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比尔·盖茨来访(2)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操作系统的绝对霸权地位给微软带来了很多其他好处。微软早期开发的应用,比如Word(文字处理程序)和Excel(电子表格软件)从设计之初就是与MS-DOS和后来的Windows相兼容的,与其他办公软件开发商比如WordPerfect(完美文书)和Lotus(莲花)相比,微软显然占了上风。1990年,盖茨将所有办公软件打包成Microsoft Office销售,Office的大卖让其他软件开发商只能靠边站了。到1991年,微软成为毫无争议的软件霸主,比尔还有更大的野心,他即将带领微软走向更高的巅峰,能够制约微软的只有美国政府了。
盖茨的成功也改变了公众对他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微软只不过是IBM和苹果的供应商,地位远不及IBM与苹果。那时,史蒂夫才是电脑产业的代言人,公司上市后,他的身价为2.56亿美元。1986年3月微软上市后,盖茨持有的45%的股权让他的身价达到了3.5亿美元。到这次采访时,盖茨的财富已经步入10亿美元的行列,是这群超级富豪中最年轻的一位。而史蒂夫的财富却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后不断缩水,在比尔称雄的个人电脑产业,史蒂夫的影响力似乎越来越弱。
从理论上讲,这两个人很可能会在采访时互掐,毕竟两位是竞争对手,对手见面分外眼红,而且两人的脾气都不太好。
很多人已经忘了比尔·盖茨也是个脾气很大的人。2000年卸任微软CEO后,比尔逐渐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慈善家的形象,在公众看来,他就如同一位年长的前辈,思维缜密、富有爱心、目标明确,为解决教育和公共卫生的巨大难题而奔走,比如投资疟疾的治疗方案、敦促发展中国家抗击艾滋病、推广干净饮用水、帮助农民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等。早在1991年,比尔已经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当然年长这一点除外),不过那时候,他还在电脑产业厮杀,他想让Windows无处不在、占据每一台电脑设备,他一直很担心自己试图打造的铜墙铁壁会出现漏洞,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这是我听过的最蠢的分析,”他对一位同事厉声说道,因为这位同事做的业务分析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生气地摇着头,嘴里嘀咕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比尔总是觉得他是会议室里最聪明的人,当然可能事实真的如此。他愿意向同事解释自己做某个决策的原因,但只解释一遍,对于那些听了一遍听不懂、还需要解释第二次的同事,只能自求多福了。比尔很可能会出言挖苦对方,爆发出的愤怒可能会出其不意地带给对方毁灭性的打击。
在公众场合,两人经常互相攻击,并且乐此不疲,未来很多年都是如此。史蒂夫攻击比尔是个毫无审美品位与创意的俗人,终其一生,史蒂夫都是如此看待比尔的。史蒂夫一再告诉我,比尔除了砸钱、砸人力之外,根本不懂其他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微软会如此混乱、如此平庸。(史蒂夫愉快地忽略了自己在NeXT的大手大脚。)比尔攻击史蒂夫自取灭亡,总是做些愚蠢的决定,他始终认为NeXT的产品毫无价值。到了90年代末,史蒂夫支持美国司法部打击微软的垄断,盖茨则把史蒂夫归到“失败者”之列,喋喋不休地“抱怨”微软实至名归的成功。
不过,在那个7月的周日,两位都比较克制,没产生什么摩擦,也没有公开评论双方财富与地位的巨大差异。史蒂夫太骄傲了,不可能承认比尔的卓越成就,比尔则表现得彬彬有礼,没有对史蒂夫最近的厄运幸灾乐祸。他们表现出了对彼此的尊重,也了解彼此的优点。当天,两人之间并没有利害关系,还有《财富》这家主流商业周刊的记者在旁打圆场,因此两人都没有爆发出负面情绪。
即使偶尔有攻击对方的言论,说得也比较委婉。约翰·斯卡利想把苹果操作系统的使用许可卖给其他电脑生产商,让它们生产克隆苹果电脑,比尔攻击了斯卡利的做法,这时史蒂夫抓住机会既攻击了斯卡利,也攻击了比尔。“我对于生产标准化的个人计算机没什么兴趣,”史蒂夫说道,批评了比尔将电脑标准化的做法,“几千万人无可奈何地用着二流电脑,电脑的品质本应该高得多。”这段话引出了两人之间唯一的一次互相侮辱,不过两人都觉得这段对话很有趣。史蒂夫认为微软的垄断阻碍了产业的创新,他说,“在MS-DOS操作系统的世界里,几百家公司正在生产个人计算机。”
“没错。”比尔答道。
“还有几百家公司在为个人计算机编写软件应用。”
“没错。”
“但这些人都必须通过一个叫微软的小孔口才能互相交互。”
