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风尘三侠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街口,少年踌躇不前,此时街上行人渐多,周围的早点铺子也开始蒸腾水汽,馒头包子油条粉面的香味悠悠飘来。少年瞥了一眼那些食物,不觉又是咽了一大口唾沫,接着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噜噜叫了几声。
他往日饿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直接从这些铺子上拿过吃食,但他也知道不给些金属与这些小贩的话他们便会十分生气。他原有些铁片,是用来狩猎做飞镖用的,他将这些镖儿给那些小贩,但这些金属似乎也不能让这些小贩消气。而他自己身手太好,不注意间抵挡了几下又保不准会让这些小贩受伤。
唉,想起来头疼,算了,还是忍着饿看看城中可否寻些果子或是犬只充饥。
正出神之间,忽然左侧腰间被棍棒顶端抵了一下。
少年反应如电,腰间肌肉自然地一松、一陷,接着便将那棍儿粘住一拉,就势转过了身来。只见一个身量与他相仿的精干少年被他这一拽,向前扑倒在地。只见那少年麻衣草鞋,面部脏污,衣裤上有好几个破洞补丁,一手拿条竹棒,一手抓着一个白面馒头,看情形却原来是个小乞丐。只见他身材与那少年差不多,虽然生得瘦小,但眼神顾盼之间,却颇为机警彪悍。
那小乞丐被这么一摔在地,回头便向那少年怒目而视,似乎便要起身扑向那少年,用那无赖打架的方式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苍白的少年,只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下手,就这般瞪了许久,忽然嘿了一声,将手中那个在地上跌得满是灰尘的馒头凑到嘴边,恶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结果却不小心被呛得咳嗽连连。待得咳嗽稍停,那小乞丐看了看手中馒头,忽然仰头哈哈大笑,跟着将手中馒头扔了,转身走到一个摊贩蒸笼之前,挑了两大个新出炉的白面馒头,将其中一个向身后那少年的方向一抛,少年伸手接住,只见白馒头上已然印上了小乞丐几个乌黑的指印。
少年也不计较,拿了馒头便吃,小乞丐此时已回身侧坐在架蒸笼的木桌上,笼中蒸汽微熏,此时朝阳渐烈,小乞丐脸上光影掩隐之下,却已是满满的笑意。
只见那小乞丐也不吃自己手中馒头,他忽然起身径直走向少年,接着一拍少年的肩膀,兴高采烈地道:“白痴小子,做我项尤儿的兄弟吧!”说罢将手中自己的馒头递给了少年。
那少年一愣,方才他凭直觉摔了这自称项尤儿的小乞丐一跤,还害得他馒头落地,本来心中颇为抱歉,但他讷于言语,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本以为项尤儿要狠狠打他一顿出气,他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决不还手。却不料这项尤儿行事大为奇异,不但不打他出气,还请他吃馒头!少年自幼生长于山寨,那里虽然民风淳朴,但平日里也有仇必报。他颇为擅长观势一道,却丝毫感觉不到项尤儿有什煞气,反而却有种热烈的亲近感觉,于是他不觉心中迷茫,便张口答道:“做兄弟?好啊!”顺手便将项尤儿手中的馒头接了过来。
这回轮到项尤儿吃惊了。他是京师城南痞儿中有名的头头,虽然年岁不大,却为人豪迈任侠,受到痞儿们的推戴。今日早晨他游逛至城南斗兽口,见到这个灰布衣裳的苍白少年站在街中央一边发呆一边咽口水。项尤儿也是贫苦出身,因此从小最是见不得同样的贫苦少年受这腹饥之苦,便擅自拿了街口丁伯的一个馒头,要想赠给那少年果腹,不料却被他摔了一个狗吃屎。他本来怒极,却见那少年满脸歉意却又不知所措的一脸傻样,不觉便心中释然,心下也不觉打量起眼前这个奇特少年。他细想方才那少年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摔倒的那几招,这一想才觉得果然高明。他自己也算是斗殴老手,居然会被少年不用手便摔倒,项尤儿心中不由得对这少年另眼相看,接着便爱才之心大盛,便开口结交。他本来以为少年身怀异能,定是难以结交,但他生性开朗,想要做的事情哪怕再难也要试试。他本已想好若是那少年拒绝自己,自己应该说些诸如“英雄后会有期”之类的场面话来赚一下场子。
却不料,这少年竟然淡淡的一句“好啊”答应了。
项尤儿愣了一下,伸手拍了三下那少年的背,开口叫道:“好!好!好!”
