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启用新首都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现在还远不是后世那个高节奏的时代,且南阳当地又没有什么企业,所以老百姓跟平常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半个月后,南阳市的二十七位烈士骨灰被三台军用卡车运载着驶入南阳,这三台军用卡车全部来自于京城,是最新的试验型号,就连军队里都很少见到这种卡车,更不要说民间了。
卡车两侧,站满了士兵,中间是二十七位烈士的骨灰盒,骨灰盒是在京城那边统一制作的,上面被红色的国旗覆盖着。
南阳城内大大小小数百官员以及数万百姓前来迎接,经过一系列的劝说,这二十七位烈士家属最终全部同意了将他们安葬在市里的烈士陵园内。
因为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墓地什么的也都早已规划好了,墓碑也已经刻好,只等骨灰回来之后便可立即安葬。
不过当下国内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所以,这二十七位烈士并没有当天安葬,而是先在各自的家内摆了灵堂,请人吹了唢呐,第二天的时候,才将这二十七位烈士骨灰下葬。
而一些路途遥远的,也只能放在第三天进行下葬仪式。
葬礼举行的很风光,南阳驻军派出了一个连的部队前来参加仪式,连驻军某旅的旅长都亲自到场,并为他们每一位添了把土,每下葬一位,礼兵便鸣枪三声,进行一套完整的军旅仪式。
一张张黑白照片,那略显稚嫩的脸庞出现在上面,墓碑上被挖出了一个小曹,照片可以被放进去,军方花了大价钱制订了一批玻璃,将照片置于玻璃内,然后在镶嵌入墓碑中,这样可以使他们的遗像永不褪色。
墓碑上的铭文也并不复杂,正中间是什么之墓,左侧为父母名字,生前所在部队番号,右侧为生平简历,上面只有生于哪一年,职位,阵亡地点。在墓碑的最上方,是工匠们临摹的皇帝亲笔字,永垂不朽。
而在计划中,新建的祠堂内,将会收录更多关于这些烈士的遗物,人手一把步枪什么的就不太可能了,那些装备大多都是新的,放在祠堂内也并不安全,但是该有的东西,那也是一点没少。
其中有一支去掉了撞针的步枪,一把刺刀,头盔,军装,军靴,战术背心,武装带,手榴弹模型等等,但凡是他们的个人装备,这一次全部送了回来。
当然了,他们不可能知道的是,王思锐已经派人到国外去联络了,他们要购买最新的蜡像技术,这些阵亡的将士,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蜡像,而每一位的蜡像都将制作两个,一个安置于陵园内,另一个则安置于位于中京新规划的皇家陆军阵亡将士纪念堂。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一千多人的阵亡,这个人数并不是不能接受,古往今来,但凡是外敌入侵的时候,又有哪个朝代做到了以这样的伤亡就获取胜利的?
没有!
但是王思锐却远不满足于此,他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尽可能的让士兵减少更多的伤亡,让更多的人可以活下来。
死了的人,已经永远的死去了,而那些活着的人,却是当下任务的重中之重,相比较于那些阵亡的将士们来说,因伤退役的将士却是最让帝国头疼的。
只要一个处理不好,后续就会爆发出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那些因伤退役的将士要比阵亡的将士更痛苦。
他们能够领取的补助金,远没有阵亡将士拿的多,而回来以后,短时间内国家也不再管他们吃住,能够因伤退役的,大多数不是残疾就是别的问题,他们已经不再属于正常人了,那么又该如何去跟那些正常人争夺原本就稀缺的岗位呢?
