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齐是个有故事的人,1333年的状元郎,步入仕途后,凭借公正廉明和罕见的做官手腕坐到了高邮行政长官的高位。在高邮,李齐雷厉风行,对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曾单枪匹马追捕盗马贼,名噪江浙。他后来被张士诚杀掉,临死前,张士诚要他下跪,他说出了让天下人动容的一句话:“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
不过,当他去泰州招安张士诚时,从未想过自己一年后会说出那句震烁千古的名言来。
李齐对张士诚的印象并不好,张士诚是个一脸阴郁、沉默寡言的人。他的眼神发滞,很少看到他笑。李齐后来说:“张士诚这人虽然重诺,但他是个不被诺言束缚的人。”
二人谈了很久,张士诚最终同意接受招安。李齐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说:“那我就回去报告这件喜事。”但张士诚却不让他走,非但不让他走,还把他关进了泰州的监狱里。
后来,李齐虽然逃出泰州,但张士诚已经攻破了兴化(今江苏兴化),接着又轻松地拿下了高邮。李齐当时不在高邮,快马加鞭回来解救高邮时,已经晚了。
元政府再向张士诚抛出橄榄枝,张士诚就想到了从泰州跑出去的李齐。他对元政府说:“只要李知府来,我就投降。”李齐深吸一口气,走进了高邮城。张士诚却闭口不谈投降的事,元政府似乎忘了高邮城里还有个李齐,调集精兵猛攻高邮。
张士诚就把李齐从宾座上拉到城墙上,当人质,还要李齐下跪。李齐不跪,所以有了那句动人心魄的名言。
现在,张士诚在高邮城中严防死守,高邮城外元朝兵团源源不断地在集结,张士诚自革命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因为他的克星宰相脱脱正飞驰在来高邮的路上。
关于张士诚,还有一点补充。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革命成功后,他认为这名字全是数字,不能体现威严。所以就让刘伯温的师兄施耐庵给起个响亮的名字。施耐庵这人对张士诚印象不佳,所以就给取了“士诚”这两个字。其实,这是骂了张士诚。这两个字出自《孟子》,原文是:“士,诚小人也”。
由于古书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成了“张士诚小人也”。
但当时张士诚可能不知道,后来朱元璋知道了,知识分子都是蔫了吧唧的坏,这可能是后来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心理基础。
为脱脱喝彩
脱脱是元顺帝时期权臣伯颜的侄子,伯颜把他收为义子。但脱脱看不惯义父伯颜的专横跋扈,所以联合元顺帝驱逐了伯颜,自己成为权臣。
脱脱是个事业心极重的人,又受过中国儒家教育的训练,所以掌握大权后,面对越来越糜烂的局势,进行了一次改革。脱脱的改革可圈可点,比如整顿吏治、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当一丝曙光即将要呈现时,脱脱却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修黄河。结果,引起了刘福通等人的革命,改革成果自然而然地付诸东流。
江南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时,脱脱焦头烂额,有时候甚至亲自上阵。比如1352年阴历八月,他就亲自领兵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对革命家李二进行平叛。
李二占徐州城简直就是个神话故事。李二是邳州(今江苏邳州)人,家境殷实。某年,邳州灾荒,李二就把家里的一仓芝麻全拿出来赈济灾民,民间送其绰号“芝麻李”。1351年秋天,他深受刘福通革命的影响,热血沸腾地和七个好兄弟歃血为盟,在徐州萧县(今安徽宿州市萧县)宣布革命。然后带着三人佯称是“河工”,进入徐州城。晚上时,徐州城里的四人在街上敲锣打鼓,点起烟火。城外的四人也敲锣打鼓,点起烟火,如此内外鼓噪,徐州城里的官兵吓得魂不附体,居然束手听命,李二就用这七个人占领了徐州城。之后对周边地区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袭击,地盘逐渐扩大,于是就以徐州为根据地,做起大王来。
神话故事所以是神话,就是因为它只能出现一次,所以当脱脱领着中央政府的精锐来到徐州后,经过几场交战,李二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创造神话了,就开城投降。脱脱押解李二到达雄州后,处决了李二。
