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文武将军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迁往济洲府的乡民们,从全国各地慢慢抵达济洲,有了平王的监管,当地官员也不敢出乱子,这些人很快就得到了妥善安置。因原本就有不少的空屋子与荒废的田地,他们一来,就分到了住宅与田地,又得到了一些种子与粮食。这些人就安心住下来了。虽然日子艰难,但也有了盼头。从此他们就有了新家,有了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耿秋和余明仪把家里最后的一批存粮也全部捐出去了。这几年,两家也算得上是北县的产粮大户了。他们两家各有约三百亩田,产出基本没有卖掉,一直存着,就是知道,朝廷供应给北边军队的粮食肯定不够。
于是,这几年的一点积累,基本上是消光了。虽然得到了朝廷的表章,但这种虚名,对耿秋来说,也没多大意思。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快点打完战,让阿昊他们早日归家。他天天担心,就怕刀枪无眼,伤着了他们。这几年他就没睡过个安稳觉,就害怕阿昊会有个什么。这样的日子,也实在是太磨人了。
有时候,阿牛会问:“父亲,我爹爹几时回来?”
望着孩子渴求的目光,耿秋只能回答:“快了,快了。”
阿牛的功夫一直没有落下,除了读书,也一直按照阿昊的要求,在习武。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那张与阿昊神似的脸,耿秋有时候都恨不得偷偷哭一场,思念是一种磨难,更何况还得担心阿昊的身命安全。这种日子,简直令他不敢往深处想。现在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四处打听北方的战事,总想从别人的嘴里得到阿昊安全的消息。余明仪也很明白他的心意,通过周大人也经常从官方弄到消息来告诉他。
因朝廷的大力管治,虽然北边在一直打战,但却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其他各地的民众生活,除了各家的日子都过得苦了些,其他的一切都还好。并且还令得一些商队,更加活跃。因为要频繁的运送粮草兵士,乡民,往北边去济洲府,这些运粮运人的路线,居然渐渐繁华起来。天南地北的物产,居然慢慢汇集到了济洲府。原本人庭冷落的济洲府渐渐恢复了人气,变得兴旺起来。
对于耿秋来说,最大的好处,居然是写信更方便了,因为来往的商队多了,信的运输就更加频繁了。兵士们除了寄信回家,也会寄一些银钱回家,毕竟他们打战是有俸禄的,甚至偶尔也会有些战利品,慢慢的,民间居然也开通了一条专门的运送这些信件与物品的商队。家人们收到这些东西后,总会想方设法的给兵士送寄点东西,比如衣物,吃食等。这样一来一往的,商队的生意居然很好,慢慢就形成了规模。
耿秋和阿昊的通信多了起来,但毕竟是在打战,阿昊的信都非常简短,基本上就是报个平安,但每每收到信,耿秋的心情都非常好。他会一遍又一遍的看信,每每睡不着的夜晚,就拿回来慢慢看。
这是一场全民的战争,平王带领的将士们时不时的就取得一点胜利,一步步,一点点,慢慢的驱赶着北蛮人。三年之后,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使得北蛮人完全放弃新洲,只得退据北凉。
因为北凉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大庆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北蛮人占着天险,再也不肯退后,他们现在只需要保住北凉就好了。毕竟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息繁衍下来了。而大庆朝,国贫兵疲,已经是举国之力与北蛮人抗争了五年。北凉已经在北蛮人手中五年了。人都在这里生根发芽了。他们是咬死也不会放手的。
最重要的是,南蛮人经过这五六年的观察,蠢蠢欲动,他们知道大庆朝与北蛮人的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北蛮人已经把大庆朝快拖跨了。南蛮人想要一举发难,幸亏南缰驻守的兵士多,而且一直一刻也不敢放松的监视着南蛮人,双方之战一触即发。南蛮人不停的骚扰边关,弄得驻地的将军,恨不得一天一份战报送上来。
朝廷众大臣经过三天三夜的商议。决定放弃北凉。
这一回,连平王都赞同。于是,双方开始和谈。
和谈也是件很不容易达成的事情,毕竟双方的条件,都摆在这里呢。
而在和谈中,平王得到了一个重大的信息。原来当年大将军之死,果然是事出有因。当年五皇子一系为了得到兵权,趁着将军与北蛮人作战时,居然出手暗算了将军,但因为将军出事,影响了军心,以至于北蛮人趁机渗透进大庆兵士中来。而又因北蛮人撑握了这一个把柄,使得驻守在这里的将军,不仅要疲于应付自己人,他肯定不敢把暗算将军的事情漏出去,又还得半遮半掩的答应北蛮人的一些要求,给他们好处,以至于后来完全失控了。
