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此去通途31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从山上下来,
方斯闻第二天浑身都疼,只有那两位,跟没事人一样,
第二天照样到处跑,收集数据,
晚上挑灯整理相关的资料。
第三天大清早方斯闻就被叫起来,
苏擎又拉来老吴和其他设计院来的同事一起开会。
苏擎在工程队里,外号永动机。
永远有激情,永远不疲惫,永远不气馁。
系统:我怀疑你们在……
言归正传。
有想法很简单,但关键是如何落实。
老吴,
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人,
走南闯北,
什么样的桥没见过——这么高的地方修桥,
他还真没见过。
从山顶往山下看,
有云雾的时候,
还看不到谷底!
而省内负责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指挥部来的人——孙力,
也是资深的工程师,
一听苏擎的想法,就知道他们要搞大事情。
的确,
这一路段是整条高速工程最难的一段路,
如果能完成这一段,
这条从沪城出发,穿过崇山峻岭的高速路,
将打通大山两侧的交通闭塞,把更多的发展机会,送到西部去。
但是,
在这么高的地方修桥,在云上修桥,依然是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谢雁介绍道,“现在世界在建的最**,是兰西国的塔恩桥,预计年底就能通车。”
“塔恩桥面和地面垂直高度为两百七十米,它也是为了高速修的,当时,兰西国的a75号高速路在修建中,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高速路,贯穿兰西国南北。而在修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塔恩河谷。”
正如他们现在,遇到了落谷河。
当地传说,落谷河是因为天上的神仙打架,从天上落下来的一条河谷,这条河谷分开了两地,却哺育了万物。
“当时,所有的设计者提供的方案,都是在塔恩河上修一座桥,跨过河流就行,”
她说,“但有一个设计者提出了大胆的想法——修一座桥,不只是跨过塔恩河,而是跨过塔恩河谷!”
“如果经过盘山公路,塔恩河谷的路段需要四个小时才能通过,但a75高速如果以高架桥的方式通过河谷,全程只需要十分钟。”
这就是桥的作用。
十分钟,通过原本需要花费四个小时的路程。
而三人组提出要在山顶建桥,也是为了节约时间。
孙力考虑了一会,“你们说的这座大桥,我也听说过,总设计师原本就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他不仅追求的是跨过河流这么简单,更注重建筑的外形和创意,负责建造的公司也是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者所创立的。”
“对,”
方斯闻将收集的资料放在孙力面前,“高架桥的桥墩,最高的两个分为为245米和220米。”
两百多米的高度,让这座桥成为世界知名的云端之桥——云在桥下,车在云上。
兰西国的埃菲尔铁塔之所以全世界出名,就是因为在当时,高达三百米的铁塔是兰西国首都最高的建筑。
老吴抽了口烟,“但是你们要知道,无论是埃菲尔铁塔,还是世界最**塔恩大桥,他们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一个是三百米,一个最高的地方,能有三百多米。”
他指了指窗外的大山,“而你们选的这两座大山,从山顶到谷底,至少有五百米!”
如果说塔恩大桥是在云端上的大桥,那么跨过落谷河河谷的时这座桥,是云端之上的云端。
“没错,”
谢雁道,“塔恩大桥即将竣工,事实证明,两百米的桥墩是可能出现的,当然,我们不会修建五百米的桥墩,桥墩如果修在山上,只需要一百多米就足够了。”
即便是只有一百多米的桥墩,也意味着塔顶到地面,会有接近六百多米的垂直高差!
孙力翻了翻塔恩大桥的资料,半晌,他抬头问,“塔恩大桥是斜拉索高架桥,你们难道也想修斜拉桥?我听说——”
他扫了眼三个年轻人,心中暗自感叹岁月不饶人。
“你们在大学的时候,就参与过沪城多座大跨径斜拉桥的设计和修建工作,这方面的经验应当很多吧!”
