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七辅臣入职文渊阁 徐皇后驾临隐能寺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很快,朱棣便选了七人入职文渊阁。分别是杨士奇、杨荣、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这七位辅臣参预机务,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另外,杨溥、胡濙等人也得到了朱棣的重用。
杨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建文年间因修撰《明太祖实录》被选入翰林,任编纂官,朱棣赏识杨士奇才学,加之姚广孝的力荐,被任为翰林院编修,选入文渊阁。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因提醒朱棣谒皇陵而得到朱棣的青睐,进其为翰林院侍讲,选入文渊阁。
杨溥,字弘济,湖广石首人,好诗书,有才学,也得朱棣赏识,进而得到重用。
因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人都姓杨,皆负大才,又同为朱棣重臣,故称“三杨”,根据籍贯,杨士奇被称作“西杨”;杨荣被称作“东杨”;杨溥被称作“南杨”。
而解缙更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朱棣的即位诏书便是解缙草拟,入选文渊阁后,解缙成了朱棣最信任的宠臣。
胡濙本为建文二年的进士,朱棣将其升任户科都给事中。
这些得到朱棣重用的官员大多都是在洪武、建文时期怀才不遇,而朱棣夺位后便来迎附的,朱棣便重用了这些下层朝臣,他们皆为朱棣亲手提拔,便自然对他甚为忠心。
朱棣在任命七位辅臣入阁之后,特在右顺门召见了杨士奇、杨荣、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这七人,七位辅臣受宠若惊,只听朱棣说道:“你们七人最为勤慎,朝夕侍朕左右,你们定要尽心竭力,朕望你们待朕之心长久,朕愿与君等共勉。”七人听后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陛下不以臣等浅陋,如此信任臣等,臣等必尽心竭力以报皇恩。”
七位入职文渊阁的辅臣虽然品级不高,只是正七品,但是由于旦夕侍奉在皇帝身边,且参与机务,待遇上与六部尚书无异,因而权势极大。
徐令仪见朱棣设置了内阁,为了给夫君分忧,便在柔仪殿隆重接见了这七位辅臣的妻子,按照明朝的规矩,一品、二品大员的妻子受封“夫人”,三品官员的妻子受封“淑人”,四品官员的妻子受封“恭人”,五品官员的妻子受封“宜人”,六品官员的妻子受封“安人”七品官员的妻子只是“孺人”。能入宫朝拜皇后的必须是“夫人”或“淑人”,七位辅臣的妻子虽被称为“夫人”,可级别只是“孺人”,是绝对没有可能朝见皇后的。而皇后徐令仪却主动接见了七位辅臣妻子,并将夫人的冠服赐给了这七位辅臣妻子,七位辅臣妻子自然是无上荣耀。
徐令仪与七位辅臣妻子相聊甚欢,聊到尽兴之处,令仪对七位辅臣妻子说道:“咱们做妻子的侍奉丈夫,可不只是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而已,朋友之言,有从有违,而夫妇之言,则婉顺易入。本宫旦夕侍奉陛下,惟以生民为念,本宫也望诸位姐妹与本宫共勉,侍奉我们各自的夫君,将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治理得如汉唐一般。”徐令仪如此做便是为了让那七位辅臣侍奉朱棣更尽心,果然,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朱棣亲手提携的心腹始终尽心于他,帮助朱棣缔造了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
