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故态复萌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章故态复萌
“这正是今天我要跟孟德交待的事情。”史道人抿了一口茶水,道:“此乃甘陵萧子山是也,孟德你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的名头,你却一定听说过罢?”
曹操闻言,心中暗暗一惊,萧子山的名头,他自然是如雷贯耳。当初劫持了甘陵王的是他;临阵投诚,反出信都城,将安平、甘陵二王献给朝廷的,也是他;在信都城下夸金诱降,扰乱了贼人军心的,依然是他。特别是最后一项举动,就连曹操听说之后,也是啧啧称奇,击节赞叹。
不过,眼下的萧子山,却穿着正一道的服饰,看来,他已经转换门庭,投身正一道了。太平道的信徒转而信奉正一道,这本没有什么稀奇的,相反,史道人千里迢迢从洛阳专门赶到广宗来,为的就是这一桩事情。只不过,这个萧子山,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就一跃成为司祭一级的司职人员,这个晋升速度,也未免太快罢?
刘照创立正一道的原因,无非是想用官立的道门,来统一天下的宗教思想,维持社会的稳定罢了。可是,草草的将太平道的骨干分子,吸收进正一道来,并且委以重要的职司,就不怕他们生出不轨之心,打着正一道的旗号,继续做造反的勾当么?
不过,曹操的城府甚深,表面上自然不会流露出这些想法,而是向萧子山微一拱手,道:“久闻萧君的大名了,若非萧君献奇策,恐怕信都城也不会那么快就被拿下。未知萧君的表字怎么称呼?”
萧子山赶忙还礼,道:“曹都尉就叫我子山吧,我本贫寒子弟,未曾有表字,如今改名为萧峤,仍以子山为字。”
“看子山的服饰,已经是正一道的司祭了罢?我记得,司祭一职,每县只设一位,总领本县的教务。想必,史真人走后,便是子山负责广宗的传教事宜了罢?”
史道人呵呵一笑,道:“岂止如此!子山才学匪浅,向道之心甚坚,屯营当中,无人能出其右。故而,我有意让他出任巨鹿治的祭酒一职。只不过,祭酒一职的委任,我尚需向弘农王通报一二,才能最终决定下人选。而且,如今的巨鹿,被分成了巨鹿郡和巨鹿典农都尉署两部分,目前我传教的主要的范围,实在典农都尉治下的屯营里,可是,按照之前的规划,治的设立,在人口繁盛的地区,是每郡设一治,在人口稀疏的地方,才会数郡并为一治。巨鹿郡显然符合单独设治的条件,因此,巨鹿治的范围,到底该如何设定,这也需要听取弘农王的指点才行。所以,我暂时命子山以司祭之职,权摄祭酒之事,管理广宗、巨鹿(这里指巨鹿县)两地的教务。广宗这边的基础,我已经基本夯实了,但是巨鹿那边,一切都还处在草创之中,我走之后,还望孟德你能多多扶持子山一把啊!”
想不到,史道人居然有意扶植萧子山出任巨鹿治祭酒一职!曹操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个史老道,做事会不会太过操切了?祭酒是什么职务?那可是相当于地方上的太守一职,而且,听说正一道的大祭酒一职,就是从各治的祭酒当中选拔出来的,而正一道的教派首领,又是从大祭酒当中推举出来的。巨鹿治作为正一道在地方上,第一个发展起来的教区,其祭酒的身份,肯定不同于其他治,资历也要老得多。因此,萧子山日后成为大祭酒,甚至是成为史道人继任者的机会,也远在他人之上。据曹操所知,而今的正一道,根本还只是个空架子,别说大祭酒连一个都没有,就连祭酒,萧子山也算是头一份。
把一个几个月前还是黄巾军的渠首,太平道骨干份子的萧子山,如此迅速的提拔到这么高,这么特殊的位置,怕是有些不妥当罢?难不成,你史邈想让太平道来个借尸还魂不成?
