要,到时候他们所面对的可就是朝廷的讨伐和金人的进攻了。所以这个念头只是在袁崇焕的脑中一闪,就被他放弃了。
“大人,不若我们集体上书吧。朝廷若是知道我辽东少不得大人的话,或许会收回成命的。”又有人提出了一个看法。但是却很快就被人给否决了:“这只会加重朝廷对大人的猜忌之心,朝中那些人就会说了,袁崇焕果然收买了手下将士的心,使得将士们只知有他而不知有朝廷,这会让朝廷铁下心来对付大人的。”
“这又不行,那又不行,我们难道就眼看着袁大人受此冤屈,步孙大帅的后尘吗?”
这句话问出之后,场上又是一片寂静,是啊,就连孙承宗这样深受整个辽东将士爱戴,又受皇上信任的老帅都被阉党给扳倒了,袁崇焕怎么能够幸免呢?
之后几日,宁远城中的将领们个个都是愁眉深锁,这导致了那些不知道内情的军士们也都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原来打退金军又得朝廷厚赏的喜悦之情也不再了。看到这一切,袁崇焕也是急在心里,在经过两日来的思索之后,他已经想通了。即便自己不能再留在辽东,这里还是需要将士们守卫的,而军心更是不能涣散,所以他便有意地频繁出入军营,为将士们庆功,这才使得原来低落的士气又有所提升了。
这日,袁崇焕刚从军营里回来,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孙承宗贴身的一个仆从,虽然年已经五旬,却依旧精神抖擞。看到他,袁崇焕的心里就是一动:“莫非孙大人也知道了我的难处,所以谴人来指点我了吗?”想到这一点,他立刻快步走了上去:“孙正,可是孙大人着你来的吗?”
孙正一见了袁崇焕,忙行了礼,然后才道:“大人说的是,正是我家老爷命小的前来辽东的。这里有他给大人您的一封信,说是大人看过信后就会知道怎么应付眼下的困局了。”
袁崇焕恭敬地接过了信封,然忙拆看,而是关心地问道:“孙大人回乡之后一切可还安好吗?我因为军务缠身,都已经有些日子不曾写信问候了,他老人家没有怪我吧?”虽然他与孙承宗之间因为唐枫的关系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师生关系,但是袁崇焕还是将孙承宗看成是自己的老师的,自孙承宗回京之后,他也经常写信问候。
“老爷回了家乡之后一切都好,他总说自己早就想将一切都交给大人这样的年轻人,然后在老家颐养天年,现在得偿所愿也是心里欢喜的。”孙正笑着答道。
袁崇焕又问了一些孙承宗的近况,知道他的确没有什没好之后,才笑着道:“让孙大人在家里还记挂着我袁崇焕,我这个做下属的真的汗颜哪。”说完这话,他才小心地拆开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起来。
只看了一半,袁崇焕就不禁在心里发出了感叹:“其实若论对朝事的把握,孙大人是远胜于我啊。我还一直以为此次的事情是因为朝中有人嫉妒我的功劳,却原来是因为魏阉的人在后推波助澜的缘故。现在想想,的确是如此,若非那魏忠贤发了话,其他人怎么敢这么攻讦我这么一个刚立下了大功的人呢?”想到这里,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当看完整封信后,袁崇焕不禁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孙大人会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建议,居然让自己巴结魏忠贤,使他们将自己看成是自己人,这样一来岂不是将自己的骨气都给丢尽了吗?虽然他现在是在辽东带兵的,但他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考过科举的读书人,怎么肯就此低头呢?
可在回想起信中孙承宗的话后,他又觉着似乎自己确实应该这么做,不以一时的声名为累。“汝之清名与辽东、天下万民之人命相比,不过一鸿毛尔……古之成大事者,皆曾有受辱含羞之时,汝当学先圣贤……”一句句的话不断地在袁崇焕的脑中盘桓,他的内心也在做着挣扎,自己是不是应该放下自己坚守的所谓正义呢?
足足思索了有一刻钟的时间,袁崇焕才在心里下了决定,他看向了正在旁等着自己反应的孙正道:“你回去禀报大人,我袁崇焕受教了,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大明的边疆永固,我会如他指点所说的做的!”