可以说,北蛮人在没有开战之前,就已经撑握了半个北凉,军士中都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呢,有些边远的地方,那些所谓的大庆百姓,都是北蛮人所扮呢,甚至连新洲他们都渗透了不少人过来,里应外合,所以他们才会轻而易举的斩杀十万大军,顺利占领北凉。
而后来的十万大军,却是因为太子的表兄,原本就是知情者,他来是与北蛮人谈判的,而不是来打战的,但北蛮人哪能让他如意,趁其不备,很快就干掉了他,比干掉前面的十万大军还容易呢。得知这一消息,平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在猜测十万驻军是怎么回事?但同时,他也明白,北凉是要不回来了,因为人家不仅是占领了这里五年,而是经营了近十年了,或许更久。
这一消息,平王令心腹朱三亲自带回京城。皇帝得知后,差点气得吐血,他不知道自己的这排行第五的儿子,原来还是个狠角色呢。原本他还以为这个儿子不堪大用呢,没想到人家一直是扮猪吃老虎呢。但这是个家丑,他也不敢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儿子居然是个通敌叛国的奸人,这简直太打皇室的脸了。所以,太子立马无声无息的暴毙了。
太子死后,皇后一病不起,没多久也去世了。平王与北蛮人谈好后,就搬师回朝了。他一样也不敢把太子一系与北蛮人的事情说出来,毕竟这种事情,是说不出口的,总不能让天下百姓知道,原来是帝王家的在通敌卖国呢。所以只得想法安抚,当年与将军一同出事的众将领。
然后,程忠一干人等就成了替罪羊,虽然他本来就罪该万死。
阿昊等人与平王一道回京,虽然算不上风光无限,但也算是胜利返朝。原本阿昊是想留下来,守卫在这里的,但是平王不肯留下他,而是留下了另一位心腹大将。有了他的守卫,众人也能安心返京。其实返京的只是各大人物,兵士们依旧在驻守在这里。
因为和谈的最后结果,订下北凉归北蛮人所有,但北蛮人每年送给大庆朝牛羊各五百头。这样的结果,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坏。但大庆朝极需要休养。现在他们最大的敌人,不再北蛮人,而是南蛮人。大庆朝目前要全力对付南蛮人。
不过大庆朝吃了大亏,这回可是在北凉附近派了重兵把守,而且不停的操练兵士,严肃军纪,不敢再给外族人一丝机会。
阿昊等人与平王回京,立马被*行赏,因阿昊身份特殊,又是前护国大将军的儿子,所以被朝中各大臣建议直接封他为新的护国大将军,但阿昊坚持不肯接受,他不认为自己现在的功劳有这么大。朝廷只好先分赏了其他人,再安抚了原先因其父所受影响的众人家。
阿昊这几年原本就战功累累,升官进爵,本是平常,因阿昊不肯当护国大将军,朝廷最后也依了他。因其文武双全,就封他为文武将军,从此原本荒废的将军府更名为文武将军府。
虽然其父的冤屈洗清了,但阿昊心里却一点儿也不舒服。虽然他与平王并肩作战几年,同生共死过。但是在这件事上,平王的做法令他很有些不舒服,平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兄弟面子,与维护帝王家的面子,把罪名安在程忠等人身上,却只字没提前太子的事情。
阿昊环顾将军府,望着惜日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痛,他并不开心。虽然父亲也算是洗清了罪名,可是程忠一事,却令他象吞了苍蝇一样恶心。程忠是自杀的,并没有等到宣判,他就死了,死之前阿昊去见他,但程忠却并没有和他说一句话,只是认了罪。
没过多久,新的文武将军府就修葺一新,择了吉日,阿昊搬进来了,他这回还带着曾大山。
曾常平,曾常安二人皆有军功,都封了小将领,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曾大山却因为年纪大了,也懒得当官,并且也习惯的生活在将军府,所以他干脆带着朝廷的赏赐,与阿昊回来了,准备就在将军府养老。
迁往济洲府的乡民们,从全国各地慢慢抵达济洲,有了平王的监管,当地官员也不敢出乱子,这些人很快就得到了妥善安置。因原本就有不少的空屋子与荒废的田地,他们一来,就分到了住宅与田地,又得到了一些种子与粮食。这些人就安心住下来了。虽然日子艰难,但也有了盼头。从此他们就有了新家,有了新的生活。
与此同时,耿秋和余明仪把家里最后的一批存粮也全部捐出去了。这几年,两家也算得上是北县的产粮大户了。他们两家各有约三百亩田,产出基本没有卖掉,一直存着,就是知道,朝廷供应给北边军队的粮食肯定不够。
于是,这几年的一点积累,基本上是消光了。虽然得到了朝廷的表章,但这种虚名,对耿秋来说,也没多大意思。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快点打完战,让阿昊他们早日归家。他天天担心,就怕刀枪无眼,伤着了他们。这几年他就没睡过个安稳觉,就害怕阿昊会有个什么。这样的日子,也实在是太磨人了。
有时候,阿牛会问:“父亲,我爹爹几时回来?”