没等三人回答,他又摇摇头,“但是这个地方,可不适合修斜拉桥。”
孙力展开河谷的测绘图,“峭壁的坡度太陡峭,这点不用我多说,两座山之间的距离,至少也有近千米。按照斜拉桥单塔二百多米的跨度,千米的跨径至少需要四个桥塔,这样一来,桥塔不可能都落在陡峭的山体上。”
在大山山顶修桥,和地面的垂直落差高度比世界第一**,还要高出三百米!
孙力提出的这个问题,由苏擎回答——“谁说我们只会斜拉桥?”
老吴熟悉他们的性格,知道能开会,他们肯定早就有了方案雏形,“你们要有主意,直接说就是了!”
“对啊!”
“斜拉桥肯定不行。”
“五百多米的桥墩,和山一样高?”
上了年龄的,性格都比较沉稳,考虑的问题更多更杂,而年轻人们则多的是对这座修建在天上的桥感兴趣。
如果能建成,这将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孙力一愣,“不用斜拉桥?”
苏擎点头,道,“用悬索桥!”
谢雁来到这个世界,修建的第一座桥——其实也算是悬索桥的一种,或者说直白一点,吊桥。
斜拉桥是通过桥塔延伸出去的钢索,拉住桥面,形成三角形。
而悬索桥,则是用悬索支撑整个桥面的桥。
正如当年的[小鬼崖吊桥]——古代的华国人最早开始利用绳索、藤蔓吊起桥面,但这种吊桥,只能让行人通过,无法通车,桥面很窄,踩上去还会摇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材料的进步,悬索桥也开始了高速的发展。
从一开始几十米,踩上去摇摇晃晃的吊桥,变成了现在跨度百米、千米的现代悬索桥。
悬索桥技术最早开始运用的是利国,不可否认的是,十八世纪的利国,在桥梁等各个方面,都拥有着领先的技术,随后,欧洲和日国也开始赶追。
他们所修建的悬索桥,主跨度在两百多米到五百多米之间。
几年前,日国的海峡上修起了一座跨度九百六十米的悬索桥,这个跨径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华国的悬索桥发展则来的更晚,在八十年代后,华国才开始研究大跨径悬索桥,真正的动工尝试和井喷式地发展,是近十年才开始的。
但起步晚,不代表速度慢。
方斯闻将相关资料拿出来,“前几年在长江上的几座悬索桥,也有主跨三四百米的,也有□□百米的。”
修桥,不是越长越好。
江面、河谷、断崖,需要他们修多长,就多长!
也就是说,以现在华国的技术和能力,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和难题没有解决,但已经可以尝试挑战大跨径的悬索桥。
长江是华国最重要的河流,这些年在江面上,无数座跨江大桥如雨后春笋,悬索桥的技术,也因此一路突飞猛进。
“跨江、跨海,都可以用悬索桥,那么跨山,跨云,也可以!”
苏擎说,“如果采取悬索桥的方案,主跨大概在九百米左右,加上两侧的引桥,总长一千多米。而桥塔也只需要两个,落在两座大山的山顶!”
桥塔落在山顶,桥身穿过云雾。
行驶在上面的车辆,可以看见车窗外的云海,看见日出日落,看见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光将这里的轻云染成暖金色,又看见云团自己蔓延出清灰的外衣。
看见银河在头顶流淌,看见沉云在脚下翻滚。
干活很累,但是做梦很香。
苏擎三人描绘的未来,让屋里的人都好像自己看见了未来那座仙境中的梦幻云桥。
“干!”
“不就是悬索桥吗!冲就完事了!”
“对,有什么修不出来的,长江上能修,天上就不能修?”
“悬索桥千米不是问题,人心齐,泰山移!”
孙力也是有经验的人,他知道除了美好的未来,他们现在拥有的更多是现实的难题,“悬索桥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谢雁一笑,“我们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吗?”
**
决定了!
在山顶修一座世界最高的悬索桥!
