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宗篇26 北廷国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赵王府,威严壮丽的正门前,伴着沉闷的声响,厚重的大门被缓缓开启,北廷王刘文共走了出来,艳阳的照耀下,让人看不清其面容,但从其回首的动作,能够感受到一抹惆怅与眷恋。
作为赵王刘昉的长子,刘文共也是最类其父的人了,至少从样貌上看来是这样的,为王多年养成的那股气度,也格外不凡。
岁月催人老,不知觉间,刘文共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两鬓的发丝也染上了几缕白霜。而此番他亲自东来汉都,除了参加宗王大会之外,就是做最后一次努力,希望能把老父接回北廷,一家团聚,共享天伦。然从其表现来看,显然失败了。
王府大门的关闭声把刘文共从沉浸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再抬眼时,紫红色的门面已然彻底合上,那股子送客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门前,王驾、僚属及卫队静静地等候着,一名颔衔长须、眉带傲意的中年官员快步走上前来,躬身一礼:“大王!”
看着其人,刘文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轻轻摇头,沉声道:“北廷,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己!”
闻言,中年人看起来也不是很意外,只是以一种可惜的语气,应了声:“是!”
实事求是地讲,虽然是亲生父子,刘文共也素来对刘昉抱以崇敬之情,但两者之间,终究是二十来年不曾见面了,在时光的伟力作用之下,那份感情还剩下几分,是要打个折扣的。
何况,两者之间并不只是父子亲情那么简单的关系,还有国家与王权,而一旦牵扯到权力,那事情往往都会变得复杂。
而刘文共意图请刘昉这尊大佛回北廷,更重要的用心,显然是为了再借用老父在大汉帝国内部的影响力,毕竟,刘昉已是七十高龄,时间不多了,说不准哪天就没了......
事实上,刘文共有时也不免对刘昉这个父亲生出些怨气,明明在帝国拥有那般高的权势与威望,也知道北廷在中亚三国中的弱势与落后,长久以来,却始终不愿主动为北廷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早年安西都督府分家之时,北廷就是比较吃亏的,其国能有今日相对兴旺之气象,那也是刘文共三十年间辛苦经营发展所得。
对刘文共来说,此行只要把刘昉请回北廷,只需包装宣传一番,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在帝国西北,能够引起不俗反响。看看两年前康王叔是怎么做的吧,而赵王这杆大旗,岂不比康王要吸人眼球的多,足以给北廷再引一波人口、人才过去。
但刘昉人虽老,但心不昏,刘文共的用意他是一眼看出,也果断拒绝。对于大汉帝国,赵王坚持并坚守了一辈子,几成执念,愈到晚年,其志愈坚,可不是刘文共与北廷国能够动摇的。
为了断了刘文共的念想,刘昉甚至让他以后不要再来赵王府,逢年过节也不需遣使来,只需好生为臣藩属,专心经营国家即可......
赵王父子俩,是完全不同两个时代的人,经历也大有不同,尤其在建制称国以及经受了ysl圣战的洗礼之后,刘文共就更难理解刘昉对帝国那种深入骨髓的不可动摇的感情。
因此,面对老父的坚定拒绝,他除了失望之外,也只剩下唏嘘了。登王驾返回时,按下心头那怏怏波动,刘文共低头看着侍候在侧的中年人,以一口严肃的语气吩咐道:“子覆,就按照你的策略,徂徕堂全力开动,延揽四方,功名利禄、钱粮田宅,无有不舍,只要人来!”