徐州剿匪让脱脱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所有蒙古人都认为,脱脱将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所以当张士诚百忙之中在高邮称帝建立大周政权后,脱脱自然就成了消灭张士诚的最佳人选。
脱脱调集各个北方行省的精锐部队,还从西域征调了一批特种兵,共计四十万人马,宣称一百万,浩浩荡荡地杀向高邮城。史料记载说,这次出兵,旌旗蔽日,万马奔腾,战鼓震碎了胆小鬼的耳朵,自元王朝建立以来,在本土作战从未有过如此风光的出军盛况。
不过,这是表面风光。脱脱在誓师时,突然起了一阵怪风把帅旗拦腰折断。他的属下大惊失色,说:“这是大败的征兆。”脱脱平静地说:“我们要败也不是败给张士诚那小子,而是另有其人。”脱脱所说的另有其人,正是他在改革中得罪的一批权贵。脱脱前脚刚迈出大都,他们就开始在元顺帝耳边说脱脱的坏话。
元中央政府何以对张士诚如此重视,这次出师几乎是砸锅卖铁?其实,不是重视张士诚,而是重视张士诚占据的高邮城。高邮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连接着南北驿道,高邮如果在他人的掌控中,那元政府就等于被人卡住了脖子,吃不下去东西,迟早饿死。
张士诚占高邮城时,从来没想过自己坐在了火药库上。所以当脱脱的四十万兵团兵临高邮城下时,张士诚大惑不解。他自言自语道:“刘福通、徐寿辉,还有那个狡黠如狐狸的方国珍,哪一个不比我混得好?这鞑子喜欢拿软柿子捏啊!”他手底下几个半瓶子谋士此时说:“我们当初应该攻扬州,扬州城里富,而且不会引人注意。现在,高邮成了烫手的山芋了。”
张士诚非常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于是穿上重甲,被人抬到高邮城上,要脱脱答话。他问脱脱:“为何来攻我?”脱脱回答:“凡谋逆的人,都要被我诛杀,先杀了你,再找其他人。”
脱脱的回答仍然不能使张士诚满意,但脱脱的攻击让他非常满意。自脱脱下令第一次攻城后,就保持着持续不断的攻击。脱脱的攻击越来越强悍,张士诚的防御越来越脆弱。
从脱脱宰相那双高瞻远瞩的眼中看去,高邮城实在不堪一击。高邮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所建,建它的初衷并没有把它当成城市,而是当成邮局。所以只是简单地筑了一座大高台,顺手一圈,说:“这里将是咱们秦国在南方最大的邮局。”于是,高邮就诞生了。高邮城虽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但因为先天不足,所以到元代时,仍然是个小城。在脱脱眼中,它像是个小家碧玉,弱不禁风。
不过,脱脱之所以短时间内无法攻陷,是因为张士诚的顽强抵抗,还有高邮城的城墙向外倾斜,这就使得攀爬不那么容易。脱脱动用了当时世界上所能有的全部攻城器械,飞桥、云梯、巢车、临冲吕公车。还有撞击城门的搭车、钩撞车、火车、鹅鹘车,偶尔还会动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回回炮,那玩意其实是个大铁球,被火药催发,冲出炮筒,在空中发出夺人心魄的叫声,砸到街上,就是一个大天坑。砸到人群中,人就成了照片。
但即使这样,脱脱的攻城兵团还是无法进入高邮城一步。张士诚在紧张的守城中,还让人趁乱从城墙上坠下,去他的几个据点六合、盐城和兴化搬救兵。脱脱大怒,分出一支兵团,一股荡平了六合、盐城和兴化。他是个做起事来专心致志的人,所以他也希望张士诚聚精会神地守城,别胡思乱想、三心二意。
张士诚不能不胡思乱想,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活着的士兵越来越少,士兵的武器,尤其是羽箭屈指可数。城里的百姓也开始有不同声音,认为这样死守倒不如投降,因为他们虽然在城里,但并不安全,在家中躲藏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大铁球,一家子就被连窝端了。张士诚不得不分出一支部队在城内维稳。
现在,张士诚绝对地处于绝望的位置,想要翻身,恐怕只有天降奇迹。
刘伯温在脱脱围攻高邮城的两个月后,得知了张士诚的尴尬,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为元王朝能在此危急时刻出现了这样一位伟大人物而激动得流下泪水。
但他激动的泪水还未风干,高邮城下出现了奇迹。
奇迹其实出现在大都,正如脱脱所预料的那样,他不可能败给张士诚,只能败给那些政敌。他的政敌见他两个多月未攻陷高邮,就在元顺帝面前说:“脱脱出师三月,耗费国家钱财,却没有寸土之功。他平时嘴上功夫了得,文韬武略好像都在他舌尖上,怎么一去实践,就不成了呢,是不是故意的?”
