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全职艺术家、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才六点半,外面天已经完全的亮了起来,苏钧睁开了眼睛。他的生物钟定在了这个点上,不管前一天再怎么晚的睡觉,第二天都是这个点准时醒过来。
苏钧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掀开窗帘的一个角看了看窗户外面,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喧嚣,路过蹬着三轮车卖包子馒头的人,中气十足的吆喝着,声音悠长。
苏钧放下了窗帘,回过头,床上的达达不知在做什么美梦,嘴角翘起,微微的有些湿润,亲昵的蹭了蹭枕头。
苏钧嘴角的幅度不自觉的软了些,低头帮达达掖了掖被子,悄然的走了出卧室。
每天早上起床后,苏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昨天睡觉之前泡的八宝米倒进了电饭煲,按下按钮。
这是他和达达的早餐,每天不同种类的粥,操作简单有营养,容易消化,不会对刚开始工作的胃照成负担。
等苏钧从卫生间洗漱出来,达达已经起床了,光着脚丫的站在门口睁着眼睛到处张望,看到了苏钧立马奔了过来,声音软糯,“爸爸。”
苏钧一把抱起达达,“怎么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了,脚踩在地上凉不凉?”边说边抱着达达往卧室里走。
苏钧给达达穿好衣服,这才又带着达达去了卫生间,把挤好牙膏的牙刷递给自己儿子,又拧了一把毛巾,恶趣味的借着洗脸把自家儿子的脸蹂躏成各种形状。
“爸爸……唔……唔……”
苏钧看着达达瞪着眼睛抗议的样子哈哈大笑,末了捏了捏自己儿子洗完了脸后水嫩的脸蛋,手感尚佳。
等着父子俩从卫生间出来,电饭煲里粥已经差不多煮好。
把粥盛好凉在一边,苏钧拆开一盒牛奶,给自己和达达都倒了一杯,他倒是不需要喝牛奶,不过达达不喜欢喝牛奶,自从能吃饭之后,达达就抗拒牛奶,每次喝牛奶都皱着眉头,样子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苏钧无奈,就只好以身作则,干脆陪着儿子一起喝,用行动鼓励。
等着两个人喝完了牛奶,盛好了凉在一边的粥温度刚好。
软糯的八宝粥香甜可口,达达很是爱喝,眼睛都喝得眯了起来,在喝完最后一口的时候达达放下了不锈钢的小勺子,轻轻的打了一个隔。苏钧帮他擦了擦嘴,摸了摸他圆滚滚的小肚子,看来是饱了,不,是撑了。
父子俩吃完了早饭出了门,苏钧先把达达送去了幼儿园,看着达达进了教室,他才收回视线转身离开。
苏钧的网店已经开了两个多月了,店名就叫‘溪水人家’,听着名字倒是挺文艺的。专门卖石溪镇的特产。段木耳,竹荪,茶叶,白果,蕨菜这些山货,还捎带着卖野蜂蜜。
他把从山户手中收来的东西放在网上卖,赚里面的差价。网店第一批顾客就是以前经常让苏钧带东西的顾淮,和顾淮医院的同事,订单不少,苏钧就当做开店特价,那一批货没赚钱,但是评价很好,倒是意外的有了宣传作用。
两个月下来,现在慢慢网店的上了轨道,回头客也渐渐有了,很多都是本地市里面的人。
生意是有了起色,但是现在苏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收货难,订单渐渐多了起来,却没有那么多的货,有的时候,只能眼看到手的订单打了水漂,另一方面,断货又会导致顾客流失,而且对网店的信誉不好,三天两头的缺货,别人就不会来了,这样下来是个恶性循环。
收货的问题让苏钧疲于奔命,没办法,他只能多往山里跑,一家一户的零散收货。他有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这上面了,越来越觉得吃力,工作强度太大。
镇子上到收货的山户要走两个多小时,而且每户之间还隔着半个小时的山路,晴天还好,大不了就苦点累点。要是天公不作美,到了雨天就成了问题了。
下雨上山比较危险。一下雨,山路就会变得泥泞,泥土也会松软,路很不好走,而且山顶还会滚落石头,上山简直堪比探险了。
