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章 四纵四横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拓坐在殿内,时不时抬起头来,看了朱元璋一眼,随即又低下头。
“你要从太原至正定修一条路?”朱元璋放下手中奏章,询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问道:“你所谓的忙碌,也就是成天出去打猎,再就是勾栏听曲?”
闻言,朱拓愤怒的说道:“父皇,这是哪个奸臣在污蔑儿臣?您告诉儿臣,儿臣现在就去射杀了他!”
朱元璋冷声问道:“难道你就这么霸道吗?容不下一点反对的声音吗?你身上哪一点像朕?就不能向朕学学,垂拱而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朱拓一愣,狐疑的问道:“父皇,您说的是您吗?听起来怎么正好和您相反呢?”
“废话!”朱元璋一拍桌子,沉声道:“朕的锦衣卫不是摆设,晋地要修这么长的一条路,还想瞒住朝廷……简直可笑!”
朱拓笑道:“父皇,这您可冤枉儿臣了,儿臣从没想过隐瞒父皇。主要是因为上报朝廷的话,朝廷又要评估、审查……一整套流程下来,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可没有朝廷帮忙,能修成这么长的一条道路吗?”
“其实也不用朝廷怎么帮忙,只需要提供八万徭役,五万也行,这五万徭役不是征发,而是给予一定的报酬,让百姓们自愿参加。”
“如果要付报酬的话,恐怕对户部来说,又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没关系,儿臣都想好了,让晋地的商人承担一部分,等道路修成后,再征收道路使用费,说不定还能赚钱。”
“嗯。”朱元璋在心里不断琢磨,思索这件事的可靠性,又命太监将户部的卓敬找来,当卓敬得知肃王的目的后,脸色大变,立刻阻止道:“殿下,万万不可啊!”
“有什么不可的?又不用户部出多少银子。”朱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卓敬才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同意了朱拓的做法。
见状,朱元璋苦口婆心的说道:“朱拓啊,修路可不是小事,尤其还要贯穿太行山脉,今后遇到这种事,你事先要禀报朝廷,知道吗?”
“父皇,多大点事啊,其实儿臣不单单想修这一条路。您看,咱们大明的版图庞大,其中山川沟壑众多,可以以开封为中心,修建四纵四横,将整个大明版图紧密的连接在一块……”
卓敬好奇的询问道:“何为四纵四横?”
“你看,从燕京修一条道路直接通往苏杭,从兰州到湖广,从应天到太原……在大明的版图上,一共要修建八条大型驰道,也就是四纵四横!”
卓敬吓了一跳,不敢置信的问道:“殿下,如果要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啊,咱们大明怎么能承受的起啊!”
“不多,本王算过,征发百万徭役,修建三十年就能完成。”朱拓傲然说道。
“这……这……”
卓敬浑身冰凉,一时间说不出来话。
朱拓说道:“苦一苦百姓嘛,只要能修成这样的道路,卓大人,你试想一下,从燕京抵达应天,所用时间不过五天,那咱们大明就会变得多么繁荣啊。”
朱元璋很安静的听着朱拓的话,沉默良久,方才开口问道:“朱拓啊,这天底下的百姓如何得罪你了?”
“啊,父皇,您说的是哪里话?这天下的百姓什么时候得罪儿臣了?”
“那你为什么想要累杀他们?”
“呵呵,当年的隋炀帝也是这样想的,故而疲民……现在你和他比起来,有过之而不及,他好歹是修建一条京杭大运河,可你呢?却妄想修八条横贯东南西北的道路!”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懂吗?”
“父皇,您年龄大了,走路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可儿臣年轻,不仅能跑,还能大跳……”
“闭嘴!”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骂道:“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大明建立三十年,虽然有了点底子,但是经不起你如此折腾!现在将大明交给你,朕不放心!”
