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丰收祭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此后,姬政入住皇宫,并在越国的倾力支持和太师的带领下,活跃于洛阳政坛之中。短短一个月时间,洛阳天翻地覆,所有权贵、氏族都不得不在姬政和姬任之间选择一方,就连各路诸侯也纷纷明确了各自的立场。
转眼中秋,天气微凉,金灿灿的土地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九月十五日,天子邀请各路诸侯,于洛阳北郊的地坛举行丰收祭典。
这一天,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四方形的地坛上飘起冉冉香火。只见祭坛上摆有三只巨鼎,鼎**有三牲,另有五只铜鬲,鬲中奉有五谷。此外,坛中祭有六器,此六器以玉制成,祭祀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各路诸侯纷纷派来使者,众人齐聚祭坛之下,等待着周室宗族的出现。这些使者都是诸侯国中的权贵之人,他们彼此之间也很是熟悉。此时,众人正弹冠相庆,相谈甚欢,当然,谈论的话题也自然离不开周室太子的人选。
“我听说这个姬政是私生子呀,虽然他年长一些,但身世来讲,还是姬任王子更有优势。”
“不对,虽然姬政是私生子,但毕竟是周室后代,血脉来讲,都是一样的,自古立长不立幼,我觉得还是姬政希望更大。”
“没错,听说这个姬任王子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啊,上次黄池会盟,他一把大火把两个兄长都给烧了,要不是姬政命大啊,这太子之位就没人能跟他竞争了。”
“胡说,传闻那火是姬政的苦肉计啊,目的就是陷害三王子,反正我们国家会支持姬任王子!这个姬政是什么东西?二十年来都没听说过他,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你们一个弹丸小国支持不支持有什么用?人家姬政现在是越国驸马!”
“越国不也是屁大个诸侯么?”
“不是呀,越国刚刚战胜了吴国啊,现在可不容小觑呀!”
张循默默听着其他使者的争论,表面上仍旧波澜不惊,内心却充斥着痛苦和愤怒。这一次,他特意向吴王申请前来洛阳,为的就是与姬政面对面了结过往的是非恩怨。
这时,一人凑到张循面前,行礼道:“张将军,别来无恙啊。”
张循这才从凌乱的思绪中抽出神来,抬眼一看,面前行礼之人正是晋国使者赵无恤。
张循回礼道:“赵大人。”
赵无恤笑道:“在下听闻张将军与姬政王子关系甚好,同门之情亲如骨肉兄弟。呵呵,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呀?”
张循不置可否,笑问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我就是问问,在下也想打探一下吴国的态度嘛。其实大家都明白,此番天子邀请各路诸侯前来,就是想试探一下诸侯们的意思。”
“哼,你是说新立太子之事?”
“没错,明年开春就必须新立太子了,至于立谁,天子总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是周室家事,与诸侯何干?”
“哈哈,张将军,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赵无恤大笑,拍了拍张循的肩膀,“那我就直说吧,黄池会盟之时,越国趁机偷袭姑苏,如此深仇大恨,我就不信吴王还能支持一个越国驸马?但是张将军与姬政情同手足,按说吴王派谁来,也不该派张将军来啊?所以,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吴国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张将军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
“哼,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哈哈,好,我相信吴王应该能想得明白这其中的利与弊。”
这时,礼乐响起,周室宗族率领仪仗缓缓向祭坛走来。众使者急忙各归其位,列队迎接。
天子步入祭坛,两位王子身穿锦绣礼服,紧随其后。
某一个瞬间,姬政与张循擦肩而过,两人虽未对视,却都感知到了对方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却早已与以往不同,曾经的亲密无间,此时是何等疏离陌生;曾经的兄弟之情,此时暗含着愤怒与憎恨。
天子来到祭坛上,将新收获的谷物祭于苍璧之中,以此礼敬上苍。接下来,姬政也取来新谷,祭于黄琮之中,以此礼敬大地。随后,天子命姬政主持祭祀,姬任则在立于一旁,并无祭祀之礼。
时至晌午,丰收祭典结束,天子于宫廷宴请洛阳权贵及诸侯使者。酒宴上,天子仍命姬政主持,自己则安心享用美酒佳肴。
宴席正酣,太师起身祝酒,说道:“王子政,贤明仁德,腹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王子如此,实在是天子之大幸,华夏之大幸啊!”
天子面露笑容,频频点头,座下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姬政举杯道:“政既为周室长子,我自当以身作则,以华夏之兴盛为己任!”
