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徐州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网游之白帝无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离开苏州,沿途的常州、镇江、扬州和淮安等地,基本都是带有江南的氛围,大都是小桥流水的委婉,这些地方普遍算是富庶的,特别是扬州,曾有歇后语: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明了扬州的富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面比较,扬州甚至隐隐强于苏州。
不过相比较来说,淮安的情况就要差一些了。
一路上的奔袭,全部都是杨贺做出安排,从苏州到常州,两百里地,用了一天的时间,累的杨彝和顾梦麟几乎说不出话来,从常州到镇江,一百二十里,三个时辰赶到,至于从镇江到扬州,七十多里地,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最为辛苦的还是扬州到淮安,三百里地,也是一天的时间赶到。
随着奔袭的次数增多,郑勋睿开始明显的适应了,杨廷枢适应的速度更快,杨彝和顾梦麟则是咬牙坚持,从年纪上面来说,两人恢复的速度要慢很多,但既然大家都是如此,他们也只能够跟随,不好意思说吃不消。好在两人配备的也是乌珠穆沁马,耐力超强,虽不是正规的战马,也能够适应快速的奔袭。
淮安距离徐州四百五十里地,想要一天赶到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坐骑吃不消。
郑勋睿和郑锦宏骑乘的阿拉伯马,平日里都是杨贺与郑锦宏两人喂养的,杨贺按照战马的要求,对两匹阿拉伯马进行了适当的训练,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两匹阿拉伯马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性格温顺,特别是在突然提速方面,强于乌珠穆沁马,但问题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在耐力和持久力方面,稍逊于乌珠穆沁马。
郑锦宏的素养也在迅速提升,杨贺有意多郑锦宏进行了一些训练,譬如说在观察周遭的形势、行军途中应该要有一些什么准备,以及抵达目的地之后,首要的是观察地形等等,郑锦宏的接受能力很强,就连杨贺都感觉到吃惊,他本来以为郑锦宏跟随在郑勋睿的身边,虽说是下人的身份,但还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训练之后才知道,很多时候郑锦宏的吃苦能力,甚至要超过他了。
遇见好的徒弟,师父都是高兴的,以至于杨贺后来将主要的精力,都转移到郑锦宏的身上去了,倒是很少关注杨廷枢和郑勋睿了。
杨彝一路上的表现,证实了郑勋睿的猜想,很多的时间,杨彝说到的都是东林书院的事情,提到了已经故去的东林书院创始人顾宪成,推崇顾宪成所做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郑勋睿一路上都是应付了事,毕竟大家在一起游历,不可能将关系闹得很僵,再说顾宪成所作的这副对联,寓意还是很不错的,要求读书人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时时刻刻考虑国家兴亡的大事情,这也是应该的。
敏锐的杨廷枢从中看出了端倪,暗自佩服郑勋睿的判断,渐渐的对杨彝也流于形势上面的应付了,觉得杨彝此次跟随游历,居然是带有目的的,那就很无趣了。
顾梦麟表现淡定很多,他一路上仔细观察郑勋睿,很少说话,从来不展现什么学识上的东西,相反对于郑勋睿提出来的一些民生方面的问题,是倾尽所能予以答复,从这些交谈之中,顾梦麟感觉到了,郑勋睿的心思恐怕真的没有在学识和诗词上面,人家一路上关心的大都是柴米油盐的事情,甚至在常州、镇江、扬州和淮南府城,也是多次询问这方面事情。
进入到徐州府所辖的地方之后,郑勋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就连杨廷枢、杨彝和顾梦麟等人,也看出来了,尽管说已经到年底,到了冬月的时间,可这里的百姓和农户,生活依旧是困苦的,沿途看见衣着破烂、面有菜色的人是不少的,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更加令众人震惊的是,他们居然看见了流民。
