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资金压力的缓解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沈葆桢却听得一头雾水,他是做亲民官的,自然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却不明白这些事情有多大的重要性,让李仙这个很有可能造反的土匪头子花如此大的精力仔细描述。
“你是说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排外比较严重,所以会导致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吗?”沈葆桢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李仙的话,倒让李仙听了之后一愣,自己说了半天,对方竟悟出这样的道理。
“你要这么理解,也不是完全错误,但事情终归不会如此简单就是了。”李仙知道沈葆桢并不愚蠢,但从小就没有为油盐酱醋操心过,长大了又直接当官,不会明白这些东西的,只能放弃解释。
“我的意思是说你要想将广州的粮价和物价降下去,特别是在如今战事频繁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就必须采用在城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方法,否则单是几次物价波动,就足以让广州城分崩离折。”李仙只能这么解释。
沈葆桢这次倒是听明白了,心中的疑惑却是更甚:“广州城分崩离折,跟你这个造反头子有什么关系?
作为造反头子,你应该是希望广州越乱越好吧?
再说了,在广州城外建大集市就能降低粮价,你这是糊弄谁呢?从没听说过有这种法子。”
李仙明白沈葆桢就是明白不过来,但还是叮嘱道:“我们现在是一起合作抵抗英国人的,要此战胜利,必然要保证广州稳定的。
再说了,我们都是同胞,我们混元宗和三元观都不会看着广州民众挨饿的。”
这一下,沈葆桢倒是有些听明白了,李仙这是说至少近期不会攻打广州,有这么一句话对广州的那些大人物也能有所交代了。
沈葆桢便向李仙道谢,然后带着同去的官员们告辞。
这次谈判的时候,宋明达宋大公子本来装成低阶官员混在谈判团里,监控谈判走向的,此时忍不住凑到沈葆桢跟前问了起来。
“我看李仙这人云山雾罩说了半天,就没有一句实在话,是不是就想忽悠我们呢?”
宋明达自幼拜入异人殿的高人学武,平时也没经历过什么民间疾苦,自然也不明白经济运转之道,在这方面的见识比沈葆桢还要差很多。
“李仙见识是有的,只是没有用在正道而已,他刚才那番话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只是我们一时参详不出而已。”沈葆桢皱了皱眉头说道。
“我更觉得李仙这人是在胡闹,这么做之后必然导致人心向背,广州城里人人都恨他,以后少不得要为此招吃亏。”宋明达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话怎么说?”沈葆桢不由得一愣。
“他刚才说得很明白啊,外地粮商送粮食到广州,就有被本地粮行、牙行、衙门和脚行等盘剥一番。
他在城外设立什么集市,就会使得这些人赚不到钱,少了很多收入,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对李仙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
如此一来,至少四个行的人反对他,其余还不知多少人反对他呢,李仙以后想进攻广州必然事倍功半,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好事吧。”宋明达自觉看破了现在的局势,侃侃而谈。
“嗯,如此说来倒还真是好事。”沈葆桢敷衍地应和了一句,心里却感到疑惑,难道这事情还真能按照这宋大公子的想法发展。
不管怎样,广州和三元里方面的谈判算告一段落,在广州城外西北角十里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李仙做事一向讲究神速,当场就派五百兵马围了数百亩荒地,又雇人建立大量临时仓库,把这集市给办了起来。
