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第六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提要]
虚实二者迥异,然为兵法所用又归于一;作战必须支配敌人,而不为敌人所支配。
行军作战要避实击虚,这样就能将自己的兵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取得主动权。
“假作真时真亦假”,在一定条件下虚与实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用兵的规律像水的流动,不是固定不变的。
[原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则我从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多,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迎战敌人的就安逸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调动敌人前来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己自动来上钩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进入我防区范围的,是以利害威胁的结果。因此,敌人休息得好,要能设法使他疲劳;敌人给养充足,要能设法使他饥饿;敌人驻扎不动,要能使它调动。
出兵指向敌人必须援救的地方,行军于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疲劳,是因为走的是在没有敌人阻碍或防守不严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注意防守或不易守住的地方;防御而必须能稳固,因为扼守的正是敌人不敢攻或不易攻破的地方。所以关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关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
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到听不出一点声息。这样,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进兵时,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冲向敌人防守空虚的地方,撤退时使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行军速度很快,敌人追赶不上。
所以,我军要战,敌人即使高垒深沟坚守,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与我交战,是由于进攻的是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军若不想交战,虽然划地防守,敌人也无法和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诱使敌人改变了进攻方向。
所以,用示奇正之形于敌人的办法欺骗敌人,使敌情暴露而我情不露痕迹,我军的兵力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样我就能用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去攻击敌人,造成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我军与敌人作战所用兵力就少了。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就不知道,不知道那么要防备的地方就很多,敌人要防备的地方越多,兵力越分散,这样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处处防备,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了;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右边,左边兵力就薄弱;这样就要处处防备,就各处兵力薄弱。兵力所以少,是因为处处防备的结果,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处处防备分兵的结果。
所以,能预先知道同敌人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跋涉千里去同敌人交战。如果不能预知交战的地点,不能预知交战时间,那么就会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到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以我之心忖度、推断,越国兵力虽多,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又有什么裨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敌人兵力虽多,可以使它无法用全部力量同我较量。
所以,认真分析判断敌情,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挑动敌军以求了解他人的活动规律,示形诱敌,以了解敌人所处地形的有利不利,进行战斗侦察,以求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所以,示奇正,虚实之形以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妙的程度,伪装成最好的地步,能使人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这样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窥察到我军的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把根据敌情的变化之形灵活运用而取得的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人们还是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人们都知道我取胜的战法,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战术来取胜的。所以,每次战胜的策略、筹算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式,而是适应敌情的不同情况发展而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像水的流动,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雄厚的实力而攻击它的虚弱的地方。水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流向,用兵则根据敌人的变化而决定取胜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夺取胜利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了。
所以说,五行没有常胜,四时没有常位,白天有短长,月亮有圆缺。
[兵法精粹]
以主动制胜
凡是先到达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能以逸待劳;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会疲于奔命。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主动制敌,而不受制于敌人。
能使敌人自动上钩,是以利引诱的结果;要使敌人不敢前来,须使敌人感到有败亡之害。敌人安逸时,应设法使他疲惫;敌人粮秣充足时,应截断其补给,使其饥饿;敌人安定时,应设法使其动荡不安。
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行动要指向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长途远征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没有敌人抵抗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是因为所攻的是敌人未设防的地区;防守必然稳固,是因为所守的是敌人不敢攻不易攻的地区。所以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怎样进攻。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一点声息,因而能操纵敌人的生死,成为敌人的主宰。
我军进击时,敌人无法抵抗,那是因为我军进攻的是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我军退却时,敌人无法进击,那是因为我方行动迅速,敌人追不下,当我想和敌人决战,即使敌人坚守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应战,那是因为我进攻的是敌人必须援救的要害地区;当我不想决战,即使随便划地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那是因为敌人受我牵制,被我欺骗。
分敌以众击寡
所以虚张声势,欺骗敌人,让敌人暴露行动或部署,而自己却不露形迹,就能使自己的兵力集中,而使敌人的兵力分散。如果自己的兵力集中为一,而敌人的兵力分散为十,就等于我方以十倍的兵力打击敌人,造成我众敌寡的态势。能够以众击寡、就很容易获胜。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不能使敌人预知;敌人不得而知,就会处处设防,这样同我军作战的敌人数量就少了。敌人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薄弱,是由于处处防备,兵力分散;我方兵力所以众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备。
因此,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时间和地点,就是跋涉千里,也可与敌人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时间和地点,则敌人攻我左翼,我不能调动左翼部队相救;敌人攻工左翼,我不能调动右翼部队相救;敌人攻我后方,我不能调动前方部队相救;敌人攻我前方,我不能调动后方部队相救。前后左右尚且不能相救,更何况部队之间远的相隔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
藏形迹于机变
因此将帅必须分析判断(策之),明白利害得失,挑动敌军(作之),了解其动静规律;故意显露我方态势(形之)以探求所处地形的利与不利之处;用少数兵力和敌人较量(角之),以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
战斗态势运用到了极致,就看不出一点形迹,即使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底细;智谋再高的人,也无计可施。以变化莫测的战斗态势取胜,众人不知我是怎么获胜的,一般人只知道我获胜,都不可重复同一套战法,应该因多种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象水一样(兵形象水),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用兵则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百攻击其虚弱之处。水随地形高低而改变流向,用兵也要顺应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定的方法,就象流水没有一定的形态,能因应敌情变化而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
用兵的规律就象自然现象;五行相生相克,四季交替更迭,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家使用范例]
项羽杀宋义
孙子在这里提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思想。“致人”,即调动敌人。让敌人按照我的意图行事;“致于人”则是指被敌人牵制行动。孙子指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没有主动权,便会陷入被动、消极防御甚至处处挨打的境地。克敌制胜的关键是享有主动权,它贯穿于整个战争的全过程。
陈胜反秦揭竿起兵,遇到了以秦朝少府章邯为首的秦官军主力的顽强抵抗。这会儿,章邯已移师攻赵。陈余抵挡受挫,退至巨鹿。敌众我寡,不得不向楚怀王求援。楚怀王是项氏叔侄树起来的一面旗帜。陈胜被了手下的庄贾杀死后,反秦力量群龙无首。于是,项氏叔侄找到了原楚怀王的孙子,把他作为自己的精神领袖,他的也被称为楚怀王。此次援赵,楚怀王把这一使命交给了宋义和项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宋义在项氏叔侄那儿不过是个谋士,楚怀王怎么会把上将之重任交给他,而让项羽屈居于宋义这下呢?原来,在濮阳之战之前,宋义曾预言说项梁这支队伍骄气十足,而骄兵必败,结果果然为宋义不幸言中,项梁在那次战役中战死。项羽因为在进入关中以后大肆烧杀,颇失人心。再说,楚怀王也不愿使自己成为项氏的傀儡,便借此调度节制项羽。对此,项羽忿忿然却又不可奈何。
队伍按时开拔后,于中途莫明其妙地停驻下来。巨鹿前线急盼援兵,宋义却以途中连住46日,裹足不前。项羽忍不住入帐请战,却遭到宋义的奚落。眼看严寒将至,雨雪纷纷,士卒又冻又饥,宋义却高坐账中,天天与诸将豪饮大嚼,军中对此颇多埋怨。
项羽听到士卒们对宋义的不满与日俱增,觉得时机成熟了。一天早晨,他大步来到宋义账中。宋义正在洗漱,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项心拔剑砍掉了脑袋。随后,他携首级出账示众:“宋义与齐私通,我奉怀王命令,已将他斩了。”还自称是假上将军(代理上将),工上报怀王。楚怀王明知项羽是夺取兵权,却奈何不得,只得传令项羽为上将军。
有了来之不易的兵权,下一步作战便只能胜,不能败,不然怎么体现项羽为上将的力量呢?于是,项羽下了狠心,下令沉船,砸锅、烧屋,只带3天的军粮,与秦军决一死战,不得生还。“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军至死地而后生。到了这个份上,将士们个个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人人怀着必死的信念拼命杀敌。巨鹿之战,赢得了大败章邯为首秦军主力的战绩。陈胜举义以来军事上的低潮终于被扭转了过来。以此为转机,出现了反秦武装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的大好局面,秦朝被推翻终于成了指日可待的事。假如项羽不杀宋义,不把军事指挥权抓住在自己的手里,肯定无法取得巨鹿之战如此辉煌的战果。
桂陵、马陵之战
战国初年,在齐、魏、韩、赵、秦、楚、燕七国中魏国是强盛的国家。首先魏国在三家分晋时,分得了河东地区,此地区生产较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其次,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任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逐步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封建地主政权。在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开荒,兴修水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军队建设上,建立了“武卒”制度,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魏国日益强盛起来。魏惠王时期,国力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当时齐国不是较大的诸侯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力逐渐强盛。在魏国不断向东扩展的形势下,齐国为了同魏国抗衡,便利用魏国与赵、韩之间的矛盾,展开了对魏斗争。
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同魏国抗衡,向卫国发动了进攻,卫国位于赵、魏之间,夺取了卫国就取得战略上的有利地位。卫国原是魏国的属国,现在赵要将它变为自己的属国,魏国自然不会同意。魏国以保护卫国为借口出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与齐是盟国,当邯郸告急时,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此时正在图谋向外发展,因此答应救赵。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讨救赵的办法。齐相邹忌主张不去救赵,齐将殷干朋则主张力救,认为不救不仅对赵国失去信用,而且对齐国本身也不利。他从齐国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先让赵、魏两国相互攻战,等到两败俱伤之时,才出兵救赵的战略方针。齐威王同意了殷干朋的意见。齐国少量兵力南攻襄阳陵,以牵制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出兵救赵。
公元前期353年,魏国攻破了赵都邯郸。时机已成熟,齐威王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救援赵国。
