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抵达兰若寺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则就是最美女人的问题,程诺看护好祝英台也算为自己的后续提前作出准备。当然,毕竟已经由欧洲童话转入了中华传说,还是不是这个规则需要验证再说。现在人多口杂,程诺并不想调出魔镜。
第三就是意外之喜了。管家主动提供了一个可供程诺等人暂时安身的地方,距此十里有一个叫做兰若寺的小寺院。
…兰若寺,很熟悉的名字啊。
“那里的住持澄信大师与我相厚,不论在那里住多久都没有问题…”管家看着程诺:“还未请教大师法号?”
“…程诺。”
…澄信,程诺,就听这发音,说自己不是和尚都没人信。
“大师与我等确实有缘。”管家对此也不觉赞叹。
事已至此,否定也没什么意思,按管家的安排,小丫鬟在原地扶着祝英台,管家带着程诺和由安妮一起来到送亲队伍中,由程诺宣布祝英台与佛有缘,需要带走一事。
本来管家的打算是在自己的掩护下,让程诺带着祝英台偷跑。但正大光明的宣布显然更好,管家还特地领了安妮在人群了走了一圈。
用意似乎是想证明,大家看,大师已经有了女弟子。这一点是程诺能想到的。但他想不到的还有一条,管家更想让那些有经验的送亲喜娘看清楚,安妮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这一点完全能够证明程诺这个大师的身份,这样将更加无损于祝英台的名声。
管家也是操碎了心。事实上,这也是管家选择程诺的一个重要考量。在管家看来,这明显可以视为程诺人品的一个保证,咳,如果他知道程诺和安妮其实已经亲密到了一定程度,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放心。
程诺对采取什么方式无所谓。他也不管就这样带走祝英台是佛门渡化弟子常用的手段,还是强行拐带人口,反正自己在这方面知道的肯定不如本地土著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己不需要费心考虑。
在这支送亲队伍里,管家明显是头儿。他不阻止,别人也不会多事儿。不仅不多事儿,还有人主动收拾了一个小包裹,为祝英台准备了几件衣服和金银交给程诺。程诺也没有拒绝。
期间也有人询问程诺下一步的去向,按管家的嘱咐,程诺当然不会说出自己真实的目的地,只说将带人游历四方,体察佛心。
…在魔幻世界里,这是吟游诗人,在这里则被称为游方和尚。
游方和尚就游方和尚吧,程诺完全亮相的规定动作后,便与管家一行人告别。没了待嫁新娘,管家等人当然不能再去马家,只能打道因府。
而程诺和安妮则带着祝英台,在小丫鬟的带领下赶往兰若寺。
管家安排的很贴心,有小丫鬟在,既可以带路,又可以照顾祝英台,还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主要是男女方面的…再大师也是和尚,不是尼姑。
但尴尬终究不可避免,因为祝英台处于昏迷之中,自己走不了路,只能由人背着。以小丫鬟和安妮的体力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最后只能靠程诺。
程诺也试图弄醒祝英台。但这姑娘真是一根筋,求死之心太重,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树撞,没办法只能继续让她昏迷,离开梁山伯的墓地再说。
小丫鬟也没闲着,抱着梁山伯的那块墓碑。毕竟上面有祝英台的血书,让别人发现也不好。
当然,在出发之前,小丫鬟央求程诺在此留下记号,看得出来,这丫头对祝英台确实是忠心。其实不用她说,程诺也会这么干…万一这次回去的方式是扒开梁山伯的坟原路返回呢。
这地方变动不小,没有墓碑,原本应该隆起的坟头也变成了平地,没有记号还真不行。
十里路,一半平地、一半山路,程诺走的是真不容易。等赶到兰若寺时,程诺差点就累趴下…祝英台再轻盈也比一袋米要重。抗一袋大米走十里路,一般人真没这个体力。
幸好这一路上不寂寞,虽然小丫鬟口风颇紧,对祝英台与梁山伯的事讲的不多,但架不住身边还有一个好奇心爆表的安妮,一路走一路问,程诺把自己知道的梁祝故事,再结合管家和小丫鬟说的,居然拓展出了一个听上去挺丰满的故事。
要说我大天朝流传的这些故事比什么白雪公主、睡美人之类的强了不知多少倍,听得安妮如痴如醉。连带看着祝英台的目光都变得越来越柔和,并带着明显的同情与佩服。
“比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感人。”这是安妮的评价。
人的眼神很难作假,而且也很传神,别看小丫鬟与安妮语言不通,靠眼神交流几次倒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态,相处还挺融洽。
程诺也知道了小丫鬟的名字,这万恶的旧社会,当丫鬟的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就叫什么小灵子。
程诺顺带脚地也询问了一下当今所在的年代,好吧,小丫鬟说了一个自己没有什么印象的年号,再往深问,小丫鬟也不知道。
反正问到最后,程诺除了知道北方有胡人之外,更多的消息也没打听出来。
原谅程诺吧,他的历史早就还给政治老师了,不了解梁祝的背景很正常。
其实程诺对历史也真不太关心,因为这里毕竟是电影世界,谁知道它被改编成什么样了?说不定你真要按历史去找应对之策,反而会上了当。
更何况,这里还是后梁祝时代,该死的没死,该化蝶的没化蝶,谁知道后面是怎么安排的…说起来,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编剧的大纲。
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已经属于电影空间的自动补全部分。历史的用处不大,全看系统自己的喜好。
小丫鬟对兰若寺还挺熟,敲开山门直接找到管家口中的住持,也就是澄信大师提出了要求。立刻得到了很妥善的安排。
四个人安排了三间外厢房,程诺一间、安妮一间、祝英台和小丫鬟一间。
二则就是最美女人的问题,程诺看护好祝英台也算为自己的后续提前作出准备。当然,毕竟已经由欧洲童话转入了中华传说,还是不是这个规则需要验证再说。现在人多口杂,程诺并不想调出魔镜。
第三就是意外之喜了。管家主动提供了一个可供程诺等人暂时安身的地方,距此十里有一个叫做兰若寺的小寺院。
…兰若寺,很熟悉的名字啊。
“那里的住持澄信大师与我相厚,不论在那里住多久都没有问题…”管家看着程诺:“还未请教大师法号?”