最终,王思锐搞了一套荣军制度出来,即每个市成立一个荣军院,归各地官府所辖,那些因伤退役的将士则全部安排进荣军院里,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帮助宣传军队,负责帮助武装办进行招兵,最重要的是,以后关于烈士遗属的福利待遇,都将由荣军院来负责。
而那些退役回来的将士,也将转为荣军院雇员,虽说不是公务员编制,但好歹也是个合同工,拿到的薪水也能够养活一家人的。
当然啦,更让王思锐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帝国军队的威名逐渐深入人心,那些因伤退役的将士们反倒是成为了香饽饽,有不少的人家都是争着将姑娘嫁给他们,这一点,跟后世某一时期非常相似。
倒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百姓们的自发行为,他们认为将士们在前线卖命,受伤回来了,那么她们这些待在后方图安稳的姑娘们就有义务照顾他们一辈子,于是,在这种思想浪潮之下,那一时期最不愁结婚的就是军人了,缺胳膊少腿的根本不是事。
烈士归乡的事情,随着媒体的报道,在国内也引起了一股不小的轰动,报纸上,第一次通过官方纰漏了朝鲜战争的具体情况,当然,涉及到机密的问题自然不会报道,而是着重报道了部队伤亡人数,敌人伤亡人数,以及一些战斗的激烈程度等等。
尽管这个时代不是后世那个高节奏的时代,但是有很多东西也是相同的,当一个大新闻出现之后,人们往往会忘记上一个他们最关注的新闻。
在接连三天的报道之后,位于上海的公报忽然爆出一条猛料,上面基本上将帝国工业扩充的消息完完本本的爆了出来。
烈士是爱国情怀,能够让他们感动,并且心声尊敬的。
但是工业,却是关乎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所以,一时间国内到处都是谈论着关于这轮工业扩张的话题。
而随着公报的爆料,越来越多的有钱人也开始注意到了这方面,并且频频的与各地官府进行接触。
紧接着,时不时的便会爆料出某地将新建多少座工厂,为多少人提供工作岗位等等。
眨眼间,时间来到了五月份,随着数万工人部门的忙碌,王思锐悄悄的抵达了新首都中京,并且住进了新的皇宫。
虽然没有北平的皇宫那么气派,规模也不大,但是住在这里,王思锐却是没有丝毫的不舒服。整座皇宫的造价还不及紫禁城的百分之一,而整个新首都的整体造价,加起来也才不过两千万两白银而已。
或许,看起来的确挺多的,但是需要考虑到,这是整个国家机构都全部搬了过来,光是雇员,就有五万多人,若是连带上家属的话,这次新首都的搬迁,则涉及到了三十至四十万人左右。
平均用在每个人身上的费用大约不到七十两,但是这笔账却不能这么算,这笔钱还要新建十多个国家最高部门的办公地点,以及一些辅助部门的办公地点,外加上几十万人的居住用房等等,所以,这笔钱并不多,反而有些少。
如果不是王思锐利用了一下皇帝的特权的话,到目前为止所花费的资金,至少要比这个多三倍以上。
在来到了中京之后,王思锐也是不由的一阵感叹,还是当皇帝好啊。
想当年,共和国建国之初,推行地改的时候遇到了多大的难题?就连政府想要收一块地都要费上一番力气去商议。
再看看现在,整个中京东接开封,西连巩县,北至黄河,南至新郑,当然,这只是行政区域划分,等于这一片地归中京管辖,皇帝都开口了,你地方政府也只能拱手相让。
真正让王思锐感觉到当皇帝的好处的地方是,整个国家机构占地十平方公里,而获得这十平方公里的代价就是,一道圣旨。
你是地主又能如何?这地是你地主花钱买的又能如何?帝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下面人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怕是你花钱买的东西,也的送给皇帝,因为从道理上来讲,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属于皇帝,就是要你的命,你也得拿过来,而且还不能反抗。
不过现在王思锐在力推法治社会,所以事情也没办的那么绝,圣旨的确是下了,也许诺了要给搬迁的百姓安置费用,各家的宅基地,土地也已经丈量过了,老坟也已经迁到了新处,但是皇帝给的却是空头支票,除了土地以外。
