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chapter.15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显在看到贺兰敏之的名字的时候,他是非常惊讶的,说实话如果不是重新看到这个名字,他基本上已经把贺兰敏之当成死人了——这些年立太子改元都会大赦天下,贺兰敏之本来就在赦免之列,这货也没有再回长安,甚至洛阳什么的也没有他的消息,整个人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说实话李显都怀疑过这货是不是死在什么地方了,要不然怎么就这么悄无声息了呢?结果没想到人家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这次裴行俭的奏疏里有他并不是告状而是请功!是的,年近不惑的贺兰敏之这一次可以说是立下了汉马功劳,这件事儿说来也巧,这货自从被流放之后就开始在各地游荡,哦,人家跟这个叫游历,时不时的去看个热闹。
现在最热闹的大概就是夏州那一带了,夏州那边的平民百姓都在拼死拼活的往关内跑,只有他这个奇葩才会往那边去,结果他沿途遇到了好多散兵游勇,还有一些逃兵。
在仔细询问了之后,贺兰敏之知道了曹怀舜被阿史那伏念和薛延陀联手耍了,当机立断就开始收束这些士兵,如果他只是一介平民的话这件事儿还真不好办,只不过他身上到底还有个开国县男的爵位——这是贺兰家的爵位跟武家没有关系,当初武后虽然剥夺了他武家继承人的身份,但是贺兰家的爵位却并没有剥夺。
跟大部队失散的士兵们此时正没有主心骨,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顿时就跟看到了生命之火一样,老老实实的就跟着贺兰敏之走了。
贺兰敏之带着人就开始寻找别的散兵,没办法,如果放任那些人不管的话,说不定就要死在这里了,也幸好他带的补给多,而且也有钱,能够支撑这么一队人马的伙食,到最后只他找到的士兵就有数百人之多。
贺兰敏之在问清了大营的所在地点之后,他就开始带着这队人马去寻找大本营所在之地,虽然一直在心里鄙视贺兰敏之,李显也不得不承认贺兰敏之还是有本事的,至少在大家都找不到大本营方位的时候,他能带着人马一路杀回去,是的,杀回去,这一路上他遇到了跟阿史那伏念勾结的薛延陀部落,然后他愣是带着筋疲力尽的一百来人把对方杀了个措手不及。
薛延陀部落并不是什么大部落,否则也不会被阿史那伏念说动,酋长自然也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他在看到贺兰敏之调兵遣将如有神助之后,就果断开始接触贺兰敏之问贺兰敏之如果他投降的话能不能保住一命。
贺兰敏之当时就答应了,说实话唐军没有杀降将的传统,连吐蕃赞普这样的大敌都留下了,薛延陀部落的首领想要活命也不是不可能。
贺兰敏之没有赶尽杀绝,实际上他也没有那个能力赶尽杀绝,这一百多人虽然是曹怀舜挑选出来的精锐,但是因为长时间的跋涉以及缺水缺粮,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了,也幸好因为他们是精锐,否则估计也撑不到贺兰敏之找到他们,自然也就无法跟薛延陀部落打个不可开交,哪怕是偷袭也一样。
贺兰敏之直接带着薛延陀部落的勇士还有他沿途收集的士兵,一路顺顺利利的找到了大营,正好赶上了带兵过来平叛的裴行俭。
裴行俭年纪已经不小了,比起个人功勋他已经开始寻找能够传他衣钵之人,只可惜他的子孙在军事上并没有突出的天赋,这年头如果儿子不能继承衣钵的话,那么就只能寻找徒弟了。贺兰敏之的名声并不好,当然那紧紧是指他年少时期的那段岁月,后来他被驱逐之后就销声匿迹,再次出现在裴行俭面前的就是一个目光湛然若水言谈风趣举止大方,并且有领兵才能的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裴行俭对贺兰敏之多少有些刮目相看,收服薛延陀部落谁都不会觉得这是运气,于是他决定培养贺兰敏之。
的确贺兰敏之已经不年轻了,但是有的时候年龄大反而是优势,除了真正的天才,将领则越是老练越好,因为年纪大了不会轻易热血上头。
裴行俭上一次看好的人是郑玘,只不过郑玘的领兵之术似乎自成一路,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裴行俭也疑惑过郑玘小小年纪领兵的风格是从哪里形成的,毕竟这位是通过科考出身的进士,以前也没有领兵的经验,郑家虽然也有从军之人,但是跟郑玘关系已经很偏远了。
裴行俭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只能用天授来形容郑玘的领兵才华了,但也正因为这样裴行俭不能收郑玘当学生,如果郑玘的风格没有形成就算了,如今他有自己的风格,改变的话可能会更进一步也可能会从此变的平庸不堪。
无论怎么看,让郑玘改变风格也是要冒着太大的风险的,裴行俭放弃了,然后一直到了快七十岁的时候,他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学生,直到看到如今的贺兰敏之。
年纪大小无所谓,只要能够传他衣钵就可以了啊,当然如果严格来说是传承苏定方的衣钵,不过也都差不多了。
作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在低级军官的任命方面是可以不必打报告的,裴行俭想要考验贺兰敏之的人品,于是就把贺兰敏之安排在了一个小队里面充当队长,这一个小队人数也不算少五十人,比贺兰敏之现在带领的人数还要少一些,不过到底是正经编制,贺兰敏之也没有嫌弃,他现在哪里还有资格嫌弃呢?
