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册封大典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弘昆见状也跟着上前一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那声音大的听着都疼,弘昆却恍若无觉。只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泪光点点的看着康熙,喉间有些噎咽的道:“皇玛法,孙儿不要独居一宫,孙儿不要离开皇玛法,孙儿不…”
“雏鹰总要翱翔天际,朕不能折了你们的翼,你们若是还想着朕,便多往朕这跑几趟就是了。”
康熙一时间也真的有些伤感了,养了两年多的孩子,说送走就要送走,他是真的舍不得啊!当年,胤礽也是这般,养到五岁后,就得送去毓庆宫,看着弘昆的泪眼婆娑的样子,康熙仿佛看到了当年送走胤礽时的情景,那时胤礽抱着他的腿,撒娇打滚耍赖就是不肯走……真是…舍不得……
“是,皇阿玛/皇玛法……”弘昆和胤礽都是一副强忍着眼泪的样子道。弘昆还很体贴的上前半步扶了胤礽起来。
众臣默默的看着这一幕祖孙三代的深情,集体无语了,不就是多几步路的事吗?至于吗?而且现在才开始准备兴建,从规划到建好起码需要大半年时间呢,现在哭什么哭呢?!
况且,就算建好迁宫了,这两位也还连皇宫都没出呢好不好!!!要知道直郡王、诚郡王他们可是住在宫外的,怎么不见他们出宫时您老人家舍不得啊!
怪不得有谣言说除了太子,其他阿哥都是捡来的呢!这么想着,大臣们默默地向几个出宫了的阿哥们投去了同情和探究的目光……
直郡王胤禔感觉到朝臣们不正常的眼神心里都快气炸了,脸上却又不敢露出不满来,又见胤礽连甩个眼神都欠奉的样子,胤禔险些快要憋出内伤来。
接下来的早朝,弘昆一直站在胤礽身后很认真的听和观察着。
下朝后,因着康熙免了弘昆今天的课业,弘昆便先去了慈宁宫给皇太后请了安,又去毓庆宫给太子妃请了安,又陪太子妃用了膳。方才回到了乾清宫偏殿。
屁股还没坐热呢,圣旨就已经到了,圣旨读完的那一刻,弘昆恭恭敬敬三跪九叩的接了旨,跪下朝着正殿的方向再次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从圣旨宣读的那一刻起,太子的嫡长子弘昆正式以皇太孙的身份走上了朝堂,出现在朝臣面前、诸王亲贵眼中……
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康熙帝于朝堂之上册封年仅八岁的皇嫡长孙、多罗端郡王弘昆为皇太孙,这是历史性的一日,后世称其为大清崛起的真正开端。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皇上下令在八旗和包衣中为宫里的公主、格格挑选伴读。半个月后,当弘昆得到噶卢岱的伴读名叫王熙凤的消息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就说贾瑚的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原来这是红楼的世界,并非历史上的大清朝,而是一个平行世界。然而弘昆也并不在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真正的历史还是平行世界并不重要,不过都是换了个世界罢了,有何分别。
毕竟,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他的父母亲人在这里,这便是他的家。在现代,他已经死了,回不去了,宏家再也回不去了……,他只能选择抓住眼前的幸福。
对于此事,唯一让弘昆纠结的就是,王熙凤怎么会进宫!还成了噶卢岱的伴读!他记得红楼梦里可没这一出啊!最重要的是,噶卢岱已经够彪悍了,再有个凤辣子王熙凤做伴读……,万佛啊,自家妹妹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啊?!真的还能嫁出去吗?!!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在弘昆八岁生辰这日,正式举行了皇太孙册封礼。康熙在太和殿亲自为弘昆授皇太孙册宝,金册,金印。
次日,不过寅时,还在睡梦中的弘昆便被宫人们叫醒了,焚香沐浴后,由太监宫女们为他穿上了内务府新送来的皇太孙杏黄色朝服。
片刻之后:
……
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出现在众人面前,面上带着淡淡的稚气和一些婴儿肥,像一块没有任何瑕疵的玉,让人禁不住想用手去捏,睫毛轻轻翘起,黑玉般的一双眸子散发着阵阵光芒和浓浓的暖意,宛如谪仙童子一般的气质与身上雍容华贵的皇太孙朝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最后任由小灵子为自己挂上朝珠后,弘昆正欲出门,就见李德全笑呵呵的从正殿方向走了过来,在离弘昆还有三步处停了下来,手脚利索的打了个千:“老奴给端郡王请安。”
弘昆笑着抬了抬手道:“谙达快请起。”弘昆说罢,给身后的小灵子使了个眼色,小灵子连忙上前扶起了李德全。
“谢端郡王爷。”李德全笑呵呵的谢了恩,就着小灵子的手顺势起了身。
弘昆看着李德全起了身,才有些疑惑的道:“谙达怎的这会儿过来了?”
