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小说网 > 六韬·鬼谷子谋略全本 > 第24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9)

第24章 龙韬——效军事组织之明 (9)

作者:姜尚 鬼谷子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凡是攻打包围城池,城墙上的气的颜色是死灰一样的颜色,城市就可以占领;城墙上的气流向北流动,城池就可以被攻破;城墙上的气流向西流动,城池就必定会投降;城墙上的气流向南流动,城池就不能攻占下来;城墙上的气流向东流动,城池就不容易攻破;城墙上的气流出来又回去,守城的主将必定准备逃跑;城墙上的气流出来覆盖在我军的上方,我军必然会失利;城墙上的气流出来向上流动很高而且不停止,围攻的时间就会非常长久。凡是围攻城池,过了十天仍然不打雷不下雨,一定要快速离去,因为这样的城池一定有贤能的大臣辅佐。这样就可以知道能攻打就攻打,不能攻打就停止的道理了。”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是如何通过士兵的表现判断战争的胜负。行军打仗中,精明的将领可以通过敌人的士气盛衰、阵势治乱、军纪严弛来判断其强弱胜败。最后论述了通过观察城墙上的气判断攻打城池的结果这一问题。

    “胜负之征,精神先见”,胜败的征兆,首先在敌人精神上表现出来,所以在打仗时,要注意观察敌人的士气、阵势、军纪,判断敌人的强弱,然后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断。

    公元前262年,秦赵发生了长平之战,以赵国的失败告终。长平之战后,赵国的国力大大削弱,秦国军队更加肆无忌惮,屡次进犯赵国,其他诸侯国也想趁火打劫,从赵国攫取利益。赵孝成王十五年,燕国丞相栗腹以给赵王祝寿为名去到赵国,刺探赵国虚实。回国后,他向燕王建议趁机攻打赵国。因为赵国经过长平之战,青壮年皆被秦将白起坑杀,国内都是老弱妇孺,这个时候攻打赵国一定会取得胜利。这时,燕国名将乐毅之子乐间却持相反的意见。他认为赵国连年征战,百姓对军事非常熟悉,所以攻打赵国,燕国一定会失败。这两个人谁也说不服谁,最后,好大喜功的燕王觉得这是个攻打赵国的绝佳机会,于是派栗腹为将,率领六十万士兵、两千乘战车,兵分两路大举进攻赵国。栗腹命令部将庆秦率部攻代(今河北蔚县东北),自己率领主力攻鄗(hào,今河北高邑东)。燕军到达宋子(今河北晋县南)后,赵孝成王命上卿廉颇、乐乘统兵二十五万前去抗击。

    开战前,廉颇仔细分析了燕军的来势,认为燕军虽然人多势众,但骄傲轻敌,加上长途跋涉,人马困乏,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战略。他让乐乘率军五万在代坚守,吸引攻代的燕军,使其不能南下援助,自己则率军二十万在鄗迎击燕军主力。赵国的士兵知道燕国是趁火打劫,于是同仇敌忾,团结一心,决心誓死保卫国土。他们个个奋勇冲杀,大败燕军,斩杀其主将栗腹。攻代的燕军听闻攻鄗的军队大败,主帅被杀,也就军心涣散,失去了战斗力。乐乘率赵军趁机发起攻击,迅速取得了胜利,俘虏庆秦。两路燕军败退,廉颇率军追击五百里,进入燕境,包围燕的都城蓟(今北京城西南)。燕王害怕,被迫割让五座城邑给赵求和,赵军才退兵。

    赵国在鄗代之战中能够取得胜利,跟廉颇对燕国军队的分析是分不开的。廉颇通过对燕军的分析,得知对方人困马乏,骄傲轻敌,因此决定采用个个击破的战略大败燕军,还得到了燕国的五座城邑,给了燕国惨痛的教训。所以,在战争中一定要注意观察,敌人的表现有时候也是一种胜败的信号,会透露出许多有用的信息,抓住了就能扭转战争的局面。这一观点放到现在便是要求人们注意观察,善于捕捉信息,最终利用这些捕捉到的信息成就事业。

    20世纪20年代初期,美国企业家哈默打算结束在苏联的全部业务回美国。但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改变了回国的主意,并且在苏联一待就是二十年。

    一天,他在莫斯科想买一支铅笔,问了下价格,发现贵得惊人,一支铅笔居然可以卖到26美分,价格远远高于铅笔的制造成本。他觉得很奇怪,于是开始分析铅笔这么贵的原因。

    原来苏联一贯重视重工业的发展,比较忽视轻工业,所以文具基本靠进口,所以价格就很贵。这件小事给了哈默一个启发,如果在苏联本土开办一家铅笔厂,会有很大的优势,于是他决定暂不回国。