孙膑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年轻时他曾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将军,他自知能力不及孙膑,便伪造了罪名,私用刑法割断孙膑的两脚经脉,并在他的脸上刺字涂墨,妄图使他永远不能够出头露面。孙膑忍辱负重在魏多时,直到有一天他听说齐国使者来到魏,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见了使者。齐使认为孙膑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暗地将他藏在车子里,带回了齐国。到齐后,孙膑得到将军田忌和齐威王的赏识。这次齐军救赵,威王到齐后打算派孙膑为主将,但孙膑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暴露出来,于是推说自己是受形身残的人,不宜为将。齐威王遂改用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大举伐魏救赵。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赞成他这种打法,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调解别人打架,自己不能帮助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一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冲其要害,使敌人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相攻,已经相持了1年多,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果你统率大军迅速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魏军必然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便于我们打败它。”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率齐军主力向魏国国都大梁进军。大梁是魏国政治经济中心。庞涓得知大梁危急的消息,大惊失色。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留守邯郸,而以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将地势险要的桂陵作为作战区域,在路上阻击魏军。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长途跋涉使士卒更加疲惫不堪,而齐军则是占有先机,士气旺盛。因此,面对齐军的阻击,魏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终于惨败而归。
在桂陵之战中,魏军虽然败了但仍具有一定实力,并未因此而放弃邯郸。后来,秦国不断向魏国进攻,魏国没有力量同时与多国相争,才放弃了吞并赵国的打算。真正使魏遭到严重削弱是10年后发生的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求救。田忌认为如不救韩,韩将有被吞并的危险,主张尽早救之。孙膑既不同意不救,亦不同意早救。他认为:现在韩、魏两军均未疲惫,如果立发兵去救,将陷入政治上被动听命于韩、军事上代韩受兵的困境,并且胜利亦无把握。首先向韩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国竭力抗魏。等到韩国处于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齐威王采纳孙膑的建议,并亲自接待韩国使者,暗中答应出兵帮助。韩国仗恃着齐国的帮助,坚决抵抗。
韩、魏先后5次交战,韩国均失败了。韩国向齐告急,齐威王认为时机已到,又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攻魏救韩。孙膑又使出“围魏救赵”的老办法,直向魏都大梁进军。魏国主将庞涓立即把军队从韩国撤回来,这时,齐军已经越过齐国边界,进入魏国的国境了。孙膑知庞涓已从后面赶来,于是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素来强悍英勇,看不起齐国,我们应装着胆怯而逃亡的样子,诱魏军中计。现在我军进入魏国境内已有很远了,可用减灶之计。我们齐军今日进入魏地,在宿营地做10万个灶,明日只做5万个灶,后日到宿营地也只做3万个灶,逐日减灶,这样魏军就会认为我们怯战,逃亡士兵很多,他们必然趾高气扬,日夜兼程前来追逐。这样,不但消耗了他们的力量,而且麻痹了他们的斗志。田忌采纳了这个计划。
庞涓回兵进入国境,一路之上,庞涓为了了解敌情仔细观察了齐军安营地方。追了3天,虽然还没追上,庞涓却很有把握地认定齐军逃亡的士兵已过半数。他决定甩下步兵,只统率一部分轻装的精锐部队,快速追赶齐军。孙膑估计了庞涓追兵的行程,认定晚上必然到达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马陵在两山中间,道路狭窄,便于埋伏军队。孙膑命士卒将道路两侧树木全部砍倒,只留下最大的一棵树,其余的树乱七八糟地横在路上,以阻塞交通。在留下的那棵树的东面,剥去一大块树皮,露出白色的树身,在上面用黑煤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孙膑又安排了1万弓箭手,分成两队埋伏在道路两旁的险要处,吩咐他们只要看到树下的火光一亮,就立即朝树下放箭。他又调一部分军队隐藏在离马陵不远的地方,只等魏军一过,便从后面截断退路。
那天晚上庞涓率领轻骑进入马陵道,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一棵大树露出白木,上面有着一行字,但瞧不清,于是他叫士兵点起火把来看,看完后庞涓心里一惊,知道又上当了。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溃散,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便愤恨自杀。齐军乘胜进攻,大败魏军,俘虏太子申。
马陵之战重创魏国。接着,齐、秦、赵从东西北三面夹攻魏国,后来到“会徐州相王”时,强盛一时的魏国终于屈服于齐国,战国的形势由此发生重大转折,齐国代替魏国而称霸诸侯。
在桂陵、马陵这两场战斗中,孙膑将《孙子兵法》的“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指导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与发挥。
[商战使用范例]
IBM屡次掌握主动权
IBM是世界电脑市场的龙头老大,它所拥有的资产远远超过500亿美元。
商场即战场。IBM的发展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它也有竞争、挑战和对手。然而它在每次竞争中,总是力争主动,完善自己,从而在战胜对手的过程中使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在计算机市场上,首先向IBM开炮的是雷明顿·兰德公司。1951年,兰德公司向美国统计局出售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首次向IBM发起了挑战。
兰德公司的进攻使IBM的主席小沃森大为惊讶,他立即召开上层会议,研究对策。
IBM抢先投入自己的全部实力,从宣传攻势到网络专家,从占据技术领先优势到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每一步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同时,密切注意兰德公司的倾向,分析对手的每一个企图。终于IBM这种全方位的进攻它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上风,一路领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结果兰德公司在强敌面前败得溃不成军,只好退出竞争。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些陆续强大起来的电子计算机公司联合起来,结成了阵容庞大的盟军,向IBM射击密集的炮弹,想一举轰毁IBM的阵地,在这场围战争中,盟军耗去变达了亿美元的广告费。
面对盟军异常凌厉的攻势,IBM没有正面出击,以牙还牙。它采取了有效的防御策略——推陈出新,不断用自己更新、更优良的新产品取代自己过去的产品,以最优质的产品争取到市场的主动权,那么敌人就会不攻自破。
于是,IBM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词:比IBM更优良、更便宜、更好。很快新产品XT型个人计算机上市了,它具有硬盘装置,能存储5000页资料。刚投入市场就引起了一片叫好声。
紧接着,拥有全新微处理器的AT型个人计算机又在计算机新产品上一展雄姿,大放光茫。它的功能没有任何一家其他计算机公司敢与之抗衡。
盟军阵脚大乱,无数的中小型计算机公司被迫关门或严重亏损。
IBM在发展过程中,时时都在迎接挑战,每一次都能以多变的谋略及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将对方打倒在地,从而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处世使用范例]
缇萦救父
西汉初年,刑法十分残酷。
当时,有全名医叫做淳于意。被人诬告了一状,按当时法律要被押送至京城长安执行“肉刑”(刺字、割鼻或砍去一只脚)。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眼见父亲要被押送走,五个女儿哭做一团。淳于意心烦意乱叹道:“唉,生女不如生男,到了紧要关头却没有一个能帮我开冤的!”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才十多岁,听到父亲的话后,心如针刺,她对四个姐姐说:“我陪父亲去长安,就是死,也要还父亲一个清白。”
缇萦收拾行李,跟随着父亲,一路上餐风饮露,十分艰辛,终于到了长安城。缇萦一到长安城就四处向人打探救父亲的办法,一位好心人被小缇萦救父的精诚之心所感动,对她说:“皇上曾经有令,百姓如有急难的事情不能解决,可以直接给皇上写信,你父亲果真冤枉,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缇萦听后,谢过好心人的指点,立刻写了封十分诚恳的书信,亲自送到皇宫,请求守卫皇官的卫兵转交给汉文帝。缇萦在信中写道:“我是太它小吏淳于意的女儿,名叫缇萦。我父亲在齐地做官时,人人都称赞他廉洁奉公;后来,父亲行医各地,为人治病。父亲精通医学,深受称道,偶尔治不好的,那也是病人已不可医治与父亲没有关系。如今,父亲被歹人诬告,被叛处肉刑。我知道人一旦外死是不会复生的,人被处以肉刑没有关系,割掉的鼻子不能再长出来,砍掉一只脚,同样,不能再接上,脸上被刺了字了就破了相,以后,这个人想改过自新也办不到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我是一个弱小的女子甘愿入官为官婢,替父亲赎罪……”
15-汉文帝
扫描三才图会548下左图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为缇萦舍身救父的一片诚心所感动,又听说淳于意是个颇有名气的良医,于是下令免除淳于意的刑罪,随后,又下诏免除“肉刑”,以罚做苦工和打板子来代替。
缇萦力求主动,代替大胆“告御状”,不但救了父亲,还使天下的人都免除了“肉刑”的痛苦,传为古今一大佳话。
爱决斗的美国总统
孙子把握战争主动权的思想,也是指导我们人生活动的重要思想。
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像巴甫洛夫的狗,听从外来的信息;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
由于过去的经历和无数次的教训使得许多人心有余悸,他们最担心“别人会怎样说呢”?怕枪打出头鸟,凡事随大流,开会时坐在后边,更不敢第一个发言;工作求中等水准,绝不会比别人多干,以免有人评论他们爱出风头。别人求他们办事,他们虽极不情愿,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怕别人认为他是不讲情面的人。
这样的人太在乎别人的想法,所以会出现许多女人热衷于同一发型,有的人心甘情愿地一直维系感情早已破裂的婚姻关系,生活在令他(她)厌烦的生活圈里。当然不能说这种人不想走出“围城”,只不过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语言。
“别人”式的枷锁会扭曲一个人的人格,压抑你的创造力,就连你原有的能力也将被破坏殆尽。
许多人还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别人的劝告,从怎样教育子女,到怎样减肥;从购买什么牌子的化妆品到怎样致富,不一而足。这些“顾问”使得我们盲目行动,有时还会被虚假的宣传所迷惑,自然少不了上当受骗。因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无法得到一流的专家、学者的咨询服务,而是轻易相信了“街头巷尾、道听途说”式的忠告者的处方。
有一位管理专家在谈到有关“成为一位领导者所必备的条件”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断地告诉我们‘应当保持普通而非卓越’。但是这种普通人是毫无发展潜力,做不出任何一件事情的。而领袖人物的定义即意味着在某一个群体中与众不同才华突出的人,领导人物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突出才行。我们应当努力的,是要尽力使自己显得跟其他人有所不同,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模一样。”
杰克逊被称为美国“最爱决斗的总统”。他的爱决斗习惯起因于他太在意别人的说法。
杰克逊的妻子雷切尔17岁时与第一任丈夫刘易斯上尉结婚不久即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雷切尔便回到娘家居住。那时,年轻的律师杰克逊正是雷切尔母亲家的房客,两人一见倾心,互相爱慕。杰克逊非常同情雷切尔的遭遇,为了她不再被刘易斯上尉欺负,便担当了她的保护人。当刘易斯上尉声称要用武力夺回妻子的时候,杰克逊和雷切尔逃到了密西西比州。刘易斯上尉向法院提出要与妻子离婚。杰克逊与雷切尔误以为刘易斯已获离婚许可,未经核实,就举行了婚礼,过上了夫妻生活。两年后,他们才得知刘易斯故意拖延时间并未办妥离婚手续。离婚判决书于是1794年初才送到雷切尔手中,此时她和刘易斯上尉才算正式离婚。
刘易斯上尉的做法让杰克逊和雷切尔陷入了尴尬境地,他们只好补办了第二次婚礼。顿时,杰克逊夫妇成了人所共知的重婚犯和通奸者。
杰克逊与雷切尔重婚的事成了当地人议论的话柄,许多人把这一丑闻到处宣扬,杰克逊异常恼怒,发誓要捍卫心上人的名誉。1803年,杰克逊与田纳西州州长塞威尔之间由于后者说雷切尔的坏话而发生了恶斗。杰克逊怒不可遏,拔枪向塞威尔射击,险些打中了他。1806年,田纳西州的神枪手迪金斯在与杰克逊就赛马赌注发生的争吵中,又亵渎了雷切尔的名声,杰克逊向迪金斯下了决斗挑战书。在决斗中,迪金斯当场死亡,杰克逊左胸中弹,因靠心脏过近,子弹无法取出,一直留在体内,伴随他一生。
1828年杰克逊参加总统竞选,他的竞选对手亚当斯散发了一本决意搞臭他名声的小册子。小册子里专门列举了杰克逊参与斗殴、打架、决斗等事件达20余次。亚当斯攻击杰克逊的生活和性格太放纵,不适宜担任总统。尽管杰克逊最后竞选成功,但他却一直尝着人生的苦果,因为他心爱的妻子雷切尔由于承受不住别人说他们是重婚犯和通奸者的压力而英年早逝。
杰克逊和雷切尔的爱情是一出悲剧,如果杰克逊和他的妻子雷切尔补办第二次婚礼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说法,坚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也许他们会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他们会更多地享受生活,白头偕老。
世间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而且正邪善恶互相交错。所以只要你心中看得开就行了,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呢?如果我们以别人的看法为指针,我们存有这种潜意识,生活就会苦多于乐。毕竟无法尽如人意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只是为了别人而活,痛苦难过的只有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在乎别人的说法呢?为什么我们要将自己的命运操控在别人手上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兵家使用范例]
孙策攻王朗
从本质上讲,战争是难以穷尽的特殊“艺术”,内蕴着无穷的复杂因素,不论何种战争,战胜敌人的战法,从来都是不会重复的。一个成功的将帅,能够驾驭规则与模式,但决不会局限于某些规则与模式,每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都是从战斗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与发展,决不是僵化教条、生搬硬套或重复前人的模式。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指出:“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孙子讲的“战胜不复”就是这个道理。战争中,一种新的谋略、新的手段、新的作战方式、新的武器装备等,往往可以达到出敌意外、出奇制胜的效果。人类战争史上,没有完全重合的战争,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作战方式方法。