元顺帝跳了起来,下诏书斥责脱脱:“浪费国家钱粮,害得我这几个月节衣缩食,你却没有半点让我满意的地方,马上回来,我的国家里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脱脱接到命令后,望着高邮城,叹息落泪。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脱脱不是不知道,但他不能违抗,因为他是个忠贞不贰的人。就在他走后,元顺帝派来了两位在军界毫无影响力的指挥官,于是,在他们辛苦的指挥下,各兵团司令置若罔闻,结果,高邮城下的元朝军队立时阵脚大乱,一哄而散。
张士诚看到元军不战自溃后,高兴得几乎想来几个前后滚翻,带着他仅剩的几千人就冲出了高邮城,元军正在一门心思逃跑,根本不想理会他。结果就是,张士诚不但解了高邮之围,还顺带收复了六合、盐城和兴化。
高邮之战是元朝末年五花八门的革命家们革命的一个转折点,自此后,元政府再也没有力量集结四十万大军。其实高邮之战对革命家们而言,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张士诚以几万人守着个脆弱的小城,却击败了元政府四十万精锐兵团,这象征了什么?象征了革命部队都是有如神助的部队,象征了元王朝的气数已尽。
高邮之战后,刘伯温有好多天不和朋友们游山玩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谁也不理睬,一个人自言自语,他憎恶张士诚这样的造反者,但他更对元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而痛心。
当他听说元政府后来又三番五次地去高邮招降张士诚时,他哭笑不得。一个被人打败的人跑到胜利者那里,要招降人家,这是什么套路?
无能也就罢了,怎么可以如此无耻?
1355年阴历七月十五,刘伯温在普济寺度过了他45岁的生日。那天晚上,刘伯温仰望圆月,四周一片凄惨,他能看到荒唐的月亮在流泪,他能听到淡淡的云彩像鲜血一样汩汩地流动。这就是他当时的心情,他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他对那每年这个时候都一模一样的月亮说:“如果世间事能如你一样,该多好啊。”
元朝的和尚,你不怎么样
刘伯温45岁生日是在普济寺度过的,陪伴他的是一个叫砥上人的和尚。砥上人先是让刘伯温写了首诗,然后又让他为一篇文章写了序。然后二人坐下来,品茶论道。
其实,刘伯温对元朝的和尚一点好感都没有。这事要从蒙古人的信仰说起。蒙古人的信仰是“长生天”。“长生天”的蒙古语为“腾格里”,相当于汉人的玉皇大帝、老天爷。对于这位老天爷,蒙古人的想法是,他高高在上,尘世肮脏,不可能亲自下凡。所以,他在人间必然有代言人。那么,这个代言人是谁呢?成吉思汗以前,所有蒙古部落的酋长都认为自己是代言人。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大家一致都认为,成吉思汗才是他的代言人。成吉思汗也说,“长生天”他老人家要我当他的代言人,我下来之时,他对我说:世人罪孽深重,需要血的洗礼,你必须替我惩罚他们。
这就是蒙古人持续不断四处杀戮的原因,最后,他们真认为自己是老天爷的代表,血腥的杀戮和惩罚人类就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成吉思汗就说过,我高兴的一件事就是看到敌人的老婆和孩子因为失去丈夫和老爹而哭泣。
但如你所知,这只是一种狂热的信仰。狂热的信仰不是信仰,因为它没有根基,正如一棵没有根的树,永远难以生长。当狂热退却,或者是狂热受到阻碍后,这种信仰最先就会被最坚定的信仰者所怀疑。
