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吴魏暗斗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孙权送走邓芝的数日后,斥候来报,说是魏国大司马曹仁已在邾县北面五十里外安营扎寨。此时的曹仁正与曹休、蒋济、文聘等人在长江岸边,等待贾逵、王凌与臧霸,还有曹丕派来的二十余艘大型战船的到来。
由于曹丕已让赵咨提前告知,孙权对曹仁借道一事也无法拒绝,好在武昌境内还有吴兵近五万,孙权也不怕曹仁假途灭虢之计。
至于曹丕所要的劳军、出兵等事宜,孙权左思右想后,与其等曹仁上门讨要,倒不如趁着曹仁兵马未集结之时,主动做个了结。
因此孙权亲自带着张昭与一万将士,从武昌渡江来到邾县,并差人到曹仁寨中告知,三日后的正午时分,自己会在邾县城北二十里处为曹仁摆酒接风。
在得到孙权的书信后,曹仁再与蒋济商议一番后,决定亲往前往。正好曹仁也要问问孙权,曹丕要他做的那几件事,究竟是何答复。
三日后,双方各自如期抵达。按照先前约定的那般,两边各自只带百名亲兵与士卒,皆在百步之外列阵。曹仁身后跟着蒋济与悍将常雕、王双,孙权这边也带上了张昭、周泰与徐盛,皆是一文二武,三人各带佩剑。
伞盖之下,孙权自是王侯装扮,华丽且庄重,而年过六旬的曹仁则是一身戎装,明光铠在艳阳之下银光灿灿,让他更显威严。
孙权虽是大魏吴王,但他毕竟是请降称藩,因此魏国许多大臣并没有对他十分尊敬,比如之前来到武昌的太常邢贞。而曹仁更是大司马,位居三公之上,堪称眼下魏国第一臣子,因此言谈与神色之间,多少会流露出对孙权的不屑,对此孙权也是不动声色,心平气和。
精致的木案上放着一壶美酒,两盏玉樽,一名侍从恭敬小心地为两位重量级人物斟满了酒。
“大司马远道而来,孤有失远迎!”孙权微笑着举起玉樽,“这一樽,祝将军与大魏旗开得胜!”
“多谢吴王!”曹仁淡淡地说完后,也不客气,端起酒醉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曹仁方才正色问道:“不知吴王何时出兵,与我共取荆州?”
“实不相瞒,近日孤麾下士卒多染疾病,更兼都督陆伯言也卧病不起。”孙权略带歉意地笑道,“更兼粮草辎重皆是短缺,一时之间怕是无法起兵了。”
士卒染疾是军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至于陆逊,眼下虽是托病不出,可一旦孙权真的要用他,他立马就能披挂上阵,重返沙场。
但这种推脱之词,岂能骗得了曹仁?只见他双目一寒,沉声道:“这么说,吴王是想作壁上观了?”
“我东吴方才遭受荆州之败,军民正是疲惫之时,岂能仓促出兵?”早就看不惯曹仁这般不敬的张昭,当即高声回应道,“大司马身为朝廷重臣,理当体谅盟友难处!”
面对毫无怯弱,不亢不卑的张昭,曹仁一时之间竟也难以发作,只有继续盯着孙权,问道:“既是吴王眼下难以出兵,江东大小战船,吴王可愿相借十数艘?”
“战船乃江东之保障,恕孤不能轻易转借他人!”孙权则是森然回绝道,言语之间丝毫没有退让。
江东水军,笑傲三国,孙权怎么会蠢到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武器交给他人?
曹仁又吃了个闭门羹,一口怒气已是抵到了嗓子眼,高声说道:“我闻圣上加封吴王太子为东中郎将,对其倍加器重!只是不知其是否已启程前往洛阳?若其未往,我可差人护送!”
“孙登少年,尚在学习礼节,眼下仍不能面见圣上。”孙权又是淡淡地一笑,“日后他定会前往洛阳为圣上效力。”
面对孙权的百般推诿,曹仁终于再也忍受不住了,只见他一拍案几,豁然起身,厉声大喝道:“吴王若有二心,不妨明言!何必在此惺惺作态,浪费时间!”