说罢搂着那少年的肩膀,向早点铺子的丁伯说道:“丁伯,你看,我项尤儿又收了一个兄弟,丁伯,以后这小子若是来吃了点心,统统算在我项尤儿账上喔。”
说着又抓了几个馒头塞在少年怀中,自己也取了几个馒头放入怀中,转身对那少年说:“对不住了兄弟,咱的结拜酒就只能请你吃馒头了,包子太贵,哥哥我付不起。”
说着对丁伯喊道:“丁伯,今日老子身上铜钱不够,馒头先给我记上,改日给你补上!”丁伯耳背,只答道:“吃吧吃吧……”转身便去,低声喃喃自语道:“贪吃鬼,来吃自家的馒头,不补也成啊。”
其实在这方圆数里之间的痞儿之中,就数这项尤儿一党是吃过之后记得补帐的。丁伯家中孤苦,他有虽两个儿子,但大儿子从军战死,二儿子却是个白眼狼,自从丁伯老伴走后,便扔下丁伯不管。丁伯那日被他二儿子打骂之后踢出门,正被街边的项尤儿一党的小乞丐狗熊儿看见,便纠结了四五个痞儿去教训了一顿那只白眼狼,要不是丁伯死命拉着,那白眼狼恐怕便呜呼哀哉了。之后项尤儿一党便七拼八凑,给丁伯搭了一个早点铺子。虽然丁伯一开始蒸的馒头又干又硬、炸的油条又软又细,但项尤儿硬是带着一帮小痞儿每日去光顾他的生意,三个月下来,硬生生挺到了丁伯能将早点做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丁伯虽然年老昏聩,却也知道这群孩子是对自己真好,心中早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孙儿对待。他们来拿自己的馒头包子时丁伯总是装聋作哑,来还帐时丁伯也是假装忘记,可是哪怕如此,项尤儿一群人也从未欠帐不还的。这城南的许多小商小贩都与丁伯经历相似,对于项尤儿一党平日里虽然嘴上打骂呵斥,心中却是疼惜有加。此时丁伯见项尤儿又收了个兄弟,也是心中替他高兴。
只见项尤儿搂着那少年,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兄弟,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哥哥带你到处逛逛去!对了,今早不知为何大街小巷都张贴了征兵的告示,说是皇上要亲征北伐了。这次条件相当之宽,不用父祖是军户,只要是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就行!兄弟,你几岁了?”
少年答道:“十六!”
项尤儿一拍手,大笑道:“老子十九,比你大!兄弟,都说自古好男儿当沙场战死,从前我项尤儿有心从军,却因征兵条件太严未能如愿。如今可算是遂了心愿,兄弟,既然相识,你可愿随老子从军?”
少年又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好啊!”
项尤儿心下大喜,他心知这少年只是外表傻愣,内里却是浑金璞玉一般。他虽与这少年相识只是这么短短几刻,却早对这少年有了交心之感。而那少年也觉得项尤儿豪迈热情,颇为亲近。他从小长在寨子中,认识的人除了师父之外虽然也有同龄的孩子,但其他孩子见他少言寡语,都不爱与他玩耍,少年自来也不以为意。只是如今见到了项尤儿,总觉得面前这个自称兄长的人精彩好玩,听他说话之时胸中仿佛便有些温暖澎湃的感受涌起,好似是他在家乡山中行走之时忽然前方百里空阔流云翻飞的感受。于是当项尤儿问到自己是不是要去参军,少年心想反正师父也不知去向,不如一起去参军玩玩也好,便答应了。
平白捡了一个既投缘又功夫好的兄弟,又得知有望参军,项尤儿此刻心情可说是无比畅快,乘着兴致,便领着少年四处转悠,他本是京城的地头蛇,这帝都中的胡同巷儿项尤儿可是熟到没法儿再熟了,加上那少年无论何处何事都显得兴趣盎然,他的口舌便似是开了闸一般,一路上将自己打小从各路说书先生街坊邻居听来的正史野史披戴上京城的一屋一瓦,将这京城添油加醋地说得如同洪荒世界一般。那少年也是越听越入神,这一吹一讲之下,匆匆竟半日已过。说到后来,已然说得项尤儿腹中的野史杂闻都已掏空,连带他自己的抱负也一并说出。
项尤儿平日里也不是没有谈伴同伙,但今日或许是那少年作为听众太为出色,项尤儿聊得甚是尽兴。他自幼便是孤儿,自小做遍了洗马劈柴等等下贱杂役,后来由于脾气太为倔强,便最终沦落街头。他与其他痞儿不同,只是纠结意气相投之辈,渐渐的身周便聚集了数十个过命的痞儿兄弟,但平日里说的均是些街巷琐事打打杀杀的,项尤儿心中的抱负也无从叙述,不料此刻竟能一吐为快,当真是酣畅淋漓,此时日影渐斜,各家各府均已烧柴起灶,开始准备晚膳了。
这时他们已然绕至城西,项尤儿指着一座巨大宅院给少年看,只见那府第朱门紫柱,相当气派,大门上有一匾,上书四个大字“安国镇邦”。
项尤儿对少年道:“这便是安国公府了,这第一代安国公便是我和你说的太祖十二臣中的名将沐英了,齐朝四百年朝政更迭,也只有这安国公一府还能屹立不倒了!这代安国公沐允字怀时,也可算是一代名将了,三十年前他率军平安南之乱,那还是武宗朝的事了!”说着看着那少年道:“宝刀安怕空鞘锈,良驹岂畏伏枥老。待得边驿烽尘起,横刀立马亦英豪。这是据传这位安国公写的,端的可堪豪迈,可谓男儿!”说着心潮澎湃,凝目向那块“安国镇邦”默视许久,摇了摇头,笑道:“当然,这安国公府还有一项好,便是他家的卤鸡论口味算是京城一绝!老子这便带你去尝尝?”
