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墟落云烟自古今(一)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曾葆华精神恍惚地回到自家院子里,看到杨崇义在焦急地等着自己。
“华哥儿,有故人来访!”
“故人?哪里来的这么多故人。”曾葆华的精气神像是被抽走了一半,有气无力地答道。
“他们在西屋,我带你过去。”
跟着杨崇义来到西屋,曾葆华见到了两人,猛地一激灵。
“不三兄弟,舒先生,你们来了!”
来人正是姚念千金的护卫姚不三和谋士舒同书。
“见过华哥儿。我们在路上听到你只身陷蒲州、轻骑取汴州的消息,感叹不已。要是按照华哥儿你这立功速度,估计三十岁不到就要拜为使相了。”舒同书恭维道。
“客气了。”曾葆华强打着精神说道,“姚小娘子和姚铁杵兄弟可好?”
“好着呢。姑姑已经被公认为纳质奥神姑,只等着秋天举行奥来那楞,正式加冕为萨满大奥云根。述律氏传下旨意,册封姑姑为契丹阳曜长公主,分得旧部六千帐,在乌山以东,汪吉河畔立牛尾纛。”
“万年郎也与克烈撒合部首领的女儿完婚,得嫁妆三千帐,分得旧部四千帐,并被册授为西北路统军使,在乌孤山下立牛尾纛。”姚不三兴奋地说道。
“兄妹各分四千和六千帐,这个数字,述律氏母子俩应该盘算了好久。”曾葆华平静地说道。
舒同书冷冷一笑,点了点头,“华哥儿一眼就看到了关键所在。姑姑分得旧部要比万年郎多,但总数却不及。述律氏如此算计,肯定是在挑拨姑姑和万年郎的兄妹之情。不过万年郎与姑姑从小感情深厚,岂是这等小计谋能间离的!”
这就没错了。姚念千金总是要嫁人的,按照草原规矩,那六千帐部民将会成为嫁妆。身为兄长,姚念万年心里是否没有芥蒂,就真的不好说了。
“这是姑姑给华哥儿的书信。”姚不三恭敬地递上打了火漆的书信。
曾葆华打开后,细细看了起来。
“我居西,兄长居东。述律氏意欲以东边桀骜不驯之敌烈、乌克部,北边不怀好意之耶覩刮和达怛九部,西边野蛮强大之粘八葛部,困顿我兄妹。身处险地,却无所畏惧。此境再凶险,也比不过姑射山火起,仓皇夜奔黄河。那时九死一生,还是逃出了生天。”
“只是我兄妹举迁漠北,百废待兴,急需粮草盐茶兵甲等物。舒先生与不三兄弟,是为奔走联络之人,筹措诸物,还望郎君多加照拂...”
放下书信后,曾葆华说道:“舒先生,不三兄弟,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只管说。”
“谢过十三郎!”舒同书和姚不三异口同声道。
“这里还有一封书信,是我部巡哨在阴山关隘缴获的,是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暗通契丹的密信。想必他也听说耶律阿保机死了,忙不迭地遣人去向新靠山卖好。这些信使为了避开大同军和白达怛部,绕更北的路远走,结果撞到我们马前。姑姑说这封书信或许对十三郎有用,就叫我俩带过来了。”
白达怛部游牧在阴山以北,与阴山以南的沙陀人交好,其中有不少人加入本朝军队。
听舒同书说完,曾葆华脸色凝重地接过来,展开一看,上面言辞谦卑,极尽讨好之意,结尾却是李仁福的画押,以及朔方王的紫泥印。
“延遇,去请闻先生、仲明和度宜来。”
见主人家有事,舒同书和姚不三起身告辞,曾葆华叫人带他们下去休息。
“这是好事,现在就看怎么把这封书信投进宫去。”看完李仁福的书信后,王审时击掌叫道。
“这李仁福在我朝与伪梁互战时,就蛇鼠两端。梁盛时就投靠伪梁,卖力结好。一看到伪梁呈萎势,马上疏远,暗通我朝。有前科啊。对,就说是漠南商人偶尔捡到,出于义愤,交还给朝廷。嗯,直接投到安重诲府上就好了。”徐公亮的眼睛里闪着光。
“交给安枢相?”王审时有些不大明白。
“安枢相是朝中最热衷削藩的。现在定难军的把柄落在他手上,肯定会发作一番。”闻师道淡淡地说道。
徐公亮闻言笑了笑,接着往下说,“安枢相十有八九会撺掇官家下诏,叫李仁福进京面圣。只是这李仁福应该还不知道,他出使契丹的信使们出了意外,必须叫人把这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去。”
王审时这时明白,仰首哈哈大笑:“这李仁福知道自己暗通契丹的书信落在朝廷手里,肯定不敢来京了。这就坐实了罪名。只是招讨定难军一事,怎么能落在十三郎头上?”