当然,狂热的人永远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而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美国有个脱口秀主持人,小时候认为自己是上帝,理由是,当他把家搞得乱七八糟时,母亲回来后都会尖叫:“哦,我的上帝!”所以,他认为自己就是上帝。但当他成年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自己欺骗自己好多年,徒留笑柄。
蒙古人东征西讨了一个多世纪后,在日本和安南都吃了亏,所以渐渐安静下来,停止了他们征伐的脚步。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做“长生天”代言人太辛苦,而且在学习了儒家文化后发现,他们的老天爷有点太冷血,大概是为了赎罪吧,他们转身投进了慈悲为怀的佛教怀抱。这个佛教就是藏传佛教,佛教的那些和尚们被称为番僧。藏传佛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元朝的每个皇帝都死心塌地地信仰它,连带着也就信赖和支持保护那些番僧。番僧在元王朝飞扬跋扈,简直让西天的如来佛祖愧疚欲死。
仅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番僧的嚣张跋扈:
公元1308年,有个番僧抢了老百姓的柴草回寺庙里炖鸡,被抢了柴草的百姓告到了父母官李壁那里。李壁正在询问呢,那个番僧竟然从天而降,身后还跟着许多徒弟,拿着棍棒,上前就对衙役们进行殴打,有几个把李壁从办公桌后拖了出来,揪住头发,按倒在地,打得李壁哭爹喊娘。李壁后来包得像个粽子那样亲自去皇帝那里告状,结果是,那个番僧只被象征性地关了两天,就出狱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知道,该番僧混得是最惨的,不然他不会去抢柴草炖鸡。
混得好的番僧就大不一样。他们一出门就是十八人抬轿,鸣锣开道,所过街道,必须空无一人,排场和皇帝出行相差无二。普通人只要一看到他们的轿子,就马上找地方躲起来,连大气都不敢喘,不过也有人不给他们面子。一次,一个番僧出门,鸣锣开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想不到迎面来了同样鸣锣的一队人。番僧勇往直前,对方也没有后退的意思,结果两方就撞上了。番僧暴跳如雷,命令随从动手。对方的随从很少,但人家说了,这是王妃的轿子,也就是说,这轿子里的人不能打。可番僧假装没听见,继续动手,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最后,王妃的人少,自己也被番僧揪下轿子一顿胖揍。番僧把王妃揍得梨花带雨后,得意洋洋地说:“你王妃算个屁,就是皇帝老子,也要受我们的戒敕。”
王妃侥幸活命后,把自己包成个粽子,去老公公皇帝那里告状。皇帝说:“你等着。”可王妃等来的却是一道诏书:“殴打番僧,罪应断手;谩骂番僧,罪该断舌。”
王妃自杀的心都有了,但她老公公很照顾她,说:“念你初犯,既往不咎,以后要小心。”
番僧们如果仅是无法无天,祸害并不大。但他们却腐蚀国家最高领导人,贡献最美的西域女子和最厉害的春药,使皇帝不能正常工作。还利用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渗入到官场,卖官鬻爵,把元政府搞得乌烟瘴气。
刘伯温对和尚没有好感,其实就是对番僧没有好感,也间接地对元王朝的皇帝们那么宠信番僧和藏传佛教难以理解。
在刘伯温看来,纯正的佛教绝对养不出那些畜生不如的番僧。但遗憾的是,纯正的佛教在元王朝已经灭绝,所以刘伯温反番僧,其实也就是在反佛。
李齐是个有故事的人,1333年的状元郎,步入仕途后,凭借公正廉明和罕见的做官手腕坐到了高邮行政长官的高位。在高邮,李齐雷厉风行,对犯罪行为严厉打击,曾单枪匹马追捕盗马贼,名噪江浙。他后来被张士诚杀掉,临死前,张士诚要他下跪,他说出了让天下人动容的一句话:“吾膝如铁,岂肯为贼屈!”