这所谓的自由交易区,其实更像是后世的大批发市场,外地粮商将货物运到这自由交易区的仓库里存放下来,广州城里的人可以过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粮食,然后拉回城里去。
过来买粮食的人中有大商人,也有官宦人家的管家、小门小户的平头百姓等,可以过来直接购买粮食。
有那财大气粗的粮商,直接到仓库区跟外地粮商接洽,一下子购买数千石到数万石的粮食;不做粮食生意的大户人家,也可以自己买个数百担粮食,拿回去窖藏;就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也能到专门的集市去,买个几十斤到几百斤粮食,自己扛回去。
这里有三元里联军的士兵维持治安,但不抽什么税款,对双方的交易也不去干涉,由得商人们自己做生意。
广州的百姓都知道战争时必然会导致粮食紧缺,几乎家家户户都动员起来过来买粮食,然后来几次之后就咂摸出这里的好处来了。
首先,这里跟外地粮商直接购买粮食,而且接近批发价,必然比城内的粮食价格低了很多;
其次,到这里来卖粮的外地粮商很多,就算偶尔有一两家想囤积居奇的,大部分还都想赶紧出货,离开这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使得这里货源非常充足;
其三,没有衙门之人上下其手,也不参与交易,就省了很多麻烦事情。
对外地粮商而言,这里能快速出货,而且虽然粮价比广州城里便宜一些,但也比战前高了许多,而且没有很多中间环节和抽成的人,做起生意来爽利得很,利润也高了很多。
在经过连续十天的巨量交易之后,这个集市的交易量才逐渐降下来,广州百姓看到这里货物充足,而且又是一派长期维持下去的架势,才放心下来,急于囤积粮食的心思才稍微淡了下来。
但是,即便如此,这里每天的交易量还是极为惊人的。
以李仙为首的三元里联军势力,在此期间也是赚得盘满钵满的。
虽然李仙坚持不在这里收取任何税款,但是借此机会做生意,比收百分之几的税款,可要有意义得多。
在这个集市启动之前,很多外地商人并不怎么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在佛山那里就有很多商人想把手头上的粮食和物资全部出清,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己老家的。
李仙和王九玄也不在意,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接手了这些货物,然后通过这市场转卖出去,一来二去至少赚取五成以上的利润,可比收税赚得快得多了。
趁此机会,李仙将雷州那边积压的鲸油、香皂和咸鱼等货物全部清空,也是必然的事情了。
沈葆桢却听得一头雾水,他是做亲民官的,自然对这些事情有所耳闻,却不明白这些事情有多大的重要性,让李仙这个很有可能造反的土匪头子花如此大的精力仔细描述。
“你是说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排外比较严重,所以会导致粮食价格居高不下吗?”沈葆桢尝试着按照自己的方式理解李仙的话,倒让李仙听了之后一愣,自己说了半天,对方竟悟出这样的道理。
“你要这么理解,也不是完全错误,但事情终归不会如此简单就是了。”李仙知道沈葆桢并不愚蠢,但从小就没有为油盐酱醋操心过,长大了又直接当官,不会明白这些东西的,只能放弃解释。
“我的意思是说你要想将广州的粮价和物价降下去,特别是在如今战事频繁的情况下保持稳定,就必须采用在城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方法,否则单是几次物价波动,就足以让广州城分崩离折。”李仙只能这么解释。
沈葆桢这次倒是听明白了,心中的疑惑却是更甚:“广州城分崩离折,跟你这个造反头子有什么关系?
作为造反头子,你应该是希望广州越乱越好吧?
再说了,在广州城外建大集市就能降低粮价,你这是糊弄谁呢?从没听说过有这种法子。”
李仙明白沈葆桢就是明白不过来,但还是叮嘱道:“我们现在是一起合作抵抗英国人的,要此战胜利,必然要保证广州稳定的。
再说了,我们都是同胞,我们混元宗和三元观都不会看着广州民众挨饿的。”
这一下,沈葆桢倒是有些听明白了,李仙这是说至少近期不会攻打广州,有这么一句话对广州的那些大人物也能有所交代了。
沈葆桢便向李仙道谢,然后带着同去的官员们告辞。
这次谈判的时候,宋明达宋大公子本来装成低阶官员混在谈判团里,监控谈判走向的,此时忍不住凑到沈葆桢跟前问了起来。
“我看李仙这人云山雾罩说了半天,就没有一句实在话,是不是就想忽悠我们呢?”
