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九章 陈棱的烦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四月的东都,已经是温暧如春,但辽东却依旧是寒意凛然。陈棱已经率领着他的左武卫军五千余人,到了辽东接任留守一职。
来之前他就十分不快,投靠了裴矩之后,原本以为可以得到提拔重用。却不料最后朝廷宣布的任命,居然是让他做辽东留守。
虽然做留守比起他现在闲职在家中也算是相当不错了。而且留守可是正三品的职位,算是封疆大吏了。连李渊这样的皇亲国戚都争着去当太原留守。
可是,辽东这地方却完全无法和太原比。它远在塞外边关,民风彪悍。大隋三次远征,死伤了几十万人才勉强打下来。听说地方虽大,但却人口稀少,领地内还甚多高丽乱匪,又时常有草原部落前来打秋风。如此一来,这种蛮荒之地又有哪个朝中官员肯来?
在东都拿委任状时,裴蕴向他再三保证,只要干个两三年,待辽东的形势稳定下来,削除了宇文明原本的势力后,便一定调他到去任江都太守。这样才算勉强平息了他心中的怨气。
不过,饶是如此,他一路上看到沿途都是被战火焚毁的村庄,以及随处可见的草原牧民后,依然大失所望。直到渡过辽河,看到了这座差不多已经完工的辽东城,望见那宏伟壮观的城池模样后,方让他心中轻松了几分。虽然此城只建好了城墙,连城楼都还没修好。但他已从轮廓看出,绝不比太原、北平、成都、襄阳等中原大城的规模小。
在辽东城行营统帅部府衙内,交接辽东留守的印章及文书等物时,他原本还有些战战兢兢,担心宇文明的部属不肯配合,但后来见杜如晦、魏征等人皆神态恭敬,对他也客客气气的,方才放下了心。暗忖自己手下的人大多擅长领兵训练,搞政务还真不怎么样。如果宇文明留下的这几员文官一直恭顺,倒也不必将其全部撤换。
他随即便宣布,依照朝廷的决议,将辽东行营正式撤销,改为辽东州,下分为辽西、辽东、扶余、黑石、青木、平壤六郡,州府驻辽东城。同时又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原有的辽东行营军官和文臣职位都没有变动,只是陈棱将他自己带来的几员将领,如袁亮、陈志勇等任命成了刺史和都尉,协助他总揽辽东军事。
在过了十几天平淡日子后,陈棱终于发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个辽东留守,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五月二十五日,陈棱正在新建的辽东城池内视察,原本按他的估算,在六月份这座崭新的辽东城就将差不多完工。他就能搬进崭新的辽东州府衙内居住,不用再蹲在那个窄小的原统帅部府衙内。可他到了新府衙内却发现,这里面一个工人都没有,府衙的建设已经歇业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工人都不在了?这样下去我们几时才能搬进新府衙去住啊!”陈棱气急败坏地大叫道。
他的亲兵连忙派人去问了府衙门口值守的一老兵,才得知这建设府衙的民夫早在三天前就走了。而且不光是府衙停工了,城墙、广场、军营、码头等一切在建设施全都停工了。
“那些民夫为什么全走了?”陈棱走到这值守的老兵面前,急切地问道。
那老兵睁开一双浑浊的老花眼,象看白痴一样望着他,盯了半晌后方慢吞吞说道:“留守大人,这些民夫没拿到工钱,自然就跑了。没钱的事谁肯干啊?”
“什么?修朝廷府衙还要给民夫工钱?”陈棱听后,顿时一愣。因为朝廷修建设施,修补城池什么的,都是直接征发民工进行修葺的,那叫徭役,朝廷从来不会给征发的民工一文铜钱,顶多只管饭。圣上修长城、开挖运河,建设东都城等,皆是如此。
“是的,这是宇文元帅在的时候定下的规矩,所以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然民夫们人人思家心切,早就全回中原了,谁还肯呆在辽东这穷乡僻壤之地?但宇文将军走之前,工钱只支付了四月的,五月二十日就该发当月的工钱了。可是却没人给他们发,而那些民工见没人发钱,当然就不肯继续开工了。”值守的老兵见这位陈大人似乎真的什么都不清楚,才总算耐心地给他解释了一遍。
陈棱这才明白过来,他立刻便叫道:“将杜如晦叫来!问问他咱们府库里还有多少钱?”
既然辽东这地方的规矩是要给民夫工钱,他也不好一来就破坏这规矩。不过他心中却是暗忖,这宇文明咋兴这种怪规矩呢?征发民工建城池和府衙,竟然还倒给民工工钱?他难道是府库钱很多,经得起这样消耗?