这个方案,由公规院负责设计,省内高速建设指挥部担纲建设,对外进行招标,中标公司负责施工建设。
但与此同时,三人也真正开始面临这个难题。
他们要在三个月内将方案拿出来。
问题太多,需要提前做的实验也很多。
方斯闻负责应对的是常见问题——桥塔混凝土裂缝。
苏擎则要和长江科研所的人一起完成有关隧道锚的实验。
先说裂缝问题。
之前加国的世界第一桥(曾经的)就是因为裂缝问题,出了大问题,虽然悬索桥和斜拉桥不一样,但在用刀混凝土的地方,依然要考虑裂缝问题。
落谷河这里的环境和长江上不同,这里的气候多变,湿度极大,而悬索桥的承台和塔座,都是由混凝土构成的。
一旦水化热温身高,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而这里多变的气候,强烈的山风,昼夜温差太大等等问题,都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当年林铸江飞加国,把安娜岛桥身上上百条裂缝都拍了下来,一条条记录,一条条分类,分出四种裂缝,找到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逐一解决。
从大的分类上来看,裂缝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外力引起的,另一种则是因为材料的原因——比如温度和混凝土收缩。
外力问题,可以通过计算解决,材料问题,就需要进行试验,找到最佳的混凝土成分配比,确定其内部的拉应力。
方斯闻在试验和数据计算上的天赋不能说好,只能说好到家了,“经过实验,已经得到了我们需要的数据,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方法,两个方法同时进行。”
他讲完自己的实验,道,“第一,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养护,实时监测它的变化,第二,从材料的配比上,选择最合适的配比。”
即便是完成了实验,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实时的监控。
他说完了,下一个,是苏擎负责的内容。
“锚啶。”
“落谷河两侧的山体为灰色薄层致密灰岩……”
大桥的主缆绳会产生巨大的拉力,从而让隧道锚部有产生移位和变形的影响。
“我和科研院的人在附近找了地质条件差不多的地方,进行一比十二的实验。”
苏擎把实验资料,厚厚的一叠笔记放在桌上,“实验还算有突破,但除了这些,我觉得,还可以尝试新的技术。”
他将自己设想的锚定系统说了一遍。
谢雁说,“这种系统,还没人试过。”
“没错,”
苏擎点头,“但是可以预想到,它将会有更好的优势。”
她估算了一下这种方案的可行性,“行,按你说来的来试试。”
在笔记本上记上之后,她又将自己做好的整体方案和两人交流了一下。
因为落谷河特殊的环境,他们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没有前例的技术,从焊接技术、吊装技术到设立观风塔等等。
材料问题、锚定问题还有其他细节都解决了。
方案也在日益完善。
“但是,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谢雁看向挂在墙上的那种落谷河横截面图,“抛索问题。”
从他们来这里开始,两座大山上的森林已经覆盖上了白雪。
天气越来越冷。
高海拔的山上,有冻霜和落雪。
寒风呼啸的天气,一个月里占据了大多数时间。
有时候下着的连日的阴雨会变成大暴雨,大风从山顶刮下来。
山上会下冰雹,砸的噼里啪啦。
现在他们还没开始施工,等正式开始施工,届时的环境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谢雁能做的,就是在方案阶段,就把一切都做到最好。
这里,的确是风景异常优美的“仙境”,但同时,也是工程队的“噩梦”和“禁区”。
梦想很美好,可实现梦想的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
但,没有一个人会放弃。
两座大山之间,单是谢雁设计的悬索桥全长就有上千米。
在修桥之前,要先在上面修一条“施工道路”,这条路,由两根先导索先飞过峡谷,落在对面,然后搭建出来。
先导索先过去了,才有后面的悬索再过去。
但问题就在于,如何把先导索,送到千米外的对面大山上去?
“飞机?”