眼见曹仁突然暴怒,张昭连忙上前一步,护在了孙权的身前。后面的周泰与徐盛,以及曹仁麾下的常雕与王双,各自握紧剑鞘,以防不测。
然而,蒋济似乎是对双方剑拔弩张的架势并不关心,一双眼睛正直直地盯着孙权身后士卒所持的那些“吴”字旌旗上。
“子布,去将孤赠与大司马的礼物,带上来!”最终,孙权还是主动开口打破了这个气氛紧张的局面。
一炷香过后,只见数百民夫推着大量的粮车来到附近。孙权这时也微笑着对曹仁说道:“这里有三十万石粮草,乃孤劳军之物,大司马不妨笑纳。”
曹仁微微皱眉,缓缓坐下。孙权送他粮草他自然是乐意之至,但三十万石粮草,只够他五万大军吃上两个月,如果孙权的劳军之物就这么点,那着实是敷衍至极。
孙权略带无奈地说道:“此番孤失却荆州,损失大量粮草。大司马若是嫌少,孤亦无能为力。”
曹仁脸色极为难堪,始终一言不发。孙权趁此机会,徐徐端起了玉樽:“大司马若没有异议,便饮了这樽酒!”
孙权既是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曹仁知道自己多说什么也没用,在这里起冲突别说占不到便宜,这三十万石粮草也是带不走了。
一念至此,曹仁随即端起玉樽,一饮而尽。
不过曹仁也没心情和孙权再费口舌了,他很快便站起身子,冷冷地望着孙权:“我有一言,请吴王牢记!”
“无论如何,关羽终究死于东吴之手!”
如果说曹仁先前的言语,孙权还能谈笑自若,而这最后一句,却让他紧紧地握住了玉樽……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事实……
而曹仁则押着孙权送来的粮草,率众回到营寨。只见他刚刚进了中军大帐,便气愤地把头盔扔到案几上,怒哼道:“这孙权分明是想坐观我军与刘备厮杀,他好从中取利!”
“若仍由其雄踞江东,早晚必为国家大患!”曹仁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杀气。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不言的蒋济却是开口道:“大司马不必如此动怒。孙权素有野心,今日之举,想来已在圣上预料之内!只是眼下他身为大魏吴王,且供给我军粮草,并无不臣之举,我等亦不可对其贸然出兵,以免刘备伺机发难!”
说到这里,蒋济却是露出了自信地笑容:“济倒有一计,或能让孙权诡计落空!”
“噢?”曹仁双眼一亮,“是何妙计,说来听听!”
蒋济当即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后,曹仁仔细想了一想,随即点头叫好,并命士卒立刻按照蒋济的吩咐照办。
两日后,蒋济再次进入邾县拜见孙权。孙权猜测蒋济多半是要有所索取,心中虽是反感,但也不方便直接将其拒之城外,只能请入城中。
在见礼完毕后,蒋济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司马知吴王眼下亦缺粮草,特命济送还十万石粮草!”
“当真?”孙权微微一愣,顿时大感意外。十万石粮草对于大军来说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聊胜于无,何况这还是孙权送给曹仁的粮草。
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曹仁主动归还孙权十万石粮草,肯定是要问孙权索取更贵重的东西。
“只是大司马欲向大王借二百零二人,还望大王切莫吝啬!”蒋济恭敬地向孙权作揖道。
“二百零二人?”孙权更感诧异,“常侍欲问孤借何人?”
且不说蒋济要借什么人,这人数还真是有够奇怪的,怎么不凑个整。
蒋济徐徐说道:“其中二百人是武昌、江夏二郡内精通针线之人。我军将士不熟水性,涉水渡船时往往衣裤皆湿,因此大司马欲多为士卒缝制战服。”
“另二人是熟知洞庭湖路径之向导。此番我军逆江而上与蜀贼交战,不识地利,因此需要吴王相助!”
听完蒋济的要求,孙权忍不住暗自思忖。二百名精通针线的裁缝,这个倒是不难找,借给曹仁也无关痛痒。至于这向导,即便孙权不帮忙,曹仁多半也能在洞庭湖附近找到熟悉水路的居民,无非多花点时间。即是这样,孙权索性答应曹仁,料也无事。
反正孙权没有出兵相助魏军,就是对刘备最大的帮助了,其余的小恩小惠,刘备他也管不着了。
两百零二人换十万石粮草,这可是相当值了。
“此事易尔!”孙权最终欣然同意道,“孤今日便往各县张榜,想来不日便能凑齐。到时定差人送往大司马营中!”