史道人看出了曹操的担心,便把萧子山的来历讲了一遍,特别强调,萧子山并不是真正的太平道信徒,只是因为挟持了甘陵王,才被迫与黄巾军走到了一起罢了。
当然,史道人如此信任萧子山,倒也不仅仅是因为萧子山并非真正的太平道信徒,而是经历了这一场变故之后,萧子山的心性,陡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成了一个真心向道的宗教人士,而非以蛊惑、欺诈、投机为主业的神棍“妖人”。
其实,道士的源流,本就出自于方术之士,以巫术蛊惑、愚弄百姓,乃是他们的本行,真正能静下心来,研究《道德经》的,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要知道,方术之士本出自阴阳家、仙方家,与道家根本就是两个系统,把《道德经》与道士联系在一起的,恰恰是汉代的张陵。或者说,从张陵奉《道德经》为教派经典开始,这世间才算是真正有了区别于方术之士的道士。当然,在道士这个称呼逐渐流行起来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方术之士也往往会顶着这个名头,出来活动。
当年的萧子山,所学的,自然也大多是方术的那一套。不过,他的老师刘文,虽然执的是方术之道,却也颇读过诸子的经书,所以,萧子山跟着刘文,倒也学过一些道家的典籍。不过,当初的他,根本没有认真体悟其中的道理,只是粗粗读过几遍罢了。
刘文拥立清河王刘蒜不成,事败身死,萧子山继承先师遗志,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从龙之臣,以拥立之功,身登显位,恩泽荫及子孙。黄巾之乱给他创造了这个机会,让他成功的劫持了甘陵王刘忠。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劫持了刘忠之后,自己非但没能挣来荣华富贵,反倒成了丧家之犬,惶惶逃窜至信都,寄人篱下,陷入了无休止的倾轧。在那段时间里,他感到最为亲近的两个人,一个是同命相怜,化敌为友的马千嘱,另一个,则是他的人质,甘陵王刘忠。
甘陵王刘忠自被挟持以来,面对萧子山的胁迫,宁死不屈,屡屡以正言训斥萧子山。久而久之,萧子山反倒被刘忠那大义凛然的姿态,给折服了。萧子山怎么也想不通,看上去柔弱无力的刘忠,为何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刀斧的威胁。最后,当他反复咀嚼了刘忠所引述的儒家典籍当中的名言之后,他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书籍当中,竟也蕴含着这样的力量。
于是,萧子山重又拿起了书卷,开始细细体悟老庄的微言大义。而信都城的那场变故,以及马千嘱的身死,更是让他心有戚戚,渐渐看透了生死富贵。到了屯营之后,萧子山率先皈依了正一道,并成了营中领悟教义最快的信众。
就这样,萧子山的名字,被层层上报,最后呈递到了史道人面前。看到营中出了这么好的一个苗子,史道人也是喜不自胜。只不过,萧子山的身份,也的确让史道人迟疑了良久,最终,史道人决定先和萧子山见上一面,探一探他的底细。
事情的整个经过,情节略显老套。当时,萧子山干完了农活,正骑着自家耕牛的背上,一边悠然自得的往回走,一边在牛背上看《道德经》,结果,在半路上,“巧遇”史道人,两人就《道德经》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最终,史道人对萧子山十分满意,觉得他不仅学识很不错,而且对《道德经》的体悟也很深,颇有“道心”。
经此一面,史道人最终下定了决心,大胆起用萧子山,并把他当作巨鹿方面的接班人来培养。
不过,这些事情,一时半会儿跟曹操说不清楚,因此,史道人只能强调,萧子山原本不是太平道的徒众,所以不能按太平道骨干来看待、处置。
曹操对此,并不以为然,就算萧子山不是太平道的徒众,可他劫持甘陵王刘忠,却是事实吧?这样一个利欲熏心,胆大包天之辈,史老道怎就敢如此放心?
