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 有僧则名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在朱勇能也是习武多年,虽然苦不甚高,身手还算敏捷,借着赵与愿那点拉力,他在空中急忙翻转身体,伸手抓住一块凸起的岩石将身子稳住,随后全身紧紧地贴在山崖上不敢稍动。
此时赵与愿已经被他扯到了断梁边上,当下用上了自己最拿手的狗吃屎功夫,给自己在脚下使了个绊子俯跌在地,这才消去了前冲的势头,却也把小半个身子都悬在了山梁之外。天气虽冷,他已经吓出一身冷汗!
赵与愿一点一点地从断梁上缩回身来,仰面朝天躺在雪地里,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气。
过得一会,赵与愿慢慢回过神来,探头出去看朱勇能,只见他正在下面努力向上攀爬,只是山崖陡峭,可以借足之处极少,凭他之力绝无爬上的可能,而自己年小力弱,也根本拉不起他来。赵与愿大声冲朱勇能喊话,得知他并未受伤,稍觉放心,从身上解开腰带拴在山石上,站起身来举目四望,想要寻个救人之法。但是在这冰天雪地的荒山野岭之间,又哪有什么法子好想?
当日少室山上的情势,其迫蹙凶险之处,休说是赵与愿以前未曾经历,便是在他其后的几十年征战生涯中也是绝无仅有。此后纵有险阻,总也由于他武功高强,调派有方,往往将危难化解于无形之中,说起来也是受了这次磨难的影响,行事再不敢冒失妄动所致。朱勇能与他同此患难,此后死心塌地追随一生,最终成为他手下开国大将之一。
关于此次事件的详情,由于涉及到赵与愿前往少室山的目的,与帝国宣传的主旋律颇相抵触,所以在《大宋帝国史》当中只是用春秋笔法稍加叙述,一笔带过,倒是坊间流传了不少经过演义的版本,庶几接近于事实,而朱勇能也因此遭到了赵与愿的怀疑。
一次赵与愿设计灌下他几大壶酒,然后套问他今日之事是否曾有外传,哪知他一听到大帝询及此事,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指手划脚地演义起来,一口咬定当时大帝仅凭一指之力就将他二百来斤的身子从悬崖下拉起,甩到数丈高空之后又轻轻落地。他由于飞得太高,趁便在空中手打凉棚四下里观瞧,终于发现了少林寺的方位所在。
赵与愿大汗,遽起,离席而去。未几,有司开始彻查此人以往所报军功是否有不尽不实之处。
赵与愿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雪地上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呼喊之声,似是由一群人发出来的。他在山坳中走了几步,循着声音从路旁树枝的缝隙里向下望去,发现深谷中原来有好大一片空场,远远可见一群剃着光头的和尚们在那场上练武,一板一眼练得甚是起劲。
果然是天下武学正宗啊!看到了这一幕,赵与愿心中五味杂陈,不由感慨地想道。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种天气下还能坚持练武,也就是少林寺……低级僧众会这样干了。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高深武学是这样大锅烩练出来的。也难怪金人在占据中原之后没对这些秃子们下手,想来一是少林武学已日渐衰微,没出来什么了不起的高手能对金人构成威胁,二是他们根深蒂固,与江湖上各种势力都盘根错节,三来就是这些脱光了膀子的楞小子们数量着实不少,一旦惹毛了他们,大家都还俗下山,单只娶妻一事,也将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隐患。
接下来便是一出“十三武僧救宋王”的经典桥段。那些和尚们在赵与愿的呼救声中拍马赶到,帮着救起了朱勇能,又急忙背负他二人抄小路到了少林寺中烤火喝汤,好歹是把他们冻得只剩下的最后一口气给续上了。随后赵与愿便与朱勇能二人在少林寺中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直到第二年开春雪化。
这四五个月当中,赵与愿在少林寺里闲来无事,除了去各处佛堂随喜一番,顶礼膜拜一二,显得他也确实是志心礼佛,再有就是去什么达摩院啊、罗汉堂啊、香积厨啊、菜园子啊、藏经阁啊等等地方随意散散步,参观游览嘛。
什么?达摩院乃是寺中武学重地,外人禁入?我给钱……给钱也不行?哦,那算了,我就是问问。罗汉堂……好好,我走我走,你不用拿一对牛眼珠瞪我。香积厨……啧啧,居然比皇帝老子的御厨房还要干净,看来炒菜之时还真是不放猪油的说……菜园子。喂,方生师父,你带我到这里来干什么?你没见我被人打了吗?这个地方又怎能休息养伤?