“这是个大孔口,”比尔答道,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笑着说,“这个孔口在不断扩大……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孔口,不应该用这个词。”
“以前用的就是这个词。”史蒂夫说道,像个孩子般咧嘴而笑。
“哪个孔口?”比尔问道,同样咧嘴而笑,把身子前倾坐直了一点,“不管怎样……”
相比较而言,史蒂夫的想法比较多变,比尔的观点则始终如一。对于未来电脑产业的发展,比尔有着清晰的看法。“我1975年刚创建微软时,”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自己的远见卓识只不过是人人都能看到的事实,“认为电脑产业有两个技术重点,一个是芯片,另一个是软件。”他继续补充道,“我的战略始终如一,微软的目标也始终如一,那就是为个人电脑建立标准。”他并没有为微软的垄断地位而感到抱歉,也没有公开承认微软的垄断,他坚定地认为标准化的微软操作系统和英特尔芯片事实上让各方都受益颇多。“消费者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享受到最新的芯片技术,”他说,“英特尔推出一款全新的微处理芯片后,200家电脑生产商在几周后就能生产出新机器,消费者能够非常方便地买到最新款电脑。软件同样如此,因为销量巨大,比5年前好10倍的软件其售价几乎和5年前一样。即使消费者想买一些比较小众的软件,选择也很多。”
史蒂夫当时的发展路径并不明确,其观点自然比较多变。他愿意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错误,甚至认同比尔的看法,觉得苹果当时应该更加重视IBM的个人计算机。史蒂夫接着这个话头继续说道,“决定苹果在80年代地位的并不是麦金塔。”他说道,“麦金塔产生了积极影响,Apple III则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是我在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发现,一个产品就如同脱缰的野马,跑出了消费者要求的路径,Apple III的推出比预计晚了8个月,做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成本也比设想的高得多。如果我们能如期推出Apple III,把Apple III作为Apple II的升级版本,让Apple III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情况也许会大不相同。但是现实没有如果。”他明确承认自己要为Apple III的失败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Apple III团队里最优秀的人拉了过来,让他们研究如何把我在施乐看到的技术变成现实,这也是Apple III会失败的原因之一。”
承认错误对史蒂夫来说非同寻常。他很少反省自己的错误,但在这次采访中却如此坦诚,而且还是在一位大家公认的电脑产业领袖面前承认错误,当然,史蒂夫本人并不承认比尔是行业领袖。谈到后来,史蒂夫还拿出了从《新闻周刊》里撕下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写道史蒂夫和比尔不再是朋友,史蒂夫想确认比尔没有因此生气,“我把这篇文章撕了下来,其实在这次采访前我就想给你打电话的,”他说道,像律师一样挥舞着手里的报道,“这根本不是事实,不知道记者是从哪里搞来的消息。”
操作系统的绝对霸权地位给微软带来了很多其他好处。微软早期开发的应用,比如Word(文字处理程序)和Excel(电子表格软件)从设计之初就是与MS-DOS和后来的Windows相兼容的,与其他办公软件开发商比如WordPerfect(完美文书)和Lotus(莲花)相比,微软显然占了上风。1990年,盖茨将所有办公软件打包成Microsoft Office销售,Office的大卖让其他软件开发商只能靠边站了。到1991年,微软成为毫无争议的软件霸主,比尔还有更大的野心,他即将带领微软走向更高的巅峰,能够制约微软的只有美国政府了。
盖茨的成功也改变了公众对他的印象。20世纪80年代初,微软只不过是IBM和苹果的供应商,地位远不及IBM与苹果。那时,史蒂夫才是电脑产业的代言人,公司上市后,他的身价为2.56亿美元。1986年3月微软上市后,盖茨持有的45%的股权让他的身价达到了3.5亿美元。到这次采访时,盖茨的财富已经步入10亿美元的行列,是这群超级富豪中最年轻的一位。而史蒂夫的财富却在一次又一次失败的尝试后不断缩水,在比尔称雄的个人电脑产业,史蒂夫的影响力似乎越来越弱。
从理论上讲,这两个人很可能会在采访时互掐,毕竟两位是竞争对手,对手见面分外眼红,而且两人的脾气都不太好。
