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五章 兴办大秦太学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张良盯着应曜思索了一会儿后,心中坚定了一个想法。
“也罢,只要这天下百姓能得到大贤教化,即便我背上这违背师命的罪名又有何妨呢!”,张良暗自打定了主意。
“应曜先生,若是我能将‘归藏’一易教授给先生,不知先生可否愿意与我一道回咸阳,主持太学,替公子教化苍生。”
听了张良的建议,应曜一时不说话了,眉头微蹙在一起,内心激烈地权衡着出山一事。
片刻之后,应曜眼光中闪过一丝坚决,已然做好了选择。
“子房兄,若是能将‘归藏’易传授于在下,子房兄便是在下师长,应曜以后必以师长之礼待之,莫说去咸阳主持太学,今后凡是子房兄所命,无又不从。”
见应曜选择跟自己去咸阳,张良便将“归藏”易悉数传授给了应曜。半日时间,应曜便将“归藏”一易悉数记了下来。
翌日,应曜便乘着张良的车驾与张良一道返回了咸阳。
回咸阳的车驾上,张良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直到车驾进了函谷关,张良才将这个疑问向应曜提了出来:“应曜兄,既然你当初向这天下之人表明了不愿出山的志向,此番随我入咸阳,就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哈哈哈……,子房兄此言差矣,在下当初之所以要说那不愿出山之言,实为阻拦那些想请在下出山从政之人的借口罢了,至于天下人的议论,大可不必理会,只要在下心安理得,何必在乎天下人之言呢?昔日仲尼(孔子)有过宋之危,其自比为‘丧家之犬’,时人戏谑之,圣贤尚且不惧流言,在下何必自囚于人言呢?”
“应曜兄真性情之人啊!”张良由衷地感叹道。
……
当应曜归附扶苏的消息传到商山时,一时间惊坏了“商山四皓”,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应曜竟然会如此好请,甚至都没有出动扶苏,只一个张良就将应曜带回了咸阳。
“吴实兄啊,还真让你说中了,看来我等只能下山了!”夏黄公崔广遗憾地说道。
“是啊,人家都已经请来了应曜,我等还有什么理由迁延不去呢?”
就在应曜到达咸阳五日后,“商山四皓”也紧随其后地赶到了咸阳。
这日朝议,众臣齐聚麒麟殿。
就在朝议即将开始时,只见一名内侍从带着一名中年人与四名老者来到了朝堂上。
众臣则是一脸敬意地打量着这五人,低声议论着,无论是商山四皓,还是应曜,都是当世大贤,他们早就听说过这些人的大名,当他们看到这五人真真切切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感觉有些恍惚。
扶苏也不阻拦,毕竟这几人的名望太大,突然出现在朝堂上,要想群臣快速安静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后世追星之人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
好一会儿之后,群臣的议论之声逐渐平息了下来,扶苏开口了:
“诸位臣公,这五位大贤想必诸位已经知道是何人了,淮阳山应曜先生,还有‘商山四皓’,既然诸位大贤来助我大秦,那我便不能亏待诸位大贤,我意继续修建阿房宫,使其成为我大秦太学、大秦农械院、大秦格物院、大秦医馆的驻所。诸位大贤,不知你们意下如何?”扶苏说完向应曜与“商山四皓”投去询问的眼神。
应曜等人听闻扶苏愿意将阿房宫用作太学的办学场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因为他们知道阿房宫是这咸阳城诸多宫殿中规模最大,修建最好的宫殿,扶苏都将阿房宫拿出来了,可见其对于兴办太学的重视。
“公子,既然这太学的宫苑有了,那这太学弟子从何而来呢?”应曜关切地问道。
扶苏满意地看着应曜,显然应曜所问切中了兴办太学的关键,可见这应曜此番来咸阳绝不是走过场的。
要说这太学,从周朝开始就一直存在,只是太学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寻常百姓别说进太学求学,大多数人连书简都不曾见过,在扶苏看来,没有百姓的太学就是形同虚设,他的目的是要将大秦打造成一种领先世界的文明,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因为只有文明才能深远地影响世界,而这就需要无数有文化的秦国百姓来支撑。
“既然要教化天下苍生,那这太学自然就要面向天下百姓,如今我大秦造纸与印刷之术已日臻完美,这是天下人的福气,我意即刻组建大秦印书府,由府库出资,将孔孟、老聃等百家先圣之教整理成册,印制后发行天下,供天下好学之人研读。”
听了扶苏说的这些,无论是应曜与“商山四皓”,还是李斯等人,俱被震撼得无以复加,将圣贤之教推行天下,这是多大的手笔啊,这可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想不到扶苏已经在谋划了。
“当然了,既然要教化苍生,太学弟子就从这天下好学之人中选取了,我大秦有军功授爵制,那就再加一个:太学分配制,我大秦太学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两次大试,考较天下好学之人的学识,择优招录入太学,这些人在太学修习三年,凡是学有所成者,即可外放各郡县为官。”
对于扶苏说的这些,应曜等人越听越兴奋,这些都是他们毕生所愿,想不到扶苏竟然都想到了。
再看“商山四皓”,此时对扶苏那里还有半分的轻视之心,眼神中满是震撼之色,当然了,其中还夹杂着满意的微笑。
作为当世大贤,他们最大的追求无非就是将自己从历代圣贤那里继承的学问传承下来,传授给天下苍生。
就拿“商山四皓”来说,虽然他们四人所擅长的学说各不相同,但是无外乎诸子百家之说,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他们见发扬自己的学说无望,只能选择消极避世,如今这公子扶苏不遗余力地想要发扬百家之说,教化天下百姓,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这不正是他们之前一直孜孜以求的吗?