要获得胜利,指挥员必须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观念,运用新思维、制定新谋略、创造新战法。韩信背水设阵,破忌而创新,是以奇取胜;徐晃重复使用这一战法,因缺乏创新而失败。所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谋略运用,如“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等,之所以流传至今,常用不衰,就因为使用者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虽然是同一种战法,却因人、因事、因时而异,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或完一的照抄照搬。公元196年,孙策发兵进攻王朗,以夺取中原。王朗军在固陵坚守防御,孙策从水上连续数次发动进攻都没成功。这时,孙静建议孙策说:“王朗凭借坚固工事防御,我们很难迅速攻打下来,查渎以南距离这里数十里,有一条重要的道路,最好从那里发起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孙策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下令欺骗士兵说:“最近阴雨连锦,饮水污浊,士兵喝了多腹痛,赶快准备数百个水缸用来取澄清的饮水。”黄昏以后,又令士兵烧起一堆堆的烟火,佯示部队主力仍然集中在这个方向。天黑以后,孙策偷偷转移主力,从查渎道路前进,突然袭击高迁屯。王朗惊慌失措,急忙派兵迎击,已无济于事,随即被打得大败。
[商战使用范例]
选择新视角,不固守陈规
孙子提出“战胜不复”的军事思想,主张根据不同的形势灵活用兵,因形制胜。不能固守陈规,拘泥于某一种方案,而应该大胆创新。
创新得自于积极的、充分的思考。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整天埋首于他人所设计的程序,永远只是拾别人牙慧,又哪里有可能成功呢?所以要尽可能选择新视角,力争看到事物的新侧面。
许多年前,好奇的记者们听说大街上有人卖一块铜,要价28万美元,常人看来这块铜只值9美元。于是这个人被请进电视台。此人是位艺术家,他讲述了喊价的道理:一块铜如果什么都不是价值9美元,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假如制成纪念碑,那就该值28万美元了。华尔街的一位金融家被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请他用那块铜制成一尊成功人士的胸像,价值为30万美元。同一块铜价值可以是区区9美元,也能激增至30万美元,其间的差额就是人的创造力。
有位名叫富安宏雄的日本人得了肺病,却无钱医治,只好躺在床上休养。心烦意乱之际听到水壶“咔嗒咔嗒”的声音,一气之下,他用锥子向水壶扎去。很巧,锥子正扎在水壶盖上,咔嗒声立刻消失了。富安宏雄眼睛一亮,是否能搞一项发明呢?最终他成功设计了报警水壶并申请了专利。日本制壶公司采用了他的发明,赠送奖金290万日元。一个人从身无分文变成百万富翁,其中的诀窍也是人的创造力。
[处世使用范例]
“点石成金”的食指
一位得道仙人有一根“点石成金”的食指,不论你想要什么,他只要用食指轻轻一点,就能变出来。一天,仙人遇到了一个乞丐,顿生怜悯之心,便用神奇的食指为乞丐“点”出了食物、衣物等许多东西。最后,仙人亲切地问:“你还想要什么,尽管说,我会让你满足的。”那个乞丐想了想,怯生生地说:“我想要您那根‘点石成金’的食指。”
人们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总是指责那位乞丐贪得无厌,其实,反过来想,那位乞丐确是聪明至极,试想,仙人“点”出再多的东西也有用光的时候,如果自己有了“点化”的本领,岂不一劳永逸?创新能力就像那根“点石成金”的食指,如果身边有人拥有,偶尔为你“点化”,当然是幸事,不过,要是自己也有一根这样的“食指”,岂不更妙!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家使用范例]
诸葛亮避实击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而作为战争中活力对抗的双方,其强与弱、虚与实、优与劣等,也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往往是强中有弱,弱中有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只不过是孰多孰少,明显与不明显罢了。战争中的“虚”,主要指交战双方在指挥、谋略、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在战略战术等方面存在的弱点和失误。“避实击虚”就是避开敌方的锐气和长处,充分利用和专门打击敌人暴露出来的弱点和短处,这是战争中不论强者或弱者都非常注重使用的重要的原则。
精通“避实击实”术的莫过于三国时蜀汉军师诸葛亮了。他才华横溢,无所不精,尤其是在用兵上权变诡谲,神出鬼没。他可以排“八卦阵”,不用一兵一卒,即可陷敌十万之众于死地;用“空城计”谈笑间退敌城下大军;更为奇者,即便他死后,也曾将魏军统帅、著名的军事家司马懿给吓跑过,人称“死诸葛亮吓退活司马”,如此等等,足见诸葛孔明的智慧。孔明的“神”,就在于他擅长“避实击虚”。
16-武侯弹琴退仲达
扫描图像三国志242
他在蜀汉中后期多次向后主刘禅请缨,挥师北伐,志在恢复刘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他的战略布置是先全力进攻旧都长安,然后才捣毁曹魏老巢洛阳。从总局上看,这就是个大迂回战略,目的是尽量避免正面交锋,以运动战的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然后才集中后力,打歼灭战。他的战略思想,经实际运用证明是正确的,尤其是最后一次,若非误用马谡,以致街亭失守,魏氏政权的覆灭是指日可待的。当然,孔明也有失误。例如,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蜀汉军占领了南郑以后,开始讨论下一步布置。其中,魏延献计,要求出奇兵袭击长安。他说:“只震五千精兵即可,先向襄中出发,沿秦岭东进,再以子午谷挺进长安,20天后,我们就可在长安开庆功会了。
魏延的建议的实质就是以空袭方式进攻强敌,这显然有悖于孔明的一贯战略。于是,孔明答道:“不,这样太危险!我们应该向敌人最弱的陇右进攻,既不用冒险,且全胜的把握很大!”便排斥了魏延的建议,仍采用大迂回的战术,结果不尽人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若干年以后,邓艾以魏延式的战术,绕开了姜维的防线,率精兵五千,从所谓“死亡线”空袭了蜀汉老巢——成都,灭掉了蜀政权!若当时孔明采用了魏延的建议,那先该灭亡的是否便是曹魏了呢?可见,“避实击虚”也不过可太教条。
[商战使用范例]
路透“闪电战”
“实”是指战力充沛的状态,“虚”指战力的空虚薄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对方精力旺盛的时候,要尽力避免与之正面交锋,但是当对方力量消弱时要把握住时机大举进攻。
路透来到伦敦创办国际通讯社之前,曾有一段时间在德国的古城亚琛从事通讯工作,在这里,他为自己将来的腾飞从各方面奠定了基础。1849年10月,普鲁士政府正式开通了从柏林到位于同比利时交界处的亚琛之间的电报线,计划提供商业通讯使用。这样,亚琛的地理位置一下子便重要起来,利用柏林与亚琛之间的电报线从事服务也成了十分有利可图的事业。
路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行动起来,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干一番事业。他赶到柏林,想在那里仿效巴黎的哈瓦斯也办一家通讯社。但是,另有一个叫沃尔夫的人已经抢在他前头,在柏林建立了“沃尔夫办事处”。沃尔夫家中广有资财,经济实力雄厚,且有着与路透同样精明的头脑和才干,面对这样的对手,路透十分明白自己无力挑战。但是,路透并没有气馁和绝望,他避实就虚地打了一场“闪电战”,马不停蹄地赶到亚琛。一瞧亚琛的生意无人问津,路透喜出望外,马上开办了一家的电报办事处。路透广泛收集欧洲主要城市的各种行情快讯,经处理后汇编成“路透行情快讯报”,然后利用尽可能快的交通联络工具提供给订户。由于不辞辛苦,加倍努力,路透的经营市场很快打开,一个时期以后,竟然出现了一股争相订购路透快讯稿件的局面。路透终于站住了脚跟。
“避实击虚”一般是作为军事上的谋略。其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力量薄弱的地方。但在办事过程中,这一谋略也常常具有实际意义。像路透一样,当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在没有取胜把握的情况下,应该主动、灵活,另觅他途,避免以弱碰强。在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地方再施展自己的手脚,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处世使用范例]
像水一样做人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善于用水作战,曾经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号。他曾经写过“水五则”,指出:自己活动,工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并随物赋形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雨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水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即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有了这种灵活性,就可以在生活中少受挫折,就可以保证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例如,在国内战争时期毛泽东所提出的著名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就是中国人这种灵活性的生动体现。水的另一特性是它的目的性,即“水向东南流”条条江河归大海。尽管前途多艰,水总是无也不入,直至达到目的地。即使遇到最强烈的抵抗,那么“水滴石穿”,“守柔曰强”,水的柔弱反而转化成了最锐利的武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提出的“持久战”观点,正是水的目的性和水滴石穿精神的体现。
上善若水,作为一种哲学的信念,就是教导人们,在生活中不要一味逞强好胜,不要急于求成。这种哲学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随方就圆,从容不迫,寓刚于柔。这样,人就能在任何环境中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善若水”又是一种实用的生存艺术。水的随方就圆,随坡就低特点,正象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人生艺术。这种艺术不仅保证了生命不被扼杀,还提供了达到自由境界的无限可能。正因为有了“随遇而安”的艺术,所以才有可能在各种严酷的生存条件下进入“自得”的生命境界。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悄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轻轻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完,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台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天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个洞!”
做人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有一些柔韧的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败。
故兵无常势,永远常形,能固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家使用范例]
李孝敬攻淮阴
公元684年9月,徐敬业在徐州发动叛乱。武则天命令李孝逸、魏元忠率兵征讨。当时徐敬业驻兵屯守下阿溪,而让其弟徐敬猷驻兵淮阴。了解到如此情况,魏元忠向李孝逸献计,先率轻骑兵改打淮阴,可是诸将认为此计不妥。有人认为应该先进攻徐敬业,如果先进攻淮阴,徐敬业必定前去救援,到那时将会腹背受敌,到那时,取胜的把握就不大。不过魏元忠认为,徐敬业大军主力军全部驻扎在下阿溪,如果先进攻徐敬业,将难以取胜,到时情况不妙,必难挽回。而徐敬猷不懂作战,兵力薄弱,大军一到就能攻破,徐敬业想救援都来不及,攻下淮阴之后再乘胜进攻徐敬业,必能获胜。徐敬业想救援都来不及,攻下淮阴之后再乘胜进攻徐敬业,必能获胜。李孝敬听从了魏元忠“避实而击虚”的计策,果然攻下了淮阴,之后又打败了徐敬业。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战应该突破常规思维。魏元忠认真分析了徐敬业所部当时的具体军事形势,采取了“避实而击虚”战术,取得了“因敌而制胜”的效果。
苏军夺取顿河大桥
孙子以“兵形像水”的比喻,总结出了用兵的最高境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随着所遇的地形、容器而呈现其形貌。用兵作战也是如此,应该像流水那样,居高奔泻而成势,千变万化无常形。
也就是说,用兵必须根据各种地形、时机、敌我双方的综合对比等情况,灵活善变,不拘一格。但是,自然界中的水总是避开高处而流处低处,是有规律可遁的,用兵也有一个重要规律,这就是文中提到的“因敌而制胜”。可以说,“因敌而制胜”的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精华之一。要做到“因敌而制胜”,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把握敌人的虚实,其次要使己方的虚实深藏不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发起反攻,准备围歼三十三万溃败的德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夺取德军纵深地区附近的顿河上唯一的一座铁桥,这是德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苏军第二十六坦克军接受了这一艰苦任务。当时,德军已抢在苏军前面向顿河大桥进,苏军要想越过挡在自己前面的德军简直不可思议!第二十六坦克军军长罗金少将望着漆黑的天空,猛然下定决心,发布命令:“打开所有的车灯,排成纵队向顿河大桥全速前进!”德军就在身边,而且,德军还在公路沿线构筑了防御阵地,罗金少将的命令无疑是等于自杀!但是,军令如山倒,苏军坦克部队的上百辆坦克义无反顾地执行了命令。德军官兵做梦也想不到苏军坦克敢于在自己的炮口前面打开灯、排成纵队行时,人人都认为是自己的部队,没有一个人上前去询问或发出质疑。于是,浩浩荡荡的苏军坦克部队从德军的眼皮底下驶过,一直驶上顿河大桥。德军的退路被截断了,三十三万大军成为苏军的瓮中之鳖。
[商战使用范例]
阿托搬家中心审时度势
商场如战场,做生意亦应因时而动,敌不变我变、敌变我不变,机动灵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阿托搬家中心”的创始人寺田千代是一位善于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的女保龄球业家。
寺田千代乃以前是搞个体运输的,因世界性“石油危机”,运输业不景气,当时的寺田千代乃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了生存,她将孩子拴在驾驶室的座椅上,坚持搞运输。但无论她怎样卖力,仍未逃脱破产的命运。
突然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日本有些地区每年在搬家上的花费很高时,就决定在这一新兴行业上做一番尝试。
搬家听起来简单,但对于寺田千代乃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新行业,为了吸引成千上万的分散住户的注意力,她最先想到了电话号码。因为谁要搬家,肯定会先在电话号码簿上找运输公司的电话,于是她利用电话号码簿替自己公司做广告。日本的电话号码簿是按行业分类的,在同一行业中,企业的排列顺序是以日语的字母为序。因此,她把自己的公司取名为“阿托搬家中心”。这使它在同行业中名列首位,查找时容易被发现。接着,寺田千代乃在电话局的空白号码中,选一个既醒目又容易记的号码—“0123”。
公司成立后,她打破了常规,对搬家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用多变的经营管理办法。她抓住顾客珍惜家财和怕家财暴露的心理,设计了搬家专用车,把家用器皿装在这种车上,安全可靠,路人见不着。日本城市住宅高层建筑多,从楼梯或电梯上下来回挪动,吃力且速度慢。于是她又专门设计了搬家专用吊车和搬家用的集装箱。
阿托搬家中心还打破搬家公司只搬家的做法,搬家的同时还可向顾客提供与搬家有关的服务300多项,如代办消毒、灭虫、清扫、改换电话、子女转学、处理废物等等。
令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阿托搬家中心的“二十一世纪的梦”。寺田千代乃向欧洲最大的轿车厂——联邦德国的“巴尔国际公司”定做搬家专用车,这种车命名为“二十一世纪的梦”,全长十几米,宽二米半,高三米,车前半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驾驶室,上层是一个可容纳全家人的豪华客厅,厅里面有舒适的沙发,供婴儿用的摇篮,此外还装有录音机、电视机、立体组合音响设备、电冰箱、电子游戏机等设施。这种新型搬家专用车通过电视广告向全国空传后,顾客蜂拥而至,阿托搬家中心不得不采取预约登记来搬家。别的搬家公司搬家,行李和人是分开的,常常都是人先到,行李在后。如果改用阿托家中心的“二十一世纪的梦”来搬家,行李和家人同行,全家人坐在舒适的豪华客厅里,饱览沿途风光,使给人留下烦恼记忆的搬家,变成美好,难忘的旅行。
由于寺田千代乃在经营上善于推陈出新、灵活多变、阿托搬家中心日益发展壮大。
[处世使用范例]
闻一多的应变能力
根据对方的心理,审时度势,采用不同的对策,应付不同的情况。
1945年“五四”那一天,云南大学师生们在操场上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到会的人很多,大家情绪十分热烈。大会刚开始时,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许多人争相避雨,秩序开始乱起来。
主持会议的人连声嚷道:“不要动,大家站好,就要开会了!”