辽东州的新府衙离原来的统帅部衙门也不远,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杜如晦方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然后向陈棱行了一礼道:“不知陈大人召下官来有何事?”
陈棱气极败坏地问道:“杜如晦,为什么不给民夫发工钱了?咱们这府衙眼看就要修好了,这一停工又到什么时候去了?难道你不想搬到新衙门里住吗?”
杜如晦一听,便立刻叫屈道:“陈大人,你这可是冤枉下官了,下官只是一长史而已,如果大人要出战,下官自然会为大人竭尽全力,出谋划策,当好军师本份,可这府库财政乃是由魏征掌控。停发民夫工钱之事下官也是才从大人处得知的!如何知道缘由啊!”
陈棱听后捻着胡须沉默不语,他自来到辽东后,一直就在考虑如何才能让魏征交出财政大权。毕竟他才刚到辽东二十来天,根基不稳,如果一来就动魏征这位行营司马,只怕会引起哗变。
不过正在这时,杜如晦却向他低声说道:“陈大人,魏征昨日曾向下官提到过,称既要管理军队后勤,又要兼管辽东财政十分疲累,想请大人另选贤能接管财政之权。”
“哦?魏征肯交出财政大权?”陈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嗯!他已经在统帅部府衙等候大人了!”杜如晦躬身说道。
陈棱忙点头道:“既是如此,咱们可不能让魏大人久等了。先去府衙吧!”
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人事任免权他已经拿到手了,准备过几天就将自己的一干亲信任命到军中担任要职,只有这财政权一直是他的心头之患。眼下见魏征居然肯主动交出财政大权,他实在是喜出望外。
杜如晦看着他一脸惊喜的表情,不禁心中暗暗好笑。不过他依旧是面色平静的样子,和陈棱一起快步向原统帅部府衙走去……
走进府衙厅堂,陈棱便见魏征坐在一张椅子上,眼睛已经半闭着,似乎要睡着了。
他心中有些气,便大声咳嗽了两声。魏征方被猛然惊醒,忙睁开眼睛,手脚慌乱地作了一拱,惶恐道:“下官拜见陈大人了。最近军中实在繁忙,几乎天天加班,故下官实在无法再兼管辽东财政了。眼下魏某已经将帐簿清点出来,还请陈大人过目!”
说罢,他伸手一挥,两名兵丁便抬着一麻布口袋帐册放在了陈棱面前。
陈棱拿起几本帐册看了一下,他对此是一窍不通,于是便吩咐身边的亲兵将李勤叫来,这李勤是裴蕴为他专门配备的幕僚,不但智计百出,而且精通财务。象这样的幕僚他还有好几位,都是协助他处理辽东政事的。
没过多久,李勤便和几位幕僚一起来了。他们立刻便开始清点起那些帐册来。
不多时,他便皱着眉头对陈棱道:“陈大人,按这些帐册的记载,辽东府库内,现在还有骑兵铠甲两百五十套,步兵盔甲四百套,长枪一百八十只,弓弩三百副,箭支两千支,盾牌四百二十面。粮食大约有八万多石,够府衙的官员和士兵们吃一个月左右,财政方面么……库房里可以使用的还有八百贯铜钱……”
就算陈棱是个大老粗,再怎么不通财务,也感觉大有问题了。他自己的俸禄便是每月十五贯,加上一帮幕僚师爷及随行的五百亲兵,他一个月光发自己部下的钱就得一百多贯。如果再加上全辽东的官员和士兵,怎么也得上千贯吧。这库存的钱连发当月的俸禄都不够,还谈何上缴朝廷,以及建城、建府衙呢?
“那一个月收入有多少?”陈棱急切地问道。虽然库存的钱少,但如果每月收入多,还是不用担心的。
李勤一脸苦色道:“陈将军,按这帐册记载,从今年正月辽东正式将重心从战争转入生产以来,到上个月一共四个月的时间,才收入了一万贯钱。”“什么?才这么点?”陈棱不信道:“辽东不是说有居民百余万人吗?怎么每个月才收入不到三千贯?而且我看辽东城内来往的客商人数亦不少,怎么会税收如此之低?”一个月两千五百贯的收入,这不要说和别的州比了,甚至还不如江南的一个县收入高。有的做得大的商家,比如说听香水榭,一个月的营业收入都不止这点钱。可要知道辽东虽然贫穷,却是一个州府啊!