待送走了七位辅臣的妻子,还有一件事情让徐令仪坐卧不安,那便是立储之事。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封赏功臣、晋封后妃,可唯独没有立太子。朱高炽为嫡长子,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封的燕王世子,按理来说就应受封皇太子,而朱棣对于立储之事迟迟不提,众人自然都看得出来,朱棣是有意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
徐令仪对自己的儿子最是了解,她深知高煦泼皮无赖、心狠手辣,虽是难得的勇将,却绝非治国之才,若高煦登上皇位,不但高炽一家性命难保,就是这大明江山也将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而高炽仁厚多才,日后若是他登上皇位,则高煦一家性命可保,且大明必定国富民强。
于是徐令仪来到隐能寺专程拜访姚广孝。姚广孝见徐皇后前来,忙施礼问安,“皇后娘娘屈尊来此,真是折煞微臣了。”徐令仪赶忙说道:“先生不必拘礼,陛下能有天下,先生乃是第一功臣。”“皇后娘娘抬举微臣了,陛下雄才伟略,文武兼备,能荣登大宝乃是天命所归,臣只是追随陛下而已。”徐令仪笑笑,“本宫知道先生乃天下第一聪明之人,居功而不自傲,乃是保全自己。”“皇后娘娘不愧为‘女诸生’,虽为女子,却如在世诸葛。”“先生抬举本宫了。先生才为在世诸葛。本宫今日前来有一事相求。”“臣知道皇后娘娘乃是为立储一事前来。”“先生真乃神机妙算。”姚广孝走上前来,又向徐令仪施了一礼,“皇后娘娘,自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从未变过。请娘娘饶臣一命,臣只在寺中吃斋念佛,为的便是保命。若臣参与到立储一事当中,日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当然立储一事乃国之大计,臣为皇后娘娘荐上一人,只要有此人在,不但大皇子能继承大统,且大明江山定能昌若汉唐。”徐令仪急忙问道:“先生可是说大才子解缙?”姚广孝神秘一笑,“解缙身负大才、名满天下,且是忠正为民之臣,自会在立储之事上有莫大之功。可臣所说之人并非解缙。”徐令仪万分好奇,“那是何人?”姚广孝正色答道:“翰林院编修,杨士奇。”徐令仪沉默了一会,说道:“先生之言定然错不了。”姚广孝又露出一丝微笑,“只要有此人在,娘娘便可放心。陛下已置内阁,擢七位辅臣与陛下参预机务。娘娘如今要做的,便是助杨士奇当上内阁首辅。”徐令仪点点头,“本宫谢过先生了。”
徐令仪谢别了姚广孝,径直回了坤宁宫,借召高炽、若兰、瞻基共同进膳为由将姚广孝的话告诉了高炽夫妇。紧接着,在徐令仪、姚广孝的帮助下,杨士奇成为了内阁首辅,杨荣成为了内阁次辅。
有了自己的辅臣,朱棣便开始了对大明帝国的治理。朱棣召来了七位辅臣商议迁都之事。他们用免缴税赋的优厚条件,将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迁徙北京,大量的外来移民中,农民在北京地区垦荒种地,商人在北京地区经营生意,北京人口逐年增多。与此同时,朱棣下令疏通京杭大运河,畅通了南北漕运,南北经济交往也随着大运河的疏通而得到加强。