不过,当他去泰州招安张士诚时,从未想过自己一年后会说出那句震烁千古的名言来。
李齐对张士诚的印象并不好,张士诚是个一脸阴郁、沉默寡言的人。他的眼神发滞,很少看到他笑。李齐后来说:“张士诚这人虽然重诺,但他是个不被诺言束缚的人。”
二人谈了很久,张士诚最终同意接受招安。李齐表现出高兴的样子,说:“那我就回去报告这件喜事。”但张士诚却不让他走,非但不让他走,还把他关进了泰州的监狱里。
后来,李齐虽然逃出泰州,但张士诚已经攻破了兴化(今江苏兴化),接着又轻松地拿下了高邮。李齐当时不在高邮,快马加鞭回来解救高邮时,已经晚了。
元政府再向张士诚抛出橄榄枝,张士诚就想到了从泰州跑出去的李齐。他对元政府说:“只要李知府来,我就投降。”李齐深吸一口气,走进了高邮城。张士诚却闭口不谈投降的事,元政府似乎忘了高邮城里还有个李齐,调集精兵猛攻高邮。
张士诚就把李齐从宾座上拉到城墙上,当人质,还要李齐下跪。李齐不跪,所以有了那句动人心魄的名言。
现在,张士诚在高邮城中严防死守,高邮城外元朝兵团源源不断地在集结,张士诚自革命以来第一次遇到了无法克服的困难,因为他的克星宰相脱脱正飞驰在来高邮的路上。
关于张士诚,还有一点补充。张士诚原名叫张九四,革命成功后,他认为这名字全是数字,不能体现威严。所以就让刘伯温的师兄施耐庵给起个响亮的名字。施耐庵这人对张士诚印象不佳,所以就给取了“士诚”这两个字。其实,这是骂了张士诚。这两个字出自《孟子》,原文是:“士,诚小人也”。
由于古书没有标点符号,所以,就成了“张士诚小人也”。
但当时张士诚可能不知道,后来朱元璋知道了,知识分子都是蔫了吧唧的坏,这可能是后来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心理基础。
为脱脱喝彩
脱脱是元顺帝时期权臣伯颜的侄子,伯颜把他收为义子。但脱脱看不惯义父伯颜的专横跋扈,所以联合元顺帝驱逐了伯颜,自己成为权臣。
脱脱是个事业心极重的人,又受过中国儒家教育的训练,所以掌握大权后,面对越来越糜烂的局势,进行了一次改革。脱脱的改革可圈可点,比如整顿吏治、减轻对百姓的剥削。当一丝曙光即将要呈现时,脱脱却在错误的时间做了一件正确的事:修黄河。结果,引起了刘福通等人的革命,改革成果自然而然地付诸东流。
江南革命运动如火如荼时,脱脱焦头烂额,有时候甚至亲自上阵。比如1352年阴历八月,他就亲自领兵到徐州(今江苏徐州)对革命家李二进行平叛。
李二占徐州城简直就是个神话故事。李二是邳州(今江苏邳州)人,家境殷实。某年,邳州灾荒,李二就把家里的一仓芝麻全拿出来赈济灾民,民间送其绰号“芝麻李”。1351年秋天,他深受刘福通革命的影响,热血沸腾地和七个好兄弟歃血为盟,在徐州萧县(今安徽宿州市萧县)宣布革命。然后带着三人佯称是“河工”,进入徐州城。晚上时,徐州城里的四人在街上敲锣打鼓,点起烟火。城外的四人也敲锣打鼓,点起烟火,如此内外鼓噪,徐州城里的官兵吓得魂不附体,居然束手听命,李二就用这七个人占领了徐州城。之后对周边地区进行了一连串的军事袭击,地盘逐渐扩大,于是就以徐州为根据地,做起大王来。
神话故事所以是神话,就是因为它只能出现一次,所以当脱脱领着中央政府的精锐来到徐州后,经过几场交战,李二发现自己再也不能创造神话了,就开城投降。脱脱押解李二到达雄州后,处决了李二。
徐州剿匪让脱脱获得了巨大的声誉,所有蒙古人都认为,脱脱将是力挽狂澜的救世主。所以当张士诚百忙之中在高邮称帝建立大周政权后,脱脱自然就成了消灭张士诚的最佳人选。
脱脱调集各个北方行省的精锐部队,还从西域征调了一批特种兵,共计四十万人马,宣称一百万,浩浩荡荡地杀向高邮城。史料记载说,这次出兵,旌旗蔽日,万马奔腾,战鼓震碎了胆小鬼的耳朵,自元王朝建立以来,在本土作战从未有过如此风光的出军盛况。