这是方斯闻和其他人想到的第一个办法。
这是修建山区悬索桥常用的方法,用直升飞机将先导索带过去。
谢雁摇头,“我设想过这个方案,一架直升机,两名飞行员,从最近的机场起飞,大致花费是二十二万,时间顺利的话,只需要一天。”
旁听的其他队员说,“预算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这里是落谷河河谷。”
谢雁说,“我们要架桥的地方太高了,山峰四周会有紊流,更不用说大山四周对飞行视野的影响,雾有时会绕在山体上,一旦起雾,什么也看不见,容易发生撞机事件。而且,这里也没有可供直升飞机停靠的地方。”
直升机停靠,至少需要五百平方米的停机坪。
但对面的悬崖峭壁,坡度太大,根本没有足够的平地。
无论是从飞行安全还是别的方面考虑,直升机都太危险了。
“那就别弄那些高科技的东西了,”
老吴说,“直接人拉过去,别的地方也是这么弄得,旁边的高压电力线路,不也是这么弄得吗?”
“这个我也调查过。”
谢雁说,“至少需要十六个人,比起直升机一天完成,人工把先导索拉过去,需要三个月。总费用——二十一万。”
的确,无论是什么方案,都不是费用的问题。
而是危险性的问题。
她说,“高压电力的安装就是前车之鉴,人工拽拉危险度极高,而且我们需要在峭壁悬崖上修建相应的通道,还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危险?”
有人问,“有什么危险?”
这些年跋山涉水,他们看见过无数架在山上的高压电塔,无数条高压输电线,穿过崇山峻岭,将电力输送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但少有人会去想,当初那些工人们是如何在这样的绝境中完成这些不可能工程的。
“架设高压电力当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谢雁顿了顿,道,“施工过程中,一死三重伤。”
这些危险,不是说说而已。
无论是飞机,还是人工,都太危险了,而且人工拉线,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
这对于方案设计以月为单位的谢雁等人来说,是一个等不起的时间,
先导索等三个月,云桥就要等三个月,高速正式通车,就要往后推三个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先导索送不过去,后面一切都白搭!”
“是啊,如果都否了,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家议论纷纷。
就连苏擎和方斯闻,也陷入了思考。
谢雁说得对。
国内外都是这样解决拉索问题的。
要么直升机送,要么人工送。
可无论哪个方案,都因为这里险恶的地理环境,将危险性提升了一大截。
这里为什么被称为“工程禁区”,就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极高的危险。
他们不能拿工人和飞行员的生命冒险。
老吴坐了一会,忽然看向谢雁,“谢工,这些方案,你全都否了,那我们怎么办?”
谢雁说,“集思广益,我想看看大家有没有其他办法。”
“这都讨论了好一会了,”
老吴摇头,“说实话,真没有合适的办法,人也不行,飞机也不行,还能怎么办呢?”
谢雁等了会,大家依然没有别的方案提出来。
“我的想法,并不一定能成功,而且我联系过有关部门,他们说目前为止,没有先例,他们更把握一定能做到。”
这也是她没有直接提出来的原因。
“说说吧,其实抛索问题,我们也想了很久了。”
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至少还有人工拉索这个方案可选,没想到谢雁会否定这个方法。
“对啊,有别的方法?”
“无论什么方法,都要人去完成,依然会有危险性啊!”
谢雁想了想,道,“这个方案,如果能成功,费用也是在二十多万左右,但没有人工危险,八个小时就能完成先导索的安装。”
“八个小时?”
用飞机都至少需要花费一天的问题,能有法子,八个小时就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十二点之前如果写的完就加更qaq
我越来越慢了。
2("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
从山上下来,
方斯闻第二天浑身都疼,只有那两位,跟没事人一样,
第二天照样到处跑,收集数据,
晚上挑灯整理相关的资料。
第三天大清早方斯闻就被叫起来,
苏擎又拉来老吴和其他设计院来的同事一起开会。
苏擎在工程队里,外号永动机。
永远有激情,永远不疲惫,永远不气馁。
系统:我怀疑你们在……
言归正传。
有想法很简单,但关键是如何落实。
老吴,
有丰富经验的一线工人,
走南闯北,
什么样的桥没见过——这么高的地方修桥,
他还真没见过。
从山顶往山下看,
有云雾的时候,
还看不到谷底!