说罢项尤儿便拉着少年绕道钻去安国府旁一道不起眼的巷子中,他们常来此处偷食,久而久之便发现了此处隐蔽的方便所在,只见他扒拉草石,不多时便翻出一个只够一个人勉强钻过的破洞,他与那少年身材均瘦,应是钻得过去,要是换了自己一党的狗熊儿的话非得卡住不可。这时他回身招呼那少年,却发现这片刻间那少年已然不见了踪影!
项尤儿一惊之下,四处望去,忽听的头顶有瓦片轻轻敲击的声音响起,项尤儿闻声回头,却发觉那少年已然伏身在院墙顶上,正盯着他看,眼神中满是疑惑,似乎不知他为何不直接翻墙一般。
话说这安国公府并非寻常院落,这寻常的院墙最多八九尺高,而安国公府的外墙便已有一丈三尺许,因此这一干痞儿虽然嘴馋安国公府的吃食,但却从来不曾选择翻墙而入,直至打通了这个墙洞,方才能品评比较一下这安国公府的卤鸡与其他府第的口味有何不同。此时他眼见那少年似乎毫不费力便上了外墙,虽然再次确定那少年身怀莫测武艺,但心中的少年气性却被激了起来,于是便也不去钻那墙洞。
他几脚将洞口土石踢上,接着倒退了了好几步,助力向院墙跑去,堪堪要到墙角,他脚上用力,使尽全力向上跃去,在空中角尖还在墙上蹭了几下,却最终差了一二尺,便已势尽下落。项尤儿眼看自己就要狠狠跌下,他口中却半声不发,堪堪将要触地,忽然腰间一紧,似乎被绳索之类缠住,接着自己便被大力一拉一抛,他心神方定,却发现自己已然被放在了外墙顶上。
他心中了然,必是这少年救了自己,心中对他的本事真的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他此刻第一次从这高墙顶上俯视安国公府,心中设想安国公虽然是这府第的主人,想必也从未在这个角度看过自己的院子吧。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是一阵得意,若不是此刻身在险地,恐怕按他的个性又得要开怀大笑了。这时他转眼望向那少年,只觉那少年认真之时,眼神中便已不似白日里的天真淡然,代替的却是敏锐澄澈。此时少年注视着他,眼神中似乎询问他这时应该如何举措,项尤儿心中一定,便打了个手势,示意二人暂且隐身在墙顶暗影之中,观察一下府中地形。
这安国公府项尤儿早已来过数次,也清楚厨房在何方位,只是此刻高度不同,便存心想仔细看看这院中布置如何。这时他举目望去,却发现这安国公府远比他想象的大,四百年来兴废更迭也在这院子中体现,这院中靠东侧屋舍较新,靠东侧则相对较旧,院中外进是回廊水榭假山照壁,中进是客堂厨房书舍阁楼等等,端的气派,至于内进如何,在墙顶却是无法看到。而马厩与操兵场却在西侧较外边。
正待再看之时,却听得一个清亮的男子声音响起:“安国公明鉴,学生此有三策,近策可退北境胡人,中策可安灾恤民,远策可富国强邦,恳请安国公容学生分解一二。学生不求仕名,只为天下苍生作此请!”
项尤儿与少年循声看去,只见照壁之前正站着一个书生打扮的布衣青年,约莫二十上下样子,只见他剑眉朗目、身形挺昂,虽是书生装扮,看气宇却轩拔异常,看上去倒像是堂前执戟的校官。
他此话说的慷慨,却无人理会于他,片刻之后,却见一个府中杂役的老妪捧了一个包袱来到这书生身前,颤巍巍地对着书生道:“公子爷,你这几日里已是第七次来了,今日我家老爷上朝回来,不知如何发了火,将你的书函撕了,后来我家老爷觉得过意不去,指点奴才给您包了些点心吃食,连同你这几日打点给咱们奴才的花费一并还你,让你权当是回乡的路费吧。公子爷,我家老爷还说了,公子如果真想报国,做不了军卒,也能谋个差役啊。”
书生听闻此言,仿佛胸中气沮已极,他仰面向天长叹一声。叹毕,书生接过那老妪手中的包袱,道了声谢,接着怅然说道:“婆婆,烦请与小姐带句话,就说卫某感激小姐青眼,然此去当是永诀,小姐恩情卫某无以为报,实在惭愧!”