这日夜里,令仪伏在床边读书,陶菊走上前来,“皇后娘娘,陛下睡下了。”令仪放下手中的书,“还是听着辅臣的奏事入睡的?”“正是,陛下每日四鼓便起,清晨便去奉天门常朝,直至午膳才散朝。进过午膳,陛下便召来近臣们商议国事。用过晚膳,陛下还要批阅奏疏,直至深夜,陛下困乏至极,便躺在乾清宫的龙床上,值宿的辅臣便坐在龙床边与陛下议事。陛下经常与辅臣说着说着,便困得睡着了。听马煜说,陛下梦中都是国事,经常夜里惊醒。陛下日日如此,除非,哪日陛下临幸妃嫔,夜里还能早些安睡。可是陛下登基以来,很少临幸妃嫔的。张贵妃自荣国公战死沙场,便日日吃斋念佛,陛下登基后,张贵妃更是在未央宫中日日礼佛,甚少出门。这后宫当中,也就王贵妃一枝独秀。”令仪点点头,“清瑶妹妹思怀生父,日日礼佛,甚少出门。放眼望去这后宫当中,最得圣意的便是玉竹了。陛下不易,既然玉竹妹妹能让陛下开怀,多去她长乐宫总是好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很快,朱棣便选了七人入职文渊阁。分别是杨士奇、杨荣、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这七位辅臣参预机务,帮助皇帝处理政事,明朝内阁制度由此开始。另外,杨溥、胡濙等人也得到了朱棣的重用。
杨寓,字士奇,江西泰和人,建文年间因修撰《明太祖实录》被选入翰林,任编纂官,朱棣赏识杨士奇才学,加之姚广孝的力荐,被任为翰林院编修,选入文渊阁。
杨荣,字勉仁,建安人,因提醒朱棣谒皇陵而得到朱棣的青睐,进其为翰林院侍讲,选入文渊阁。
杨溥,字弘济,湖广石首人,好诗书,有才学,也得朱棣赏识,进而得到重用。
因杨士奇、杨荣、杨溥这三人都姓杨,皆负大才,又同为朱棣重臣,故称“三杨”,根据籍贯,杨士奇被称作“西杨”;杨荣被称作“东杨”;杨溥被称作“南杨”。
而解缙更是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朱棣的即位诏书便是解缙草拟,入选文渊阁后,解缙成了朱棣最信任的宠臣。
胡濙本为建文二年的进士,朱棣将其升任户科都给事中。
这些得到朱棣重用的官员大多都是在洪武、建文时期怀才不遇,而朱棣夺位后便来迎附的,朱棣便重用了这些下层朝臣,他们皆为朱棣亲手提拔,便自然对他甚为忠心。
朱棣在任命七位辅臣入阁之后,特在右顺门召见了杨士奇、杨荣、解缙、黄淮、胡广、金幼孜、胡俨这七人,七位辅臣受宠若惊,只听朱棣说道:“你们七人最为勤慎,朝夕侍朕左右,你们定要尽心竭力,朕望你们待朕之心长久,朕愿与君等共勉。”七人听后纷纷跪倒在地,齐声说道:“陛下不以臣等浅陋,如此信任臣等,臣等必尽心竭力以报皇恩。”
七位入职文渊阁的辅臣虽然品级不高,只是正七品,但是由于旦夕侍奉在皇帝身边,且参与机务,待遇上与六部尚书无异,因而权势极大。
徐令仪见朱棣设置了内阁,为了给夫君分忧,便在柔仪殿隆重接见了这七位辅臣的妻子,按照明朝的规矩,一品、二品大员的妻子受封“夫人”,三品官员的妻子受封“淑人”,四品官员的妻子受封“恭人”,五品官员的妻子受封“宜人”,六品官员的妻子受封“安人”七品官员的妻子只是“孺人”。能入宫朝拜皇后的必须是“夫人”或“淑人”,七位辅臣的妻子虽被称为“夫人”,可级别只是“孺人”,是绝对没有可能朝见皇后的。而皇后徐令仪却主动接见了七位辅臣妻子,并将夫人的冠服赐给了这七位辅臣妻子,七位辅臣妻子自然是无上荣耀。
徐令仪与七位辅臣妻子相聊甚欢,聊到尽兴之处,令仪对七位辅臣妻子说道:“咱们做妻子的侍奉丈夫,可不只是照顾好他们的饮食起居而已,朋友之言,有从有违,而夫妇之言,则婉顺易入。本宫旦夕侍奉陛下,惟以生民为念,本宫也望诸位姐妹与本宫共勉,侍奉我们各自的夫君,将这大明的江山社稷治理得如汉唐一般。”徐令仪如此做便是为了让那七位辅臣侍奉朱棣更尽心,果然,在以后的二十几年中,朱棣亲手提携的心腹始终尽心于他,帮助朱棣缔造了远迈汉唐的永乐盛世。