不过,这是表面风光。脱脱在誓师时,突然起了一阵怪风把帅旗拦腰折断。他的属下大惊失色,说:“这是大败的征兆。”脱脱平静地说:“我们要败也不是败给张士诚那小子,而是另有其人。”脱脱所说的另有其人,正是他在改革中得罪的一批权贵。脱脱前脚刚迈出大都,他们就开始在元顺帝耳边说脱脱的坏话。
元中央政府何以对张士诚如此重视,这次出师几乎是砸锅卖铁?其实,不是重视张士诚,而是重视张士诚占据的高邮城。高邮城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连接着南北驿道,高邮如果在他人的掌控中,那元政府就等于被人卡住了脖子,吃不下去东西,迟早饿死。
张士诚占高邮城时,从来没想过自己坐在了火药库上。所以当脱脱的四十万兵团兵临高邮城下时,张士诚大惑不解。他自言自语道:“刘福通、徐寿辉,还有那个狡黠如狐狸的方国珍,哪一个不比我混得好?这鞑子喜欢拿软柿子捏啊!”他手底下几个半瓶子谋士此时说:“我们当初应该攻扬州,扬州城里富,而且不会引人注意。现在,高邮成了烫手的山芋了。”
张士诚非常想弄清楚这个问题,于是穿上重甲,被人抬到高邮城上,要脱脱答话。他问脱脱:“为何来攻我?”脱脱回答:“凡谋逆的人,都要被我诛杀,先杀了你,再找其他人。”
脱脱的回答仍然不能使张士诚满意,但脱脱的攻击让他非常满意。自脱脱下令第一次攻城后,就保持着持续不断的攻击。脱脱的攻击越来越强悍,张士诚的防御越来越脆弱。
从脱脱宰相那双高瞻远瞩的眼中看去,高邮城实在不堪一击。高邮是秦始皇在公元前223年所建,建它的初衷并没有把它当成城市,而是当成邮局。所以只是简单地筑了一座大高台,顺手一圈,说:“这里将是咱们秦国在南方最大的邮局。”于是,高邮就诞生了。高邮城虽然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变迁,但因为先天不足,所以到元代时,仍然是个小城。在脱脱眼中,它像是个小家碧玉,弱不禁风。
不过,脱脱之所以短时间内无法攻陷,是因为张士诚的顽强抵抗,还有高邮城的城墙向外倾斜,这就使得攀爬不那么容易。脱脱动用了当时世界上所能有的全部攻城器械,飞桥、云梯、巢车、临冲吕公车。还有撞击城门的搭车、钩撞车、火车、鹅鹘车,偶尔还会动用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回回炮,那玩意其实是个大铁球,被火药催发,冲出炮筒,在空中发出夺人心魄的叫声,砸到街上,就是一个大天坑。砸到人群中,人就成了照片。
但即使这样,脱脱的攻城兵团还是无法进入高邮城一步。张士诚在紧张的守城中,还让人趁乱从城墙上坠下,去他的几个据点六合、盐城和兴化搬救兵。脱脱大怒,分出一支兵团,一股荡平了六合、盐城和兴化。他是个做起事来专心致志的人,所以他也希望张士诚聚精会神地守城,别胡思乱想、三心二意。
张士诚不能不胡思乱想,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活着的士兵越来越少,士兵的武器,尤其是羽箭屈指可数。城里的百姓也开始有不同声音,认为这样死守倒不如投降,因为他们虽然在城里,但并不安全,在家中躲藏时,突然从天而降一个大铁球,一家子就被连窝端了。张士诚不得不分出一支部队在城内维稳。
现在,张士诚绝对地处于绝望的位置,想要翻身,恐怕只有天降奇迹。
刘伯温在脱脱围攻高邮城的两个月后,得知了张士诚的尴尬,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为元王朝能在此危急时刻出现了这样一位伟大人物而激动得流下泪水。
但他激动的泪水还未风干,高邮城下出现了奇迹。
奇迹其实出现在大都,正如脱脱所预料的那样,他不可能败给张士诚,只能败给那些政敌。他的政敌见他两个多月未攻陷高邮,就在元顺帝面前说:“脱脱出师三月,耗费国家钱财,却没有寸土之功。他平时嘴上功夫了得,文韬武略好像都在他舌尖上,怎么一去实践,就不成了呢,是不是故意的?”