“臣谨遵王命!”中年人闻言,精神大振,恭拜道。
中年人本名张寒,字子覆,关内华州华阴人,因生于开宝二十七年(989年)寒月,故名之。张寒其人,打小不事生产,以侠气闻名乡里,倜傥多智,及长,敏而求学,学有所成,也曾参加州考,屡试不第,就甭提更高级别科考了。
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上层阶级日益固化的大环境下,似张寒这样一无出身,二无师门,三无靠山的纯纯庶民,是很难出头的。再加上,张寒其人,自负才气,出身卑微,但腰杆很硬,不肯折节下人,尤其是那些他眼里“尸位素餐”之辈。
同时,朝廷在对中高级人才的选拔培养上,是更注重实务能力,不单以文章优劣论长短,但在基层,在更为广泛基础领域,也更加侧重基本学识素养的考核,而在这一方面,张寒又不是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人。
端拱元年,是张寒最后一次参加州考,若是通过了,就有机会到洛阳去参加端拱二年春闱,像他这样的人,只有在更高更大的舞台,才可能将自己的本色才智展现出来,才更有被赏识提拔的可能,然而,他还是被刷下来了,当时的张寒,已经二十六岁了。
从那之后,张寒就彻底放弃了科考入仕,选择走“吏—官”这条上限很低的路,凭着早年在乡里积攒的声望,再兼读过书,考过举,又通算术,谋得了一个华阴县南渭乡税吏的职位。
严格来说,帝国的体制,并未彻底对张寒关上大门,乡镇税吏的职位,虽然卑微,但在地方基层,也算一个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力的职位。
只不过,张寒自负蛟龙,只能游于浅谈,而区区一个税吏,也根本无法施展其才长之百一。同时,张寒个性十足,任税吏期间,好打抱不平,给人写状纸,辨狱案,当着税吏的职,办着判官的差。
在税务收取上,又喜欢严格按照税法来,时不时的,还有些体恤贫民的举动,这自然不为上司、上官所喜。再加上,在为民请命的事情上,得罪了当地乡绅。
不出意外的,张寒的税吏只当了四个月不到,便被罢免了,甚至于被知县拿到县衙,责以“税务不清,有私昧之嫌”,打了十板子。这十板子,也彻底把张寒对大汉帝国的效忠之心给打掉了。
当然,对于一个处在强盛期的统一帝国而言,像张寒这样的落魄书生,其个人际遇与意志,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孤傲如张寒,也苦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他是个懂得变通的人,朝廷正道走不通,自然寻求另辟蹊径。改变的机会,在端拱二年秋降临到张寒的头上,他结识了一个人,北廷国崇仪使下属典客朱焘。
这个朱焘就是华阴当地人,其父曾在县衙为吏,三十来年前,作为“援西吏”被调赴安西,都督府分家,拆为三国,归属于北廷,其后便“世居”长明城(初为黑汗国乙寄乌骨城,黑汗灭国后,改为杨城,以纪念杨延昭之功,更名杨城,北廷建国后,又被刘文共更名长明城,作为王城)。
有这层经历在,朱焘虽生于华阴,却是地地道道长于长明城的北廷人,人比较争气,在其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一个西迁的小士族,成功进入到北廷国的核心统治阶层中,靠着不错的学问、见识与辩才,经刘文共考核后,授予典客之职。
这个典客,在北廷的国体系内,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职权以及所能调用的资源也非同一般,它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为北廷延揽人才、招募人口。
大汉帝国的诸多封国中,“汉人口”都是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各国国情与实力不同,也导致各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有所差距。
而第一个将人口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的,也正是北廷国,从ysl二次东征大战结束之后,十余年间,北廷国更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
刘文共设崇仪使,以心腹大臣充任,活动于帝国京畿,总理此事,负责打通维持上层关系,其下设典客数名,负责具体的延揽招募事宜。
在最近的十五六年间,通过“崇仪—典客”两级干臣的活动,再加刘文共不遗余力的支持,北廷国从汉地招揽了超过8万的人口,再加自然增长以及其他渠道来人,北廷国的核心人口也终于在建隆二年图突破了二十五万人。
很难想象,这是前前后后差不多三十年时间的成果,开拓之艰,可想而知。同时,由于陆上交通不便,以及北廷国吸引力的问题,在这方面北廷国投入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刘文共几乎是空竭其力,以徕人口。
张寒落魄之时,担任北廷典客的朱焘正好衣锦还乡祭祖,无意中听闻了张寒的事迹,当时就动了心思,在从侧面了解其背景经历之后,备好礼物,亲自登门拜访。
一番交流下来,虽然同样察觉了张寒的傲气,但更为其才情见识所吸引,在几番交流之后,终于向其发出邀请。而张寒对朱焘的意图,则早就窥破了,但哪怕是帝国体制的弃儿,张寒依旧傲气地很,并没有一口应允,只是答应去西域看看。
