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春秋古事(七)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若在平日,能得智一言赞赏,耶律明凰定然芳心喜悦,但她此刻却是默然无语,她心里竟强烈的涌起一股感同身受的悲凉。【 】
名将之后,少年英才,当赵括出征时,他身上不但披挂着最耀眼的光环,还承载着赵国朝野上下孤注一掷的希冀,大家都想当然的以为他能兵出败秦,因为他有一位太出名的父亲。也因为在中了秦人的示弱离间计的世人眼中,赵括已是日渐暗淡的六国唯一救星。
刻意的渲染,其实已令这名将之后还未出征便已束手缚脚,除了行险一战,再无退路。
诚然,赵括也必是希望自己真能如国人所盼一般,一战挫去秦国锐气,可当他发现赵国早已陷入亡国之危时,他心里又是何等震惊,初试锋芒的生平首战,其实已是一道无人可解的死局。三年死守,已耗尽国中存粮,六国离心,昔日大伾山顶的六国会盟已成绝唱,如今的六国君主,已不复先人初盟时的齐心断金诚挚。
事实上,置于赵括面前的,早是一条无可选择的死路,若继续坚守避战,赵军已无粮可守,若不战而退,不但秦军必会趁势追杀,而且五十万赵军所需的粮食也会令国力空虚的赵国雪上加霜,无粮可食的军队一旦返国,就会比强匪更为可怕,真到了那个时候,甚至无需秦军攻城,赵国也会陷入大乱。这便是秦国君臣早已设下的毒计。
除了死地求生,赵括已别无选择。而这求生之路便是倾尽全力向秦军发起总攻。
“察觉到赵军已因三年死守而粮草不足,赵括下令立即出战。”关注着耶律明凰的神色变化,智慢慢述说往事,语声由轻至沉,“赵括的目的是在断粮前尽量歼灭秦军主力,只要能一战挫伤秦军元气,便能徐图后计,只可惜他生平首战的对手是白起,见赵军倾巢而出,转守为攻,白起便将秦军主力转移至暗处养精蓄锐,改以小股游骑四面扰敌,又命大将王陵率五万秦军扮成主力引诱赵军猛攻,以这五万人为诱饵把赵军拖住一天,一日血战,赵括灭五万秦军,重伤王陵,见赵军连战一日,白起趁机麾主力包抄反攻,赵军肚饥难以久战,被迫退至长平河谷山塬内,围住赵军后,白起便令秦军囤于山谷外,不攻不退,坐等赵军粮尽哗变,但白起没有料到,赵军竟然支持了四十六天之久,而这四十六天内,秦军如梦魇般承受了赵军一次又一次的反攻…”
耶律明凰心底忽有针刺般的恍然,从上京流离逃亡以来,她总以为自己已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深夜辗转,她也曾不止一次的困惑于自己面临的危局,国都沦丧,父亡弟折,满朝军臣所谓的忠诚都已被懦弱取代,除了幽州一城,似乎,她已无有凭依。
可听闻赵括之事,才知自己原来并非一无所依,至少,她面前还有坚城为壁,身侧还有五万铁甲,最重要的是,她还有——护龙七王,这是她父皇留给她最坚实的依靠。
而那位赵括,他面对的却是真正一无所有的绝望,粮草罄尽,强敌围逼,军心危殆,身周饥饿无食的五十万大军无时无刻的折磨着他的意志,稍有不慎,就是全军哗变的死路,更莫论虎视已久的秦军。
她记得,曾经翻阅的史书上,前人满是嘲讽的记载着对赵括的评价和长平一战的经过;赵人赵括,赵大将赵奢子,徒读兵书,不知活用,自幼被父斥为纸上谈兵之才,长平一战不从老将廉颇固守不出之法,妄自出兵,被断粮道,全军粮尽,困守长平,力战身亡,赵军乃降,余四十万赵军尽被秦将白起坑杀。
徒读兵书,妄自出兵,这便是刻于春秋,惹尽后人耻笑的嘲讽墨痕。
又有谁知,秦赵两军的三年对峙早已耗尽赵国国力,廉颇旷日持久的死守也早已给那一战设下无可挽回的败军,世人在感叹廉颇被临阵换将的无奈时,又怎知赵括所面对的危局,因为他没有用粮尽无援,不得不战的事实来向人解释他的无奈,想来,骄傲如他者,并不屑于为自己辩白。
他选择了出战,因为那一战已是注定,明知必败,却用自己对君主的忠诚迎向劲敌,若当时挂帅的赵将另有其人,又是否有他这等勇气?
