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坩埚钢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从七月开始,杨河又陷入繁忙中。
本月初时,他开始招募流民难民,沿新安庄往上,徐州与邳州交界两边,一直到不老河,设立八义乡与大许乡,总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
又从新安庄西去,跨内白马河,一直到吕梁洪,加外白马河之地,共约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立白马乡。
除此三乡,又在邳州运河东西岸,分设乡屯堡,先占了土地,慢慢充实人口户数。
总计从七月开始,他约设立四乡之地,按每乡千户计算,新增人口二万左右。
从匪盗奸贼处抄来的财产给了他底气。
按杨河给乡民的待遇,青壮年每天供应米面二斤,妇孺一斤多,平均值为一斤半,每人每年消耗粮食约在二石八斗。四个乡两万人,一年就需要粮米约五万六千石。
按此时市价,一石粮食一百八十八斤约要白银二两,五万六千石就是白银十一万两左右。
流民难民皆一无所有,招入屯堡后,开垦、训练又尽是重活,不吃饱怎么行?
不过与新安乡的老庄民相比,他们第一年没有工钱,只年底发个红包便罢。以后杨河也不打算给他们盖房子,每户给基宅地一亩就算,但免契税。
不过他们衣裳被褥还是要的,男女老少各二身冬服夏装,毛毯冬被等,平均每人三两左右,二万人就是白银六万两。
又有四乡水利,要发展,要种地,水利不可少,按新安庄例子,平均每乡要耗费白银一万多两。
这样零零总总算下来,杨河新设四乡之地,本年就要耗费白银二十万两。然后从明年开始,每年要支出这些人口粮五万六千石,工钱十二万两左右。
而他们生产,一庄保百户,开垦土地五六千亩,一乡十保,开垦土地五六万亩,四乡开垦土地二十多万亩。到明年秋播前,这些土地要开垦好,相应的水利要修建好,然后后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夏天会有收获。
所以此时发展很慢,在杨河计划中,新开垦的土地亩产也必须达到一石。他相信有良好的水利,加上大量肥料投入,田地这个产量是可以达到的。
这还远远不足,亩产一石,四乡二十多万亩地收入支出才勉强持平,不能为他创造利润,需提高生产力。
在杨河计划中,这些田地耕种几年后,麦田需达到亩产二石多,稻谷需达到亩产三石多,也就是二百公斤与三百公斤。
杨河认为这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开渠筑堤,勤种勤粪,耕作环境改善,土地有了肥力,这个收获就有了可能。
而小麦亩产达到二石,他就大赚了,便如新设四乡之地,土地二十多万亩,收获产量就是四十多万石,扣除口粮支出五万六千石,工钱十二万两,他的利润仍有倍数。
而且那时他们食量还会减少,口粮不需要那么多,就算提高乡民一些福利待遇也值,或者干脆纯以工钱计。
说白了,杨河实行的就是大农场计划,这些人就是杨河的农场工人。
在各农场中,他实行良好的福利保障,类似终身雇佣的制度,又有现代的考核、奖励、惩罚制度随行,累进工资制设立,庄民们的忠诚与干劲没有问题。
以后在各庄保中,他可以培育好的种子,大量的使用机械,这样富余下很多人口就可以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各农产品加工等,最大化的提高生产力。
这些直属的各庄保中,杨河并不打算分田分地,历史证明了,小农经济,分田分地,对生产力的提高并没什么效用。几千年前汉唐时期,小麦的亩产不到一石,到了明清时期,小麦的亩产仍然不到一石,这几千年时间都白废了。他们开国初期,可都是分田分地的,而且分得彻底,田地私人所有,世世代代传家。
分田分地唯一作用就是稳定社会,这个稳定期还不长,小农社会,任何的灾害,水灾,旱灾,蝗灾,小地主与自耕农立马变赤贫人口,然后土地兼并就开始了。
当然,因为有收买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未来杨河也会搞搞分田分地,但不在直属庄,而在附属庄。每户分田三十亩到五十亩,收取田赋,租借给他们口粮、耕牛,农具等等。
杨河也不看好各附属庄的发展,相比农场的大规模组织,小农结构的农民对抗灾害的能力太弱了,随便风吹草动就纷纷破产。杨河可以想象,不消多久,各附属庄的破产农民与土地兼并又将成为普遍现象。
他们生产力还极度低下,就算五口之家耕种三十亩地,但每亩产量不到一石,除了各人口粮吃食,又有多少余粮可以出售?遇到灾年更不用说,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更甚者颗粒无收还要他倒贴,纯属负资产。
直属庄大农场,附属庄分田分地,两种制度并列,杨河也让老百姓看看,哪种制度更优越,介时他们就会作出选择。
当然,农民破产,土地兼并有个过程,分田分地在初期是有意义的,在这基础上,杨河可以设立如西汉的“都试之制”,唐朝的府兵制度,最大程度的开拓兵源。
但他最大的希望还是放在自己的直属庄上,他事实建立的是工人集团,生活劳动都纪律化,军事化,在这基础上,他可以开拓各种大团体,如军人集团,农业集团,军工集团,重工集团等等。
他以后要发展利益集团,建立政党等,这些直属庄民也会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
本月初,杨河还开始扩军。
目前他兵力六个总,连上中军直属的各队,计有二千五百人。
计划再招募二千人,使总兵力扩充到四千五百人。