就在端拱二年秋,张寒与其好友胡冬(同为落魄学子)一道,踏上了前往北廷国的旅途,一路,见识着河西走廊、西北风光,也观察着朱焘这个北廷王座下的典客,更见证了一场辛苦而缓慢的数百移民的迁徙之旅。
别的不提,至少从朱焘身上,能够感受到一股北廷君臣发展国家的志气。当年冬季,至北廷,进长明城,张寒与胡冬二人好生参观了一番这座西域荒蛮之土上拔地而起的“汉城”,即便隆冬腊月,即便天寒地冻,即便不那么热闹,张寒也从内心产生了一种感动。
比起在华州以及关内道见识经历的那一切,数千里之外的异域发生着的一切,这里的汉人展现的精神,那股闪耀着的独属于汉文明的光辉,是那样的动人。
后在朱焘引荐下,张寒与胡冬得到了刘文共的亲自接见,一番考察下来,刘文共大喜,他发现二人都是才士,尤其是张寒,刘文共多年以来接见过的汉地人才不少,其中不乏师出名门、望族之后,但没有一个像张寒给他的感觉特殊,其人才思、急智、见识、学问,让刘文共数遍北廷上下,一时间也找不出能够比拟的。
没有任何犹豫,刘文共请求张寒与胡冬能够进入北廷政府为官,辅助他,共同成就一番事业,并表示必将委以重任。然而,对刘文共的盛情邀请,张寒仍旧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胡冬倒是有些动心,不过见好友迟疑,他也就没有表态。
事实上,对于自己的未来,张寒是有过一番考量,就是出仕西域三国,只不过,他的第一目标,乃是安西国。这也是许多往西域闯荡的汉地人才的第一选择,毕竟安西地方更好、国力更强、待遇也更好。
北廷国苦心孤诣,耗尽钱粮,招揽的人口,还不如安西正常的人口政策,这就是两国的差距所在。面对刘文共,张寒也直白地表明了一点:北廷的庙太小,人口既寡,水土条件也一般,发展潜力有限,即便穷尽一生,也难有什么成就。
对张寒的评价,刘文共很觉受伤,但又不得不承认所言有理,最后,甚至说不出什么挽留之言了。对张寒,刘文共没有强求,只是继续展现着他的诚意,在张寒逗留长明城的那个冬季,屡次召他进王宫赴宴、问对,而每一次交流完,都是长长一声叹息,因为张寒去意甚坚。
到端拱三年春,张寒向刘文共辞行,他表示,要继续西行,也不掩饰目的地,说要去安西试试。刘文共虽然失望,仍没强求,并且还亲自送行,赠予马匹、衣物、路费、官凭文书等。
临别之际,刘文共向张寒表示,一栋房子能建多高,需看地基有多夯实,北廷发展固然有限,但他若还能活二十年,就为北廷再夯二十年之基础......
刘文共一番话,动情之余,也算回答了张寒当初拒绝他的理由,但是,张寒仍旧不为所动。不过,却建议好友胡冬留下,让刘文共不至于一无所得。
张寒之去,刘文共很失望,甚至为此卧病了几天。而这个时候,反倒是新投效的胡冬,告诉他,张寒必定归来......
刘文共问为何,胡冬表示,他很了解这个好友,人虽孤傲,志趣远大,但并非不同情理之人,其人虽去,但心已经留下了。
对胡冬的劝说,刘文共只当是一种安慰,但在接下来的一年,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甚至专门遣人在伊丽河畔等待。
这一等,就又是一年多,在建隆元年初夏,西游的张寒果如胡冬所言那般,返回了长明城,风尘仆仆、衣衫褴褛,但精神头十分不错。
刘文共自是大喜,见到张寒,抓住他的手,久久不语,甚至忍不住落了泪。对此,张寒表示到,他去年就打算留下的,但鉴于对西域的了解太少,他前往安西,也并非去投效,毕竟,那里又有谁认识他?
张寒的目的,是对中亚的局势与情况进行了一番调研了解,而经过一年多的走访察看,他自觉能够出仕北廷,为刘文共出谋划策了。
从建隆元年开始,张寒正式加入北廷国,起初被拜为典史,为北廷国的制度、法条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番全面的改革梳理,在“以汉为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入乡随俗的改变,以便更好地统合当地的部族与原住民。
同时,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帮助刘文共完善国家发展制度。在制度方面,如果仅说条文,帝国中央有的是借鉴之处,但是否适合北廷这个藩属,如何执行落实,又能否起到预想的作用,这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方面的不足,也正是张寒到来之后,才真正开始完善。
到建隆二年秋,在肯定了张寒的“实操”能力之后,刘文共不顾议论,直接任命其为北廷国相,由其秉政,治理国家,筹划发展策略。
刘文共治北廷,军事上的问题,张寒谨慎地没有插手多嘴,但其他方面就不客气,而最让张寒肯定的,就是延揽人才、人口这一项政策了。
张寒在“崇仪—典客”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项改革,“徂徕堂”就是在他的建议下组建的,这事实是北廷的一个针对安西、康居以及大汉的间谍机构,除了刺探各方面的情报之外,就是为北廷国延揽各类人才。
同时,在汉地人口的充实方面,张寒也提出了新思路,从地域、目标、渠道、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办法,包括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张寒从一些汉商嘴里听说过的,人口贸易.