但,这些都是正一道的内部事务,曹操无权插手,最多也就只能给史道人提个醒罢了。而且,曹操转念一想,这项任命,毕竟还是要经过刘照的审核查验才行,以刘照的聪慧明理,他应该有能力权衡这其中的利弊,最终做出取舍的。所以,也就不用自己枉做小人了。
“史真人放心,正一道乃是弘农王的心血,不容有失,我自会积极配合子山在屯营当中传道,处处‘关照’他的。”曹操应承道。
史道人听曹操把关照二字咬的极重,也是微微一笑。这样也好,虽然他对萧子山颇为信任,但是,事有万一,谁也不能保证萧子山就真的没有一点不轨之心,有了曹操从旁监督,自己就能更加放心的回洛阳去了。
时间一晃就是半年,也不知道洛阳那边,究竟怎么样了?
洛阳这边,有人欢喜有人忧。自宛城战事平息以来,刘宏渐渐故态复萌,又开始了骄奢霪逸的生活,主要的举动有三件,其一,在河南地区点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良家女子入宫,充实宫苑;其二,再次命诸郡国进献良驹,充实因马匹挪作军用而变得空荡荡的驥騄厩;其三,再次公开卖官鬻爵,比如关内侯,定价五百万钱,可以佩戴金印紫绶,还能子孙世袭。
前文曾经提到过,汉代,关内侯是不能世袭的,而且,地位只与列卿相当,佩戴的是银印青绶。而刘宏此举,等于抬高了关内侯的待遇,除了没有食邑外,其他的待遇,都已经与列侯齐平了。
为了储存卖官所得的金钱,刘宏还在西园内专门修建了一座“万金堂”。奠基开工的当日,刘宏对着刘照,洋洋得意,不无自豪的说道:“先帝(指汉桓帝刘恒)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却没有半点积蓄留给我。如今,为父一定要好好经营,给我儿留下一个诺大的家业来,让我儿一生都不用为钱财用度而发愁。”
刘照强打笑容,谢过了刘宏,心中却暗道:“爹啊,天子经营私产,这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可是你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的手段来经营私产,那不是挖自家基业的根基吗?到时候,又逼得天下沸反,盗贼四起,想要平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大汉覆亡了,你我父子,难道还能带着宫里的私产,回河间国去做个土财主吗?”
就在这个当口,一名内侍匆匆赶来,来不及行全礼,便急急禀报道:“启奏陛下,太尉杨赐执意要见陛下,奴婢等人阻拦不住,都已经闯进西园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刘宏脸色一变,就连刘照也是心中一惊。西园乃是内宫,如未蒙皇帝召见,别说是三公这样的外朝之臣,就连尚书令、侍中这样的内廷侍臣,都不能擅自进入。可是,如今杨赐居然闯入了西园,看来,此公可是真的发怒了。
“罢了,你们速去赐太尉车驾,让他到猗兰殿见我罢!”刘宏见躲不脱,只好召见杨赐,体恤杨赐年老,又是自己的老师,便同时赐下了车驾,让杨赐乘车入园。这么做,也有向杨赐示好之意,想平息一下此公的怒气,免得待会召见之时,又起了冲突。
然而,刘宏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杨赐进殿之后,脸上依旧隐隐有怒容,他先正过了衣冠,然后向刘宏叩首谢罪:“臣今日擅闯宫禁,失了人臣之礼,其罪当诛,然而,劝谏君王,匡正其过失,更是人臣之份,因此,臣不敢因为惧怕自己获罪,便裹足杜口,装聋作哑,不尽人臣的职责!”