而省内负责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指挥部来的人——孙力,
也是资深的工程师,
一听苏擎的想法,就知道他们要搞大事情。
的确,
这一路段是整条高速工程最难的一段路,
如果能完成这一段,
这条从沪城出发,穿过崇山峻岭的高速路,
将打通大山两侧的交通闭塞,把更多的发展机会,送到西部去。
但是,
在这么高的地方修桥,在云上修桥,依然是个极其大胆的想法。
谢雁介绍道,“现在世界在建的最**,是兰西国的塔恩桥,预计年底就能通车。”
“塔恩桥面和地面垂直高度为两百七十米,它也是为了高速修的,当时,兰西国的a75号高速路在修建中,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高速路,贯穿兰西国南北。而在修建过程中,他们遇到了塔恩河谷。”
正如他们现在,遇到了落谷河。
当地传说,落谷河是因为天上的神仙打架,从天上落下来的一条河谷,这条河谷分开了两地,却哺育了万物。
“当时,所有的设计者提供的方案,都是在塔恩河上修一座桥,跨过河流就行,”
她说,“但有一个设计者提出了大胆的想法——修一座桥,不只是跨过塔恩河,而是跨过塔恩河谷!”
“如果经过盘山公路,塔恩河谷的路段需要四个小时才能通过,但a75高速如果以高架桥的方式通过河谷,全程只需要十分钟。”
这就是桥的作用。
十分钟,通过原本需要花费四个小时的路程。
而三人组提出要在山顶建桥,也是为了节约时间。
孙力考虑了一会,“你们说的这座大桥,我也听说过,总设计师原本就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师,他不仅追求的是跨过河流这么简单,更注重建筑的外形和创意,负责建造的公司也是埃菲尔铁塔的建造者所创立的。”
“对,”
方斯闻将收集的资料放在孙力面前,“高架桥的桥墩,最高的两个分为为245米和220米。”
两百多米的高度,让这座桥成为世界知名的云端之桥——云在桥下,车在云上。
兰西国的埃菲尔铁塔之所以全世界出名,就是因为在当时,高达三百米的铁塔是兰西国首都最高的建筑。
老吴抽了口烟,“但是你们要知道,无论是埃菲尔铁塔,还是世界最**塔恩大桥,他们与地面的垂直高度,一个是三百米,一个最高的地方,能有三百多米。”
他指了指窗外的大山,“而你们选的这两座大山,从山顶到谷底,至少有五百米!”
如果说塔恩大桥是在云端上的大桥,那么跨过落谷河河谷的时这座桥,是云端之上的云端。
“没错,”
谢雁道,“塔恩大桥即将竣工,事实证明,两百米的桥墩是可能出现的,当然,我们不会修建五百米的桥墩,桥墩如果修在山上,只需要一百多米就足够了。”
即便是只有一百多米的桥墩,也意味着塔顶到地面,会有接近六百多米的垂直高差!
孙力翻了翻塔恩大桥的资料,半晌,他抬头问,“塔恩大桥是斜拉索高架桥,你们难道也想修斜拉桥?我听说——”
他扫了眼三个年轻人,心中暗自感叹岁月不饶人。
“你们在大学的时候,就参与过沪城多座大跨径斜拉桥的设计和修建工作,这方面的经验应当很多吧!”
没等三人回答,他又摇摇头,“但是这个地方,可不适合修斜拉桥。”
孙力展开河谷的测绘图,“峭壁的坡度太陡峭,这点不用我多说,两座山之间的距离,至少也有近千米。按照斜拉桥单塔二百多米的跨度,千米的跨径至少需要四个桥塔,这样一来,桥塔不可能都落在陡峭的山体上。”
在大山山顶修桥,和地面的垂直落差高度比世界第一**,还要高出三百米!