“事在人为。再说了,现在我朝看上去人强马壮,可是拔高了一看,这几十万兵马,十几员宿将就像胡椒撒面一般,全然不见了。”徐公亮搬着手指头算道,“河东、河北的兵马不能动,山东诸镇的兵马动不了,江淮山南的兵马没法动。洛阳还有十万禁军,可是汴州之乱余波未平,谁敢把他们调离。”
“只是十三郎的资历威望,不足以统领一路招讨兵马。”王审时皱着眉头说道。
“有合适的人选。想必安枢相也希望暂时让其远离中枢。”闻师道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不急不缓地说道。
王审时若有所思。
“好了,还有一事。”曾葆华把姚念兄妹在漠北两地立帐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我与姚家小娘子有救命之恩。现在他们举族举迁漠北,需要有人跟他们互通有无。我打算从山寨抽调人手,组建商队。”
徐公亮却关心另外一点,“茂明,你说现在姚家兄弟能控制阴山南北?”
“按照他们的说法,姚念万年的王帐靠东北处,与中原相隔甚远。姚念千金的王帐,更靠南些,其控弦之士向南巡弋于居延海、白达怛部一线。”
徐公亮想了一会,抬头又问曾葆华,“这事朝中何人可知?”
“除了我们,没有人知道。姚家与安重诲有仇,要是表明了身份,被他知晓了,届时下令大同军、彰国等军封关,就得不偿失了。”
“那就好!如此一来,就解决了我们困扰已久的大问题了。”
曾葆华顿时领悟到徐公亮话里的意思,盘算着这条路的可行性,越想越觉得可行。
“华哥儿,小乙哥回来了!”白延遇喜洋洋地在门口禀告道。
曾葆华等人腾身站了起来,只见燕小乙带着两人冲了进来。
“小乙,你终于回来了!有信,明德,你们也来了!”曾葆华惊喜地叫道。
“华哥儿,我们都下山了,不仅我们,循礼、启智、守仁、全勇、本善也都跟着德威公来了。”崔明德笑起来就跟一尊少年版的弥勒佛,
“哦,那国维兄也来了吗?”徐公亮焦急地问另一位死党。
“亮哥儿,国维哥还留在山寨里。”裴有信答道,他个子最高,比曾葆华还要高半个头,只是笑起来有一种风高云淡的感觉。
“好,好啊!大家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下山了。”曾葆华喃喃地说道。
曾葆华精神恍惚地回到自家院子里,看到杨崇义在焦急地等着自己。
“华哥儿,有故人来访!”
“故人?哪里来的这么多故人。”曾葆华的精气神像是被抽走了一半,有气无力地答道。
“他们在西屋,我带你过去。”
跟着杨崇义来到西屋,曾葆华见到了两人,猛地一激灵。
“不三兄弟,舒先生,你们来了!”
来人正是姚念千金的护卫姚不三和谋士舒同书。
“见过华哥儿。我们在路上听到你只身陷蒲州、轻骑取汴州的消息,感叹不已。要是按照华哥儿你这立功速度,估计三十岁不到就要拜为使相了。”舒同书恭维道。
“客气了。”曾葆华强打着精神说道,“姚小娘子和姚铁杵兄弟可好?”
“好着呢。姑姑已经被公认为纳质奥神姑,只等着秋天举行奥来那楞,正式加冕为萨满大奥云根。述律氏传下旨意,册封姑姑为契丹阳曜长公主,分得旧部六千帐,在乌山以东,汪吉河畔立牛尾纛。”
“万年郎也与克烈撒合部首领的女儿完婚,得嫁妆三千帐,分得旧部四千帐,并被册授为西北路统军使,在乌孤山下立牛尾纛。”姚不三兴奋地说道。
“兄妹各分四千和六千帐,这个数字,述律氏母子俩应该盘算了好久。”曾葆华平静地说道。
舒同书冷冷一笑,点了点头,“华哥儿一眼就看到了关键所在。姑姑分得旧部要比万年郎多,但总数却不及。述律氏如此算计,肯定是在挑拨姑姑和万年郎的兄妹之情。不过万年郎与姑姑从小感情深厚,岂是这等小计谋能间离的!”
这就没错了。姚念千金总是要嫁人的,按照草原规矩,那六千帐部民将会成为嫁妆。身为兄长,姚念万年心里是否没有芥蒂,就真的不好说了。
“这是姑姑给华哥儿的书信。”姚不三恭敬地递上打了火漆的书信。
曾葆华打开后,细细看了起来。
“我居西,兄长居东。述律氏意欲以东边桀骜不驯之敌烈、乌克部,北边不怀好意之耶覩刮和达怛九部,西边野蛮强大之粘八葛部,困顿我兄妹。身处险地,却无所畏惧。此境再凶险,也比不过姑射山火起,仓皇夜奔黄河。那时九死一生,还是逃出了生天。”
“只是我兄妹举迁漠北,百废待兴,急需粮草盐茶兵甲等物。舒先生与不三兄弟,是为奔走联络之人,筹措诸物,还望郎君多加照拂...”