“多谢吴王!”蒋济顿时心中大喜,如此自己的计划便能顺利完成了。
就在孙权送走邓芝的数日后,斥候来报,说是魏国大司马曹仁已在邾县北面五十里外安营扎寨。此时的曹仁正与曹休、蒋济、文聘等人在长江岸边,等待贾逵、王凌与臧霸,还有曹丕派来的二十余艘大型战船的到来。
由于曹丕已让赵咨提前告知,孙权对曹仁借道一事也无法拒绝,好在武昌境内还有吴兵近五万,孙权也不怕曹仁假途灭虢之计。
至于曹丕所要的劳军、出兵等事宜,孙权左思右想后,与其等曹仁上门讨要,倒不如趁着曹仁兵马未集结之时,主动做个了结。
因此孙权亲自带着张昭与一万将士,从武昌渡江来到邾县,并差人到曹仁寨中告知,三日后的正午时分,自己会在邾县城北二十里处为曹仁摆酒接风。
在得到孙权的书信后,曹仁再与蒋济商议一番后,决定亲往前往。正好曹仁也要问问孙权,曹丕要他做的那几件事,究竟是何答复。
三日后,双方各自如期抵达。按照先前约定的那般,两边各自只带百名亲兵与士卒,皆在百步之外列阵。曹仁身后跟着蒋济与悍将常雕、王双,孙权这边也带上了张昭、周泰与徐盛,皆是一文二武,三人各带佩剑。
伞盖之下,孙权自是王侯装扮,华丽且庄重,而年过六旬的曹仁则是一身戎装,明光铠在艳阳之下银光灿灿,让他更显威严。
孙权虽是大魏吴王,但他毕竟是请降称藩,因此魏国许多大臣并没有对他十分尊敬,比如之前来到武昌的太常邢贞。而曹仁更是大司马,位居三公之上,堪称眼下魏国第一臣子,因此言谈与神色之间,多少会流露出对孙权的不屑,对此孙权也是不动声色,心平气和。
精致的木案上放着一壶美酒,两盏玉樽,一名侍从恭敬小心地为两位重量级人物斟满了酒。
“大司马远道而来,孤有失远迎!”孙权微笑着举起玉樽,“这一樽,祝将军与大魏旗开得胜!”
“多谢吴王!”曹仁淡淡地说完后,也不客气,端起酒醉一饮而尽。
酒过三巡,曹仁方才正色问道:“不知吴王何时出兵,与我共取荆州?”
“实不相瞒,近日孤麾下士卒多染疾病,更兼都督陆伯言也卧病不起。”孙权略带歉意地笑道,“更兼粮草辎重皆是短缺,一时之间怕是无法起兵了。”
士卒染疾是军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至于陆逊,眼下虽是托病不出,可一旦孙权真的要用他,他立马就能披挂上阵,重返沙场。
但这种推脱之词,岂能骗得了曹仁?只见他双目一寒,沉声道:“这么说,吴王是想作壁上观了?”
“我东吴方才遭受荆州之败,军民正是疲惫之时,岂能仓促出兵?”早就看不惯曹仁这般不敬的张昭,当即高声回应道,“大司马身为朝廷重臣,理当体谅盟友难处!”
面对毫无怯弱,不亢不卑的张昭,曹仁一时之间竟也难以发作,只有继续盯着孙权,问道:“既是吴王眼下难以出兵,江东大小战船,吴王可愿相借十数艘?”
“战船乃江东之保障,恕孤不能轻易转借他人!”孙权则是森然回绝道,言语之间丝毫没有退让。
江东水军,笑傲三国,孙权怎么会蠢到把自己赖以生存的武器交给他人?
曹仁又吃了个闭门羹,一口怒气已是抵到了嗓子眼,高声说道:“我闻圣上加封吴王太子为东中郎将,对其倍加器重!只是不知其是否已启程前往洛阳?若其未往,我可差人护送!”
“孙登少年,尚在学习礼节,眼下仍不能面见圣上。”孙权又是淡淡地一笑,“日后他定会前往洛阳为圣上效力。”
面对孙权的百般推诿,曹仁终于再也忍受不住了,只见他一拍案几,豁然起身,厉声大喝道:“吴王若有二心,不妨明言!何必在此惺惺作态,浪费时间!”
