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这是人干的事情?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来、渡劫之王、第九特区、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为人父母这种职业?
老实说,吕武也是第一次啊!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关于下一代都是重中之重。
一旦下一代教育失败,家庭肯定是要完蛋的。
在这么一个年代,普通家庭基本不用担心教育问题。
没有学校。
没有藏书。
长辈文盲。
谈什么教育?
一些贵族家庭可能会有一本或几本书。
这些书绝对是传家宝级别的宝物!
属于人可以死,家族能被攻破,书却一定不能丢的那种。
但凡家族还有血脉,必须是当代人学了下代人学,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只要还有知识,迟早有那么一天家族还会重生,甚至成为国家命运的掌控者之一。
吕武现在为什么会听到某个“司马”就想弄死?
他本身跟“司马”这个姓氏没仇。
只因为这个“司马”搞老乌龟那一套,建立王朝也就罢了,玩得华族差点在北方被灭绝。
五胡乱华了解一下?
诸夏那么长的历史,每个王朝多少有点贡献(不算割据势力),独独这个“司马王朝”完全就是一个祸害。
而司马一家经历非常长久的沉沉浮浮,好几次在灭绝的边缘疯狂试探,偏偏跌倒之后没几代人又能再次站起来。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的家族传承(知识)得到了延续啊!
所以,也就吕武不知道司马懿在春秋的祖先是谁,要不玩人道毁灭绝对会很有成就感,比名下多了几块封地,都会感到更加心情畅快。
吕武不知道的是,哪怕他读过司马懿的记载,有史的也就追溯到司马懿的十五代祖司马凯。
而这个司马凯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人之一。
吕武想提刀,需要活至少两百年。
在春雨停了之后。
国君跟随中军出征了。
中军和上军将出征秦国,打一场“攻之战”。
没有多久,新军也出征卫国,要打的是“惩之战”。
吕武是下军将,再一次成为留守主事,将担负起晋国的各项事宜。
包括盯紧没有出征的贵族,敦促各地的农耕诸事,甚至连道路都要监督各家族保持畅通。
这里面关于“道路”的这一件事情最为繁琐。
现在讲究谁的地盘谁做主。
要将路修得很好很完善是一回事,不乐意修,乃至于是故意破坏,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轮到“司徒”能去管一管的前提是,出征部队的补给线要经过哪一家。
为什么“突然”又能管了?
只因为牵扯到了军事相关。
同时,司徒本身的职责就包括了调动劳役这一项。
如果出征部队在归师的半途又参与战争,司徒就又有事干了。
需要做的事情是打开国库,调集劳役运输辎重给予出征的部队。
司寇要是没有出征,他就要跟司徒搭架子。
司徒负责向各家征调劳役。
司寇保证道路沿途的治安相关。
目前兼任司寇这个职位的是韩厥。
而韩厥已经出征了。
中军、上军和新军刚出征,不存在什么“逾期”这个说法。
吕武需要干的事情是盯紧没有出征的贵族,以及敦促各地农耕诸事。
他只感概现在的官僚体系过于简单,没几个直系属官,一切都需要委派家臣去做。
其实,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家臣”体系的盛行。
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肯定要擦亮眼睛,能不能投靠一名有实权的大人物,又会不会得到赏识和任用,成了关键的重中之重。
对于早期就投靠吕武的那些家臣来说,他们是非常幸运的。
等吕武发达了再来投靠的人?
他们的能才除非高到可以惊艳吕武,不然奋斗个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得到重用了。
所以说,有时候一双好用的眼睛和敢于下注的勇气,远比拥有一身本事,更加的重要。
毕竟,哪怕是没有多大的本事,仅是因为站队给躺赢而富贵好几代的人,真的太经常看到了。
相反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却是缺少一些运气,付出几十上百倍的努力,蹉跎了一生都未必能施展所学。
不用到处跑的吕武就坐镇在“新田”这个国都。
他最近在干的事情是著书。
“人之初,性本善……”
笔停了下来。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又停笔了。
那位孟子还没有出生呐。
连孟母都没有。
吕武想了想进行搁置,拿来新的竹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感谢周兴嗣这位南朝的伟大学者!