宋明达自幼拜入异人殿的高人学武,平时也没经历过什么民间疾苦,自然也不明白经济运转之道,在这方面的见识比沈葆桢还要差很多。
“李仙见识是有的,只是没有用在正道而已,他刚才那番话也应该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只是我们一时参详不出而已。”沈葆桢皱了皱眉头说道。
“我更觉得李仙这人是在胡闹,这么做之后必然导致人心向背,广州城里人人都恨他,以后少不得要为此招吃亏。”宋明达却不以为然地说道。
“这话怎么说?”沈葆桢不由得一愣。
“他刚才说得很明白啊,外地粮商送粮食到广州,就有被本地粮行、牙行、衙门和脚行等盘剥一番。
他在城外设立什么集市,就会使得这些人赚不到钱,少了很多收入,那么这些人自然会对李仙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
如此一来,至少四个行的人反对他,其余还不知多少人反对他呢,李仙以后想进攻广州必然事倍功半,对我们来说应该是好事吧。”宋明达自觉看破了现在的局势,侃侃而谈。
“嗯,如此说来倒还真是好事。”沈葆桢敷衍地应和了一句,心里却感到疑惑,难道这事情还真能按照这宋大公子的想法发展。
不管怎样,广州和三元里方面的谈判算告一段落,在广州城外西北角十里外,建立自由交易区的事情就算定下来了。
李仙做事一向讲究神速,当场就派五百兵马围了数百亩荒地,又雇人建立大量临时仓库,把这集市给办了起来。
这所谓的自由交易区,其实更像是后世的大批发市场,外地粮商将货物运到这自由交易区的仓库里存放下来,广州城里的人可以过来用较为低廉的价格购买粮食,然后拉回城里去。
过来买粮食的人中有大商人,也有官宦人家的管家、小门小户的平头百姓等,可以过来直接购买粮食。
有那财大气粗的粮商,直接到仓库区跟外地粮商接洽,一下子购买数千石到数万石的粮食;不做粮食生意的大户人家,也可以自己买个数百担粮食,拿回去窖藏;就是小门小户的人家,也能到专门的集市去,买个几十斤到几百斤粮食,自己扛回去。
这里有三元里联军的士兵维持治安,但不抽什么税款,对双方的交易也不去干涉,由得商人们自己做生意。
广州的百姓都知道战争时必然会导致粮食紧缺,几乎家家户户都动员起来过来买粮食,然后来几次之后就咂摸出这里的好处来了。
首先,这里跟外地粮商直接购买粮食,而且接近批发价,必然比城内的粮食价格低了很多;
其次,到这里来卖粮的外地粮商很多,就算偶尔有一两家想囤积居奇的,大部分还都想赶紧出货,离开这随时可能爆发战争的地方,使得这里货源非常充足;
其三,没有衙门之人上下其手,也不参与交易,就省了很多麻烦事情。
对外地粮商而言,这里能快速出货,而且虽然粮价比广州城里便宜一些,但也比战前高了许多,而且没有很多中间环节和抽成的人,做起生意来爽利得很,利润也高了很多。
在经过连续十天的巨量交易之后,这个集市的交易量才逐渐降下来,广州百姓看到这里货物充足,而且又是一派长期维持下去的架势,才放心下来,急于囤积粮食的心思才稍微淡了下来。
但是,即便如此,这里每天的交易量还是极为惊人的。
以李仙为首的三元里联军势力,在此期间也是赚得盘满钵满的。
虽然李仙坚持不在这里收取任何税款,但是借此机会做生意,比收百分之几的税款,可要有意义得多。
在这个集市启动之前,很多外地商人并不怎么看好这个市场的前景,在佛山那里就有很多商人想把手头上的粮食和物资全部出清,然后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回到自己老家的。
李仙和王九玄也不在意,以相对低廉的价格接手了这些货物,然后通过这市场转卖出去,一来二去至少赚取五成以上的利润,可比收税赚得快得多了。
趁此机会,李仙将雷州那边积压的鲸油、香皂和咸鱼等货物全部清空,也是必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