孙力提出的这个问题,由苏擎回答——“谁说我们只会斜拉桥?”
老吴熟悉他们的性格,知道能开会,他们肯定早就有了方案雏形,“你们要有主意,直接说就是了!”
“对啊!”
“斜拉桥肯定不行。”
“五百多米的桥墩,和山一样高?”
上了年龄的,性格都比较沉稳,考虑的问题更多更杂,而年轻人们则多的是对这座修建在天上的桥感兴趣。
如果能建成,这将会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
孙力一愣,“不用斜拉桥?”
苏擎点头,道,“用悬索桥!”
谢雁来到这个世界,修建的第一座桥——其实也算是悬索桥的一种,或者说直白一点,吊桥。
斜拉桥是通过桥塔延伸出去的钢索,拉住桥面,形成三角形。
而悬索桥,则是用悬索支撑整个桥面的桥。
正如当年的[小鬼崖吊桥]——古代的华国人最早开始利用绳索、藤蔓吊起桥面,但这种吊桥,只能让行人通过,无法通车,桥面很窄,踩上去还会摇晃。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材料的进步,悬索桥也开始了高速的发展。
从一开始几十米,踩上去摇摇晃晃的吊桥,变成了现在跨度百米、千米的现代悬索桥。
悬索桥技术最早开始运用的是利国,不可否认的是,十八世纪的利国,在桥梁等各个方面,都拥有着领先的技术,随后,欧洲和日国也开始赶追。
他们所修建的悬索桥,主跨度在两百多米到五百多米之间。
几年前,日国的海峡上修起了一座跨度九百六十米的悬索桥,这个跨径在世界上都是数一数二的。
而华国的悬索桥发展则来的更晚,在八十年代后,华国才开始研究大跨径悬索桥,真正的动工尝试和井喷式地发展,是近十年才开始的。
但起步晚,不代表速度慢。
方斯闻将相关资料拿出来,“前几年在长江上的几座悬索桥,也有主跨三四百米的,也有□□百米的。”
修桥,不是越长越好。
江面、河谷、断崖,需要他们修多长,就多长!
也就是说,以现在华国的技术和能力,虽然还有很多问题和难题没有解决,但已经可以尝试挑战大跨径的悬索桥。
长江是华国最重要的河流,这些年在江面上,无数座跨江大桥如雨后春笋,悬索桥的技术,也因此一路突飞猛进。
“跨江、跨海,都可以用悬索桥,那么跨山,跨云,也可以!”
苏擎说,“如果采取悬索桥的方案,主跨大概在九百米左右,加上两侧的引桥,总长一千多米。而桥塔也只需要两个,落在两座大山的山顶!”
桥塔落在山顶,桥身穿过云雾。
行驶在上面的车辆,可以看见车窗外的云海,看见日出日落,看见来自另一个星球的光将这里的轻云染成暖金色,又看见云团自己蔓延出清灰的外衣。
看见银河在头顶流淌,看见沉云在脚下翻滚。
干活很累,但是做梦很香。
苏擎三人描绘的未来,让屋里的人都好像自己看见了未来那座仙境中的梦幻云桥。
“干!”
“不就是悬索桥吗!冲就完事了!”
“对,有什么修不出来的,长江上能修,天上就不能修?”
“悬索桥千米不是问题,人心齐,泰山移!”
孙力也是有经验的人,他知道除了美好的未来,他们现在拥有的更多是现实的难题,“悬索桥的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案,但是还有很多问题和困难。”
谢雁一笑,“我们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吗?”
**
决定了!
在山顶修一座世界最高的悬索桥!