内战兵从六总扩为十二个总,兵力约在三千人。
中军各队中,医护队扩为一百人,掷弹队扩为一百人,哨探队扩为一百人,骑兵队扩为三百人,锐兵队扩为三百人。加上护卫队、炮队、辎重队等等,中军部兵力约在一千五百人。
兵员的招募在睢宁、邳州二地进行,新安军的威力早在这二地闻名遐迩,军队的待遇也让各人眼热,特别伤亡、残疾、抚恤、退伍等方面让人心动。
说起来新安军月饷不高,普通士兵每月只有五钱银,但隐性福利高。包吃住,有住房,伤亡有抚恤,家属有安置。三年后若退伍,军中还会分给一套房子,四合院,宅地一亩大小。
虽从本月开始,普通庄民不盖房只给宅地,但军人会盖房子。对杨河来说,这些退伍士兵在军中锻炼几年,个个能写会算,又有一身技能,还对他忠诚,是最优良的基层人员,他们待遇自然要好一些。
种种诱人福利待遇,就算明面上军饷不高,杨河给每个士兵的安家银也降到十两,但百姓心中有一杆秤,希望应募的人群还是如潮。
仍按戚家军标准,每个应募的士兵都严格挑选考核,非良家子,身强力壮,老实本份者不要。
新兵的事,就交给兵务堂处理了。
议事堂下六堂,吏务、户务、兵务、工务、礼务、刑务诸堂,慢慢都走上轨道,不需要杨河亲力亲为。议事堂下民政堂专门培养民务要员,也充实了各屯堡的屯官吏员。
新兵在兵务堂操备所训练三个月后,慢慢会补充入各总之内,杨河“看不见师”制度,早已储备了六个新总的军官骨干人选,介时各总扩开,分甲乙二等。
甲等总一般每甲六七个老兵,三四个新兵,装备也较好,都有铁甲。
乙等总每甲三个老兵,七个新兵,只老兵有铁甲,新兵使用纯棉甲。
军需所到枯水期前只能打制铁甲二千副,就算一些缴获的流寇棉甲在内,也不过二千多副盔甲,但士兵需要装备,暂时就用纯棉甲。
纯棉甲相对简单,“每七斤棉花浸水槌平成薄晒干,反复三次干透而成一层,以三层缝成夹袄”,又加外衬铜钉就成了,总重不过二十多斤。
此时棉花一斤六七分银,二十多斤棉花,又外衬铜钉等,一套纯棉甲不过二两多银子,可以大规模生产装备。
纯棉甲也有一定的防护力,五十步外可防抛射,敌人进入五十步内直射不会大伤,不说乙等总士兵,暂时庄民都可用这种。
……
杨河扩军之事轰轰烈烈,州城各人看到只当没看到。
早前杀戮吓坏各人,摆明总督史可法等人也对杨河支持,他们何必多事?
此时私兵泛滥,各地乡勇层出不穷,各地官府又哪管得过来了?
知州苏成性等人猜测杨河要走状元公沈坤的道路,练强兵保境安民,或许会有后患,但他早致仕了,几年后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苏成性来说,反正他咬死七百个“佥练”乡兵名额,府城可能也会咬死给杨河一千个兵额。一千七百个“佥练”乡兵,多出来也是杨河自己养,跟他无关了。
目前局面,州城这边已经太平,苏知州安安稳稳等着退休就是。
七月中的时候,州衙方面给了杨河五千两的银子,这是七百佥练乡兵半年的工食银。
杨河淫威仍在,州衙给的银子倒是实数,不敢克扣。
府城那边也拨下半年的乡兵钱粮,马三步七,一千兵额,约工食银八千多两,米二千多石。
按早前计算,府城那边拨下的粮饷装备,半年约有银一万一千四百两,米三千石,竟被克扣了快三成。这还是总督府千叮咛万嘱咐,杨河也越发威名赫赫情况下。
还有三次大捷的斩首赏银,六千级按理说会有三万两的赏银,但从兵部支发,层层克扣下来,到杨河手中,竟然只有五千两。
杨河没说什么,但他暗暗记住了,敢贪他的钱,以后要这些人好看!
总督府还拨下三百马队的盔甲装备,倒还不错,皆是镶铁棉甲,鲜红长身罩甲型,铜钉又大又重,又有臂手,还有比较传统的兜鍪铁盔,全重约在三十多斤。
有了这批盔甲,连上的年底制成的铁甲,缴获的镶铁棉甲等,杨河麾下重甲约有二千五百副。他四千五百人的兵力,重甲普及率已经超过一半,年底对抗清军更有把握了。
……
七月十八日,新安庄训练场,楼山附近。
正是酷暑,但各样训练仍热火朝天,现新安庄训练基地更加浩大,从北山向北一直到锅山,东去又到三山、四山、五山等地,规模达到五六平方公里左右。
楼山就在这训练基地之内,不大的山包,附近有着河流,山下一些大小铁炉,正是杨河为坩埚炼钢选定的场地。
筹备到现在,杨河的坩埚炼钢已经进入实质,以粘土烧制耐火砖,砌成炼铁炉。
以黑铅,也就是石墨烧制成坩埚,并让包添甫等人多次实验,他们先小后大,已成功冶炼几次五斤份量的坩埚钢铁。今天要挑战的,则是五十斤份量的坩埚钢。
烈日下,前方一座炼铁炉威严耸立,约有两米多高,直径也快有两米,整个外形胖胖嘟嘟,顶上还有一个沉重厚实的炉盖,就若锅盖似的将炉子盖得严严实实。
坩埚炼钢本质就若一个高压锅,高温熔炼铁水,密闭高炉内部必须承受极高温度,所以此炉耐火砖皆以高铝粘土烧制而成。
还砌得极厚,炉壁厚达半米多,外面抺以厚厚的盐泥,周遭用粗藤包裹,硬木支撑。炉盖同样如此,以厚实的耐火砖制成,外面包裹着生铁与硬木。
然后附近一些小铁炉,高一米多,却是新安庄工匠实验五斤份量的坩埚钢炉。
此时杨河站在大铁炉不远处,身旁有着镇守新安庄,兵务堂总管韩大侠,军需所主管张出逊,原冶炼坊工匠包添甫等人。
这些工匠个个全副武装,都穿着石棉服,衣裳、鞋子、手套、帽子、口罩具备,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与绝热性,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火浣布之称,马可波罗也说石棉被鞑靼人用来制作防火服。
杨河手下工人都是宝贵的,有这条件,该有的装备自然要具备。
他看了看,这次实验冶炼坩埚钢五十斤,希望能成功,他说道:“开始吧。”
包添甫高声应是,他手下工人有十个,一声令下,纷纷行动。
炼铁炉不远有棚屋,里面摆着一个个石墨坩埚,大小都有,又有大量的焦炭堆积,还有生铁熟铁、石灰萤石等原料。
