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小说网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 > 第3章 饮食篇:古人喝酒,为什么那么能喝

第3章 饮食篇:古人喝酒,为什么那么能喝

作者:讲历史的王老师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19 古人一天吃几顿饭

    无论是上学的,还是上班的,一日三餐都已经成为现代人餐制的标准。那古人一天吃几顿饭呢?我们来考察一下。

    在原始社会,人们靠采集和狩猎获得食物,食物来源很不稳定,一天吃几顿饭也不固定。食物丰富的时候,可能一天吃好几顿,一直吃到撑;食物匮乏的时候,可能一天也吃不上一顿饭。电视剧《我爱我家》中,葛优饰演的二混子是个四处混吃喝的流浪汉,他对自己的胃口这样描述:“这就是我们行业的特点了,有吃吃得下,没吃扛得住,一顿饭前后管一个礼拜,这样的胃口才过得硬。”那时古人的胃口估计也差不多这样子。

    进入农耕社会后,人们的食物来源相对稳定了,开始有了规律的餐制。但早期的餐制并不是一日三餐,而是一日两餐。

    我国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甲骨文中,里面就记载了商朝时的一日两餐制。那时候人们将一昼夜分为八个时段,依次是:旦、大食、大采、中日、昃、小食、小采、夕。这八个时间段并不是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分割,而是根据人们的作息活动将一昼夜划分成八个长短不一的时间段,每一个时间段的名称则表示这个时间段的主要作息活动。比如说,“夕”是时间最长的,整个夜晚都叫夕,就是人们睡觉的时间段。“旦”就是早晨起床的时间,大约是早上5点到7点的黎明时分。你应该也猜到了,这八个时段中的“大食”和“小食”对应的就是吃饭的时间段。学者分析,大食的时间应该是上午8点,小食的时间应该是下午4点。也就是说,在商朝的时候,古人是一日两餐,上午一餐,下午一餐。

    至少从西周开始,中国人又将一昼夜二十四小时平均划分为十二个时段,是为“十二时辰计时法”。这十二个时辰中,有两个叫“食时”和“晡时”的时辰,就是古人一日两餐的时间,分别是上午的7点到9点和下午的3点到5点。如果以地支命名,“食时”和“晡时”又叫作“辰时”和“申时”。

    古人的一日两餐,上午餐称“饔”(yōnɡ),下午餐称“飧”(sūn),正所谓“朝曰饔,夕曰飧”。因此还有了成语“饔飧不继”,意指吃了上顿没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先秦时期形成的一日两餐的传统,到唐朝时发生了变化。唐朝时,在上下午两餐的中间,多了一顿点心。也许是因为唐朝时人们白天活动的时间较之前延长了,两顿饭中间隔得太久容易饿,所以就在中午加了顿点心,是为午饭的雏形。今天南方一些地区,仍然管吃午饭叫“吃点心”,这种说法可能就是延续了古人的叫法。无独有偶,在韩语里面,“点心”一词也指午饭,很有可能是古时候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但需要说明的是,唐朝的午餐多存在于士人和富裕阶层,普通民众依旧是一日两餐。

    到了宋朝,商品经济活跃,城市空前繁荣,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加快了,吃午餐就更必要了。以至于有的学者认为,一日三餐在宋朝已经普及。“普及”这一说法多少有些夸大,但至少较之前更为普遍了。宋代夜市发达,晚上还可以吃夜宵。所以,宋代可能还有一日四餐的情况,但这属于城市中的特殊情况。在宋代,一天吃多顿饭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明朝时,江南地区基本普及了一日三餐。到了清朝,汉族人基本上都是一日三餐了。但是,作为统治者的满族人,仍然保留着一日两餐的传统。康熙皇帝就曾在给大臣的朱批中写道:“尔汉人一日三餐,夜又饮酒。朕一日两餐。当年出师塞外,日食一餐。”可以看出,一日几餐还涉及民族习惯和价值观念。

    20 古代的“炊饼”是什么饼

    《水浒传》里,武大郎的职业是卖炊饼。很多朋友以为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今天的烧饼,甚至还有厂商以武大郎名字作为品牌,注册了烧饼的商标。其实这是对武大郎的误解、对炊饼的误解和对历史的误解。武大郎卖的炊饼并不是烧饼。