“臣应曜替天下好学之人拜谢公子”应曜说着真诚地拜伏了下去。
“臣崔广、臣周术、臣唐秉、臣吴实,替历代圣贤拜谢公子。”
在崔广的带头下,周术等三人齐身向扶苏躬身揖礼道,因为他们四人是打着历代先圣的旗号在感谢扶苏,因此只是躬身行了揖礼,并没有像应曜一样拜伏在地上。
扶苏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踏着玉阶快速地走了下来,俯身扶起了应曜,打量了应曜身后的“商山四皓”一眼。
“教化大秦百姓之事就拜托诸位大贤了!”扶苏说着俯身对应曜及其身后四人行了一个揖礼。
“请公子放心,此事我等必然尽心尽力。”
“我还有一些话,想要告诫诸位大贤,兴办太学,诸位要心存敬畏之心,此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举,烦请诸位务必尽心。”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周术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安排好应曜等人后,扶苏将目光转移到了李斯身上。
“丞相,此事还需丞相全力协助啊!”
“请公子放心,臣定不负公子所托。”
就在扶苏给李斯安排完任务后,代表宗室的嬴钺开口了:“禀公子,臣以为适才公子所谋划不善,还请公子三思?”
张良盯着应曜思索了一会儿后,心中坚定了一个想法。
“也罢,只要这天下百姓能得到大贤教化,即便我背上这违背师命的罪名又有何妨呢!”,张良暗自打定了主意。
“应曜先生,若是我能将‘归藏’一易教授给先生,不知先生可否愿意与我一道回咸阳,主持太学,替公子教化苍生。”
听了张良的建议,应曜一时不说话了,眉头微蹙在一起,内心激烈地权衡着出山一事。
片刻之后,应曜眼光中闪过一丝坚决,已然做好了选择。
“子房兄,若是能将‘归藏’易传授于在下,子房兄便是在下师长,应曜以后必以师长之礼待之,莫说去咸阳主持太学,今后凡是子房兄所命,无又不从。”
见应曜选择跟自己去咸阳,张良便将“归藏”易悉数传授给了应曜。半日时间,应曜便将“归藏”一易悉数记了下来。
翌日,应曜便乘着张良的车驾与张良一道返回了咸阳。
回咸阳的车驾上,张良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着,直到车驾进了函谷关,张良才将这个疑问向应曜提了出来:“应曜兄,既然你当初向这天下之人表明了不愿出山的志向,此番随我入咸阳,就不怕天下人笑话吗?”
“哈哈哈……,子房兄此言差矣,在下当初之所以要说那不愿出山之言,实为阻拦那些想请在下出山从政之人的借口罢了,至于天下人的议论,大可不必理会,只要在下心安理得,何必在乎天下人之言呢?昔日仲尼(孔子)有过宋之危,其自比为‘丧家之犬’,时人戏谑之,圣贤尚且不惧流言,在下何必自囚于人言呢?”
“应曜兄真性情之人啊!”张良由衷地感叹道。
……
当应曜归附扶苏的消息传到商山时,一时间惊坏了“商山四皓”,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这应曜竟然会如此好请,甚至都没有出动扶苏,只一个张良就将应曜带回了咸阳。
“吴实兄啊,还真让你说中了,看来我等只能下山了!”夏黄公崔广遗憾地说道。
“是啊,人家都已经请来了应曜,我等还有什么理由迁延不去呢?”