不过效果不太大。
此时闻一多正好站在讲台上,主持人就请他出面鼓鼓士气。
闻一多站起来向正在朝四面走动的人群讲道:“同学们!我给你们大家讲一个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周武玄决定起义,去打倒暴君夏纣王。”
就在出兵的那一天,像我们今天一样,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沉得和很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
这时候管占卜的,出来啦,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是老天爷帮我们忙,把兵器上的灰尘,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打敌人更有力啦!
我们今天也碰上了这样的机会,这也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回来!走近来!勇敢的人站过来!……闻一多先生的话一下子打动了人心,大家都不再走动,会议顺利地进行。
闻一多先生在突然下雨的情况下,巧借武王伐纣出师“天洗兵”的典敌,使人们深受鼓舞,从而抑制了避雨的举动,同学样冒雨听讲,秩序井然。
闻一多先生应变有术,根据突如其来的情况借题发挥,表现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随机应变以突发事件为话题,能够有效地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保证活动正常进行。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区别对待不同的人
孙子的“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变化,不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可视为取胜之魂。
人生情况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我们在处世社交,说话办事时,应学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变,应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变措施。这就是孙子讲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道理。
面对下面这些人时,我们要区别对待。
1.过分拘谨的人
这类人的特征是,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很热情地与他交谈,他有时也会表现得很冷漠,不在乎你,不理会你。在交谈时,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什么,有时甚至根本没听你在说。碰到这种人只要你花些时间,去仔细研究观察一下他的一举一动,兴趣爱好,注意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情出来,你就会得心应手。开始时,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做出简单的回答或细微的反应,接下来就好办多了。你可以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引导他充分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使他逐渐投入到与你交谈中,他便会打开话匣子,你的负担便会大大减轻,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不用多说了。你必须始终注意把握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他感兴趣或予以关心的事情,只要你稍加留意,然后有意触及,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说话。因此你要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类人的性格心理,成功地与这类人交往。
2.爱好表现的人
有这样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喜欢表现自己,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不管自己行还是不行,对还是错。如果他露了脸,他便会到处张扬,要是砸了锅,也不要紧,还有成千上万条理由可以拿来搪塞。总之,他忘不了表现自己。对待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因为有时你明知他会出纰漏,好心提醒他,他不但不领情,反而会认为你嫉妒他,甚至记恨你,等他真的出了问题更会怪罪你,说是你使了坏。这类人很少冷静,他们总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做事不假思索、草率决断,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而招致意料不到的损失。所以,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一定记住不要阻止他的自我表现,偶尔做一次配角似乎并不算什么,但为了避免由于这类人的草率和“果断”而造成的麻烦,你最好在适当的时候牵制一下对方,或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他冷静从事。
3.城府较深的人
这些人不肯轻易让别人了解其心思和想法,故而圆滑,不愿被他人操纵或总想使人不知不觉中落入其精心编织的圈套。他们最大的特征是说话不着边际,一旦涉及正题便“环顾左右而言他”,使你产生摸不着头脑和不知如何应对的感觉。事实上,在他的不着边际和“环顾左右而言他”之间,他能迅速了解和掌握你的想法和动机,然后争取主动,使你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被他牵着鼻子走。也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逃避矛盾,保全自己,使自己永远立于旁观者的地位,这样你只会感到无从下手,对待这种人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平等而互不干涉的局面。而当你必须要与这类人合作时,你就有必要先花一番心思考去探察对方的真实想法,然后运用诱导的方式使其露出“庐山真面目”,或者你干脆省力坦率直言,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请其也实话实说。如此也可减去由揣测、诱导手段带来的情报不准确等麻烦。
4.傲慢无礼的人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总以一种傲视一切、举止无礼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你身边有了这种人,一定经常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且周围的人都对这类人持排斥的心态,很显然这样的人是典型的最不受欢迎的人。但既然现在我们必须面对这种人,也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对付他们。不卑不亢,是对待这种人的第一个办法。不论这种人怎样盛气凌人,我们绝不自认卑微,或同样地虚张声势,这样的话,你不但会白费神力,甚至会两败俱伤,带来不良后果。所以,不卑不亢是条良策。第二个办法就是少跟他罗嗦!在这种人面前,你说话应干净利落,少跟他罗嗦,免得给他增添气势,无形中为他增加无礼的机会。如此他就不得不有所收敛。
[提要]
虚实二者迥异,然为兵法所用又归于一;作战必须支配敌人,而不为敌人所支配。
行军作战要避实击虚,这样就能将自己的兵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取得主动权。
“假作真时真亦假”,在一定条件下虚与实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用兵的规律像水的流动,不是固定不变的。
[原文]
孙子曰: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
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
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
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
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虽高垒深沟,不得不与我战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战,画地而守之,敌不得与我战者,乖其所之也。
故形人而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则我从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则敌所备者多,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
故备前则后寡,备后则前寡,备左则右寡,备右则左寡,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寡者备人者也,众者使人备己者也。
故知战之地,知战之日,则可千里而会战;不知战地,不知战日,则左不能救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后,后不能救前,而况远者数十里、近者数里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故曰:胜可为也。敌虽多,可使无斗。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余不足之处。故形兵之极,至于无形;无形,则深间不能窥,智者不能谋。
因形而错胜于众,众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故五行无常胜,四时无常位,日有短长,月有死生。
[译文]
孙子说:凡先占据战场迎战敌人的就安逸从容、主动,后到达战场仓促应战的就疲劳、被动。所以善于指挥作战的人,总是能调动敌人前来而不被敌人调动。能使敌人自己自动来上钩的,是用小利引诱的结果;能使敌人不能进入我防区范围的,是以利害威胁的结果。因此,敌人休息得好,要能设法使他疲劳;敌人给养充足,要能设法使他饥饿;敌人驻扎不动,要能使它调动。
出兵指向敌人必须援救的地方,行军于敌人意料不到的方向。行军千里而不疲劳,是因为走的是在没有敌人阻碍或防守不严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是因为进攻的是敌人不注意防守或不易守住的地方;防御而必须能稳固,因为扼守的正是敌人不敢攻或不易攻破的地方。所以关于进攻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防守,关于防守的,使敌人不知道怎么进攻。
微妙呀,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到听不出一点声息。这样,所以能成为敌人命运的主宰。进兵时,而使敌人不能抵御的,是因为冲向敌人防守空虚的地方,撤退时使敌人无法追击的,是因为行军速度很快,敌人追赶不上。
所以,我军要战,敌人即使高垒深沟坚守,也不得不脱离阵地与我交战,是由于进攻的是敌人所必救的地方;我军若不想交战,虽然划地防守,敌人也无法和我交战,是因为我设法诱使敌人改变了进攻方向。
所以,用示奇正之形于敌人的办法欺骗敌人,使敌情暴露而我情不露痕迹,我军的兵力集中而敌人的兵力分散;我军兵力集中在一处,敌人兵力分散在十处,这样我就能用十倍于敌人的兵力去攻击敌人,造成我众敌寡的有利态势;能做到以众击寡,那么我军与敌人作战所用兵力就少了。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敌人就不知道,不知道那么要防备的地方就很多,敌人要防备的地方越多,兵力越分散,这样我军所要进攻的敌人就少了。所以,处处防备,防备了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了;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左边,右边的兵力就薄弱;注意防备右边,左边兵力就薄弱;这样就要处处防备,就各处兵力薄弱。兵力所以少,是因为处处防备的结果,兵力充足,是由于迫使敌人处处防备分兵的结果。
所以,能预先知道同敌人交战的地点,预知交战的时间,这样就可以跋涉千里去同敌人交战。如果不能预知交战的地点,不能预知交战时间,那么就会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面不能救后面,后面不能救前面,何况远到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呢?