转身向府门走去,这时看他背影,已然不似方才那般轩昂,只见他步履沉滞,慢慢走出了府门。方才出门,身后府门已然“嘭”地一声关上,那书生默然呆立了片刻,忽然将手中的包袱向门边一抛,接着一振衣襟,大步向远处走去。
关上府门之后,那老妪似有似无地向项尤儿他们这边瞥了一眼,墙头的项尤儿已然察觉不对,一拉少年的衣袖,指了指府门,两人便沿着墙溜下了院墙。项尤儿待得那书生走远,便快步溜过去将书生丢弃的包袱拾起,与少年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打开来一看,只见那包袱中有除了十数两白银和一些碎银子之外,还有一个油布包了的一包精致点心、一份细心粘好的被撕过的书函和一方用青色绢布做的小小素签,看那绢布样子似乎是从男子衣裳裁下的。
项尤儿虽是痞儿,但小时做书童时却学了几个字,后来街口的算命瞎子和胡同里的说书先生也教他识过字,算来也不是文盲。这时他凝目看去,只见这书函之上字迹清朗、笔式大气,项尤儿攥起力气读了几句,虽觉得之乎者也的看着费力,但却一路看了下去。
他越看越是眉头紧皱,看了许久方才看完。看完之后,项尤儿合上书函,竟然长叹了一声,叹过之后,项尤儿自己拍了拍脑袋,随后包上包袱,背在肩上,挥手招呼少年跟随自己,向街巷深处走去。
此时安国公府内进一间雅致的闺房内,方才逐走那书生的老妪站在屏风后面,一个清脆悦耳的嗓音问道:“钱婆婆,他走了吗?”这声音听来温婉柔和,仿佛春天溪水一般。
钱婆婆咳了几声,道:“方才已经走了。”
这时屏风之中传来了一声浅浅的叹息,那声叹息似是忧愁、又似是喜悦,叹息之后,只听得那女子又道:“他走的时候可有何言语?”
钱婆婆道:“并无!”
屏风之后沉默了许久,那女子方才开声,只听得那声音中满是疲惫,道:“钱婆婆,有劳了,你下去吧。”
钱婆婆唱了一个诺,转身离去。
乾清殿外,残阳之下,年轻的九五之尊萧镇站在玉砌的阑干之前,闭目深吸这傍晚皇城之中的空气,半晌,他也不回头,只是对身后说道:“二哥,你说朕如此做可是对的。”
离他七步之遥,宫殿的巨大暗影之中,垂手站立着一个同样轩昂的青年,却是秦王萧?。
他闻言,缓缓道:“天命难测,天子之行又怎可用对与错来量度。”
萧镇道:“不错。”他顿了顿,扶着阑干道:“二哥,你曾说过,王乃平民之祭器,虽受民之膏血,却应克尽心力,予民昌平之世……而今……你还赞同此言否。”
秦王道:“确实无疑。”
萧镇深吸一口气道:“好!”说着转身走到秦王身前,拍了拍秦王的手臂道:“下个月朕亲征,国事便交与二哥了。”
说罢,便又转过身,看着天边的云霞道:“秦王萧?听旨,朕不在之时,着你办三件事。其一,配合刘士奇,调扬州兵员北上,北上之士需各自携带粮草,其中五成调往鲁东,做河灾赈灾之粮,四成调往大同,兵员充入神策军之中,余下一成,你与内阁酌情而定。
其二,朕北伐之时,石信与三大营随朕出征,朕已着于方彻调骐山营暂充京畿防卫,如此那贱人便无军中倚仗,且如今北伐,你可借筹粮一事,与都察院彻查那贱人一党吞并火耗与空饷之事。
其三,朕已密诏左雍,一旦证据查实,你在京城,便可放手惩治那贱人了。”
秦王闻言三拜,道:“臣遵旨。”
萧镇仰头叹道:“此次北伐定不轻易,但愿朕凯旋之时,你能送还朕一个承平之世。二哥,辛苦你了,你下去吧。”
秦王闻言,叩首离去。
萧镇独自看着那西落的斜阳,喃喃自语道:“二哥,朕这么做真的对吗?”