刘宏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非常难看了,他勉强命人向杨赐唱喝还礼,并赐坐,然后问道:“不知太尉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天下大乱方息,陛下不矫鉴前违,自省过失,反倒变本加厉的放纵起来!大乱之后,人心思定,正需轻徭薄役,与民休息,可是陛下却在这个时候,点选采女,向郡国征调马匹。陛下难道忘了,光和四年,陛下下令从各郡国征调马匹充实驥騄厩,结果被地方上的豪强,乘机从中取利,一匹马的价格,甚至被抬高到了二百万钱!这些钱,最终都要由郡国的府库支付,最终均摊在百姓的头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太平道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鼓动百姓起来造反,陛下施政不当,便是原由之一!如今,黄巾贼才刚刚被平定下去,陛下便故态复萌,行此虚耗民力之举,难道黄巾之乱的教训,还不够吗?”杨赐厉声责问道。
张让在一旁听了,大喝一声“大胆!”,然而,不等他狐假虎威的继续说下去,杨赐瞋目怒视,威势慑人,张让心中一突鲁,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刘宏难堪的咳嗽了一声,道:“太尉,依循故例,七八月间,本就是点选采女入宫的日子。前番,为了奖励士卒,宫中已经将不少年龄到期的宫人,发配给有功将士为妻了,宫中正是缺人的时候。何况,河南尹未曾遭受过贼兵的戕害,在此地点选采女,也算不上扰民罢?至于征调马匹一事,朕会颁下诏令,让他们徐徐进献,不必太过匆忙,让地方上的豪强有机可乘。”
“臣听说,即便是遣散过一批,宫中至今犹且有宫人三千余人,这么多女子充盈后宫,陛下难道还觉得不够吗?本朝光武帝中兴时,斫雕为朴,选纳尚简,宫人不过足用而已。然而,自孝章皇帝以下,制度日渐废弛,到了先帝朝,博采宫人至五六千人,加上驱役从使者,更是多达万人。可是,尽管有数千宫人,先帝依旧没能诞育下子嗣,为何?就是因为先帝一味的纵情声色,伤了身体,致使子嗣艰难。而今,陛下虽然已经诞育了三位皇子,不虞乏人继嗣,但也一样要注意身体,否则,一旦有不忍言之变,江山社稷将托与何人?三位正当冲龄的皇子又将托与何人?”杨赐不依不饶的驳斥道。
“太尉放肆了!你怎敢出言诅咒陛下!”段圭呵斥道。
杨赐却并不理会段圭的狺狺狂吠,接着说道:“至于征调马匹一事,臣听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即便陛下颁下诏令,让郡国徐徐进献,然而,难保陛下身边的人,不会为了讨陛下的欢心,而迫令郡国多加进献,何况,地方上,想通过进献马匹,邀取陛下赏识的官员,也有不少。因此,光凭陛下的诏令,根本无法遏止臣下的邀宠之举——非是臣敢对陛下的权威有所质疑,臣就问陛下一句,到时候,若是真有陛下的宠臣,借机逼迫地方,陛下能忍心将其纠察治罪吗?”
刘宏闻言,登时语塞,只好默默的听杨赐继续进谏:“天子以天下为家,视百姓为子,故百姓富足,则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则天子的威德才能布于四海,唯有威德广布海内,天子才能够被称为天子。如今,陛下以宫室为家,聚敛私财,充盈内府,却对天底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子民,视而不见,这难道是天子应该做的事情吗?”
“陛下经营私产,若只是购置土地,倒也罢了。可是,官爵者,天下之公器也,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又岂能明码标价,如同货物一般贩卖?何况,愿意出钱买官的人,都是些品行不端之辈,他们买到官职后,肯定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转而盘剥百姓。到头来,纳入陛下内藏的,全都是天下百姓的血汗!岂不闻‘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够了!”听到这里,刘宏怒喝一声,打断了杨赐的劝谏,他气冲冲的说道:“如今,天下各豪强之家,无一不是家资巨万,用度奢靡。天子富有四海,难道要让朕过得连区区一个土豪都不如?”
“陛下!圣君之道,存乎节俭……”杨赐一语未毕,刘宏已然拂袖而起,道:“太尉说了这么半天,想必也累了,还是早点回去歇息罢!阿弁,你代朕送杨公出宫!”说完,便转身进了偏殿。
第一百章故态复萌
“这正是今天我要跟孟德交待的事情。”史道人抿了一口茶水,道:“此乃甘陵萧子山是也,孟德你虽然没有见过他,但是他的名头,你却一定听说过罢?”