元顺帝跳了起来,下诏书斥责脱脱:“浪费国家钱粮,害得我这几个月节衣缩食,你却没有半点让我满意的地方,马上回来,我的国家里又不是只有你一个人!”
脱脱接到命令后,望着高邮城,叹息落泪。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脱脱不是不知道,但他不能违抗,因为他是个忠贞不贰的人。就在他走后,元顺帝派来了两位在军界毫无影响力的指挥官,于是,在他们辛苦的指挥下,各兵团司令置若罔闻,结果,高邮城下的元朝军队立时阵脚大乱,一哄而散。
张士诚看到元军不战自溃后,高兴得几乎想来几个前后滚翻,带着他仅剩的几千人就冲出了高邮城,元军正在一门心思逃跑,根本不想理会他。结果就是,张士诚不但解了高邮之围,还顺带收复了六合、盐城和兴化。
高邮之战是元朝末年五花八门的革命家们革命的一个转折点,自此后,元政府再也没有力量集结四十万大军。其实高邮之战对革命家们而言,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
张士诚以几万人守着个脆弱的小城,却击败了元政府四十万精锐兵团,这象征了什么?象征了革命部队都是有如神助的部队,象征了元王朝的气数已尽。
高邮之战后,刘伯温有好多天不和朋友们游山玩水。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谁也不理睬,一个人自言自语,他憎恶张士诚这样的造反者,但他更对元政府一次又一次的失利而痛心。
当他听说元政府后来又三番五次地去高邮招降张士诚时,他哭笑不得。一个被人打败的人跑到胜利者那里,要招降人家,这是什么套路?
无能也就罢了,怎么可以如此无耻?
1355年阴历七月十五,刘伯温在普济寺度过了他45岁的生日。那天晚上,刘伯温仰望圆月,四周一片凄惨,他能看到荒唐的月亮在流泪,他能听到淡淡的云彩像鲜血一样汩汩地流动。这就是他当时的心情,他对这个世界失望透顶,他对那每年这个时候都一模一样的月亮说:“如果世间事能如你一样,该多好啊。”
元朝的和尚,你不怎么样
刘伯温45岁生日是在普济寺度过的,陪伴他的是一个叫砥上人的和尚。砥上人先是让刘伯温写了首诗,然后又让他为一篇文章写了序。然后二人坐下来,品茶论道。
其实,刘伯温对元朝的和尚一点好感都没有。这事要从蒙古人的信仰说起。蒙古人的信仰是“长生天”。“长生天”的蒙古语为“腾格里”,相当于汉人的玉皇大帝、老天爷。对于这位老天爷,蒙古人的想法是,他高高在上,尘世肮脏,不可能亲自下凡。所以,他在人间必然有代言人。那么,这个代言人是谁呢?成吉思汗以前,所有蒙古部落的酋长都认为自己是代言人。但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后,大家一致都认为,成吉思汗才是他的代言人。成吉思汗也说,“长生天”他老人家要我当他的代言人,我下来之时,他对我说:世人罪孽深重,需要血的洗礼,你必须替我惩罚他们。
这就是蒙古人持续不断四处杀戮的原因,最后,他们真认为自己是老天爷的代表,血腥的杀戮和惩罚人类就成了义不容辞的责任。成吉思汗就说过,我高兴的一件事就是看到敌人的老婆和孩子因为失去丈夫和老爹而哭泣。
但如你所知,这只是一种狂热的信仰。狂热的信仰不是信仰,因为它没有根基,正如一棵没有根的树,永远难以生长。当狂热退却,或者是狂热受到阻碍后,这种信仰最先就会被最坚定的信仰者所怀疑。