朱拓大喜,说道:“那父皇既然不放心,就继续当皇帝呗。”
“朕就算当皇帝,又能当几年?”朱元璋冷声说道:“这未来是你的,可是听你这么说话,朕有点不放心,把这大明交给你了。”
朱拓无奈,从身上掏出一本奏章,交给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经过仔细验证过的,您看看,这是儿臣写的《北征记》,本王曾在晋地待过一段时间,感受到晋地的艰难,百姓的凋零,故而写出了这篇文章。”
朱元璋有些好奇,便仔细看起了这篇文章。
“以洪武二十八年北征,记其往还始末,著此书。榆木川之事,即是役也。其事世多异说,荣所记则与史符合。盖史官以其帷幄之臣,身预顾命,故用以为据。”
这篇文章,详细的写出了晋地的具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在这篇策论上,没有一点虚言,看起来就是很切实际的政策方针。
“这是你写的?”
“自然是儿臣写的。”
卓敬也看了起来,这篇策论写的确实很好,摆事实,讲道理,前后一脉相承。其中关于晋地的政策有军事、政务、民生等各个方面。
如何保障百姓的温饱,如何同化蒙古诸族,如何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
“可想而知,儿臣的学问早就脱凡入圣,与孔夫子也能相提并论,刘三吾曾言,天不生我朱拓,大明文坛万古如长夜……”
朱元璋还没说话,卓敬便赞叹道:“从这篇策论来看,殿下确实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写的非常好。”
“嗯,这策论确实不错。”
朱元璋眯了眯眼,又叹道:“只不过,朱拓啊,下次你呈上策论的时候,应该再仔细检查一遍。因为这策论里面,有两个错别字。”
“啊?是什么样的错别字?”
“嗯,把纂论者杨荣,改成朱拓就行了。”
场面忽然有些安静,饶是以朱拓这样厚脸皮的人,此时也老脸一红,嗫嚅道:“这是儿臣讲述,杨荣记录的,儿臣的侍卫吕青可以作证,儿臣现在就把他叫进来……”
“不必了,朕看杨荣此人很不错,对于晋地了解的很详细。他现在不是还没任命么?倒是可以派往晋地,负责修路的事情。若是表现的好,也可以提拔为政事官,参与晋地政务。”
朱拓脸上顿时大喜,应声道:“父皇英明!”
朱拓坐在殿内,时不时抬起头来,看了朱元璋一眼,随即又低下头。
“你要从太原至正定修一条路?”朱元璋放下手中奏章,询问道。
朱元璋摇了摇头,问道:“你所谓的忙碌,也就是成天出去打猎,再就是勾栏听曲?”
闻言,朱拓愤怒的说道:“父皇,这是哪个奸臣在污蔑儿臣?您告诉儿臣,儿臣现在就去射杀了他!”
朱元璋冷声问道:“难道你就这么霸道吗?容不下一点反对的声音吗?你身上哪一点像朕?就不能向朕学学,垂拱而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朱拓一愣,狐疑的问道:“父皇,您说的是您吗?听起来怎么正好和您相反呢?”
“废话!”朱元璋一拍桌子,沉声道:“朕的锦衣卫不是摆设,晋地要修这么长的一条路,还想瞒住朝廷……简直可笑!”
朱拓笑道:“父皇,这您可冤枉儿臣了,儿臣从没想过隐瞒父皇。主要是因为上报朝廷的话,朝廷又要评估、审查……一整套流程下来,恐怕黄花菜都凉了。”
“可没有朝廷帮忙,能修成这么长的一条道路吗?”
“其实也不用朝廷怎么帮忙,只需要提供八万徭役,五万也行,这五万徭役不是征发,而是给予一定的报酬,让百姓们自愿参加。”
“如果要付报酬的话,恐怕对户部来说,又是一笔很大的负担。”
“没关系,儿臣都想好了,让晋地的商人承担一部分,等道路修成后,再征收道路使用费,说不定还能赚钱。”
“嗯。”朱元璋在心里不断琢磨,思索这件事的可靠性,又命太监将户部的卓敬找来,当卓敬得知肃王的目的后,脸色大变,立刻阻止道:“殿下,万万不可啊!”
“有什么不可的?又不用户部出多少银子。”朱拓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卓敬才松了一口气,点点头同意了朱拓的做法。
见状,朱元璋苦口婆心的说道:“朱拓啊,修路可不是小事,尤其还要贯穿太行山脉,今后遇到这种事,你事先要禀报朝廷,知道吗?”