    炊饼是一种面食。我国很早就开始吃面食了,而饼又是面食中最常见的做法。在古代,面食几乎都可以被称为饼。汉朝比较常见的是“胡饼”,面饼上撒上芝麻,烤熟了吃,芝麻当时又叫胡麻,所以胡饼也叫胡麻饼。其实胡饼才像今天的烧饼,更确切地说,像今天的馕。据说胡饼起源于西域胡人,汉代才传入中原,属于“西方进口”食品。据《太平御览》引《续汉书》记载,汉灵帝就特爱吃胡饼,这位皇帝钟情于各种胡人传过来的新玩意儿,吃的用的都喜欢,是一个很时尚的皇帝。到了唐代,胡饼更为流行,成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食物。白居易曾写诗盛赞胡饼:“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唐语林》还记载了一种做法奇特的胡饼:将一斤羊肉一层一层铺在面饼当中,“隔中以椒、豉”,就是在饼与饼的中间放椒和豆豉,“润以酥”,用酥油浇灌整个饼,然后放入火炉中烤,烤到大约五成熟的时候就可以取出来食用了。这种胡饼的制作方法,很像今天的披萨。

    古代还有一种叫汤饼的面食,顾名思义,带汤的,肯定是煮出来的,类似今天的面条。还有一种叫蒸饼的面食,就是蒸出来的饼。将面团发酵后再蒸出来,其做法类似今天的馒头。蒸饼很常见,先秦时就有了,但是到了宋朝却改名了。因为宋朝第四位皇帝叫赵祯,蒸饼的“蒸”字发音和“祯”字相近,古人很讲究避尊者讳,不能直呼皇帝的姓名,更何况在人见人吃的食品里。所以从宋朝开始,蒸饼不叫蒸饼了,改叫“炊饼”。答案揭晓了:武大郎卖的炊饼,就是蒸饼,类似今天的馒头。

    有的人看小说时看到古代也有叫“馒头”的面食,这个馒头和蒸饼一样吗?不一样!古代称为馒头的面食,里面一般是带馅的,多为肉馅。南宋《梦粱录》中记载:南宋都城临安城中有卖羊肉馒头、糖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等等。明朝宋诩写的烹饪著作《宋氏养生部》就特别注明了:馒头有馅,蒸饼无馅。宋明时期的馒头,更像今天的包子。清朝开始,对带馅馒头和不带馅的馒头在叫法上作了区分:北方管无馅的叫馒头,有馅的叫包子;南方依旧管有馅的叫馒头。

    馒头最初出现的时候,是用来祭祀的,因为它长得像人头。原始社会流行“人首祭”,祭祀祖先神灵的时候要用人头。后来历史发展了,人类变得文明了,就改用人头形状的食品替代人首来祭祀,这样就出现了馒头。

    民间还有种说法:馒头是诸葛亮发明的。诸葛亮当年进军西南蛮夷地区,胜利后班师回朝,在渡泸水时,巨浪滔天,无法渡过。停留期间,由于瘴气湿重,很多士兵又都中了毒。当地流传着一个说法:想要解毒和渡过泸水,就必须用四十九颗南蛮人的头当祭品来安抚泸水河神。此时西南战事刚刚结束,本已生灵涂炭,诸葛亮不忍再杀害南蛮人,就下令杀牛宰羊,剁成肉馅,再用面团包成人头形状,上屉蒸熟,称为“蛮头”,意为蛮族人的头。然后用“蛮头”在泸水边祭祀,最终得以渡江。后来,人们觉得蛮头的名字太血腥了,就改称为“馒头”。这一说法太过传奇,可信度不高。然而,馒头的出现与古代祭祀活动有关,这是学界普遍认可的。由此可见,尽管传说不足信,但可能有其历史起源。

    21 古人经常吃牛肉吗

    我们看《水浒传》里的梁山好汉都很爱吃牛肉。有人统计过,《水浒传》全书共有48处描写了吃牛肉的情节。其中最著名的桥段是武松到景阳冈饭店:

    酒家道:“只有熟牛肉。”

    武松道:“好的切二三斤来吃酒。”

    那么,古人真的经常吃牛肉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劳动耕畜和运输工具,是家庭的重要财产,是严禁被屠宰吃肉的。我国历朝历代都有立法明令禁止杀牛,例如在汉朝,杀牛等同于杀人,可以判死刑。《淮南子》记载:“王法禁杀牛,犯禁杀之者诛。”到了唐朝,虽然废除了杀牛偿命的规定,但杀牛行为依然要被判一年半徒刑,或去做苦役。所以古人是不能随意吃牛肉的,那《水浒传》里的英雄好汉为何总吃牛肉呢?