《通鉴·胆侯列传》:“初,胆侯隐于市,慷慨有豪气。尝语于朋党云:儿郎当葬于沙场乎。举座皆惊。”
街口,少年踌躇不前,此时街上行人渐多,周围的早点铺子也开始蒸腾水汽,馒头包子油条粉面的香味悠悠飘来。少年瞥了一眼那些食物,不觉又是咽了一大口唾沫,接着肚子又不争气的咕噜噜叫了几声。
他往日饿的时候,也不是没有直接从这些铺子上拿过吃食,但他也知道不给些金属与这些小贩的话他们便会十分生气。他原有些铁片,是用来狩猎做飞镖用的,他将这些镖儿给那些小贩,但这些金属似乎也不能让这些小贩消气。而他自己身手太好,不注意间抵挡了几下又保不准会让这些小贩受伤。
唉,想起来头疼,算了,还是忍着饿看看城中可否寻些果子或是犬只充饥。
正出神之间,忽然左侧腰间被棍棒顶端抵了一下。
少年反应如电,腰间肌肉自然地一松、一陷,接着便将那棍儿粘住一拉,就势转过了身来。只见一个身量与他相仿的精干少年被他这一拽,向前扑倒在地。只见那少年麻衣草鞋,面部脏污,衣裤上有好几个破洞补丁,一手拿条竹棒,一手抓着一个白面馒头,看情形却原来是个小乞丐。只见他身材与那少年差不多,虽然生得瘦小,但眼神顾盼之间,却颇为机警彪悍。
那小乞丐被这么一摔在地,回头便向那少年怒目而视,似乎便要起身扑向那少年,用那无赖打架的方式好好教训一下这个苍白的少年,只是一时间不知该如何下手,就这般瞪了许久,忽然嘿了一声,将手中那个在地上跌得满是灰尘的馒头凑到嘴边,恶狠狠地咬了一大口,结果却不小心被呛得咳嗽连连。待得咳嗽稍停,那小乞丐看了看手中馒头,忽然仰头哈哈大笑,跟着将手中馒头扔了,转身走到一个摊贩蒸笼之前,挑了两大个新出炉的白面馒头,将其中一个向身后那少年的方向一抛,少年伸手接住,只见白馒头上已然印上了小乞丐几个乌黑的指印。
少年也不计较,拿了馒头便吃,小乞丐此时已回身侧坐在架蒸笼的木桌上,笼中蒸汽微熏,此时朝阳渐烈,小乞丐脸上光影掩隐之下,却已是满满的笑意。
只见那小乞丐也不吃自己手中馒头,他忽然起身径直走向少年,接着一拍少年的肩膀,兴高采烈地道:“白痴小子,做我项尤儿的兄弟吧!”说罢将手中自己的馒头递给了少年。
那少年一愣,方才他凭直觉摔了这自称项尤儿的小乞丐一跤,还害得他馒头落地,本来心中颇为抱歉,但他讷于言语,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应对。他本以为项尤儿要狠狠打他一顿出气,他心中暗自打定了主意决不还手。却不料这项尤儿行事大为奇异,不但不打他出气,还请他吃馒头!少年自幼生长于山寨,那里虽然民风淳朴,但平日里也有仇必报。他颇为擅长观势一道,却丝毫感觉不到项尤儿有什煞气,反而却有种热烈的亲近感觉,于是他不觉心中迷茫,便张口答道:“做兄弟?好啊!”顺手便将项尤儿手中的馒头接了过来。
这回轮到项尤儿吃惊了。他是京师城南痞儿中有名的头头,虽然年岁不大,却为人豪迈任侠,受到痞儿们的推戴。今日早晨他游逛至城南斗兽口,见到这个灰布衣裳的苍白少年站在街中央一边发呆一边咽口水。项尤儿也是贫苦出身,因此从小最是见不得同样的贫苦少年受这腹饥之苦,便擅自拿了街口丁伯的一个馒头,要想赠给那少年果腹,不料却被他摔了一个狗吃屎。他本来怒极,却见那少年满脸歉意却又不知所措的一脸傻样,不觉便心中释然,心下也不觉打量起眼前这个奇特少年。他细想方才那少年自然而然地将自己摔倒的那几招,这一想才觉得果然高明。他自己也算是斗殴老手,居然会被少年不用手便摔倒,项尤儿心中不由得对这少年另眼相看,接着便爱才之心大盛,便开口结交。他本来以为少年身怀异能,定是难以结交,但他生性开朗,想要做的事情哪怕再难也要试试。他本已想好若是那少年拒绝自己,自己应该说些诸如“英雄后会有期”之类的场面话来赚一下场子。
却不料,这少年竟然淡淡的一句“好啊”答应了。
项尤儿愣了一下,伸手拍了三下那少年的背,开口叫道:“好!好!好!”