淡淡而书的春秋笔法里,却因满是嘲讽的字眼令世人疏忽了那一场大战的最后,他力战,困守,身死的壮烈。
没有不战而退,没有不战而降。
直到他力战身死之后,赵军乃降…
她还记得,史书曾载,秦将白起在长平大战后曾对人言,长平一战中,赵括若不死,必成大秦克星。那时,耶律明凰曾以为,这不过是白起做为得胜者的一种姿态,以谦虚向世人示以他的大胜。
如今想来,白起对赵括的评论,其实是最由衷的惊畏和庆幸。
“四十六天无粮困守,最后还能鼓起军心一战,赵括是怎么做到的?”耶律明凰沉吟而问,娇柔清亮的声音里多了抹深沉,她很想知道,这位在后世承尽骂名,被指为纨绔庸才的将军究竟是如何保持得军心凝聚不散。连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对这段史载不详的往事这般看重,或许,是因为赵括在绝境中的选择——至死不屈。
“信念,绝处不颓,但有气息,便求胜战的信念!”智的声音同样深沉有力,“被困长平河谷山塬内,赵括在山谷尽可能的搜集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野菜,草根,树皮,为防止无粮而有军士纷争夺食,赵括带头每日只吃一顿,无论找到什么吃的,他都先供给伤军充饥,见大家因饥饿而体虚,他允许除巡逻哨岗军士外,其余人都可卸甲躺卧,但三军可卧,赵国旗帜必须始终屹立,以此凝聚军心不散,伤军们感念主帅对他们临难不弃之义,竟主动让出口粮,为不拖累同袍,这些伤军还在深夜偷潜出谷,向秦军发起自杀式的反攻…”
若在平日,能得智一言赞赏,耶律明凰定然芳心喜悦,但她此刻却是默然无语,她心里竟强烈的涌起一股感同身受的悲凉。【 】
名将之后,少年英才,当赵括出征时,他身上不但披挂着最耀眼的光环,还承载着赵国朝野上下孤注一掷的希冀,大家都想当然的以为他能兵出败秦,因为他有一位太出名的父亲。也因为在中了秦人的示弱离间计的世人眼中,赵括已是日渐暗淡的六国唯一救星。
刻意的渲染,其实已令这名将之后还未出征便已束手缚脚,除了行险一战,再无退路。
诚然,赵括也必是希望自己真能如国人所盼一般,一战挫去秦国锐气,可当他发现赵国早已陷入亡国之危时,他心里又是何等震惊,初试锋芒的生平首战,其实已是一道无人可解的死局。三年死守,已耗尽国中存粮,六国离心,昔日大伾山顶的六国会盟已成绝唱,如今的六国君主,已不复先人初盟时的齐心断金诚挚。
事实上,置于赵括面前的,早是一条无可选择的死路,若继续坚守避战,赵军已无粮可守,若不战而退,不但秦军必会趁势追杀,而且五十万赵军所需的粮食也会令国力空虚的赵国雪上加霜,无粮可食的军队一旦返国,就会比强匪更为可怕,真到了那个时候,甚至无需秦军攻城,赵国也会陷入大乱。这便是秦国君臣早已设下的毒计。
除了死地求生,赵括已别无选择。而这求生之路便是倾尽全力向秦军发起总攻。
“察觉到赵军已因三年死守而粮草不足,赵括下令立即出战。”关注着耶律明凰的神色变化,智慢慢述说往事,语声由轻至沉,“赵括的目的是在断粮前尽量歼灭秦军主力,只要能一战挫伤秦军元气,便能徐图后计,只可惜他生平首战的对手是白起,见赵军倾巢而出,转守为攻,白起便将秦军主力转移至暗处养精蓄锐,改以小股游骑四面扰敌,又命大将王陵率五万秦军扮成主力引诱赵军猛攻,以这五万人为诱饵把赵军拖住一天,一日血战,赵括灭五万秦军,重伤王陵,见赵军连战一日,白起趁机麾主力包抄反攻,赵军肚饥难以久战,被迫退至长平河谷山塬内,围住赵军后,白起便令秦军囤于山谷外,不攻不退,坐等赵军粮尽哗变,但白起没有料到,赵军竟然支持了四十六天之久,而这四十六天内,秦军如梦魇般承受了赵军一次又一次的反攻…”