当年,鉴于ysl方向的作战压力,刘文共选择从海东撤军,将北廷的发展重心放到国内,变扩张方向为北方。对此,张寒同样表示支持,但支持之余,也表示,北方苦寒,且开拓不易,但如欲长远,北廷的未来还在安西、康居之地......
没错,张寒为北廷国筹谋的发展大略的最终形态,是向安西、康居二兄弟之国动手,甚至于向东。当然,这需要等待,需要一个最恰当的时机,甚至只能期待后代子孙。
毕竟,当下的北廷国还很弱,周边除了北方,没有一个能扳手腕。但是,处在“兄弟们”的保护之中,也可安安稳稳地发展积蓄实力,中央帝国迟早会衰落,安西、康居二国面临着ysl的压力,未来时局变化如何,虽未可知,但可期待。
而从张寒提出这等“同室操戈”的战略就可看出,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了,甚至于,让刘文共都感到在使用一柄双刃剑。
但是,眼瞧着在张寒秉政之后,渐显兴旺之象的北廷国,他又只能按下心头的那点惊悸。此番宗藩大会,张寒也得以随刘文共进京,途径华州时,大摇大摆地还乡省亲,当年杖责他的知县还在,被张寒狠狠地奚落一顿,至于曾经得罪过的乡绅,更是备好礼物,诚惶诚恐地前来告罪、求饶。
至于大会达成的新约,在张寒看来,正可给北廷国的人口战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便利......
赵王府,威严壮丽的正门前,伴着沉闷的声响,厚重的大门被缓缓开启,北廷王刘文共走了出来,艳阳的照耀下,让人看不清其面容,但从其回首的动作,能够感受到一抹惆怅与眷恋。
作为赵王刘昉的长子,刘文共也是最类其父的人了,至少从样貌上看来是这样的,为王多年养成的那股气度,也格外不凡。
岁月催人老,不知觉间,刘文共也是快五十岁的人了,两鬓的发丝也染上了几缕白霜。而此番他亲自东来汉都,除了参加宗王大会之外,就是做最后一次努力,希望能把老父接回北廷,一家团聚,共享天伦。然从其表现来看,显然失败了。
王府大门的关闭声把刘文共从沉浸的思绪中拉了回来,再抬眼时,紫红色的门面已然彻底合上,那股子送客之意,再明显不过了。
门前,王驾、僚属及卫队静静地等候着,一名颔衔长须、眉带傲意的中年官员快步走上前来,躬身一礼:“大王!”
看着其人,刘文共深吸了一口气,方才轻轻摇头,沉声道:“北廷,还是只能靠我们自己!”
闻言,中年人看起来也不是很意外,只是以一种可惜的语气,应了声:“是!”
实事求是地讲,虽然是亲生父子,刘文共也素来对刘昉抱以崇敬之情,但两者之间,终究是二十来年不曾见面了,在时光的伟力作用之下,那份感情还剩下几分,是要打个折扣的。
何况,两者之间并不只是父子亲情那么简单的关系,还有国家与王权,而一旦牵扯到权力,那事情往往都会变得复杂。
而刘文共意图请刘昉这尊大佛回北廷,更重要的用心,显然是为了再借用老父在大汉帝国内部的影响力,毕竟,刘昉已是七十高龄,时间不多了,说不准哪天就没了......