所以一到了雨天,苏钧也就无能为力,只能干等着。
苏钧回来了的两个月,每天跑来跑去,本来偏白的肤色晒成了小麦色,看着倒是精神了不少,现在山户都认识这个收货的帅小伙儿。
要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他开的店是所谓的一人店,老板,客户,打包,收货全部是苏钧一个人做。开始的时候简直是手忙脚乱,不过现在苏钧渐渐习惯了工作的强度,倒也不觉得多辛苦。
万事起头难,苏钧骨子里有种倔强,他当初既然决定要回来,就想到了一切可能会有的艰难,为了这个决定,他前后研究了不少时间。
苏钧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他回来前就做过市场调研,对网店很有信心,并不是冲动之举。
现在城市人都追求绿色无污染的健康饮食,五谷杂粮比大米的价格贵上几倍,有机的蔬菜价格更是在天上,让人砸舌,酒店里随便一盘山珍都能要价几百。这一片明显有很大的还未被开发的市场,他有信心把自己的网店做起来。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石溪镇这边都是山区,货分布的很广,乡镇之间隔着的是连绵的大山,需要的货可能几十个乡镇都有,但是如果真的自己每个镇每个村的去跑,不知道要跑多久,工作量大而繁琐,根本就顾及不过来。
最重要的是,就算你跑了,也不一定收到要的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苏钧也一直苦恼这点,石溪一直有人做特产,但是没有一个人把土特产做大,估计就是因为这点,零散着卖倒是还成,但是要的供货量大了,就顾及不过来了。苏钧想着要是能想个法子把货源的这一个网串联起来,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老旧的挨家挨户的收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苏钧苦于无策,而一个月前的一件事却让苏钧看到了转机。
一个月前,网店上有顾客想要买竹荪,但是个时节竹荪已经快过季了,苏钧的手里也没有了现货,他就跑到集市上碰碰运气。
网店的的供货经常断链,苏钧没办法,有好几次都在镇子上市场上高价收购土特产,算不得赔本赚吆喝,但是利润几乎是没有,同等于白忙活。这也是没有办法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开店时间不长,今天这个缺货明天那个缺货。
别人第一次来你的店子里没买到想要的东西,第二次也许久会直接绕过,网店传播是靠口碑,苏钧只能在找到稳定的货源之前走一步算一步。
苏钧那天和顾客说去试着找找。下了线,他就去集市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
苏钧去的集市也是石溪镇唯一的集市。他在集市上找了一大圈儿,最后发现只有一个叫刘大海的人店里有竹荪卖。
苏钧买竹荪的同时也发现刘大海开在集市上专门卖土特产的店子里,几乎是他需要的应有尽有,而且质量也还算不错。苏钧那天在那里拿了竹荪之外,还拿了不少其他的货,又和刘大海东拉西扯的聊了会儿。
苏钧当下心里就有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让他欣喜不已。
以前苏钧每次拿现金去和山上的农户收购土特产是没问题,但是当苏钧提起让农夫扩大种植规模的时候,别人都一笑了之,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苏钧去说了好几次都没什么成效,山上每家农户的答复也一样,完全对于他的提议不作考虑。
农户们都觉得苏钧的提议不靠谱,讲天书一样,没人打算与他长期合作。苏钧上山采购来一次,农户就卖一次,对于签合同订货,他们半点不松口。
苏钧叹了一口气,能怎么办,只好慢慢磨呗。
其实也好理解,山户们看苏钧那么年轻,哪里像是会做生意的人,而且又是一个生脸,大伙儿都怕被忽悠了。
如果扩大规模种了的东西,到时候苏钧跑了,或者是不要了怎么办。种植要投入一定成本,卖不出去不只得亏本。往这么想,山民自然不会轻易的相信他苏钧,更不会轻易冒险。