    首先,他们吃的可能是老死、病死或意外死亡的牛,这样的牛肉是可以吃的,但需要官府的批准。其次,《水浒传》里卖牛肉的多是乡野郊区的野店黑店,官府监管不到,偷偷摸摸卖点牛肉也没人管。另外,梁山泊这些英雄好汉,多是和官府唱反调的,作者为了突出他们的反抗精神,所以专门吃官府保护的牛。《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多来源于元杂剧,而元杂剧中最初的“梁山好汉”吃的并不是牛肉。元杂剧《黑旋风双献功》中,李逵吃的是“一罐子羊肉泡饭”。涉及鲁智深的几部元杂剧,主角吃的也是羊肉。所以《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把吃羊肉改为吃牛肉,可能是为了突出梁山英雄好汉们的反抗精神。所谓“造反有理,一反到底”,吃牛肉也是反抗精神的体现。

    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古代官方严禁吃牛肉,但不代表民间就真的能禁绝。就像今天吃熊掌等野生动物违法,但民间还是有铤而走险吃的。舌尖上的中国,为了吃,没有什么不可以!正因为官方禁止,所以市面上牛肉稀缺,牛肉价格远高于其他肉类。古人为追求暴利,私自杀牛的事屡禁不止。宋代时,每斤牛肉可以卖百钱,按照购买力换算,折合今天的百八十块钱。在利益的趋势下,一定会有人铤而走险,这也是古代能吃到牛肉的最重要原因。

    宋真宗时,一个叫孔宗闵的官员上奏说“浙人以牛肉为上味,不逞之辈竞于屠杀”。由此可见,当时浙江私杀耕牛的情况非常严重。宋真宗听后大为震惊,下旨要求严厉惩处,开展“严打吃牛肉”全国行动。然而行动无疾而终,因为官员上奏说民间吃牛肉的太多了,如果都抓起来,恐怕咱们宋朝的监狱都不够用。宋真宗无奈,最后只能作罢——谁爱吃就吃吧!

    同样是宋朝,山东莱州地区的官员对待民间吃牛肉问题的处理就显得更“与时俱进”:看到吃牛肉的太多,干脆就收起了“吃牛税”——吃牛肉可以,但你得交税!重商主义的宋朝,真的很会利用经济杠杆。这样一来,既打开了牛肉市场,丰富了民众的菜盘子,又充实了地方政府的钱包子,一举两得。但是,农业社会吃牛太多,的确会对农业经济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又会破坏传统经济的根基。所以“吃牛税”遭到了强烈的批评,政府最后也停止了该政策,继续严禁吃牛肉,这就又回到无法禁绝的局面。

    看来,在古代吹牛不算厉害,吃牛才厉害呢!

    22 古人吃哪些蔬菜

    上一篇咱们聊了古人吃肉的话题,接下来我们再说说古人吃蔬菜的事。如果穿越回古代,看到古人吃的蔬菜,很多人会立马崩溃——这居然也是蔬菜?

    大家都听过先秦时期的荇菜,这种菜在《诗经》开篇里就有写,听起来是一种很高端的蔬菜。其实荇菜就是我们今天池塘里常见的浮叶。据说荇菜清热利尿,怪不得诗人见到姑娘会想到荇菜,原来是因为求之不得怕上火啊。

    汉朝时有五种主要蔬菜,被称为五菜,即“葵、韭、藿、薤、葱”。今人穿越回去,恐怕只认得韭菜和大葱。五菜里最流行的是“葵”,也就是今天的冬苋菜。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里就写过“采葵持作羹”。另外,《诗经》里写的“采葑采菲”中的葑和菲也是古代常见的蔬菜,葑就是蔓菁,在我们东北叫“芥菜疙瘩”,主要用来腌咸菜吃。它还有个俗名叫“布留克”,据说来自俄语音译。“布留克”谐音是“不留客”,在东北有种说法:拿芥菜疙瘩招待客人的就是想送客了。至于菲,听名字不要太期待,它其实就是我们今天常吃的大萝卜。古人也吃白菜,叫作菘,但古代吃的白菜是小白菜,到了明清之际,才改进杂交出大白菜。

    中国人今天吃的大多蔬菜是古时候从外国传入的。丝绸之路开通后,大量西域蔬菜传入我国,比如从伊朗传入的黄瓜(当时叫胡瓜)、尼泊尔传入的菠菜、印度传入的茄子。到了唐朝,餐桌上的蔬菜就比较丰富了。明朝时,由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发现了美洲,更多蔬菜传入了我国,比如土豆、番薯、番茄、番瓜(番瓜就是南瓜),还有今天川菜中最重要的一样蔬菜——辣椒,也是这个时期从美洲传入的。我们今天吃的蔬菜瓜果里,带有番字的,一般都是明清之际传入我国的舶来品,因为那时候我们习惯称外国为“番”。如果蔬菜名字中带有胡字的,则一般是唐朝时传入我国的舶来品,因为那时候我们习惯称外国为“胡”。番和胡都带有以中华为中心的天朝意识,小小的蔬菜名都能映射出历史大背景。

    外来农作物对中国历史发展影响最大的就是明清之际的玉米和番薯了,我们东北俗称苞米和地瓜。这两样农作物引入中国后,逐渐成为主食,确切地说不算蔬菜。玉米和番薯最大的优势是环境适应能力强,对土地要求不高,可以种植在贫瘠的山区或丘陵坡地,不与中国传统的稻麦作物争地。康乾盛世期间,人口繁育速度快,人口压力凸显,最大的压力就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为了鼓励民众开垦荒地,乾隆时制定了包括免税在内的多项优惠政策,鼓励民众开垦荒地用来种植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