同时感谢那些写历史文的网络作者!
事实上,吕武上一辈子没来得及有孩子,不管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都是从一些网络小说看到的。
只是,再一次停笔了。
吕武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哪怕是曾经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给忘了。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
咦!?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吕武倒是将《男儿行》用唱歌的方式全记得。
就是,自家那个儿子已经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再教这个,不合适吖!
算球!
还是继续回忆《千字文》的后续内容吧?
这一回忆?
吕武直接陷入原地发愣的状态。
主要原因是他发现自己真不是干教育家的料。
他如果教,好像只能教一教为人处世?
比较关键的是,他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不符合当代。
明明知道怎么做会取得难以想象的利益。
每一次都要考虑做了将造成什么样的后续影响。
知道进行分析会死多少脑细胞,进行忍耐是有多么痛苦的事情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别问为什么会《孙子兵法》又给记住。
那是一段会让吕武哭笑不得的故事。
他知道内容,却不一定懂得去运用。
说白了就是,学了不等于会用。
考虑到当前时代不玩“兵者,诡道也”的那一套,他也一直没有默写出来。
现在不是闲着吗?
很难得才有这样的时光。
吕武决定记得什么都给写一写,不能用就珍藏起来。
因此,什么兵法,什么诗词,甚至是一些想法,反正就是写。
对了。
现在教育,一般是拿《诗》在教。
而这个《诗》其实就是《诗经》。
有些人单纯就是看和读。
有的人则是从中去看故事和背景,思索出属于自己的观念。
当然,《诗》在目前家族实力不差,基本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
因为流传甚广的关系,没人将《诗》刻意珍藏,也成了启蒙的教学用品。
吕武所知道的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一般会有属于本家族的“笔记”。
也就是祖先有什么感想,诸以文字记录。
现在没谁能想到这些“笔记”会成为一种学术,再创建出学派,成为其中的“核心思想”。
简单的说,“百家”其实就是春秋各家族某些人物的“日记”之类,好几代人进行完善,逐渐成为一个体系,再发展成为学派。
吕武并不知道那些。
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是没有坚持每天都写而已。
写日记一般是记录当天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和感概。
懂得分类和归纳的人来操作,一本或几本著作不就诞生了嘛。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吕武写完,扭了扭有些酸的手腕,拿起来检查了一遍。
他除非是写公文,要不都是使用简体字。
这就不用有多余的担心。
现在流行的是“大篆”这种文字,每个国家的字体还都不一样。
因此哪怕是吕武写的一些竹简弄丢或被窃取,压根就不用担心泄密什么玩意。
他的打算是将简体文字给弄成“家学”。
也就是除了本家族的嫡系男丁之外,外人看不懂。
允许的话,只教给继承人会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这样搞的教育成本会非常大。
不过,相对比起到的作用,成本什么的根本不必在乎。
吕武最喜欢干的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这种事情。
能记得的著作都写一些?
也可以自己搞创作嘛!
以后要是流传开,又或是被挖坟,绝对能够惊呆一大群人。
哪怕是没有写全。
晓得什么叫残篇吗?
考虑到交通不便利的关系,这里发生的事情百八十里外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发生“撞车”事件。
要是等吕武的骨头能当敲鼓棒的某天,有人发表了什么,却被人“认出”已经被吕武所发表过,一个文贼就出现了。
然而,这个“文贼”绝对会一脸懵逼。
“我到底在干什么啊?”吕武想道。
他给了自己答案:“能占尽先机最好。哪天阴氏混不下去了,有我写的这些玩意,一家就能占了‘百家’的一半吧?”
为人父母这种职业?
老实说,吕武也是第一次啊!
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关于下一代都是重中之重。
一旦下一代教育失败,家庭肯定是要完蛋的。
在这么一个年代,普通家庭基本不用担心教育问题。
没有学校。
没有藏书。
长辈文盲。
谈什么教育?