李德全笑的一脸菊花的道:“端郡王爷可准备好了?还请端郡王爷快着些吧,皇上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正殿等着端郡王爷过去呢,见端郡王爷没到,才让老奴过来看看。”
“让皇玛法等爷,是爷的不是,谙达来的真巧,爷正准备过去呢,倒劳烦谙达多跑了一趟。咱们快些走吧,莫要让皇玛法久等了。”
“能和端郡王爷碰巧是奴才的福分。端郡王爷请,奴才给端郡王爷带路。”李德全说笑间侧身让开了路,在一旁恭敬的摆出了引路的姿势。
“谙达客气了。”弘昆笑着轻轻点了点头。便带着身后的太监宫女们快步跟上了引路的李德全。
弘昆到了正殿,只见康熙已穿好了朝服坐在龙椅上候着,弘昆正要跪下请安,就见康熙从坐着的龙椅上起了身,正下台阶,又听康熙道:“行了,免了,你阿玛和诸大臣应该已经到太和殿候着了,随朕走吧。”
弘昆答了声是,跟在了康熙身侧,快到太和殿时弘昆忽听康熙轻声道:“长生,你可明白今天是什么日子?”
弘昆笑了笑脆脆地回答道:“今天是孙儿正式册封成为皇太孙的日子,从今儿开始,孙儿要努力读书,以皇玛法和阿玛为榜样,做个最好的皇太孙!为百姓谋福祉,绝不辜负皇玛法和阿玛的教导!”
康熙低头看见弘昆充满斗志,却仍然稚气未脱的脸,心里满意,不愧是他看好的继承人!康熙满意的伸手拍了拍弘昆的肩,又问道:“好,有志气!等会在太和殿上受百官朝拜,可不能害怕。”
弘昆抬头看着康熙的眼睛回答道:“孙儿不会怕。”说的声音不大,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康熙听得此话,更加满意了,笑着伸手牵住了弘昆的小手走向了太和殿。在太和殿外,祖孙二人便分了开来,弘昆主动告退,跟着太监们离开,康熙也默契的什么都没有再说。
康熙率先步入太和殿亲自检视御座前桌上放置的金质皇太孙册、宝和御杖,落座后接受了文武百官三跪九叩之礼。
随着册封大典礼乐的响起,弘昆被册封为皇太孙的册封礼正式开始:
礼乐响起的那一刻,弘昆一步一步的从太和殿大门处走了进来,跪在下方正中央接受册、宝,行三跪九叩礼,向康熙谢恩,起身后,众王公大臣亦向弘昆行了二跪六叩礼。
之后,康熙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等,到皇太后宫行礼。
一切礼仪比当年胤礽的太子册封礼更加繁琐,毕竟当年胤礽还是一个一岁的奶娃娃,很多繁文缛节都是能免则免。弘昆现在却已经八岁了,所以,这一遍册封礼下来,别说弘昆还是个孩子了,就是胤礽这个大人也累的够呛。
于是,册封礼完后,弘昆一回到寝殿,便像八百年没见过床似得,连衣裳都来不及脱便迫不及待的扑了上去,一挨枕头就睡了过去,任凭小灵子怎么叫都不肯起来了……
册封礼后次日,康熙于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对册立皇太孙的朝贺,并颁旨于天下。诏曰: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嫡孙弘昆,太子嫡长,日表英奇,敏嘉诚孝,天资粹美。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三日,授弘昆以册、宝,立其为皇太孙。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诏书中还包括二十六条康熙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
当年胤礽被封为太子时,康熙赐下恩典三十三条,弘昆身为人子,再怎么也不能越过父亲去,故只得二十六条。
从册封礼完成的那一刻开始,弘昆真正的成了大清下一任储君,整个大清上上下下都对弘昆改了称呼。太孙爷这个词瞬间变得炙手可热。
弘昆见状也跟着上前一步,噗通一声跪了下去,那声音大的听着都疼,弘昆却恍若无觉。只用水汪汪的大眼睛泪光点点的看着康熙,喉间有些噎咽的道:“皇玛法,孙儿不要独居一宫,孙儿不要离开皇玛法,孙儿不…”
“雏鹰总要翱翔天际,朕不能折了你们的翼,你们若是还想着朕,便多往朕这跑几趟就是了。”
康熙一时间也真的有些伤感了,养了两年多的孩子,说送走就要送走,他是真的舍不得啊!当年,胤礽也是这般,养到五岁后,就得送去毓庆宫,看着弘昆的泪眼婆娑的样子,康熙仿佛看到了当年送走胤礽时的情景,那时胤礽抱着他的腿,撒娇打滚耍赖就是不肯走……真是…舍不得……
“是,皇阿玛/皇玛法……”弘昆和胤礽都是一副强忍着眼泪的样子道。弘昆还很体贴的上前半步扶了胤礽起来。
众臣默默的看着这一幕祖孙三代的深情,集体无语了,不就是多几步路的事吗?至于吗?而且现在才开始准备兴建,从规划到建好起码需要大半年时间呢,现在哭什么哭呢?!