    自从乾隆时期广泛推广玉米、番薯种植后,中国的人口就呈现出爆炸式增长,最终达到农耕文明的顶峰四亿。香港科技大学历史学教授龚启圣通过对大量数据分析后认为:“从1776年到1910年间,中国14.12%的人口增长是由玉米所致。而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初,中国粮食增量的55%是来自这三项新作物(玉米、番薯和土豆)。”近代中国的四万万同胞,真心应该感谢来自远方的地瓜和玉米。

    23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炒菜

    炒菜是中餐特有的烹饪方式,也是最重要的烹饪方式。有统计表明,中餐菜肴里有80%左右都是炒菜,以至于外国人认为“炒菜是中国菜之所以丰富的原因”。然而在中餐历史上,炒菜的出现是相对比较晚的,其霸主地位的确立也仅仅是最近三四百年的事情。

    中餐最早的烹饪方式主要是煮和烤,这种较为朴素的烹饪方式一直流行到唐朝。唐朝时,称烧烤为“炙”。不要一提烧烤就想到烤全羊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古人在烧烤上花的心思绝对是今人想不到的。比如唐朝京都有道名菜“浑羊段忽”,做法非常复杂。宰杀一只鹅,然后将糯米和各种调味品放到鹅肚子里,再将鹅放入宰杀好的羊腹中缝合,最后整体上火烤。等羊肉烤熟了,再把肚子里的鹅拿出来吃。

    唐代有一份菜单一直流传到今天,即著名的“烧尾宴”。菜单中有一道“光明虾炙”,据分析就是烤大虾。除此之外还有烤鹌鹑、烤羊舌、烤鹿舌等等。可以说烧烤才是中国菜中最早的霸主。

    至于煮,就是做各种汤羹,今天广东人依然喜欢煲汤,和古人最初的饮食传统一致。另外,古代还有一种常见的菜品,叫作“脍”,就是肉或鱼切丝。在唐朝,脍一般是生鱼切片。今天的日本人爱吃生鱼片,不知是不是受到了唐朝的影响。生鱼片加烧烤,就是成语“脍炙人口”的由来了。

    唐朝之前,中国也有炒菜,最早的记载见于南北朝的《齐民要术》。历史上炒菜的祖宗,是一道非常简单的菜品——炒鸡蛋。但是炒菜在那时候并不流行,很少在大众餐桌上出现。到了宋朝,炒菜才逐渐普及。《东京梦华录》里记载的炒菜就有炒鸡、炒兔、炒羊、炒牡蛎、炒腰子等等。到了明清,炒菜便成为中餐最主要的烹饪方式,一直延续到今天。

    为何炒菜在宋代之后才开始普及呢?

    首先是铁锅技术的发展。宋代之后,古代的钢铁铸造技术定型,铁锅技术逐渐完善。到了元明时期,薄铁锅制造技术更加成熟,炒菜的霸主地位也随之奠定。铁锅技术是炒菜流行的条件之一。

    炒菜流行的条件之二是油料的普及。油是炒菜最关键的原料。唐朝之前,油料并没有大量出现,只有少量动物油,而且不会用于炒菜。唐朝时,植物油开始普及,炒菜的流行也开始成为可能。到了明清两朝,北美花生油登陆中国,这种油料非常适合炒菜,为炒菜的崛起提供了另一个重要条件。

    另外,食材种类的变化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唐代及唐代以前,人们皆以肉食为美,素菜种类不多。宋代时,素菜开始大放异彩。而素菜的烹饪,最佳方式还是炒,炒出来的蔬菜最美味。蔬菜的流行,为炒菜提供了大量食材来源。

    宋朝之后炒菜的流行,也跟肉类食材的匮乏有一定关系。特别是明清两朝,人口压力大,普通民众很少能吃到肉。用二三两肉结合蔬菜,就可制作出各种美味的炒菜,这是其他烹饪方式无法做到的。明清之际,北方民众燃料紧缺,而烧烤和炖煮需要长时间加热,太费燃料。于是炒菜因加热时间短,节约燃料,受到了大众青睐。

    综上所述,古人最初不怎么吃炒菜,宋代之后才流行吃。今天,相对于其他菜系而言,粤菜和日本料理中的炒菜比例相对较小,不知道是不是保留了华夏最初的烹饪习惯。所以,如果你是枚吃货还想穿越,最好是穿越到宋代以后。否则,你每天就只能喝“汤”吃“烧烤”了。