事实上,刘文共有时也不免对刘昉这个父亲生出些怨气,明明在帝国拥有那般高的权势与威望,也知道北廷在中亚三国中的弱势与落后,长久以来,却始终不愿主动为北廷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早年安西都督府分家之时,北廷就是比较吃亏的,其国能有今日相对兴旺之气象,那也是刘文共三十年间辛苦经营发展所得。
对刘文共来说,此行只要把刘昉请回北廷,只需包装宣传一番,别的地方不敢说,至少在帝国西北,能够引起不俗反响。看看两年前康王叔是怎么做的吧,而赵王这杆大旗,岂不比康王要吸人眼球的多,足以给北廷再引一波人口、人才过去。
但刘昉人虽老,但心不昏,刘文共的用意他是一眼看出,也果断拒绝。对于大汉帝国,赵王坚持并坚守了一辈子,几成执念,愈到晚年,其志愈坚,可不是刘文共与北廷国能够动摇的。
为了断了刘文共的念想,刘昉甚至让他以后不要再来赵王府,逢年过节也不需遣使来,只需好生为臣藩属,专心经营国家即可......
赵王父子俩,是完全不同两个时代的人,经历也大有不同,尤其在建制称国以及经受了ysl圣战的洗礼之后,刘文共就更难理解刘昉对帝国那种深入骨髓的不可动摇的感情。
因此,面对老父的坚定拒绝,他除了失望之外,也只剩下唏嘘了。登王驾返回时,按下心头那怏怏波动,刘文共低头看着侍候在侧的中年人,以一口严肃的语气吩咐道:“子覆,就按照你的策略,徂徕堂全力开动,延揽四方,功名利禄、钱粮田宅,无有不舍,只要人来!”
“臣谨遵王命!”中年人闻言,精神大振,恭拜道。
中年人本名张寒,字子覆,关内华州华阴人,因生于开宝二十七年(989年)寒月,故名之。张寒其人,打小不事生产,以侠气闻名乡里,倜傥多智,及长,敏而求学,学有所成,也曾参加州考,屡试不第,就甭提更高级别科考了。
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上层阶级日益固化的大环境下,似张寒这样一无出身,二无师门,三无靠山的纯纯庶民,是很难出头的。再加上,张寒其人,自负才气,出身卑微,但腰杆很硬,不肯折节下人,尤其是那些他眼里“尸位素餐”之辈。
同时,朝廷在对中高级人才的选拔培养上,是更注重实务能力,不单以文章优劣论长短,但在基层,在更为广泛基础领域,也更加侧重基本学识素养的考核,而在这一方面,张寒又不是个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人。
端拱元年,是张寒最后一次参加州考,若是通过了,就有机会到洛阳去参加端拱二年春闱,像他这样的人,只有在更高更大的舞台,才可能将自己的本色才智展现出来,才更有被赏识提拔的可能,然而,他还是被刷下来了,当时的张寒,已经二十六岁了。
从那之后,张寒就彻底放弃了科考入仕,选择走“吏—官”这条上限很低的路,凭着早年在乡里积攒的声望,再兼读过书,考过举,又通算术,谋得了一个华阴县南渭乡税吏的职位。
严格来说,帝国的体制,并未彻底对张寒关上大门,乡镇税吏的职位,虽然卑微,但在地方基层,也算一个有身份、有地位、有权力的职位。
只不过,张寒自负蛟龙,只能游于浅谈,而区区一个税吏,也根本无法施展其才长之百一。同时,张寒个性十足,任税吏期间,好打抱不平,给人写状纸,辨狱案,当着税吏的职,办着判官的差。
在税务收取上,又喜欢严格按照税法来,时不时的,还有些体恤贫民的举动,这自然不为上司、上官所喜。再加上,在为民请命的事情上,得罪了当地乡绅。
不出意外的,张寒的税吏只当了四个月不到,便被罢免了,甚至于被知县拿到县衙,责以“税务不清,有私昧之嫌”,打了十板子。这十板子,也彻底把张寒对大汉帝国的效忠之心给打掉了。
当然,对于一个处在强盛期的统一帝国而言,像张寒这样的落魄书生,其个人际遇与意志,都是微不足道的。而孤傲如张寒,也苦闷了很长一段时间。
只不过,他是个懂得变通的人,朝廷正道走不通,自然寻求另辟蹊径。改变的机会,在端拱二年秋降临到张寒的头上,他结识了一个人,北廷国崇仪使下属典客朱焘。
这个朱焘就是华阴当地人,其父曾在县衙为吏,三十来年前,作为“援西吏”被调赴安西,都督府分家,拆为三国,归属于北廷,其后便“世居”长明城(初为黑汗国乙寄乌骨城,黑汗灭国后,改为杨城,以纪念杨延昭之功,更名杨城,北廷建国后,又被刘文共更名长明城,作为王城)。
有这层经历在,朱焘虽生于华阴,却是地地道道长于长明城的北廷人,人比较争气,在其父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从一个西迁的小士族,成功进入到北廷国的核心统治阶层中,靠着不错的学问、见识与辩才,经刘文共考核后,授予典客之职。