就有工人抬来坩埚,形状若“U”形,整个颜色黑漆漆的,这是杨河拟定配方,最后烧制成的石墨坩埚,大致石墨占五五,耐火粘土占四十,一些骨料占五。
这些坩埚不便宜,此时石墨价格,也就是黑铅每百斤要银三两三钱三分,而且不耐用,使用几次就有炸裂的危险。
包添甫等人已经实验过,每个坩埚只能使用三次,别看棚屋内坩埚多,但都是消耗品,每个使用一两天就要废弃。
包添甫吩咐往坩埚里面装熟铁,份量约在五十斤,混合一定比例的石灰石、萤石、河沙等,这是为了造渣,去除铁水中的磷与硫等杂质。
坩埚炼钢有多种方法,可用熟铁,也可用生铁加废钢,或用生铁加熟铁。
但此时大明不存在废钢说法,每块钢都被仔细反复使用。生铁与熟铁比例也需要仔细实验,生熟混合,很难说出来什么钢,甚至有时低碳钢也说不定。
暂时就用熟铁,高温下吸收石墨坩埚里的碳元素,一般可顺利得到高碳钢,几次实验也证明这一点。
众工人忙碌着,这边取坩埚装铁,那边有工人以铁钩拉起炉盖,往里面装填焦炭。
铁炉旁有着半环形的土台,与炉顶齐平,可站在上面忙活,他们装填的也是上好焦炭,每斤达到五文钱。
要知道寻常焦炭每斤不过二三文,此时宫中使用的,最好的白炭也只一分银一斤,平常的黑炭更只三四文钱一斤。
很快他们装填了足够的焦炭,约六十斤左右,这些上好焦炭的热量,燃料六十斤足够了。
杨河早为各流程定了手册,众工人进行实验多次,也早熟悉了,他们有条不紊动作,很快准备完毕。
看一切妥当,包添甫下令点火,将引火条从出渣孔探进去。
这坩埚炉最下为空,有吹风孔、出渣孔两个孔洞,上有炉桥,一样以耐火砖砌成,网状结构,与烧饭的灶台差不多。焦炭堆在炉桥上面,最下为干燥木材,引火之用。
总体简单,与此时炼铁炉区别不大,没有热鼓风,也没有蓄热室。石墨坩埚的特性,很容易使坩埚内部温度超过一千六百度,并不需要蓄热室进行加温。
很快木材点燃,几个工匠使劲推拉人力风箱,往里面鼓风,逐渐将焦炭烧着了。
烟雾不多,杨河使用的焦炭基本算无烟煤,烟雾少,热量高。
众人等待着,石墨坩埚并不急着放进去,约等两刻钟左右,看里面焦炭全烧着了,就有两个工匠用专门的坩埚钳钳着,将石墨坩埚放了进去,并关上炉盖,用铁栓锁好。
包添甫让人力风箱更用劲鼓风,他登上土台观察情况。炉盖上有观察孔,可看里面铁水情况,同时可用长长的铁钎探进去,搅拌坩埚里的铁水。
包添甫观察坩埚内的铁水情况,并依手册,不停报着内中温度与火焰颜色。
“火焰橘红,温度一千度。”包添甫大声道,“继续鼓风。”
杨河走近了一些看,烈日下,铁炉附近温度出奇的高,他身旁各人跟着,一样期盼看着那边。
不久包添甫又报:“火焰青色,温度一千二百度。”
杨河看他神情专注,穿着石棉服,戴着口罩,汗水不时沁出来,不由微微点头。
此时没有温度计,但观测“火候”之法倒也有,比如最早就在商周盛行的“目测法”,有个成语叫“炉火纯青”,就是古人观察火候的标准之一。
何等火焰何等温度,是工匠中的不传之密,很多人靠此吃饭,甚至很多釉窑老师傅看一次火,就要二十两到五十两银子。又有火照法,吐痰法等种种掌控温度变化的手法。
包添甫身为冶坊主,观察火候的本事也是有的,但形不成逻辑与体系,也没有手册写的这么清楚明白。
他从观察孔仔细看着,看坩埚内温度越高,慢慢里面熟铁熔化沸腾,冒出蓝色的火焰,他叫道:“温度一千五百度,打开炉盖。”
他声音中带着激动,虽说有些窑温可以达到一千三百度,但在高温下看到这种熔点,包添甫不由感慨杨相公之能。
一直以为姓包的出类拔萃,到了新安庄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闻种种,便若新世界的大门打开。
其实铁的熔点为一千五百度,按理说此时炼铁是不能得到液态生铁的,但此时铁中含有大量的硫磷硅锰等杂质,使熔点降低到一千一百度左右。若有合适的器皿与工艺,倒也可以得到液态铁水,但当然不能与正牌的铁料熔化相比。
随着他的喝令,几个工匠上前,一人抽去铁栓,一人用铁钩拉着,很快沉重的炉盖拉开,立时滚滚热浪汹涌而来,便在这边,杨河都感觉到了灼人的热意。
杨河看着,看一人穿着厚厚石棉服,拿着长长的勺子,将石墨坩埚内一些东西捞出来。
这是杂渣,放入的石灰石、萤石、河沙等与铁水中的硫磷等元素反应生成,去除这些杂质,铁水质量才会好。
杂渣捞了后,又有一人用长长的铁钎探进去,搅拌坩埚内的铁水,加快硫磷等杂质燃烧去除。
很快杂渣捞出,炉盖又关上,留下一工匠在旁不时搅拌铁水,包添甫继续观察火候。看坩埚内火焰转为白亮,温度达到手册说的一千六百度,他神情更变为激动。
这种火焰他实验时看过几次,每次都是这么美妙。
时间过去,慢慢坩埚内火舌由长变短,碳花也变得稀疏,内中熟铁已成为钢,包添甫下令停止鼓风,将石墨坩埚钳出来。
炉盖打开,两个工匠上前,小心用坩埚钳将石墨坩埚钳了出来,这坩埚已烧得通红,热腾腾的钢水飞溅。
铁炉不远处有砖砌的流道,流道尽头是模槽,可以将钢水浇筑成自己需要的钢锭模具等。两个工匠钳着,将那钢水倒入模槽中,然后有工匠按手册往钢水上面铺石灰与木炭,防止钢水氧化。
天气太热,杨河已坐回棚屋内,此时他站了起来,看身旁沙漏,从点火到停风,约两个半小时左右。
他暗暗点头,只要有原料的话,一天两炉钢很轻松,坩埚炉一般也可以连续工作十天,然后歇一段时间的炉。这还只是实验,以后在这一片可以多建几个坩埚炉炼钢。
不久钢锭冷却,众人兴奋的检查钢质。
张出逊算老手,他拿起一块钢锭,轻轻敲着,清秀的脸上满是迷醉赞叹:“好钢啊,如此细密匀称,这钢质竟比苏钢还佳!他们可是千锤百炼出来,需耗费多少精气神?我们直接炉内冶炼,以后不愁没有好钢了。”
身旁工匠兴奋议论,包添甫手上拿着一块钢锭,也是颤抖的摸着,这锅五十斤左右的钢,如此的精妙,没有任何泡面,没有筋带,没有接缝,均质如一,简直完美!