一些贵族家庭可能会有一本或几本书。
这些书绝对是传家宝级别的宝物!
属于人可以死,家族能被攻破,书却一定不能丢的那种。
但凡家族还有血脉,必须是当代人学了下代人学,生生不息地传承下去。
只要还有知识,迟早有那么一天家族还会重生,甚至成为国家命运的掌控者之一。
吕武现在为什么会听到某个“司马”就想弄死?
他本身跟“司马”这个姓氏没仇。
只因为这个“司马”搞老乌龟那一套,建立王朝也就罢了,玩得华族差点在北方被灭绝。
五胡乱华了解一下?
诸夏那么长的历史,每个王朝多少有点贡献(不算割据势力),独独这个“司马王朝”完全就是一个祸害。
而司马一家经历非常长久的沉沉浮浮,好几次在灭绝的边缘疯狂试探,偏偏跌倒之后没几代人又能再次站起来。
为什么?
就是因为他们的家族传承(知识)得到了延续啊!
所以,也就吕武不知道司马懿在春秋的祖先是谁,要不玩人道毁灭绝对会很有成就感,比名下多了几块封地,都会感到更加心情畅快。
吕武不知道的是,哪怕他读过司马懿的记载,有史的也就追溯到司马懿的十五代祖司马凯。
而这个司马凯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人之一。
吕武想提刀,需要活至少两百年。
在春雨停了之后。
国君跟随中军出征了。
中军和上军将出征秦国,打一场“攻之战”。
没有多久,新军也出征卫国,要打的是“惩之战”。
吕武是下军将,再一次成为留守主事,将担负起晋国的各项事宜。
包括盯紧没有出征的贵族,敦促各地的农耕诸事,甚至连道路都要监督各家族保持畅通。
这里面关于“道路”的这一件事情最为繁琐。
现在讲究谁的地盘谁做主。
要将路修得很好很完善是一回事,不乐意修,乃至于是故意破坏,都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轮到“司徒”能去管一管的前提是,出征部队的补给线要经过哪一家。
为什么“突然”又能管了?
只因为牵扯到了军事相关。
同时,司徒本身的职责就包括了调动劳役这一项。
如果出征部队在归师的半途又参与战争,司徒就又有事干了。
需要做的事情是打开国库,调集劳役运输辎重给予出征的部队。
司寇要是没有出征,他就要跟司徒搭架子。
司徒负责向各家征调劳役。
司寇保证道路沿途的治安相关。
目前兼任司寇这个职位的是韩厥。
而韩厥已经出征了。
中军、上军和新军刚出征,不存在什么“逾期”这个说法。
吕武需要干的事情是盯紧没有出征的贵族,以及敦促各地农耕诸事。
他只感概现在的官僚体系过于简单,没几个直系属官,一切都需要委派家臣去做。
其实,正是因为这样,才导致“家臣”体系的盛行。
很多有才能的人,他们肯定要擦亮眼睛,能不能投靠一名有实权的大人物,又会不会得到赏识和任用,成了关键的重中之重。
对于早期就投靠吕武的那些家臣来说,他们是非常幸运的。
等吕武发达了再来投靠的人?
他们的能才除非高到可以惊艳吕武,不然奋斗个几十年都不一定能得到重用了。
所以说,有时候一双好用的眼睛和敢于下注的勇气,远比拥有一身本事,更加的重要。
毕竟,哪怕是没有多大的本事,仅是因为站队给躺赢而富贵好几代的人,真的太经常看到了。
相反一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却是缺少一些运气,付出几十上百倍的努力,蹉跎了一生都未必能施展所学。
不用到处跑的吕武就坐镇在“新田”这个国都。
他最近在干的事情是著书。
“人之初,性本善……”
笔停了下来。
下一句是什么来着?
“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又停笔了。
那位孟子还没有出生呐。
连孟母都没有。
吕武想了想进行搁置,拿来新的竹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感谢周兴嗣这位南朝的伟大学者!
同时感谢那些写历史文的网络作者!