说罢,姬政举杯尽饮,座下众人也纷纷举杯。
这时,与太师同样位列三公却素来不和的太傅起身祝酒,说道:“以臣所见,王子任虽然年岁略小,却胸怀天下,心系子民。以百姓之忧为忧,以万民之乐为乐,有王子如此,那才是社稷之福啊!”
天子虽然点头认同,脸上的笑容却收敛了起来。
王子任一眼便看出了天子脸上的细微变化,虽然心中不悦,却还是举杯向姬政敬酒道:“兄长游历民间二十年,比我更能体味百姓疾苦,所以,日后还请兄长多多提醒。”
说罢,王子任举杯尽饮。姬政也举起酒杯,心中暗暗赞叹三弟的城府。短短一句话,不仅不动声色的彰显了他的谦逊态度,更是揭露了自己因身世而流落民间的短处,而那句“多多提醒”,更像是未来的君王对于臣子的叮嘱。
姬政饮下杯中酒,用余光看向太师,果然,太师也是一脸凝重,他正凝视着属下,示意其起身祝酒。
接下来,两方势力在酒席上明争暗斗,唇枪舌剑之间尽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眼看这场闹剧愈演愈烈,天子甚是不悦,刚刚准备离席,却见太保大人突然起身,缓缓走至场中。众人不知其意欲何为,纷纷注视着太保大人。
太保大人向天子行礼,义正言辞的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储君,如今太子已然身故,二位王子又早已成年。如果明年开春再不册立新太子,周国必将生乱。周国生乱,则天下大乱!”
天子深吸一口气,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今日宴席,其实列位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不如就开诚布公吧。太保大人,你向来公正,不如就由你来开个头儿,说说看,二位王子之中,你更倾意于谁?”
话音落罢,宫廷之中鸦雀无声,姬政与姬任分别居于天子两侧,二人相对而视,彼此清楚,此时已到生死关头。
沉寂片刻,太保大人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王子任身世正统,而且始终受教于朝堂,二十年来耳濡目染,王室风范不曾偏离,其品行高贵,举止典雅,故而更适合立为太子。”
说罢,太保走向姬任面前,向姬任行礼。
姬任则深深回礼。
太傅也走至姬任面前,向姬任行礼道:“臣,也以为王子任更为合适!”
紧接着,数名朝臣走出席位,立于姬任一侧。
太师见势不妙,急忙走至姬政面前行礼,他来不及多讲,只是高声喊道:“臣以为!王子政更合适!”
太师的党羽纷纷向姬政一侧走去,而太傅的党羽也不示弱,小跑着在姬任面前排成长队。
一时间整个宫廷乱作一团,对立党羽两侧分立,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也必须立即做出选择,或左或右,完全没有中间地带。不多时,周国众臣左右分立,形成了两条泾渭分明的队伍。
看着眼前的闹剧,张循不禁想笑,他低声自语道:“小姬啊,小姬,这难道就是你背弃了一切所追求的东西么?”
此时,两位王子面前各有一条队伍,而队伍人数相差无几。
天子心向姬政,但是看到两边实力相当,内心稍有不悦,却又不能表露。他指着诸侯使者们说道:“既然事已至此,你们也说说看吧。”
赵无恤率先起身,站到姬任一侧,向姬任行礼道:“晋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越国使者见状,赶忙站到姬政一侧,行礼道:“越国愿支持王子政为太子!”
晋国、越国表达主张之后,便是一片鸦雀无声,其他诸侯国使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率先表态。
大殿的气氛一度尴尬,这时,太傅向天子行礼道:“陛下,吴国既为天下霸主,自当为诸侯之表率,请陛下命吴使表态。”
天子眉头微皱,没好气的点了点头。
于是,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席位,寻找吴使的踪影。
只见,在这剑拔弩张的宴席上,竟有一人拎着酒壶,心无旁骛的埋头喝酒。
天子认出此人正是张循,便指着张循问道:“你可是吴使?”
张循微醉起身,行礼道:“在下吴使张循。”
天子点了点头,说道:“我对你有印象,那次弓手比试,是你最先意识到刺客意图。”
张循摆手笑道:“不足挂齿,不足挂齿。若非王子政及时相救,陛下恐怕也难逃一劫啊。所以,陛下还是感谢王子政吧。”
“今日之事,你们吴国是什么态度?”
