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拜访姚思廉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辞别李二,从皇宫出来的许涵赟,在秦风的带领下,向崇仁坊走去。
崇仁坊,紧靠皇城,走出朱雀门左转,第一个坊就是崇仁坊,有此可见李渊、以及李二对姚思廉的恩宠。
姚思廉,一生经历三个王朝,在南北朝时出任陈朝,会稽王,王府主簿。陈朝灭亡后,入隋朝为官,是前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的侍读。
在李渊率兵占领长安后,代王府的一众僚属,都惊骇出逃,唯独姚思廉,依然服侍年幼的代王,不离左右。
唐兵攻入王府时,姚思廉更是大声呵斥道:“唐公举义本是匡扶皇室,你等不得无礼于代王。”正在往里冲的军士见姚思廉一人,立于代王身侧,面无惧色,不由的深感钦佩,于是纷纷停立在大堂台阶之下。
李渊听军士们禀报此事之后,也深感姚思廉的忠义,称他为“忠烈之士”,对其赏识有加。
李渊称帝后,即授思廉为秦王文学博士,就职于秦王府文学馆中,是“十八学士”之一。
想到今天要拜会这样一位老人,许涵赟的心里不由得忐忑起来。
上次在大殿之上,当众殴打国子监司业,差不多把国子监那些人得罪完了,这会去求见这位,文学博士还不知要经受何等诘问。
在许涵赟的忐忑与犹豫中,一行人走到了,位于崇仁坊的姚府门口。
秦风拿着许涵赟的名帖,上前对守在大门外的仆役说道:“长安县子拜访姚博士,还请通禀。”
小斯接过名帖,冲许涵赟施礼之后,飞快的向内跑去。
没多时,从大门内走出一位,年纪约莫在五十岁左右,一身布衣打扮的老人。
老人来到许涵赟面前,抱拳施礼之后说道:“县子请,我家郎君已在大堂恭候。”
从秦风手中接过,事前准备好的书籍,吩咐他们在门外等候。
许涵赟手捧书籍,跟随老人,穿过一片花圃之后来到了姚府的大厅门口。
“晚生许涵赟拜见姚公”许涵赟手捧图书,对站在客厅门口的姚思廉,九十度躬身一礼。
姚思廉见许涵赟行此重礼,连忙上前,伸手扶起许涵赟道:“长安县子如此重礼,老夫可受不起。”
“姚公过奖了,姚公是前辈,更是史学大家,理当受小子一拜。”
“哈哈,还请县子堂内叙话。”姚思廉右手扶着许涵赟,左手向前一伸,邀请许涵赟入内。
进入客厅,二人按主客位入座之后,姚思廉开口问道:“不知县子前来所谓何事?”
许涵赟看了看姚思廉的脸色之后,从坐垫上起身,拿起面前的书籍,双手递到姚思廉跟前说道:“姚公乃是我大唐史学大家,晚生前段时间发明了一种新的印书方法,一本书从排版到开始印制,只需短短几个时辰,如调配得当,一日可印刷百本,这就是用新法印制的图书,今日拿来请姚公品鉴。”
听完许涵赟的话之后,姚思廉伸手接过许涵赟手中的书籍,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本,翻阅起来。
刚刚印制完没多久的书上,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味,光洁的纸张,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字跃然其上。
把面前的十多本书,快速翻看一遍之后,姚思廉出声问道:“翻印这些书籍用了多少时间?”
