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印度起义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在达卡战线北段被骑兵突破的时候,邵文发起了全线的炮轰,数百门火炮仍然重点拔除城外的堡垒,堡垒的进攻已经不分主次了,不管左右两翼,联军的人潮如汹涌的海浪一般冲击向英军的堡垒。
随着外围的堡垒逐渐拔除,联军从三面围住了达卡城。现在达卡城外1公里范围外的堡垒都已经攻陷了,三天的战斗拔除了十余座堡垒,同时也让联军付出了重大的损失。这几天是战斗减员最多的几天,各部队统计的伤亡累计达到了9千多人。其中伤亡最大的是冲锋在最前面的印度籍降兵,其次就要数缅甸等国的军队,中国士兵的伤亡也达到了上千人。
这样的伤亡比例并不是指挥官有意如此安排的。在战场上中国士兵同样随着其他联军士兵一起冲锋,自然而然的混杂着冷兵器的队伍必须靠近英军才能杀伤对方,同时中国士兵平时的训练也让他们很好的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而印度籍降兵之所以伤亡最大,则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以英制为主,后期弹药补给不上后,火枪成了上刺刀的长矛。
尽管如此作为印度战区的总指挥官邵文还是对其他国家的伤兵进行了及时的慰问和照顾,并且统一将伤员集中到属于中国陆军的随军移动病院治疗。
随着战局的发展,面对帝*队拔除城外的堡垒,达卡已经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帝*队的重炮下,这让郭富无可奈何。
1841年七月十日,郭富接受印度战区司令邵文的降书,交出达卡,进入战俘营。至此达卡之战结束英国在印度的主要军事力量全部丧失。
相对于印度战场的艰难,东非和北美的战事基本无忧,自从北美的第十一军第85师攻克麦克莱德堡后,在北美的英军基本毫无还手之力,加上中*队善待战俘,很多临时征召当兵的英国移民在和中*队交火之后没有多抵抗就投降了。东非的帝*队主要面对的是南苏丹地区的土著和乌干达地区的土著,虽然东非舰队的实力也不错但却也无力北上去进攻埃及地区,再加上埃及名义上属奥斯曼帝国领土所以帝*队也没有理由进入埃及地区,但在开战后半年的时间内东非的第三十二军114、115师却牢牢控制了南苏丹的尼罗河中游,而三十二军的116师和东非仆从军的第二师南下已经进入了乌干达和肯尼亚的北部地区扩大了帝国在东非的殖民地。
----------------------------------------------------------------------历史上印度的大起义发生于19世纪中期,印度社会各阶层都在秘密酝酿反英起义。从1856年起,作为联络人民起义信号的烤薄饼开始在农村传递。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这些神秘的薄饼已经传遍了北部广大农村。在印度“土兵”中,出现了秘密组织,作为起义信号的红莲花在团队广泛传送。各团队之间还建立了秘密通信联系,鼓动反英斗争。巴拉克普尔的“土兵”在给其他团队的一封信里写道:“如果我们暴动,我们就会胜利,从加尔各答一直到白沙瓦,就会成为一个壁垒森严的战场”。各团队或利用节日互相邀请,加强联系,或在深夜秘密集会,有的团队还秘密组成军官委员会,准备发动起义。
不满英国殖民统治的土邦王公,也在进行反英宣传。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等,派遣使者奔走联系,密谋发难。一些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如阿哈默德沙深入城乡各地进行鼓动。在勒克瑙和阿格拉等城市,经常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听他们讲演。阿哈默德沙用印度百年来亡国的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57年初,他被捕入狱。民间艺人也用说书、卖唱、木偶戏和戏剧等文艺形式揭露英国殖民者的贪婪残暴,鼓动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起义前夕,到处传说要在普拉西战役100周年即1857年驱逐英国殖民者。在德里、马德拉斯等城市,经常出现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英斗争的传单。这些传单写道:“大家一条心,赶走外国侵略者!他们践踏了正义的最低要求,攫走了我们的主权,决心要毁灭我们的国家。现在唯一的道路是挣脱异族的暴政,进行流血的圣战!