什么是流民,国家出现了战乱,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争,被迫四处奔波,这才是流民,所谓故土难离,若不是万般无奈,无人愿意离开家园,宋朝诗人晁补之曾经有一首诗,专门说到流民的: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南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郑勋睿的神色开始变得凝重,这里是南直隶所辖的徐州,居然出现了流民,可见大明的形势已经开始急剧恶化了。
官府对流民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不允许流民进入到城池之中,不管流民遭遇到多么大的痛楚,部分的官府能够拿出来一些粮食救济,就算是不错了,更多的官府是不理不睬,甚至是进行驱赶和屠杀,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有着充足兵源的原因之一,大量的流民在无奈的情况之下,加入到了起义军之中,为的就是能够活命,能够有一口饭吃。
徐州为什么会出现少量的流民,南直隶境内出现流民,这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杨廷枢、杨彝和顾梦麟等人不明白,郑勋睿却知道一些缘由,徐州的地势很是特殊,北面靠着山东,西面靠着河南,南面是凤阳府,应该说山东与河南的局势,对徐州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徐州连续两年遭遇不少灾害,特别是黄河决堤造成的灾害,更是毁灭性的,加之徐州靠近北方,气候方面与苏州和扬州等地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一方面是山东河南等地战乱的影响,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频频,这里出现贫穷的局面,就不算特别奇怪了。
崇祯二年底,陕西农民大起义,已经开始影响到山西与河南等地,至于说山东等地,早就遭受过后金小规模骑兵的肆掠。
造成的创伤,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众人的心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了,依靠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拯救这些流民,也无法消除百姓和农户的贫穷痛楚,只能够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遇见那些奄奄一息的人,他们能够给与一些粮食,可吃完这些粮食之后,流民还是没有出路的。
进入徐州境内,必须在官道边找寻村镇歇息一夜。
进入到这样的地方,安全就是排在第一位的问题了,杨贺与郑锦宏两人早就高度警惕起来了,既然出现了流民,那就有可能出现匪患,若是被土匪打劫,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故而杨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得离开官道,不能够走任何的小路,哪怕是多走一些路,也要沿着官道前行,此外就是在路上决不能够耽误,众人骑乘的都是骏马,只要速度够快,就算是遇见了土匪,对方也是望尘莫及的。
杨贺同时开始关注周遭的局势,用军队的规矩来要求众人,到了这个时候,杨贺也不会客气了,众人真的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他的责任了。
申时三刻,众人就停止赶路,找到了一处距离官道很近的村镇歇息了。
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很好,白天看见的一幕幕,是不可能忘记的。
时间尚早,吃过晚饭之后,郑勋睿没有选择外出散步,毕竟这里到处都可能存在危险,若是出去散步被他人盯住了,那就麻烦了,杨贺是非常细心的,所有的骏马都是藏在院子里的,目的就是不要让更多的人发现。乡下不可能有马棚,骏马也只能够忍耐。
杨廷枢和郑勋睿一个房间,杨彝和顾梦麟一个房间,杨贺、郑锦宏和杨忠三人一个方面,村镇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他们投宿的这户人家,是当地的里正,看见众人仪表不凡,得知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才连忙腾出来三间屋子,供所有人住宿的。
“清扬,你说这徐州为什么会出现流民啊,还是从山东和河南等地过来的,我好像没有听说两地出现什么战事啊。”
“淮斗兄,你问住我了,我也不知道啊,可这流民实实在在是出现了,总不至于说这些农户自愿抛弃家园吧,若不是没有活路了,谁愿意离开家园啊。”