苏钧也知道症结所在,但是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事办法。但若是换个方式,不,换个人,如果换成了刘大海去和山民说,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靠着十几年开店的信誉,刘大海可以很容易地说服农户扩大种养规模,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他想,如果自己能与刘大海建立合作关系,货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苏钧想到这一点非常兴奋。
石溪这边的土特产货分布零散,十几个乡镇村都有,如果能把货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一条龙,就势必会事半功倍,也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和劳力。
而在整合货源的过程里面,这个所谓中间人一定是要足够强大,会让人信服,既要有实力又要有人脉。要和农户很熟,能够抓住农户的心理,让农户信服。还要有经常在接触的货源中,对货无协调的一个能力。
这样的人必须要有几十年收山货经验,这样才会有人脉的积累,有威望。这一点苏钧办不到,但是他知道刘大海却是石溪镇的不二人选。
有了上次和村民交涉失败的经验,苏钧这次倒是没有直接的提出刘大海合作,上赶不上买卖,过犹不及,他只是尽量的去在刘大海那儿拿货,去的时候递根烟,两个人聊聊天,什么都聊点儿,然后把苏钧自己在网上开店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说给刘大海听。
这么一磨,就磨了一个月。
刘大海小学都没读毕业,大字不认识两个,本本分分的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也从来没有把生意做大的想法,是那种老实守旧不愿意冒险的人,苏钧每次和他说网店的时候,他都是一脸的茫然,也完全提不起兴趣。
甚至,他觉得苏钧就是年轻人图个新鲜的心理,喜欢出头,说不定过两天自己就腻味了,这样的人,刘大海见得太多了。
苏钧不厌其烦的解释自己怎么通过网络来卖货的,告诉刘大海可能最开始订单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说慢慢做好了的话,可能效果是想象不到的,毕竟市场是面对着全国。
其实苏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也不怎么的有底,但是凡事总得试一试,他骨子里有种倔强,从不轻易的认输。
他这一辈子唯一在一件事情上认输,就是那个人,却也不后悔。
苏钧卯足了干劲儿,一定要把这山货生意做起来。
苏钧看着店面里正在整理东西的刘大海,笑着走了进去,“刘叔,我来了。”
才六点半,外面天已经完全的亮了起来,苏钧睁开了眼睛。他的生物钟定在了这个点上,不管前一天再怎么晚的睡觉,第二天都是这个点准时醒过来。
苏钧轻手轻脚的下了床,掀开窗帘的一个角看了看窗户外面,街上已经有不少人了。没有城市汽车的喧嚣,路过蹬着三轮车卖包子馒头的人,中气十足的吆喝着,声音悠长。
苏钧放下了窗帘,回过头,床上的达达不知在做什么美梦,嘴角翘起,微微的有些湿润,亲昵的蹭了蹭枕头。
苏钧嘴角的幅度不自觉的软了些,低头帮达达掖了掖被子,悄然的走了出卧室。
每天早上起床后,苏钧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昨天睡觉之前泡的八宝米倒进了电饭煲,按下按钮。
这是他和达达的早餐,每天不同种类的粥,操作简单有营养,容易消化,不会对刚开始工作的胃照成负担。
等苏钧从卫生间洗漱出来,达达已经起床了,光着脚丫的站在门口睁着眼睛到处张望,看到了苏钧立马奔了过来,声音软糯,“爸爸。”
苏钧一把抱起达达,“怎么光着脚丫子就跑出来了,脚踩在地上凉不凉?”边说边抱着达达往卧室里走。
