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小说网 > 重生之一世为谏 > 第26章 殿试高祖召见

第26章 殿试高祖召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章二十六

    “这怎么可能?!——”

    挣开侍卫的辖制,高敬乾脸色苍白,他不可置信地望着方淮,嘴唇嗫嚅:“方大人……是不是您收受了容清源的打点银钱……我知道我只是一个穷书生,可他的的确确参与舞弊了……”

    见高敬乾越说越离谱,方淮不禁怒意横生,他朝着一脸狐疑的郑慈云说:“本官的的确确没有在号舍中找到任何纸卷!也没看到所谓的孔洞!……郑大人若是不信可随下官一同进去察看。”

    郑慈云信得过方淮,也没有扫他的面子,郑慈云毕竟在朝堂上待了那么久,耳濡目染,自然看出了高敬乾来者非善。他估摸着是有人故意想算计这位容考生,也不知对方是怎么脱困……对此,郑慈云不禁奇异地看了一眼容清源,对方在这等不实指正下依旧安之若素,光风霁月。

    “我不信……方大人!——郑大人!——您们定是被容清源那个小人蒙蔽了!”高敬乾声嘶力竭地否认,他不禁有些惶然……这次若是没有扳倒容清源,那他只能功亏一篑!那些财富、权势、安稳……统统失之交臂!

    “方大人请让小生进去看一看……小生实在不服气……”

    方淮被高敬乾顶撞得愈发不悦,他正准备驳回,没想到一旁的容清源笑了笑,直言道。“方大人,郑大人,他要看,就让他去看看吧,正好还我一个公道。”

    说罢,容清源主动推开号舍的门,掀开帘子,将屋内的摆设展露无遗。号舍内摆放着统一的桌椅,桌上笔墨纸卷,一目了然;椅子上搁着一个简洁的包袱,高敬乾甫一进去就朝着地上查看,然而地面光洁如初,什么东西也没有。

    “怎么会……”

    他不死心地匍匐在地上,用手拼命敲打着墙面,更是情急之下拿起桌边砚台,直接在偏僻墙角处敲打抠挖,许久他才大汗淋漓地转过身,眼神有些偏执可怖,但嘴上带着笑意。

    那面黑色墙体已经被高敬乾挖出一个小孔洞,他挥舞着满是灰尘和泥土的手,反复说着。“瞧啊……方大人,这不是有孔洞吗……我就是从这里把纸卷传过来的……容清源这个小人也不知道怎么弄得……将孔洞堵住了……”

    说着,他将手里的泥土冲方淮一扬,方淮下意识避过身,怒气更甚。

    容清源慢慢走近高敬乾,他漠然地伸手拨弄了下高敬乾掌心的泥土。

    “你为了无中生有,也真是煞费苦心啊……”

    高敬乾正想反驳,可定睛一看,一旁方淮和郑慈云的脸色皆是沉郁厌烦。他有些慌张地想要解释,虽然他敲打了好久才确定了位置,但这块泥土的的确确是后来堵上去的……

    “我……方大人……方大人你相信我……”

    “我和郑大人分明看到你故意陷害容考生,不必多说了,侍卫,押走他……做学问之前先要学会修身养性,不要心怀偏见,恶意中伤!”

    高敬乾瘫软在地上,他有些惊慌地避开侍卫捉拿的手,他拼了命地伸手拆开容清源的包袱,包袱里的馒头、擦汗的白布巾、竹筒散落一地。

    他眼珠突兀,死死盯着那块雪白的布巾,又神神叨叨地打开竹筒,里面依旧只是普通的清水,没有丝毫问题。

    一旁的容清源冷哼一声,像是看了一场闹剧,他默默捡起散落的行李,重新包好,居高临下地望着高敬乾。

    高敬乾这才发现,他也许被梁飞羽和容清源一起欺骗了,他自以为算无遗策,实际上没有成功拉任何人下水……这两人都远远地摆脱了这件事的影响,事不关己,而真真正正断送仕途的唯有他一人而已!

    直到这时他才大梦初醒一般颓然地坐在地上,然而嘴上却不服软,颇有些破釜沉舟的架势。

    “我没有撒谎,你们可以看容清源的考卷……他肯定空着策论文章没写……”

    这次,不待方淮和郑慈云多说,容清源主动扬起考卷,虽然隔得远看不清内容,但策论一块文字密密麻麻,文章明显已经写得差不多了。

    “不好意思,我喜欢从最后往前写考卷,高考生所说的策论文章,我很早就写完了……而且我这人记性不错,无论是顺着、倒着都对自己书写的东西熟稔于心、倒背如流。”为了避嫌,容清源并没有向两位考官多加展示自己的考卷,他指了指额角,显然信心十足。

    此时,侍卫已经将浑浑噩噩的高敬乾架起来,将这位扰乱秩序的考生丢出去,此人藐视考场法纪,心中不愉的郑慈云不仅取缔了高敬乾此次的成绩,更勒令高敬乾十年之内不得参加会试。

    “容考生,这次是我们不察,令小人在科考之地作祟,为了补偿,我们可以为你延长一盏茶的答卷时间。”刚刚差点因为高敬乾的一面之词冤枉了这位容清源考生,方淮有些内疚,又因为对方处事不惊的态度而对容清源颇有好感,语气和缓。

    容清源笑了笑,拢着袖子,肃声道。“谢过方大人了。”