    24 古人用什么餐具

    2018年,国际时尚品牌杜嘉班纳,因为广告片中对筷子的调侃,引发了广大中国网民的不满,甚至上升为“辱华事件”。撇开这个事件的内容不谈,用筷子或刀叉作为餐具,是不同文明根据自身情况的自我选择,没有优劣之分。很多国人并不知道,中国人最早用的餐具还真不是筷子,而是刀叉。

    筷子最初叫“箸”,现存最早的筷子是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青铜箸。《韩非子》还记载“昔者纣为象箸”,是说纣王用过象牙做的筷子。由此可见,筷子的出现应该是在商朝,距今三千多年。而国人用刀叉的历史却更久远,至少比筷子早一千年。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从食物进化的角度看,人类最初的食物并不精细,从茹毛饮血到文明初期的大块肉,显然更适合用刀叉分割食物。

    国人最早用的餐具是餐刀,称为“匕”。考古出土的先秦青铜匕,前半部是扁而微凹的,这样既可以当刀用,也可以当勺用。后来又出现了餐叉,在距今四千年的西北齐家文化遗址中,就出土了骨质的餐叉。刀叉并用的情况,在我国一直延续到战国时代。商周时期出现的筷子,主要是上层贵族使用。因为贵族的饮食已经精细化了,制作食物时已经将大块食材分割成小块,这样在食用的时候就不必再用刀叉切割,直接用筷子夹入口中即可。在古代,动手越少越代表尊贵,所以筷子的出现是等级分化和食物制作精细化共同作用的结果。

    周朝制定了华夏社会的礼法,外形锋利的刀叉不如筷子文雅,被礼法所抛弃。优雅的筷子成为先进中华文化的代表,被周边国家广泛认可,也从贵族阶层走进了寻常百姓家。民众阶层使用的筷子,多是用廉价的竹子或木头制成,所以“箸”字是竹字头。

    另外,筷子成为我国的主流餐具,还和我国农耕文明的特质有关。游牧文明以食肉为主,吃肉就离不开刀叉;农耕文明的主食不是肉,而是粮食和蔬菜。无论面条、米饭、炒菜,都更适合用筷子吃。古代的游牧文明也比较仰慕中华文化,也学着用筷子,但实践过程中发现筷子无法应对他们常吃的大块肉。后来,游牧民族就将筷子和刀叉并用,进行了文明融合后的改良。

    那古代西方人用什么餐具呢?在古代大部分时间里,西方人是不用餐具的,而是直接用手抓着吃。即便是强盛的罗马帝国时代,贵族最时尚的吃法也是躺在床上用手取食物吃。在基督教统治的中世纪时代,手抓食物更是从宗教和文化上被认可,教会认为食物都是上帝恩赐给人类的,必须用手直接接触才能体现敬意,用餐具是对上帝的傲慢无礼。西方人用手抓食物吃也有等级区别,王室和贵族是用三个手指抓着吃,平民用五个手指抓着吃。今天的印度人还用手抓食物吃,所以他们一般不敢吃火锅。

    那西方人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刀叉的呢?历史学者分析,人们广泛使用餐叉是从公元10世纪的拜占庭帝国时期开始的。据传,是因为意大利面汁水太多,用手抓吃相太难看,于是就有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还有的学者认为餐叉并不是西方人的原创发明,而很可能是从东方传入的。因为拜占庭帝国位于东西文明的交会处,所以成为最早使用东方叉子的地区,而餐叉传播的源头可能就是中国。

    25 古人吃火锅吗

    火锅是国人非常喜爱的美食,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会有火锅。火锅种类众多,若按江湖论,可分为三大门派。北方火锅以涮羊肉为主,粤式火锅以潮汕牛肉为代表,而居于霸主地位的还得说是川渝火锅。这一篇咱们就聊聊中国火锅的历史。

    如果将火锅简单理解为“用锅烧水涮食物吃”的话,那么中国火锅的历史就非常悠久了。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已经有火锅了,但用的不是锅,而是鼎,准确的叫法应该是“火鼎”。到了汉代,还出现了内部分格子的鼎,样子有点像今天的九宫格火锅。那时候的火锅不是即涮即吃,而是用沸水长时间煮食物,其做法更像今天东北的大锅炖。

    到了宋代,人们开始用火锅涮肉吃了,但涮的不是牛羊肉,而是兔肉。宋人吃火锅的时候,大家围坐在“风炉”(上面架着火锅)四周,将腌制好的兔肉放入沸水中滚熟,夹出后即刻食用。口味重的还可以蘸着调料吃,很有今天吃火锅的味道了。宋朝林洪撰写的饮食书籍《山家清供》里,盛赞这种火锅是“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意思就是说汤锅沸腾如白雪,兔肉鲜红似晚霞。宋人风雅,给涮兔肉火锅起的名字就叫“拨霞供”,这个名字不但色香味俱全,还很文艺。

