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他杀了李元霸!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收藏、求推荐)张须陀走后,鱼赞、鲜于罗等一干晋王府中人得知王爷苏醒过来的喜讯,纷纷赶来寝殿向杨广请安、问候。晋王府后厨掌案丁三儿为杨广熬了一海碗香喷喷的粟米粥,亲手捧着给杨广送了过来。
杨广整整七天没怎么吃饭,真是饿了,也顾不得嫌弃丁三儿的手艺,由萧萧、瑟瑟两个服侍着,一气儿几乎喝下了大半碗粟米粥才停下来,心满意足地指着碗中剩下的粥对丁三儿由衷地夸奖道:“这算是你做的最好吃的一顿饭了。”
丁三儿这两个月来一直对杨广不喜吃他做的饭食,整日只以蒸饼和茶叶蛋裹腹而耿耿于怀,现在意外地听到杨广夸他粥做得好,也不知小主子是发自真心地夸他,还是有意挖苦自己别的饭做得都不好吃,傻傻地站在那里,脸上显露出一种奇怪的笑容。
杨广喝下大半碗粟米粥,出了一头冷汗,反而觉得轻爽了许多,自我感觉身上也有了几分力气。他一眼瞅见鱼赞笑呵呵地侍立在侧,回想起那位长相虽粗,却极擅逢迎拍马的内殿值长鱼俱罗曾对自己说过,他是鱼赞的哥哥,便命丁三儿等人暂且退下,单单将鱼赞一人留在殿内,向他打问道:“你有位兄长在禁军中当差,名叫鱼俱罗的?”
鱼赞不清楚杨广为何大病初醒,便向他打听起此人,忙躬身答道:“确实如此。不过,他自幼便随同其母离开了我们鱼家,老儿也是最近才听说他做了禁军,我二人算起来,大约有二三十年未曾见过面了。”
杨广此时听鱼赞在他面前自称老儿,不禁想起鱼俱罗腆着一张大脸,口口声声自称为小的的事来,“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向鱼赞追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能说与我听听吗?”
“承王爷问起,老儿怎敢隐瞒?说起来惭愧,这鱼俱罗本是家父与一位婢女所生之庶子,论年岁,他与老儿降生先后相差不过两天,也算得是老儿的一位兄长吧。只因鱼俱罗的生母为人不端,妖媚惑主,受到家母的忌恨,在鱼俱罗降生后不足百天,家母便趁家父外出会友之机,找了个由头,将鱼俱罗母子一并赶出了我鱼家。从此以后,他们母子便音讯皆无。我还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家父偶有一回喝醉了,酒后念叨起鱼俱罗母子,才知道我还有位哥哥。”
怪不得鱼俱罗和鱼赞兄弟两个无论是长相,还是秉性,一点相似的地方也没有,原来他二人并非一母所生。杨广听罢鱼赞的讲述,暗自叹道。
“王爷,老儿多一句嘴,敢问鱼俱罗可是闯下了什么祸事?”鱼赞带着分不安地问道。
“嗯,没什么,他很好,就是......”杨广本想说鱼俱罗就是有点儿凶残,还颇有几分奸佞之相,话到嘴边,想起鱼赞毕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便就此打住不说了,“我见了这许多的人,也有些累了,要没别的事,你这就退下吧。”
杨广望着鱼赞离去的背影,恍惚觉得屈突通和鱼俱罗这两个名字似乎在哪里见过,他回身四下摸索,在枕下找出手机,却不舍得为这两人浪费手机里不多的电量,便一边抚弄着手机,一边努力在记忆深处搜索着......
陡然间,电光火石一般,杨广想起来了:屈突通位列《隋唐演义》中所排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只不过他的位次比较靠后,在书中的戏份也不多,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罢了。而鱼俱罗,则是在他穿越前,一天临睡前无聊,猫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搜索隋唐间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么一条当时对他来说,称得上是触目惊心的讯息:鱼俱罗阵斩李元霸。
杨广独自坐在床沿上,回想起网络上显示出的鱼俱罗惊人而辉煌的战绩,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疑虑:他知道,李元霸在真正的历史上确有其原型,但却并不像《隋唐演义》里描绘的那样武功盖世。即使如此,鱼俱罗能够杀得了李元霸,他的武功想必也十分了得,在隋唐交替之际,必是一位数得着的猛将。但仅从他与鱼俱罗的接触来看,鱼俱罗除了长相威猛之外,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大将,更像是心怀奸诈、心肠狠毒的小人。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呢?
