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城
推荐阅读:原罪救赎、足球皇帝、全能运动员、恶魔囚笼、网游之大盗贼、重生炼气士、怪物猎人OL之猫行天下、王者游侠、网游之三国超级领主、网游之白帝无双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三、文学作为审美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1、中国
魏晋时期,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文史正式分家。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陆机:“诗缘情”
钟嵘:“滋味”
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
2、西方
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查里斯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fine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
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
四、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作为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宗教、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文学通行含义并不简单地把文学局限在魏晋人设想的狭义的审美领域中,。文学的文化含义无疑有其合理处,文学呈现审美景观,但长期以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无法与社会文化规程分离开,这一点集中表现在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便条》那么甜,那么凉。别有深意。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便条》构建了一个想象的人际关系概况。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如。威廉斯《便条》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商品意识形态。“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2、审美意识形态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4、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侵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表现在:
(1)无功利与功利
无功利(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审美的无功利性(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例如“虚静”的无功利性。
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ss);如贾政管束贾宝玉学习文章,就满是功利性的打算。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形象与理性
1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3文学中的理性: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如《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诗人关于归隐的理性意图。
4形象与理性(小结)
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象的
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理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
(3)情感与认识
1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2审美情感的特征: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而显现如雨果《巴黎圣母院》浓烈的情感评价。
3文学也是认识的: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如《画眉鸟》始之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直接传达出对失去自由的画眉鸟的关切情感,又间接传达出诗人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普遍认识。
情感与认识(小结)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
(4)小结
文学具备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
第三节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文学与话语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1angue,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福柯的话语理论: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urse),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文学话语的特殊性: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
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xt,又译上下文,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2、文学与话语蕴藉
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中国古典美学中论蕴藉:
为评价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文心雕龙隐秀》:“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提出“重旨”和“复意”,指文章蕴含其他重要意义。
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
张炎、贺贻孙:
张炎《词源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蕴藉极而生光,光极而怪生焉。李、杜、王、孟及唐诸大家,各有一种光怪,不独长吉称怪也。怪至长吉极矣,然何尝不从蕴藉中来。”
“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
王夫之、赵翼、刘熙载
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赵翼《瓯北诗话》赞李白古乐府诗“皆酝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话语蕴藉:
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
三、文学作为审美
文学的审美含义指具有审美属性的语言行为及其作品,包括诗、散文、小说、剧本等。狭义文学从广义文学分离、独立出来,在中国大致完成与魏晋时期,在西方完成于16-18世纪,成为特殊审美形态。
1、中国
魏晋时期,宋文帝“四学”:儒学、玄学、史学、文学,文史正式分家。
曹丕《典论论文》:“诗赋欲丽”、“文以气为主”
陆机:“诗缘情”
钟嵘:“滋味”
刘勰:“情者文之经”,“情往似赠,兴来如答”
萧统、萧绎、沈约:声律等方面的努力
2、西方
18世纪诗正式成为“美的艺术”。查里斯巴托把诗与绘画、雕塑、音乐、艺术和修辞等纳入七种“美的艺术”(fineart)之中,手工艺、科学不再是“艺术”;