以我之心忖度、推断,越国兵力虽多,对于决定战争的胜败又有什么裨益呢?所以说,胜利是可以争取的,敌人兵力虽多,可以使它无法用全部力量同我较量。
所以,认真分析判断敌情,以了解敌人作战计划的优劣长短,挑动敌军以求了解他人的活动规律,示形诱敌,以了解敌人所处地形的有利不利,进行战斗侦察,以求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所以,示奇正,虚实之形以诱敌的方法运用到极妙的程度,伪装成最好的地步,能使人看不出形迹。看不出形迹,这样即使有深藏的间谍也无法窥察到我军的底细,聪明的敌人也想不出对付我的办法。把根据敌情的变化之形灵活运用而取得的胜利摆在众人面前,人们还是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人们都知道我取胜的战法,但是不知道我是怎样运用这些战术来取胜的。所以,每次战胜的策略、筹算都不是重复老一套的方式,而是适应敌情的不同情况发展而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像水的流动,水流动的规律是避开高处而流向低处;作战的规律是避开敌人雄厚的实力而攻击它的虚弱的地方。水因地势的高下而制约流向,用兵则根据敌人的变化而决定取胜方针。所以用兵作战没有固定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状一样,能根据敌情的变化而夺取胜利的,就叫做用兵如神了。
所以说,五行没有常胜,四时没有常位,白天有短长,月亮有圆缺。
[兵法精粹]
以主动制胜
凡是先到达战地而等待敌人的,就能以逸待劳;后到达战地而仓促应战的,就会疲于奔命。所以善于用兵的人,能主动制敌,而不受制于敌人。
能使敌人自动上钩,是以利引诱的结果;要使敌人不敢前来,须使敌人感到有败亡之害。敌人安逸时,应设法使他疲惫;敌人粮秣充足时,应截断其补给,使其饥饿;敌人安定时,应设法使其动荡不安。
出兵要指向敌人无法急救的地方,行动要指向敌人意想不到的方向。长途远征而不疲惫,是因为走在没有敌人抵抗的地区;进攻必然得手,是因为所攻的是敌人未设防的地区;防守必然稳固,是因为所守的是敌人不敢攻不易攻的地区。所以善于进攻的,敌人不知道怎样防守;善于防守的,敌人不知怎样进攻。微妙啊!微妙到看不出一点形迹;神奇啊!神奇到听不见一点声息,因而能操纵敌人的生死,成为敌人的主宰。
我军进击时,敌人无法抵抗,那是因为我军进攻的是敌人防守薄弱的地方;我军退却时,敌人无法进击,那是因为我方行动迅速,敌人追不下,当我想和敌人决战,即使敌人坚守高垒深沟,也不得不出来应战,那是因为我进攻的是敌人必须援救的要害地区;当我不想决战,即使随便划地防守,敌人也无法与我交战,那是因为敌人受我牵制,被我欺骗。
分敌以众击寡
所以虚张声势,欺骗敌人,让敌人暴露行动或部署,而自己却不露形迹,就能使自己的兵力集中,而使敌人的兵力分散。如果自己的兵力集中为一,而敌人的兵力分散为十,就等于我方以十倍的兵力打击敌人,造成我众敌寡的态势。能够以众击寡、就很容易获胜。
我军所要进攻的地方,不能使敌人预知;敌人不得而知,就会处处设防,这样同我军作战的敌人数量就少了。敌人防备前面,后面的兵力就薄弱;防备后面前面的兵力薄弱。敌人兵力所以薄弱,是由于处处防备,兵力分散;我方兵力所以众多,是由于迫使敌人分兵防备。
因此,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时间和地点,就是跋涉千里,也可与敌人交战;不能预知与敌人交战的时间和地点,则敌人攻我左翼,我不能调动左翼部队相救;敌人攻工左翼,我不能调动右翼部队相救;敌人攻我后方,我不能调动前方部队相救;敌人攻我前方,我不能调动后方部队相救。前后左右尚且不能相救,更何况部队之间远的相隔几十里,近的也有好几里。
藏形迹于机变
因此将帅必须分析判断(策之),明白利害得失,挑动敌军(作之),了解其动静规律;故意显露我方态势(形之)以探求所处地形的利与不利之处;用少数兵力和敌人较量(角之),以探明敌人兵力部署的虚实强弱。
战斗态势运用到了极致,就看不出一点形迹,即使深藏的间谍,也窥察不到底细;智谋再高的人,也无计可施。以变化莫测的战斗态势取胜,众人不知我是怎么获胜的,一般人只知道我获胜,都不可重复同一套战法,应该因多种情况,变化无穷。
用兵的规律象水一样(兵形象水),水从高处往低处流,用兵则是避开敌人的坚实之处,百攻击其虚弱之处。水随地形高低而改变流向,用兵也要顺应敌情变化而克敌制胜。所以用兵作战没有一定的方法,就象流水没有一定的形态,能因应敌情变化而取胜,就称得上用兵如神。
用兵的规律就象自然现象;五行相生相克,四季交替更迭,白天有长有短,月亮有圆有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家使用范例]
项羽杀宋义
孙子在这里提出争取战争主动权的思想。“致人”,即调动敌人。让敌人按照我的意图行事;“致于人”则是指被敌人牵制行动。孙子指出,在战争中,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要掌握战斗的主动权,没有主动权,便会陷入被动、消极防御甚至处处挨打的境地。克敌制胜的关键是享有主动权,它贯穿于整个战争的全过程。
陈胜反秦揭竿起兵,遇到了以秦朝少府章邯为首的秦官军主力的顽强抵抗。这会儿,章邯已移师攻赵。陈余抵挡受挫,退至巨鹿。敌众我寡,不得不向楚怀王求援。楚怀王是项氏叔侄树起来的一面旗帜。陈胜被了手下的庄贾杀死后,反秦力量群龙无首。于是,项氏叔侄找到了原楚怀王的孙子,把他作为自己的精神领袖,他的也被称为楚怀王。此次援赵,楚怀王把这一使命交给了宋义和项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宋义在项氏叔侄那儿不过是个谋士,楚怀王怎么会把上将之重任交给他,而让项羽屈居于宋义这下呢?原来,在濮阳之战之前,宋义曾预言说项梁这支队伍骄气十足,而骄兵必败,结果果然为宋义不幸言中,项梁在那次战役中战死。项羽因为在进入关中以后大肆烧杀,颇失人心。再说,楚怀王也不愿使自己成为项氏的傀儡,便借此调度节制项羽。对此,项羽忿忿然却又不可奈何。
队伍按时开拔后,于中途莫明其妙地停驻下来。巨鹿前线急盼援兵,宋义却以途中连住46日,裹足不前。项羽忍不住入帐请战,却遭到宋义的奚落。眼看严寒将至,雨雪纷纷,士卒又冻又饥,宋义却高坐账中,天天与诸将豪饮大嚼,军中对此颇多埋怨。
项羽听到士卒们对宋义的不满与日俱增,觉得时机成熟了。一天早晨,他大步来到宋义账中。宋义正在洗漱,还没反应过来,便被项心拔剑砍掉了脑袋。随后,他携首级出账示众:“宋义与齐私通,我奉怀王命令,已将他斩了。”还自称是假上将军(代理上将),工上报怀王。楚怀王明知项羽是夺取兵权,却奈何不得,只得传令项羽为上将军。
有了来之不易的兵权,下一步作战便只能胜,不能败,不然怎么体现项羽为上将的力量呢?于是,项羽下了狠心,下令沉船,砸锅、烧屋,只带3天的军粮,与秦军决一死战,不得生还。“破釜沉舟”的典故就来源于此。
军至死地而后生。到了这个份上,将士们个个明白已经没有退路,人人怀着必死的信念拼命杀敌。巨鹿之战,赢得了大败章邯为首秦军主力的战绩。陈胜举义以来军事上的低潮终于被扭转了过来。以此为转机,出现了反秦武装乘胜追击,势如破竹的大好局面,秦朝被推翻终于成了指日可待的事。假如项羽不杀宋义,不把军事指挥权抓住在自己的手里,肯定无法取得巨鹿之战如此辉煌的战果。
桂陵、马陵之战
战国初年,在齐、魏、韩、赵、秦、楚、燕七国中魏国是强盛的国家。首先魏国在三家分晋时,分得了河东地区,此地区生产较发达,经济基础较好。其次,魏国在魏文侯时期,任用了李悝、吴起、西门豹等人,进行了各方面的改革。在政治上逐步废除了世袭的禄位制度,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的制度,建立起比较健全的封建地主政权。在经济上,推行“尽地力”和“善平籴”的政策,鼓励开荒,兴修水利,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军队建设上,建立了“武卒”制度,大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些措施的实施,使魏国日益强盛起来。魏惠王时期,国力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在当时齐国不是较大的诸侯国。公元前356年,齐威王即位后,任用邹忌为相,改革政治,加强中央集权,进行国防建设,国力逐渐强盛。在魏国不断向东扩展的形势下,齐国为了同魏国抗衡,便利用魏国与赵、韩之间的矛盾,展开了对魏斗争。
公元前354年,赵国为了同魏国抗衡,向卫国发动了进攻,卫国位于赵、魏之间,夺取了卫国就取得战略上的有利地位。卫国原是魏国的属国,现在赵要将它变为自己的属国,魏国自然不会同意。魏国以保护卫国为借口出兵包围了赵国的国都邯郸。赵与齐是盟国,当邯郸告急时,赵国派使者向齐国求救。齐国此时正在图谋向外发展,因此答应救赵。
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讨救赵的办法。齐相邹忌主张不去救赵,齐将殷干朋则主张力救,认为不救不仅对赵国失去信用,而且对齐国本身也不利。他从齐国的利益出发,提出了一个先让赵、魏两国相互攻战,等到两败俱伤之时,才出兵救赵的战略方针。齐威王同意了殷干朋的意见。齐国少量兵力南攻襄阳陵,以牵制魏国,坚定赵国抗魏的决心。齐军主力则按兵不动,静观事态发展,准备在时机成熟时出兵救赵。
公元前期353年,魏国攻破了赵都邯郸。时机已成熟,齐威王命令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统率大军救援赵国。
孙膑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裔。年轻时他曾和庞涓一起学习兵法,后来庞涓在魏国做了将军,他自知能力不及孙膑,便伪造了罪名,私用刑法割断孙膑的两脚经脉,并在他的脸上刺字涂墨,妄图使他永远不能够出头露面。孙膑忍辱负重在魏多时,直到有一天他听说齐国使者来到魏,以犯人的身份偷偷地见了使者。齐使认为孙膑是个了不起的人才,就暗地将他藏在车子里,带回了齐国。到齐后,孙膑得到将军田忌和齐威王的赏识。这次齐军救赵,威王到齐后打算派孙膑为主将,但孙膑不想把自己的名字暴露出来,于是推说自己是受形身残的人,不宜为将。齐威王遂改用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大举伐魏救赵。
田忌打算直奔邯郸,以解邯郸之围。孙膑不赞成他这种打法,他说:“要解开乱成一团的丝线,不能用手硬拉硬扯,要调解别人打架,自己不能帮助去打。派兵解围的道理也一样,不能以硬碰硬,而应该避实击虚,避强击弱,冲其要害,使敌人有后顾之忧,自然就会解围了。现在魏、赵相攻,已经相持了1年多,魏军的精锐部队都在赵国,留在自己国内的是一些老弱残兵。如果你统率大军迅速向魏国都城大梁进军,魏军必然回兵自救,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解救赵国之围,同时又能使魏军疲于奔命,便于我们打败它。”田忌采纳了孙膑的意见,率齐军主力向魏国国都大梁进军。大梁是魏国政治经济中心。庞涓得知大梁危急的消息,大惊失色。魏军不得不以少数兵力留守邯郸,而以主力急忙回救大梁。这时,齐军已将地势险要的桂陵作为作战区域,在路上阻击魏军。魏军由于长期攻赵,兵力消耗很大,长途跋涉使士卒更加疲惫不堪,而齐军则是占有先机,士气旺盛。因此,面对齐军的阻击,魏军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局面终于惨败而归。