当然,狂热的人永远都是自以为是的人,而自以为是的人往往会闹出很多笑话。美国有个脱口秀主持人,小时候认为自己是上帝,理由是,当他把家搞得乱七八糟时,母亲回来后都会尖叫:“哦,我的上帝!”所以,他认为自己就是上帝。但当他成年后,才发现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自己欺骗自己好多年,徒留笑柄。
蒙古人东征西讨了一个多世纪后,在日本和安南都吃了亏,所以渐渐安静下来,停止了他们征伐的脚步。这个时候,他们发现做“长生天”代言人太辛苦,而且在学习了儒家文化后发现,他们的老天爷有点太冷血,大概是为了赎罪吧,他们转身投进了慈悲为怀的佛教怀抱。这个佛教就是藏传佛教,佛教的那些和尚们被称为番僧。藏传佛教后来被定为国教,元朝的每个皇帝都死心塌地地信仰它,连带着也就信赖和支持保护那些番僧。番僧在元王朝飞扬跋扈,简直让西天的如来佛祖愧疚欲死。
仅举两个例子来说明番僧的嚣张跋扈:
公元1308年,有个番僧抢了老百姓的柴草回寺庙里炖鸡,被抢了柴草的百姓告到了父母官李壁那里。李壁正在询问呢,那个番僧竟然从天而降,身后还跟着许多徒弟,拿着棍棒,上前就对衙役们进行殴打,有几个把李壁从办公桌后拖了出来,揪住头发,按倒在地,打得李壁哭爹喊娘。李壁后来包得像个粽子那样亲自去皇帝那里告状,结果是,那个番僧只被象征性地关了两天,就出狱了。
从这个案例可以知道,该番僧混得是最惨的,不然他不会去抢柴草炖鸡。
混得好的番僧就大不一样。他们一出门就是十八人抬轿,鸣锣开道,所过街道,必须空无一人,排场和皇帝出行相差无二。普通人只要一看到他们的轿子,就马上找地方躲起来,连大气都不敢喘,不过也有人不给他们面子。一次,一个番僧出门,鸣锣开出了一条光明大道,想不到迎面来了同样鸣锣的一队人。番僧勇往直前,对方也没有后退的意思,结果两方就撞上了。番僧暴跳如雷,命令随从动手。对方的随从很少,但人家说了,这是王妃的轿子,也就是说,这轿子里的人不能打。可番僧假装没听见,继续动手,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最后,王妃的人少,自己也被番僧揪下轿子一顿胖揍。番僧把王妃揍得梨花带雨后,得意洋洋地说:“你王妃算个屁,就是皇帝老子,也要受我们的戒敕。”
王妃侥幸活命后,把自己包成个粽子,去老公公皇帝那里告状。皇帝说:“你等着。”可王妃等来的却是一道诏书:“殴打番僧,罪应断手;谩骂番僧,罪该断舌。”
王妃自杀的心都有了,但她老公公很照顾她,说:“念你初犯,既往不咎,以后要小心。”
番僧们如果仅是无法无天,祸害并不大。但他们却腐蚀国家最高领导人,贡献最美的西域女子和最厉害的春药,使皇帝不能正常工作。还利用自己的至高无上的地位渗入到官场,卖官鬻爵,把元政府搞得乌烟瘴气。
刘伯温对和尚没有好感,其实就是对番僧没有好感,也间接地对元王朝的皇帝们那么宠信番僧和藏传佛教难以理解。
在刘伯温看来,纯正的佛教绝对养不出那些畜生不如的番僧。但遗憾的是,纯正的佛教在元王朝已经灭绝,所以刘伯温反番僧,其实也就是在反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