这个方案,由公规院负责设计,省内高速建设指挥部担纲建设,对外进行招标,中标公司负责施工建设。
但与此同时,三人也真正开始面临这个难题。
他们要在三个月内将方案拿出来。
问题太多,需要提前做的实验也很多。
方斯闻负责应对的是常见问题——桥塔混凝土裂缝。
苏擎则要和长江科研所的人一起完成有关隧道锚的实验。
先说裂缝问题。
之前加国的世界第一桥(曾经的)就是因为裂缝问题,出了大问题,虽然悬索桥和斜拉桥不一样,但在用刀混凝土的地方,依然要考虑裂缝问题。
落谷河这里的环境和长江上不同,这里的气候多变,湿度极大,而悬索桥的承台和塔座,都是由混凝土构成的。
一旦水化热温身高,很容易产生温度裂缝。而这里多变的气候,强烈的山风,昼夜温差太大等等问题,都会造成致命的影响。
当年林铸江飞加国,把安娜岛桥身上上百条裂缝都拍了下来,一条条记录,一条条分类,分出四种裂缝,找到裂缝产生的原因,然后再逐一解决。
从大的分类上来看,裂缝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因为外力引起的,另一种则是因为材料的原因——比如温度和混凝土收缩。
外力问题,可以通过计算解决,材料问题,就需要进行试验,找到最佳的混凝土成分配比,确定其内部的拉应力。
方斯闻在试验和数据计算上的天赋不能说好,只能说好到家了,“经过实验,已经得到了我们需要的数据,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方法,两个方法同时进行。”
他讲完自己的实验,道,“第一,对混凝土进行保温和养护,实时监测它的变化,第二,从材料的配比上,选择最合适的配比。”
即便是完成了实验,在后续的施工过程中,还要进行实时的监控。
他说完了,下一个,是苏擎负责的内容。
“锚啶。”
“落谷河两侧的山体为灰色薄层致密灰岩……”
大桥的主缆绳会产生巨大的拉力,从而让隧道锚部有产生移位和变形的影响。
“我和科研院的人在附近找了地质条件差不多的地方,进行一比十二的实验。”
苏擎把实验资料,厚厚的一叠笔记放在桌上,“实验还算有突破,但除了这些,我觉得,还可以尝试新的技术。”
他将自己设想的锚定系统说了一遍。
谢雁说,“这种系统,还没人试过。”
“没错,”
苏擎点头,“但是可以预想到,它将会有更好的优势。”
她估算了一下这种方案的可行性,“行,按你说来的来试试。”
在笔记本上记上之后,她又将自己做好的整体方案和两人交流了一下。
因为落谷河特殊的环境,他们需要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没有前例的技术,从焊接技术、吊装技术到设立观风塔等等。
材料问题、锚定问题还有其他细节都解决了。
方案也在日益完善。
“但是,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谢雁看向挂在墙上的那种落谷河横截面图,“抛索问题。”
从他们来这里开始,两座大山上的森林已经覆盖上了白雪。
天气越来越冷。
高海拔的山上,有冻霜和落雪。
寒风呼啸的天气,一个月里占据了大多数时间。
有时候下着的连日的阴雨会变成大暴雨,大风从山顶刮下来。
山上会下冰雹,砸的噼里啪啦。
现在他们还没开始施工,等正式开始施工,届时的环境恶劣程度可想而知。
谢雁能做的,就是在方案阶段,就把一切都做到最好。
这里,的确是风景异常优美的“仙境”,但同时,也是工程队的“噩梦”和“禁区”。
梦想很美好,可实现梦想的过程,是艰难而痛苦的。
但,没有一个人会放弃。
两座大山之间,单是谢雁设计的悬索桥全长就有上千米。
在修桥之前,要先在上面修一条“施工道路”,这条路,由两根先导索先飞过峡谷,落在对面,然后搭建出来。
先导索先过去了,才有后面的悬索再过去。
但问题就在于,如何把先导索,送到千米外的对面大山上去?
“飞机?”