浪漫主义作家、诗人在创作上对审美的追求;
四、文学的通行含义:文学作为艺术门类之一,是主要表现人类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宗教、小说、散文、剧本等体裁。
文学通行含义并不简单地把文学局限在魏晋人设想的狭义的审美领域中,。文学的文化含义无疑有其合理处,文学呈现审美景观,但长期以来就是文化的一部分,无法与社会文化规程分离开,这一点集中表现在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判断文学与非文学的标准
1、文学的语言富有独特表现力;《便条》那么甜,那么凉。别有深意。
2、文学总是要呈现审美形象的世界,这种审美形象具有想像、虚构和情感等特性;《便条》构建了一个想象的人际关系概况。
3、文学传达完整的意义,本身构成一个整体;
4、文学蕴含着似乎特殊而无限的意味。
如。威廉斯《便条》
第二节、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部分;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二、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哲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法律意识形态;道德意识形态;审美意识形态;宗教意识形态;商品意识形态。“纯”意识形态原则上是不存在的。
2、审美意识形态
指与现实社会生活密切缠绕的审美表现领域,其集中形态是文学、音乐、戏剧、绘画、雕塑等艺术活动
3、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性
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审美特性的种类
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
4、文学审美事件与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看起来只是一次远离社会生活的个体审美事件,但归根到底总是与某种思想、观念、意识联系在一起的。
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
5、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表现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属性是指文学的审美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侵染、彼此渗透的状况,表明审美中浸透了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又借审美传达出来,具体表现在:
(1)无功利与功利
无功利(d,又译无利害),指人的活动不寻求实际利益的满足;
审美的无功利性(ss)表现在,审美并不寻求直接的实际利益满足;例如“虚静”的无功利性。
文学直接地是无功利的,但间接地或内在地又隐伏着某种功利性(ss);如贾政管束贾宝玉学习文章,就满是功利性的打算。
作为再现现实社会生活的话语结构,文学把审美无功利性仅仅当做实现其再现社会生活这一功利目的的特殊手段;
(2)形象与理性
1审美形象的含义及特征:艺术形象是由文学的文本结构所呈现的富于意义的审美感性形态,它是文学的特有存在方式,审美形象既具有感性特征,同时又渗透想像、虚构或情感等精神过程,审美形象总是假定的、不确定的或模糊的。如《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审美形象与艺术直觉:形象在直觉的瞬间真正活现出来;直觉是主体对于对象的不依赖概念而获得的瞬间领悟;审美直觉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直接的而不是间接的,是体验的而不是分析的,
3文学中的理性: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程,与形象方式相对;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理性的力量;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如《终南别业》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就是诗人关于归隐的理性意图。
4形象与理性(小结)
文学的直接的审美感性特征决定了文学是形象的
文学的人类活动属性本身决定文学蕴含某种理性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在表现方式层面表现为文学直接地是形象的,在深层具有某种理性
(3)情感与认识
1审美情感: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2审美情感的特征: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们而显现如雨果《巴黎圣母院》浓烈的情感评价。
3文学也是认识的:文学不仅表达主观情感评价,而且也表达客观理智认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必然包含认识因素;如《画眉鸟》始之锁向金笼听,不及人间自在啼。直接传达出对失去自由的画眉鸟的关切情感,又间接传达出诗人对人类生存境况的普遍认识。
情感与认识(小结)
审美情感是直接的而理智认识是间接的。直接的审美情感在深层往往隐伏着间接的理智认识。
文学的情感性和认识性应当联系起来考察
(4)小结
文学具备审美与意识形态双重属性:既是审美的又是社会的;这种双重属性存在于其特有的具体语言组织所形成的话语蕴藉之中,通过话语蕴藉显现出来。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的概括,指文学是一种交织着无功利与功利、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性的语言活动。
第三节文学的话语蕴藉属性
1、文学与话语
索绪尔的语言理论:语言区分为语言系统(1angue,或译语言、语言结构)和言语(parole)两种成分,前者指社会普遍性语法系统,后者指个人的实际语言行为。
福柯的话语理论:话语指语言结构与言语结合而形成的更丰富和复杂的具体社会形态,是指与社会权力关系相互缠绕的具体言语方式。
话语(urse),是与语言、语言系统、言语和文本等存在联系和区别的概念。话语是特定社会语境中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即一定的说话人与受话人之间在特定社会语境中通过文本而展开的沟通活动
文学话语的特殊性:文学是一种话语行为或话语实践,有具体社会关联性,与社会权力关系有紧密联系。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
文学话语五要素:说话人、受话人、文本、沟通、语境(xt,又译上下文,就是使用语言的环境,是说话人和受话人的话语行为所发生于其中的特定语言关联域,包括具体语言环境和更广而根本的社会生存环境。)
2、文学与话语蕴藉
蕴藉指文学作品中那种意义含蓄有余、蓄积深厚的状况;
蕴藉包容性的含义:多种不同理解可能性的话语状况;
中国古典美学中论蕴藉:
为评价作品成就的重要标准之一。
《文心雕龙隐秀》:“文外之重旨”、“以复意为工”,提出“重旨”和“复意”,指文章蕴含其他重要意义。
强调“深文隐蔚,余味曲包”,“使酝藉者蓄隐而意愉”
张炎、贺贻孙:
张炎《词源杂论》评元好问词“深于用事,精于炼句,有风流蕴藉处,不减周、秦。”
贺贻孙《诗筏》“诗以蕴藉为主,不得已而溢为光怪尔。蕴藉极而生光,光极而怪生焉。李、杜、王、孟及唐诸大家,各有一种光怪,不独长吉称怪也。怪至长吉极矣,然何尝不从蕴藉中来。”
“所谓蕴藉风流者,惟风流乃见蕴藉耳;诗文不能风流,毕竟蕴藉不深。”
王夫之、赵翼、刘熙载
王夫之《古诗评选》评江淹诗“寄意在有无之间,慷慨之中自多蕴藉”
赵翼《瓯北诗话》赞李白古乐府诗“皆酝藉吞吐,言短意长,直接《国风》之遗。”不若《水调歌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尤觉空灵蕴藉。”
话语蕴藉:
文学以一定的话语形态去蕴含多重复杂意义,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东坡《满庭芳》‘老去君恩未报,空回首弹铗悲歌’,语诚慷慨,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