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大乾的政工干部(求月票!)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
“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我大乾朝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赵宋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
这首由李存在八年前创作的《我把苦来诉》,歌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听了之后,就忍不住去倾诉。
而现在演唱这首歌曲的人,正是李存早期的大将之一、拥有御前五虎之称、最擅长搞政工工作、对李存最忠诚的将领之一、现在其实已经是一方大帅的孙岱,也就是孙三呆。
在李存看来,精英小队这次最艰难的任务,不是招降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也不是夺取已经在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控制下的临安城,而是怎么让临安城这一城原本属于西宋的军民变得由内而外的亲近大乾王朝,愿意服从大乾王朝的精英小队的指挥跟前来勤王救驾的宋军交战。
所以,李存想找几个政工高手跟陈箍桶、李彦仙、詹度等一块去兴元府,因为只有政工高手去大搞诉苦大会,才能做到让临安城这一城原本属于西宋的军民变得由内而外的亲近大乾王朝,才能做到服从大乾王朝的精英小队的指挥跟前来勤王救驾的宋军交战。
历史上。
抗战胜利的时候,果军拥有正规军二百万,加上其他军事力量共计四百三十万,而我军只有六十一万,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也不过才一百二十七万,双方的兵力之比是三点四比一。
武力对比:果军当时得到美国大量军事援助,约有四分之一成为美械或半美械部队,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华日军一百多万人的武器装备,拥有我军所没有的坦克、重炮、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另外,果军还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
可取得最后胜利的却是我军。
之所以会是这样,那是因为,三年解放战争,我军一共消灭了果军五百六十九万人,其中俘获四百一十五万,而俘虏中二百八十万人成为我军,占到当时我军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换而言之,果军的所有优势最后都变成了我军的优势。
这是世界战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
而产生这一伟大奇迹的最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我方优秀的政工干部搞得诉苦大会。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诉苦运动的巨大威力甚至发展到“即俘即补”的程度。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伤亡很大,很多俘虏兵经过短暂但触及灵魂的战壕诉苦,立刻被编入解放军部队参加战斗,甚至姓名都还没被本连战友记牢,就在战斗中牺牲了。
一个被俘的果军师长看到许多还没来得及换下果军衣服的战士已经站在解放军队伍中参战,无可奈何地说:“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
有人回忆,我军转入大反攻以后,部队中俘虏兵的数量越来越大,在连队战士中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当时真是前两个小时还是果军士兵,过两个小时就成了我军战士。有的甚至还未来得及上连队的花名册,就在战斗中牺牲了,成了无名烈士,这是常有的事。
李存要得就是这样的效果。
所以李存准备将最好的政工干部派到兴元府去。
当时,孙三呆也在东京汴梁城参加划分军区的大会。
无疑,有“第一政工干部”之称的孙三呆肯定符合李存想要的最好的政工干部这个条件。
可起初李存并没有想过让孙三呆来兴元府。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精英小队的几个头脑已经选定了,而让已经成为都统制(军区司令)的孙三呆去给李彦仙、詹度当下属,显然是不合适的。
可让李存没想到的是,听说李存要找最好的政工干部,孙三呆竟然主动请缨,并表示他愿意服从陈箍桶、李彦仙甚至是詹度的指挥。
为了说服李存,孙三呆还对李存说:“孙三呆永远都是官家手中的一块砖,官家哪里需要孙三呆,孙三呆就往哪里搬。”
孙三呆都说出这样的话了,李存怎么还可能矫情?关键,纵观整个大乾王朝,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孙三呆更好的政工干部了。
于是,李存就同意让孙三呆以都监的身份加入精英小队,让孙三呆去跟李彦仙搭档。
可孙三呆到了兴元府以后,根本就没去抢李彦仙的任务,他甚至都没有去参与临安城的布防,而是一头就扎进了教导临安城的军民的工作当中。
孙三呆不愧是大乾王朝的第一政工干部。
他和跟他一块来的优秀政工干部,组织临安城的军民回忆自己遭受的苦难,并当众把苦难说出来。
以孙三呆为首的一众优秀的政工干部,通过充分动员酝酿,打破诉苦的思想障碍。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和培养诉苦典型,用以带动一般军民。然后全面开展诉苦运动——吐苦水,挖苦根;吐甜水,抓甜根;吐脏物,扔脏物。之后,把运动引向弃宋投乾的政治目的,把阶级仇恨变成有生力量。最后,通过发动拟订计划和组织宣誓竞赛,将临安城中的军民往大乾王朝的军民转变。
