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小说网 > 古城疑案三 > 第三十八章 窗户下一个菜坛 菜坛中一个拎包

第三十八章 窗户下一个菜坛 菜坛中一个拎包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下面是尸检报告:

    年龄,三十六岁。

    性别,男。

    身高,一米六九。

    致命源,后脑勺上有成放射状的裂纹,应为重物击打所致。

    遗留物,无。

    死者被装进麻袋的时候,全身赤裸,一丝不挂。连衣服都被凶手脱光了,其它遗留物就更不会有了。

    那么,凶手为什么要将死者的衣服脱光呢?

    夫妻俩异口同声地说,严宝山上身穿一件的确良衬衫,贴身穿一件尼龙背心,死者的裤子也是化纤产品,凶手怕这些东西烂不掉,所以,将衣服全部脱光了。

    郝大妈和众邻居也证实了夫妻俩的说法。

    案子并没有结束,欧阳平有一个特点,只要是他心里想不明白的事情,他就一定要想办法整明白。

    当天夜里,李开基和严阿妹被关进市公安局拘押室。

    第二天早上七点钟,两辆汽车停在谢熙故居大门前,欧阳平一行八人在王所长和戚主任的陪同下,再次走进崔家大院。

    欧阳平要对李家进行彻底的搜查。

    八个人先对李家楼上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搜查,包括一楼地板下面和二楼天花板上面,都没有放过,一个半小时以后,搜查一无所获。

    如果这是一起谋财害命的案子,那么,严宝山手上的玉石一定不在少数,如果找不到赃物,案子只能按照李开基和严阿妹的说法结案了。

    欧阳平、刘大羽和陈杰同时想到了柴房。严阿妹之所以给柴房上锁,恐怕不仅仅是柴房里面埋着一具死尸。

    大家将堆放在墙角处的柴禾一捆一捆地往外搬。

    八月五号的早晨,崔家大院里面聚集了更多的人,人们远远地站在过道上。

    所有柴禾搬完之后,大家才注意到,柴房的南墙上有一扇窗户,这扇窗户的那一边就是李家一楼的里屋。郝大妈和众邻居都说,这扇窗户早就有了。

    在窗户的那一边就是李开基和严阿妹夫妻俩睡的大床。

    欧阳平用电工刀的刀柄敲了敲砖墙,砖墙是实心墙。

    欧阳平和刘大羽又检查了一下地砖,地砖上没有一点被撬动的痕迹。

    大家都有点失望。

    欧阳平心有不甘:“把距离墙边一米内的地砖全部撬起来。”

    刘大羽和严建华用铁锹将距离砖墙一米以内的青砖全部敲了起来。

    地砖下面的土也很板结。

    大家更加失望。

    在欧阳平想放弃的时候,刘大羽道:“既然地砖已经撬起来了,也不在乎这一把力气,把土挖开看看。”

    “挖多深?”左向东问。

    “先挖一尺看看。”

    欧阳平和陈杰拿起铁锹,将土一锹一锹地挖上来。欧阳平从窗户的东边挖,陈杰从窗户的西边挖。

    “什么声音?”韩玲玲突然大声道。

    发出奇怪声响的地方就在窗户下面。

    “下面好像有东西。”柳文彬道。

    应该是陈杰的铁锹头碰到了什么硬物。

    陈杰将土挖了上来。

    “下面好像是一个坛子。”左向东道。

    土中有一个圆弧形的东西。

    欧阳平蹲下身体,用手套在圆弧形的东西上来回擦拭几下。果然是一个坛子。

    陈杰小心翼翼地将坛口周围的土掏上来,很快,坛身显露了出来。

    这是一个用来腌菜的坛子,口比较大。坛口是同塑料薄膜封起来的。绳子在坛口上绕了好几道。

    欧阳平用电工刀划开塑料薄膜,里面有一个帆布袋。在欧阳平的印象中,有人曾经提到过这个帆布袋,严宝山每天早出晚归,自行车的龙头上少不了这个帆布袋。

    欧阳平将帆布袋慢慢拎出坛口,帆布袋很沉。

    欧阳平将帆布袋平放在地上,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帆布袋很干燥,这大概是坛口被密封的缘故吧!

    刘大羽慢慢拉开拉链。

    在拉链拉开一个小口子的时候,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地了,帆布袋里面装的就是玉器。

    刘大羽将拉链全部拉开,各种各样的精美的玉器呈现在大家的眼前,有绿色的,有白色的,有紫色的,有红色的。

    刘大羽将玉器一一拿出放在地上,大大小小,一共是三十一件。

    “把郝大妈请进来。”欧阳平抬起头望着韩玲玲道。

    不一会,郝大妈跟在韩玲玲的身后,走进柴房。

    “郝大妈,您看看这个帆布袋。”

    “欧阳队长,这就是严宝山的帆布袋。真没想到——真没想到,老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可这杀人越货,昧良心的事情如何能做的出?留下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作孽啊!”

    现场拍照之后,同志们带走了赃物——连同存放赃物的菜坛子。

    离开崔家大院的时候,郝大妈告诉欧阳平,昨天夜里,两个孩子已经被爷爷奶奶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