在桂陵之战中,魏军虽然败了但仍具有一定实力,并未因此而放弃邯郸。后来,秦国不断向魏国进攻,魏国没有力量同时与多国相争,才放弃了吞并赵国的打算。真正使魏遭到严重削弱是10年后发生的马陵之战。
公元前342年,魏国攻打韩国。韩国急忙向齐求救。田忌认为如不救韩,韩将有被吞并的危险,主张尽早救之。孙膑既不同意不救,亦不同意早救。他认为:现在韩、魏两军均未疲惫,如果立发兵去救,将陷入政治上被动听命于韩、军事上代韩受兵的困境,并且胜利亦无把握。首先向韩表示必定出兵相救,促使韩国竭力抗魏。等到韩国处于危亡之际,再发兵救援。齐威王采纳孙膑的建议,并亲自接待韩国使者,暗中答应出兵帮助。韩国仗恃着齐国的帮助,坚决抵抗。
韩、魏先后5次交战,韩国均失败了。韩国向齐告急,齐威王认为时机已到,又任命田忌为主将,孙膑为军师,率领齐军攻魏救韩。孙膑又使出“围魏救赵”的老办法,直向魏都大梁进军。魏国主将庞涓立即把军队从韩国撤回来,这时,齐军已经越过齐国边界,进入魏国的国境了。孙膑知庞涓已从后面赶来,于是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素来强悍英勇,看不起齐国,我们应装着胆怯而逃亡的样子,诱魏军中计。现在我军进入魏国境内已有很远了,可用减灶之计。我们齐军今日进入魏地,在宿营地做10万个灶,明日只做5万个灶,后日到宿营地也只做3万个灶,逐日减灶,这样魏军就会认为我们怯战,逃亡士兵很多,他们必然趾高气扬,日夜兼程前来追逐。这样,不但消耗了他们的力量,而且麻痹了他们的斗志。田忌采纳了这个计划。
庞涓回兵进入国境,一路之上,庞涓为了了解敌情仔细观察了齐军安营地方。追了3天,虽然还没追上,庞涓却很有把握地认定齐军逃亡的士兵已过半数。他决定甩下步兵,只统率一部分轻装的精锐部队,快速追赶齐军。孙膑估计了庞涓追兵的行程,认定晚上必然到达马陵(今河北大名东南)。马陵在两山中间,道路狭窄,便于埋伏军队。孙膑命士卒将道路两侧树木全部砍倒,只留下最大的一棵树,其余的树乱七八糟地横在路上,以阻塞交通。在留下的那棵树的东面,剥去一大块树皮,露出白色的树身,在上面用黑煤写上几个大字:“庞涓死于此树下”。孙膑又安排了1万弓箭手,分成两队埋伏在道路两旁的险要处,吩咐他们只要看到树下的火光一亮,就立即朝树下放箭。他又调一部分军队隐藏在离马陵不远的地方,只等魏军一过,便从后面截断退路。
那天晚上庞涓率领轻骑进入马陵道,他隐隐约约地看到一棵大树露出白木,上面有着一行字,但瞧不清,于是他叫士兵点起火把来看,看完后庞涓心里一惊,知道又上当了。这时,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乱溃散,庞涓自知败局已定,便愤恨自杀。齐军乘胜进攻,大败魏军,俘虏太子申。
马陵之战重创魏国。接着,齐、秦、赵从东西北三面夹攻魏国,后来到“会徐州相王”时,强盛一时的魏国终于屈服于齐国,战国的形势由此发生重大转折,齐国代替魏国而称霸诸侯。
在桂陵、马陵这两场战斗中,孙膑将《孙子兵法》的“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战略指导思想进行了创造性的运用与发挥。
[商战使用范例]
IBM屡次掌握主动权
IBM是世界电脑市场的龙头老大,它所拥有的资产远远超过500亿美元。
商场即战场。IBM的发展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它也有竞争、挑战和对手。然而它在每次竞争中,总是力争主动,完善自己,从而在战胜对手的过程中使自己一步步强大起来。
在计算机市场上,首先向IBM开炮的是雷明顿·兰德公司。1951年,兰德公司向美国统计局出售了第一台商用计算机,首次向IBM发起了挑战。
兰德公司的进攻使IBM的主席小沃森大为惊讶,他立即召开上层会议,研究对策。
IBM抢先投入自己的全部实力,从宣传攻势到网络专家,从占据技术领先优势到研究开发更新的产品,每一步都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同时,密切注意兰德公司的倾向,分析对手的每一个企图。终于IBM这种全方位的进攻它在这场竞争中占据了上风,一路领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结果兰德公司在强敌面前败得溃不成军,只好退出竞争。
一波刚平,一波又起。一些陆续强大起来的电子计算机公司联合起来,结成了阵容庞大的盟军,向IBM射击密集的炮弹,想一举轰毁IBM的阵地,在这场围战争中,盟军耗去变达了亿美元的广告费。
面对盟军异常凌厉的攻势,IBM没有正面出击,以牙还牙。它采取了有效的防御策略——推陈出新,不断用自己更新、更优良的新产品取代自己过去的产品,以最优质的产品争取到市场的主动权,那么敌人就会不攻自破。
于是,IBM推出了这样的广告词:比IBM更优良、更便宜、更好。很快新产品XT型个人计算机上市了,它具有硬盘装置,能存储5000页资料。刚投入市场就引起了一片叫好声。
紧接着,拥有全新微处理器的AT型个人计算机又在计算机新产品上一展雄姿,大放光茫。它的功能没有任何一家其他计算机公司敢与之抗衡。
盟军阵脚大乱,无数的中小型计算机公司被迫关门或严重亏损。
IBM在发展过程中,时时都在迎接挑战,每一次都能以多变的谋略及把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将对方打倒在地,从而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处世使用范例]
缇萦救父
西汉初年,刑法十分残酷。
当时,有全名医叫做淳于意。被人诬告了一状,按当时法律要被押送至京城长安执行“肉刑”(刺字、割鼻或砍去一只脚)。淳于意没有儿子,只有五个女儿,眼见父亲要被押送走,五个女儿哭做一团。淳于意心烦意乱叹道:“唉,生女不如生男,到了紧要关头却没有一个能帮我开冤的!”
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才十多岁,听到父亲的话后,心如针刺,她对四个姐姐说:“我陪父亲去长安,就是死,也要还父亲一个清白。”
缇萦收拾行李,跟随着父亲,一路上餐风饮露,十分艰辛,终于到了长安城。缇萦一到长安城就四处向人打探救父亲的办法,一位好心人被小缇萦救父的精诚之心所感动,对她说:“皇上曾经有令,百姓如有急难的事情不能解决,可以直接给皇上写信,你父亲果真冤枉,为什么不试一试呢?”缇萦听后,谢过好心人的指点,立刻写了封十分诚恳的书信,亲自送到皇宫,请求守卫皇官的卫兵转交给汉文帝。缇萦在信中写道:“我是太它小吏淳于意的女儿,名叫缇萦。我父亲在齐地做官时,人人都称赞他廉洁奉公;后来,父亲行医各地,为人治病。父亲精通医学,深受称道,偶尔治不好的,那也是病人已不可医治与父亲没有关系。如今,父亲被歹人诬告,被叛处肉刑。我知道人一旦外死是不会复生的,人被处以肉刑没有关系,割掉的鼻子不能再长出来,砍掉一只脚,同样,不能再接上,脸上被刺了字了就破了相,以后,这个人想改过自新也办不到了,这是多么令人痛心啊!我是一个弱小的女子甘愿入官为官婢,替父亲赎罪……”
15-汉文帝
扫描三才图会548下左图
汉文帝读完缇萦的信,为缇萦舍身救父的一片诚心所感动,又听说淳于意是个颇有名气的良医,于是下令免除淳于意的刑罪,随后,又下诏免除“肉刑”,以罚做苦工和打板子来代替。
缇萦力求主动,代替大胆“告御状”,不但救了父亲,还使天下的人都免除了“肉刑”的痛苦,传为古今一大佳话。
爱决斗的美国总统
孙子把握战争主动权的思想,也是指导我们人生活动的重要思想。
人生有两种,一种是像巴甫洛夫的狗,听从外来的信息;另一种是运用自己的脑子,选择能使自己变得更好的想法和做法。
由于过去的经历和无数次的教训使得许多人心有余悸,他们最担心“别人会怎样说呢”?怕枪打出头鸟,凡事随大流,开会时坐在后边,更不敢第一个发言;工作求中等水准,绝不会比别人多干,以免有人评论他们爱出风头。别人求他们办事,他们虽极不情愿,也不敢说半个“不”字,怕别人认为他是不讲情面的人。
这样的人太在乎别人的想法,所以会出现许多女人热衷于同一发型,有的人心甘情愿地一直维系感情早已破裂的婚姻关系,生活在令他(她)厌烦的生活圈里。当然不能说这种人不想走出“围城”,只不过是太在乎别人的眼光和语言。
“别人”式的枷锁会扭曲一个人的人格,压抑你的创造力,就连你原有的能力也将被破坏殆尽。
许多人还会心甘情愿地听从别人的劝告,从怎样教育子女,到怎样减肥;从购买什么牌子的化妆品到怎样致富,不一而足。这些“顾问”使得我们盲目行动,有时还会被虚假的宣传所迷惑,自然少不了上当受骗。因为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缺少了辨别是非的能力,因此无法得到一流的专家、学者的咨询服务,而是轻易相信了“街头巷尾、道听途说”式的忠告者的处方。
有一位管理专家在谈到有关“成为一位领导者所必备的条件”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断地告诉我们‘应当保持普通而非卓越’。但是这种普通人是毫无发展潜力,做不出任何一件事情的。而领袖人物的定义即意味着在某一个群体中与众不同才华突出的人,领导人物必须在某些方面有所突出才行。我们应当努力的,是要尽力使自己显得跟其他人有所不同,而不是跟其他人一模一样。”
杰克逊被称为美国“最爱决斗的总统”。他的爱决斗习惯起因于他太在意别人的说法。
杰克逊的妻子雷切尔17岁时与第一任丈夫刘易斯上尉结婚不久即因感情不和而分居,雷切尔便回到娘家居住。那时,年轻的律师杰克逊正是雷切尔母亲家的房客,两人一见倾心,互相爱慕。杰克逊非常同情雷切尔的遭遇,为了她不再被刘易斯上尉欺负,便担当了她的保护人。当刘易斯上尉声称要用武力夺回妻子的时候,杰克逊和雷切尔逃到了密西西比州。刘易斯上尉向法院提出要与妻子离婚。杰克逊与雷切尔误以为刘易斯已获离婚许可,未经核实,就举行了婚礼,过上了夫妻生活。两年后,他们才得知刘易斯故意拖延时间并未办妥离婚手续。离婚判决书于是1794年初才送到雷切尔手中,此时她和刘易斯上尉才算正式离婚。
刘易斯上尉的做法让杰克逊和雷切尔陷入了尴尬境地,他们只好补办了第二次婚礼。顿时,杰克逊夫妇成了人所共知的重婚犯和通奸者。
杰克逊与雷切尔重婚的事成了当地人议论的话柄,许多人把这一丑闻到处宣扬,杰克逊异常恼怒,发誓要捍卫心上人的名誉。1803年,杰克逊与田纳西州州长塞威尔之间由于后者说雷切尔的坏话而发生了恶斗。杰克逊怒不可遏,拔枪向塞威尔射击,险些打中了他。1806年,田纳西州的神枪手迪金斯在与杰克逊就赛马赌注发生的争吵中,又亵渎了雷切尔的名声,杰克逊向迪金斯下了决斗挑战书。在决斗中,迪金斯当场死亡,杰克逊左胸中弹,因靠心脏过近,子弹无法取出,一直留在体内,伴随他一生。
1828年杰克逊参加总统竞选,他的竞选对手亚当斯散发了一本决意搞臭他名声的小册子。小册子里专门列举了杰克逊参与斗殴、打架、决斗等事件达20余次。亚当斯攻击杰克逊的生活和性格太放纵,不适宜担任总统。尽管杰克逊最后竞选成功,但他却一直尝着人生的苦果,因为他心爱的妻子雷切尔由于承受不住别人说他们是重婚犯和通奸者的压力而英年早逝。
杰克逊和雷切尔的爱情是一出悲剧,如果杰克逊和他的妻子雷切尔补办第二次婚礼后,不在意别人的看法和说法,坚持走自己的路,过自己的生活,也许他们会是一对幸福的夫妻,他们会更多地享受生活,白头偕老。
世间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而且正邪善恶互相交错。所以只要你心中看得开就行了,何必在乎别人怎么看、怎么说呢?如果我们以别人的看法为指针,我们存有这种潜意识,生活就会苦多于乐。毕竟无法尽如人意的事情太多了,如果只是为了别人而活,痛苦难过的只有自己。为什么我们要在乎别人的说法呢?为什么我们要将自己的命运操控在别人手上呢?