这一套经过反复锤炼过不知多少次的经典诉苦套路一经使出,立竿见影的就让临安城中的军民确立中心,认为他们和大乾王朝的政工干部都是穷苦的一群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通过本人诉苦,否定了原来西宋的合法性,通过他人诉苦,完成对大乾王朝的价值认同,然后孙三呆等政工干部开始给他们灌输大乾王朝的思想,使他们对大乾王朝的价值观获得认可,随后引导他们意识到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西宋,他们的未来和希望是大乾王朝。
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工经验丰富的孙三呆等政工干部,还因人而异,给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引导。
对于那些穷苦人,
孙三呆等政工干部就谈赵宋王朝的土地政策,由于赵宋王朝错误的土地政策,穷苦人的土地都被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给骗去了,穷苦人只能沦为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长工甚至是奴仆,妻女任由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夺取,自己也沦为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的私有财产,任由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买卖;
就谈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对穷人的掠夺和压迫,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利用赵宋朝廷赋予他们的权力地位享受娇妻美妾、顿顿珍馐美味、穿金戴银,穷苦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想要活下去都艰难无比,生了孩子都因为养不活而不得不亲手溺死;
就谈赵宋王朝对胡虏的软弱政策,明明他们这些穷苦人的生活都已经很艰难了,可赵宋朝廷却还要拿他们这些穷苦人的民脂民膏去讨好辽、夏两国的胡虏,结果辽、夏两国的胡虏反而用他们这些穷苦人的民脂民膏武装,然后再来攻打侵略他们这些穷苦人;
等等……
对于那些宋军将士,
孙三呆等政工干部就谈赵宋王朝的军门世家挡住了普通将士上升的通道,普通将士不论多努力拼杀,也得不到出人头地的机会,普通将士就算立下了战功,功劳也会被军门世家子弟夺取;
就谈赵宋王朝的崇文抑武国策,赵宋朝廷经常派遣不懂军事的文人来领导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结果,明明是那些文人乱指挥致使仗打输了,却还要怪他们不卖力,责罚他们,甚至砍他们的脑袋;
就谈赵宋王朝往为国征战的将士的脸上刺青,将保家卫国的将士与犯人和奴隶同等看待;
等等……
“诉苦大会”一开,临安城中的军民都有了倾吐和宣泄的渠道,对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仿佛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
很快,临安城中就出现了大批拥护大乾王朝的军民,他们准备为大乾王朝跟西宋斗争到底。
而且,这样的人,就跟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愈演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孙三呆他们这些政工干部引导临安城中的军民,李存派来的大乾王朝的宣传精英,在那些投效大乾王朝的西宋官吏的帮助下,周到又详细的宣传大乾王朝的基本国策和给临安城军民的优惠政策:
像,大乾王朝比西宋强出不知多少倍的军人待遇,而且强调全都是实发;
像,军人在大乾王朝崇高的社会地位。
像,大乾王朝给民众分封土地,并明确,只要临安城能够守住,届时,只要是临安城中的人,不论男女老幼,最少都可以分到二十亩良田,而立有功劳之人,则会得到更多的封赏,升官,田地,美人,金钱,应有尽有,而且上不封顶;
像,只要临安城守住了,就会给临安城的军民免税三年。
等等等等等等……
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一直都以为,陈箍桶、李彦仙、詹度、孙三呆等大乾王朝的人必须得靠他们才能控制住临安城中的军民。
可没过多久,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就骇然的发现,别说临安城中的民众了,就是原本追随他们的宋军将士竟然都失控了——他们竟然对大乾王朝的人的话言听计从,而且是欣然接受的那种。
这让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变得非常慌张——他们以为大乾王朝的人要架空他们,然后卸磨杀驴。
一直派人盯着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的陈箍桶,见这个苗头出现,立即就找到苗傅、刘正彦等人,跟他们说,他们之所以跟他们手下的将士脱节,是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诉苦大会,建议他们也参加一下孙三呆为他们准备的诉苦大会。
怀着怀疑、警惕、甚至是随时准备跟大乾王朝的人翻脸的心思,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找到了孙三呆,想要看看孙三呆到底怎么给他们洗脑?
