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寸心自许尚如丹(三)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汴州另一处庭院里,曾葆华与徐公亮、王审时、郭延义、燕小乙等人坐在一起,聊起宴会上的事情。
“茂明,宴会上你过于鲁莽了。如此当众羞辱安公,他定会报复的!”王审时摇摇头道。
曾葆华淡淡一笑说道,“度宜,我与安公不和,于私于公都说得过去。于私,皇觉寺之变,你真当官家不知道啊?而且李节帅与安公有隙,他也知道。于公,我那番言辞,哪一个字不是站在朝廷立场上的?”
徐公亮在一旁补充道,“度宜兄,身为臣子,必须有个态度,或忠或奸;或不党不群,做个孤臣;或托庇某公麾下,摇旗呐喊。如果是毫无原则底线,八面玲珑,四处买好,官家反倒觉得你居心叵测了。”
王审时点点头道:“这个我知。官家不是昏庸之人,很敬重有本事,敢直言之人。宴会上只是驱逐不加责备就是明证。只是十三郎啊,你做事不要如此弄险。你刚生擒朱守殷,克复汴州,立下大功。偏偏这般行事,这朝中如此容你?
“哈哈,我的师兄啊,我就是要难容于这朝中。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在洛阳城,我稍有疏忽,只要被安重诲抓住机会,就会万劫不复。还是远离朝中,避居地方,这样才安全些。”
“哦,十三郎有重耳居外而安的想法?”
“非也非也,茂明不是重耳,只不过是狐偃、赵衰之流。”徐公亮意味深长地说道。
王审时眼睛一亮,看着曾葆华和徐公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也笑了。
燕小乙坐在那里,看了一眼旁边几乎要睡着的郭延义,却是急得抓耳挠腮的,怎么这回轮到我听不懂了呢?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却被曾葆华听到了。
“怎么了小乙?”
“我只是可惜,闻先生不在,要是在的话,很多不懂的东西,我都可以向他请教。”燕小乙老实回答道。
“我已经上文,请迁闻先生为燕山军司马。可是官家东巡有些匆忙,兵部来不及批复,我们就过来了。要是晚几天,闻先生就到任了。”
“哈哈,不着急。汴州这么一乱,官家怕是没有什么心思东巡了。我们很快就会回洛阳的。”徐公亮哈哈一笑道。
吴宝象在门口禀告道:“指挥使,冯相公派人来请你,说有汴州关防一事,需要与你商议。”
“好,我这就去。”
来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拜见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毁誉参半的人物了。
“下官曾葆华见过冯相。”
“坐!”冯道仪表堂堂,五缕长髯显得他格外俊美飘逸。
“常听知节(徐守中)提起你,说你是他最好的学生。可是陆续闻得你以勇武著称,我当时心里嘀咕,知节不以武事见长啊。后来听了你给安家十一姐儿写的词,又见了你今晚宴会上的言行,这才知道,他所言不差啊。”
冯道一开口,就让人感到轻松诙谐。时人说他性情宽厚,说话风趣,果然不假。
“冯相缪赞了,下官只是读得几本书,识得几个字而已。”
“哈哈,还习得几招拳脚功夫而已。”冯道往后一仰,打趣道。
曾葆华也跟着笑了两声。有点不习惯啊,眼前这人是宰相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话却比胡县令还要平易近人,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了,现在朝中宰相数量有点多,好像有五六七八九个。但宰相就是宰相,你不能把它当豆包吧。
“十三,皇觉寺之变,点你为护送官,你可有怨言?”冯道突然问道。
“有,当然有,当时杀人的心都有。只是逃出生天后,那份怨恨就慢慢淡了,最后也算了。这世道,遇到事,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怨人尤天。拼就是了,拼不过,死毬拉倒。”
听了曾葆华的回答,冯道愣了一下,他那双细长的眼睛盯着看了好一会,才捋着美髯,悠悠道:“德威公教了个好儿子。燕山易水,数万英魂,终得其所。”
他云里雾里说了一句,然后正色道:“当时点你为护送官,是刘公力主的,但我也点头了。当时我是判知河南府事,我不同意,刘公的命令也到不了你的头上。”
“当时刘氏父子在幽州倒施逆行,我与徐先生出奔,不投如日中天的朱梁,反而投了偏据河东一隅的晋王?你可知为何?”
“因为河东与燕幽离得近,跑过去方便!”曾葆华毫不迟疑地答道。
冯道愣了一下,随即又大笑起来,“哈哈,德威公慎言持重,怎么生了个儿子这般风趣?有意思,有意思!”