望着孩子渴求的目光,耿秋只能回答:“快了,快了。”
阿牛的功夫一直没有落下,除了读书,也一直按照阿昊的要求,在习武。看着这个自己一手养大的孩子,那张与阿昊神似的脸,耿秋有时候都恨不得偷偷哭一场,思念是一种磨难,更何况还得担心阿昊的身命安全。这种日子,简直令他不敢往深处想。现在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四处打听北方的战事,总想从别人的嘴里得到阿昊安全的消息。余明仪也很明白他的心意,通过周大人也经常从官方弄到消息来告诉他。
因朝廷的大力管治,虽然北边在一直打战,但却并没有过多的影响到其他各地的民众生活,除了各家的日子都过得苦了些,其他的一切都还好。并且还令得一些商队,更加活跃。因为要频繁的运送粮草兵士,乡民,往北边去济洲府,这些运粮运人的路线,居然渐渐繁华起来。天南地北的物产,居然慢慢汇集到了济洲府。原本人庭冷落的济洲府渐渐恢复了人气,变得兴旺起来。
对于耿秋来说,最大的好处,居然是写信更方便了,因为来往的商队多了,信的运输就更加频繁了。兵士们除了寄信回家,也会寄一些银钱回家,毕竟他们打战是有俸禄的,甚至偶尔也会有些战利品,慢慢的,民间居然也开通了一条专门的运送这些信件与物品的商队。家人们收到这些东西后,总会想方设法的给兵士送寄点东西,比如衣物,吃食等。这样一来一往的,商队的生意居然很好,慢慢就形成了规模。
耿秋和阿昊的通信多了起来,但毕竟是在打战,阿昊的信都非常简短,基本上就是报个平安,但每每收到信,耿秋的心情都非常好。他会一遍又一遍的看信,每每睡不着的夜晚,就拿回来慢慢看。
这是一场全民的战争,平王带领的将士们时不时的就取得一点胜利,一步步,一点点,慢慢的驱赶着北蛮人。三年之后,终于取得了较大的胜利,使得北蛮人完全放弃新洲,只得退据北凉。
因为北凉地处险要,易守难攻,大庆多次进攻,都无功而返。北蛮人占着天险,再也不肯退后,他们现在只需要保住北凉就好了。毕竟他们在这里已经生息繁衍下来了。而大庆朝,国贫兵疲,已经是举国之力与北蛮人抗争了五年。北凉已经在北蛮人手中五年了。人都在这里生根发芽了。他们是咬死也不会放手的。
最重要的是,南蛮人经过这五六年的观察,蠢蠢欲动,他们知道大庆朝与北蛮人的战争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北蛮人已经把大庆朝快拖跨了。南蛮人想要一举发难,幸亏南缰驻守的兵士多,而且一直一刻也不敢放松的监视着南蛮人,双方之战一触即发。南蛮人不停的骚扰边关,弄得驻地的将军,恨不得一天一份战报送上来。
朝廷众大臣经过三天三夜的商议。决定放弃北凉。
这一回,连平王都赞同。于是,双方开始和谈。
和谈也是件很不容易达成的事情,毕竟双方的条件,都摆在这里呢。
而在和谈中,平王得到了一个重大的信息。原来当年大将军之死,果然是事出有因。当年五皇子一系为了得到兵权,趁着将军与北蛮人作战时,居然出手暗算了将军,但因为将军出事,影响了军心,以至于北蛮人趁机渗透进大庆兵士中来。而又因北蛮人撑握了这一个把柄,使得驻守在这里的将军,不仅要疲于应付自己人,他肯定不敢把暗算将军的事情漏出去,又还得半遮半掩的答应北蛮人的一些要求,给他们好处,以至于后来完全失控了。
可以说,北蛮人在没有开战之前,就已经撑握了半个北凉,军士中都有不少人是他们的呢,有些边远的地方,那些所谓的大庆百姓,都是北蛮人所扮呢,甚至连新洲他们都渗透了不少人过来,里应外合,所以他们才会轻而易举的斩杀十万大军,顺利占领北凉。