“回姚公,晚生从皇宫借出藏书近万册,历时两月现已全部翻印完成,每种书的数量在百本左右,晚生打算将皇宫藏书全部翻印一边之后,收集民间藏书继续进行翻印,然后建一所书籍馆,将这些书存放其中,以供买不起书的寒门学子借阅。”
“好,此事大善,想不到县子有如此雄心,老夫佩服,说吧,县子今日到老夫这里来,究竟所谓何事,如是为了借书一事,老夫现在就可答应你,姚府书籍县子可全部拉走,翻印之后还于老夫便是。”姚思廉心情愉悦的说道。
作为一个文人,史学大家,姚思廉对普及儒学,著书立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或许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情结吧。
“谢姚公,其实晚生这次前来一是为了书籍的事情,再就是想,那个,想请姚公能去秦岭书院讲学,小子唐突,还请姚公勿怪。”
“秦岭书院?老夫怎么没有听说过秦岭有书院?”姚思廉奇怪的问道。
“书院还在建,估计开春之后能建好,晚生打算招募那些寒门子弟入学,家庭实在困难的可以免学费,入学之后,在读书之余可以适当帮书院做工,姚公以为如何。”
“寒门子弟,寒门,你是打算……”
不等姚思廉说完,许涵赟就说道:“姚公,学问无贵贱,世家子弟可以凭借家中的支持完成学业,可那些寒门子弟那,难道就只能一辈子在田间辛苦劳作,当然晚生不是说务农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至少要给那些寒门子弟一个,读书上进的机会吧,先贤不都说过有教无类,我们为什么不能给那些寒门子弟,提供一个就学的机会,至于能不能鱼跃龙门,那是他们的事情,姚公你说那。”
“呵呵,县子好一番说辞,实话说,那日大殿之上,县子当众殴打国子监卢司业,更是将国子监一众人等骂为腐儒,县子今日之态度,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啊。”
完了,老人家开始质问起辱骂朝臣之事了,哎,千躲万躲,看来还是躲不过去啊。
伸手理了理自己的衣衫,抱拳对姚思廉一礼之后,许涵赟说道:“姚公,那日大殿之事,确实是小子孟浪了,可是小子不后悔,人生下来就分三六九等,这个小子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堂堂国子监司业,他竟然说兵为贱役,姚公,那些军士可都是我大唐男儿,为我大唐出生入死,方才换来我大唐,一时之安宁,可他们牺牲奉献之后,换来的却是士人的嘲讽,这对他们来说公平吗?那些军士虽然低下,可是作为一位长者,读书之人,为什么就不能给那些军士,一些最起码的尊重。”
说道激动之处的许涵赟,开始不停的在客厅内来回走动着。
“姚公,晚生以为,我盛世大唐,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我辈读书之人,更要有虚怀若谷的气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才是我大唐读书人该有的志向与胸怀,姚公难道就没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志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哈哈,哈哈好,好老夫历世三朝,阅人无数,自问也算是学有所成,可也说不出如此有气魄之言,哈哈,想不到我大唐能有如此少年,好当浮一大白啊”姚思廉神情兴奋的说道。
许涵赟盗版的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那两句话,对姚思廉这种纯粹的大儒来说,震撼太大了。
短短的二十二个字,诠释了儒家立身、立德、立言的精髓,在气魄上,比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更胜一筹,特别是那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更是多少大儒终其一生的愿望。
大笑之后的姚思廉看着许涵赟,思考良久之后说道:“你是老夫所见过的,最有灵性的少年,不得不承认,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成功的打动了我,此事老夫会认真斟酌的。”