    真正奠定今天涮肉火锅基础的是蒙古族人。蒙古族人好吃羊肉,但在外行军打仗时,炖羊肉很麻烦,因此他们就将羊肉薄切,在沸水里涮一下即熟。随着蒙古族人征服中原,这种火锅也传入了内地。热气腾腾的涮肉火锅,在北方更受欢迎,因为它不光好吃,还能取暖。

    到了清朝,因为满族人是从东北来的,所以很爱吃热乎乎的火锅。清朝曾经举办过几次规模宏大的“千叟宴”(皇帝宴请六七十岁以上的老人聚餐),宴席上就有皇帝喜爱的火锅。乾隆五十年那次千叟宴,火锅更是成了宴席的主角。根据文献《清代宫廷大宴——千叟宴》记载,那次千叟宴共分两个等级的宴席:

    一等宴席每桌摆设火锅两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另外备肉丝烫饭。次等宴席每桌摆设火锅两个(铜制),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煺羊肉一盘,烤狍肉一盘,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意一盘,螺蛳盒小菜两个,乌木筋两只;同样备肉丝烫饭。

    可以看出,两个等级的宴席中,火锅都是最主要的菜品。皇家的喜爱,就会引起民间的流行。火锅后来流传至京城市肆,多由清真饭馆经营。《旧都百话》有记载:“羊肉锅子,为岁寒时最普通之美味,须与羊肉馆食之。此等吃法,乃北方游牧遗风加以研究进化,而成为特别风味。”据说直到光绪年间,北京“东来顺”羊肉馆的老掌柜买通了太监,从宫中偷出了“涮羊肉”的作料配方,“涮羊肉”才得以在都市名菜馆中出售。

    今天红遍大江南北的川渝火锅,其出现的历史要晚于涮肉火锅。川渝火锅的特点是麻辣,而中国人食用辣椒不过是最近二三百年的事,因此川渝火锅不可能早过这个时间。川渝火锅的具体诞生时间可能是在晚清和民国交际时,诞生地点则应是长江沿岸的码头地带。具体地点有重庆说和泸州说。一种流传较广的说法是:重庆朝天门码头一带,原是回民屠宰牲口的地方。回民宰牛后将内脏丢弃,贫穷的码头船夫、纤夫们则将其捡回,洗净后倒入锅中,加入辣椒、花椒、姜、蒜、盐等辛辣作料,煮而食之,这就成了川渝火锅的起源。他们当时涮的大多是毛肚、鸭肠等富人不吃的下水,都是便宜货,所以最初的川渝火锅是不折不扣的穷人食品。美食不问出身,大闸蟹在最初也是穷人吃的,但谁能说现在吃大闸蟹的还都是穷人呢?

    26 古人什么时候开始吃辣椒

    一般认为,世界上最早吃辣椒的是美洲的印第安人。中国古人也爱吃辣,但辣味的最初来源并不是辣椒。古代最常用的辛辣味调料是花椒、吴茱萸、生姜。吴茱萸就是王维诗里说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的茱萸。用量比例最大的辛辣味调料是花椒,唐朝时,三分之一以上的菜肴都用到花椒。可以说,花椒才是中国古代的辛辣之王。

    辣椒在明朝末年才传入我国,因此明朝之前中国人是吃不到辣椒的。以前看过一个中医在微博里说:张仲景在汉朝发明了饺子给大家御寒,饺子馅里面就有辣椒。这纯属无稽之谈,除非张仲景穿越到了明朝。文献上首次对辣椒的记载,见于明朝万历年间高濂的《遵生八笺》。学者分析,辣椒可能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最先进入的是浙江地区,随后传入湖南、云贵地区,再然后是陕西和山东,传到四川已经比较晚了。在辣椒传入之前,川菜的辛辣味多来自花椒。花椒更多体现的是麻,其辣度远不如辣椒。经常有人说“四川人吃辣两百年,吃麻上千年”,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

    然而辣椒最初传入的时候并不用来食用,而是作为观赏植物,真是暴殄天物!最先吃辣椒的可能也不是四川人,而是贵州人,并且是被贫穷逼出来的。清朝时贵州交通闭塞,物资匮乏,人们缺少食盐,康熙年间贵州人只好用辣椒代替食盐来烹饪。到了乾隆年间,辣椒已经被贵州人广泛食用,尔后又传入云南和湖南的交界地区。今天吃辣的核心区四川,普遍吃上辣椒,得是晚清时候的事了,至今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

    今天,中国是全球辣椒产量最大的国家,超过世界总产量的一半。中国哪个地区的人最爱吃辣椒呢?是四川人吗?是的!根据历史地理学者蓝勇的统计,中国饮食辛辣指数最高的是川渝地区,指数高达151;第二名是湖南,辛辣指数59;第三是湖北,辛辣指数29.2;最低的是广东,辛辣指数8.84。不知道为何没有统计贵州,在王老师的印象中,贵州人吃辣不逊色于四川人,老干妈就可以证明。