故其战胜不复,而应形于无穷
[兵家使用范例]
孙策攻王朗
从本质上讲,战争是难以穷尽的特殊“艺术”,内蕴着无穷的复杂因素,不论何种战争,战胜敌人的战法,从来都是不会重复的。一个成功的将帅,能够驾驭规则与模式,但决不会局限于某些规则与模式,每一次战斗都是独特的,都是从战斗的实际出发,不断创新与发展,决不是僵化教条、生搬硬套或重复前人的模式。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指出:“最容易通向惨败之路的,莫过于模仿以往英雄们的计划,把它用于新的情况中。”孙子讲的“战胜不复”就是这个道理。战争中,一种新的谋略、新的手段、新的作战方式、新的武器装备等,往往可以达到出敌意外、出奇制胜的效果。人类战争史上,没有完全重合的战争,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作战方式方法。
要获得胜利,指挥员必须善于根据发展变化的新情况、新问题,转变观念,运用新思维、制定新谋略、创造新战法。韩信背水设阵,破忌而创新,是以奇取胜;徐晃重复使用这一战法,因缺乏创新而失败。所以,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谋略运用,如“围魏救赵”、“瞒天过海”、“声东击西”,等,之所以流传至今,常用不衰,就因为使用者的不断创新与发展。虽然是同一种战法,却因人、因事、因时而异,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决不会是简单的重复或完一的照抄照搬。公元196年,孙策发兵进攻王朗,以夺取中原。王朗军在固陵坚守防御,孙策从水上连续数次发动进攻都没成功。这时,孙静建议孙策说:“王朗凭借坚固工事防御,我们很难迅速攻打下来,查渎以南距离这里数十里,有一条重要的道路,最好从那里发起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
孙策认为言之有理,于是下令欺骗士兵说:“最近阴雨连锦,饮水污浊,士兵喝了多腹痛,赶快准备数百个水缸用来取澄清的饮水。”黄昏以后,又令士兵烧起一堆堆的烟火,佯示部队主力仍然集中在这个方向。天黑以后,孙策偷偷转移主力,从查渎道路前进,突然袭击高迁屯。王朗惊慌失措,急忙派兵迎击,已无济于事,随即被打得大败。
[商战使用范例]
选择新视角,不固守陈规
孙子提出“战胜不复”的军事思想,主张根据不同的形势灵活用兵,因形制胜。不能固守陈规,拘泥于某一种方案,而应该大胆创新。
创新得自于积极的、充分的思考。最成功的人士强调: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这句话很容易理解:如果你整天埋首于他人所设计的程序,永远只是拾别人牙慧,又哪里有可能成功呢?所以要尽可能选择新视角,力争看到事物的新侧面。
许多年前,好奇的记者们听说大街上有人卖一块铜,要价28万美元,常人看来这块铜只值9美元。于是这个人被请进电视台。此人是位艺术家,他讲述了喊价的道理:一块铜如果什么都不是价值9美元,制成门柄,价值就增为21美元,制成工艺品,价值就变成300美元,假如制成纪念碑,那就该值28万美元了。华尔街的一位金融家被他的创新说法打动了,请他用那块铜制成一尊成功人士的胸像,价值为30万美元。同一块铜价值可以是区区9美元,也能激增至30万美元,其间的差额就是人的创造力。
有位名叫富安宏雄的日本人得了肺病,却无钱医治,只好躺在床上休养。心烦意乱之际听到水壶“咔嗒咔嗒”的声音,一气之下,他用锥子向水壶扎去。很巧,锥子正扎在水壶盖上,咔嗒声立刻消失了。富安宏雄眼睛一亮,是否能搞一项发明呢?最终他成功设计了报警水壶并申请了专利。日本制壶公司采用了他的发明,赠送奖金290万日元。一个人从身无分文变成百万富翁,其中的诀窍也是人的创造力。
[处世使用范例]
“点石成金”的食指
一位得道仙人有一根“点石成金”的食指,不论你想要什么,他只要用食指轻轻一点,就能变出来。一天,仙人遇到了一个乞丐,顿生怜悯之心,便用神奇的食指为乞丐“点”出了食物、衣物等许多东西。最后,仙人亲切地问:“你还想要什么,尽管说,我会让你满足的。”那个乞丐想了想,怯生生地说:“我想要您那根‘点石成金’的食指。”
人们在讲述这个故事时,总是指责那位乞丐贪得无厌,其实,反过来想,那位乞丐确是聪明至极,试想,仙人“点”出再多的东西也有用光的时候,如果自己有了“点化”的本领,岂不一劳永逸?创新能力就像那根“点石成金”的食指,如果身边有人拥有,偶尔为你“点化”,当然是幸事,不过,要是自己也有一根这样的“食指”,岂不更妙!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兵家使用范例]
诸葛亮避实击虚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物,而作为战争中活力对抗的双方,其强与弱、虚与实、优与劣等,也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也没有绝对的弱,往往是强中有弱,弱中有强,虚虚实实,实实虚虚,只不过是孰多孰少,明显与不明显罢了。战争中的“虚”,主要指交战双方在指挥、谋略、兵力部署、武器装备,以及在战略战术等方面存在的弱点和失误。“避实击虚”就是避开敌方的锐气和长处,充分利用和专门打击敌人暴露出来的弱点和短处,这是战争中不论强者或弱者都非常注重使用的重要的原则。
精通“避实击实”术的莫过于三国时蜀汉军师诸葛亮了。他才华横溢,无所不精,尤其是在用兵上权变诡谲,神出鬼没。他可以排“八卦阵”,不用一兵一卒,即可陷敌十万之众于死地;用“空城计”谈笑间退敌城下大军;更为奇者,即便他死后,也曾将魏军统帅、著名的军事家司马懿给吓跑过,人称“死诸葛亮吓退活司马”,如此等等,足见诸葛孔明的智慧。孔明的“神”,就在于他擅长“避实击虚”。
16-武侯弹琴退仲达
扫描图像三国志242
他在蜀汉中后期多次向后主刘禅请缨,挥师北伐,志在恢复刘氏在中原的统治地位。他的战略布置是先全力进攻旧都长安,然后才捣毁曹魏老巢洛阳。从总局上看,这就是个大迂回战略,目的是尽量避免正面交锋,以运动战的方式,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然后才集中后力,打歼灭战。他的战略思想,经实际运用证明是正确的,尤其是最后一次,若非误用马谡,以致街亭失守,魏氏政权的覆灭是指日可待的。当然,孔明也有失误。例如,在最后一次北伐中、蜀汉军占领了南郑以后,开始讨论下一步布置。其中,魏延献计,要求出奇兵袭击长安。他说:“只震五千精兵即可,先向襄中出发,沿秦岭东进,再以子午谷挺进长安,20天后,我们就可在长安开庆功会了。
魏延的建议的实质就是以空袭方式进攻强敌,这显然有悖于孔明的一贯战略。于是,孔明答道:“不,这样太危险!我们应该向敌人最弱的陇右进攻,既不用冒险,且全胜的把握很大!”便排斥了魏延的建议,仍采用大迂回的战术,结果不尽人意。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若干年以后,邓艾以魏延式的战术,绕开了姜维的防线,率精兵五千,从所谓“死亡线”空袭了蜀汉老巢——成都,灭掉了蜀政权!若当时孔明采用了魏延的建议,那先该灭亡的是否便是曹魏了呢?可见,“避实击虚”也不过可太教条。
[商战使用范例]
路透“闪电战”
“实”是指战力充沛的状态,“虚”指战力的空虚薄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对方精力旺盛的时候,要尽力避免与之正面交锋,但是当对方力量消弱时要把握住时机大举进攻。
路透来到伦敦创办国际通讯社之前,曾有一段时间在德国的古城亚琛从事通讯工作,在这里,他为自己将来的腾飞从各方面奠定了基础。1849年10月,普鲁士政府正式开通了从柏林到位于同比利时交界处的亚琛之间的电报线,计划提供商业通讯使用。这样,亚琛的地理位置一下子便重要起来,利用柏林与亚琛之间的电报线从事服务也成了十分有利可图的事业。
路透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行动起来,准备抓住这个机会干一番事业。他赶到柏林,想在那里仿效巴黎的哈瓦斯也办一家通讯社。但是,另有一个叫沃尔夫的人已经抢在他前头,在柏林建立了“沃尔夫办事处”。沃尔夫家中广有资财,经济实力雄厚,且有着与路透同样精明的头脑和才干,面对这样的对手,路透十分明白自己无力挑战。但是,路透并没有气馁和绝望,他避实就虚地打了一场“闪电战”,马不停蹄地赶到亚琛。一瞧亚琛的生意无人问津,路透喜出望外,马上开办了一家的电报办事处。路透广泛收集欧洲主要城市的各种行情快讯,经处理后汇编成“路透行情快讯报”,然后利用尽可能快的交通联络工具提供给订户。由于不辞辛苦,加倍努力,路透的经营市场很快打开,一个时期以后,竟然出现了一股争相订购路透快讯稿件的局面。路透终于站住了脚跟。
“避实击虚”一般是作为军事上的谋略。其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所在,攻击其力量薄弱的地方。但在办事过程中,这一谋略也常常具有实际意义。像路透一样,当面对实力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时,在没有取胜把握的情况下,应该主动、灵活,另觅他途,避免以弱碰强。在没有强大竞争对手的地方再施展自己的手脚,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
[处世使用范例]
像水一样做人
曾经协助丰臣秀吉统一全日本的大将军黑田孝高,善于用水作战,曾经用水攻陷了久攻不下的高松城,因此,在日本历史上有“如水”的别号。他曾经写过“水五则”,指出:自己活动,工能推动别人的,是水。经常探求自己方向的,并随物赋形的,是水。遇到障碍物时,能发挥百倍力量的,是水。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浊宽大度量的,是水。汪洋大海,能蒸发为云,变成雨、雪,或化雨为雾,又或凝结成一面如晶莹明镜的冰,不论其变化如何,仍不失其本性的,也是水。
水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灵活性,即对各种环境的适应性。有了这种灵活性,就可以在生活中少受挫折,就可以保证在任何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例如,在国内战争时期毛泽东所提出的著名的游击战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退我追,敌疲我打”,就是中国人这种灵活性的生动体现。水的另一特性是它的目的性,即“水向东南流”条条江河归大海。尽管前途多艰,水总是无也不入,直至达到目的地。即使遇到最强烈的抵抗,那么“水滴石穿”,“守柔曰强”,水的柔弱反而转化成了最锐利的武器。毛泽东在抗日战争中提出的“持久战”观点,正是水的目的性和水滴石穿精神的体现。
上善若水,作为一种哲学的信念,就是教导人们,在生活中不要一味逞强好胜,不要急于求成。这种哲学的核心,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随方就圆,从容不迫,寓刚于柔。这样,人就能在任何环境中进退自如,立于不败之地,最终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上善若水”又是一种实用的生存艺术。水的随方就圆,随坡就低特点,正象随遇而安、独善其身的人生艺术。这种艺术不仅保证了生命不被扼杀,还提供了达到自由境界的无限可能。正因为有了“随遇而安”的艺术,所以才有可能在各种严酷的生存条件下进入“自得”的生命境界。
有一个人在社会上总是落魄不得志,便有人向他推荐智者。他找到智者。智者沉思良久,默然舀起一瓢水,问:“这水是什么形状?”这人摇头:“水哪有什么形状?”智者不答,只是把水倒入杯子,这人悄然:“我知道了,水的形状像杯子。”智者无语,又把杯子中的水倒入旁边的花瓶,这人悟然:“我又知道了,水的形状像花瓶。”智者摇头,轻轻提起花瓶,把水轻轻倒入一个盛满沙土的盆。清清的水便一下融入沙土,不见了。这人陷入了沉默与思索。
智者俯身抓起一把沙土,叹道:“看,水就么消逝了,这也是一生!”这个人对智者的话咀嚼良久,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您是通过水告诉我,社会处处像一个个规则的容器,人应该像水一样,盛进什么容器就是什么形状。而且,人还极可能在一个规则的容器中消逝,就像这水一样,消逝得迅速、突然,而且一切无法改变!”这人说完,眼睛紧盯着智者的眼睛,他现在急于得到智者的肯定。
“是这样。”智者拈须,转而又说,“又不是这样!”说完,智者出门,这人随后。在屋檐下,智者伏下身,手在青石板的台阶上摸了一会儿,然后顿住。这人把手指伸向刚才智者手指所触之地,他感到有一个凹处。他迷惑,他不知道这本来平整的台阶上的“小窝”藏着什么玄机。
智者说:“一天雨天,雨水就会从屋檐落下,看,这个凹处就是水落下的结果。”此人大悟:“我明白了,人可能被装入规则的容器,但又像这小小的水滴,改变着这坚硬的青石板,直到破坏容器。”智者说:“对,这个窝会变成个洞!”