见姚思廉答应考虑,许涵赟也不好过分催促,只好说道:“晚生谢过姚公,晚生想借先生所著的《梁书》一观,不知先生是否同意。”
“《梁书》那记录的是陈朝的一些事情,县子要来何用。”姚思廉不解的问道。
从陈朝开始到现在近百年的时间,这小子要陈朝的史料干什么,姚思廉在心里起了大大的疑问。
“不瞒姚公,小子听说在陈朝的《梁书》中有关于高昌的记载,小子想在史料中,查看关于高昌的那一部分,以便求证是否有一种名为‘白叠子’的植物。”
“白叠子,哈哈,那是一种产于高昌的花,《梁书·高昌传》中记载的是: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县子要他何用。”
姚思廉不愧为史学大家,随便就能说出其出处。
许涵赟一边感叹姚思廉的博闻强记,一边回答道:“小子以前听人提起过,那种花,还听先师讲过这种花的用途,故此小子才想弄点回来,求证一下看看,晚生多谢姚公解惑。”
“哈哈,不用如此,《梁书》乃先父所做,故此我对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比较清楚,能为县子解惑,老夫也十分高兴。”
眼看谈话进行的差不多了,该说的自己已经说了,又从姚思廉口中,求证了棉花的产地。
虽然姚思廉没有答应去书院讲学,但也没有拒绝,自己此行的目的完成了一半,至少不是空手而回。
略微有些失落的许涵赟,对着姚思廉躬身施礼之后说道:“晚生多谢姚公,既然如此,晚生告辞,还请姚公保重。”
姚思廉见许涵赟脸带失望之色,心里暗自笑了笑之后说道:“好,县子慢走,老夫多谢县子送来的书籍,来啊,送客。”
在仆人的带领下,许涵赟稍显落寞的走出了姚府。
接过秦风递过来的缰绳,翻身上马,向自己的府邸走去。
辞别李二,从皇宫出来的许涵赟,在秦风的带领下,向崇仁坊走去。
崇仁坊,紧靠皇城,走出朱雀门左转,第一个坊就是崇仁坊,有此可见李渊、以及李二对姚思廉的恩宠。
姚思廉,一生经历三个王朝,在南北朝时出任陈朝,会稽王,王府主簿。陈朝灭亡后,入隋朝为官,是前隋,炀帝孙子,代王杨侑的侍读。
在李渊率兵占领长安后,代王府的一众僚属,都惊骇出逃,唯独姚思廉,依然服侍年幼的代王,不离左右。
唐兵攻入王府时,姚思廉更是大声呵斥道:“唐公举义本是匡扶皇室,你等不得无礼于代王。”正在往里冲的军士见姚思廉一人,立于代王身侧,面无惧色,不由的深感钦佩,于是纷纷停立在大堂台阶之下。
李渊听军士们禀报此事之后,也深感姚思廉的忠义,称他为“忠烈之士”,对其赏识有加。
李渊称帝后,即授思廉为秦王文学博士,就职于秦王府文学馆中,是“十八学士”之一。
想到今天要拜会这样一位老人,许涵赟的心里不由得忐忑起来。
上次在大殿之上,当众殴打国子监司业,差不多把国子监那些人得罪完了,这会去求见这位,文学博士还不知要经受何等诘问。
在许涵赟的忐忑与犹豫中,一行人走到了,位于崇仁坊的姚府门口。
秦风拿着许涵赟的名帖,上前对守在大门外的仆役说道:“长安县子拜访姚博士,还请通禀。”
小斯接过名帖,冲许涵赟施礼之后,飞快的向内跑去。
没多时,从大门内走出一位,年纪约莫在五十岁左右,一身布衣打扮的老人。
老人来到许涵赟面前,抱拳施礼之后说道:“县子请,我家郎君已在大堂恭候。”
从秦风手中接过,事前准备好的书籍,吩咐他们在门外等候。
许涵赟手捧书籍,跟随老人,穿过一片花圃之后来到了姚府的大厅门口。
“晚生许涵赟拜见姚公”许涵赟手捧图书,对站在客厅门口的姚思廉,九十度躬身一礼。
姚思廉见许涵赟行此重礼,连忙上前,伸手扶起许涵赟道:“长安县子如此重礼,老夫可受不起。”
“姚公过奖了,姚公是前辈,更是史学大家,理当受小子一拜。”
“哈哈,还请县子堂内叙话。”姚思廉右手扶着许涵赟,左手向前一伸,邀请许涵赟入内。
进入客厅,二人按主客位入座之后,姚思廉开口问道:“不知县子前来所谓何事?”
许涵赟看了看姚思廉的脸色之后,从坐垫上起身,拿起面前的书籍,双手递到姚思廉跟前说道:“姚公乃是我大唐史学大家,晚生前段时间发明了一种新的印书方法,一本书从排版到开始印制,只需短短几个时辰,如调配得当,一日可印刷百本,这就是用新法印制的图书,今日拿来请姚公品鉴。”
听完许涵赟的话之后,姚思廉伸手接过许涵赟手中的书籍,迫不及待的拿起一本,翻阅起来。
刚刚印制完没多久的书上,散发着淡淡的墨香味,光洁的纸张,一个个大小均匀的小字跃然其上。
把面前的十多本书,快速翻看一遍之后,姚思廉出声问道:“翻印这些书籍用了多少时间?”