张循醉眼迷离,纵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可他的眼中却只剩下姬政一人,一时间四目相对,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张循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与这双眼睛相对而视的情景,那时大雪纷飞,他透过窗子,看到这个在雪地里苦练的少年。
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如今,两个人的眼中都再也寻不回当年的稚嫩与单纯,取而代之的是岁月打磨后留下的成熟与无奈。
张循晃晃悠悠的踱着步子,穿过分立两侧的人群走到姬政面前。
他注视着姬政,眼中燃起熊熊怒火,片刻之后,他转过身去,深深吸了一口气,带着醉意指向众人。
“回望百年,诸侯群起纷争,时局混乱,百姓民不聊生!然而众生之所求,无非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世道如此,究其根本,皆因人心之不古。我王胸怀天下,心系周室,即位至今,从无一日之懈怠。十余年来,扫八荒,清六合,平定天下,威震四海,方得诸侯归心,同举为天下霸主!”
“黄池会盟之时,我王歃血盟誓,上辅天子,下安诸侯,若有不忠周室之人,我国自当以移山填海之力,翻天覆地之能,将其碾成齑粉,以保全天下之太平!”
“然而王子政,身为周室血脉,竟不以天下大势为己任,私下与越国联姻,染指未化之国,携领蛮荒之众,肆意攻伐杀戮,致使人间再添战乱,百姓无故惨死。”
“如此作为,是置百姓于何在?!置天下于何在?!而且王子政率军暗中偷袭,哪有君子之风?!倘若王子政日后成为天下之共主,势必败坏道德,亲信小人,魑魅魍魉横行朝堂,届时世风日下,天下必然大乱!因而,我们吴国断然不会认同王子政!”
说罢,张循大步跨至姬任一侧,并向姬任郑重行礼道:“吴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紧接着,宋国使者起身道:“宋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秦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楚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蔡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于是,各路诸侯纷纷表态支持姬任,就连曾与越国短暂结盟的齐国此时也站在了姬任一边。
最后,除了越国愿意支持姬政外,其他诸侯全都站在了姬任一边。两条队伍一长一短,姬政处于绝对劣势。姬任洋洋得意,姬政则面露难色,看来这下生死已定,姬政恐怕无力回天了。
此后,姬政入住皇宫,并在越国的倾力支持和太师的带领下,活跃于洛阳政坛之中。短短一个月时间,洛阳天翻地覆,所有权贵、氏族都不得不在姬政和姬任之间选择一方,就连各路诸侯也纷纷明确了各自的立场。
转眼中秋,天气微凉,金灿灿的土地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九月十五日,天子邀请各路诸侯,于洛阳北郊的地坛举行丰收祭典。
这一天,秋高气爽,惠风和畅,四方形的地坛上飘起冉冉香火。只见祭坛上摆有三只巨鼎,鼎**有三牲,另有五只铜鬲,鬲中奉有五谷。此外,坛中祭有六器,此六器以玉制成,祭祀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各路诸侯纷纷派来使者,众人齐聚祭坛之下,等待着周室宗族的出现。这些使者都是诸侯国中的权贵之人,他们彼此之间也很是熟悉。此时,众人正弹冠相庆,相谈甚欢,当然,谈论的话题也自然离不开周室太子的人选。
“我听说这个姬政是私生子呀,虽然他年长一些,但身世来讲,还是姬任王子更有优势。”
“不对,虽然姬政是私生子,但毕竟是周室后代,血脉来讲,都是一样的,自古立长不立幼,我觉得还是姬政希望更大。”
“没错,听说这个姬任王子可是个心狠手辣的人啊,上次黄池会盟,他一把大火把两个兄长都给烧了,要不是姬政命大啊,这太子之位就没人能跟他竞争了。”
“胡说,传闻那火是姬政的苦肉计啊,目的就是陷害三王子,反正我们国家会支持姬任王子!这个姬政是什么东西?二十年来都没听说过他,真不知道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你们一个弹丸小国支持不支持有什么用?人家姬政现在是越国驸马!”
“越国不也是屁大个诸侯么?”
“不是呀,越国刚刚战胜了吴国啊,现在可不容小觑呀!”
张循默默听着其他使者的争论,表面上仍旧波澜不惊,内心却充斥着痛苦和愤怒。这一次,他特意向吴王申请前来洛阳,为的就是与姬政面对面了结过往的是非恩怨。
这时,一人凑到张循面前,行礼道:“张将军,别来无恙啊。”
张循这才从凌乱的思绪中抽出神来,抬眼一看,面前行礼之人正是晋国使者赵无恤。
张循回礼道:“赵大人。”
赵无恤笑道:“在下听闻张将军与姬政王子关系甚好,同门之情亲如骨肉兄弟。呵呵,不知这消息是否属实呀?”
张循不置可否,笑问道:“是又怎样?不是又怎样?”