曹操闻言,心中暗暗一惊,萧子山的名头,他自然是如雷贯耳。当初劫持了甘陵王的是他;临阵投诚,反出信都城,将安平、甘陵二王献给朝廷的,也是他;在信都城下夸金诱降,扰乱了贼人军心的,依然是他。特别是最后一项举动,就连曹操听说之后,也是啧啧称奇,击节赞叹。
不过,眼下的萧子山,却穿着正一道的服饰,看来,他已经转换门庭,投身正一道了。太平道的信徒转而信奉正一道,这本没有什么稀奇的,相反,史道人千里迢迢从洛阳专门赶到广宗来,为的就是这一桩事情。只不过,这个萧子山,在短短的几个月当中,就一跃成为司祭一级的司职人员,这个晋升速度,也未免太快罢?
刘照创立正一道的原因,无非是想用官立的道门,来统一天下的宗教思想,维持社会的稳定罢了。可是,草草的将太平道的骨干分子,吸收进正一道来,并且委以重要的职司,就不怕他们生出不轨之心,打着正一道的旗号,继续做造反的勾当么?
不过,曹操的城府甚深,表面上自然不会流露出这些想法,而是向萧子山微一拱手,道:“久闻萧君的大名了,若非萧君献奇策,恐怕信都城也不会那么快就被拿下。未知萧君的表字怎么称呼?”
萧子山赶忙还礼,道:“曹都尉就叫我子山吧,我本贫寒子弟,未曾有表字,如今改名为萧峤,仍以子山为字。”
“看子山的服饰,已经是正一道的司祭了罢?我记得,司祭一职,每县只设一位,总领本县的教务。想必,史真人走后,便是子山负责广宗的传教事宜了罢?”
史道人呵呵一笑,道:“岂止如此!子山才学匪浅,向道之心甚坚,屯营当中,无人能出其右。故而,我有意让他出任巨鹿治的祭酒一职。只不过,祭酒一职的委任,我尚需向弘农王通报一二,才能最终决定下人选。而且,如今的巨鹿,被分成了巨鹿郡和巨鹿典农都尉署两部分,目前我传教的主要的范围,实在典农都尉治下的屯营里,可是,按照之前的规划,治的设立,在人口繁盛的地区,是每郡设一治,在人口稀疏的地方,才会数郡并为一治。巨鹿郡显然符合单独设治的条件,因此,巨鹿治的范围,到底该如何设定,这也需要听取弘农王的指点才行。所以,我暂时命子山以司祭之职,权摄祭酒之事,管理广宗、巨鹿(这里指巨鹿县)两地的教务。广宗这边的基础,我已经基本夯实了,但是巨鹿那边,一切都还处在草创之中,我走之后,还望孟德你能多多扶持子山一把啊!”
想不到,史道人居然有意扶植萧子山出任巨鹿治祭酒一职!曹操忍不住微微皱了皱眉头,这个史老道,做事会不会太过操切了?祭酒是什么职务?那可是相当于地方上的太守一职,而且,听说正一道的大祭酒一职,就是从各治的祭酒当中选拔出来的,而正一道的教派首领,又是从大祭酒当中推举出来的。巨鹿治作为正一道在地方上,第一个发展起来的教区,其祭酒的身份,肯定不同于其他治,资历也要老得多。因此,萧子山日后成为大祭酒,甚至是成为史道人继任者的机会,也远在他人之上。据曹操所知,而今的正一道,根本还只是个空架子,别说大祭酒连一个都没有,就连祭酒,萧子山也算是头一份。
把一个几个月前还是黄巾军的渠首,太平道骨干份子的萧子山,如此迅速的提拔到这么高,这么特殊的位置,怕是有些不妥当罢?难不成,你史邈想让太平道来个借尸还魂不成?