待送走了七位辅臣的妻子,还有一件事情让徐令仪坐卧不安,那便是立储之事。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封赏功臣、晋封后妃,可唯独没有立太子。朱高炽为嫡长子,是太祖皇帝朱元璋亲封的燕王世子,按理来说就应受封皇太子,而朱棣对于立储之事迟迟不提,众人自然都看得出来,朱棣是有意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
徐令仪对自己的儿子最是了解,她深知高煦泼皮无赖、心狠手辣,虽是难得的勇将,却绝非治国之才,若高煦登上皇位,不但高炽一家性命难保,就是这大明江山也将不知会成为什么样子。而高炽仁厚多才,日后若是他登上皇位,则高煦一家性命可保,且大明必定国富民强。
于是徐令仪来到隐能寺专程拜访姚广孝。姚广孝见徐皇后前来,忙施礼问安,“皇后娘娘屈尊来此,真是折煞微臣了。”徐令仪赶忙说道:“先生不必拘礼,陛下能有天下,先生乃是第一功臣。”“皇后娘娘抬举微臣了,陛下雄才伟略,文武兼备,能荣登大宝乃是天命所归,臣只是追随陛下而已。”徐令仪笑笑,“本宫知道先生乃天下第一聪明之人,居功而不自傲,乃是保全自己。”“皇后娘娘不愧为‘女诸生’,虽为女子,却如在世诸葛。”“先生抬举本宫了。先生才为在世诸葛。本宫今日前来有一事相求。”“臣知道皇后娘娘乃是为立储一事前来。”“先生真乃神机妙算。”姚广孝走上前来,又向徐令仪施了一礼,“皇后娘娘,自古‘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从未变过。请娘娘饶臣一命,臣只在寺中吃斋念佛,为的便是保命。若臣参与到立储一事当中,日后必定死无葬身之地。当然立储一事乃国之大计,臣为皇后娘娘荐上一人,只要有此人在,不但大皇子能继承大统,且大明江山定能昌若汉唐。”徐令仪急忙问道:“先生可是说大才子解缙?”姚广孝神秘一笑,“解缙身负大才、名满天下,且是忠正为民之臣,自会在立储之事上有莫大之功。可臣所说之人并非解缙。”徐令仪万分好奇,“那是何人?”姚广孝正色答道:“翰林院编修,杨士奇。”徐令仪沉默了一会,说道:“先生之言定然错不了。”姚广孝又露出一丝微笑,“只要有此人在,娘娘便可放心。陛下已置内阁,擢七位辅臣与陛下参预机务。娘娘如今要做的,便是助杨士奇当上内阁首辅。”徐令仪点点头,“本宫谢过先生了。”
徐令仪谢别了姚广孝,径直回了坤宁宫,借召高炽、若兰、瞻基共同进膳为由将姚广孝的话告诉了高炽夫妇。紧接着,在徐令仪、姚广孝的帮助下,杨士奇成为了内阁首辅,杨荣成为了内阁次辅。
有了自己的辅臣,朱棣便开始了对大明帝国的治理。朱棣召来了七位辅臣商议迁都之事。他们用免缴税赋的优厚条件,将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等九省富民迁徙北京,大量的外来移民中,农民在北京地区垦荒种地,商人在北京地区经营生意,北京人口逐年增多。与此同时,朱棣下令疏通京杭大运河,畅通了南北漕运,南北经济交往也随着大运河的疏通而得到加强。
这日夜里,令仪伏在床边读书,陶菊走上前来,“皇后娘娘,陛下睡下了。”令仪放下手中的书,“还是听着辅臣的奏事入睡的?”“正是,陛下每日四鼓便起,清晨便去奉天门常朝,直至午膳才散朝。进过午膳,陛下便召来近臣们商议国事。用过晚膳,陛下还要批阅奏疏,直至深夜,陛下困乏至极,便躺在乾清宫的龙床上,值宿的辅臣便坐在龙床边与陛下议事。陛下经常与辅臣说着说着,便困得睡着了。听马煜说,陛下梦中都是国事,经常夜里惊醒。陛下日日如此,除非,哪日陛下临幸妃嫔,夜里还能早些安睡。可是陛下登基以来,很少临幸妃嫔的。张贵妃自荣国公战死沙场,便日日吃斋念佛,陛下登基后,张贵妃更是在未央宫中日日礼佛,甚少出门。这后宫当中,也就王贵妃一枝独秀。”令仪点点头,“清瑶妹妹思怀生父,日日礼佛,甚少出门。放眼望去这后宫当中,最得圣意的便是玉竹了。陛下不易,既然玉竹妹妹能让陛下开怀,多去她长乐宫总是好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