1857年初,英国殖民当局发下了一种用涂有牛脂和猪油的纸包装的新子弹,使用时要用牙咬开。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土兵”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侮辱(印度教视母牛为神圣,伊斯兰教禁忌猪肉),极为愤慨。印度教“土兵”手捧恒河水,伊斯兰教“土兵”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摧毁英国的殖民统治。1857年3月29日,巴拉克普尔第三十四步兵团检阅时,一个青年“土兵”曼加尔;潘迪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高呼“起来!兄弟们,为了我们的自由,向阴险的敌人进攻吧!”并开枪打死了三个英*官。英军闻讯赶来,逮捕了潘迪,判处了绞刑。随后英国殖民者就解散了这个步兵团。4月底5月初,米鲁特又发生“土兵”拒绝使用新子弹事件。殖民者对拒绝使用新子弹的85名“土兵”判以七年徒刑。5月9日,英国召集全旅官兵集会,当众剥去判刑的85名“土兵”的军装,夺走武器,然后带上手铐脚镣押往监牢。为此,“土兵”忍无可忍,回到营房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立即发动起义。这时,印度全国各阶层对英国殖民压迫的愤懑已到了极点,而印度“土兵”反抗的枪声就成了民族大起义的信号。
现在,因为中华帝国和英国在印度的达卡之战导致英军在印度集结的大部分军队除派往马六甲的两个师其余的军队都在达卡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这也间接导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地的控制大大下降,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在征服战争的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后,曾假手那瓦布作傀儡进行统治,继而又实行“双重管理制度”:那瓦布当局管理民事,公司掌握征收田赋权。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管理法案”,规定由英国政府任命英属印度领地的总督,“双重管理制度”结束。1784年,英国国会又通过“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管理法案”。根据这项法令,由内阁任命一个督察委员会来处理印度的一切重大问题;尽管任用一切文职人员和军职人员的权力,仍属于公司的董事会,但是统治印度的最高权力已归于英国政府。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制度的变化,是为英国资产阶级掠夺印度的需要服务的。在17、18世纪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军事征服和建立殖民统治制度过程中,英国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其对殖民地掠夺的主要手段是:海盗抢劫、不等价贸易、直接搜刮。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后,洗劫国库,掠走财富总值达3700万英镑,其中有2100万英镑落入公司高级职员的腰包,克莱武一人就抢得23.4万英镑;攻陷迈索尔首府时,英国人仅掠获王室珍宝就值1500万英镑。“双重管理制”保证了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直接搜刮土地税。在东印度公司未接管孟加拉征税权以前,孟加拉的田赋实收额为81万英镑,而公司接管后的一年(即1764~1765年度),田赋额便猛增至147万英镑,到1792~1793年度,竟高达300万英镑。公司对手工业者的剥削也极残酷。它通过自己布满在各地的商馆和印度经纪人,强迫成千上万的印度手工业者为其加工订货,而支付给他们的价格却低于市价的一半,甚至不足以购买原料。此外,公司还垄断食盐、烟草和鸦片等项贸易。仅食盐专利一项,每年就净赚80万英镑;公司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以低价收购,再用走私方式运到中国,牟取暴利,毒害中国人民,鸦片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英国殖民者从印度掠夺来的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据统计,在占领孟加拉以后的58年间(1757~1815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这一大笔财富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它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但是,英国对印度骇人听闻的掠夺,却严重地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使印度变成一个极端贫穷、哀鸿遍野的国家。