史道人看出了曹操的担心,便把萧子山的来历讲了一遍,特别强调,萧子山并不是真正的太平道信徒,只是因为挟持了甘陵王,才被迫与黄巾军走到了一起罢了。
当然,史道人如此信任萧子山,倒也不仅仅是因为萧子山并非真正的太平道信徒,而是经历了这一场变故之后,萧子山的心性,陡然发生了重大的转变,成了一个真心向道的宗教人士,而非以蛊惑、欺诈、投机为主业的神棍“妖人”。
其实,道士的源流,本就出自于方术之士,以巫术蛊惑、愚弄百姓,乃是他们的本行,真正能静下心来,研究《道德经》的,基本上没有几个人——要知道,方术之士本出自阴阳家、仙方家,与道家根本就是两个系统,把《道德经》与道士联系在一起的,恰恰是汉代的张陵。或者说,从张陵奉《道德经》为教派经典开始,这世间才算是真正有了区别于方术之士的道士。当然,在道士这个称呼逐渐流行起来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方术之士也往往会顶着这个名头,出来活动。
当年的萧子山,所学的,自然也大多是方术的那一套。不过,他的老师刘文,虽然执的是方术之道,却也颇读过诸子的经书,所以,萧子山跟着刘文,倒也学过一些道家的典籍。不过,当初的他,根本没有认真体悟其中的道理,只是粗粗读过几遍罢了。
刘文拥立清河王刘蒜不成,事败身死,萧子山继承先师遗志,也想着有朝一日,能够成为从龙之臣,以拥立之功,身登显位,恩泽荫及子孙。黄巾之乱给他创造了这个机会,让他成功的劫持了甘陵王刘忠。然而,事情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劫持了刘忠之后,自己非但没能挣来荣华富贵,反倒成了丧家之犬,惶惶逃窜至信都,寄人篱下,陷入了无休止的倾轧。在那段时间里,他感到最为亲近的两个人,一个是同命相怜,化敌为友的马千嘱,另一个,则是他的人质,甘陵王刘忠。
甘陵王刘忠自被挟持以来,面对萧子山的胁迫,宁死不屈,屡屡以正言训斥萧子山。久而久之,萧子山反倒被刘忠那大义凛然的姿态,给折服了。萧子山怎么也想不通,看上去柔弱无力的刘忠,为何会有这样的勇气,面对刀斧的威胁。最后,当他反复咀嚼了刘忠所引述的儒家典籍当中的名言之后,他终于明白过来,原来,书籍当中,竟也蕴含着这样的力量。
于是,萧子山重又拿起了书卷,开始细细体悟老庄的微言大义。而信都城的那场变故,以及马千嘱的身死,更是让他心有戚戚,渐渐看透了生死富贵。到了屯营之后,萧子山率先皈依了正一道,并成了营中领悟教义最快的信众。
就这样,萧子山的名字,被层层上报,最后呈递到了史道人面前。看到营中出了这么好的一个苗子,史道人也是喜不自胜。只不过,萧子山的身份,也的确让史道人迟疑了良久,最终,史道人决定先和萧子山见上一面,探一探他的底细。
事情的整个经过,情节略显老套。当时,萧子山干完了农活,正骑着自家耕牛的背上,一边悠然自得的往回走,一边在牛背上看《道德经》,结果,在半路上,“巧遇”史道人,两人就《道德经》展开了一系列的讨论,最终,史道人对萧子山十分满意,觉得他不仅学识很不错,而且对《道德经》的体悟也很深,颇有“道心”。
经此一面,史道人最终下定了决心,大胆起用萧子山,并把他当作巨鹿方面的接班人来培养。
不过,这些事情,一时半会儿跟曹操说不清楚,因此,史道人只能强调,萧子山原本不是太平道的徒众,所以不能按太平道骨干来看待、处置。
曹操对此,并不以为然,就算萧子山不是太平道的徒众,可他劫持甘陵王刘忠,却是事实吧?这样一个利欲熏心,胆大包天之辈,史老道怎就敢如此放心?