四月的东都,已经是温暧如春,但辽东却依旧是寒意凛然。陈棱已经率领着他的左武卫军五千余人,到了辽东接任留守一职。
来之前他就十分不快,投靠了裴矩之后,原本以为可以得到提拔重用。却不料最后朝廷宣布的任命,居然是让他做辽东留守。
虽然做留守比起他现在闲职在家中也算是相当不错了。而且留守可是正三品的职位,算是封疆大吏了。连李渊这样的皇亲国戚都争着去当太原留守。
可是,辽东这地方却完全无法和太原比。它远在塞外边关,民风彪悍。大隋三次远征,死伤了几十万人才勉强打下来。听说地方虽大,但却人口稀少,领地内还甚多高丽乱匪,又时常有草原部落前来打秋风。如此一来,这种蛮荒之地又有哪个朝中官员肯来?
在东都拿委任状时,裴蕴向他再三保证,只要干个两三年,待辽东的形势稳定下来,削除了宇文明原本的势力后,便一定调他到去任江都太守。这样才算勉强平息了他心中的怨气。
不过,饶是如此,他一路上看到沿途都是被战火焚毁的村庄,以及随处可见的草原牧民后,依然大失所望。直到渡过辽河,看到了这座差不多已经完工的辽东城,望见那宏伟壮观的城池模样后,方让他心中轻松了几分。虽然此城只建好了城墙,连城楼都还没修好。但他已从轮廓看出,绝不比太原、北平、成都、襄阳等中原大城的规模小。
在辽东城行营统帅部府衙内,交接辽东留守的印章及文书等物时,他原本还有些战战兢兢,担心宇文明的部属不肯配合,但后来见杜如晦、魏征等人皆神态恭敬,对他也客客气气的,方才放下了心。暗忖自己手下的人大多擅长领兵训练,搞政务还真不怎么样。如果宇文明留下的这几员文官一直恭顺,倒也不必将其全部撤换。
他随即便宣布,依照朝廷的决议,将辽东行营正式撤销,改为辽东州,下分为辽西、辽东、扶余、黑石、青木、平壤六郡,州府驻辽东城。同时又宣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原有的辽东行营军官和文臣职位都没有变动,只是陈棱将他自己带来的几员将领,如袁亮、陈志勇等任命成了刺史和都尉,协助他总揽辽东军事。
在过了十几天平淡日子后,陈棱终于发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这个辽东留守,也并不是那么好当的。
五月二十五日,陈棱正在新建的辽东城池内视察,原本按他的估算,在六月份这座崭新的辽东城就将差不多完工。他就能搬进崭新的辽东州府衙内居住,不用再蹲在那个窄小的原统帅部府衙内。可他到了新府衙内却发现,这里面一个工人都没有,府衙的建设已经歇业了。
“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工人都不在了?这样下去我们几时才能搬进新府衙去住啊!”陈棱气急败坏地大叫道。
他的亲兵连忙派人去问了府衙门口值守的一老兵,才得知这建设府衙的民夫早在三天前就走了。而且不光是府衙停工了,城墙、广场、军营、码头等一切在建设施全都停工了。
“那些民夫为什么全走了?”陈棱走到这值守的老兵面前,急切地问道。
那老兵睁开一双浑浊的老花眼,象看白痴一样望着他,盯了半晌后方慢吞吞说道:“留守大人,这些民夫没拿到工钱,自然就跑了。没钱的事谁肯干啊?”
“什么?修朝廷府衙还要给民夫工钱?”陈棱听后,顿时一愣。因为朝廷修建设施,修补城池什么的,都是直接征发民工进行修葺的,那叫徭役,朝廷从来不会给征发的民工一文铜钱,顶多只管饭。圣上修长城、开挖运河,建设东都城等,皆是如此。
“是的,这是宇文元帅在的时候定下的规矩,所以大家一直都是这么做的,不然民夫们人人思家心切,早就全回中原了,谁还肯呆在辽东这穷乡僻壤之地?但宇文将军走之前,工钱只支付了四月的,五月二十日就该发当月的工钱了。可是却没人给他们发,而那些民工见没人发钱,当然就不肯继续开工了。”值守的老兵见这位陈大人似乎真的什么都不清楚,才总算耐心地给他解释了一遍。
陈棱这才明白过来,他立刻便叫道:“将杜如晦叫来!问问他咱们府库里还有多少钱?”
既然辽东这地方的规矩是要给民夫工钱,他也不好一来就破坏这规矩。不过他心中却是暗忖,这宇文明咋兴这种怪规矩呢?征发民工建城池和府衙,竟然还倒给民工工钱?他难道是府库钱很多,经得起这样消耗?