苏钧给达达穿好衣服,这才又带着达达去了卫生间,把挤好牙膏的牙刷递给自己儿子,又拧了一把毛巾,恶趣味的借着洗脸把自家儿子的脸蹂躏成各种形状。
“爸爸……唔……唔……”
苏钧看着达达瞪着眼睛抗议的样子哈哈大笑,末了捏了捏自己儿子洗完了脸后水嫩的脸蛋,手感尚佳。
等着父子俩从卫生间出来,电饭煲里粥已经差不多煮好。
把粥盛好凉在一边,苏钧拆开一盒牛奶,给自己和达达都倒了一杯,他倒是不需要喝牛奶,不过达达不喜欢喝牛奶,自从能吃饭之后,达达就抗拒牛奶,每次喝牛奶都皱着眉头,样子要多委屈就有多委屈。
苏钧无奈,就只好以身作则,干脆陪着儿子一起喝,用行动鼓励。
等着两个人喝完了牛奶,盛好了凉在一边的粥温度刚好。
软糯的八宝粥香甜可口,达达很是爱喝,眼睛都喝得眯了起来,在喝完最后一口的时候达达放下了不锈钢的小勺子,轻轻的打了一个隔。苏钧帮他擦了擦嘴,摸了摸他圆滚滚的小肚子,看来是饱了,不,是撑了。
父子俩吃完了早饭出了门,苏钧先把达达送去了幼儿园,看着达达进了教室,他才收回视线转身离开。
苏钧的网店已经开了两个多月了,店名就叫‘溪水人家’,听着名字倒是挺文艺的。专门卖石溪镇的特产。段木耳,竹荪,茶叶,白果,蕨菜这些山货,还捎带着卖野蜂蜜。
他把从山户手中收来的东西放在网上卖,赚里面的差价。网店第一批顾客就是以前经常让苏钧带东西的顾淮,和顾淮医院的同事,订单不少,苏钧就当做开店特价,那一批货没赚钱,但是评价很好,倒是意外的有了宣传作用。
两个月下来,现在慢慢网店的上了轨道,回头客也渐渐有了,很多都是本地市里面的人。
生意是有了起色,但是现在苏钧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收货难,订单渐渐多了起来,却没有那么多的货,有的时候,只能眼看到手的订单打了水漂,另一方面,断货又会导致顾客流失,而且对网店的信誉不好,三天两头的缺货,别人就不会来了,这样下来是个恶性循环。
收货的问题让苏钧疲于奔命,没办法,他只能多往山里跑,一家一户的零散收货。他有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到这上面了,越来越觉得吃力,工作强度太大。
镇子上到收货的山户要走两个多小时,而且每户之间还隔着半个小时的山路,晴天还好,大不了就苦点累点。要是天公不作美,到了雨天就成了问题了。
下雨上山比较危险。一下雨,山路就会变得泥泞,泥土也会松软,路很不好走,而且山顶还会滚落石头,上山简直堪比探险了。
所以一到了雨天,苏钧也就无能为力,只能干等着。
苏钧回来了的两个月,每天跑来跑去,本来偏白的肤色晒成了小麦色,看着倒是精神了不少,现在山户都认识这个收货的帅小伙儿。
要说不累是不可能的,他开的店是所谓的一人店,老板,客户,打包,收货全部是苏钧一个人做。开始的时候简直是手忙脚乱,不过现在苏钧渐渐习惯了工作的强度,倒也不觉得多辛苦。
万事起头难,苏钧骨子里有种倔强,他当初既然决定要回来,就想到了一切可能会有的艰难,为了这个决定,他前后研究了不少时间。
苏钧相信自己的判断力,他回来前就做过市场调研,对网店很有信心,并不是冲动之举。
现在城市人都追求绿色无污染的健康饮食,五谷杂粮比大米的价格贵上几倍,有机的蔬菜价格更是在天上,让人砸舌,酒店里随便一盘山珍都能要价几百。这一片明显有很大的还未被开发的市场,他有信心把自己的网店做起来。
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石溪镇这边都是山区,货分布的很广,乡镇之间隔着的是连绵的大山,需要的货可能几十个乡镇都有,但是如果真的自己每个镇每个村的去跑,不知道要跑多久,工作量大而繁琐,根本就顾及不过来。
最重要的是,就算你跑了,也不一定收到要的货,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苏钧也一直苦恼这点,石溪一直有人做特产,但是没有一个人把土特产做大,估计就是因为这点,零散着卖倒是还成,但是要的供货量大了,就顾及不过来了。苏钧想着要是能想个法子把货源的这一个网串联起来,事情就会变得简单很多。
老旧的挨家挨户的收购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需求了。