得到杨相公命令后,他与众工匠建了几个小小的坩埚炉,每锅五斤的实验。但以前出炉几锅,有的与苏钢差不多,有的比苏钢还差,眼下这一炉有若神助,真是完美。
包添甫验看一块块钢锭,神情陶醉,在他眼中,这些精钢简直比天下最美的女人还美。
韩大侠也是高兴的道:“有了这些好钢,兵再多,也不需火绳了。”
杨河满意的看着手中一块钢,手中这钢,已经是非常优良的高碳钢,比苏钢好了很多,特别质地如一,这也是坩埚钢的优点。
此时苏钢一斤六七两银子,他这钢一斤十两不愁卖,成本还低,连熟铁料,石墨坩埚耗费,焦炭花费,人工等等,一炉成本不到十两。但按市价,他这锅坩埚钢最少价值五百两。
当然这钢他不会卖,不说优质钢要垄断在手中,便是他以后用钢的地方只会多不会少。
兴奋的放下钢锭,杨河下令奖励包添甫等人,让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实验,建造更高更大的坩埚炉。一埚炉只炼钢五十斤太少,怎么着也得多放几个锅,至少提升到二百斤吧?
坩埚炉还可多种实验,不单用熟铁,还可生铁加熟铁,或熟铁与各类碳系化合物混合,慢慢炼制自己希望的碳钢,各类工具钢、特殊钢、合金模具钢等等。
还有,他们冶炼时需继续按手册,培养大批的熟练工人,而不是少数人垄断的秘籍。
目前来说,新安庄工匠少,特别熟练工人少,待未来大批的熟练工人培养出来,他就可以建高炉,使用搅拌炼铁法,直接由生铁炼成熟铁,这样他使用钢铁就不用愁了。
当然,为防止技术流失,这些工人是不能离开新安庄的,他的炼铁炉也是建在训练场中,保护得严严实实。
……
心情愉快的回到新安庄,督促了弟弟妹妹的学业,第二天,他又回到邳州城。
这期邸报已到达,但随着王奉送来报纸,杨河看后却心情大坏,他扔下邸报,恨恨道:“左良玉这个畜生!”
邸报上刊载了朱仙镇之事,与历史发展一样,官兵大败,李自成复围开封。
其实这场战事,如果不是左良玉逃跑,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五月时,李自成第三次围打开封,崇桢皇帝令各路援军星夜驰援,援军以督师丁启睿为首,保定总督杨文岳副之,又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安国、姜名武等各路总兵二十万,号四十万人,浩浩荡荡救援。
双方在朱仙镇对峙,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号百万人,占据地势较高的西南位置,并沿洧水挖掘壕沟,深宽丈余,环绕百里。官军则在东北,双方大战了一个多月,彼此间都伤亡惨重。
到本月初一日时,官兵形式不妙,伤亡大,又缺粮断水,但李自成方一样死伤惨重,几乎难以继续支持,已经开始谋划撤兵。“矢石竭,人人惴恐,营中老幼日数惊奔窜,虽斩之,不能定也。”
只要坚持下去,谁胜谁负,鹿死谁手不得而知。
然就在督师丁启睿主张第二天决战时,当晚左良玉却率部鼓噪奔逃,同时冲击友军营地,抢夺他们骡马,造成各军混乱,最后全线崩溃。
然后左良玉逃跑也没获得好处,此战李自成重点打击的就是左良玉部,而且看准他的心态,料定他会逃跑,在他必经之地挖掘壕沟。
果然左良玉逃跑,在壕沟前混乱一片,李自成掩后追杀,左良玉精锐部队损失大半,骡马、器械损失无数,最后逃往襄阳。
左良玉逃跑行为连累官兵大败,二十万军队损失殆尽,李自成更获降卒数万,马骡万匹,军械火器不计其数,复围开封。
朱仙镇大败后,李自成在战略上已处于主动地位,形势越发恶化,对杨河影响其实也非常大。
比如湖广很快不太平,除了煤铁,杨河还有许多物资需要进口,如铜、黑铅、白铅、铅料等等,很多产于西南,以汉口为重要的中转码头。
按历史不妙发展,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等人接连祸乱湖广,还有周边省份,自己很多进口渠道会失去。
若辗转别的地方,成本就高了,而且以后形式,天下会越来越不太平。
愤怒过后,杨河叹了口气,目前他很弱小,天下大势他影响不了,唯有不断壮大自己。但他相信,未来他建立的展览馆,剥皮实草后的左良玉会位列其中的。
还有,眼下不论新安庄或是邳州都局势稳定,各项发展有条不紊,他的个人之事该考虑了。
部下不断提到他的子嗣问题,便如昨日回新安庄,齐友信等人就或明或暗提到这一点。
整个大明,自己唯有喜欢两个女子,钱鼓瑟、王琼娥。
正好这两个女子都在邳州,选择哪个为妻子,自己该下一个决定了。
……
老白牛:多谢“朕会一直送”、“书友20180705004816718”、“股海任逍遥”、“Seven_I6”各一万打赏,白孟超、书友20171125153222900、JHX卖女孩的小火柴、打太级的猫、爱尚2013118、funjackie88、小夜Saya等书友的猛烈打赏,余者书友打赏投票等。
运动锻炼了几天,希望身体能慢慢好起来。
从七月开始,杨河又陷入繁忙中。
本月初时,他开始招募流民难民,沿新安庄往上,徐州与邳州交界两边,一直到不老河,设立八义乡与大许乡,总面积四百多平方公里。
又从新安庄西去,跨内白马河,一直到吕梁洪,加外白马河之地,共约二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设立白马乡。
除此三乡,又在邳州运河东西岸,分设乡屯堡,先占了土地,慢慢充实人口户数。
总计从七月开始,他约设立四乡之地,按每乡千户计算,新增人口二万左右。
从匪盗奸贼处抄来的财产给了他底气。
按杨河给乡民的待遇,青壮年每天供应米面二斤,妇孺一斤多,平均值为一斤半,每人每年消耗粮食约在二石八斗。四个乡两万人,一年就需要粮米约五万六千石。
按此时市价,一石粮食一百八十八斤约要白银二两,五万六千石就是白银十一万两左右。
流民难民皆一无所有,招入屯堡后,开垦、训练又尽是重活,不吃饱怎么行?