于是从此开始贺兰敏之就开始了他的虎躯一震,带着自己小队杀进杀出的神奇晋升之路。
唐朝的军功是按照首级来算的,贺兰敏之的小队表现十分突出,对军令执行力度十分彻底,但是在需要变通的时候也不会死守命令,这让裴行俭特别的满意。
就这样贺兰敏之从队长到旅帅再到校尉,到了这个阶层,他手下的人数已经到达了三百人,而再往上的话就要打报告申请了。
于是校尉贺兰敏之的名字就这么出现了,裴行俭并没有给贺兰敏之特殊待遇,就好像这个人不是之前在长安城遛狗斗鸡的风云人物,真的只是他麾下一员小将而已。
李显在看到这份名单之后,最初的惊讶过去,摸了摸下巴想了想,就直接按照贺兰敏之的军功给他升级,仿佛也不认识这个人一样。
在这件事情上李显能作出决定却还是要向上报告,然而李显还没有将奏疏发出去,就有人前来找事儿了。
此人名叫赖星,是御史中丞,当然他名字和官位都不如他是武后一党这件事儿来的更加重要,李治的确是尽可能的给李显提供了一个对他有利的政治环境,但是李治也知道一味的护着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君主,于是他可以收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进了武后的人以及一些相王党。
能不能搞定这些人就看李显的本事了,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李治也不介意换个继承人,只可惜可供他选择的余地太少了,李贤应该是三兄弟中资质最好的,现在却被压制的完全翻不了盘,李治到底是对武后了解不够深,李弘是猝死,跟武后没关系,他以为武后不会对儿子下狠手,可惜她却让李治失望了。
这也是李治开始调整培养继承人方式的原因,以前他护着李弘护着李贤,最终却把他们都给护废了,现在他选择放手也是无奈之举,他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着他一点一点的培养李显了,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儿子能够再一次带给他奇迹。
赖星坐在李显对面非常直接的表示对于贺兰敏之的任命有所不满,他这样近乎挑衅的态度并没有让李显动摇,只是非常温和的问他:“他的军功不足以让他升任果毅都尉吗?”
是的,这是最后商议出来的对贺兰敏之的奖赏,而有了这个军衔这才是贺兰敏之踏入职业军人范畴的证明,之前所谓的小队长吕帅团长的,虽然听上去不错,手下人马也不少,但是却还是属于小兵级别,也就是说随时可能裁员让他们回家吃自己。
但是果毅都尉不一样,这是正是入了国家编制的公务员啊。李显这个态度让赖星有一个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坦白讲他不太看得上这位太子,李显跟李贤相比缺点太多了,其中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太过文弱吧,在李显身上他看不到身为上位者的王霸之气。
“他是戴罪之人,如何能够授予军职?”赖星果然反问了这么一句。
李显奇怪的看了赖星一眼:“自贺兰敏之当年被驱逐出京至今将近十年,这十年来阿爹多次大赦天下,贺兰敏之不曾犯下死罪,正在赦免之列,所谓的戴罪之人从何而来?”