“回姚公,晚生从皇宫借出藏书近万册,历时两月现已全部翻印完成,每种书的数量在百本左右,晚生打算将皇宫藏书全部翻印一边之后,收集民间藏书继续进行翻印,然后建一所书籍馆,将这些书存放其中,以供买不起书的寒门学子借阅。”
“好,此事大善,想不到县子有如此雄心,老夫佩服,说吧,县子今日到老夫这里来,究竟所谓何事,如是为了借书一事,老夫现在就可答应你,姚府书籍县子可全部拉走,翻印之后还于老夫便是。”姚思廉心情愉悦的说道。
作为一个文人,史学大家,姚思廉对普及儒学,著书立说,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这或许就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种情结吧。
“谢姚公,其实晚生这次前来一是为了书籍的事情,再就是想,那个,想请姚公能去秦岭书院讲学,小子唐突,还请姚公勿怪。”
“秦岭书院?老夫怎么没有听说过秦岭有书院?”姚思廉奇怪的问道。
“书院还在建,估计开春之后能建好,晚生打算招募那些寒门子弟入学,家庭实在困难的可以免学费,入学之后,在读书之余可以适当帮书院做工,姚公以为如何。”
“寒门子弟,寒门,你是打算……”
不等姚思廉说完,许涵赟就说道:“姚公,学问无贵贱,世家子弟可以凭借家中的支持完成学业,可那些寒门子弟那,难道就只能一辈子在田间辛苦劳作,当然晚生不是说务农有什么不好,但是我们至少要给那些寒门子弟一个,读书上进的机会吧,先贤不都说过有教无类,我们为什么不能给那些寒门子弟,提供一个就学的机会,至于能不能鱼跃龙门,那是他们的事情,姚公你说那。”
“呵呵,县子好一番说辞,实话说,那日大殿之上,县子当众殴打国子监卢司业,更是将国子监一众人等骂为腐儒,县子今日之态度,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啊。”
完了,老人家开始质问起辱骂朝臣之事了,哎,千躲万躲,看来还是躲不过去啊。
伸手理了理自己的衣衫,抱拳对姚思廉一礼之后,许涵赟说道:“姚公,那日大殿之事,确实是小子孟浪了,可是小子不后悔,人生下来就分三六九等,这个小子可以理解,但是作为一个读书人,堂堂国子监司业,他竟然说兵为贱役,姚公,那些军士可都是我大唐男儿,为我大唐出生入死,方才换来我大唐,一时之安宁,可他们牺牲奉献之后,换来的却是士人的嘲讽,这对他们来说公平吗?那些军士虽然低下,可是作为一位长者,读书之人,为什么就不能给那些军士,一些最起码的尊重。”
说道激动之处的许涵赟,开始不停的在客厅内来回走动着。
“姚公,晚生以为,我盛世大唐,应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我辈读书之人,更要有虚怀若谷的气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方才是我大唐读书人该有的志向与胸怀,姚公难道就没有,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志向。”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哈哈,哈哈好,好老夫历世三朝,阅人无数,自问也算是学有所成,可也说不出如此有气魄之言,哈哈,想不到我大唐能有如此少年,好当浮一大白啊”姚思廉神情兴奋的说道。
许涵赟盗版的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的那两句话,对姚思廉这种纯粹的大儒来说,震撼太大了。
短短的二十二个字,诠释了儒家立身、立德、立言的精髓,在气魄上,比儒家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而后平天下,更胜一筹,特别是那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更是多少大儒终其一生的愿望。
大笑之后的姚思廉看着许涵赟,思考良久之后说道:“你是老夫所见过的,最有灵性的少年,不得不承认,你所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成功的打动了我,此事老夫会认真斟酌的。”
见姚思廉答应考虑,许涵赟也不好过分催促,只好说道:“晚生谢过姚公,晚生想借先生所著的《梁书》一观,不知先生是否同意。”
“《梁书》那记录的是陈朝的一些事情,县子要来何用。”姚思廉不解的问道。
从陈朝开始到现在近百年的时间,这小子要陈朝的史料干什么,姚思廉在心里起了大大的疑问。
“不瞒姚公,小子听说在陈朝的《梁书》中有关于高昌的记载,小子想在史料中,查看关于高昌的那一部分,以便求证是否有一种名为‘白叠子’的植物。”
“白叠子,哈哈,那是一种产于高昌的花,《梁书·高昌传》中记载的是:草,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县子要他何用。”
姚思廉不愧为史学大家,随便就能说出其出处。
许涵赟一边感叹姚思廉的博闻强记,一边回答道:“小子以前听人提起过,那种花,还听先师讲过这种花的用途,故此小子才想弄点回来,求证一下看看,晚生多谢姚公解惑。”
“哈哈,不用如此,《梁书》乃先父所做,故此我对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比较清楚,能为县子解惑,老夫也十分高兴。”
眼看谈话进行的差不多了,该说的自己已经说了,又从姚思廉口中,求证了棉花的产地。
虽然姚思廉没有答应去书院讲学,但也没有拒绝,自己此行的目的完成了一半,至少不是空手而回。
略微有些失落的许涵赟,对着姚思廉躬身施礼之后说道:“晚生多谢姚公,既然如此,晚生告辞,还请姚公保重。”
姚思廉见许涵赟脸带失望之色,心里暗自笑了笑之后说道:“好,县子慢走,老夫多谢县子送来的书籍,来啊,送客。”
在仆人的带领下,许涵赟稍显落寞的走出了姚府。
接过秦风递过来的缰绳,翻身上马,向自己的府邸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