***现在加入,和万千书友交流阅读乐趣!***
重振大明的
辽东,宁远城中,当众将士们都在为朝廷的赏赐和封赠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众将士却是个个神情不忿,就在刚才他们已经当着袁崇焕的面大声地唾骂了那些弹劾他们的朝臣以及当朝执政的那些大人们了。就在昨天夜间,宁远城中的将领们就知道了一件事情,原来朝廷在重赏了自己等人之后,又有人开始弹劾起了袁崇焕来。
此时的袁崇焕也是脸有怒容,他毕竟还不曾在官场沉浮几番,心里的想法很快就在面上表露了出来。想想自己带着将士们几经苦战才将金人杀退,却落得个被人弹劾说自己揽功诿过的结局,实在是让他既怒且恨。
“大人,若是朝廷真个听信了那些谗臣和奸贼的话撤了你的职,我们大家一起脱了这一身戎装,我倒要看看,没了我们守在辽东,他们这些只知道耍嘴皮子的废物们如何抵挡建奴的进攻!”在静了一段时日后,就有人大声道。
“不可,这样一来就陷大人于不忠、不义。如此一做,即便朝廷原本认为大人是无错的,也会生出对大人的猜忌来,甚至会为了怕大人拥兵自重而害了大人。”有那老成的人立刻提出的反对意见:“而且我等守在辽东可不光是为了那些奸贼的,辽东的百姓,天下的汉人何辜,若是因我们的举动而害了他们,你我和大人又于心何忍呢?”
那些原来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只是没有说出口的将领们一听,都深以为然,的确他们守边现在为的更多还是辽东这些一直支持着他们的乡亲们,自己内部一旦出现差错,只怕刚被打跑的金人又会杀回来了,到时候受苦的依旧是这些无辜的百姓。这么一来,场上的局面就显得更加压抑了,大家的目光都落在了袁崇焕的身上。
感激地看了看周围的这些将领,袁崇焕心里的怨气少了一些,自己在这里总算是有着大收获的,至少这些兄弟是自己在其他地方都交不到的。所以他便站起了身来朝众人一拱手:“多谢各位将军对袁某的维护,不过你们的好意我只能心领了。我们守在辽东为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我大明的江山,为了我大明的百姓,岂能因我一人而做出此等事情来呢?”
众将领见状也都纷纷站了起来回礼,口中道:“大人说的是,不过朝廷如此不公,我们便是留在此地,说不定有朝一日也会落得和孙大人和袁大人你一样的下场,我们又何必为他们卖命呢?”
这时在一众将领的声音里突然冒出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大人,若是朝廷真下了旨意要削去你的官职,我们不去听他就是了,你依旧带着我们守在辽东……”众将领和袁崇焕听到这个惊世骇俗的提议都看向了说话的那人,却发现说话的只是一名十三四岁的少年,此时他的脸已经涨得通红,显然是对自己的这个想法很是得意。
但是换来的却是那些将领们看向他的怪异的眼神,祖大寿更是大声呵斥道:“三桂,谁叫你胡乱插口的,没一点规矩!”原来这个少年便是辽东将领吴襄的儿子,祖大寿的外甥吴三桂。他跟随着父亲和舅舅在辽东也有一段日子了,也学会了不少的用兵之道,这次便是应他父亲的意思来跟在袁崇焕的身边学兵法的。
眼见得舅舅声色俱厉地斥责自己,吴三桂顿时就吓得不敢说话了,不过他的心里娶没有觉着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大丈夫只要手中有权,还用怕其他人说什么吗?
袁崇焕对这个聪敏好学的少年向来是很看重的,听他说出了自己的见解也不着恼,而是道:“大寿,你也不要吓着了他,三桂年纪尚小,不懂得事君要忠的意思我们教了他也就是了。”话虽然这么说,但在袁崇焕的内心里也不是全没动过这样的念头,他一直就认为孙承宗对阉党的退让是很不明智的。不过仔细想来,他却知道这只能想想罢了,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
要知道在辽东不光只有他袁崇焕和手下的亲信将领,尚有更大数量的将领们在呢。对他们来说,袁崇焕只是受朝廷的任命而带着他们抵御外侮的将领,朝廷换了他也无关紧要。除了袁崇焕自己的手下,无人会听他的意思跟着朝廷为敌,他自然更不能手握辽东的军权了,他毕竟不是在辽东苦心经营了数年的孙承宗啊。另外,即便这些人马真的都肯以他马首是瞻,以辽东这里的粮食储备,也根本无法满足将士们的需要,到时候他们所面对的可就是朝廷的讨伐和金人的进攻了。所以这个念头只是在袁崇焕的脑中一闪,就被他放弃了。
“大人,不若我们集体上书吧。朝廷若是知道我辽东少不得大人的话,或许会收回成命的。”又有人提出了一个看法。但是却很快就被人给否决了:“这只会加重朝廷对大人的猜忌之心,朝中那些人就会说了,袁崇焕果然收买了手下将士的心,使得将士们只知有他而不知有朝廷,这会让朝廷铁下心来对付大人的。”
“这又不行,那又不行,我们难道就眼看着袁大人受此冤屈,步孙大帅的后尘吗?”