赖星愣了一下,他对贺兰敏之被驱逐出京的罪名很清楚,而这些年来贺兰敏之不曾回京也让他下意识的一位贺兰敏之依旧不许回京,从而给人了一种他依旧有罪的印象,实际上……那么多次大赦,的确是能够赦免他的罪行了。
赖星勉强说道:“此人天生反骨,否则何以不回京城?”
李显更加奇怪了:“他又没有做官,在京城也没有多少产业,为什么非要回京城呢?更何况他定居他乡将近十年,不舍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赖星哼了一声:“那这一次他又怎么舍得离开那里了呢?”
“这个问题,我亦不知赖御史不如等贺兰都尉回京之后亲自去问?”李显差点没忍住给赖星一个白眼,这个智商……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是把他当成副本里的小怪脑子都不带就直接想要碾压吗?
赖星没想到李显居然会来这么一句,忍不住怒气上涌:“殿下!”
谁知李显却脸色一冷说道:“赖御史,作为御史你的确可以仗义执言,但是这却不是你攻击政敌的武器,作为御史,你应该更加廉明公正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你说呢?”
赖星面色一僵然后也不打算忍下去直接站起来说道:“殿下这是在指责臣不够公正?”
“若是你够公正你今天就不会出现在我面前反对贺兰敏之的晋升,当然如果你有其他的理由我欢迎你说出来,如果你的理由足够打动我,这份晋升我的确会压下来,那么现在……赖御史,让我听听你的理由如何?”李显一边说着一边静静的看着赖星,对赖星的愤怒和质疑仿佛一点都不在意。
就是这么一瞬间,赖星忽然发现似乎一直以来他都小瞧了这位太子殿下,不,不只是他,还有别人也都小瞧了这位新上任的太子,或许大家只看到了他柔和的一面,但是……这位殿下也是有自己的原则,并且十分坚持。
赖星冷静下来,直接问道:“殿下就不怕天后不虞?”
李显对于赖星的直白有些诧异,他开口问道:“天后为何不虞?”
赖星被他问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在心里把李显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能因为什么啊?武后不喜欢贺兰敏之这是明摆着的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说出口吗?
然而就在他想着如何将这件事儿委婉的说出来的时候,李显就笑了:“我觉得,阿娘应该高兴才对。”
赖星有些愕然的看着李显,李显却叹了口气:“哎,我这个表哥啊,从小就让阿娘操碎了心,他的顽劣偌大长安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阿娘为了教育他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可是他却一直没有长进,后来阿娘对他实在是失望的不行,这才将他驱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居然也长进了,想来阿娘听了必然是开心的,你说呢,赖御史?”
赖星,饶是赖星再怎么舌灿如莲他现在也说不出话来了,因为李显这手颠倒黑白的功夫,他是自叹弗如了。
武后真的对贺兰敏之寄予厚望?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当时武后没有别的选择而已,现在武后有了别的选择,她对贺兰敏之自然也就看不上眼了,再加上贺兰敏之从来都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傀儡,武后肯定不会喜欢他。
说实在的,武后从来不是一个心胸多么宽广的女人,的确,后来的史料记载都让人举得武后有着别的女人所没有的大气,然而在李显跟他的接触看来,武后并不是真的心胸宽广,而是她的眼光比较长远懂得隐忍。
如果你对她有用,那么就算你一时不察冒犯了她,她也能容忍,相反,如果你拖她后腿,并且惹怒了她——参照一下王皇后和萧淑妃以及她们儿女的下场吧。
李显当初在决定对贺兰敏之秉公办理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可能会来自武后一系的阻拦,但是他也想好办法了。
武后对自己的名声真的不在意吗?那是不可能的,人生在世谁能做到真正的无视他人言论?只不过武后内心强大,在认准了目标之后,哪怕再怎么艰难她也不会动摇。
之前武后对付李贤的举动让她的名声更加差劲了,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武后做的,可是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李贤被坑到底是谁的手笔,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
如今,李显借贺兰敏之给武后塑造了一个慈母形象——姨母也是母啊,那么武后大概不会跟贺兰敏之过不去了,当然这也跟如今的贺兰敏之根本不能给武后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有关。
而李显能为贺兰敏之做的也就这样了,如果这货依旧那么不靠谱,那就让他一辈子在果毅都尉的位置上混吧,别祸害别人了。
正如李显所料,武后并没有继续指使人给李显下绊子,而投桃报李,李显也将之前的那番说辞给宣传了出去,这句话出自太子之口,听起来可信度似乎很高,毕竟武后和李显的关系比她跟前两个儿子关系都要好一点。
然而李显再天真也不会觉得武后是真的容忍了他,关系好?那要看什么位置,当年武后跟李贤的关系更好,他们两个甚至结成了统一战线去收拾李弘,最后结果怎么样?