方生小和尚这几天一直陪着赵与愿在寺里闲逛,与他日渐亲厚,听赵与愿这样说,不由为难起来,埋怨道:“谁让你刚才瞎说来着?我们香积厨里的火工头佗也不是好惹的,你说他在菜里放猪油,他还有不打你的?我只想带着你赶快跑开,现今却到了菜园子。你忍一忍吧,等我看那头佗离去,再带你回僧房上药包扎。”
赵与愿心想,火工头佗不是在四十多年前就反出少林寺了么?怎么还在寺里留下了苗裔?妈妈的,这一顿凿栗打的,相信就是当年的苦智禅师来了也禁受不住啊!
他左手摸着头上的大包,右手向前一指:“出家人不可打诳语。那前面不就是一座僧房么?快带我前去包扎!”
方生扭头一看,只见在菜园子旁边不远处,有一座三层高的朱漆楼阁倚山而建,飞檐斗拱,绿瓦红墙,屋顶覆着一层厚厚的白雪,滴水檐下铃铛随风而响,雪地上一行足印曲曲折折地通到了楼阁前的台阶上。
方生摇头道:“我没骗你,那不是僧房,是……咦,对了,我们可以去找觉远师兄啊,他为人最好,定会给你治伤!”
说罢,方生领着赵与愿向那座小楼走去。
赵与愿听着觉远这名字十分亲切,恍惚间思绪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烂漫的年代,不由想起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少林寺、觉远、牧羊女、阿黄。一首久违的老歌也同时在心中唱响:野花香啊啊啊,春光俏啊啊啊……
……哦。不好意思,唱错了。应该是:日出嵩山岰,晨钟惊飞鸟……
好在朱勇能也是习武多年,虽然苦不甚高,身手还算敏捷,借着赵与愿那点拉力,他在空中急忙翻转身体,伸手抓住一块凸起的岩石将身子稳住,随后全身紧紧地贴在山崖上不敢稍动。
此时赵与愿已经被他扯到了断梁边上,当下用上了自己最拿手的狗吃屎功夫,给自己在脚下使了个绊子俯跌在地,这才消去了前冲的势头,却也把小半个身子都悬在了山梁之外。天气虽冷,他已经吓出一身冷汗!
赵与愿一点一点地从断梁上缩回身来,仰面朝天躺在雪地里,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气。
过得一会,赵与愿慢慢回过神来,探头出去看朱勇能,只见他正在下面努力向上攀爬,只是山崖陡峭,可以借足之处极少,凭他之力绝无爬上的可能,而自己年小力弱,也根本拉不起他来。赵与愿大声冲朱勇能喊话,得知他并未受伤,稍觉放心,从身上解开腰带拴在山石上,站起身来举目四望,想要寻个救人之法。但是在这冰天雪地的荒山野岭之间,又哪有什么法子好想?