这句话问出之后,场上又是一片寂静,是啊,就连孙承宗这样深受整个辽东将士爱戴,又受皇上信任的老帅都被阉党给扳倒了,袁崇焕怎么能够幸免呢?
之后几日,宁远城中的将领们个个都是愁眉深锁,这导致了那些不知道内情的军士们也都变得沉默寡言了起来,原来打退金军又得朝廷厚赏的喜悦之情也不再了。看到这一切,袁崇焕也是急在心里,在经过两日来的思索之后,他已经想通了。即便自己不能再留在辽东,这里还是需要将士们守卫的,而军心更是不能涣散,所以他便有意地频繁出入军营,为将士们庆功,这才使得原来低落的士气又有所提升了。
这日,袁崇焕刚从军营里回来,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孙承宗贴身的一个仆从,虽然年已经五旬,却依旧精神抖擞。看到他,袁崇焕的心里就是一动:“莫非孙大人也知道了我的难处,所以谴人来指点我了吗?”想到这一点,他立刻快步走了上去:“孙正,可是孙大人着你来的吗?”
孙正一见了袁崇焕,忙行了礼,然后才道:“大人说的是,正是我家老爷命小的前来辽东的。这里有他给大人您的一封信,说是大人看过信后就会知道怎么应付眼下的困局了。”
袁崇焕恭敬地接过了信封,然忙拆看,而是关心地问道:“孙大人回乡之后一切可还安好吗?我因为军务缠身,都已经有些日子不曾写信问候了,他老人家没有怪我吧?”虽然他与孙承宗之间因为唐枫的关系没有成为历史上的师生关系,但是袁崇焕还是将孙承宗看成是自己的老师的,自孙承宗回京之后,他也经常写信问候。
“老爷回了家乡之后一切都好,他总说自己早就想将一切都交给大人这样的年轻人,然后在老家颐养天年,现在得偿所愿也是心里欢喜的。”孙正笑着答道。
袁崇焕又问了一些孙承宗的近况,知道他的确没有什没好之后,才笑着道:“让孙大人在家里还记挂着我袁崇焕,我这个做下属的真的汗颜哪。”说完这话,他才小心地拆开了这封信,仔细地读了起来。
只看了一半,袁崇焕就不禁在心里发出了感叹:“其实若论对朝事的把握,孙大人是远胜于我啊。我还一直以为此次的事情是因为朝中有人嫉妒我的功劳,却原来是因为魏阉的人在后推波助澜的缘故。现在想想,的确是如此,若非那魏忠贤发了话,其他人怎么敢这么攻讦我这么一个刚立下了大功的人呢?”想到这里,他又继续看了下去。
当看完整封信后,袁崇焕不禁愣住了,他怎么也没想到孙大人会给自己一个这样的建议,居然让自己巴结魏忠贤,使他们将自己看成是自己人,这样一来岂不是将自己的骨气都给丢尽了吗?虽然他现在是在辽东带兵的,但他好歹也是读过圣贤书,考过科举的读书人,怎么肯就此低头呢?
可在回想起信中孙承宗的话后,他又觉着似乎自己确实应该这么做,不以一时的声名为累。“汝之清名与辽东、天下万民之人命相比,不过一鸿毛尔……古之成大事者,皆曾有受辱含羞之时,汝当学先圣贤……”一句句的话不断地在袁崇焕的脑中盘桓,他的内心也在做着挣扎,自己是不是应该放下自己坚守的所谓正义呢?
足足思索了有一刻钟的时间,袁崇焕才在心里下了决定,他看向了正在旁等着自己反应的孙正道:“你回去禀报大人,我袁崇焕受教了,为了天下苍生,为了我大明的边疆永固,我会如他指点所说的做的!”
***现在加入,和万千书友交流阅读乐趣!***
重振大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