    为何四川人爱吃辣椒呢?这和气候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将中国吃辣指数地图和太阳辐射量地图相对比,大家会发现:重辣区与太阳辐射热量每年低于110千卡的地区高度重合,而且重辣区多是冬季湿冷地区。爱吃辣椒的人,多居住在光照少或冬季湿冷的地区。如果光照也少冬季也湿冷,那一定是重辣区,四川就属于这种。

    四川人最爱吃辣椒,但辣椒产量最大的地区则是山东。中国最辣的辣椒也不产自四川,而是海南的黄灯笼辣椒和云南的涮涮辣。世界上最辣的辣椒也并不产在中国,而是美国的卡罗来纳死神辣椒,辣度指数超过朝天椒100倍,生吃这种辣椒可以完美诠释成语“生不如死”。你可千万不要试!

    27 古人怎么喝茶

    在许多南方方言里,喝茶被叫作“吃茶”。比如说讲闽语的福建人,就说“吃茶”。称“喝茶”为“吃茶”,可能是保留了古人的叫法。唐朝时,人们就不是喝茶,而是吃茶。

    唐朝之前,人们饮茶的目的五花八门,有当药的,有当菜的,喝法有点像喝中药或喝菜汤。到了唐朝,饮茶开始成风,周杰伦有首歌叫《爷爷泡的茶》,里面就唱道:“唐朝陆羽写《茶经》三卷,流传了千年。”

    唐朝饮茶成风与当时佛教的兴盛密切相关,佛教禅宗讲究坐禅修行,就是盘腿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思考,一坐就是小半天,这很耗费体力。所以僧人就靠吃茶来补充体力,相当于今人喝功能性饮料。

    唐朝形成了较为规范的喝茶方法,和今天很不一样——不是喝茶,而是“吃茶”。如今有很多方言里还保留“吃茶”一词。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一整套唐朝宫廷吃茶器具,可以还原唐朝人的吃茶方式。唐朝人吃茶的时候,不是冲泡茶叶,而是煮茶或煎茶。他们用的多是“饼团茶”,先把生茶叶蒸青、捣碎,做成茶饼烘干,然后存放在茶笼里,茶笼四周镂空,便于通风。有时候还要给茶笼加热,烘焙茶饼。吃茶时,先用茶碾器将茶饼碾碎,将碎末放入筛箩中,筛去杂质,留下茶粉,然后煎制。煎茶时将茶粉和各种作料放在一起煮。作料有啥呢?一般是葱、姜、盐等,还有的放橘皮、茱萸、薄荷、桂皮等。煮出来的茶是黏稠状的,所以叫作茶汤。这样的茶,最佳用法是吃,而不是喝。法门寺茶具所还原的唐朝吃茶方法,和陆羽《茶经》中描述的吃茶方法基本契合。可以将其简要概括为以下六个步骤:焙炙;碾碎;筛箩;煮水加盐;加茶末;品茶。

    唐朝的茶是碾成粉后饮用,这种饮用茶粉的习惯后来传到了日本,慢慢就演化出了抹茶,今天仍受大家欢迎。当下,一提到抹茶,大家会觉得它来自日本,其实抹茶的起源是中国的唐朝,只是日本保留了唐朝的古风。

    到了宋朝,更为流行的是点茶法。尽管同样是用茶粉作为原料,但与煎茶法不同的是,点茶法是将茶粉放在茶碗里,注入少量沸水调成糊状,然后继续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搅动,使茶末上浮,形成粥面。

    宋朝的文人喜欢比拼点茶手艺,制定了一整套的规则,形成了“斗茶”的风俗。宋徽宗还写过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大观茶论》,里面对斗茶风俗有详细的记载。其整个过程为:“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灿然而生。”这种带有表演性质的点茶技艺,单从操作本身来看,今天日本的茶道与之非常相似。

    到了明朝,人们发明了炒青制茶法,茶的喝法也发生了巨大改变。炒青后的茶叶用热水冲泡即可,无需食用就能享受其芳香。明朝人也认为,相比繁琐的点茶饮法,泡茶饮法“简便异常,天趣悉备,可谓尽茶之真味”。另外,明朝放弃吃茶,也和明太祖提倡节俭有关。宋朝时,宫廷喝的茶主要产自闽南和岭南一带,因茶饼上印有龙的图案,所以又称“龙团”。龙团的饮用方法须煎饮。《馀冬序录摘抄内外篇》中曾记载,“太祖以重劳民力,罢造龙团,一照各处,采芽以进”。因此不喝煎饮的龙团了,饮茶方法也改变了。受朱元璋影响,明朝以后的茶叶才开始流行冲泡后清饮,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现在,南方一些地方依然会在煮茶时加入一些作料,和唐朝人吃茶很像。广东汕尾地区流行一种“擂茶”,将绿茶加入大米、花生、食盐、生姜等作料放入钵内,用一根半米长的“擂棍”捣碎,然后再加水煮沸。透过擂茶,我们可窥视唐朝吃茶情景之一二。擂茶,也许是穿越了千年的活历史。