做人要像水一样,能屈能伸:既要尽力适应环境,也要努力改变环境,实现自我。我们应该多有一点韧性,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弯一弯,转一转。太坚硬的东西,容易折断。唯有那些不只是坚硬。而更多有一些柔韧的弹性的人,才可以克服更多的困难,战胜更多的挫败。
故兵无常势,永远常形,能固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兵家使用范例]
李孝敬攻淮阴
公元684年9月,徐敬业在徐州发动叛乱。武则天命令李孝逸、魏元忠率兵征讨。当时徐敬业驻兵屯守下阿溪,而让其弟徐敬猷驻兵淮阴。了解到如此情况,魏元忠向李孝逸献计,先率轻骑兵改打淮阴,可是诸将认为此计不妥。有人认为应该先进攻徐敬业,如果先进攻淮阴,徐敬业必定前去救援,到那时将会腹背受敌,到那时,取胜的把握就不大。不过魏元忠认为,徐敬业大军主力军全部驻扎在下阿溪,如果先进攻徐敬业,将难以取胜,到时情况不妙,必难挽回。而徐敬猷不懂作战,兵力薄弱,大军一到就能攻破,徐敬业想救援都来不及,攻下淮阴之后再乘胜进攻徐敬业,必能获胜。徐敬业想救援都来不及,攻下淮阴之后再乘胜进攻徐敬业,必能获胜。李孝敬听从了魏元忠“避实而击虚”的计策,果然攻下了淮阴,之后又打败了徐敬业。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作战应该突破常规思维。魏元忠认真分析了徐敬业所部当时的具体军事形势,采取了“避实而击虚”战术,取得了“因敌而制胜”的效果。
苏军夺取顿河大桥
孙子以“兵形像水”的比喻,总结出了用兵的最高境界: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水没有固定的形状,随着所遇的地形、容器而呈现其形貌。用兵作战也是如此,应该像流水那样,居高奔泻而成势,千变万化无常形。
也就是说,用兵必须根据各种地形、时机、敌我双方的综合对比等情况,灵活善变,不拘一格。但是,自然界中的水总是避开高处而流处低处,是有规律可遁的,用兵也有一个重要规律,这就是文中提到的“因敌而制胜”。可以说,“因敌而制胜”的思想是孙子兵法的精华之一。要做到“因敌而制胜”,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把握敌人的虚实,其次要使己方的虚实深藏不露。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发起反攻,准备围歼三十三万溃败的德军。实现这一战略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夺取德军纵深地区附近的顿河上唯一的一座铁桥,这是德军撤退的必经之路。苏军第二十六坦克军接受了这一艰苦任务。当时,德军已抢在苏军前面向顿河大桥进,苏军要想越过挡在自己前面的德军简直不可思议!第二十六坦克军军长罗金少将望着漆黑的天空,猛然下定决心,发布命令:“打开所有的车灯,排成纵队向顿河大桥全速前进!”德军就在身边,而且,德军还在公路沿线构筑了防御阵地,罗金少将的命令无疑是等于自杀!但是,军令如山倒,苏军坦克部队的上百辆坦克义无反顾地执行了命令。德军官兵做梦也想不到苏军坦克敢于在自己的炮口前面打开灯、排成纵队行时,人人都认为是自己的部队,没有一个人上前去询问或发出质疑。于是,浩浩荡荡的苏军坦克部队从德军的眼皮底下驶过,一直驶上顿河大桥。德军的退路被截断了,三十三万大军成为苏军的瓮中之鳖。
[商战使用范例]
阿托搬家中心审时度势
商场如战场,做生意亦应因时而动,敌不变我变、敌变我不变,机动灵活,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日本“阿托搬家中心”的创始人寺田千代是一位善于审时度势,灵活应变的女保龄球业家。
寺田千代乃以前是搞个体运输的,因世界性“石油危机”,运输业不景气,当时的寺田千代乃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为了生存,她将孩子拴在驾驶室的座椅上,坚持搞运输。但无论她怎样卖力,仍未逃脱破产的命运。
突然有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日本有些地区每年在搬家上的花费很高时,就决定在这一新兴行业上做一番尝试。
搬家听起来简单,但对于寺田千代乃来说完全是个陌生的新行业,为了吸引成千上万的分散住户的注意力,她最先想到了电话号码。因为谁要搬家,肯定会先在电话号码簿上找运输公司的电话,于是她利用电话号码簿替自己公司做广告。日本的电话号码簿是按行业分类的,在同一行业中,企业的排列顺序是以日语的字母为序。因此,她把自己的公司取名为“阿托搬家中心”。这使它在同行业中名列首位,查找时容易被发现。接着,寺田千代乃在电话局的空白号码中,选一个既醒目又容易记的号码—“0123”。
公司成立后,她打破了常规,对搬家技术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采用多变的经营管理办法。她抓住顾客珍惜家财和怕家财暴露的心理,设计了搬家专用车,把家用器皿装在这种车上,安全可靠,路人见不着。日本城市住宅高层建筑多,从楼梯或电梯上下来回挪动,吃力且速度慢。于是她又专门设计了搬家专用吊车和搬家用的集装箱。
阿托搬家中心还打破搬家公司只搬家的做法,搬家的同时还可向顾客提供与搬家有关的服务300多项,如代办消毒、灭虫、清扫、改换电话、子女转学、处理废物等等。
令同行们刮目相看的是阿托搬家中心的“二十一世纪的梦”。寺田千代乃向欧洲最大的轿车厂——联邦德国的“巴尔国际公司”定做搬家专用车,这种车命名为“二十一世纪的梦”,全长十几米,宽二米半,高三米,车前半部分分为上下两层,下层是驾驶室,上层是一个可容纳全家人的豪华客厅,厅里面有舒适的沙发,供婴儿用的摇篮,此外还装有录音机、电视机、立体组合音响设备、电冰箱、电子游戏机等设施。这种新型搬家专用车通过电视广告向全国空传后,顾客蜂拥而至,阿托搬家中心不得不采取预约登记来搬家。别的搬家公司搬家,行李和人是分开的,常常都是人先到,行李在后。如果改用阿托家中心的“二十一世纪的梦”来搬家,行李和家人同行,全家人坐在舒适的豪华客厅里,饱览沿途风光,使给人留下烦恼记忆的搬家,变成美好,难忘的旅行。
由于寺田千代乃在经营上善于推陈出新、灵活多变、阿托搬家中心日益发展壮大。
[处世使用范例]
闻一多的应变能力
根据对方的心理,审时度势,采用不同的对策,应付不同的情况。
1945年“五四”那一天,云南大学师生们在操场上举行隆重的纪念大会。到会的人很多,大家情绪十分热烈。大会刚开始时,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许多人争相避雨,秩序开始乱起来。
主持会议的人连声嚷道:“不要动,大家站好,就要开会了!”
不过效果不太大。
此时闻一多正好站在讲台上,主持人就请他出面鼓鼓士气。
闻一多站起来向正在朝四面走动的人群讲道:“同学们!我给你们大家讲一个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周武玄决定起义,去打倒暴君夏纣王。”
就在出兵的那一天,像我们今天一样,忽然下起雨来了。许多人都沉得和很不吉利,建议武王改期。
这时候管占卜的,出来啦,他说这不是坏事,这是‘天洗兵’,是老天爷帮我们忙,把兵器上的灰尘,都洗得干干净净的,打敌人更有力啦!
我们今天也碰上了这样的机会,这也是天洗兵!不怯懦的人回来!走近来!勇敢的人站过来!……闻一多先生的话一下子打动了人心,大家都不再走动,会议顺利地进行。
闻一多先生在突然下雨的情况下,巧借武王伐纣出师“天洗兵”的典敌,使人们深受鼓舞,从而抑制了避雨的举动,同学样冒雨听讲,秩序井然。
闻一多先生应变有术,根据突如其来的情况借题发挥,表现了高度的智慧和才能。随机应变以突发事件为话题,能够有效地吸引对方的注意力,保证活动正常进行。从而起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区别对待不同的人
孙子的“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变化,不论在军事上还是在生活中都可视为取胜之魂。
人生情况千变万化,错综复杂,我们在处世社交,说话办事时,应学会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变,应针对不同的人实施不同的方法和技巧,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做出不同的应变措施。这就是孙子讲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道理。
面对下面这些人时,我们要区别对待。
1.过分拘谨的人
这类人的特征是,就算你很客气地和他打招呼、寒暄,很热情地与他交谈,他有时也会表现得很冷漠,不在乎你,不理会你。在交谈时,他通常不会注意你在说什么,有时甚至根本没听你在说。碰到这种人只要你花些时间,去仔细研究观察一下他的一举一动,兴趣爱好,注意从他的言行中寻找出他真正关心的事情出来,你就会得心应手。开始时,你可以随便和他闲聊,只要能够使他做出简单的回答或细微的反应,接下来就好办多了。你可以在他感兴趣的问题上,引导他充分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意见,使他逐渐投入到与你交谈中,他便会打开话匣子,你的负担便会大大减轻,至于以后的事情那就不用多说了。你必须始终注意把握的一点是,每个人都有他感兴趣或予以关心的事情,只要你稍加留意,然后有意触及,他便会“滔滔不绝”地和你说话。因此你要好好掌握并利用这类人的性格心理,成功地与这类人交往。
2.爱好表现的人
有这样一些人,不管遇到什么事都喜欢表现自己,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也不管自己行还是不行,对还是错。如果他露了脸,他便会到处张扬,要是砸了锅,也不要紧,还有成千上万条理由可以拿来搪塞。总之,他忘不了表现自己。对待这种人,最好的办法是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因为有时你明知他会出纰漏,好心提醒他,他不但不领情,反而会认为你嫉妒他,甚至记恨你,等他真的出了问题更会怪罪你,说是你使了坏。这类人很少冷静,他们总是热血沸腾、跃跃欲试,做事不假思索、草率决断,甚至为了表现自己的“果断”而招致意料不到的损失。所以,当你遇到这种人时,一定记住不要阻止他的自我表现,偶尔做一次配角似乎并不算什么,但为了避免由于这类人的草率和“果断”而造成的麻烦,你最好在适当的时候牵制一下对方,或在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他冷静从事。
3.城府较深的人
这些人不肯轻易让别人了解其心思和想法,故而圆滑,不愿被他人操纵或总想使人不知不觉中落入其精心编织的圈套。他们最大的特征是说话不着边际,一旦涉及正题便“环顾左右而言他”,使你产生摸不着头脑和不知如何应对的感觉。事实上,在他的不着边际和“环顾左右而言他”之间,他能迅速了解和掌握你的想法和动机,然后争取主动,使你处于被动和服从的地位,被他牵着鼻子走。也有些人纯粹就是为了逃避矛盾,保全自己,使自己永远立于旁观者的地位,这样你只会感到无从下手,对待这种人不妨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彼此之间保持一种平等而互不干涉的局面。而当你必须要与这类人合作时,你就有必要先花一番心思考去探察对方的真实想法,然后运用诱导的方式使其露出“庐山真面目”,或者你干脆省力坦率直言,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并请其也实话实说。如此也可减去由揣测、诱导手段带来的情报不准确等麻烦。
4.傲慢无礼的人
有这样一类人,他们自视甚高,目中无人,总以一种傲视一切、举止无礼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如果你身边有了这种人,一定经常有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而且周围的人都对这类人持排斥的心态,很显然这样的人是典型的最不受欢迎的人。但既然现在我们必须面对这种人,也让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对付他们。不卑不亢,是对待这种人的第一个办法。不论这种人怎样盛气凌人,我们绝不自认卑微,或同样地虚张声势,这样的话,你不但会白费神力,甚至会两败俱伤,带来不良后果。所以,不卑不亢是条良策。第二个办法就是少跟他罗嗦!在这种人面前,你说话应干净利落,少跟他罗嗦,免得给他增添气势,无形中为他增加无礼的机会。如此他就不得不有所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