事实上,吕武上一辈子没来得及有孩子,不管是《三字经》还是《千字文》都是从一些网络小说看到的。
只是,再一次停笔了。
吕武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哪怕是曾经死记硬背,时间一长就给忘了。
“男儿行,当暴戾;事与仁,两不立;男儿当杀人,杀人不留情;千秋不朽业,尽在杀人中;昔有豪男儿,义气重然诺。睚眦即杀人,身比鸿毛轻。又有雄与霸,杀人乱如麻,驰骋走天下……”
咦!?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吕武倒是将《男儿行》用唱歌的方式全记得。
就是,自家那个儿子已经动不动就喊打喊杀。
再教这个,不合适吖!
算球!
还是继续回忆《千字文》的后续内容吧?
这一回忆?
吕武直接陷入原地发愣的状态。
主要原因是他发现自己真不是干教育家的料。
他如果教,好像只能教一教为人处世?
比较关键的是,他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并不符合当代。
明明知道怎么做会取得难以想象的利益。
每一次都要考虑做了将造成什么样的后续影响。
知道进行分析会死多少脑细胞,进行忍耐是有多么痛苦的事情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别问为什么会《孙子兵法》又给记住。
那是一段会让吕武哭笑不得的故事。
他知道内容,却不一定懂得去运用。
说白了就是,学了不等于会用。
考虑到当前时代不玩“兵者,诡道也”的那一套,他也一直没有默写出来。
现在不是闲着吗?
很难得才有这样的时光。
吕武决定记得什么都给写一写,不能用就珍藏起来。
因此,什么兵法,什么诗词,甚至是一些想法,反正就是写。
对了。
现在教育,一般是拿《诗》在教。
而这个《诗》其实就是《诗经》。
有些人单纯就是看和读。
有的人则是从中去看故事和背景,思索出属于自己的观念。
当然,《诗》在目前家族实力不差,基本能或多或少得到一些。
因为流传甚广的关系,没人将《诗》刻意珍藏,也成了启蒙的教学用品。
吕武所知道的是,历史悠久的家族一般会有属于本家族的“笔记”。
也就是祖先有什么感想,诸以文字记录。
现在没谁能想到这些“笔记”会成为一种学术,再创建出学派,成为其中的“核心思想”。
简单的说,“百家”其实就是春秋各家族某些人物的“日记”之类,好几代人进行完善,逐渐成为一个体系,再发展成为学派。
吕武并不知道那些。
他有写日记的习惯,只是没有坚持每天都写而已。
写日记一般是记录当天发生了什么,又有什么想法和感概。
懂得分类和归纳的人来操作,一本或几本著作不就诞生了嘛。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吕武写完,扭了扭有些酸的手腕,拿起来检查了一遍。
他除非是写公文,要不都是使用简体字。
这就不用有多余的担心。
现在流行的是“大篆”这种文字,每个国家的字体还都不一样。
因此哪怕是吕武写的一些竹简弄丢或被窃取,压根就不用担心泄密什么玩意。
他的打算是将简体文字给弄成“家学”。
也就是除了本家族的嫡系男丁之外,外人看不懂。
允许的话,只教给继承人会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这样搞的教育成本会非常大。
不过,相对比起到的作用,成本什么的根本不必在乎。
吕武最喜欢干的就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这种事情。
能记得的著作都写一些?
也可以自己搞创作嘛!
以后要是流传开,又或是被挖坟,绝对能够惊呆一大群人。
哪怕是没有写全。
晓得什么叫残篇吗?
考虑到交通不便利的关系,这里发生的事情百八十里外就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有相当大的概率会发生“撞车”事件。
要是等吕武的骨头能当敲鼓棒的某天,有人发表了什么,却被人“认出”已经被吕武所发表过,一个文贼就出现了。
然而,这个“文贼”绝对会一脸懵逼。
“我到底在干什么啊?”吕武想道。
他给了自己答案:“能占尽先机最好。哪天阴氏混不下去了,有我写的这些玩意,一家就能占了‘百家’的一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