    他没有做过铅笔生意,也不知道生产铅笔的技术。为了在苏联办厂,他跑到德国找了一位名叫乔治·拜尔的铅笔技师,高薪聘请他到苏联工作,并且答应分给这名技师部分红利。乔治认为有利可图,立刻答应愿意为其效劳。此后,乔治开始筹备开办铅笔厂的事宜,并且把制造铅笔的器材和原料运到了苏联。

    哈默很快从苏联政府那里取得了生产铅笔的许可证,并且利用苏联廉价的劳动力和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降低了铅笔的生产成本,使铅笔厂迅速运作发展起来。1926年底,这家铅笔厂的产量已经达到了1亿支,不但满足了苏联的需要,还能对外出口。小小的铅笔为哈默带来了400万美元的赢利。

    一次偶然的买铅笔经历,哈默经过认真研究,竟然发现了其背后隐藏的巨大商机。由此可见,只要认真观察,就会有成功的机会。

    农器十三:居安思危,和平时期也要备战

    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此富国强兵之道也。

    武王问太公曰:“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战攻之具,可无修乎?守御之备,可无设乎?”

    太公曰:“战攻守御之具,尽在于人事:耒耜①者,其行马蒺藜②也。马牛车舆者,其营垒蔽橹也。锄耰③之具,其矛戟也。蓑薜簦笠,其甲胄干楯也。䦆④锸斧锯杵臼,其攻城器也。牛马,所以转输粮用也。鸡犬,其伺候也。妇人织纴,其旌旗也。丈夫平壤,其攻城也。春䥽⑤草棘,其战车骑也。夏耨⑥田畴,其战步兵也。秋刈⑦禾薪,其粮食储备也。冬实仓廪,其坚守也。田里相伍,其约束符信也。里有吏,官有长,其将帅也。里有周垣,不得相过,其队分也。输粟收刍⑧,其廪库也。春秋治城郭,修沟渠,其堑垒也。

    “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此富国强兵之道也。”

    武王曰:“善哉。”

    ①耒(lěi)耜(sì):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可看做犁的前身。

    ②行马蒺(jí)藜(lí):古代一种碎土平田的农具。行马即拒马,用以堵塞道路的障碍器材。蒺藜,一种带有尖刺的障碍物。

    ③耰(yōu):古代的一种农具,用来弄碎土块,平整土地。

    ④䦆(jué):一种形似镐的刨土农具。

    ⑤䥽(pō):两边有刃的割草工具。

    ⑥耨(nòu):除草,平整土地。

    ⑦刈(yì):割草。

    ⑧刍(chú):喂饲牛马的草料。

    武王问太公:“天下安定,国家平安无事,作战的兵器可以不用制造吗?防御的装备可以不设置吗?”

    太公说:“作战的兵器和防御装备实际上都是百姓日常的生产生活工具。翻土用的耒耜,可作为行马、蒺藜等障碍物;马车和牛车,可以作为营垒和蔽橹等屏障器材;耕作用的锄耰等农具,可作为战斗的矛戟;蓑衣、雨伞和斗笠,可作为战斗的甲胄和盾牌;䦆锸斧锯杵臼,可作为攻城器械;牛马可用来转运粮食物资;鸡狗可用来报时和警戒;妇女纺织的布帛,可用来制作战旗;男子平整土地的技术,可用于攻城;春季割草除棘的方法,可以用来同敌人的战车骑兵作战;夏季耘田锄草的方法,可以用来同敌人的步兵作战;秋天收割庄稼柴草,可用作备战的粮秣;冬天粮食堆满仓廪,就是为战时的长期坚守作准备;田里劳作的农民,平时可以编为伍,作战时就作为军队的编制;里设置的官吏,官府设置的长官,作战的时候可以作为将帅;里之间建造的围墙,不可逾越,作战的时候作为驻军划分;运输粮食,储藏粮食,作为作战时的储备;春秋时节修筑城郭,修挖沟渠,作战的时候可以当做营垒壕沟。

    “所以综上所述,作战的武器,都是来自平常的农事生活中。善于治理国家的人,所用的资源都取自农事。所以一定要饲养六畜,开垦农田,安定人民的住所,让男子种田有规定的亩数,妇女纺织有规定的长度。这就是富国强兵的方法。”

    武王说:“您说得好啊!”