    28 古人为什么那么能喝

    文学作品或影视剧里的古人往往都很能喝酒。“李白斗酒诗百篇”,唐代用的小斗,一斗大约合今天两升,也就是说,李白能喝4斤酒。这还不重要,关键是喝完这么多还能写诗,今人喝了这么多估计只能“尿湿”了。更厉害的是武松,在景阳冈喝了18碗。这1碗不管怎样也能装4两酒,就算武松手抖,洒了许多,18碗也得有6斤酒。武松喝完还能上山,还能打虎,而今人喝了6斤白酒,只能上医院了。

    古人为什么有这么高的酒量呢?玄机就在于他们喝的酒和我们今天的酒不一样。

    古人最早喝的酒是酿造酒,以大米、黍米、粟米等谷物为主要原料,发酵酿造而成。这种酒的过滤技术不成熟,酿出来的酒,还含有不少细微米渣等杂质,所以呈现出浑浊状态。那时酿酒也没有无菌技术,酿出来的酒含有很多微生物,颜色可能是绿的。表面还会浮一层白色的漂浮物,如同白色的蚂蚁,所以也有“蚁绿酒”之称。古代文学作品经常称酒为“浊酒”,这是因为酿酒技术不成熟造成的。这种酒容易腐败变质,所以那时候的人喝酒习惯煮了再喝。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实际上是在搞杀菌消毒工作。

    唐朝以前的酒,更像今天的醪糟,酒精度多数也就1度左右。而酒肆或者酒坊里卖的酒,往往会把里面的杂质进一步澄清过滤,因此也称为“清酒”。这种酒经过窖藏以后,度数可达5度左右,在那时已经是很好的酒。李白喝的酒,顶多也就5度,和今天的啤酒差不多。李白喝一斗酒,也就相当于今天的4瓶啤酒。这酒量,在我的老家黑龙江,也就是中学生的水平。

    到了宋代,酿酒工艺有所提升,酒精度估计能到10度左右了。武松喝的18碗酒,顶多就是这个度数。换算成今天50多度的白酒,武松应该喝了1斤左右。这个酒量在今天也算厉害了。但在武松的老家山东,这样酒量的汉子还是不难找的。

    在宋代之前,古人喝的酒都是前面说的酿造酒,也叫发酵酒。度数一般不会高于10度,基本可以当作啤酒喝,所以古人喝酒都是用大碗的。

    到了元朝,酿酒工艺有了划时代的革新。这种革新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影响。元朝是蒙古族人建立的政权,在其之前北方还存在过辽、金等游牧民族政权。游牧民族生活在蒙古草原和东北地区,冬季长且寒冷,因此喜欢喝高度酒来取暖,像今天的战斗民族俄罗斯人,就爱喝伏特加这种高度酒。元朝前后,北方游牧民族从阿拉伯人、波斯人那里学会了蒸馏技术,再结合中国传统的酿制工艺,酿造出了中国特色的高度谷物蒸馏酒。

    这种蒸馏酒的制作方法,是把经过发酵的酿酒原料进行一次或多次的蒸馏提纯而成。酿造酒之所以度数低,是因为里面的水分和杂质太多,而蒸馏的过程则是根据酒的物理特性将其提纯。酒精的汽化点是78.3℃,水的汽化点是100℃。蒸馏时,将发酵后的酒液加热到78.3℃到100℃之间的一个恒定温度,酒精就会从酒液里汽化出来,再将汽化酒精输入管道冷却,便能液化成高纯度酒液。多次蒸馏后,酒液的酒精含量就更高。这种蒸馏酒的酒精度一般都能达到40度以上,高一些的能达到60多度。我们今天喝的白酒,就是这种蒸馏酒。

    蒸馏酒技术随着蒙古族人入主中原而被带到内地,所以元朝之后中国开始流行喝蒸馏酒,一直延续至今。关于蒸馏酒的起源时间,学界还有争议,有的认为是宋朝或更早,但主流观点仍然认为元朝是蒸馏酒的起源时间。当今那些历史悠久的白酒品牌,例如“水井坊”和“国窖1573”,它们的诞生年代都没有早于元朝的,一般是明朝。

    如果有人想穿越回元朝之后喝酒,他得悠着点儿。但如果是元朝以前,他就不用怕,可以跟古人放心大胆地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