英国议员威廉&adeng曾这样描述东印度公司掠夺孟加拉的情景:“以前孟加拉是各国的谷仓,是东方商业财富和工场手工业汇萃之地。……在短短的20年内,这里的许多地方都已呈现沙漠的景象。田地荒芜,广大地面长满野草;农夫被掠夺,手工业者受压迫,饥荒一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减少。”1770年,孟加拉发生了一次大饥荒,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被饿死。1789年,英国总督也不得不承认:“本公司在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一,现在已是一片只有野兽栖居的荒漠之地。”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力量日益强大。他们坚持要求开放印度市场,参与对印度的剥削。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从此开始了英国工业资本对印度掠夺的新阶段,印度日益变成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从1814年到1835年,英国借助于低关税(棉丝织品课税3.5%,毛织品课税2%)输往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自古号称世界棉织业大国的印度,现在到处充斥了英国的棉织品。在英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印度的手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百万手工业者破产失业,陷入绝境。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达卡迅速衰落萧条,1827~1837年人口从15万人减到3万人。总督本丁克供认:“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的殖民统治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印度各邦的封建王公原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柱,但殖民当局为扩大直接统治区的地盘,以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采取兼并部分封建王公领地的政策。1848年戴贺胥任总督后,按照殖民者的所谓“丧失权利说”,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土地和年金即由东印度公司收回。通过这种手段,殖民者先后兼并了萨塔拉、那格浦尔、詹西等十多个封建土邦。1846年,殖民当局竟宣布奥德王公不善治理,强行吞并其领地。另外,还剥夺了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领取年金的继承权,没收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寺院大量的土地。英国殖民者的这些政策,引起土邦王公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僧侣的不满。
中英第一次战争地爆发,为印度大起义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莫尔维.阿赫马德.沙的活动,得到了各地印度王公们的认同,他们明白只有赶走英国人,才能保障他们的利益不继续受到侵害。
一时间印度民族起义在英国的殖民地上满地开花,各地仅有的英军部队目前最大的编制也就到团级,根本不足以应对印度人的起义。
现在,英国人需要的就是马上和中国人和谈,放出被俘的士兵用来稳定印度的局势。
...
...
就在达卡战线北段被骑兵突破的时候,邵文发起了全线的炮轰,数百门火炮仍然重点拔除城外的堡垒,堡垒的进攻已经不分主次了,不管左右两翼,联军的人潮如汹涌的海浪一般冲击向英军的堡垒。
随着外围的堡垒逐渐拔除,联军从三面围住了达卡城。现在达卡城外1公里范围外的堡垒都已经攻陷了,三天的战斗拔除了十余座堡垒,同时也让联军付出了重大的损失。这几天是战斗减员最多的几天,各部队统计的伤亡累计达到了9千多人。其中伤亡最大的是冲锋在最前面的印度籍降兵,其次就要数缅甸等国的军队,中国士兵的伤亡也达到了上千人。
这样的伤亡比例并不是指挥官有意如此安排的。在战场上中国士兵同样随着其他联军士兵一起冲锋,自然而然的混杂着冷兵器的队伍必须靠近英军才能杀伤对方,同时中国士兵平时的训练也让他们很好的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伤亡。而印度籍降兵之所以伤亡最大,则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以英制为主,后期弹药补给不上后,火枪成了上刺刀的长矛。