——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还以为孙三呆要用对付临安城中的那些普通军民的方法对付他们。
谁想,孙三呆就只是跟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闲聊,聊他跟李存起义的过程,聊他眼中的李存,聊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李彦仙、詹度、王禀等原本属于赵宋王朝的将领投降大乾王朝的经过和在大乾王朝所受到的对待,并适时宜的透漏消息给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刘锜将会是这次伐宋大军的总指挥。
随着跟孙三呆聊天的深入,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自己就脑补了,李存虽起自田里,但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是一位数百年都难得一遇的明主圣君,更难得的是,李存还不嫌弃降将,唯才而用。
这与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想象当中的李存比较吻合,关键,有韩世忠等实实在在的例子在前,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慢慢的,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紧张的心放了下来,后来在孙三呆的建议下,他们也积极参与大乾王朝的人组织的所有活动。
而大乾王朝的人在陈箍桶的指示之下,完全不寻求架空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而是连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一块吸纳。
经过充分的了解和沟通,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渐渐明白,大乾王朝的人之所以能够快速得到临安城的军民的拥戴,首先是当然是孙三呆他们所搞的诉苦大会能引起临安城中军民的共鸣,但更主要的还是,大乾王朝的人,从来不指挥临安城中的军民做事,而是带领临安城中的军民做事。
而且大乾王朝的人做得肯定要比临安城中的军民多。
比如,往城墙上运送滚木雷石,临安城中的军民拿一块、一根,大乾王朝的人肯定最少拿两块、两根。
套用训练临安城中的军民的一个教头的话来说就是:“我等做不到之事,绝不会要求你等去做,打仗之时亦是如此,哪里危险,我等定然就会出现在哪里。”
大乾王朝的人所做的一切,都被临安城中的人看在眼里。
很多人,尤其是西宋小朝廷的人,这时候才明白,赵宋王朝输给大乾王朝不冤枉,进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投效大乾王朝和帮大乾王朝打赢这场至关重要的临安保卫战的决心……
……
……
求月票!
…
“天上布满星月儿亮晶晶,我大乾朝开大会诉苦把冤伸,万恶的赵宋社会穷人的血泪仇,千头万绪千头万绪涌上了我的心,止不住的辛酸泪挂在胸,不忘那一年爹爹病在床……”
这首由李存在八年前创作的《我把苦来诉》,歌声仿佛有一种魔力,让人听了之后,就忍不住去倾诉。
而现在演唱这首歌曲的人,正是李存早期的大将之一、拥有御前五虎之称、最擅长搞政工工作、对李存最忠诚的将领之一、现在其实已经是一方大帅的孙岱,也就是孙三呆。
在李存看来,精英小队这次最艰难的任务,不是招降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也不是夺取已经在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士控制下的临安城,而是怎么让临安城这一城原本属于西宋的军民变得由内而外的亲近大乾王朝,愿意服从大乾王朝的精英小队的指挥跟前来勤王救驾的宋军交战。
所以,李存想找几个政工高手跟陈箍桶、李彦仙、詹度等一块去兴元府,因为只有政工高手去大搞诉苦大会,才能做到让临安城这一城原本属于西宋的军民变得由内而外的亲近大乾王朝,才能做到服从大乾王朝的精英小队的指挥跟前来勤王救驾的宋军交战。
历史上。
抗战胜利的时候,果军拥有正规军二百万,加上其他军事力量共计四百三十万,而我军只有六十一万,加上地方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人员,也不过才一百二十七万,双方的兵力之比是三点四比一。
武力对比:果军当时得到美国大量军事援助,约有四分之一成为美械或半美械部队,又在受降中接收了侵华日军一百多万人的武器装备,拥有我军所没有的坦克、重炮、作战飞机和海军舰艇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
另外,果军还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控制着几乎全部的现代工业。
可取得最后胜利的却是我军。
之所以会是这样,那是因为,三年解放战争,我军一共消灭了果军五百六十九万人,其中俘获四百一十五万,而俘虏中二百八十万人成为我军,占到当时我军总人数的百分之六十五到百分之七十,换而言之,果军的所有优势最后都变成了我军的优势。
这是世界战史上不可思议的奇迹。
而产生这一伟大奇迹的最重要的一个法宝就是,我方优秀的政工干部搞得诉苦大会。
到了解放战争后期,诉苦运动的巨大威力甚至发展到“即俘即补”的程度。
在淮海战役中,我军伤亡很大,很多俘虏兵经过短暂但触及灵魂的战壕诉苦,立刻被编入解放军部队参加战斗,甚至姓名都还没被本连战友记牢,就在战斗中牺牲了。
一个被俘的果军师长看到许多还没来得及换下果军衣服的战士已经站在解放军队伍中参战,无可奈何地说:“这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吗?!”