说罢搂着那少年的肩膀,向早点铺子的丁伯说道:“丁伯,你看,我项尤儿又收了一个兄弟,丁伯,以后这小子若是来吃了点心,统统算在我项尤儿账上喔。”
说着又抓了几个馒头塞在少年怀中,自己也取了几个馒头放入怀中,转身对那少年说:“对不住了兄弟,咱的结拜酒就只能请你吃馒头了,包子太贵,哥哥我付不起。”
说着对丁伯喊道:“丁伯,今日老子身上铜钱不够,馒头先给我记上,改日给你补上!”丁伯耳背,只答道:“吃吧吃吧……”转身便去,低声喃喃自语道:“贪吃鬼,来吃自家的馒头,不补也成啊。”
其实在这方圆数里之间的痞儿之中,就数这项尤儿一党是吃过之后记得补帐的。丁伯家中孤苦,他有虽两个儿子,但大儿子从军战死,二儿子却是个白眼狼,自从丁伯老伴走后,便扔下丁伯不管。丁伯那日被他二儿子打骂之后踢出门,正被街边的项尤儿一党的小乞丐狗熊儿看见,便纠结了四五个痞儿去教训了一顿那只白眼狼,要不是丁伯死命拉着,那白眼狼恐怕便呜呼哀哉了。之后项尤儿一党便七拼八凑,给丁伯搭了一个早点铺子。虽然丁伯一开始蒸的馒头又干又硬、炸的油条又软又细,但项尤儿硬是带着一帮小痞儿每日去光顾他的生意,三个月下来,硬生生挺到了丁伯能将早点做得有滋有味、有模有样。丁伯虽然年老昏聩,却也知道这群孩子是对自己真好,心中早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孙儿对待。他们来拿自己的馒头包子时丁伯总是装聋作哑,来还帐时丁伯也是假装忘记,可是哪怕如此,项尤儿一群人也从未欠帐不还的。这城南的许多小商小贩都与丁伯经历相似,对于项尤儿一党平日里虽然嘴上打骂呵斥,心中却是疼惜有加。此时丁伯见项尤儿又收了个兄弟,也是心中替他高兴。
只见项尤儿搂着那少年,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兄弟,听口音你不是本地人吧,哥哥带你到处逛逛去!对了,今早不知为何大街小巷都张贴了征兵的告示,说是皇上要亲征北伐了。这次条件相当之宽,不用父祖是军户,只要是十六岁以上的男丁就行!兄弟,你几岁了?”
少年答道:“十六!”
项尤儿一拍手,大笑道:“老子十九,比你大!兄弟,都说自古好男儿当沙场战死,从前我项尤儿有心从军,却因征兵条件太严未能如愿。如今可算是遂了心愿,兄弟,既然相识,你可愿随老子从军?”
少年又点了点头,说了一句:“好啊!”
项尤儿心下大喜,他心知这少年只是外表傻愣,内里却是浑金璞玉一般。他虽与这少年相识只是这么短短几刻,却早对这少年有了交心之感。而那少年也觉得项尤儿豪迈热情,颇为亲近。他从小长在寨子中,认识的人除了师父之外虽然也有同龄的孩子,但其他孩子见他少言寡语,都不爱与他玩耍,少年自来也不以为意。只是如今见到了项尤儿,总觉得面前这个自称兄长的人精彩好玩,听他说话之时胸中仿佛便有些温暖澎湃的感受涌起,好似是他在家乡山中行走之时忽然前方百里空阔流云翻飞的感受。于是当项尤儿问到自己是不是要去参军,少年心想反正师父也不知去向,不如一起去参军玩玩也好,便答应了。
平白捡了一个既投缘又功夫好的兄弟,又得知有望参军,项尤儿此刻心情可说是无比畅快,乘着兴致,便领着少年四处转悠,他本是京城的地头蛇,这帝都中的胡同巷儿项尤儿可是熟到没法儿再熟了,加上那少年无论何处何事都显得兴趣盎然,他的口舌便似是开了闸一般,一路上将自己打小从各路说书先生街坊邻居听来的正史野史披戴上京城的一屋一瓦,将这京城添油加醋地说得如同洪荒世界一般。那少年也是越听越入神,这一吹一讲之下,匆匆竟半日已过。说到后来,已然说得项尤儿腹中的野史杂闻都已掏空,连带他自己的抱负也一并说出。
项尤儿平日里也不是没有谈伴同伙,但今日或许是那少年作为听众太为出色,项尤儿聊得甚是尽兴。他自幼便是孤儿,自小做遍了洗马劈柴等等下贱杂役,后来由于脾气太为倔强,便最终沦落街头。他与其他痞儿不同,只是纠结意气相投之辈,渐渐的身周便聚集了数十个过命的痞儿兄弟,但平日里说的均是些街巷琐事打打杀杀的,项尤儿心中的抱负也无从叙述,不料此刻竟能一吐为快,当真是酣畅淋漓,此时日影渐斜,各家各府均已烧柴起灶,开始准备晚膳了。
这时他们已然绕至城西,项尤儿指着一座巨大宅院给少年看,只见那府第朱门紫柱,相当气派,大门上有一匾,上书四个大字“安国镇邦”。
项尤儿对少年道:“这便是安国公府了,这第一代安国公便是我和你说的太祖十二臣中的名将沐英了,齐朝四百年朝政更迭,也只有这安国公一府还能屹立不倒了!这代安国公沐允字怀时,也可算是一代名将了,三十年前他率军平安南之乱,那还是武宗朝的事了!”说着看着那少年道:“宝刀安怕空鞘锈,良驹岂畏伏枥老。待得边驿烽尘起,横刀立马亦英豪。这是据传这位安国公写的,端的可堪豪迈,可谓男儿!”说着心潮澎湃,凝目向那块“安国镇邦”默视许久,摇了摇头,笑道:“当然,这安国公府还有一项好,便是他家的卤鸡论口味算是京城一绝!老子这便带你去尝尝?”