放下书信后,曾葆华说道:“舒先生,不三兄弟,有用得着在下的地方,只管说。”
“谢过十三郎!”舒同书和姚不三异口同声道。
“这里还有一封书信,是我部巡哨在阴山关隘缴获的,是定难军节度使李仁福暗通契丹的密信。想必他也听说耶律阿保机死了,忙不迭地遣人去向新靠山卖好。这些信使为了避开大同军和白达怛部,绕更北的路远走,结果撞到我们马前。姑姑说这封书信或许对十三郎有用,就叫我俩带过来了。”
白达怛部游牧在阴山以北,与阴山以南的沙陀人交好,其中有不少人加入本朝军队。
听舒同书说完,曾葆华脸色凝重地接过来,展开一看,上面言辞谦卑,极尽讨好之意,结尾却是李仁福的画押,以及朔方王的紫泥印。
“延遇,去请闻先生、仲明和度宜来。”
见主人家有事,舒同书和姚不三起身告辞,曾葆华叫人带他们下去休息。
“这是好事,现在就看怎么把这封书信投进宫去。”看完李仁福的书信后,王审时击掌叫道。
“这李仁福在我朝与伪梁互战时,就蛇鼠两端。梁盛时就投靠伪梁,卖力结好。一看到伪梁呈萎势,马上疏远,暗通我朝。有前科啊。对,就说是漠南商人偶尔捡到,出于义愤,交还给朝廷。嗯,直接投到安重诲府上就好了。”徐公亮的眼睛里闪着光。
“交给安枢相?”王审时有些不大明白。
“安枢相是朝中最热衷削藩的。现在定难军的把柄落在他手上,肯定会发作一番。”闻师道淡淡地说道。
徐公亮闻言笑了笑,接着往下说,“安枢相十有八九会撺掇官家下诏,叫李仁福进京面圣。只是这李仁福应该还不知道,他出使契丹的信使们出了意外,必须叫人把这消息传到他耳朵里去。”
王审时这时明白,仰首哈哈大笑:“这李仁福知道自己暗通契丹的书信落在朝廷手里,肯定不敢来京了。这就坐实了罪名。只是招讨定难军一事,怎么能落在十三郎头上?”
“事在人为。再说了,现在我朝看上去人强马壮,可是拔高了一看,这几十万兵马,十几员宿将就像胡椒撒面一般,全然不见了。”徐公亮搬着手指头算道,“河东、河北的兵马不能动,山东诸镇的兵马动不了,江淮山南的兵马没法动。洛阳还有十万禁军,可是汴州之乱余波未平,谁敢把他们调离。”
“只是十三郎的资历威望,不足以统领一路招讨兵马。”王审时皱着眉头说道。
“有合适的人选。想必安枢相也希望暂时让其远离中枢。”闻师道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口,不急不缓地说道。
王审时若有所思。
“好了,还有一事。”曾葆华把姚念兄妹在漠北两地立帐的事情简略说了一遍,“我与姚家小娘子有救命之恩。现在他们举族举迁漠北,需要有人跟他们互通有无。我打算从山寨抽调人手,组建商队。”
徐公亮却关心另外一点,“茂明,你说现在姚家兄弟能控制阴山南北?”
“按照他们的说法,姚念万年的王帐靠东北处,与中原相隔甚远。姚念千金的王帐,更靠南些,其控弦之士向南巡弋于居延海、白达怛部一线。”
徐公亮想了一会,抬头又问曾葆华,“这事朝中何人可知?”
“除了我们,没有人知道。姚家与安重诲有仇,要是表明了身份,被他知晓了,届时下令大同军、彰国等军封关,就得不偿失了。”
“那就好!如此一来,就解决了我们困扰已久的大问题了。”
曾葆华顿时领悟到徐公亮话里的意思,盘算着这条路的可行性,越想越觉得可行。
“华哥儿,小乙哥回来了!”白延遇喜洋洋地在门口禀告道。
曾葆华等人腾身站了起来,只见燕小乙带着两人冲了进来。
“小乙,你终于回来了!有信,明德,你们也来了!”曾葆华惊喜地叫道。
“华哥儿,我们都下山了,不仅我们,循礼、启智、守仁、全勇、本善也都跟着德威公来了。”崔明德笑起来就跟一尊少年版的弥勒佛,
“哦,那国维兄也来了吗?”徐公亮焦急地问另一位死党。
“亮哥儿,国维哥还留在山寨里。”裴有信答道,他个子最高,比曾葆华还要高半个头,只是笑起来有一种风高云淡的感觉。
“好,好啊!大家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下山了。”曾葆华喃喃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