“也是,朝廷对南直隶还是很重视的,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朝廷很快就能够知晓,难道说徐州出现流民了,朝廷会不管不顾吗。”
杨廷枢有些喃喃自语的味道,这个问题没有期盼郑勋睿能够回答,要说朝廷之中的一些事情,他也是知晓的,只是不明白所以然,相比较来说,郑勋睿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知道朝廷之中的事情,若是那样,就真的是出现妖怪了。
郑勋睿知道这里面的原因,但是他绝对不会说出来,也不能够说出来,负责他无法解释怎么知晓这些事情的,不过在徐州看见的一切,让他开始担忧了,自己所做的准备,是不是速度太忙了,到时候来不及,若是等到天下真正的大乱了,那个时候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异常高昂的,不过提前行动,风险也是巨大的,两者各有利弊。
郑勋睿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的决断,陷入到苦思之中。
离开苏州,沿途的常州、镇江、扬州和淮安等地,基本都是带有江南的氛围,大都是小桥流水的委婉,这些地方普遍算是富庶的,特别是扬州,曾有歇后语: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说明了扬州的富庶,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面比较,扬州甚至隐隐强于苏州。
不过相比较来说,淮安的情况就要差一些了。
一路上的奔袭,全部都是杨贺做出安排,从苏州到常州,两百里地,用了一天的时间,累的杨彝和顾梦麟几乎说不出话来,从常州到镇江,一百二十里,三个时辰赶到,至于从镇江到扬州,七十多里地,一个时辰左右就到了,最为辛苦的还是扬州到淮安,三百里地,也是一天的时间赶到。
随着奔袭的次数增多,郑勋睿开始明显的适应了,杨廷枢适应的速度更快,杨彝和顾梦麟则是咬牙坚持,从年纪上面来说,两人恢复的速度要慢很多,但既然大家都是如此,他们也只能够跟随,不好意思说吃不消。好在两人配备的也是乌珠穆沁马,耐力超强,虽不是正规的战马,也能够适应快速的奔袭。
淮安距离徐州四百五十里地,想要一天赶到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坐骑吃不消。
郑勋睿和郑锦宏骑乘的阿拉伯马,平日里都是杨贺与郑锦宏两人喂养的,杨贺按照战马的要求,对两匹阿拉伯马进行了适当的训练,不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两匹阿拉伯马的优势完全展现出来,性格温顺,特别是在突然提速方面,强于乌珠穆沁马,但问题也是存在的,那就是在耐力和持久力方面,稍逊于乌珠穆沁马。
郑锦宏的素养也在迅速提升,杨贺有意多郑锦宏进行了一些训练,譬如说在观察周遭的形势、行军途中应该要有一些什么准备,以及抵达目的地之后,首要的是观察地形等等,郑锦宏的接受能力很强,就连杨贺都感觉到吃惊,他本来以为郑锦宏跟随在郑勋睿的身边,虽说是下人的身份,但还是没有吃过什么苦的,训练之后才知道,很多时候郑锦宏的吃苦能力,甚至要超过他了。
遇见好的徒弟,师父都是高兴的,以至于杨贺后来将主要的精力,都转移到郑锦宏的身上去了,倒是很少关注杨廷枢和郑勋睿了。
杨彝一路上的表现,证实了郑勋睿的猜想,很多的时间,杨彝说到的都是东林书院的事情,提到了已经故去的东林书院创始人顾宪成,推崇顾宪成所做的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郑勋睿一路上都是应付了事,毕竟大家在一起游历,不可能将关系闹得很僵,再说顾宪成所作的这副对联,寓意还是很不错的,要求读书人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时时刻刻考虑国家兴亡的大事情,这也是应该的。
敏锐的杨廷枢从中看出了端倪,暗自佩服郑勋睿的判断,渐渐的对杨彝也流于形势上面的应付了,觉得杨彝此次跟随游历,居然是带有目的的,那就很无趣了。
顾梦麟表现淡定很多,他一路上仔细观察郑勋睿,很少说话,从来不展现什么学识上的东西,相反对于郑勋睿提出来的一些民生方面的问题,是倾尽所能予以答复,从这些交谈之中,顾梦麟感觉到了,郑勋睿的心思恐怕真的没有在学识和诗词上面,人家一路上关心的大都是柴米油盐的事情,甚至在常州、镇江、扬州和淮南府城,也是多次询问这方面事情。
进入到徐州府所辖的地方之后,郑勋睿的感觉完全不一样了,就连杨廷枢、杨彝和顾梦麟等人,也看出来了,尽管说已经到年底,到了冬月的时间,可这里的百姓和农户,生活依旧是困苦的,沿途看见衣着破烂、面有菜色的人是不少的,他们挣扎在死亡线上,更加令众人震惊的是,他们居然看见了流民。