有这么两个前车之鉴摆着,李显如果还相信武后会跟他母慈子孝他就是猪!而且,武后如今已经摆出了要倒太子的架势了,当然也未必是想要废了他,更多的大概是想要架空他吧,否则武后怎么可能放任一个御史气焰嚣张的来质问太子?尤其是在他们的理由都站不住脚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李显也实在是觉得有些烦恼,只不过如今他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裴行俭出马自然是没有后顾之忧的,阿史那伏念被俘,突厥残兵死伤无数已经不可能再有余力谋反了,薛延陀部落也再次归顺大唐,随着裴行俭班师回朝,对战俘的处理和对将士的封赏也提上了日程。
因为之前李显做事虽然不够锐意进取,稍显温吞却大部分都无后顾之忧,所以李治也十分放心的将这次的事情交给了李显,并且给了他十分大的权利——不用上书,协同三省随行官员直接定下就行了。
这种破格的待遇处处都显示着李显虽然还是太子,但是手中的权利已经跟皇帝差不多了,而李治虽然还是皇帝,但是却已经提前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一开始李显对这样的待遇还诚惶诚恐,现在他已经完全淡定了,让他干就干呗,哪儿那么多废话啊。
虽然裴行俭还没有回来,但是对他的功劳评定程序已经开始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侍中裴炎却过来跟李显说:“阿史那伏念被程务挺、张虔曰助威胁追赶,又遭碛北回纥的逼迫,没有办法才投降的。”
李显瞬间侧目,程务挺和张虔的功劳裴行俭并没有隐瞒,而是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裴行俭是个厚道人,从心理上讲,李显更相信裴行俭。
至于裴炎……这货是武后党羽啊,而裴行俭曾经反对废王立武啊。李显一瞬间就明白了武后这是在借着裴炎的手开始消弱裴行俭的影响力。裴行俭历经两朝,军功卓越,想要灭掉他肯定是不容易的,那么自然就要一点一点的开始消除他对朝廷的影响。
首先就是开始压制他的功绩,至于程务挺和张虔,这两个人的本事是有的,只不过如今还不成气候,而且裴炎将他们两个推出来,李显有理由认为这两个人其实已经投靠了武后,或者说是跟武后那边的人狼狈为奸。
武后的手已经开始往军队里伸了吗?李显此时是犹豫的,作为知道历史并且不怎么打算大改历史的人,他应该放任不管,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被狗吃了,裴行俭对他不错,这么坑人家也不太好。
倒是裴炎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加了把劲说道:“更何况裴行俭此行是戴罪立功,殿下怎么能够因为他打败了阿史那伏念就忘记了他曾经犯下的过错了呢?”
而李显这个熊孩子,中二期还没过,裴炎越是这样说,他越是不想如他的愿,在背后诋毁别人,这样的人肯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你要是能够拿出真的证据来也行,拿不出来……我就特别想打你脸呢。
只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李显也不能仓促决定,他无奈给郑玘写了封信吐槽了一下现在的囧境,本来他是想要听一下郑玘的意见的,结果也不知道郑玘抽了什么风,这次居然没有给他指导反而直接问了句:送你的东西喜欢吗?
日啊!李显当时就差点掀桌,这个坑爹货!一瞬间李显可以说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他就干了件十分掉节操的事情,他直接用木棉和松布,加上特质的框架给做了一个大唐版的飞/机/杯,然后给郑玘送了过去,顺便也附上了一句艳诗: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做你的春/梦去吧!王八蛋!