耶律明凰心底忽有针刺般的恍然,从上京流离逃亡以来,她总以为自己已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深夜辗转,她也曾不止一次的困惑于自己面临的危局,国都沦丧,父亡弟折,满朝军臣所谓的忠诚都已被懦弱取代,除了幽州一城,似乎,她已无有凭依。
可听闻赵括之事,才知自己原来并非一无所依,至少,她面前还有坚城为壁,身侧还有五万铁甲,最重要的是,她还有——护龙七王,这是她父皇留给她最坚实的依靠。
而那位赵括,他面对的却是真正一无所有的绝望,粮草罄尽,强敌围逼,军心危殆,身周饥饿无食的五十万大军无时无刻的折磨着他的意志,稍有不慎,就是全军哗变的死路,更莫论虎视已久的秦军。
她记得,曾经翻阅的史书上,前人满是嘲讽的记载着对赵括的评价和长平一战的经过;赵人赵括,赵大将赵奢子,徒读兵书,不知活用,自幼被父斥为纸上谈兵之才,长平一战不从老将廉颇固守不出之法,妄自出兵,被断粮道,全军粮尽,困守长平,力战身亡,赵军乃降,余四十万赵军尽被秦将白起坑杀。
徒读兵书,妄自出兵,这便是刻于春秋,惹尽后人耻笑的嘲讽墨痕。
又有谁知,秦赵两军的三年对峙早已耗尽赵国国力,廉颇旷日持久的死守也早已给那一战设下无可挽回的败军,世人在感叹廉颇被临阵换将的无奈时,又怎知赵括所面对的危局,因为他没有用粮尽无援,不得不战的事实来向人解释他的无奈,想来,骄傲如他者,并不屑于为自己辩白。
他选择了出战,因为那一战已是注定,明知必败,却用自己对君主的忠诚迎向劲敌,若当时挂帅的赵将另有其人,又是否有他这等勇气?
淡淡而书的春秋笔法里,却因满是嘲讽的字眼令世人疏忽了那一场大战的最后,他力战,困守,身死的壮烈。
没有不战而退,没有不战而降。
直到他力战身死之后,赵军乃降…
她还记得,史书曾载,秦将白起在长平大战后曾对人言,长平一战中,赵括若不死,必成大秦克星。那时,耶律明凰曾以为,这不过是白起做为得胜者的一种姿态,以谦虚向世人示以他的大胜。
如今想来,白起对赵括的评论,其实是最由衷的惊畏和庆幸。
“四十六天无粮困守,最后还能鼓起军心一战,赵括是怎么做到的?”耶律明凰沉吟而问,娇柔清亮的声音里多了抹深沉,她很想知道,这位在后世承尽骂名,被指为纨绔庸才的将军究竟是如何保持得军心凝聚不散。连她自己也不明白,为何会对这段史载不详的往事这般看重,或许,是因为赵括在绝境中的选择——至死不屈。
“信念,绝处不颓,但有气息,便求胜战的信念!”智的声音同样深沉有力,“被困长平河谷山塬内,赵括在山谷尽可能的搜集一切可以充饥的东西,野菜,草根,树皮,为防止无粮而有军士纷争夺食,赵括带头每日只吃一顿,无论找到什么吃的,他都先供给伤军充饥,见大家因饥饿而体虚,他允许除巡逻哨岗军士外,其余人都可卸甲躺卧,但三军可卧,赵国旗帜必须始终屹立,以此凝聚军心不散,伤军们感念主帅对他们临难不弃之义,竟主动让出口粮,为不拖累同袍,这些伤军还在深夜偷潜出谷,向秦军发起自杀式的反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