土地则是在辖区内将那些开荒的土地收回,给予少量的补偿,然后在以1:5置换给那些搬迁的百姓或是地主,然后给予少量的安家费,可以保证他们将新家建起来,但是指望着这个发财,还是别做梦了。
帝国会补偿给每家一百两银子,但必须要等到五年以后才可以拿这笔钱,而这笔钱也要分为五年来拿,每一年只能拿到二十两银子。
普通老百姓又哪有胆量去反抗?况且那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他们联合起来去告,也告不赢的,这跟先前李秀才告帝国政府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也没人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
五月底,在搬迁到中京大半个月后,帝国皇帝王思锐宣布正式启用新首都中京。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感谢没戴面具的瓦洛克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现在还远不是后世那个高节奏的时代,且南阳当地又没有什么企业,所以老百姓跟平常的时候也没什么区别。
半个月后,南阳市的二十七位烈士骨灰被三台军用卡车运载着驶入南阳,这三台军用卡车全部来自于京城,是最新的试验型号,就连军队里都很少见到这种卡车,更不要说民间了。
卡车两侧,站满了士兵,中间是二十七位烈士的骨灰盒,骨灰盒是在京城那边统一制作的,上面被红色的国旗覆盖着。
南阳城内大大小小数百官员以及数万百姓前来迎接,经过一系列的劝说,这二十七位烈士家属最终全部同意了将他们安葬在市里的烈士陵园内。
因为已经提前做好了准备,墓地什么的也都早已规划好了,墓碑也已经刻好,只等骨灰回来之后便可立即安葬。
不过当下国内的风气还没有完全改变,所以,这二十七位烈士并没有当天安葬,而是先在各自的家内摆了灵堂,请人吹了唢呐,第二天的时候,才将这二十七位烈士骨灰下葬。
而一些路途遥远的,也只能放在第三天进行下葬仪式。
葬礼举行的很风光,南阳驻军派出了一个连的部队前来参加仪式,连驻军某旅的旅长都亲自到场,并为他们每一位添了把土,每下葬一位,礼兵便鸣枪三声,进行一套完整的军旅仪式。
一张张黑白照片,那略显稚嫩的脸庞出现在上面,墓碑上被挖出了一个小曹,照片可以被放进去,军方花了大价钱制订了一批玻璃,将照片置于玻璃内,然后在镶嵌入墓碑中,这样可以使他们的遗像永不褪色。
墓碑上的铭文也并不复杂,正中间是什么之墓,左侧为父母名字,生前所在部队番号,右侧为生平简历,上面只有生于哪一年,职位,阵亡地点。在墓碑的最上方,是工匠们临摹的皇帝亲笔字,永垂不朽。
而在计划中,新建的祠堂内,将会收录更多关于这些烈士的遗物,人手一把步枪什么的就不太可能了,那些装备大多都是新的,放在祠堂内也并不安全,但是该有的东西,那也是一点没少。
其中有一支去掉了撞针的步枪,一把刺刀,头盔,军装,军靴,战术背心,武装带,手榴弹模型等等,但凡是他们的个人装备,这一次全部送了回来。
当然了,他们不可能知道的是,王思锐已经派人到国外去联络了,他们要购买最新的蜡像技术,这些阵亡的将士,每个人都会拥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蜡像,而每一位的蜡像都将制作两个,一个安置于陵园内,另一个则安置于位于中京新规划的皇家陆军阵亡将士纪念堂。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一千多人的阵亡,这个人数并不是不能接受,古往今来,但凡是外敌入侵的时候,又有哪个朝代做到了以这样的伤亡就获取胜利的?
没有!
但是王思锐却远不满足于此,他总是想着要做到最好,尽可能的让士兵减少更多的伤亡,让更多的人可以活下来。
死了的人,已经永远的死去了,而那些活着的人,却是当下任务的重中之重,相比较于那些阵亡的将士们来说,因伤退役的将士却是最让帝国头疼的。
只要一个处理不好,后续就会爆发出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那些因伤退役的将士要比阵亡的将士更痛苦。
他们能够领取的补助金,远没有阵亡将士拿的多,而回来以后,短时间内国家也不再管他们吃住,能够因伤退役的,大多数不是残疾就是别的问题,他们已经不再属于正常人了,那么又该如何去跟那些正常人争夺原本就稀缺的岗位呢?