李显在看到贺兰敏之的名字的时候,他是非常惊讶的,说实话如果不是重新看到这个名字,他基本上已经把贺兰敏之当成死人了——这些年立太子改元都会大赦天下,贺兰敏之本来就在赦免之列,这货也没有再回长安,甚至洛阳什么的也没有他的消息,整个人就跟人间蒸发了一样。
说实话李显都怀疑过这货是不是死在什么地方了,要不然怎么就这么悄无声息了呢?结果没想到人家这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
这次裴行俭的奏疏里有他并不是告状而是请功!是的,年近不惑的贺兰敏之这一次可以说是立下了汉马功劳,这件事儿说来也巧,这货自从被流放之后就开始在各地游荡,哦,人家跟这个叫游历,时不时的去看个热闹。
现在最热闹的大概就是夏州那一带了,夏州那边的平民百姓都在拼死拼活的往关内跑,只有他这个奇葩才会往那边去,结果他沿途遇到了好多散兵游勇,还有一些逃兵。
在仔细询问了之后,贺兰敏之知道了曹怀舜被阿史那伏念和薛延陀联手耍了,当机立断就开始收束这些士兵,如果他只是一介平民的话这件事儿还真不好办,只不过他身上到底还有个开国县男的爵位——这是贺兰家的爵位跟武家没有关系,当初武后虽然剥夺了他武家继承人的身份,但是贺兰家的爵位却并没有剥夺。
跟大部队失散的士兵们此时正没有主心骨,有这么一个人站出来顿时就跟看到了生命之火一样,老老实实的就跟着贺兰敏之走了。
贺兰敏之带着人就开始寻找别的散兵,没办法,如果放任那些人不管的话,说不定就要死在这里了,也幸好他带的补给多,而且也有钱,能够支撑这么一队人马的伙食,到最后只他找到的士兵就有数百人之多。
贺兰敏之在问清了大营的所在地点之后,他就开始带着这队人马去寻找大本营所在之地,虽然一直在心里鄙视贺兰敏之,李显也不得不承认贺兰敏之还是有本事的,至少在大家都找不到大本营方位的时候,他能带着人马一路杀回去,是的,杀回去,这一路上他遇到了跟阿史那伏念勾结的薛延陀部落,然后他愣是带着筋疲力尽的一百来人把对方杀了个措手不及。
薛延陀部落并不是什么大部落,否则也不会被阿史那伏念说动,酋长自然也不是什么有骨气的人,他在看到贺兰敏之调兵遣将如有神助之后,就果断开始接触贺兰敏之问贺兰敏之如果他投降的话能不能保住一命。
贺兰敏之当时就答应了,说实话唐军没有杀降将的传统,连吐蕃赞普这样的大敌都留下了,薛延陀部落的首领想要活命也不是不可能。
贺兰敏之没有赶尽杀绝,实际上他也没有那个能力赶尽杀绝,这一百多人虽然是曹怀舜挑选出来的精锐,但是因为长时间的跋涉以及缺水缺粮,他们的战斗力已经大打折扣了,也幸好因为他们是精锐,否则估计也撑不到贺兰敏之找到他们,自然也就无法跟薛延陀部落打个不可开交,哪怕是偷袭也一样。
贺兰敏之直接带着薛延陀部落的勇士还有他沿途收集的士兵,一路顺顺利利的找到了大营,正好赶上了带兵过来平叛的裴行俭。
裴行俭年纪已经不小了,比起个人功勋他已经开始寻找能够传他衣钵之人,只可惜他的子孙在军事上并没有突出的天赋,这年头如果儿子不能继承衣钵的话,那么就只能寻找徒弟了。贺兰敏之的名声并不好,当然那紧紧是指他年少时期的那段岁月,后来他被驱逐之后就销声匿迹,再次出现在裴行俭面前的就是一个目光湛然若水言谈风趣举止大方,并且有领兵才能的人了。
到了这个时候裴行俭对贺兰敏之多少有些刮目相看,收服薛延陀部落谁都不会觉得这是运气,于是他决定培养贺兰敏之。
的确贺兰敏之已经不年轻了,但是有的时候年龄大反而是优势,除了真正的天才,将领则越是老练越好,因为年纪大了不会轻易热血上头。
裴行俭上一次看好的人是郑玘,只不过郑玘的领兵之术似乎自成一路,有着极其强烈的个人风格,裴行俭也疑惑过郑玘小小年纪领兵的风格是从哪里形成的,毕竟这位是通过科考出身的进士,以前也没有领兵的经验,郑家虽然也有从军之人,但是跟郑玘关系已经很偏远了。
裴行俭纠结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只能用天授来形容郑玘的领兵才华了,但也正因为这样裴行俭不能收郑玘当学生,如果郑玘的风格没有形成就算了,如今他有自己的风格,改变的话可能会更进一步也可能会从此变的平庸不堪。
无论怎么看,让郑玘改变风格也是要冒着太大的风险的,裴行俭放弃了,然后一直到了快七十岁的时候,他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学生,直到看到如今的贺兰敏之。
年纪大小无所谓,只要能够传他衣钵就可以了啊,当然如果严格来说是传承苏定方的衣钵,不过也都差不多了。
作为定襄道行军大总管,在低级军官的任命方面是可以不必打报告的,裴行俭想要考验贺兰敏之的人品,于是就把贺兰敏之安排在了一个小队里面充当队长,这一个小队人数也不算少五十人,比贺兰敏之现在带领的人数还要少一些,不过到底是正经编制,贺兰敏之也没有嫌弃,他现在哪里还有资格嫌弃呢?