这个典客,在北廷的国体系内,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人物,职权以及所能调用的资源也非同一般,它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为北廷延揽人才、招募人口。
大汉帝国的诸多封国中,“汉人口”都是各国十分重视的问题,但各国国情与实力不同,也导致各国在这方面的政策有所差距。
而第一个将人口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高度的,也正是北廷国,从ysl二次东征大战结束之后,十余年间,北廷国更加大了在这方面的投入。
刘文共设崇仪使,以心腹大臣充任,活动于帝国京畿,总理此事,负责打通维持上层关系,其下设典客数名,负责具体的延揽招募事宜。
在最近的十五六年间,通过“崇仪—典客”两级干臣的活动,再加刘文共不遗余力的支持,北廷国从汉地招揽了超过8万的人口,再加自然增长以及其他渠道来人,北廷国的核心人口也终于在建隆二年图突破了二十五万人。
很难想象,这是前前后后差不多三十年时间的成果,开拓之艰,可想而知。同时,由于陆上交通不便,以及北廷国吸引力的问题,在这方面北廷国投入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刘文共几乎是空竭其力,以徕人口。
张寒落魄之时,担任北廷典客的朱焘正好衣锦还乡祭祖,无意中听闻了张寒的事迹,当时就动了心思,在从侧面了解其背景经历之后,备好礼物,亲自登门拜访。
一番交流下来,虽然同样察觉了张寒的傲气,但更为其才情见识所吸引,在几番交流之后,终于向其发出邀请。而张寒对朱焘的意图,则早就窥破了,但哪怕是帝国体制的弃儿,张寒依旧傲气地很,并没有一口应允,只是答应去西域看看。
就在端拱二年秋,张寒与其好友胡冬(同为落魄学子)一道,踏上了前往北廷国的旅途,一路,见识着河西走廊、西北风光,也观察着朱焘这个北廷王座下的典客,更见证了一场辛苦而缓慢的数百移民的迁徙之旅。
别的不提,至少从朱焘身上,能够感受到一股北廷君臣发展国家的志气。当年冬季,至北廷,进长明城,张寒与胡冬二人好生参观了一番这座西域荒蛮之土上拔地而起的“汉城”,即便隆冬腊月,即便天寒地冻,即便不那么热闹,张寒也从内心产生了一种感动。
比起在华州以及关内道见识经历的那一切,数千里之外的异域发生着的一切,这里的汉人展现的精神,那股闪耀着的独属于汉文明的光辉,是那样的动人。
后在朱焘引荐下,张寒与胡冬得到了刘文共的亲自接见,一番考察下来,刘文共大喜,他发现二人都是才士,尤其是张寒,刘文共多年以来接见过的汉地人才不少,其中不乏师出名门、望族之后,但没有一个像张寒给他的感觉特殊,其人才思、急智、见识、学问,让刘文共数遍北廷上下,一时间也找不出能够比拟的。
没有任何犹豫,刘文共请求张寒与胡冬能够进入北廷政府为官,辅助他,共同成就一番事业,并表示必将委以重任。然而,对刘文共的盛情邀请,张寒仍旧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胡冬倒是有些动心,不过见好友迟疑,他也就没有表态。
事实上,对于自己的未来,张寒是有过一番考量,就是出仕西域三国,只不过,他的第一目标,乃是安西国。这也是许多往西域闯荡的汉地人才的第一选择,毕竟安西地方更好、国力更强、待遇也更好。
北廷国苦心孤诣,耗尽钱粮,招揽的人口,还不如安西正常的人口政策,这就是两国的差距所在。面对刘文共,张寒也直白地表明了一点:北廷的庙太小,人口既寡,水土条件也一般,发展潜力有限,即便穷尽一生,也难有什么成就。
对张寒的评价,刘文共很觉受伤,但又不得不承认所言有理,最后,甚至说不出什么挽留之言了。对张寒,刘文共没有强求,只是继续展现着他的诚意,在张寒逗留长明城的那个冬季,屡次召他进王宫赴宴、问对,而每一次交流完,都是长长一声叹息,因为张寒去意甚坚。
到端拱三年春,张寒向刘文共辞行,他表示,要继续西行,也不掩饰目的地,说要去安西试试。刘文共虽然失望,仍没强求,并且还亲自送行,赠予马匹、衣物、路费、官凭文书等。
临别之际,刘文共向张寒表示,一栋房子能建多高,需看地基有多夯实,北廷发展固然有限,但他若还能活二十年,就为北廷再夯二十年之基础......