有人回忆,我军转入大反攻以后,部队中俘虏兵的数量越来越大,在连队战士中约占百分之八十以上。当时真是前两个小时还是果军士兵,过两个小时就成了我军战士。有的甚至还未来得及上连队的花名册,就在战斗中牺牲了,成了无名烈士,这是常有的事。
李存要得就是这样的效果。
所以李存准备将最好的政工干部派到兴元府去。
当时,孙三呆也在东京汴梁城参加划分军区的大会。
无疑,有“第一政工干部”之称的孙三呆肯定符合李存想要的最好的政工干部这个条件。
可起初李存并没有想过让孙三呆来兴元府。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精英小队的几个头脑已经选定了,而让已经成为都统制(军区司令)的孙三呆去给李彦仙、詹度当下属,显然是不合适的。
可让李存没想到的是,听说李存要找最好的政工干部,孙三呆竟然主动请缨,并表示他愿意服从陈箍桶、李彦仙甚至是詹度的指挥。
为了说服李存,孙三呆还对李存说:“孙三呆永远都是官家手中的一块砖,官家哪里需要孙三呆,孙三呆就往哪里搬。”
孙三呆都说出这样的话了,李存怎么还可能矫情?关键,纵观整个大乾王朝,可能再也找不出第二个比孙三呆更好的政工干部了。
于是,李存就同意让孙三呆以都监的身份加入精英小队,让孙三呆去跟李彦仙搭档。
可孙三呆到了兴元府以后,根本就没去抢李彦仙的任务,他甚至都没有去参与临安城的布防,而是一头就扎进了教导临安城的军民的工作当中。
孙三呆不愧是大乾王朝的第一政工干部。
他和跟他一块来的优秀政工干部,组织临安城的军民回忆自己遭受的苦难,并当众把苦难说出来。
以孙三呆为首的一众优秀的政工干部,通过充分动员酝酿,打破诉苦的思想障碍。在这个过程当中,发现和培养诉苦典型,用以带动一般军民。然后全面开展诉苦运动——吐苦水,挖苦根;吐甜水,抓甜根;吐脏物,扔脏物。之后,把运动引向弃宋投乾的政治目的,把阶级仇恨变成有生力量。最后,通过发动拟订计划和组织宣誓竞赛,将临安城中的军民往大乾王朝的军民转变。
这一套经过反复锤炼过不知多少次的经典诉苦套路一经使出,立竿见影的就让临安城中的军民确立中心,认为他们和大乾王朝的政工干部都是穷苦的一群人,本质上都是一样的。他们通过本人诉苦,否定了原来西宋的合法性,通过他人诉苦,完成对大乾王朝的价值认同,然后孙三呆等政工干部开始给他们灌输大乾王朝的思想,使他们对大乾王朝的价值观获得认可,随后引导他们意识到他们真正的敌人是西宋,他们的未来和希望是大乾王朝。
在这个过程当中,政工经验丰富的孙三呆等政工干部,还因人而异,给于不同的人不同的引导。
对于那些穷苦人,
孙三呆等政工干部就谈赵宋王朝的土地政策,由于赵宋王朝错误的土地政策,穷苦人的土地都被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用各种各样的手段给骗去了,穷苦人只能沦为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长工甚至是奴仆,妻女任由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夺取,自己也沦为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的私有财产,任由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买卖;
就谈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对穷人的掠夺和压迫,赵宋王朝的达官贵胃利用赵宋朝廷赋予他们的权力地位享受娇妻美妾、顿顿珍馐美味、穿金戴银,穷苦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想要活下去都艰难无比,生了孩子都因为养不活而不得不亲手溺死;
就谈赵宋王朝对胡虏的软弱政策,明明他们这些穷苦人的生活都已经很艰难了,可赵宋朝廷却还要拿他们这些穷苦人的民脂民膏去讨好辽、夏两国的胡虏,结果辽、夏两国的胡虏反而用他们这些穷苦人的民脂民膏武装,然后再来攻打侵略他们这些穷苦人;
等等……
对于那些宋军将士,
孙三呆等政工干部就谈赵宋王朝的军门世家挡住了普通将士上升的通道,普通将士不论多努力拼杀,也得不到出人头地的机会,普通将士就算立下了战功,功劳也会被军门世家子弟夺取;
就谈赵宋王朝的崇文抑武国策,赵宋朝廷经常派遣不懂军事的文人来领导他们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士,结果,明明是那些文人乱指挥致使仗打输了,却还要怪他们不卖力,责罚他们,甚至砍他们的脑袋;
就谈赵宋王朝往为国征战的将士的脸上刺青,将保家卫国的将士与犯人和奴隶同等看待;
等等……
“诉苦大会”一开,临安城中的军民都有了倾吐和宣泄的渠道,对一系列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仿佛黑暗中看到了一丝光明。
很快,临安城中就出现了大批拥护大乾王朝的军民,他们准备为大乾王朝跟西宋斗争到底。
