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章 九品中正制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曹丕继位为魏王之后,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历史上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
【起始的时间】
虽然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在刚刚当上魏王后听从陈群的意见所设立的,不过关于这一点还是有些争议的。据《晋书》中记载,有可能在曹操时期九品中正制就已经开始施行。
【“九品中正制”简述】
“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负责人,也就是所谓中正,他们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被称为中正官,中正官长期由中央官员担任。
第二点就是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评主要有两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最后中正官依照被评定者的家世、品德、才能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不过后期家世几乎成为了确定品级的唯一标准。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在魏初,中正定品尚重乡论。曹魏初期中正以郡为基层,郡中正是真正发挥品第人物作用的,它们尚为地方士族所专控,而州都只不过总其议罢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门大族尚没能很好地控制中正制为其服务。
而曹睿死后,曹魏大权逐渐旁落,权倾朝野的司马懿提议设立州中正,但遭到了曹羲等人的反对,后来曹羲与兄曹爽皆为司马懿所杀,州中正得以设立,品得人物之事由中央控制,这一点对于一些地方士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然而却也方便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而那些官居卑位或不居官的地方世家大族却日趋衰落。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有所威胁的,此时不是那些魏初的地方清议名士,而是新兴的盘踞朝廷的世家官僚──门阀士族。
【“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从个意义上来说就是“察举制”的演化,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推举制度,察举制度中举孝廉主品德,举茂才则侧重能力,而九品中正制将其进行了统一。
<></> 在东汉末年,由于天下大乱,对于“察举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人士流移,政府选举无法查考乡闾的批评,因此一方面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另一方面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遂最终决定在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
相对于“察举制”而言,“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收回了地方大员任命官吏的权力。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原因】
“九品中正制”能取代“察举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第一点就是因为当时是由于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即地主士人亦多侨寓他乡,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
其次是曹丕当时准备代汉称帝,所以希望借助设立“九品中正制”谋求世家大族的支持。历史上曹操虽然表示自己想做周文王,但他的儿子曹丕是无法和周武王相提并论的,当时曹丕刚刚上位,并没有足够的威望,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妥协以谋求称帝。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在早期对于曹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影响,早先曹操虽然多次发布求贤令,并且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但总归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而“九品中正制”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早期,选拔人才还是较为注重品德和能力的,不过后来随着士族的门阀化,选拔人才越加看重门第,后来中正基本都是本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也都是那些世族名门。
最后,那些世家大族之人,无论品德高低,能力好坏,所得评价基本都为上等,而寒门子弟则出头无路,形成了明显的士庶等级界限。
【士族的门阀化和“九品中正制”】
早在东汉末年,士族就已经有门阀化的趋势,汝南袁家和弘农杨家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两家四世三公,在朝廷内外门人弟子满天下。当时的察举制已经开始奔溃,世家大族们利用察举的漏掉拉帮结派,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力,完成了初步的门阀化。
在东汉末,世家大族们和外戚、宦官就是当时的三大毒瘤。
在魏晋时代,统治者吸取了东汉灭亡的教训,对于宦官和外戚进行了限制,造成了士族门阀独大,曹丕和司马懿后来都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立和加强了九品中正制,使得这一制度对于世家门阀越加有利。