两个月前,杨广受到父皇杨坚和师父长孙晟的指点,开始留意起培植忠于自己,日后能够帮助自己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亲信势力。现在,屈突通和鱼俱罗两员禁军骁将可以说是父皇亲自挑选出送到自己身边来的,为什么自己却对他们心存疑虑呢?
一想起自己手中那把钢刀直刺进面前那具血人的胸膛时,鱼俱罗站在一旁,张开血盆大口,得意大笑的情形,杨广就厌恶地闭上了眼:鱼俱罗就是有再大的本领,自己也不愿将这样的人招揽至自己麾下。
“王爷,长孙将军求见。”殿外传来鲜于罗的声音。
“请。”杨广精神一振,睁开双眼,站起身,向殿外迎去。短短的几十天接触下来,长孙晟给杨广留下的印象要远远胜过城府颇深的表兄李渊,他待人诚恳,诲人不倦,负有雄才大略,却从不恃才傲物,听他授业解惑,常常令杨广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惬意和温暖。因此,渐渐地,杨广内心打消了对长孙晟怀有的那份戒心,开始打心眼儿里尊他为师。
“殿下大病初愈,切不可过于劳累,请殿下还是速回床上躺着歇息吧。”长孙晟不意杨广会亲自迎出殿外,忙扯起他的衣袖,把他劝回了寝殿。
“数日不见先生,小王心中着实惦念。先生每日差染干来府探询病情,这份情谊,小王铭记在心。”杨广在长孙晟的劝说下,勉强回至床沿坐下,发自肺腑地说道。
“区区小事,何劳挂齿?我瞧着殿下面色如春,身体康泰,比什么都高兴啊。”长孙晟在杨广对面坐下,微笑着说道,“这几日因突厥使节即将抵京,皇上时常传召我入宫,不得空前来探视殿下,还望殿下见谅。就是今日前来,某也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趁登门探病之机,顺便征询殿下的意思,后天早朝,皇上将来临光殿接见突厥沙钵略可汗派来长安的使节处罗喉,到时,殿下可愿入宫会会那处罗喉?”
(求收藏、求推荐)张须陀走后,鱼赞、鲜于罗等一干晋王府中人得知王爷苏醒过来的喜讯,纷纷赶来寝殿向杨广请安、问候。晋王府后厨掌案丁三儿为杨广熬了一海碗香喷喷的粟米粥,亲手捧着给杨广送了过来。
杨广整整七天没怎么吃饭,真是饿了,也顾不得嫌弃丁三儿的手艺,由萧萧、瑟瑟两个服侍着,一气儿几乎喝下了大半碗粟米粥才停下来,心满意足地指着碗中剩下的粥对丁三儿由衷地夸奖道:“这算是你做的最好吃的一顿饭了。”
丁三儿这两个月来一直对杨广不喜吃他做的饭食,整日只以蒸饼和茶叶蛋裹腹而耿耿于怀,现在意外地听到杨广夸他粥做得好,也不知小主子是发自真心地夸他,还是有意挖苦自己别的饭做得都不好吃,傻傻地站在那里,脸上显露出一种奇怪的笑容。
杨广喝下大半碗粟米粥,出了一头冷汗,反而觉得轻爽了许多,自我感觉身上也有了几分力气。他一眼瞅见鱼赞笑呵呵地侍立在侧,回想起那位长相虽粗,却极擅逢迎拍马的内殿值长鱼俱罗曾对自己说过,他是鱼赞的哥哥,便命丁三儿等人暂且退下,单单将鱼赞一人留在殿内,向他打问道:“你有位兄长在禁军中当差,名叫鱼俱罗的?”
鱼赞不清楚杨广为何大病初醒,便向他打听起此人,忙躬身答道:“确实如此。不过,他自幼便随同其母离开了我们鱼家,老儿也是最近才听说他做了禁军,我二人算起来,大约有二三十年未曾见过面了。”
杨广此时听鱼赞在他面前自称老儿,不禁想起鱼俱罗腆着一张大脸,口口声声自称为小的的事来,“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向鱼赞追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能说与我听听吗?”