而且,这样的人,就跟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愈演愈烈……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配合孙三呆他们这些政工干部引导临安城中的军民,李存派来的大乾王朝的宣传精英,在那些投效大乾王朝的西宋官吏的帮助下,周到又详细的宣传大乾王朝的基本国策和给临安城军民的优惠政策:
像,大乾王朝比西宋强出不知多少倍的军人待遇,而且强调全都是实发;
像,军人在大乾王朝崇高的社会地位。
像,大乾王朝给民众分封土地,并明确,只要临安城能够守住,届时,只要是临安城中的人,不论男女老幼,最少都可以分到二十亩良田,而立有功劳之人,则会得到更多的封赏,升官,田地,美人,金钱,应有尽有,而且上不封顶;
像,只要临安城守住了,就会给临安城的军民免税三年。
等等等等等等……
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一直都以为,陈箍桶、李彦仙、詹度、孙三呆等大乾王朝的人必须得靠他们才能控制住临安城中的军民。
可没过多久,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就骇然的发现,别说临安城中的民众了,就是原本追随他们的宋军将士竟然都失控了——他们竟然对大乾王朝的人的话言听计从,而且是欣然接受的那种。
这让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变得非常慌张——他们以为大乾王朝的人要架空他们,然后卸磨杀驴。
一直派人盯着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的陈箍桶,见这个苗头出现,立即就找到苗傅、刘正彦等人,跟他们说,他们之所以跟他们手下的将士脱节,是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诉苦大会,建议他们也参加一下孙三呆为他们准备的诉苦大会。
怀着怀疑、警惕、甚至是随时准备跟大乾王朝的人翻脸的心思,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找到了孙三呆,想要看看孙三呆到底怎么给他们洗脑?
——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还以为孙三呆要用对付临安城中的那些普通军民的方法对付他们。
谁想,孙三呆就只是跟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闲聊,聊他跟李存起义的过程,聊他眼中的李存,聊韩世忠、吴玠、吴璘、刘锜、李彦仙、詹度、王禀等原本属于赵宋王朝的将领投降大乾王朝的经过和在大乾王朝所受到的对待,并适时宜的透漏消息给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刘锜将会是这次伐宋大军的总指挥。
随着跟孙三呆聊天的深入,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自己就脑补了,李存虽起自田里,但英谟睿略,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人乐为用,数年之间算无遗策,兵无留行,底定大业,是一位数百年都难得一遇的明主圣君,更难得的是,李存还不嫌弃降将,唯才而用。
这与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想象当中的李存比较吻合,关键,有韩世忠等实实在在的例子在前,这比什么都有说服力。
慢慢的,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紧张的心放了下来,后来在孙三呆的建议下,他们也积极参与大乾王朝的人组织的所有活动。
而大乾王朝的人在陈箍桶的指示之下,完全不寻求架空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而是连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一块吸纳。
经过充分的了解和沟通,苗傅、刘正彦等参与兵变的宋军将领渐渐明白,大乾王朝的人之所以能够快速得到临安城的军民的拥戴,首先是当然是孙三呆他们所搞的诉苦大会能引起临安城中军民的共鸣,但更主要的还是,大乾王朝的人,从来不指挥临安城中的军民做事,而是带领临安城中的军民做事。
而且大乾王朝的人做得肯定要比临安城中的军民多。
比如,往城墙上运送滚木雷石,临安城中的军民拿一块、一根,大乾王朝的人肯定最少拿两块、两根。
套用训练临安城中的军民的一个教头的话来说就是:“我等做不到之事,绝不会要求你等去做,打仗之时亦是如此,哪里危险,我等定然就会出现在哪里。”
大乾王朝的人所做的一切,都被临安城中的人看在眼里。
很多人,尤其是西宋小朝廷的人,这时候才明白,赵宋王朝输给大乾王朝不冤枉,进而更加坚定了他们投效大乾王朝和帮大乾王朝打赢这场至关重要的临安保卫战的决心……
……
……
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