于是从此开始贺兰敏之就开始了他的虎躯一震,带着自己小队杀进杀出的神奇晋升之路。
唐朝的军功是按照首级来算的,贺兰敏之的小队表现十分突出,对军令执行力度十分彻底,但是在需要变通的时候也不会死守命令,这让裴行俭特别的满意。
就这样贺兰敏之从队长到旅帅再到校尉,到了这个阶层,他手下的人数已经到达了三百人,而再往上的话就要打报告申请了。
于是校尉贺兰敏之的名字就这么出现了,裴行俭并没有给贺兰敏之特殊待遇,就好像这个人不是之前在长安城遛狗斗鸡的风云人物,真的只是他麾下一员小将而已。
李显在看到这份名单之后,最初的惊讶过去,摸了摸下巴想了想,就直接按照贺兰敏之的军功给他升级,仿佛也不认识这个人一样。
在这件事情上李显能作出决定却还是要向上报告,然而李显还没有将奏疏发出去,就有人前来找事儿了。
此人名叫赖星,是御史中丞,当然他名字和官位都不如他是武后一党这件事儿来的更加重要,李治的确是尽可能的给李显提供了一个对他有利的政治环境,但是李治也知道一味的护着并不能培养出合格的君主,于是他可以收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进了武后的人以及一些相王党。
能不能搞定这些人就看李显的本事了,如果这点本事都没有,李治也不介意换个继承人,只可惜可供他选择的余地太少了,李贤应该是三兄弟中资质最好的,现在却被压制的完全翻不了盘,李治到底是对武后了解不够深,李弘是猝死,跟武后没关系,他以为武后不会对儿子下狠手,可惜她却让李治失望了。
这也是李治开始调整培养继承人方式的原因,以前他护着李弘护着李贤,最终却把他们都给护废了,现在他选择放手也是无奈之举,他的身体已经不能支撑着他一点一点的培养李显了,他现在只能寄希望于这个儿子能够再一次带给他奇迹。
赖星坐在李显对面非常直接的表示对于贺兰敏之的任命有所不满,他这样近乎挑衅的态度并没有让李显动摇,只是非常温和的问他:“他的军功不足以让他升任果毅都尉吗?”
是的,这是最后商议出来的对贺兰敏之的奖赏,而有了这个军衔这才是贺兰敏之踏入职业军人范畴的证明,之前所谓的小队长吕帅团长的,虽然听上去不错,手下人马也不少,但是却还是属于小兵级别,也就是说随时可能裁员让他们回家吃自己。
但是果毅都尉不一样,这是正是入了国家编制的公务员啊。李显这个态度让赖星有一个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坦白讲他不太看得上这位太子,李显跟李贤相比缺点太多了,其中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太过文弱吧,在李显身上他看不到身为上位者的王霸之气。
“他是戴罪之人,如何能够授予军职?”赖星果然反问了这么一句。
李显奇怪的看了赖星一眼:“自贺兰敏之当年被驱逐出京至今将近十年,这十年来阿爹多次大赦天下,贺兰敏之不曾犯下死罪,正在赦免之列,所谓的戴罪之人从何而来?”