就在应曜到达咸阳五日后,“商山四皓”也紧随其后地赶到了咸阳。
这日朝议,众臣齐聚麒麟殿。
就在朝议即将开始时,只见一名内侍从带着一名中年人与四名老者来到了朝堂上。
众臣则是一脸敬意地打量着这五人,低声议论着,无论是商山四皓,还是应曜,都是当世大贤,他们早就听说过这些人的大名,当他们看到这五人真真切切地出现在自己面前时,还是感觉有些恍惚。
扶苏也不阻拦,毕竟这几人的名望太大,突然出现在朝堂上,要想群臣快速安静下来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就像后世追星之人见到自己的偶像一样。
好一会儿之后,群臣的议论之声逐渐平息了下来,扶苏开口了:
“诸位臣公,这五位大贤想必诸位已经知道是何人了,淮阳山应曜先生,还有‘商山四皓’,既然诸位大贤来助我大秦,那我便不能亏待诸位大贤,我意继续修建阿房宫,使其成为我大秦太学、大秦农械院、大秦格物院、大秦医馆的驻所。诸位大贤,不知你们意下如何?”扶苏说完向应曜与“商山四皓”投去询问的眼神。
应曜等人听闻扶苏愿意将阿房宫用作太学的办学场所,纷纷点头表示赞同,因为他们知道阿房宫是这咸阳城诸多宫殿中规模最大,修建最好的宫殿,扶苏都将阿房宫拿出来了,可见其对于兴办太学的重视。
“公子,既然这太学的宫苑有了,那这太学弟子从何而来呢?”应曜关切地问道。
扶苏满意地看着应曜,显然应曜所问切中了兴办太学的关键,可见这应曜此番来咸阳绝不是走过场的。
要说这太学,从周朝开始就一直存在,只是太学的学生都是贵族子弟,寻常百姓别说进太学求学,大多数人连书简都不曾见过,在扶苏看来,没有百姓的太学就是形同虚设,他的目的是要将大秦打造成一种领先世界的文明,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因为只有文明才能深远地影响世界,而这就需要无数有文化的秦国百姓来支撑。
“既然要教化天下苍生,那这太学自然就要面向天下百姓,如今我大秦造纸与印刷之术已日臻完美,这是天下人的福气,我意即刻组建大秦印书府,由府库出资,将孔孟、老聃等百家先圣之教整理成册,印制后发行天下,供天下好学之人研读。”
听了扶苏说的这些,无论是应曜与“商山四皓”,还是李斯等人,俱被震撼得无以复加,将圣贤之教推行天下,这是多大的手笔啊,这可是他们毕生的追求,想不到扶苏已经在谋划了。
“当然了,既然要教化苍生,太学弟子就从这天下好学之人中选取了,我大秦有军功授爵制,那就再加一个:太学分配制,我大秦太学每年在春秋两季组织两次大试,考较天下好学之人的学识,择优招录入太学,这些人在太学修习三年,凡是学有所成者,即可外放各郡县为官。”
对于扶苏说的这些,应曜等人越听越兴奋,这些都是他们毕生所愿,想不到扶苏竟然都想到了。
再看“商山四皓”,此时对扶苏那里还有半分的轻视之心,眼神中满是震撼之色,当然了,其中还夹杂着满意的微笑。
作为当世大贤,他们最大的追求无非就是将自己从历代圣贤那里继承的学问传承下来,传授给天下苍生。
就拿“商山四皓”来说,虽然他们四人所擅长的学说各不相同,但是无外乎诸子百家之说,当时秦始皇“焚书坑儒”,他们见发扬自己的学说无望,只能选择消极避世,如今这公子扶苏不遗余力地想要发扬百家之说,教化天下百姓,他们还有什么不乐意的呢,这不正是他们之前一直孜孜以求的吗?
“臣应曜替天下好学之人拜谢公子”应曜说着真诚地拜伏了下去。
“臣崔广、臣周术、臣唐秉、臣吴实,替历代圣贤拜谢公子。”
在崔广的带头下,周术等三人齐身向扶苏躬身揖礼道,因为他们四人是打着历代先圣的旗号在感谢扶苏,因此只是躬身行了揖礼,并没有像应曜一样拜伏在地上。
扶苏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踏着玉阶快速地走了下来,俯身扶起了应曜,打量了应曜身后的“商山四皓”一眼。
“教化大秦百姓之事就拜托诸位大贤了!”扶苏说着俯身对应曜及其身后四人行了一个揖礼。
“请公子放心,此事我等必然尽心尽力。”
“我还有一些话,想要告诫诸位大贤,兴办太学,诸位要心存敬畏之心,此乃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之举,烦请诸位务必尽心。”
“好一个为万世开太平”周术情不自禁地感慨道。
安排好应曜等人后,扶苏将目光转移到了李斯身上。
“丞相,此事还需丞相全力协助啊!”
“请公子放心,臣定不负公子所托。”
就在扶苏给李斯安排完任务后,代表宗室的嬴钺开口了:“禀公子,臣以为适才公子所谋划不善,还请公子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