“承王爷问起,老儿怎敢隐瞒?说起来惭愧,这鱼俱罗本是家父与一位婢女所生之庶子,论年岁,他与老儿降生先后相差不过两天,也算得是老儿的一位兄长吧。只因鱼俱罗的生母为人不端,妖媚惑主,受到家母的忌恨,在鱼俱罗降生后不足百天,家母便趁家父外出会友之机,找了个由头,将鱼俱罗母子一并赶出了我鱼家。从此以后,他们母子便音讯皆无。我还是在十几岁的时候,家父偶有一回喝醉了,酒后念叨起鱼俱罗母子,才知道我还有位哥哥。”
怪不得鱼俱罗和鱼赞兄弟两个无论是长相,还是秉性,一点相似的地方也没有,原来他二人并非一母所生。杨广听罢鱼赞的讲述,暗自叹道。
“王爷,老儿多一句嘴,敢问鱼俱罗可是闯下了什么祸事?”鱼赞带着分不安地问道。
“嗯,没什么,他很好,就是......”杨广本想说鱼俱罗就是有点儿凶残,还颇有几分奸佞之相,话到嘴边,想起鱼赞毕竟是他同父异母的兄弟,便就此打住不说了,“我见了这许多的人,也有些累了,要没别的事,你这就退下吧。”
杨广望着鱼赞离去的背影,恍惚觉得屈突通和鱼俱罗这两个名字似乎在哪里见过,他回身四下摸索,在枕下找出手机,却不舍得为这两人浪费手机里不多的电量,便一边抚弄着手机,一边努力在记忆深处搜索着......
陡然间,电光火石一般,杨广想起来了:屈突通位列《隋唐演义》中所排隋唐十八条好汉之中,只不过他的位次比较靠后,在书中的戏份也不多,不容易引起人的注意罢了。而鱼俱罗,则是在他穿越前,一天临睡前无聊,猫在被窝里用手机上网搜索隋唐间第一条好汉李元霸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么一条当时对他来说,称得上是触目惊心的讯息:鱼俱罗阵斩李元霸。
杨广独自坐在床沿上,回想起网络上显示出的鱼俱罗惊人而辉煌的战绩,心中不免泛起一阵阵疑虑:他知道,李元霸在真正的历史上确有其原型,但却并不像《隋唐演义》里描绘的那样武功盖世。即使如此,鱼俱罗能够杀得了李元霸,他的武功想必也十分了得,在隋唐交替之际,必是一位数得着的猛将。但仅从他与鱼俱罗的接触来看,鱼俱罗除了长相威猛之外,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位在战场上威风八面的大将,更像是心怀奸诈、心肠狠毒的小人。这倒底是怎么回事呢?
两个月前,杨广受到父皇杨坚和师父长孙晟的指点,开始留意起培植忠于自己,日后能够帮助自己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亲信势力。现在,屈突通和鱼俱罗两员禁军骁将可以说是父皇亲自挑选出送到自己身边来的,为什么自己却对他们心存疑虑呢?
一想起自己手中那把钢刀直刺进面前那具血人的胸膛时,鱼俱罗站在一旁,张开血盆大口,得意大笑的情形,杨广就厌恶地闭上了眼:鱼俱罗就是有再大的本领,自己也不愿将这样的人招揽至自己麾下。
“王爷,长孙将军求见。”殿外传来鲜于罗的声音。
“请。”杨广精神一振,睁开双眼,站起身,向殿外迎去。短短的几十天接触下来,长孙晟给杨广留下的印象要远远胜过城府颇深的表兄李渊,他待人诚恳,诲人不倦,负有雄才大略,却从不恃才傲物,听他授业解惑,常常令杨广有种如沐春风般的惬意和温暖。因此,渐渐地,杨广内心打消了对长孙晟怀有的那份戒心,开始打心眼儿里尊他为师。
“殿下大病初愈,切不可过于劳累,请殿下还是速回床上躺着歇息吧。”长孙晟不意杨广会亲自迎出殿外,忙扯起他的衣袖,把他劝回了寝殿。
“数日不见先生,小王心中着实惦念。先生每日差染干来府探询病情,这份情谊,小王铭记在心。”杨广在长孙晟的劝说下,勉强回至床沿坐下,发自肺腑地说道。
“区区小事,何劳挂齿?我瞧着殿下面色如春,身体康泰,比什么都高兴啊。”长孙晟在杨广对面坐下,微笑着说道,“这几日因突厥使节即将抵京,皇上时常传召我入宫,不得空前来探视殿下,还望殿下见谅。就是今日前来,某也是奉了皇上的旨意,趁登门探病之机,顺便征询殿下的意思,后天早朝,皇上将来临光殿接见突厥沙钵略可汗派来长安的使节处罗喉,到时,殿下可愿入宫会会那处罗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