赖星愣了一下,他对贺兰敏之被驱逐出京的罪名很清楚,而这些年来贺兰敏之不曾回京也让他下意识的一位贺兰敏之依旧不许回京,从而给人了一种他依旧有罪的印象,实际上……那么多次大赦,的确是能够赦免他的罪行了。
赖星勉强说道:“此人天生反骨,否则何以不回京城?”
李显更加奇怪了:“他又没有做官,在京城也没有多少产业,为什么非要回京城呢?更何况他定居他乡将近十年,不舍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吧?”
赖星哼了一声:“那这一次他又怎么舍得离开那里了呢?”
“这个问题,我亦不知赖御史不如等贺兰都尉回京之后亲自去问?”李显差点没忍住给赖星一个白眼,这个智商……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这是把他当成副本里的小怪脑子都不带就直接想要碾压吗?
赖星没想到李显居然会来这么一句,忍不住怒气上涌:“殿下!”
谁知李显却脸色一冷说道:“赖御史,作为御史你的确可以仗义执言,但是这却不是你攻击政敌的武器,作为御史,你应该更加廉明公正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你说呢?”
赖星面色一僵然后也不打算忍下去直接站起来说道:“殿下这是在指责臣不够公正?”
“若是你够公正你今天就不会出现在我面前反对贺兰敏之的晋升,当然如果你有其他的理由我欢迎你说出来,如果你的理由足够打动我,这份晋升我的确会压下来,那么现在……赖御史,让我听听你的理由如何?”李显一边说着一边静静的看着赖星,对赖星的愤怒和质疑仿佛一点都不在意。
就是这么一瞬间,赖星忽然发现似乎一直以来他都小瞧了这位太子殿下,不,不只是他,还有别人也都小瞧了这位新上任的太子,或许大家只看到了他柔和的一面,但是……这位殿下也是有自己的原则,并且十分坚持。
赖星冷静下来,直接问道:“殿下就不怕天后不虞?”
李显对于赖星的直白有些诧异,他开口问道:“天后为何不虞?”
赖星被他问的一时说不出话来在心里把李显骂了个狗血淋头,还能因为什么啊?武后不喜欢贺兰敏之这是明摆着的了,这么简单的事情还要说出口吗?
然而就在他想着如何将这件事儿委婉的说出来的时候,李显就笑了:“我觉得,阿娘应该高兴才对。”
赖星有些愕然的看着李显,李显却叹了口气:“哎,我这个表哥啊,从小就让阿娘操碎了心,他的顽劣偌大长安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阿娘为了教育他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可是他却一直没有长进,后来阿娘对他实在是失望的不行,这才将他驱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居然也长进了,想来阿娘听了必然是开心的,你说呢,赖御史?”
赖星,饶是赖星再怎么舌灿如莲他现在也说不出话来了,因为李显这手颠倒黑白的功夫,他是自叹弗如了。
武后真的对贺兰敏之寄予厚望?那是不可能的,只不过当时武后没有别的选择而已,现在武后有了别的选择,她对贺兰敏之自然也就看不上眼了,再加上贺兰敏之从来都不是一个乖乖听话的傀儡,武后肯定不会喜欢他。
说实在的,武后从来不是一个心胸多么宽广的女人,的确,后来的史料记载都让人举得武后有着别的女人所没有的大气,然而在李显跟他的接触看来,武后并不是真的心胸宽广,而是她的眼光比较长远懂得隐忍。
如果你对她有用,那么就算你一时不察冒犯了她,她也能容忍,相反,如果你拖她后腿,并且惹怒了她——参照一下王皇后和萧淑妃以及她们儿女的下场吧。
李显当初在决定对贺兰敏之秉公办理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可能会来自武后一系的阻拦,但是他也想好办法了。
武后对自己的名声真的不在意吗?那是不可能的,人生在世谁能做到真正的无视他人言论?只不过武后内心强大,在认准了目标之后,哪怕再怎么艰难她也不会动摇。
之前武后对付李贤的举动让她的名声更加差劲了,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是武后做的,可是大家心里都有一本账,李贤被坑到底是谁的手笔,大家心里都是清楚的。
如今,李显借贺兰敏之给武后塑造了一个慈母形象——姨母也是母啊,那么武后大概不会跟贺兰敏之过不去了,当然这也跟如今的贺兰敏之根本不能给武后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有关。
而李显能为贺兰敏之做的也就这样了,如果这货依旧那么不靠谱,那就让他一辈子在果毅都尉的位置上混吧,别祸害别人了。
正如李显所料,武后并没有继续指使人给李显下绊子,而投桃报李,李显也将之前的那番说辞给宣传了出去,这句话出自太子之口,听起来可信度似乎很高,毕竟武后和李显的关系比她跟前两个儿子关系都要好一点。
然而李显再天真也不会觉得武后是真的容忍了他,关系好?那要看什么位置,当年武后跟李贤的关系更好,他们两个甚至结成了统一战线去收拾李弘,最后结果怎么样?