况且,就算建好迁宫了,这两位也还连皇宫都没出呢好不好!!!要知道直郡王、诚郡王他们可是住在宫外的,怎么不见他们出宫时您老人家舍不得啊!
怪不得有谣言说除了太子,其他阿哥都是捡来的呢!这么想着,大臣们默默地向几个出宫了的阿哥们投去了同情和探究的目光……
直郡王胤禔感觉到朝臣们不正常的眼神心里都快气炸了,脸上却又不敢露出不满来,又见胤礽连甩个眼神都欠奉的样子,胤禔险些快要憋出内伤来。
接下来的早朝,弘昆一直站在胤礽身后很认真的听和观察着。
下朝后,因着康熙免了弘昆今天的课业,弘昆便先去了慈宁宫给皇太后请了安,又去毓庆宫给太子妃请了安,又陪太子妃用了膳。方才回到了乾清宫偏殿。
屁股还没坐热呢,圣旨就已经到了,圣旨读完的那一刻,弘昆恭恭敬敬三跪九叩的接了旨,跪下朝着正殿的方向再次行了三跪九叩的大礼。
从圣旨宣读的那一刻起,太子的嫡长子弘昆正式以皇太孙的身份走上了朝堂,出现在朝臣面前、诸王亲贵眼中……
康熙四十二年正月十六日,康熙帝于朝堂之上册封年仅八岁的皇嫡长孙、多罗端郡王弘昆为皇太孙,这是历史性的一日,后世称其为大清崛起的真正开端。
康熙四十二年二月,皇上下令在八旗和包衣中为宫里的公主、格格挑选伴读。半个月后,当弘昆得到噶卢岱的伴读名叫王熙凤的消息时,整个人都不好了。他就说贾瑚的名字怎么那么熟悉!原来这是红楼的世界,并非历史上的大清朝,而是一个平行世界。然而弘昆也并不在意,对于现在的他来说,是真正的历史还是平行世界并不重要,不过都是换了个世界罢了,有何分别。
毕竟,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真实存在的,只要他的父母亲人在这里,这便是他的家。在现代,他已经死了,回不去了,宏家再也回不去了……,他只能选择抓住眼前的幸福。
对于此事,唯一让弘昆纠结的就是,王熙凤怎么会进宫!还成了噶卢岱的伴读!他记得红楼梦里可没这一出啊!最重要的是,噶卢岱已经够彪悍了,再有个凤辣子王熙凤做伴读……,万佛啊,自家妹妹将来会长成什么样啊?!真的还能嫁出去吗?!!
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三日,在弘昆八岁生辰这日,正式举行了皇太孙册封礼。康熙在太和殿亲自为弘昆授皇太孙册宝,金册,金印。
次日,不过寅时,还在睡梦中的弘昆便被宫人们叫醒了,焚香沐浴后,由太监宫女们为他穿上了内务府新送来的皇太孙杏黄色朝服。
片刻之后:
……
一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出现在众人面前,面上带着淡淡的稚气和一些婴儿肥,像一块没有任何瑕疵的玉,让人禁不住想用手去捏,睫毛轻轻翘起,黑玉般的一双眸子散发着阵阵光芒和浓浓的暖意,宛如谪仙童子一般的气质与身上雍容华贵的皇太孙朝服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最后任由小灵子为自己挂上朝珠后,弘昆正欲出门,就见李德全笑呵呵的从正殿方向走了过来,在离弘昆还有三步处停了下来,手脚利索的打了个千:“老奴给端郡王请安。”
弘昆笑着抬了抬手道:“谙达快请起。”弘昆说罢,给身后的小灵子使了个眼色,小灵子连忙上前扶起了李德全。
“谢端郡王爷。”李德全笑呵呵的谢了恩,就着小灵子的手顺势起了身。
弘昆看着李德全起了身,才有些疑惑的道:“谙达怎的这会儿过来了?”