说罢项尤儿便拉着少年绕道钻去安国府旁一道不起眼的巷子中,他们常来此处偷食,久而久之便发现了此处隐蔽的方便所在,只见他扒拉草石,不多时便翻出一个只够一个人勉强钻过的破洞,他与那少年身材均瘦,应是钻得过去,要是换了自己一党的狗熊儿的话非得卡住不可。这时他回身招呼那少年,却发现这片刻间那少年已然不见了踪影!
项尤儿一惊之下,四处望去,忽听的头顶有瓦片轻轻敲击的声音响起,项尤儿闻声回头,却发觉那少年已然伏身在院墙顶上,正盯着他看,眼神中满是疑惑,似乎不知他为何不直接翻墙一般。
话说这安国公府并非寻常院落,这寻常的院墙最多八九尺高,而安国公府的外墙便已有一丈三尺许,因此这一干痞儿虽然嘴馋安国公府的吃食,但却从来不曾选择翻墙而入,直至打通了这个墙洞,方才能品评比较一下这安国公府的卤鸡与其他府第的口味有何不同。此时他眼见那少年似乎毫不费力便上了外墙,虽然再次确定那少年身怀莫测武艺,但心中的少年气性却被激了起来,于是便也不去钻那墙洞。
他几脚将洞口土石踢上,接着倒退了了好几步,助力向院墙跑去,堪堪要到墙角,他脚上用力,使尽全力向上跃去,在空中角尖还在墙上蹭了几下,却最终差了一二尺,便已势尽下落。项尤儿眼看自己就要狠狠跌下,他口中却半声不发,堪堪将要触地,忽然腰间一紧,似乎被绳索之类缠住,接着自己便被大力一拉一抛,他心神方定,却发现自己已然被放在了外墙顶上。
他心中了然,必是这少年救了自己,心中对他的本事真的是佩服到五体投地!他此刻第一次从这高墙顶上俯视安国公府,心中设想安国公虽然是这府第的主人,想必也从未在这个角度看过自己的院子吧。想到这里,不由得又是一阵得意,若不是此刻身在险地,恐怕按他的个性又得要开怀大笑了。这时他转眼望向那少年,只觉那少年认真之时,眼神中便已不似白日里的天真淡然,代替的却是敏锐澄澈。此时少年注视着他,眼神中似乎询问他这时应该如何举措,项尤儿心中一定,便打了个手势,示意二人暂且隐身在墙顶暗影之中,观察一下府中地形。
这安国公府项尤儿早已来过数次,也清楚厨房在何方位,只是此刻高度不同,便存心想仔细看看这院中布置如何。这时他举目望去,却发现这安国公府远比他想象的大,四百年来兴废更迭也在这院子中体现,这院中靠东侧屋舍较新,靠东侧则相对较旧,院中外进是回廊水榭假山照壁,中进是客堂厨房书舍阁楼等等,端的气派,至于内进如何,在墙顶却是无法看到。而马厩与操兵场却在西侧较外边。
正待再看之时,却听得一个清亮的男子声音响起:“安国公明鉴,学生此有三策,近策可退北境胡人,中策可安灾恤民,远策可富国强邦,恳请安国公容学生分解一二。学生不求仕名,只为天下苍生作此请!”
项尤儿与少年循声看去,只见照壁之前正站着一个书生打扮的布衣青年,约莫二十上下样子,只见他剑眉朗目、身形挺昂,虽是书生装扮,看气宇却轩拔异常,看上去倒像是堂前执戟的校官。
他此话说的慷慨,却无人理会于他,片刻之后,却见一个府中杂役的老妪捧了一个包袱来到这书生身前,颤巍巍地对着书生道:“公子爷,你这几日里已是第七次来了,今日我家老爷上朝回来,不知如何发了火,将你的书函撕了,后来我家老爷觉得过意不去,指点奴才给您包了些点心吃食,连同你这几日打点给咱们奴才的花费一并还你,让你权当是回乡的路费吧。公子爷,我家老爷还说了,公子如果真想报国,做不了军卒,也能谋个差役啊。”
书生听闻此言,仿佛胸中气沮已极,他仰面向天长叹一声。叹毕,书生接过那老妪手中的包袱,道了声谢,接着怅然说道:“婆婆,烦请与小姐带句话,就说卫某感激小姐青眼,然此去当是永诀,小姐恩情卫某无以为报,实在惭愧!”