不过与新安乡的老庄民相比,他们第一年没有工钱,只年底发个红包便罢。以后杨河也不打算给他们盖房子,每户给基宅地一亩就算,但免契税。
不过他们衣裳被褥还是要的,男女老少各二身冬服夏装,毛毯冬被等,平均每人三两左右,二万人就是白银六万两。
又有四乡水利,要发展,要种地,水利不可少,按新安庄例子,平均每乡要耗费白银一万多两。
这样零零总总算下来,杨河新设四乡之地,本年就要耗费白银二十万两。然后从明年开始,每年要支出这些人口粮五万六千石,工钱十二万两左右。
而他们生产,一庄保百户,开垦土地五六千亩,一乡十保,开垦土地五六万亩,四乡开垦土地二十多万亩。到明年秋播前,这些土地要开垦好,相应的水利要修建好,然后后年,也就是崇祯十七年夏天会有收获。
所以此时发展很慢,在杨河计划中,新开垦的土地亩产也必须达到一石。他相信有良好的水利,加上大量肥料投入,田地这个产量是可以达到的。
这还远远不足,亩产一石,四乡二十多万亩地收入支出才勉强持平,不能为他创造利润,需提高生产力。
在杨河计划中,这些田地耕种几年后,麦田需达到亩产二石多,稻谷需达到亩产三石多,也就是二百公斤与三百公斤。
杨河认为这可能性是很大的,毕竟开渠筑堤,勤种勤粪,耕作环境改善,土地有了肥力,这个收获就有了可能。
而小麦亩产达到二石,他就大赚了,便如新设四乡之地,土地二十多万亩,收获产量就是四十多万石,扣除口粮支出五万六千石,工钱十二万两,他的利润仍有倍数。
而且那时他们食量还会减少,口粮不需要那么多,就算提高乡民一些福利待遇也值,或者干脆纯以工钱计。
说白了,杨河实行的就是大农场计划,这些人就是杨河的农场工人。
在各农场中,他实行良好的福利保障,类似终身雇佣的制度,又有现代的考核、奖励、惩罚制度随行,累进工资制设立,庄民们的忠诚与干劲没有问题。
以后在各庄保中,他可以培育好的种子,大量的使用机械,这样富余下很多人口就可以发展畜牧业,养殖业,各农产品加工等,最大化的提高生产力。
这些直属的各庄保中,杨河并不打算分田分地,历史证明了,小农经济,分田分地,对生产力的提高并没什么效用。几千年前汉唐时期,小麦的亩产不到一石,到了明清时期,小麦的亩产仍然不到一石,这几千年时间都白废了。他们开国初期,可都是分田分地的,而且分得彻底,田地私人所有,世世代代传家。
分田分地唯一作用就是稳定社会,这个稳定期还不长,小农社会,任何的灾害,水灾,旱灾,蝗灾,小地主与自耕农立马变赤贫人口,然后土地兼并就开始了。
当然,因为有收买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未来杨河也会搞搞分田分地,但不在直属庄,而在附属庄。每户分田三十亩到五十亩,收取田赋,租借给他们口粮、耕牛,农具等等。
杨河也不看好各附属庄的发展,相比农场的大规模组织,小农结构的农民对抗灾害的能力太弱了,随便风吹草动就纷纷破产。杨河可以想象,不消多久,各附属庄的破产农民与土地兼并又将成为普遍现象。
他们生产力还极度低下,就算五口之家耕种三十亩地,但每亩产量不到一石,除了各人口粮吃食,又有多少余粮可以出售?遇到灾年更不用说,有口吃的就算不错了。更甚者颗粒无收还要他倒贴,纯属负资产。
直属庄大农场,附属庄分田分地,两种制度并列,杨河也让老百姓看看,哪种制度更优越,介时他们就会作出选择。
当然,农民破产,土地兼并有个过程,分田分地在初期是有意义的,在这基础上,杨河可以设立如西汉的“都试之制”,唐朝的府兵制度,最大程度的开拓兵源。
但他最大的希望还是放在自己的直属庄上,他事实建立的是工人集团,生活劳动都纪律化,军事化,在这基础上,他可以开拓各种大团体,如军人集团,农业集团,军工集团,重工集团等等。
他以后要发展利益集团,建立政党等,这些直属庄民也会是最坚定的支持者。
……
本月初,杨河还开始扩军。
目前他兵力六个总,连上中军直属的各队,计有二千五百人。
计划再招募二千人,使总兵力扩充到四千五百人。
内战兵从六总扩为十二个总,兵力约在三千人。
中军各队中,医护队扩为一百人,掷弹队扩为一百人,哨探队扩为一百人,骑兵队扩为三百人,锐兵队扩为三百人。加上护卫队、炮队、辎重队等等,中军部兵力约在一千五百人。
兵员的招募在睢宁、邳州二地进行,新安军的威力早在这二地闻名遐迩,军队的待遇也让各人眼热,特别伤亡、残疾、抚恤、退伍等方面让人心动。
说起来新安军月饷不高,普通士兵每月只有五钱银,但隐性福利高。包吃住,有住房,伤亡有抚恤,家属有安置。三年后若退伍,军中还会分给一套房子,四合院,宅地一亩大小。
虽从本月开始,普通庄民不盖房只给宅地,但军人会盖房子。对杨河来说,这些退伍士兵在军中锻炼几年,个个能写会算,又有一身技能,还对他忠诚,是最优良的基层人员,他们待遇自然要好一些。
种种诱人福利待遇,就算明面上军饷不高,杨河给每个士兵的安家银也降到十两,但百姓心中有一杆秤,希望应募的人群还是如潮。
仍按戚家军标准,每个应募的士兵都严格挑选考核,非良家子,身强力壮,老实本份者不要。
新兵的事,就交给兵务堂处理了。
议事堂下六堂,吏务、户务、兵务、工务、礼务、刑务诸堂,慢慢都走上轨道,不需要杨河亲力亲为。议事堂下民政堂专门培养民务要员,也充实了各屯堡的屯官吏员。