“…程诺。”
…澄信,程诺,就听这发音,说自己不是和尚都没人信。
“大师与我等确实有缘。”管家对此也不觉赞叹。
事已至此,否定也没什么意思,按管家的安排,小丫鬟在原地扶着祝英台,管家带着程诺和由安妮一起来到送亲队伍中,由程诺宣布祝英台与佛有缘,需要带走一事。
本来管家的打算是在自己的掩护下,让程诺带着祝英台偷跑。但正大光明的宣布显然更好,管家还特地领了安妮在人群了走了一圈。
用意似乎是想证明,大家看,大师已经有了女弟子。这一点是程诺能想到的。但他想不到的还有一条,管家更想让那些有经验的送亲喜娘看清楚,安妮还是一个黄花大闺女。这一点完全能够证明程诺这个大师的身份,这样将更加无损于祝英台的名声。
管家也是操碎了心。事实上,这也是管家选择程诺的一个重要考量。在管家看来,这明显可以视为程诺人品的一个保证,咳,如果他知道程诺和安妮其实已经亲密到了一定程度,不知道还会不会这么放心。
程诺对采取什么方式无所谓。他也不管就这样带走祝英台是佛门渡化弟子常用的手段,还是强行拐带人口,反正自己在这方面知道的肯定不如本地土著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自己不需要费心考虑。
在这支送亲队伍里,管家明显是头儿。他不阻止,别人也不会多事儿。不仅不多事儿,还有人主动收拾了一个小包裹,为祝英台准备了几件衣服和金银交给程诺。程诺也没有拒绝。
期间也有人询问程诺下一步的去向,按管家的嘱咐,程诺当然不会说出自己真实的目的地,只说将带人游历四方,体察佛心。
…在魔幻世界里,这是吟游诗人,在这里则被称为游方和尚。
游方和尚就游方和尚吧,程诺完全亮相的规定动作后,便与管家一行人告别。没了待嫁新娘,管家等人当然不能再去马家,只能打道因府。
而程诺和安妮则带着祝英台,在小丫鬟的带领下赶往兰若寺。
管家安排的很贴心,有小丫鬟在,既可以带路,又可以照顾祝英台,还能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尴尬,主要是男女方面的…再大师也是和尚,不是尼姑。
但尴尬终究不可避免,因为祝英台处于昏迷之中,自己走不了路,只能由人背着。以小丫鬟和安妮的体力承担不了这个责任,最后只能靠程诺。
程诺也试图弄醒祝英台。但这姑娘真是一根筋,求死之心太重,清醒过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找树撞,没办法只能继续让她昏迷,离开梁山伯的墓地再说。
小丫鬟也没闲着,抱着梁山伯的那块墓碑。毕竟上面有祝英台的血书,让别人发现也不好。
当然,在出发之前,小丫鬟央求程诺在此留下记号,看得出来,这丫头对祝英台确实是忠心。其实不用她说,程诺也会这么干…万一这次回去的方式是扒开梁山伯的坟原路返回呢。
这地方变动不小,没有墓碑,原本应该隆起的坟头也变成了平地,没有记号还真不行。
十里路,一半平地、一半山路,程诺走的是真不容易。等赶到兰若寺时,程诺差点就累趴下…祝英台再轻盈也比一袋米要重。抗一袋大米走十里路,一般人真没这个体力。
幸好这一路上不寂寞,虽然小丫鬟口风颇紧,对祝英台与梁山伯的事讲的不多,但架不住身边还有一个好奇心爆表的安妮,一路走一路问,程诺把自己知道的梁祝故事,再结合管家和小丫鬟说的,居然拓展出了一个听上去挺丰满的故事。
要说我大天朝流传的这些故事比什么白雪公主、睡美人之类的强了不知多少倍,听得安妮如痴如醉。连带看着祝英台的目光都变得越来越柔和,并带着明显的同情与佩服。
“比罗密欧和朱丽叶还感人。”这是安妮的评价。
人的眼神很难作假,而且也很传神,别看小丫鬟与安妮语言不通,靠眼神交流几次倒也能感受到彼此的心态,相处还挺融洽。
程诺也知道了小丫鬟的名字,这万恶的旧社会,当丫鬟的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就叫什么小灵子。
程诺顺带脚地也询问了一下当今所在的年代,好吧,小丫鬟说了一个自己没有什么印象的年号,再往深问,小丫鬟也不知道。
反正问到最后,程诺除了知道北方有胡人之外,更多的消息也没打听出来。
原谅程诺吧,他的历史早就还给政治老师了,不了解梁祝的背景很正常。
其实程诺对历史也真不太关心,因为这里毕竟是电影世界,谁知道它被改编成什么样了?说不定你真要按历史去找应对之策,反而会上了当。
更何况,这里还是后梁祝时代,该死的没死,该化蝶的没化蝶,谁知道后面是怎么安排的…说起来,这已经完全超出了编剧的大纲。
严格意义上讲,现在已经属于电影空间的自动补全部分。历史的用处不大,全看系统自己的喜好。
小丫鬟对兰若寺还挺熟,敲开山门直接找到管家口中的住持,也就是澄信大师提出了要求。立刻得到了很妥善的安排。
四个人安排了三间外厢房,程诺一间、安妮一间、祝英台和小丫鬟一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