    见容清源落落大方,也没有不识趣地顶嘴,心中满意的方淮和郑慈云随意说了几句便继续回去监考,容清源这才拉下门帘,关上了木门。

    看着被扔在地上的砚台,容清源似笑非笑地捡了起来,重新研了墨,继续写起了考卷,他依旧文思泉涌,丝毫不受之前被诬陷一事所扰。

    带得考场学子交卷后走了大半,容清源也在规定时限中完成了答卷,并没有用上那一盏茶的补偿时间。

    他背着小包裹,施施然出了贡院,站在出院门的学子洪流之中,人群摩肩擦踵,容清源张望了一会儿便朝门口的那辆马车走去,他才刚刚接近马车,一只手从马车中伸出来,一把将他提溜上去。

    “殿下?……”

    霍明铮在贡院外等了容清源很久,之前那位大放厥词的考生扰乱了他的思绪,生怕对方卷入了科考舞弊之事中……霍明铮焦心地等待着,此时见到容清源安然无恙地出来,这才松了口气。

    没有问容清源考得如何,也没有问他关于舞弊的事情,霍明铮端详了下容清源,见他眼眸亮堂堂,精神气也不错,霍明铮理了理容清源的衣襟和头发,这才缓缓道。

    “饿了吗?带你去吃点东西。”

    容清源见霍明铮寡言少语,明明很担心,却不肯多问,他叹了口气,主动坐近。他展开了包袱,里面只剩了一两个馒头。

    “这件事怕是有太子的手笔,不过这次他们打草惊蛇,之后应该不会再轻举妄动。”

    容清源拿起其中一个有些开裂的馒头,他当着霍明铮的面彻底掰开,里面正躺着一张强行塞入的纸卷。

    无须多言,霍明铮拿起纸卷,手中内力使劲儿,纸卷便化为飞灰的纸屑。

    将此事彻底解决,容清源展露出笑容,他也不多说其中惊险,反而挑了挑眉,懊恼道。“之前在贡院里,这两个不能吃……答完卷倒是真的如殿下所说的,饿肚子了。”

    他答卷答得不错,又凭着谨慎,将馒头边角拧碎,沾土和碎石堵住小孔洞,机智脱困,没有踏入圈套。此时,容清源神色轻松地靠着马车,右腿紧紧依靠着一旁的霍明铮,霍明铮像是一团热源,虽然沉默着,但是令人心中安定。

    仗着马车狭窄,容清源一副恍若未觉的样子,大喇喇地靠着霍明铮,随即闭上眼睛,长时间的答卷让他有些疲惫,竟然靠着霍明铮睡着了。

    为此,霍明铮特意让马车绕着明景城缓缓转了几圈,待到容清源即将醒来,他才带着对方去吃饭。

    会试一共持续三天,从第二天开始,果然没有不长眼的人再来挑衅,容清源顺利完成了会试。

    几日后,会试结果张贴在贡院外,容清源果然榜上有名,并将与梁飞羽、凌琚等人一起参加四日后的殿试,面见高祖。

    ————

    金鹜议政大殿中,殿外朱红色撑殿柱上雕着几欲飞天的神龙与繁复神秘的祥云,令人望而生畏。

    霍祖恒高居其上,郑慈云、方淮等几位翰林院大臣分坐两边,众人正聚精会神地查阅着诸位考生匿名的考卷,考生姓名皆掩盖住,用朱笔写上了“封”字。诸位大人时不时挑出自己满意的考卷,遇到精彩的文章和答卷,更是拍案叫绝,当场献给帝王。

    “此次三甲必将是这三张答卷。”

    郑慈云将三份卷帛展开,霍祖恒定神看了看这三张答卷,三个人的文章都各有千秋,尤其以中间那份为最,言辞大胆,笔锋犀利,然而有理有据,并不是信口开河。这篇文章令霍祖恒看得豪情万丈,快意顿生,而且此人的一手小楷极其优美,霍祖恒正想钦点此人为头名,却突然开口。

    “这三人是……”

    方淮拆开遮掩考生姓名的部分,细细看了看,有些惊讶。“回陛下,这三人从左往右皆是明景城人士,分别为梁飞羽,容清源,凌琚三位考生。”

    没想到自己心中欣赏的答卷是容孟家的小子,霍祖恒下意识想起对方献药时那副畏畏缩缩的模样,心中有些不喜,他问道。

    “诸位卿家对头名人选可有想法?”

    郑慈云和方淮皆推选容清源的答卷。“此人远见卓识,睿智开阔,对金鹜形势了如指掌,对峻昌国的一系列制衡之策设想也是颇有道理,新颖有效,若是点为头名,当不负盛名。”

    另一名翰林院学士林昭也附议。“虽然三位答卷皆令人耳目一新,但梁考生与凌考生的答卷依旧有些放不开手脚,部分策略有些陈旧,过于中规中矩。臣也以为容考生当得这头名……”

    “但老夫觉得梁小子的文章更符合金鹜国情,细心谨慎,值得陛下审视思考……”

    随即也有几位翰林院的大人推选梁飞羽和凌琚,其中多少取决于本身的才华,多少取决于梁相的脸面,这就不得而知了。

    霍祖恒静静听着,诸位大臣支持容清源的数量众多,他理应直接点容清源为头名,然而想起容清源与霍明铮形影不离、同窗情深,他不禁有些犹疑,像是心中有了疙瘩;同样,梁飞羽与太子关系匪浅,霍祖恒也没有心思再培植一个新的“梁相”。

    他可以让太子登基,却容不得朝中梁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霍氏基业须得牢牢掌控在金鹜皇室手中!

    霍祖恒摆摆手,他需得多加试探。

    “等明日殿试,寡人分别见上这三人一面,之后自然能辨别谁是真正的璞玉,并且当场决定状元人选。”

    众大臣应道。“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