尽管如此作为印度战区的总指挥官邵文还是对其他国家的伤兵进行了及时的慰问和照顾,并且统一将伤员集中到属于中国陆军的随军移动病院治疗。
随着战局的发展,面对帝*队拔除城外的堡垒,达卡已经无险可守,完全暴露在帝*队的重炮下,这让郭富无可奈何。
1841年七月十日,郭富接受印度战区司令邵文的降书,交出达卡,进入战俘营。至此达卡之战结束英国在印度的主要军事力量全部丧失。
相对于印度战场的艰难,东非和北美的战事基本无忧,自从北美的第十一军第85师攻克麦克莱德堡后,在北美的英军基本毫无还手之力,加上中*队善待战俘,很多临时征召当兵的英国移民在和中*队交火之后没有多抵抗就投降了。东非的帝*队主要面对的是南苏丹地区的土著和乌干达地区的土著,虽然东非舰队的实力也不错但却也无力北上去进攻埃及地区,再加上埃及名义上属奥斯曼帝国领土所以帝*队也没有理由进入埃及地区,但在开战后半年的时间内东非的第三十二军114、115师却牢牢控制了南苏丹的尼罗河中游,而三十二军的116师和东非仆从军的第二师南下已经进入了乌干达和肯尼亚的北部地区扩大了帝国在东非的殖民地。
----------------------------------------------------------------------历史上印度的大起义发生于19世纪中期,印度社会各阶层都在秘密酝酿反英起义。从1856年起,作为联络人民起义信号的烤薄饼开始在农村传递。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这些神秘的薄饼已经传遍了北部广大农村。在印度“土兵”中,出现了秘密组织,作为起义信号的红莲花在团队广泛传送。各团队之间还建立了秘密通信联系,鼓动反英斗争。巴拉克普尔的“土兵”在给其他团队的一封信里写道:“如果我们暴动,我们就会胜利,从加尔各答一直到白沙瓦,就会成为一个壁垒森严的战场”。各团队或利用节日互相邀请,加强联系,或在深夜秘密集会,有的团队还秘密组成军官委员会,准备发动起义。
不满英国殖民统治的土邦王公,也在进行反英宣传。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等,派遣使者奔走联系,密谋发难。一些著名的伊斯兰教学者如阿哈默德沙深入城乡各地进行鼓动。在勒克瑙和阿格拉等城市,经常有成千上万的群众听他们讲演。阿哈默德沙用印度百年来亡国的历史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1857年初,他被捕入狱。民间艺人也用说书、卖唱、木偶戏和戏剧等文艺形式揭露英国殖民者的贪婪残暴,鼓动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
起义前夕,到处传说要在普拉西战役100周年即1857年驱逐英国殖民者。在德里、马德拉斯等城市,经常出现号召人民起来进行反英斗争的传单。这些传单写道:“大家一条心,赶走外国侵略者!他们践踏了正义的最低要求,攫走了我们的主权,决心要毁灭我们的国家。现在唯一的道路是挣脱异族的暴政,进行流血的圣战!
1857年初,英国殖民当局发下了一种用涂有牛脂和猪油的纸包装的新子弹,使用时要用牙咬开。信奉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土兵”认为这是对他们宗教信仰的侮辱(印度教视母牛为神圣,伊斯兰教禁忌猪肉),极为愤慨。印度教“土兵”手捧恒河水,伊斯兰教“土兵”面对《古兰经》,发誓要摧毁英国的殖民统治。1857年3月29日,巴拉克普尔第三十四步兵团检阅时,一个青年“土兵”曼加尔;潘迪怀着对殖民者的满腔怒火,高呼“起来!兄弟们,为了我们的自由,向阴险的敌人进攻吧!”并开枪打死了三个英*官。英军闻讯赶来,逮捕了潘迪,判处了绞刑。随后英国殖民者就解散了这个步兵团。4月底5月初,米鲁特又发生“土兵”拒绝使用新子弹事件。殖民者对拒绝使用新子弹的85名“土兵”判以七年徒刑。5月9日,英国召集全旅官兵集会,当众剥去判刑的85名“土兵”的军装,夺走武器,然后带上手铐脚镣押往监牢。为此,“土兵”忍无可忍,回到营房召开秘密会议,决定立即发动起义。这时,印度全国各阶层对英国殖民压迫的愤懑已到了极点,而印度“土兵”反抗的枪声就成了民族大起义的信号。
现在,因为中华帝国和英国在印度的达卡之战导致英军在印度集结的大部分军队除派往马六甲的两个师其余的军队都在达卡不是战死就是被俘,这也间接导致英国对印度的殖民地的控制大大下降,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是在征服战争的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后,曾假手那瓦布作傀儡进行统治,继而又实行“双重管理制度”:那瓦布当局管理民事,公司掌握征收田赋权。1773年,英国国会通过“印度管理法案”,规定由英国政府任命英属印度领地的总督,“双重管理制度”结束。1784年,英国国会又通过“改善东印度公司和不列颠印度领地管理法案”。根据这项法令,由内阁任命一个督察委员会来处理印度的一切重大问题;尽管任用一切文职人员和军职人员的权力,仍属于公司的董事会,但是统治印度的最高权力已归于英国政府。