曾葆华也笑了,拱手道:“是小子我随口开玩笑的。冯相与徐先生出奔当时还为晋王的先帝,是‘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晋王势弱,自然重视两位。而朱梁当时如日中天,投奔者如过江之鲫,去了也没意思。”
“没错。危机,有危才有机。皇觉寺之变,我等是早就察觉到预兆。你虽然不明就里,但身在局中,应该也能察觉到。要是这点危险都发现不了,你这猫爪山寨的少寨主,岂不是白当了。姑射山火起之夜,你如果不能趁乱跑出来,德威公也不会这般安心放你下山了。”
“幸好,我还是猜对了。只有血与火,才能露出你这只幼虎的爪牙来!”
冯道面带得意地说道:“李公和老孔还有些担心,怕你有事,不好向知节和德威公交待。不过赵公一句话点醒他们。而今世道,任何军功,都要一刀一枪地拼出来。曾家小子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该早有准备。”
“谢过几位先生如此关切小子,曾某感激不尽。”
“你是德威公独子,光这一点,就值得我等去做了。否则的话,不用回乡,亲友族人的指头都能把我等的后背戳了烂。”冯道微微笑道。
“听知节说你颇有些文采,常出惊人之语。看来你还是读过不少书啊。你写的那阙《鹧鸪天》,不要说我等,就是官家,听了后也说绝佳,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说到这里,冯道那双深邃的眼睛泛着精光,“官家知道你饱读经书,文武双全,十分高兴。官家夸你,说读书好,读了书才能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不会像一般武夫,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了才知道错了。”
听到这里,曾葆华心头一动。心中一直盘桓的疑点,官家为何要留自己在御前的原因,被冯道今晚的几句话,隐隐点出来了。
“谢冯相。”
“谢我做甚!”冯道摆了摆手,看着烛光里的曾葆华,意味深长地说道,“安公为十一姐儿招东床佳婿,说了四家,全被十一姐儿给婉拒了。现在还没听过这阙《鹧鸪天》的,恐怕只有安公一人了。‘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唉...”
在汴州另一处庭院里,曾葆华与徐公亮、王审时、郭延义、燕小乙等人坐在一起,聊起宴会上的事情。
“茂明,宴会上你过于鲁莽了。如此当众羞辱安公,他定会报复的!”王审时摇摇头道。
曾葆华淡淡一笑说道,“度宜,我与安公不和,于私于公都说得过去。于私,皇觉寺之变,你真当官家不知道啊?而且李节帅与安公有隙,他也知道。于公,我那番言辞,哪一个字不是站在朝廷立场上的?”
徐公亮在一旁补充道,“度宜兄,身为臣子,必须有个态度,或忠或奸;或不党不群,做个孤臣;或托庇某公麾下,摇旗呐喊。如果是毫无原则底线,八面玲珑,四处买好,官家反倒觉得你居心叵测了。”
王审时点点头道:“这个我知。官家不是昏庸之人,很敬重有本事,敢直言之人。宴会上只是驱逐不加责备就是明证。只是十三郎啊,你做事不要如此弄险。你刚生擒朱守殷,克复汴州,立下大功。偏偏这般行事,这朝中如此容你?
“哈哈,我的师兄啊,我就是要难容于这朝中。只有千日做贼,那有千日防贼的。在洛阳城,我稍有疏忽,只要被安重诲抓住机会,就会万劫不复。还是远离朝中,避居地方,这样才安全些。”
“哦,十三郎有重耳居外而安的想法?”
“非也非也,茂明不是重耳,只不过是狐偃、赵衰之流。”徐公亮意味深长地说道。
王审时眼睛一亮,看着曾葆华和徐公亮,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随即也笑了。
燕小乙坐在那里,看了一眼旁边几乎要睡着的郭延义,却是急得抓耳挠腮的,怎么这回轮到我听不懂了呢?忍不住长叹了一口气,却被曾葆华听到了。
“怎么了小乙?”