“哈哈,没什么,没什么,我就是问问,在下也想打探一下吴国的态度嘛。其实大家都明白,此番天子邀请各路诸侯前来,就是想试探一下诸侯们的意思。”
“哼,你是说新立太子之事?”
“没错,明年开春就必须新立太子了,至于立谁,天子总要听听大家的意见。”
“这是周室家事,与诸侯何干?”
“哈哈,张将军,何必揣着明白装糊涂呢?”赵无恤大笑,拍了拍张循的肩膀,“那我就直说吧,黄池会盟之时,越国趁机偷袭姑苏,如此深仇大恨,我就不信吴王还能支持一个越国驸马?但是张将军与姬政情同手足,按说吴王派谁来,也不该派张将军来啊?所以,我就有点想不明白了,吴国的态度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张将军的态度又是什么样的呢?”
“哼,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哈哈,好,我相信吴王应该能想得明白这其中的利与弊。”
这时,礼乐响起,周室宗族率领仪仗缓缓向祭坛走来。众使者急忙各归其位,列队迎接。
天子步入祭坛,两位王子身穿锦绣礼服,紧随其后。
某一个瞬间,姬政与张循擦肩而过,两人虽未对视,却都感知到了对方的存在。而这样的存在却早已与以往不同,曾经的亲密无间,此时是何等疏离陌生;曾经的兄弟之情,此时暗含着愤怒与憎恨。
天子来到祭坛上,将新收获的谷物祭于苍璧之中,以此礼敬上苍。接下来,姬政也取来新谷,祭于黄琮之中,以此礼敬大地。随后,天子命姬政主持祭祀,姬任则在立于一旁,并无祭祀之礼。
时至晌午,丰收祭典结束,天子于宫廷宴请洛阳权贵及诸侯使者。酒宴上,天子仍命姬政主持,自己则安心享用美酒佳肴。
宴席正酣,太师起身祝酒,说道:“王子政,贤明仁德,腹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王子如此,实在是天子之大幸,华夏之大幸啊!”
天子面露笑容,频频点头,座下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
姬政举杯道:“政既为周室长子,我自当以身作则,以华夏之兴盛为己任!”
说罢,姬政举杯尽饮,座下众人也纷纷举杯。
这时,与太师同样位列三公却素来不和的太傅起身祝酒,说道:“以臣所见,王子任虽然年岁略小,却胸怀天下,心系子民。以百姓之忧为忧,以万民之乐为乐,有王子如此,那才是社稷之福啊!”
天子虽然点头认同,脸上的笑容却收敛了起来。
王子任一眼便看出了天子脸上的细微变化,虽然心中不悦,却还是举杯向姬政敬酒道:“兄长游历民间二十年,比我更能体味百姓疾苦,所以,日后还请兄长多多提醒。”
说罢,王子任举杯尽饮。姬政也举起酒杯,心中暗暗赞叹三弟的城府。短短一句话,不仅不动声色的彰显了他的谦逊态度,更是揭露了自己因身世而流落民间的短处,而那句“多多提醒”,更像是未来的君王对于臣子的叮嘱。
姬政饮下杯中酒,用余光看向太师,果然,太师也是一脸凝重,他正凝视着属下,示意其起身祝酒。
接下来,两方势力在酒席上明争暗斗,唇枪舌剑之间尽是尔虞我诈,你死我活。
眼看这场闹剧愈演愈烈,天子甚是不悦,刚刚准备离席,却见太保大人突然起身,缓缓走至场中。众人不知其意欲何为,纷纷注视着太保大人。
太保大人向天子行礼,义正言辞的说道:“国家不可一日没有储君,如今太子已然身故,二位王子又早已成年。如果明年开春再不册立新太子,周国必将生乱。周国生乱,则天下大乱!”
天子深吸一口气,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今日宴席,其实列位都心知肚明。既然如此,不如就开诚布公吧。太保大人,你向来公正,不如就由你来开个头儿,说说看,二位王子之中,你更倾意于谁?”
话音落罢,宫廷之中鸦雀无声,姬政与姬任分别居于天子两侧,二人相对而视,彼此清楚,此时已到生死关头。
沉寂片刻,太保大人开口道:“陛下!臣以为,王子任身世正统,而且始终受教于朝堂,二十年来耳濡目染,王室风范不曾偏离,其品行高贵,举止典雅,故而更适合立为太子。”
说罢,太保走向姬任面前,向姬任行礼。
姬任则深深回礼。
太傅也走至姬任面前,向姬任行礼道:“臣,也以为王子任更为合适!”