辽东州的新府衙离原来的统帅部衙门也不远,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杜如晦方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然后向陈棱行了一礼道:“不知陈大人召下官来有何事?”
陈棱气极败坏地问道:“杜如晦,为什么不给民夫发工钱了?咱们这府衙眼看就要修好了,这一停工又到什么时候去了?难道你不想搬到新衙门里住吗?”
杜如晦一听,便立刻叫屈道:“陈大人,你这可是冤枉下官了,下官只是一长史而已,如果大人要出战,下官自然会为大人竭尽全力,出谋划策,当好军师本份,可这府库财政乃是由魏征掌控。停发民夫工钱之事下官也是才从大人处得知的!如何知道缘由啊!”
陈棱听后捻着胡须沉默不语,他自来到辽东后,一直就在考虑如何才能让魏征交出财政大权。毕竟他才刚到辽东二十来天,根基不稳,如果一来就动魏征这位行营司马,只怕会引起哗变。
不过正在这时,杜如晦却向他低声说道:“陈大人,魏征昨日曾向下官提到过,称既要管理军队后勤,又要兼管辽东财政十分疲累,想请大人另选贤能接管财政之权。”
“哦?魏征肯交出财政大权?”陈棱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
“嗯!他已经在统帅部府衙等候大人了!”杜如晦躬身说道。
陈棱忙点头道:“既是如此,咱们可不能让魏大人久等了。先去府衙吧!”
他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人事任免权他已经拿到手了,准备过几天就将自己的一干亲信任命到军中担任要职,只有这财政权一直是他的心头之患。眼下见魏征居然肯主动交出财政大权,他实在是喜出望外。
杜如晦看着他一脸惊喜的表情,不禁心中暗暗好笑。不过他依旧是面色平静的样子,和陈棱一起快步向原统帅部府衙走去……
走进府衙厅堂,陈棱便见魏征坐在一张椅子上,眼睛已经半闭着,似乎要睡着了。
他心中有些气,便大声咳嗽了两声。魏征方被猛然惊醒,忙睁开眼睛,手脚慌乱地作了一拱,惶恐道:“下官拜见陈大人了。最近军中实在繁忙,几乎天天加班,故下官实在无法再兼管辽东财政了。眼下魏某已经将帐簿清点出来,还请陈大人过目!”
说罢,他伸手一挥,两名兵丁便抬着一麻布口袋帐册放在了陈棱面前。
陈棱拿起几本帐册看了一下,他对此是一窍不通,于是便吩咐身边的亲兵将李勤叫来,这李勤是裴蕴为他专门配备的幕僚,不但智计百出,而且精通财务。象这样的幕僚他还有好几位,都是协助他处理辽东政事的。
没过多久,李勤便和几位幕僚一起来了。他们立刻便开始清点起那些帐册来。
不多时,他便皱着眉头对陈棱道:“陈大人,按这些帐册的记载,辽东府库内,现在还有骑兵铠甲两百五十套,步兵盔甲四百套,长枪一百八十只,弓弩三百副,箭支两千支,盾牌四百二十面。粮食大约有八万多石,够府衙的官员和士兵们吃一个月左右,财政方面么……库房里可以使用的还有八百贯铜钱……”
就算陈棱是个大老粗,再怎么不通财务,也感觉大有问题了。他自己的俸禄便是每月十五贯,加上一帮幕僚师爷及随行的五百亲兵,他一个月光发自己部下的钱就得一百多贯。如果再加上全辽东的官员和士兵,怎么也得上千贯吧。这库存的钱连发当月的俸禄都不够,还谈何上缴朝廷,以及建城、建府衙呢?
“那一个月收入有多少?”陈棱急切地问道。虽然库存的钱少,但如果每月收入多,还是不用担心的。
李勤一脸苦色道:“陈将军,按这帐册记载,从今年正月辽东正式将重心从战争转入生产以来,到上个月一共四个月的时间,才收入了一万贯钱。”“什么?才这么点?”陈棱不信道:“辽东不是说有居民百余万人吗?怎么每个月才收入不到三千贯?而且我看辽东城内来往的客商人数亦不少,怎么会税收如此之低?”一个月两千五百贯的收入,这不要说和别的州比了,甚至还不如江南的一个县收入高。有的做得大的商家,比如说听香水榭,一个月的营业收入都不止这点钱。可要知道辽东虽然贫穷,却是一个州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