新兵在兵务堂操备所训练三个月后,慢慢会补充入各总之内,杨河“看不见师”制度,早已储备了六个新总的军官骨干人选,介时各总扩开,分甲乙二等。
甲等总一般每甲六七个老兵,三四个新兵,装备也较好,都有铁甲。
乙等总每甲三个老兵,七个新兵,只老兵有铁甲,新兵使用纯棉甲。
军需所到枯水期前只能打制铁甲二千副,就算一些缴获的流寇棉甲在内,也不过二千多副盔甲,但士兵需要装备,暂时就用纯棉甲。
纯棉甲相对简单,“每七斤棉花浸水槌平成薄晒干,反复三次干透而成一层,以三层缝成夹袄”,又加外衬铜钉就成了,总重不过二十多斤。
此时棉花一斤六七分银,二十多斤棉花,又外衬铜钉等,一套纯棉甲不过二两多银子,可以大规模生产装备。
纯棉甲也有一定的防护力,五十步外可防抛射,敌人进入五十步内直射不会大伤,不说乙等总士兵,暂时庄民都可用这种。
……
杨河扩军之事轰轰烈烈,州城各人看到只当没看到。
早前杀戮吓坏各人,摆明总督史可法等人也对杨河支持,他们何必多事?
此时私兵泛滥,各地乡勇层出不穷,各地官府又哪管得过来了?
知州苏成性等人猜测杨河要走状元公沈坤的道路,练强兵保境安民,或许会有后患,但他早致仕了,几年后的事跟他有什么关系?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对苏成性来说,反正他咬死七百个“佥练”乡兵名额,府城可能也会咬死给杨河一千个兵额。一千七百个“佥练”乡兵,多出来也是杨河自己养,跟他无关了。
目前局面,州城这边已经太平,苏知州安安稳稳等着退休就是。
七月中的时候,州衙方面给了杨河五千两的银子,这是七百佥练乡兵半年的工食银。
杨河淫威仍在,州衙给的银子倒是实数,不敢克扣。
府城那边也拨下半年的乡兵钱粮,马三步七,一千兵额,约工食银八千多两,米二千多石。
按早前计算,府城那边拨下的粮饷装备,半年约有银一万一千四百两,米三千石,竟被克扣了快三成。这还是总督府千叮咛万嘱咐,杨河也越发威名赫赫情况下。
还有三次大捷的斩首赏银,六千级按理说会有三万两的赏银,但从兵部支发,层层克扣下来,到杨河手中,竟然只有五千两。
杨河没说什么,但他暗暗记住了,敢贪他的钱,以后要这些人好看!
总督府还拨下三百马队的盔甲装备,倒还不错,皆是镶铁棉甲,鲜红长身罩甲型,铜钉又大又重,又有臂手,还有比较传统的兜鍪铁盔,全重约在三十多斤。
有了这批盔甲,连上的年底制成的铁甲,缴获的镶铁棉甲等,杨河麾下重甲约有二千五百副。他四千五百人的兵力,重甲普及率已经超过一半,年底对抗清军更有把握了。
……
七月十八日,新安庄训练场,楼山附近。
正是酷暑,但各样训练仍热火朝天,现新安庄训练基地更加浩大,从北山向北一直到锅山,东去又到三山、四山、五山等地,规模达到五六平方公里左右。
楼山就在这训练基地之内,不大的山包,附近有着河流,山下一些大小铁炉,正是杨河为坩埚炼钢选定的场地。
筹备到现在,杨河的坩埚炼钢已经进入实质,以粘土烧制耐火砖,砌成炼铁炉。
以黑铅,也就是石墨烧制成坩埚,并让包添甫等人多次实验,他们先小后大,已成功冶炼几次五斤份量的坩埚钢铁。今天要挑战的,则是五十斤份量的坩埚钢。
烈日下,前方一座炼铁炉威严耸立,约有两米多高,直径也快有两米,整个外形胖胖嘟嘟,顶上还有一个沉重厚实的炉盖,就若锅盖似的将炉子盖得严严实实。
坩埚炼钢本质就若一个高压锅,高温熔炼铁水,密闭高炉内部必须承受极高温度,所以此炉耐火砖皆以高铝粘土烧制而成。
还砌得极厚,炉壁厚达半米多,外面抺以厚厚的盐泥,周遭用粗藤包裹,硬木支撑。炉盖同样如此,以厚实的耐火砖制成,外面包裹着生铁与硬木。
然后附近一些小铁炉,高一米多,却是新安庄工匠实验五斤份量的坩埚钢炉。
此时杨河站在大铁炉不远处,身旁有着镇守新安庄,兵务堂总管韩大侠,军需所主管张出逊,原冶炼坊工匠包添甫等人。
这些工匠个个全副武装,都穿着石棉服,衣裳、鞋子、手套、帽子、口罩具备,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与绝热性,早在商周时期就有火浣布之称,马可波罗也说石棉被鞑靼人用来制作防火服。
杨河手下工人都是宝贵的,有这条件,该有的装备自然要具备。
他看了看,这次实验冶炼坩埚钢五十斤,希望能成功,他说道:“开始吧。”
包添甫高声应是,他手下工人有十个,一声令下,纷纷行动。
炼铁炉不远有棚屋,里面摆着一个个石墨坩埚,大小都有,又有大量的焦炭堆积,还有生铁熟铁、石灰萤石等原料。
就有工人抬来坩埚,形状若“U”形,整个颜色黑漆漆的,这是杨河拟定配方,最后烧制成的石墨坩埚,大致石墨占五五,耐火粘土占四十,一些骨料占五。
这些坩埚不便宜,此时石墨价格,也就是黑铅每百斤要银三两三钱三分,而且不耐用,使用几次就有炸裂的危险。
包添甫等人已经实验过,每个坩埚只能使用三次,别看棚屋内坩埚多,但都是消耗品,每个使用一两天就要废弃。
包添甫吩咐往坩埚里面装熟铁,份量约在五十斤,混合一定比例的石灰石、萤石、河沙等,这是为了造渣,去除铁水中的磷与硫等杂质。
坩埚炼钢有多种方法,可用熟铁,也可用生铁加废钢,或用生铁加熟铁。