最终,王思锐搞了一套荣军制度出来,即每个市成立一个荣军院,归各地官府所辖,那些因伤退役的将士则全部安排进荣军院里,而他们的任务就是,负责帮助宣传军队,负责帮助武装办进行招兵,最重要的是,以后关于烈士遗属的福利待遇,都将由荣军院来负责。
而那些退役回来的将士,也将转为荣军院雇员,虽说不是公务员编制,但好歹也是个合同工,拿到的薪水也能够养活一家人的。
当然啦,更让王思锐没有想到的是,随着帝国军队的威名逐渐深入人心,那些因伤退役的将士们反倒是成为了香饽饽,有不少的人家都是争着将姑娘嫁给他们,这一点,跟后世某一时期非常相似。
倒不是刻意为之,而是百姓们的自发行为,他们认为将士们在前线卖命,受伤回来了,那么她们这些待在后方图安稳的姑娘们就有义务照顾他们一辈子,于是,在这种思想浪潮之下,那一时期最不愁结婚的就是军人了,缺胳膊少腿的根本不是事。
烈士归乡的事情,随着媒体的报道,在国内也引起了一股不小的轰动,报纸上,第一次通过官方纰漏了朝鲜战争的具体情况,当然,涉及到机密的问题自然不会报道,而是着重报道了部队伤亡人数,敌人伤亡人数,以及一些战斗的激烈程度等等。
尽管这个时代不是后世那个高节奏的时代,但是有很多东西也是相同的,当一个大新闻出现之后,人们往往会忘记上一个他们最关注的新闻。
在接连三天的报道之后,位于上海的公报忽然爆出一条猛料,上面基本上将帝国工业扩充的消息完完本本的爆了出来。
烈士是爱国情怀,能够让他们感动,并且心声尊敬的。
但是工业,却是关乎到他们生活质量的,所以,一时间国内到处都是谈论着关于这轮工业扩张的话题。
而随着公报的爆料,越来越多的有钱人也开始注意到了这方面,并且频频的与各地官府进行接触。
紧接着,时不时的便会爆料出某地将新建多少座工厂,为多少人提供工作岗位等等。
眨眼间,时间来到了五月份,随着数万工人部门的忙碌,王思锐悄悄的抵达了新首都中京,并且住进了新的皇宫。
虽然没有北平的皇宫那么气派,规模也不大,但是住在这里,王思锐却是没有丝毫的不舒服。整座皇宫的造价还不及紫禁城的百分之一,而整个新首都的整体造价,加起来也才不过两千万两白银而已。
或许,看起来的确挺多的,但是需要考虑到,这是整个国家机构都全部搬了过来,光是雇员,就有五万多人,若是连带上家属的话,这次新首都的搬迁,则涉及到了三十至四十万人左右。
平均用在每个人身上的费用大约不到七十两,但是这笔账却不能这么算,这笔钱还要新建十多个国家最高部门的办公地点,以及一些辅助部门的办公地点,外加上几十万人的居住用房等等,所以,这笔钱并不多,反而有些少。
如果不是王思锐利用了一下皇帝的特权的话,到目前为止所花费的资金,至少要比这个多三倍以上。
在来到了中京之后,王思锐也是不由的一阵感叹,还是当皇帝好啊。
想当年,共和国建国之初,推行地改的时候遇到了多大的难题?就连政府想要收一块地都要费上一番力气去商议。
再看看现在,整个中京东接开封,西连巩县,北至黄河,南至新郑,当然,这只是行政区域划分,等于这一片地归中京管辖,皇帝都开口了,你地方政府也只能拱手相让。
真正让王思锐感觉到当皇帝的好处的地方是,整个国家机构占地十平方公里,而获得这十平方公里的代价就是,一道圣旨。
你是地主又能如何?这地是你地主花钱买的又能如何?帝制最大的好处就是,你下面人爱怎么玩就怎么玩,但是只要皇帝一声令下,哪怕是你花钱买的东西,也的送给皇帝,因为从道理上来讲,这个国家的一切都属于皇帝,就是要你的命,你也得拿过来,而且还不能反抗。
不过现在王思锐在力推法治社会,所以事情也没办的那么绝,圣旨的确是下了,也许诺了要给搬迁的百姓安置费用,各家的宅基地,土地也已经丈量过了,老坟也已经迁到了新处,但是皇帝给的却是空头支票,除了土地以外。
土地则是在辖区内将那些开荒的土地收回,给予少量的补偿,然后在以1:5置换给那些搬迁的百姓或是地主,然后给予少量的安家费,可以保证他们将新家建起来,但是指望着这个发财,还是别做梦了。
帝国会补偿给每家一百两银子,但必须要等到五年以后才可以拿这笔钱,而这笔钱也要分为五年来拿,每一年只能拿到二十两银子。
普通老百姓又哪有胆量去反抗?况且那是皇帝亲自下的命令,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就是他们联合起来去告,也告不赢的,这跟先前李秀才告帝国政府是完全不同的性质,也没人愿意去当这个出头鸟。
五月底,在搬迁到中京大半个月后,帝国皇帝王思锐宣布正式启用新首都中京。
ps:感谢大军2016的打赏支持!感谢没戴面具的瓦洛克的月票支持!(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