    本篇讨论的就是和平时期如何备战的问题。“天下安定,国家无事”时,不可掉以轻心,必须修“战攻之具”,设“守御之备”。和平时期,要寓兵于农、兵农合一,如果发生暴乱,劳作在土地上的农民可以拿起农具充当作战的士兵,农具也可以变成杀敌的武器。

    最后,本篇说:“善为国者,取于人事,故必使遂其六畜,辟其田野,安其处所。丈夫治田有亩数,妇人织纴有尺度。”这就是富国强兵的方法。

    春秋时期的晋大夫魏绛(jiàng),就是一个居安思危的人。当时诸侯国之间相互攻击、战争频繁。晋、楚两个大国为争夺中原地区的霸权,更是经常发生冲突。

    晋厉王在位的时候,沉迷酒色,信任奸臣,残害忠臣,导致晋国内乱频频,开始走下坡路。就这样,楚国慢慢占了上风。晋厉王的腐败统治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公元前573年,晋国发生政变,晋厉公被杀死。公子姬周即位为晋国国君,也就是晋悼公。悼公和厉王不同,他即位的时候就决心要把晋国变强大。晋国日后渐渐强大,确实和他的年轻有为是分不开的。

    晋国的北方有许多游牧民族,统称戎狄。公元前569年,戎狄某一个部落派使者来找晋大夫魏绛,要求请和,并请求晋国与诸戎结盟。魏绛向秦悼公说了此事,悼公不同意,认为晋国力量强大,这些小游牧民族根本就不是威胁,可以直接出兵攻打。听悼公这么说,魏绛立刻劝谏道:“我们虽然国富民强,人民生活安稳,可是现在中原地区的其他国家经常遭受楚国的欺凌,日夜期盼着我国去援助。如果我们现在派兵剿灭戎狄,一旦中原出了事情,我们哪还有力量去对付楚国呢?”悼公觉得魏绛说得有理,就采纳了他的意见,并且派他主管“和戎”事务。魏绛带着诚意去了北方戎狄各部,与他们结盟。此后,晋国的边境安宁了,国家变得更加安定了。魏绛常常劝悼公要记得练兵,发展农业,及时帮助中原的兄弟国。

    当时,郑国和晋国相邻。与晋国相比,郑国还是比较弱小的。楚国看郑国弱小,就一再出兵侵犯。郑国无力抵抗,就投靠了楚国。悼公知道后,非常生气,决定联合魏、曹等十二国攻打郑国,表示对其“投敌”的惩罚。这些国家很快响应了悼公,联军不久就攻到了郑国的首都。郑简公很惶恐,马上派人去请罪求和。悼公看来者态度诚恳,就表示同意求和。郑简公为了感激悼公的大度,送来了很多礼物。悼公觉得很高兴,想起了魏绛立过很多功劳,决定把郑国送的礼物分出一半来给他。魏绛却说:“这完全是您和诸位大臣的功劳,古书上说:‘居安思危’。能思就会有备,有备可以无患。您要永远记住这些,就可以永享这样的安乐了。”悼公表示同意,在魏绛的帮助下,晋国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居安思危的理念,不光可以用于古代治理国家、管理军事,在现在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企业管理者,绝不能为暂时的繁荣所迷惑,许多我们不曾注意到的问题也许被繁荣的表面掩盖了。居安思危能让我们更冷静、清醒地面对现状,制订出下一步计划。同时,面对现实社会激烈的竞争现状,一旦懈怠就意味着退步。面对同类竞争与社会发展,企业只有整体保持高度敏感性,才不会降低效率,拥有旺盛的生命力,一直高效地运转。

    深圳航空公司的老板曾经说过这样一番话:“深圳航空的规模不是很大,生存条件相对恶劣,一路走到现在,我每天都在担心两个字,就是‘失败’。世界上百年老店不多,企业界也遵守“森林法则”(即:1.耐心等待时机出现;2.专挑弱者攻击;3.进攻时须狠,而且须全力而为;4.若事情不如意料,保命是第一考虑),我们必须天天为生存而奋斗,稍有不慎就可能垮掉。‘深航’努力使每个员工都具有危机感,意识到饭碗和乌纱帽都是捧在手上,而没有锁在保险柜里,然后通过管理把这种危机感所产生的紧张转化成生产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下去。”这番话含义深刻,引起所有工作人员的深深思考。于是,“天天都有危机感”成为深圳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始终挂在嘴边、放在心里的一句话。所有员工都有危机意识,即使后来深航发展很好,也没有人敢掉以轻心。

    深航的员工都明白,昨天的辉煌既不是今天的辉煌,也不是明天的辉煌。不管是今天的辉煌还是明天的辉煌,都只是一时的,始终都会过去,一旦忘记了危险的存在,就很有可能乐极生悲。

    这家看似不大的国内航空公司,只拥有全国民航五十分之一的飞机,却取得了民航市场五分之一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