但此时大明不存在废钢说法,每块钢都被仔细反复使用。生铁与熟铁比例也需要仔细实验,生熟混合,很难说出来什么钢,甚至有时低碳钢也说不定。
暂时就用熟铁,高温下吸收石墨坩埚里的碳元素,一般可顺利得到高碳钢,几次实验也证明这一点。
众工人忙碌着,这边取坩埚装铁,那边有工人以铁钩拉起炉盖,往里面装填焦炭。
铁炉旁有着半环形的土台,与炉顶齐平,可站在上面忙活,他们装填的也是上好焦炭,每斤达到五文钱。
要知道寻常焦炭每斤不过二三文,此时宫中使用的,最好的白炭也只一分银一斤,平常的黑炭更只三四文钱一斤。
很快他们装填了足够的焦炭,约六十斤左右,这些上好焦炭的热量,燃料六十斤足够了。
杨河早为各流程定了手册,众工人进行实验多次,也早熟悉了,他们有条不紊动作,很快准备完毕。
看一切妥当,包添甫下令点火,将引火条从出渣孔探进去。
这坩埚炉最下为空,有吹风孔、出渣孔两个孔洞,上有炉桥,一样以耐火砖砌成,网状结构,与烧饭的灶台差不多。焦炭堆在炉桥上面,最下为干燥木材,引火之用。
总体简单,与此时炼铁炉区别不大,没有热鼓风,也没有蓄热室。石墨坩埚的特性,很容易使坩埚内部温度超过一千六百度,并不需要蓄热室进行加温。
很快木材点燃,几个工匠使劲推拉人力风箱,往里面鼓风,逐渐将焦炭烧着了。
烟雾不多,杨河使用的焦炭基本算无烟煤,烟雾少,热量高。
众人等待着,石墨坩埚并不急着放进去,约等两刻钟左右,看里面焦炭全烧着了,就有两个工匠用专门的坩埚钳钳着,将石墨坩埚放了进去,并关上炉盖,用铁栓锁好。
包添甫让人力风箱更用劲鼓风,他登上土台观察情况。炉盖上有观察孔,可看里面铁水情况,同时可用长长的铁钎探进去,搅拌坩埚里的铁水。
包添甫观察坩埚内的铁水情况,并依手册,不停报着内中温度与火焰颜色。
“火焰橘红,温度一千度。”包添甫大声道,“继续鼓风。”
杨河走近了一些看,烈日下,铁炉附近温度出奇的高,他身旁各人跟着,一样期盼看着那边。
不久包添甫又报:“火焰青色,温度一千二百度。”
杨河看他神情专注,穿着石棉服,戴着口罩,汗水不时沁出来,不由微微点头。
此时没有温度计,但观测“火候”之法倒也有,比如最早就在商周盛行的“目测法”,有个成语叫“炉火纯青”,就是古人观察火候的标准之一。
何等火焰何等温度,是工匠中的不传之密,很多人靠此吃饭,甚至很多釉窑老师傅看一次火,就要二十两到五十两银子。又有火照法,吐痰法等种种掌控温度变化的手法。
包添甫身为冶坊主,观察火候的本事也是有的,但形不成逻辑与体系,也没有手册写的这么清楚明白。
他从观察孔仔细看着,看坩埚内温度越高,慢慢里面熟铁熔化沸腾,冒出蓝色的火焰,他叫道:“温度一千五百度,打开炉盖。”
他声音中带着激动,虽说有些窑温可以达到一千三百度,但在高温下看到这种熔点,包添甫不由感慨杨相公之能。
一直以为姓包的出类拔萃,到了新安庄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闻种种,便若新世界的大门打开。
其实铁的熔点为一千五百度,按理说此时炼铁是不能得到液态生铁的,但此时铁中含有大量的硫磷硅锰等杂质,使熔点降低到一千一百度左右。若有合适的器皿与工艺,倒也可以得到液态铁水,但当然不能与正牌的铁料熔化相比。
随着他的喝令,几个工匠上前,一人抽去铁栓,一人用铁钩拉着,很快沉重的炉盖拉开,立时滚滚热浪汹涌而来,便在这边,杨河都感觉到了灼人的热意。
杨河看着,看一人穿着厚厚石棉服,拿着长长的勺子,将石墨坩埚内一些东西捞出来。
这是杂渣,放入的石灰石、萤石、河沙等与铁水中的硫磷等元素反应生成,去除这些杂质,铁水质量才会好。
杂渣捞了后,又有一人用长长的铁钎探进去,搅拌坩埚内的铁水,加快硫磷等杂质燃烧去除。
很快杂渣捞出,炉盖又关上,留下一工匠在旁不时搅拌铁水,包添甫继续观察火候。看坩埚内火焰转为白亮,温度达到手册说的一千六百度,他神情更变为激动。
这种火焰他实验时看过几次,每次都是这么美妙。
时间过去,慢慢坩埚内火舌由长变短,碳花也变得稀疏,内中熟铁已成为钢,包添甫下令停止鼓风,将石墨坩埚钳出来。
炉盖打开,两个工匠上前,小心用坩埚钳将石墨坩埚钳了出来,这坩埚已烧得通红,热腾腾的钢水飞溅。
铁炉不远处有砖砌的流道,流道尽头是模槽,可以将钢水浇筑成自己需要的钢锭模具等。两个工匠钳着,将那钢水倒入模槽中,然后有工匠按手册往钢水上面铺石灰与木炭,防止钢水氧化。
天气太热,杨河已坐回棚屋内,此时他站了起来,看身旁沙漏,从点火到停风,约两个半小时左右。
他暗暗点头,只要有原料的话,一天两炉钢很轻松,坩埚炉一般也可以连续工作十天,然后歇一段时间的炉。这还只是实验,以后在这一片可以多建几个坩埚炉炼钢。
不久钢锭冷却,众人兴奋的检查钢质。
张出逊算老手,他拿起一块钢锭,轻轻敲着,清秀的脸上满是迷醉赞叹:“好钢啊,如此细密匀称,这钢质竟比苏钢还佳!他们可是千锤百炼出来,需耗费多少精气神?我们直接炉内冶炼,以后不愁没有好钢了。”
身旁工匠兴奋议论,包添甫手上拿着一块钢锭,也是颤抖的摸着,这锅五十斤左右的钢,如此的精妙,没有任何泡面,没有筋带,没有接缝,均质如一,简直完美!