眼见曹仁突然暴怒,张昭连忙上前一步,护在了孙权的身前。后面的周泰与徐盛,以及曹仁麾下的常雕与王双,各自握紧剑鞘,以防不测。
然而,蒋济似乎是对双方剑拔弩张的架势并不关心,一双眼睛正直直地盯着孙权身后士卒所持的那些“吴”字旌旗上。
“子布,去将孤赠与大司马的礼物,带上来!”最终,孙权还是主动开口打破了这个气氛紧张的局面。
一炷香过后,只见数百民夫推着大量的粮车来到附近。孙权这时也微笑着对曹仁说道:“这里有三十万石粮草,乃孤劳军之物,大司马不妨笑纳。”
曹仁微微皱眉,缓缓坐下。孙权送他粮草他自然是乐意之至,但三十万石粮草,只够他五万大军吃上两个月,如果孙权的劳军之物就这么点,那着实是敷衍至极。
孙权略带无奈地说道:“此番孤失却荆州,损失大量粮草。大司马若是嫌少,孤亦无能为力。”
曹仁脸色极为难堪,始终一言不发。孙权趁此机会,徐徐端起了玉樽:“大司马若没有异议,便饮了这樽酒!”
孙权既是把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曹仁知道自己多说什么也没用,在这里起冲突别说占不到便宜,这三十万石粮草也是带不走了。
一念至此,曹仁随即端起玉樽,一饮而尽。
不过曹仁也没心情和孙权再费口舌了,他很快便站起身子,冷冷地望着孙权:“我有一言,请吴王牢记!”
“无论如何,关羽终究死于东吴之手!”
如果说曹仁先前的言语,孙权还能谈笑自若,而这最后一句,却让他紧紧地握住了玉樽……
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回避的事实……
而曹仁则押着孙权送来的粮草,率众回到营寨。只见他刚刚进了中军大帐,便气愤地把头盔扔到案几上,怒哼道:“这孙权分明是想坐观我军与刘备厮杀,他好从中取利!”
“若仍由其雄踞江东,早晚必为国家大患!”曹仁的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杀气。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不言的蒋济却是开口道:“大司马不必如此动怒。孙权素有野心,今日之举,想来已在圣上预料之内!只是眼下他身为大魏吴王,且供给我军粮草,并无不臣之举,我等亦不可对其贸然出兵,以免刘备伺机发难!”
说到这里,蒋济却是露出了自信地笑容:“济倒有一计,或能让孙权诡计落空!”
“噢?”曹仁双眼一亮,“是何妙计,说来听听!”
蒋济当即详细地说出了自己的计策后,曹仁仔细想了一想,随即点头叫好,并命士卒立刻按照蒋济的吩咐照办。
两日后,蒋济再次进入邾县拜见孙权。孙权猜测蒋济多半是要有所索取,心中虽是反感,但也不方便直接将其拒之城外,只能请入城中。
在见礼完毕后,蒋济开门见山地说道:“大司马知吴王眼下亦缺粮草,特命济送还十万石粮草!”
“当真?”孙权微微一愣,顿时大感意外。十万石粮草对于大军来说虽然不是很多,但也聊胜于无,何况这还是孙权送给曹仁的粮草。
不过,事出反常必有妖。曹仁主动归还孙权十万石粮草,肯定是要问孙权索取更贵重的东西。
“只是大司马欲向大王借二百零二人,还望大王切莫吝啬!”蒋济恭敬地向孙权作揖道。
“二百零二人?”孙权更感诧异,“常侍欲问孤借何人?”
且不说蒋济要借什么人,这人数还真是有够奇怪的,怎么不凑个整。
蒋济徐徐说道:“其中二百人是武昌、江夏二郡内精通针线之人。我军将士不熟水性,涉水渡船时往往衣裤皆湿,因此大司马欲多为士卒缝制战服。”
“另二人是熟知洞庭湖路径之向导。此番我军逆江而上与蜀贼交战,不识地利,因此需要吴王相助!”
听完蒋济的要求,孙权忍不住暗自思忖。二百名精通针线的裁缝,这个倒是不难找,借给曹仁也无关痛痒。至于这向导,即便孙权不帮忙,曹仁多半也能在洞庭湖附近找到熟悉水路的居民,无非多花点时间。即是这样,孙权索性答应曹仁,料也无事。
反正孙权没有出兵相助魏军,就是对刘备最大的帮助了,其余的小恩小惠,刘备他也管不着了。
两百零二人换十万石粮草,这可是相当值了。
“此事易尔!”孙权最终欣然同意道,“孤今日便往各县张榜,想来不日便能凑齐。到时定差人送往大司马营中!”
“多谢吴王!”蒋济顿时心中大喜,如此自己的计划便能顺利完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