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士族权力的增长也意味着皇权的衰落,在两晋时代,皇权衰落了一个新的低点,皇帝想要治理天下都必须依靠门阀才能办到,后来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才使得皇权再次由衰而盛。
曹丕继位为魏王之后,采纳了尚书陈群的建议,设立了九品中正制,这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
历史上将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
【起始的时间】
虽然现在的主流观点认为九品中正制是曹丕在刚刚当上魏王后听从陈群的意见所设立的,不过关于这一点还是有些争议的。据《晋书》中记载,有可能在曹操时期九品中正制就已经开始施行。
【“九品中正制”简述】
“九品中正制”的内容主要有两点。第一点就是负责人,也就是所谓中正,他们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被称为中正官,中正官长期由中央官员担任。
第二点就是品第人物,这是中正官的主要职责。中正官负责品评和他同籍的士人,包括本州和散居其他各郡的士人。
品评主要有两个内容: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魏晋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最后中正官依照被评定者的家世、品德、才能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不过后期家世几乎成为了确定品级的唯一标准。
品共分为九等,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但类别却只有上品和下品。一品无人能得,形同虚设,故二品实为最高品。三品西晋初尚可算高品(上品),以后降为卑品(下品)。
在魏初,中正定品尚重乡论。曹魏初期中正以郡为基层,郡中正是真正发挥品第人物作用的,它们尚为地方士族所专控,而州都只不过总其议罢了。所以位居中央的豪门大族尚没能很好地控制中正制为其服务。
而曹睿死后,曹魏大权逐渐旁落,权倾朝野的司马懿提议设立州中正,但遭到了曹羲等人的反对,后来曹羲与兄曹爽皆为司马懿所杀,州中正得以设立,品得人物之事由中央控制,这一点对于一些地方士族造成了很大的打击。然而却也方便了掌权的中央豪门士族扩展其势力,他们控制地方乃至中央的选官制度,而那些官居卑位或不居官的地方世家大族却日趋衰落。与代表“国家利益”的政权有所威胁的,此时不是那些魏初的地方清议名士,而是新兴的盘踞朝廷的世家官僚──门阀士族。
【“九品中正制”和“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从个意义上来说就是“察举制”的演化,两者的共同点就是推举制度,察举制度中举孝廉主品德,举茂才则侧重能力,而九品中正制将其进行了统一。
<></> 在东汉末年,由于天下大乱,对于“察举制”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导致人士流移,政府选举无法查考乡闾的批评,因此一方面顾及乡闾评定的旧传统,另一方面适应人士流移的新环境,遂最终决定在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务。
相对于“察举制”而言,“九品中正制”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收回了地方大员任命官吏的权力。
【“九品中正制”设立的原因】
“九品中正制”能取代“察举制”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第一点就是因为当时是由于汉代州郡察举制度已经**不堪,再则汉末户口流离,即地主士人亦多侨寓他乡,州郡察举制已不适用。
其次是曹丕当时准备代汉称帝,所以希望借助设立“九品中正制”谋求世家大族的支持。历史上曹操虽然表示自己想做周文王,但他的儿子曹丕是无法和周武王相提并论的,当时曹丕刚刚上位,并没有足够的威望,所以他最终选择了妥协以谋求称帝。
【“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九品中正制”在早期对于曹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的影响,早先曹操虽然多次发布求贤令,并且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的提拔人才,但总归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而“九品中正制”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早期,选拔人才还是较为注重品德和能力的,不过后来随着士族的门阀化,选拔人才越加看重门第,后来中正基本都是本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也都是那些世族名门。
最后,那些世家大族之人,无论品德高低,能力好坏,所得评价基本都为上等,而寒门子弟则出头无路,形成了明显的士庶等级界限。
【士族的门阀化和“九品中正制”】
早在东汉末年,士族就已经有门阀化的趋势,汝南袁家和弘农杨家都是当时的典型代表,两家四世三公,在朝廷内外门人弟子满天下。当时的察举制已经开始奔溃,世家大族们利用察举的漏掉拉帮结派,已经形成了不小的势力,完成了初步的门阀化。
在东汉末,世家大族们和外戚、宦官就是当时的三大毒瘤。
在魏晋时代,统治者吸取了东汉灭亡的教训,对于宦官和外戚进行了限制,造成了士族门阀独大,曹丕和司马懿后来都为了巩固和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立和加强了九品中正制,使得这一制度对于世家门阀越加有利。
中正品第唯以血统为准,门第高即获高品,此时只须分别士庶高下便已足矣,中正品第只不过是例行公事。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者也。
士族权力的增长也意味着皇权的衰落,在两晋时代,皇权衰落了一个新的低点,皇帝想要治理天下都必须依靠门阀才能办到,后来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才使得皇权再次由衰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