转身向府门走去,这时看他背影,已然不似方才那般轩昂,只见他步履沉滞,慢慢走出了府门。方才出门,身后府门已然“嘭”地一声关上,那书生默然呆立了片刻,忽然将手中的包袱向门边一抛,接着一振衣襟,大步向远处走去。
关上府门之后,那老妪似有似无地向项尤儿他们这边瞥了一眼,墙头的项尤儿已然察觉不对,一拉少年的衣袖,指了指府门,两人便沿着墙溜下了院墙。项尤儿待得那书生走远,便快步溜过去将书生丢弃的包袱拾起,与少年找了个无人的角落打开来一看,只见那包袱中有除了十数两白银和一些碎银子之外,还有一个油布包了的一包精致点心、一份细心粘好的被撕过的书函和一方用青色绢布做的小小素签,看那绢布样子似乎是从男子衣裳裁下的。
项尤儿虽是痞儿,但小时做书童时却学了几个字,后来街口的算命瞎子和胡同里的说书先生也教他识过字,算来也不是文盲。这时他凝目看去,只见这书函之上字迹清朗、笔式大气,项尤儿攥起力气读了几句,虽觉得之乎者也的看着费力,但却一路看了下去。
他越看越是眉头紧皱,看了许久方才看完。看完之后,项尤儿合上书函,竟然长叹了一声,叹过之后,项尤儿自己拍了拍脑袋,随后包上包袱,背在肩上,挥手招呼少年跟随自己,向街巷深处走去。
此时安国公府内进一间雅致的闺房内,方才逐走那书生的老妪站在屏风后面,一个清脆悦耳的嗓音问道:“钱婆婆,他走了吗?”这声音听来温婉柔和,仿佛春天溪水一般。
钱婆婆咳了几声,道:“方才已经走了。”
这时屏风之中传来了一声浅浅的叹息,那声叹息似是忧愁、又似是喜悦,叹息之后,只听得那女子又道:“他走的时候可有何言语?”
钱婆婆道:“并无!”
屏风之后沉默了许久,那女子方才开声,只听得那声音中满是疲惫,道:“钱婆婆,有劳了,你下去吧。”
钱婆婆唱了一个诺,转身离去。
乾清殿外,残阳之下,年轻的九五之尊萧镇站在玉砌的阑干之前,闭目深吸这傍晚皇城之中的空气,半晌,他也不回头,只是对身后说道:“二哥,你说朕如此做可是对的。”
离他七步之遥,宫殿的巨大暗影之中,垂手站立着一个同样轩昂的青年,却是秦王萧?。
他闻言,缓缓道:“天命难测,天子之行又怎可用对与错来量度。”
萧镇道:“不错。”他顿了顿,扶着阑干道:“二哥,你曾说过,王乃平民之祭器,虽受民之膏血,却应克尽心力,予民昌平之世……而今……你还赞同此言否。”
秦王道:“确实无疑。”
萧镇深吸一口气道:“好!”说着转身走到秦王身前,拍了拍秦王的手臂道:“下个月朕亲征,国事便交与二哥了。”
说罢,便又转过身,看着天边的云霞道:“秦王萧?听旨,朕不在之时,着你办三件事。其一,配合刘士奇,调扬州兵员北上,北上之士需各自携带粮草,其中五成调往鲁东,做河灾赈灾之粮,四成调往大同,兵员充入神策军之中,余下一成,你与内阁酌情而定。
其二,朕北伐之时,石信与三大营随朕出征,朕已着于方彻调骐山营暂充京畿防卫,如此那贱人便无军中倚仗,且如今北伐,你可借筹粮一事,与都察院彻查那贱人一党吞并火耗与空饷之事。
其三,朕已密诏左雍,一旦证据查实,你在京城,便可放手惩治那贱人了。”
秦王闻言三拜,道:“臣遵旨。”
萧镇仰头叹道:“此次北伐定不轻易,但愿朕凯旋之时,你能送还朕一个承平之世。二哥,辛苦你了,你下去吧。”
秦王闻言,叩首离去。
萧镇独自看着那西落的斜阳,喃喃自语道:“二哥,朕这么做真的对吗?”
《通鉴·胆侯列传》:“初,胆侯隐于市,慷慨有豪气。尝语于朋党云:儿郎当葬于沙场乎。举座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