李德全笑的一脸菊花的道:“端郡王爷可准备好了?还请端郡王爷快着些吧,皇上那边已经准备好了,正在正殿等着端郡王爷过去呢,见端郡王爷没到,才让老奴过来看看。”
“让皇玛法等爷,是爷的不是,谙达来的真巧,爷正准备过去呢,倒劳烦谙达多跑了一趟。咱们快些走吧,莫要让皇玛法久等了。”
“能和端郡王爷碰巧是奴才的福分。端郡王爷请,奴才给端郡王爷带路。”李德全说笑间侧身让开了路,在一旁恭敬的摆出了引路的姿势。
“谙达客气了。”弘昆笑着轻轻点了点头。便带着身后的太监宫女们快步跟上了引路的李德全。
弘昆到了正殿,只见康熙已穿好了朝服坐在龙椅上候着,弘昆正要跪下请安,就见康熙从坐着的龙椅上起了身,正下台阶,又听康熙道:“行了,免了,你阿玛和诸大臣应该已经到太和殿候着了,随朕走吧。”
弘昆答了声是,跟在了康熙身侧,快到太和殿时弘昆忽听康熙轻声道:“长生,你可明白今天是什么日子?”
弘昆笑了笑脆脆地回答道:“今天是孙儿正式册封成为皇太孙的日子,从今儿开始,孙儿要努力读书,以皇玛法和阿玛为榜样,做个最好的皇太孙!为百姓谋福祉,绝不辜负皇玛法和阿玛的教导!”
康熙低头看见弘昆充满斗志,却仍然稚气未脱的脸,心里满意,不愧是他看好的继承人!康熙满意的伸手拍了拍弘昆的肩,又问道:“好,有志气!等会在太和殿上受百官朝拜,可不能害怕。”
弘昆抬头看着康熙的眼睛回答道:“孙儿不会怕。”说的声音不大,眼神中却充满了坚定。
康熙听得此话,更加满意了,笑着伸手牵住了弘昆的小手走向了太和殿。在太和殿外,祖孙二人便分了开来,弘昆主动告退,跟着太监们离开,康熙也默契的什么都没有再说。
康熙率先步入太和殿亲自检视御座前桌上放置的金质皇太孙册、宝和御杖,落座后接受了文武百官三跪九叩之礼。
随着册封大典礼乐的响起,弘昆被册封为皇太孙的册封礼正式开始:
礼乐响起的那一刻,弘昆一步一步的从太和殿大门处走了进来,跪在下方正中央接受册、宝,行三跪九叩礼,向康熙谢恩,起身后,众王公大臣亦向弘昆行了二跪六叩礼。
之后,康熙率诸王、贝勒、贝子、公、及内大臣、大学士、都统、尚书等,到皇太后宫行礼。
一切礼仪比当年胤礽的太子册封礼更加繁琐,毕竟当年胤礽还是一个一岁的奶娃娃,很多繁文缛节都是能免则免。弘昆现在却已经八岁了,所以,这一遍册封礼下来,别说弘昆还是个孩子了,就是胤礽这个大人也累的够呛。
于是,册封礼完后,弘昆一回到寝殿,便像八百年没见过床似得,连衣裳都来不及脱便迫不及待的扑了上去,一挨枕头就睡了过去,任凭小灵子怎么叫都不肯起来了……
册封礼后次日,康熙于太和殿接受文武百官对册立皇太孙的朝贺,并颁旨于天下。诏曰: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嫡孙弘昆,太子嫡长,日表英奇,敏嘉诚孝,天资粹美。恪遵皇太后慈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于康熙四十二年三月十三日,授弘昆以册、宝,立其为皇太孙。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诏书中还包括二十六条康熙赐予百姓的恩典,诸如蠲免赋税,特赦死囚等。
当年胤礽被封为太子时,康熙赐下恩典三十三条,弘昆身为人子,再怎么也不能越过父亲去,故只得二十六条。
从册封礼完成的那一刻开始,弘昆真正的成了大清下一任储君,整个大清上上下下都对弘昆改了称呼。太孙爷这个词瞬间变得炙手可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