很多人已经忘了比尔·盖茨也是个脾气很大的人。2000年卸任微软CEO后,比尔逐渐把自己塑造成一位慈善家的形象,在公众看来,他就如同一位年长的前辈,思维缜密、富有爱心、目标明确,为解决教育和公共卫生的巨大难题而奔走,比如投资疟疾的治疗方案、敦促发展中国家抗击艾滋病、推广干净饮用水、帮助农民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影响等。早在1991年,比尔已经具备了上述这些特点(当然年长这一点除外),不过那时候,他还在电脑产业厮杀,他想让Windows无处不在、占据每一台电脑设备,他一直很担心自己试图打造的铜墙铁壁会出现漏洞,让竞争对手有机可乘。“这是我听过的最蠢的分析,”他对一位同事厉声说道,因为这位同事做的业务分析没有达到他的预期,他生气地摇着头,嘴里嘀咕道,“简直是胡说八道。”比尔总是觉得他是会议室里最聪明的人,当然可能事实真的如此。他愿意向同事解释自己做某个决策的原因,但只解释一遍,对于那些听了一遍听不懂、还需要解释第二次的同事,只能自求多福了。比尔很可能会出言挖苦对方,爆发出的愤怒可能会出其不意地带给对方毁灭性的打击。
在公众场合,两人经常互相攻击,并且乐此不疲,未来很多年都是如此。史蒂夫攻击比尔是个毫无审美品位与创意的俗人,终其一生,史蒂夫都是如此看待比尔的。史蒂夫一再告诉我,比尔除了砸钱、砸人力之外,根本不懂其他的解决办法,这也是为什么微软会如此混乱、如此平庸。(史蒂夫愉快地忽略了自己在NeXT的大手大脚。)比尔攻击史蒂夫自取灭亡,总是做些愚蠢的决定,他始终认为NeXT的产品毫无价值。到了90年代末,史蒂夫支持美国司法部打击微软的垄断,盖茨则把史蒂夫归到“失败者”之列,喋喋不休地“抱怨”微软实至名归的成功。
不过,在那个7月的周日,两位都比较克制,没产生什么摩擦,也没有公开评论双方财富与地位的巨大差异。史蒂夫太骄傲了,不可能承认比尔的卓越成就,比尔则表现得彬彬有礼,没有对史蒂夫最近的厄运幸灾乐祸。他们表现出了对彼此的尊重,也了解彼此的优点。当天,两人之间并没有利害关系,还有《财富》这家主流商业周刊的记者在旁打圆场,因此两人都没有爆发出负面情绪。
即使偶尔有攻击对方的言论,说得也比较委婉。约翰·斯卡利想把苹果操作系统的使用许可卖给其他电脑生产商,让它们生产克隆苹果电脑,比尔攻击了斯卡利的做法,这时史蒂夫抓住机会既攻击了斯卡利,也攻击了比尔。“我对于生产标准化的个人计算机没什么兴趣,”史蒂夫说道,批评了比尔将电脑标准化的做法,“几千万人无可奈何地用着二流电脑,电脑的品质本应该高得多。”这段话引出了两人之间唯一的一次互相侮辱,不过两人都觉得这段对话很有趣。史蒂夫认为微软的垄断阻碍了产业的创新,他说,“在MS-DOS操作系统的世界里,几百家公司正在生产个人计算机。”
“没错。”比尔答道。
“还有几百家公司在为个人计算机编写软件应用。”
“没错。”
“但这些人都必须通过一个叫微软的小孔口才能互相交互。”
“这是个大孔口,”比尔答道,身子向后靠在椅子上,笑着说,“这个孔口在不断扩大……其实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孔口,不应该用这个词。”
“以前用的就是这个词。”史蒂夫说道,像个孩子般咧嘴而笑。
“哪个孔口?”比尔问道,同样咧嘴而笑,把身子前倾坐直了一点,“不管怎样……”
相比较而言,史蒂夫的想法比较多变,比尔的观点则始终如一。对于未来电脑产业的发展,比尔有着清晰的看法。“我1975年刚创建微软时,”他轻描淡写地说道,仿佛自己的远见卓识只不过是人人都能看到的事实,“认为电脑产业有两个技术重点,一个是芯片,另一个是软件。”他继续补充道,“我的战略始终如一,微软的目标也始终如一,那就是为个人电脑建立标准。”他并没有为微软的垄断地位而感到抱歉,也没有公开承认微软的垄断,他坚定地认为标准化的微软操作系统和英特尔芯片事实上让各方都受益颇多。“消费者能够以非常快的速度享受到最新的芯片技术,”他说,“英特尔推出一款全新的微处理芯片后,200家电脑生产商在几周后就能生产出新机器,消费者能够非常方便地买到最新款电脑。软件同样如此,因为销量巨大,比5年前好10倍的软件其售价几乎和5年前一样。即使消费者想买一些比较小众的软件,选择也很多。”
史蒂夫当时的发展路径并不明确,其观点自然比较多变。他愿意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错误,甚至认同比尔的看法,觉得苹果当时应该更加重视IBM的个人计算机。史蒂夫接着这个话头继续说道,“决定苹果在80年代地位的并不是麦金塔。”他说道,“麦金塔产生了积极影响,Apple III则造成了负面影响。这是我在职业生涯中第一次发现,一个产品就如同脱缰的野马,跑出了消费者要求的路径,Apple III的推出比预计晚了8个月,做了很多不必要的设计,成本也比设想的高得多。如果我们能如期推出Apple III,把Apple III作为Apple II的升级版本,让Apple III更加符合企业的需求,情况也许会大不相同。但是现实没有如果。”他明确承认自己要为Apple III的失败承担一定的责任:“我把Apple III团队里最优秀的人拉了过来,让他们研究如何把我在施乐看到的技术变成现实,这也是Apple III会失败的原因之一。”
承认错误对史蒂夫来说非同寻常。他很少反省自己的错误,但在这次采访中却如此坦诚,而且还是在一位大家公认的电脑产业领袖面前承认错误,当然,史蒂夫本人并不承认比尔是行业领袖。谈到后来,史蒂夫还拿出了从《新闻周刊》里撕下的一篇报道,这篇报道写道史蒂夫和比尔不再是朋友,史蒂夫想确认比尔没有因此生气,“我把这篇文章撕了下来,其实在这次采访前我就想给你打电话的,”他说道,像律师一样挥舞着手里的报道,“这根本不是事实,不知道记者是从哪里搞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