但,这些都是正一道的内部事务,曹操无权插手,最多也就只能给史道人提个醒罢了。而且,曹操转念一想,这项任命,毕竟还是要经过刘照的审核查验才行,以刘照的聪慧明理,他应该有能力权衡这其中的利弊,最终做出取舍的。所以,也就不用自己枉做小人了。
“史真人放心,正一道乃是弘农王的心血,不容有失,我自会积极配合子山在屯营当中传道,处处‘关照’他的。”曹操应承道。
史道人听曹操把关照二字咬的极重,也是微微一笑。这样也好,虽然他对萧子山颇为信任,但是,事有万一,谁也不能保证萧子山就真的没有一点不轨之心,有了曹操从旁监督,自己就能更加放心的回洛阳去了。
时间一晃就是半年,也不知道洛阳那边,究竟怎么样了?
洛阳这边,有人欢喜有人忧。自宛城战事平息以来,刘宏渐渐故态复萌,又开始了骄奢霪逸的生活,主要的举动有三件,其一,在河南地区点选十五岁以上,二十岁以下的良家女子入宫,充实宫苑;其二,再次命诸郡国进献良驹,充实因马匹挪作军用而变得空荡荡的驥騄厩;其三,再次公开卖官鬻爵,比如关内侯,定价五百万钱,可以佩戴金印紫绶,还能子孙世袭。
前文曾经提到过,汉代,关内侯是不能世袭的,而且,地位只与列卿相当,佩戴的是银印青绶。而刘宏此举,等于抬高了关内侯的待遇,除了没有食邑外,其他的待遇,都已经与列侯齐平了。
为了储存卖官所得的金钱,刘宏还在西园内专门修建了一座“万金堂”。奠基开工的当日,刘宏对着刘照,洋洋得意,不无自豪的说道:“先帝(指汉桓帝刘恒)当了几十年的皇帝,却没有半点积蓄留给我。如今,为父一定要好好经营,给我儿留下一个诺大的家业来,让我儿一生都不用为钱财用度而发愁。”
刘照强打笑容,谢过了刘宏,心中却暗道:“爹啊,天子经营私产,这点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可是你用卖官鬻爵,横征暴敛的手段来经营私产,那不是挖自家基业的根基吗?到时候,又逼得天下沸反,盗贼四起,想要平定,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如果大汉覆亡了,你我父子,难道还能带着宫里的私产,回河间国去做个土财主吗?”
就在这个当口,一名内侍匆匆赶来,来不及行全礼,便急急禀报道:“启奏陛下,太尉杨赐执意要见陛下,奴婢等人阻拦不住,都已经闯进西园来了。”
听到这个消息,不仅刘宏脸色一变,就连刘照也是心中一惊。西园乃是内宫,如未蒙皇帝召见,别说是三公这样的外朝之臣,就连尚书令、侍中这样的内廷侍臣,都不能擅自进入。可是,如今杨赐居然闯入了西园,看来,此公可是真的发怒了。
“罢了,你们速去赐太尉车驾,让他到猗兰殿见我罢!”刘宏见躲不脱,只好召见杨赐,体恤杨赐年老,又是自己的老师,便同时赐下了车驾,让杨赐乘车入园。这么做,也有向杨赐示好之意,想平息一下此公的怒气,免得待会召见之时,又起了冲突。
然而,刘宏的如意算盘落空了。杨赐进殿之后,脸上依旧隐隐有怒容,他先正过了衣冠,然后向刘宏叩首谢罪:“臣今日擅闯宫禁,失了人臣之礼,其罪当诛,然而,劝谏君王,匡正其过失,更是人臣之份,因此,臣不敢因为惧怕自己获罪,便裹足杜口,装聋作哑,不尽人臣的职责!”
刘宏的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非常难看了,他勉强命人向杨赐唱喝还礼,并赐坐,然后问道:“不知太尉今日前来,有何见教?”