有这么两个前车之鉴摆着,李显如果还相信武后会跟他母慈子孝他就是猪!而且,武后如今已经摆出了要倒太子的架势了,当然也未必是想要废了他,更多的大概是想要架空他吧,否则武后怎么可能放任一个御史气焰嚣张的来质问太子?尤其是在他们的理由都站不住脚的时候?
在这种情况下李显也实在是觉得有些烦恼,只不过如今他也只能见招拆招了。
裴行俭出马自然是没有后顾之忧的,阿史那伏念被俘,突厥残兵死伤无数已经不可能再有余力谋反了,薛延陀部落也再次归顺大唐,随着裴行俭班师回朝,对战俘的处理和对将士的封赏也提上了日程。
因为之前李显做事虽然不够锐意进取,稍显温吞却大部分都无后顾之忧,所以李治也十分放心的将这次的事情交给了李显,并且给了他十分大的权利——不用上书,协同三省随行官员直接定下就行了。
这种破格的待遇处处都显示着李显虽然还是太子,但是手中的权利已经跟皇帝差不多了,而李治虽然还是皇帝,但是却已经提前过上了太上皇的生活。
一开始李显对这样的待遇还诚惶诚恐,现在他已经完全淡定了,让他干就干呗,哪儿那么多废话啊。
虽然裴行俭还没有回来,但是对他的功劳评定程序已经开始了,结果就在这个时候,侍中裴炎却过来跟李显说:“阿史那伏念被程务挺、张虔曰助威胁追赶,又遭碛北回纥的逼迫,没有办法才投降的。”
李显瞬间侧目,程务挺和张虔的功劳裴行俭并没有隐瞒,而是一五一十的都说了出来,裴行俭是个厚道人,从心理上讲,李显更相信裴行俭。
至于裴炎……这货是武后党羽啊,而裴行俭曾经反对废王立武啊。李显一瞬间就明白了武后这是在借着裴炎的手开始消弱裴行俭的影响力。裴行俭历经两朝,军功卓越,想要灭掉他肯定是不容易的,那么自然就要一点一点的开始消除他对朝廷的影响。
首先就是开始压制他的功绩,至于程务挺和张虔,这两个人的本事是有的,只不过如今还不成气候,而且裴炎将他们两个推出来,李显有理由认为这两个人其实已经投靠了武后,或者说是跟武后那边的人狼狈为奸。
武后的手已经开始往军队里伸了吗?李显此时是犹豫的,作为知道历史并且不怎么打算大改历史的人,他应该放任不管,但是他觉得自己的良心还没有被狗吃了,裴行俭对他不错,这么坑人家也不太好。
倒是裴炎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加了把劲说道:“更何况裴行俭此行是戴罪立功,殿下怎么能够因为他打败了阿史那伏念就忘记了他曾经犯下的过错了呢?”
而李显这个熊孩子,中二期还没过,裴炎越是这样说,他越是不想如他的愿,在背后诋毁别人,这样的人肯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你要是能够拿出真的证据来也行,拿不出来……我就特别想打你脸呢。
只不过这么大的事情,李显也不能仓促决定,他无奈给郑玘写了封信吐槽了一下现在的囧境,本来他是想要听一下郑玘的意见的,结果也不知道郑玘抽了什么风,这次居然没有给他指导反而直接问了句:送你的东西喜欢吗?
日啊!李显当时就差点掀桌,这个坑爹货!一瞬间李显可以说是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于是他就干了件十分掉节操的事情,他直接用木棉和松布,加上特质的框架给做了一个大唐版的飞/机/杯,然后给郑玘送了过去,顺便也附上了一句艳诗:昔岁梦游春,梦游何所遇。梦入深洞中,果遂平生趣。
做你的春/梦去吧!王八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