这是方斯闻和其他人想到的第一个办法。
这是修建山区悬索桥常用的方法,用直升飞机将先导索带过去。
谢雁摇头,“我设想过这个方案,一架直升机,两名飞行员,从最近的机场起飞,大致花费是二十二万,时间顺利的话,只需要一天。”
旁听的其他队员说,“预算应该不是问题。”
“但是,这里是落谷河河谷。”
谢雁说,“我们要架桥的地方太高了,山峰四周会有紊流,更不用说大山四周对飞行视野的影响,雾有时会绕在山体上,一旦起雾,什么也看不见,容易发生撞机事件。而且,这里也没有可供直升飞机停靠的地方。”
直升机停靠,至少需要五百平方米的停机坪。
但对面的悬崖峭壁,坡度太大,根本没有足够的平地。
无论是从飞行安全还是别的方面考虑,直升机都太危险了。
“那就别弄那些高科技的东西了,”
老吴说,“直接人拉过去,别的地方也是这么弄得,旁边的高压电力线路,不也是这么弄得吗?”
“这个我也调查过。”
谢雁说,“至少需要十六个人,比起直升机一天完成,人工把先导索拉过去,需要三个月。总费用——二十一万。”
的确,无论是什么方案,都不是费用的问题。
而是危险性的问题。
她说,“高压电力的安装就是前车之鉴,人工拽拉危险度极高,而且我们需要在峭壁悬崖上修建相应的通道,还会对周边的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
“危险?”
有人问,“有什么危险?”
这些年跋山涉水,他们看见过无数架在山上的高压电塔,无数条高压输电线,穿过崇山峻岭,将电力输送到祖国的每个角落。
但少有人会去想,当初那些工人们是如何在这样的绝境中完成这些不可能工程的。
“架设高压电力当时花了三个月的时间,”
谢雁顿了顿,道,“施工过程中,一死三重伤。”
这些危险,不是说说而已。
无论是飞机,还是人工,都太危险了,而且人工拉线,需要至少三个月的时间。
这对于方案设计以月为单位的谢雁等人来说,是一个等不起的时间,
先导索等三个月,云桥就要等三个月,高速正式通车,就要往后推三个月。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先导索送不过去,后面一切都白搭!”
“是啊,如果都否了,那还有别的方法吗?”
“这里的环境太恶劣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家议论纷纷。
就连苏擎和方斯闻,也陷入了思考。
谢雁说得对。
国内外都是这样解决拉索问题的。
要么直升机送,要么人工送。
可无论哪个方案,都因为这里险恶的地理环境,将危险性提升了一大截。
这里为什么被称为“工程禁区”,就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极高的危险。
他们不能拿工人和飞行员的生命冒险。
老吴坐了一会,忽然看向谢雁,“谢工,这些方案,你全都否了,那我们怎么办?”
谢雁说,“集思广益,我想看看大家有没有其他办法。”
“这都讨论了好一会了,”
老吴摇头,“说实话,真没有合适的办法,人也不行,飞机也不行,还能怎么办呢?”
谢雁等了会,大家依然没有别的方案提出来。
“我的想法,并不一定能成功,而且我联系过有关部门,他们说目前为止,没有先例,他们更把握一定能做到。”
这也是她没有直接提出来的原因。
“说说吧,其实抛索问题,我们也想了很久了。”
但那个时候,大家都以为至少还有人工拉索这个方案可选,没想到谢雁会否定这个方法。
“对啊,有别的方法?”
“无论什么方法,都要人去完成,依然会有危险性啊!”
谢雁想了想,道,“这个方案,如果能成功,费用也是在二十多万左右,但没有人工危险,八个小时就能完成先导索的安装。”
“八个小时?”
用飞机都至少需要花费一天的问题,能有法子,八个小时就解决?
作者有话要说:十二点之前如果写的完就加更qaq
我越来越慢了。
2("为祖国之崛起而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