苏钧苦于无策,而一个月前的一件事却让苏钧看到了转机。
一个月前,网店上有顾客想要买竹荪,但是个时节竹荪已经快过季了,苏钧的手里也没有了现货,他就跑到集市上碰碰运气。
网店的的供货经常断链,苏钧没办法,有好几次都在镇子上市场上高价收购土特产,算不得赔本赚吆喝,但是利润几乎是没有,同等于白忙活。这也是没有办法没办法的事情,总不能开店时间不长,今天这个缺货明天那个缺货。
别人第一次来你的店子里没买到想要的东西,第二次也许久会直接绕过,网店传播是靠口碑,苏钧只能在找到稳定的货源之前走一步算一步。
苏钧那天和顾客说去试着找找。下了线,他就去集市转转,看看能不能找到。
苏钧去的集市也是石溪镇唯一的集市。他在集市上找了一大圈儿,最后发现只有一个叫刘大海的人店里有竹荪卖。
苏钧买竹荪的同时也发现刘大海开在集市上专门卖土特产的店子里,几乎是他需要的应有尽有,而且质量也还算不错。苏钧那天在那里拿了竹荪之外,还拿了不少其他的货,又和刘大海东拉西扯的聊了会儿。
苏钧当下心里就有了一个计划,这个计划让他欣喜不已。
以前苏钧每次拿现金去和山上的农户收购土特产是没问题,但是当苏钧提起让农夫扩大种植规模的时候,别人都一笑了之,不把他的话放在心上。
苏钧去说了好几次都没什么成效,山上每家农户的答复也一样,完全对于他的提议不作考虑。
农户们都觉得苏钧的提议不靠谱,讲天书一样,没人打算与他长期合作。苏钧上山采购来一次,农户就卖一次,对于签合同订货,他们半点不松口。
苏钧叹了一口气,能怎么办,只好慢慢磨呗。
其实也好理解,山户们看苏钧那么年轻,哪里像是会做生意的人,而且又是一个生脸,大伙儿都怕被忽悠了。
如果扩大规模种了的东西,到时候苏钧跑了,或者是不要了怎么办。种植要投入一定成本,卖不出去不只得亏本。往这么想,山民自然不会轻易的相信他苏钧,更不会轻易冒险。
苏钧也知道症结所在,但是一时半会儿还真没事办法。但若是换个方式,不,换个人,如果换成了刘大海去和山民说,效果肯定截然不同。
靠着十几年开店的信誉,刘大海可以很容易地说服农户扩大种养规模,保证货源的持续供应。他想,如果自己能与刘大海建立合作关系,货源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苏钧想到这一点非常兴奋。
石溪这边的土特产货分布零散,十几个乡镇村都有,如果能把货源整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化,规模化的一条龙,就势必会事半功倍,也节省了许多的时间和劳力。
而在整合货源的过程里面,这个所谓中间人一定是要足够强大,会让人信服,既要有实力又要有人脉。要和农户很熟,能够抓住农户的心理,让农户信服。还要有经常在接触的货源中,对货无协调的一个能力。
这样的人必须要有几十年收山货经验,这样才会有人脉的积累,有威望。这一点苏钧办不到,但是他知道刘大海却是石溪镇的不二人选。
有了上次和村民交涉失败的经验,苏钧这次倒是没有直接的提出刘大海合作,上赶不上买卖,过犹不及,他只是尽量的去在刘大海那儿拿货,去的时候递根烟,两个人聊聊天,什么都聊点儿,然后把苏钧自己在网上开店的事情一点一点的说给刘大海听。
这么一磨,就磨了一个月。
刘大海小学都没读毕业,大字不认识两个,本本分分的做了几十年的生意,也从来没有把生意做大的想法,是那种老实守旧不愿意冒险的人,苏钧每次和他说网店的时候,他都是一脸的茫然,也完全提不起兴趣。
甚至,他觉得苏钧就是年轻人图个新鲜的心理,喜欢出头,说不定过两天自己就腻味了,这样的人,刘大海见得太多了。
苏钧不厌其烦的解释自己怎么通过网络来卖货的,告诉刘大海可能最开始订单不是很多,但是如果说慢慢做好了的话,可能效果是想象不到的,毕竟市场是面对着全国。
其实苏钧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心里也不怎么的有底,但是凡事总得试一试,他骨子里有种倔强,从不轻易的认输。
他这一辈子唯一在一件事情上认输,就是那个人,却也不后悔。
苏钧卯足了干劲儿,一定要把这山货生意做起来。
苏钧看着店面里正在整理东西的刘大海,笑着走了进去,“刘叔,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