英国殖民统治印度制度的变化,是为英国资产阶级掠夺印度的需要服务的。在17、18世纪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军事征服和建立殖民统治制度过程中,英国正处于资本原始积累时期,其对殖民地掠夺的主要手段是:海盗抢劫、不等价贸易、直接搜刮。东印度公司占领孟加拉后,洗劫国库,掠走财富总值达3700万英镑,其中有2100万英镑落入公司高级职员的腰包,克莱武一人就抢得23.4万英镑;攻陷迈索尔首府时,英国人仅掠获王室珍宝就值1500万英镑。“双重管理制”保证了英国殖民者对印度直接搜刮土地税。在东印度公司未接管孟加拉征税权以前,孟加拉的田赋实收额为81万英镑,而公司接管后的一年(即1764~1765年度),田赋额便猛增至147万英镑,到1792~1793年度,竟高达300万英镑。公司对手工业者的剥削也极残酷。它通过自己布满在各地的商馆和印度经纪人,强迫成千上万的印度手工业者为其加工订货,而支付给他们的价格却低于市价的一半,甚至不足以购买原料。此外,公司还垄断食盐、烟草和鸦片等项贸易。仅食盐专利一项,每年就净赚80万英镑;公司强迫孟加拉农民种植鸦片,以低价收购,再用走私方式运到中国,牟取暴利,毒害中国人民,鸦片收入占公司总收入的七分之一。英国殖民者从印度掠夺来的大量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英国。据统计,在占领孟加拉以后的58年间(1757~1815年),英国从印度榨取了10亿英镑的财富。这一大笔财富促进了英国的工业革命,使它迅速成为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工业强国。但是,英国对印度骇人听闻的掠夺,却严重地破坏了印度的社会经济,使印度变成一个极端贫穷、哀鸿遍野的国家。英国议员威廉&adeng曾这样描述东印度公司掠夺孟加拉的情景:“以前孟加拉是各国的谷仓,是东方商业财富和工场手工业汇萃之地。……在短短的20年内,这里的许多地方都已呈现沙漠的景象。田地荒芜,广大地面长满野草;农夫被掠夺,手工业者受压迫,饥荒一再发生,随之而来的是人口减少。”1770年,孟加拉发生了一次大饥荒,孟加拉人口的三分之一被饿死。1789年,英国总督也不得不承认:“本公司在印度领土的三分之一,现在已是一片只有野兽栖居的荒漠之地。”
18世纪末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工业资产阶级经济力量日益强大。他们坚持要求开放印度市场,参与对印度的剥削。1813年,东印度公司对印度的贸易垄断权被取消。从此开始了英国工业资本对印度掠夺的新阶段,印度日益变成英国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从1814年到1835年,英国借助于低关税(棉丝织品课税3.5%,毛织品课税2%)输往印度的棉织品由不足100万码增加到5100万码以上。自古号称世界棉织业大国的印度,现在到处充斥了英国的棉织品。在英国廉价商品的冲击下,印度的手工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百万手工业者破产失业,陷入绝境。著名的纺织工业中心达卡迅速衰落萧条,1827~1837年人口从15万人减到3万人。总督本丁克供认:“悲惨的境况在商业史上是无与伦比的。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成一片了。”
英国的殖民统治也损害了部分印度封建王公的利益。印度各邦的封建王公原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支柱,但殖民当局为扩大直接统治区的地盘,以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更多的原料产地,采取兼并部分封建王公领地的政策。1848年戴贺胥任总督后,按照殖民者的所谓“丧失权利说”,规定王公死后若无直系后嗣,其土地和年金即由东印度公司收回。通过这种手段,殖民者先后兼并了萨塔拉、那格浦尔、詹西等十多个封建土邦。1846年,殖民当局竟宣布奥德王公不善治理,强行吞并其领地。另外,还剥夺了马拉特王公那那萨希布领取年金的继承权,没收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寺院大量的土地。英国殖民者的这些政策,引起土邦王公及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僧侣的不满。
中英第一次战争地爆发,为印度大起义提供了极好的机会。莫尔维.阿赫马德.沙的活动,得到了各地印度王公们的认同,他们明白只有赶走英国人,才能保障他们的利益不继续受到侵害。
一时间印度民族起义在英国的殖民地上满地开花,各地仅有的英军部队目前最大的编制也就到团级,根本不足以应对印度人的起义。
现在,英国人需要的就是马上和中国人和谈,放出被俘的士兵用来稳定印度的局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