得到杨相公命令后,他与众工匠建了几个小小的坩埚炉,每锅五斤的实验。但以前出炉几锅,有的与苏钢差不多,有的比苏钢还差,眼下这一炉有若神助,真是完美。
包添甫验看一块块钢锭,神情陶醉,在他眼中,这些精钢简直比天下最美的女人还美。
韩大侠也是高兴的道:“有了这些好钢,兵再多,也不需火绳了。”
杨河满意的看着手中一块钢,手中这钢,已经是非常优良的高碳钢,比苏钢好了很多,特别质地如一,这也是坩埚钢的优点。
此时苏钢一斤六七两银子,他这钢一斤十两不愁卖,成本还低,连熟铁料,石墨坩埚耗费,焦炭花费,人工等等,一炉成本不到十两。但按市价,他这锅坩埚钢最少价值五百两。
当然这钢他不会卖,不说优质钢要垄断在手中,便是他以后用钢的地方只会多不会少。
兴奋的放下钢锭,杨河下令奖励包添甫等人,让他们再接再厉,继续实验,建造更高更大的坩埚炉。一埚炉只炼钢五十斤太少,怎么着也得多放几个锅,至少提升到二百斤吧?
坩埚炉还可多种实验,不单用熟铁,还可生铁加熟铁,或熟铁与各类碳系化合物混合,慢慢炼制自己希望的碳钢,各类工具钢、特殊钢、合金模具钢等等。
还有,他们冶炼时需继续按手册,培养大批的熟练工人,而不是少数人垄断的秘籍。
目前来说,新安庄工匠少,特别熟练工人少,待未来大批的熟练工人培养出来,他就可以建高炉,使用搅拌炼铁法,直接由生铁炼成熟铁,这样他使用钢铁就不用愁了。
当然,为防止技术流失,这些工人是不能离开新安庄的,他的炼铁炉也是建在训练场中,保护得严严实实。
……
心情愉快的回到新安庄,督促了弟弟妹妹的学业,第二天,他又回到邳州城。
这期邸报已到达,但随着王奉送来报纸,杨河看后却心情大坏,他扔下邸报,恨恨道:“左良玉这个畜生!”
邸报上刊载了朱仙镇之事,与历史发展一样,官兵大败,李自成复围开封。
其实这场战事,如果不是左良玉逃跑,鹿死谁手还不得而知。
五月时,李自成第三次围打开封,崇桢皇帝令各路援军星夜驰援,援军以督师丁启睿为首,保定总督杨文岳副之,又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安国、姜名武等各路总兵二十万,号四十万人,浩浩荡荡救援。
双方在朱仙镇对峙,李自成、罗汝才联军号百万人,占据地势较高的西南位置,并沿洧水挖掘壕沟,深宽丈余,环绕百里。官军则在东北,双方大战了一个多月,彼此间都伤亡惨重。
到本月初一日时,官兵形式不妙,伤亡大,又缺粮断水,但李自成方一样死伤惨重,几乎难以继续支持,已经开始谋划撤兵。“矢石竭,人人惴恐,营中老幼日数惊奔窜,虽斩之,不能定也。”
只要坚持下去,谁胜谁负,鹿死谁手不得而知。
然就在督师丁启睿主张第二天决战时,当晚左良玉却率部鼓噪奔逃,同时冲击友军营地,抢夺他们骡马,造成各军混乱,最后全线崩溃。
然后左良玉逃跑也没获得好处,此战李自成重点打击的就是左良玉部,而且看准他的心态,料定他会逃跑,在他必经之地挖掘壕沟。
果然左良玉逃跑,在壕沟前混乱一片,李自成掩后追杀,左良玉精锐部队损失大半,骡马、器械损失无数,最后逃往襄阳。
左良玉逃跑行为连累官兵大败,二十万军队损失殆尽,李自成更获降卒数万,马骡万匹,军械火器不计其数,复围开封。
朱仙镇大败后,李自成在战略上已处于主动地位,形势越发恶化,对杨河影响其实也非常大。
比如湖广很快不太平,除了煤铁,杨河还有许多物资需要进口,如铜、黑铅、白铅、铅料等等,很多产于西南,以汉口为重要的中转码头。
按历史不妙发展,李自成、张献忠、左良玉等人接连祸乱湖广,还有周边省份,自己很多进口渠道会失去。
若辗转别的地方,成本就高了,而且以后形式,天下会越来越不太平。
愤怒过后,杨河叹了口气,目前他很弱小,天下大势他影响不了,唯有不断壮大自己。但他相信,未来他建立的展览馆,剥皮实草后的左良玉会位列其中的。
还有,眼下不论新安庄或是邳州都局势稳定,各项发展有条不紊,他的个人之事该考虑了。
部下不断提到他的子嗣问题,便如昨日回新安庄,齐友信等人就或明或暗提到这一点。
整个大明,自己唯有喜欢两个女子,钱鼓瑟、王琼娥。
正好这两个女子都在邳州,选择哪个为妻子,自己该下一个决定了。
……
老白牛:多谢“朕会一直送”、“书友20180705004816718”、“股海任逍遥”、“Seven_I6”各一万打赏,白孟超、书友20171125153222900、JHX卖女孩的小火柴、打太级的猫、爱尚2013118、funjackie88、小夜Saya等书友的猛烈打赏,余者书友打赏投票等。
运动锻炼了几天,希望身体能慢慢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