紧接着,数名朝臣走出席位,立于姬任一侧。
太师见势不妙,急忙走至姬政面前行礼,他来不及多讲,只是高声喊道:“臣以为!王子政更合适!”
太师的党羽纷纷向姬政一侧走去,而太傅的党羽也不示弱,小跑着在姬任面前排成长队。
一时间整个宫廷乱作一团,对立党羽两侧分立,那些原本摇摆不定的官员也必须立即做出选择,或左或右,完全没有中间地带。不多时,周国众臣左右分立,形成了两条泾渭分明的队伍。
看着眼前的闹剧,张循不禁想笑,他低声自语道:“小姬啊,小姬,这难道就是你背弃了一切所追求的东西么?”
此时,两位王子面前各有一条队伍,而队伍人数相差无几。
天子心向姬政,但是看到两边实力相当,内心稍有不悦,却又不能表露。他指着诸侯使者们说道:“既然事已至此,你们也说说看吧。”
赵无恤率先起身,站到姬任一侧,向姬任行礼道:“晋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越国使者见状,赶忙站到姬政一侧,行礼道:“越国愿支持王子政为太子!”
晋国、越国表达主张之后,便是一片鸦雀无声,其他诸侯国使者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也不愿意率先表态。
大殿的气氛一度尴尬,这时,太傅向天子行礼道:“陛下,吴国既为天下霸主,自当为诸侯之表率,请陛下命吴使表态。”
天子眉头微皱,没好气的点了点头。
于是,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席位,寻找吴使的踪影。
只见,在这剑拔弩张的宴席上,竟有一人拎着酒壶,心无旁骛的埋头喝酒。
天子认出此人正是张循,便指着张循问道:“你可是吴使?”
张循微醉起身,行礼道:“在下吴使张循。”
天子点了点头,说道:“我对你有印象,那次弓手比试,是你最先意识到刺客意图。”
张循摆手笑道:“不足挂齿,不足挂齿。若非王子政及时相救,陛下恐怕也难逃一劫啊。所以,陛下还是感谢王子政吧。”
“今日之事,你们吴国是什么态度?”
张循醉眼迷离,纵然所有人的目光都注视着他,可他的眼中却只剩下姬政一人,一时间四目相对,似有千言万语,却无从说起。
张循永远不会忘记第一次与这双眼睛相对而视的情景,那时大雪纷飞,他透过窗子,看到这个在雪地里苦练的少年。
一晃眼,十五年过去了,如今,两个人的眼中都再也寻不回当年的稚嫩与单纯,取而代之的是岁月打磨后留下的成熟与无奈。
张循晃晃悠悠的踱着步子,穿过分立两侧的人群走到姬政面前。
他注视着姬政,眼中燃起熊熊怒火,片刻之后,他转过身去,深深吸了一口气,带着醉意指向众人。
“回望百年,诸侯群起纷争,时局混乱,百姓民不聊生!然而众生之所求,无非天下太平,安居乐业。”
“世道如此,究其根本,皆因人心之不古。我王胸怀天下,心系周室,即位至今,从无一日之懈怠。十余年来,扫八荒,清六合,平定天下,威震四海,方得诸侯归心,同举为天下霸主!”
“黄池会盟之时,我王歃血盟誓,上辅天子,下安诸侯,若有不忠周室之人,我国自当以移山填海之力,翻天覆地之能,将其碾成齑粉,以保全天下之太平!”
“然而王子政,身为周室血脉,竟不以天下大势为己任,私下与越国联姻,染指未化之国,携领蛮荒之众,肆意攻伐杀戮,致使人间再添战乱,百姓无故惨死。”
“如此作为,是置百姓于何在?!置天下于何在?!而且王子政率军暗中偷袭,哪有君子之风?!倘若王子政日后成为天下之共主,势必败坏道德,亲信小人,魑魅魍魉横行朝堂,届时世风日下,天下必然大乱!因而,我们吴国断然不会认同王子政!”
说罢,张循大步跨至姬任一侧,并向姬任郑重行礼道:“吴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紧接着,宋国使者起身道:“宋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秦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楚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蔡国愿支持王子任为太子!”
于是,各路诸侯纷纷表态支持姬任,就连曾与越国短暂结盟的齐国此时也站在了姬任一边。
最后,除了越国愿意支持姬政外,其他诸侯全都站在了姬任一边。两条队伍一长一短,姬政处于绝对劣势。姬任洋洋得意,姬政则面露难色,看来这下生死已定,姬政恐怕无力回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