什么是流民,国家出现了战乱,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争,被迫四处奔波,这才是流民,所谓故土难离,若不是万般无奈,无人愿意离开家园,宋朝诗人晁补之曾经有一首诗,专门说到流民的:生涯不复旧桑田,瓦釜荆南止道边。日暮榆园拾青荚,可怜无数沈郎钱。
郑勋睿的神色开始变得凝重,这里是南直隶所辖的徐州,居然出现了流民,可见大明的形势已经开始急剧恶化了。
官府对流民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不允许流民进入到城池之中,不管流民遭遇到多么大的痛楚,部分的官府能够拿出来一些粮食救济,就算是不错了,更多的官府是不理不睬,甚至是进行驱赶和屠杀,这也是明末农民起义有着充足兵源的原因之一,大量的流民在无奈的情况之下,加入到了起义军之中,为的就是能够活命,能够有一口饭吃。
徐州为什么会出现少量的流民,南直隶境内出现流民,这是不可能想象的事情。
杨廷枢、杨彝和顾梦麟等人不明白,郑勋睿却知道一些缘由,徐州的地势很是特殊,北面靠着山东,西面靠着河南,南面是凤阳府,应该说山东与河南的局势,对徐州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徐州连续两年遭遇不少灾害,特别是黄河决堤造成的灾害,更是毁灭性的,加之徐州靠近北方,气候方面与苏州和扬州等地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一方面是山东河南等地战乱的影响,一方面是自然灾害频频,这里出现贫穷的局面,就不算特别奇怪了。
崇祯二年底,陕西农民大起义,已经开始影响到山西与河南等地,至于说山东等地,早就遭受过后金小规模骑兵的肆掠。
造成的创伤,想要在短时间之内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众人的心情开始变得沉重起来了,依靠他们的力量,根本无法拯救这些流民,也无法消除百姓和农户的贫穷痛楚,只能够是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遇见那些奄奄一息的人,他们能够给与一些粮食,可吃完这些粮食之后,流民还是没有出路的。
进入徐州境内,必须在官道边找寻村镇歇息一夜。
进入到这样的地方,安全就是排在第一位的问题了,杨贺与郑锦宏两人早就高度警惕起来了,既然出现了流民,那就有可能出现匪患,若是被土匪打劫,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故而杨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任何人都不得离开官道,不能够走任何的小路,哪怕是多走一些路,也要沿着官道前行,此外就是在路上决不能够耽误,众人骑乘的都是骏马,只要速度够快,就算是遇见了土匪,对方也是望尘莫及的。
杨贺同时开始关注周遭的局势,用军队的规矩来要求众人,到了这个时候,杨贺也不会客气了,众人真的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他的责任了。
申时三刻,众人就停止赶路,找到了一处距离官道很近的村镇歇息了。
大家的心情都不是很好,白天看见的一幕幕,是不可能忘记的。
时间尚早,吃过晚饭之后,郑勋睿没有选择外出散步,毕竟这里到处都可能存在危险,若是出去散步被他人盯住了,那就麻烦了,杨贺是非常细心的,所有的骏马都是藏在院子里的,目的就是不要让更多的人发现。乡下不可能有马棚,骏马也只能够忍耐。
杨廷枢和郑勋睿一个房间,杨彝和顾梦麟一个房间,杨贺、郑锦宏和杨忠三人一个方面,村镇没有那么好的条件,他们投宿的这户人家,是当地的里正,看见众人仪表不凡,得知都是有功名的读书人,才连忙腾出来三间屋子,供所有人住宿的。
“清扬,你说这徐州为什么会出现流民啊,还是从山东和河南等地过来的,我好像没有听说两地出现什么战事啊。”
“淮斗兄,你问住我了,我也不知道啊,可这流民实实在在是出现了,总不至于说这些农户自愿抛弃家园吧,若不是没有活路了,谁愿意离开家园啊。”
“也是,朝廷对南直隶还是很重视的,这里发生的任何事情,朝廷很快就能够知晓,难道说徐州出现流民了,朝廷会不管不顾吗。”
杨廷枢有些喃喃自语的味道,这个问题没有期盼郑勋睿能够回答,要说朝廷之中的一些事情,他也是知晓的,只是不明白所以然,相比较来说,郑勋睿就是再厉害,也不可能知道朝廷之中的事情,若是那样,就真的是出现妖怪了。
郑勋睿知道这里面的原因,但是他绝对不会说出来,也不能够说出来,负责他无法解释怎么知晓这些事情的,不过在徐州看见的一切,让他开始担忧了,自己所做的准备,是不是速度太忙了,到时候来不及,若是等到天下真正的大乱了,那个时候需要付出的成本就是异常高昂的,不过提前行动,风险也是巨大的,两者各有利弊。
郑勋睿一时间不知道如何的决断,陷入到苦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