“天下大乱方息,陛下不矫鉴前违,自省过失,反倒变本加厉的放纵起来!大乱之后,人心思定,正需轻徭薄役,与民休息,可是陛下却在这个时候,点选采女,向郡国征调马匹。陛下难道忘了,光和四年,陛下下令从各郡国征调马匹充实驥騄厩,结果被地方上的豪强,乘机从中取利,一匹马的价格,甚至被抬高到了二百万钱!这些钱,最终都要由郡国的府库支付,最终均摊在百姓的头上!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太平道之所以能够蛊惑人心,鼓动百姓起来造反,陛下施政不当,便是原由之一!如今,黄巾贼才刚刚被平定下去,陛下便故态复萌,行此虚耗民力之举,难道黄巾之乱的教训,还不够吗?”杨赐厉声责问道。
张让在一旁听了,大喝一声“大胆!”,然而,不等他狐假虎威的继续说下去,杨赐瞋目怒视,威势慑人,张让心中一突鲁,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刘宏难堪的咳嗽了一声,道:“太尉,依循故例,七八月间,本就是点选采女入宫的日子。前番,为了奖励士卒,宫中已经将不少年龄到期的宫人,发配给有功将士为妻了,宫中正是缺人的时候。何况,河南尹未曾遭受过贼兵的戕害,在此地点选采女,也算不上扰民罢?至于征调马匹一事,朕会颁下诏令,让他们徐徐进献,不必太过匆忙,让地方上的豪强有机可乘。”
“臣听说,即便是遣散过一批,宫中至今犹且有宫人三千余人,这么多女子充盈后宫,陛下难道还觉得不够吗?本朝光武帝中兴时,斫雕为朴,选纳尚简,宫人不过足用而已。然而,自孝章皇帝以下,制度日渐废弛,到了先帝朝,博采宫人至五六千人,加上驱役从使者,更是多达万人。可是,尽管有数千宫人,先帝依旧没能诞育下子嗣,为何?就是因为先帝一味的纵情声色,伤了身体,致使子嗣艰难。而今,陛下虽然已经诞育了三位皇子,不虞乏人继嗣,但也一样要注意身体,否则,一旦有不忍言之变,江山社稷将托与何人?三位正当冲龄的皇子又将托与何人?”杨赐不依不饶的驳斥道。
“太尉放肆了!你怎敢出言诅咒陛下!”段圭呵斥道。
杨赐却并不理会段圭的狺狺狂吠,接着说道:“至于征调马匹一事,臣听说‘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上好是物,下必有甚者’,即便陛下颁下诏令,让郡国徐徐进献,然而,难保陛下身边的人,不会为了讨陛下的欢心,而迫令郡国多加进献,何况,地方上,想通过进献马匹,邀取陛下赏识的官员,也有不少。因此,光凭陛下的诏令,根本无法遏止臣下的邀宠之举——非是臣敢对陛下的权威有所质疑,臣就问陛下一句,到时候,若是真有陛下的宠臣,借机逼迫地方,陛下能忍心将其纠察治罪吗?”
刘宏闻言,登时语塞,只好默默的听杨赐继续进谏:“天子以天下为家,视百姓为子,故百姓富足,则国家强盛,国家强盛,则天子的威德才能布于四海,唯有威德广布海内,天子才能够被称为天子。如今,陛下以宫室为家,聚敛私财,充盈内府,却对天底下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的子民,视而不见,这难道是天子应该做的事情吗?”
“陛下经营私产,若只是购置土地,倒也罢了。可是,官爵者,天下之公器也,德望为先,劳旧次焉,又岂能明码标价,如同货物一般贩卖?何况,愿意出钱买官的人,都是些品行不端之辈,他们买到官职后,肯定会利用手中的权力,转而盘剥百姓。到头来,纳入陛下内藏的,全都是天下百姓的血汗!岂不闻‘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够了!”听到这里,刘宏怒喝一声,打断了杨赐的劝谏,他气冲冲的说道:“如今,天下各豪强之家,无一不是家资巨万,用度奢靡。天子富有四海,难道要让朕过得连区区一个土豪都不如?”
“陛下!圣君之道,存乎节俭……”杨赐一语未毕,刘宏已然拂袖而起,道:“太尉说了这么半天,想必也累了,还是早点回去歇息罢!阿弁,你代朕送杨公出宫!”说完,便转身进了偏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