“我只是可惜,闻先生不在,要是在的话,很多不懂的东西,我都可以向他请教。”燕小乙老实回答道。
“我已经上文,请迁闻先生为燕山军司马。可是官家东巡有些匆忙,兵部来不及批复,我们就过来了。要是晚几天,闻先生就到任了。”
“哈哈,不着急。汴州这么一乱,官家怕是没有什么心思东巡了。我们很快就会回洛阳的。”徐公亮哈哈一笑道。
吴宝象在门口禀告道:“指挥使,冯相公派人来请你,说有汴州关防一事,需要与你商议。”
“好,我这就去。”
来了这么久,终于有机会拜见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毁誉参半的人物了。
“下官曾葆华见过冯相。”
“坐!”冯道仪表堂堂,五缕长髯显得他格外俊美飘逸。
“常听知节(徐守中)提起你,说你是他最好的学生。可是陆续闻得你以勇武著称,我当时心里嘀咕,知节不以武事见长啊。后来听了你给安家十一姐儿写的词,又见了你今晚宴会上的言行,这才知道,他所言不差啊。”
冯道一开口,就让人感到轻松诙谐。时人说他性情宽厚,说话风趣,果然不假。
“冯相缪赞了,下官只是读得几本书,识得几个字而已。”
“哈哈,还习得几招拳脚功夫而已。”冯道往后一仰,打趣道。
曾葆华也跟着笑了两声。有点不习惯啊,眼前这人是宰相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说话却比胡县令还要平易近人,让他有些不知所措。当然了,现在朝中宰相数量有点多,好像有五六七八九个。但宰相就是宰相,你不能把它当豆包吧。
“十三,皇觉寺之变,点你为护送官,你可有怨言?”冯道突然问道。
“有,当然有,当时杀人的心都有。只是逃出生天后,那份怨恨就慢慢淡了,最后也算了。这世道,遇到事,不能自暴自弃,更不能怨人尤天。拼就是了,拼不过,死毬拉倒。”
听了曾葆华的回答,冯道愣了一下,他那双细长的眼睛盯着看了好一会,才捋着美髯,悠悠道:“德威公教了个好儿子。燕山易水,数万英魂,终得其所。”
他云里雾里说了一句,然后正色道:“当时点你为护送官,是刘公力主的,但我也点头了。当时我是判知河南府事,我不同意,刘公的命令也到不了你的头上。”
“当时刘氏父子在幽州倒施逆行,我与徐先生出奔,不投如日中天的朱梁,反而投了偏据河东一隅的晋王?你可知为何?”
“因为河东与燕幽离得近,跑过去方便!”曾葆华毫不迟疑地答道。
冯道愣了一下,随即又大笑起来,“哈哈,德威公慎言持重,怎么生了个儿子这般风趣?有意思,有意思!”
曾葆华也笑了,拱手道:“是小子我随口开玩笑的。冯相与徐先生出奔当时还为晋王的先帝,是‘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晋王势弱,自然重视两位。而朱梁当时如日中天,投奔者如过江之鲫,去了也没意思。”
“没错。危机,有危才有机。皇觉寺之变,我等是早就察觉到预兆。你虽然不明就里,但身在局中,应该也能察觉到。要是这点危险都发现不了,你这猫爪山寨的少寨主,岂不是白当了。姑射山火起之夜,你如果不能趁乱跑出来,德威公也不会这般安心放你下山了。”
“幸好,我还是猜对了。只有血与火,才能露出你这只幼虎的爪牙来!”
冯道面带得意地说道:“李公和老孔还有些担心,怕你有事,不好向知节和德威公交待。不过赵公一句话点醒他们。而今世道,任何军功,都要一刀一枪地拼出来。曾家小子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就该早有准备。”
“谢过几位先生如此关切小子,曾某感激不尽。”
“你是德威公独子,光这一点,就值得我等去做了。否则的话,不用回乡,亲友族人的指头都能把我等的后背戳了烂。”冯道微微笑道。
“听知节说你颇有些文采,常出惊人之语。看来你还是读过不少书啊。你写的那阙《鹧鸪天》,不要说我等,就是官家,听了后也说绝佳,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出来的。”
说到这里,冯道那双深邃的眼睛泛着精光,“官家知道你饱读经书,文武双全,十分高兴。官家夸你,说读书好,读了书才能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不会像一般武夫,一根筋,一条路走到黑了才知道错了。”
听到这里,曾葆华心头一动。心中一直盘桓的疑点,官家为何要留自己在御前的原因,被冯道今晚的几句话,隐隐点出来了。
“谢冯相。”
“谢我做甚!”冯道摆了摆手,看着烛光里的曾葆华,意味深长地说道,“安公为十一姐儿招东床佳婿,说了四家,全被十一姐儿给婉拒了。现在还没听过这阙《鹧鸪天》的,恐怕只有安公一人了。‘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