当日少室山上的情势,其迫蹙凶险之处,休说是赵与愿以前未曾经历,便是在他其后的几十年征战生涯中也是绝无仅有。此后纵有险阻,总也由于他武功高强,调派有方,往往将危难化解于无形之中,说起来也是受了这次磨难的影响,行事再不敢冒失妄动所致。朱勇能与他同此患难,此后死心塌地追随一生,最终成为他手下开国大将之一。
关于此次事件的详情,由于涉及到赵与愿前往少室山的目的,与帝国宣传的主旋律颇相抵触,所以在《大宋帝国史》当中只是用春秋笔法稍加叙述,一笔带过,倒是坊间流传了不少经过演义的版本,庶几接近于事实,而朱勇能也因此遭到了赵与愿的怀疑。
一次赵与愿设计灌下他几大壶酒,然后套问他今日之事是否曾有外传,哪知他一听到大帝询及此事,却在大庭广众之下指手划脚地演义起来,一口咬定当时大帝仅凭一指之力就将他二百来斤的身子从悬崖下拉起,甩到数丈高空之后又轻轻落地。他由于飞得太高,趁便在空中手打凉棚四下里观瞧,终于发现了少林寺的方位所在。
赵与愿大汗,遽起,离席而去。未几,有司开始彻查此人以往所报军功是否有不尽不实之处。
赵与愿正在一筹莫展之时,雪地上忽然传来一阵隐隐约约的呼喊之声,似是由一群人发出来的。他在山坳中走了几步,循着声音从路旁树枝的缝隙里向下望去,发现深谷中原来有好大一片空场,远远可见一群剃着光头的和尚们在那场上练武,一板一眼练得甚是起劲。
果然是天下武学正宗啊!看到了这一幕,赵与愿心中五味杂陈,不由感慨地想道。所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种天气下还能坚持练武,也就是少林寺……低级僧众会这样干了。从来没见过,也没听说过高深武学是这样大锅烩练出来的。也难怪金人在占据中原之后没对这些秃子们下手,想来一是少林武学已日渐衰微,没出来什么了不起的高手能对金人构成威胁,二是他们根深蒂固,与江湖上各种势力都盘根错节,三来就是这些脱光了膀子的楞小子们数量着实不少,一旦惹毛了他们,大家都还俗下山,单只娶妻一事,也将给社会治安带来极大的隐患。
接下来便是一出“十三武僧救宋王”的经典桥段。那些和尚们在赵与愿的呼救声中拍马赶到,帮着救起了朱勇能,又急忙背负他二人抄小路到了少林寺中烤火喝汤,好歹是把他们冻得只剩下的最后一口气给续上了。随后赵与愿便与朱勇能二人在少林寺中安安心心地住了下来,直到第二年开春雪化。
这四五个月当中,赵与愿在少林寺里闲来无事,除了去各处佛堂随喜一番,顶礼膜拜一二,显得他也确实是志心礼佛,再有就是去什么达摩院啊、罗汉堂啊、香积厨啊、菜园子啊、藏经阁啊等等地方随意散散步,参观游览嘛。
什么?达摩院乃是寺中武学重地,外人禁入?我给钱……给钱也不行?哦,那算了,我就是问问。罗汉堂……好好,我走我走,你不用拿一对牛眼珠瞪我。香积厨……啧啧,居然比皇帝老子的御厨房还要干净,看来炒菜之时还真是不放猪油的说……菜园子。喂,方生师父,你带我到这里来干什么?你没见我被人打了吗?这个地方又怎能休息养伤?
方生小和尚这几天一直陪着赵与愿在寺里闲逛,与他日渐亲厚,听赵与愿这样说,不由为难起来,埋怨道:“谁让你刚才瞎说来着?我们香积厨里的火工头佗也不是好惹的,你说他在菜里放猪油,他还有不打你的?我只想带着你赶快跑开,现今却到了菜园子。你忍一忍吧,等我看那头佗离去,再带你回僧房上药包扎。”
赵与愿心想,火工头佗不是在四十多年前就反出少林寺了么?怎么还在寺里留下了苗裔?妈妈的,这一顿凿栗打的,相信就是当年的苦智禅师来了也禁受不住啊!
他左手摸着头上的大包,右手向前一指:“出家人不可打诳语。那前面不就是一座僧房么?快带我前去包扎!”
方生扭头一看,只见在菜园子旁边不远处,有一座三层高的朱漆楼阁倚山而建,飞檐斗拱,绿瓦红墙,屋顶覆着一层厚厚的白雪,滴水檐下铃铛随风而响,雪地上一行足印曲曲折折地通到了楼阁前的台阶上。
方生摇头道:“我没骗你,那不是僧房,是……咦,对了,我们可以去找觉远师兄啊,他为人最好,定会给你治伤!”
说罢,方生领着赵与愿向那座小楼走去。
赵与愿听着觉远这名字十分亲切,恍惚间思绪又回到了那个纯真烂漫的年代,不由想起了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少林寺、觉远、牧羊女、阿黄。一首久违的老歌也同时在心中唱响:野花香啊啊啊,春光俏啊啊啊……
……哦。不好意思,唱错了。应该是:日出嵩山岰,晨钟惊飞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