“父皇,多大点事啊,其实儿臣不单单想修这一条路。您看,咱们大明的版图庞大,其中山川沟壑众多,可以以开封为中心,修建四纵四横,将整个大明版图紧密的连接在一块……”
卓敬好奇的询问道:“何为四纵四横?”
“你看,从燕京修一条道路直接通往苏杭,从兰州到湖广,从应天到太原……在大明的版图上,一共要修建八条大型驰道,也就是四纵四横!”
卓敬吓了一跳,不敢置信的问道:“殿下,如果要修建如此庞大的工程,需要多少人力物力啊,咱们大明怎么能承受的起啊!”
“不多,本王算过,征发百万徭役,修建三十年就能完成。”朱拓傲然说道。
“这……这……”
卓敬浑身冰凉,一时间说不出来话。
朱拓说道:“苦一苦百姓嘛,只要能修成这样的道路,卓大人,你试想一下,从燕京抵达应天,所用时间不过五天,那咱们大明就会变得多么繁荣啊。”
朱元璋很安静的听着朱拓的话,沉默良久,方才开口问道:“朱拓啊,这天底下的百姓如何得罪你了?”
“啊,父皇,您说的是哪里话?这天下的百姓什么时候得罪儿臣了?”
“那你为什么想要累杀他们?”
“呵呵,当年的隋炀帝也是这样想的,故而疲民……现在你和他比起来,有过之而不及,他好歹是修建一条京杭大运河,可你呢?却妄想修八条横贯东南西北的道路!”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迈大了,容易扯到蛋,懂吗?”
“父皇,您年龄大了,走路可能会有这样的问题,可儿臣年轻,不仅能跑,还能大跳……”
“闭嘴!”
朱元璋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骂道:“不要揣着明白装糊涂,大明建立三十年,虽然有了点底子,但是经不起你如此折腾!现在将大明交给你,朕不放心!”
朱拓大喜,说道:“那父皇既然不放心,就继续当皇帝呗。”
“朕就算当皇帝,又能当几年?”朱元璋冷声说道:“这未来是你的,可是听你这么说话,朕有点不放心,把这大明交给你了。”
朱拓无奈,从身上掏出一本奏章,交给朱元璋,说道:“父皇,儿臣并不是胡说八道,而是经过仔细验证过的,您看看,这是儿臣写的《北征记》,本王曾在晋地待过一段时间,感受到晋地的艰难,百姓的凋零,故而写出了这篇文章。”
朱元璋有些好奇,便仔细看起了这篇文章。
“以洪武二十八年北征,记其往还始末,著此书。榆木川之事,即是役也。其事世多异说,荣所记则与史符合。盖史官以其帷幄之臣,身预顾命,故用以为据。”
这篇文章,详细的写出了晋地的具体情况,存在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在这篇策论上,没有一点虚言,看起来就是很切实际的政策方针。
“这是你写的?”
“自然是儿臣写的。”
卓敬也看了起来,这篇策论写的确实很好,摆事实,讲道理,前后一脉相承。其中关于晋地的政策有军事、政务、民生等各个方面。
如何保障百姓的温饱,如何同化蒙古诸族,如何打通西域的丝绸之路……
“可想而知,儿臣的学问早就脱凡入圣,与孔夫子也能相提并论,刘三吾曾言,天不生我朱拓,大明文坛万古如长夜……”
朱元璋还没说话,卓敬便赞叹道:“从这篇策论来看,殿下确实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写的非常好。”
“嗯,这策论确实不错。”
朱元璋眯了眯眼,又叹道:“只不过,朱拓啊,下次你呈上策论的时候,应该再仔细检查一遍。因为这策论里面,有两个错别字。”
“啊?是什么样的错别字?”
“嗯,把纂论者杨荣,改成朱拓就行了。”
场面忽然有些安静,饶是以朱拓这样厚脸皮的人,此时也老脸一红,嗫嚅道:“这是儿臣讲述,杨荣记录的,儿臣的侍卫吕青可以作证,儿臣现在就把他叫进来……”
“不必了,朕看杨荣此人很不错,对于晋地了解的很详细。他现在不是还没任命么?倒是可以派往晋地,负责修路的事情。若是表现的好,也可以提拔为政事官,参与晋地政务。”
朱拓脸上顿时大喜,应声道:“父皇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