而后来的十万大军,却是因为太子的表兄,原本就是知情者,他来是与北蛮人谈判的,而不是来打战的,但北蛮人哪能让他如意,趁其不备,很快就干掉了他,比干掉前面的十万大军还容易呢。得知这一消息,平王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直在猜测十万驻军是怎么回事?但同时,他也明白,北凉是要不回来了,因为人家不仅是占领了这里五年,而是经营了近十年了,或许更久。
这一消息,平王令心腹朱三亲自带回京城。皇帝得知后,差点气得吐血,他不知道自己的这排行第五的儿子,原来还是个狠角色呢。原本他还以为这个儿子不堪大用呢,没想到人家一直是扮猪吃老虎呢。但这是个家丑,他也不敢让世人知道,自己的儿子居然是个通敌叛国的奸人,这简直太打皇室的脸了。所以,太子立马无声无息的暴毙了。
太子死后,皇后一病不起,没多久也去世了。平王与北蛮人谈好后,就搬师回朝了。他一样也不敢把太子一系与北蛮人的事情说出来,毕竟这种事情,是说不出口的,总不能让天下百姓知道,原来是帝王家的在通敌卖国呢。所以只得想法安抚,当年与将军一同出事的众将领。
然后,程忠一干人等就成了替罪羊,虽然他本来就罪该万死。
阿昊等人与平王一道回京,虽然算不上风光无限,但也算是胜利返朝。原本阿昊是想留下来,守卫在这里的,但是平王不肯留下他,而是留下了另一位心腹大将。有了他的守卫,众人也能安心返京。其实返京的只是各大人物,兵士们依旧在驻守在这里。
因为和谈的最后结果,订下北凉归北蛮人所有,但北蛮人每年送给大庆朝牛羊各五百头。这样的结果,算不上好,但也算不上坏。但大庆朝极需要休养。现在他们最大的敌人,不再北蛮人,而是南蛮人。大庆朝目前要全力对付南蛮人。
不过大庆朝吃了大亏,这回可是在北凉附近派了重兵把守,而且不停的操练兵士,严肃军纪,不敢再给外族人一丝机会。
阿昊等人与平王回京,立马被*行赏,因阿昊身份特殊,又是前护国大将军的儿子,所以被朝中各大臣建议直接封他为新的护国大将军,但阿昊坚持不肯接受,他不认为自己现在的功劳有这么大。朝廷只好先分赏了其他人,再安抚了原先因其父所受影响的众人家。
阿昊这几年原本就战功累累,升官进爵,本是平常,因阿昊不肯当护国大将军,朝廷最后也依了他。因其文武双全,就封他为文武将军,从此原本荒废的将军府更名为文武将军府。
虽然其父的冤屈洗清了,但阿昊心里却一点儿也不舒服。虽然他与平王并肩作战几年,同生共死过。但是在这件事上,平王的做法令他很有些不舒服,平王为了维护自己的兄弟面子,与维护帝王家的面子,把罪名安在程忠等人身上,却只字没提前太子的事情。
阿昊环顾将军府,望着惜日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悲痛,他并不开心。虽然父亲也算是洗清了罪名,可是程忠一事,却令他象吞了苍蝇一样恶心。程忠是自杀的,并没有等到宣判,他就死了,死之前阿昊去见他,但程忠却并没有和他说一句话,只是认了罪。
没过多久,新的文武将军府就修葺一新,择了吉日,阿昊搬进来了,他这回还带着曾大山。
曾常平,曾常安二人皆有军功,都封了小将领,有了自己的生活。而曾大山却因为年纪大了,也懒得当官,并且也习惯的生活在将军府,所以他干脆带着朝廷的赏赐,与阿昊回来了,准备就在将军府养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