刘文共一番话,动情之余,也算回答了张寒当初拒绝他的理由,但是,张寒仍旧不为所动。不过,却建议好友胡冬留下,让刘文共不至于一无所得。
张寒之去,刘文共很失望,甚至为此卧病了几天。而这个时候,反倒是新投效的胡冬,告诉他,张寒必定归来......
刘文共问为何,胡冬表示,他很了解这个好友,人虽孤傲,志趣远大,但并非不同情理之人,其人虽去,但心已经留下了。
对胡冬的劝说,刘文共只当是一种安慰,但在接下来的一年,无时无刻不在盼望着,甚至专门遣人在伊丽河畔等待。
这一等,就又是一年多,在建隆元年初夏,西游的张寒果如胡冬所言那般,返回了长明城,风尘仆仆、衣衫褴褛,但精神头十分不错。
刘文共自是大喜,见到张寒,抓住他的手,久久不语,甚至忍不住落了泪。对此,张寒表示到,他去年就打算留下的,但鉴于对西域的了解太少,他前往安西,也并非去投效,毕竟,那里又有谁认识他?
张寒的目的,是对中亚的局势与情况进行了一番调研了解,而经过一年多的走访察看,他自觉能够出仕北廷,为刘文共出谋划策了。
从建隆元年开始,张寒正式加入北廷国,起初被拜为典史,为北廷国的制度、法条等各方面,进行了一番全面的改革梳理,在“以汉为纲”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入乡随俗的改变,以便更好地统合当地的部族与原住民。
同时,凭借着敏锐的洞察力,帮助刘文共完善国家发展制度。在制度方面,如果仅说条文,帝国中央有的是借鉴之处,但是否适合北廷这个藩属,如何执行落实,又能否起到预想的作用,这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方面的不足,也正是张寒到来之后,才真正开始完善。
到建隆二年秋,在肯定了张寒的“实操”能力之后,刘文共不顾议论,直接任命其为北廷国相,由其秉政,治理国家,筹划发展策略。
刘文共治北廷,军事上的问题,张寒谨慎地没有插手多嘴,但其他方面就不客气,而最让张寒肯定的,就是延揽人才、人口这一项政策了。
张寒在“崇仪—典客”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项改革,“徂徕堂”就是在他的建议下组建的,这事实是北廷的一个针对安西、康居以及大汉的间谍机构,除了刺探各方面的情报之外,就是为北廷国延揽各类人才。
同时,在汉地人口的充实方面,张寒也提出了新思路,从地域、目标、渠道、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办法,包括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张寒从一些汉商嘴里听说过的,人口贸易.
当年,鉴于ysl方向的作战压力,刘文共选择从海东撤军,将北廷的发展重心放到国内,变扩张方向为北方。对此,张寒同样表示支持,但支持之余,也表示,北方苦寒,且开拓不易,但如欲长远,北廷的未来还在安西、康居之地......
没错,张寒为北廷国筹谋的发展大略的最终形态,是向安西、康居二兄弟之国动手,甚至于向东。当然,这需要等待,需要一个最恰当的时机,甚至只能期待后代子孙。
毕竟,当下的北廷国还很弱,周边除了北方,没有一个能扳手腕。但是,处在“兄弟们”的保护之中,也可安安稳稳地发展积蓄实力,中央帝国迟早会衰落,安西、康居二国面临着ysl的压力,未来时局变化如何,虽未可知,但可期待。
而从张寒提出这等“同室操戈”的战略就可看出,他究竟是怎样一种人了,甚至于,让刘文共都感到在使用一柄双刃剑。
但是,眼瞧着在张寒秉政之后,渐显兴旺之象的北廷国,他又只能按下心头的那点惊悸。此番宗藩大会,张寒也得以随刘文共进京,途径华州时,大摇大摆地还乡省亲,当年杖责他的知县还在,被张寒狠狠地奚落一顿,至于曾经得罪过的乡绅,更是备好礼物,诚惶诚恐地前来告罪、求饶。
至于大会达成的新约,在张寒看来,正可给北廷国的人口战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与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