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2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2
执政死亡于国都,卫国“不准明白真相的老百姓”恐慌起来。原先卫献公承诺的担保人公子鲜听到确切消息,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出逃,卫献公听到这消息,慌了神,赶紧派人,请求子鲜留下,子鲜愤然回答:“我作为国君信诺的担保人,最后国君违背了承诺,我如果无耻的继续生活在卫国,恐怕全卫国的人都要耻笑我缺乏荣誉感。”
于是,子鲜拒绝了卫献公的挽留,渡过黄河出逃到晋国,此后,他终生无论坐卧,不面朝卫国方向,而且终生不食卫粟,以表示自己的守信,以及愧对宁氏的歉疚。
卫献公重掌大权,将宁氏一族斩杀的寸草不留,他得意洋洋。这时,卫国只剩下了一座城市,其余的领土都已经失去了,这位新上台的帝丘城主、也就是卫国国君,终于掌握了整个城市(国家)的权力,开始了继续治理卫国的大业——卫献公的谥号为“献”,果然恰如其分。
子鲜逃亡之后,卫国发生动乱的消息也传入了晋国,此时晋国依旧忙着筹备国君大婚,而与此同时,陈国国君在楚国哀求援兵,病逝于楚国,实现了他“不求来援兵,不回陈国”的誓言。因为陈国国君的死,楚国人无奈,开始下令全国动员,准备出战郑国,惩罚郑国对陈国的侵略。
卫国动乱的消息是孙林父报告的,子鲜来到晋国之后,诚恳的向孙林父承认错误——当初在孙林父的治理下,卫国紧跟在晋国老大的身后,连二等强国之手的郑国都敢时不时的教训一下。
而现如今,卫国连四流小国都不如,对于如今的局面,子鲜终于忏悔了,他忏悔自己参与杀害卫殇公的事件,对着孙林父哭泣说:“一时错误,卫国现在向亡国的路上一路狂奔,如巨石滚下山谷,不可遏制啊!我错了,我真不应该信任那个顽劣的君上,我以为他流亡在外十多年,如今长大了,总算懂事了,或许能够带领卫国摆脱跟班的命运,我……”
孙林父淡淡的打断了子鲜的话:“卫国的事,如今已经与我无关了。你说,希望当今的君上能摆脱作为晋国跟班的命运,那么,卫国接下来要扮演什么角色?是争夺霸主的地位吗?”
子鲜很茫然:“晋国百年霸主,我们无论国力、人力以及经济力量,都不可能争得过晋国?”
孙林父继续往公子鲜的伤口上撒盐:“那么,我们卫国摆脱了晋国跟班的命运,图什么?”
子鲜下意识的回答:“至少不用缴纳征税了,这笔钱可以用来惠及卫国百姓……”
孙林父冷哼一声:“那么,不做晋国的跟班,晋国是否有权攻击卫国?不做晋国的跟班,晋国对卫国就没有保护的责任,我们卫国是否能单独面对齐国的吞并?”
子鲜张嘴结舌。
孙林父继续说:“鲁国的榜样在前面,齐国日日侵害鲁国,全因为晋国的庇护,鲁国才得以幸存下去,如果我们卫国不向晋国交纳征税,那么,凭我们的实力,我们是否能担当下一届霸主?
如果我们担当不了霸主,我们终究还是要交纳征税的,不向晋国交纳,难道向晋国的跟班——齐国交纳征税?如果既不向晋国交纳征税,也不理齐国的威胁,那我们卫国恐怕还不如现在的鲁国。而且那样一来,齐国人有了充足的理由攻打卫国,我们卫国却无法获得外援,只能独立迎战齐国——在齐国的攻击下,卫国能幸存吗?”
子鲜恍然大悟,他大哭着离开孙林父的府上,孙林父坐在府邸想了想,赶去将情况禀报赵武。赵武获得卫国的消息后,犹豫了一下,反问:“我们是否要对此作出反应?”
孙林父苦笑了一下:“当初,卫君驱逐我这位执政,列国诸侯讲情,要求释放卫君,用的理由是:卫君处理自己的家臣,那是国家内部事务,君权神圣,即使是霸主也无权干涉。
如今,情形也一样,卫国国君与自己的执政起了争端,我们晋国凭什么理由,干涉卫国的内政?”
孙林父话题一转:“更况且,卫君在国内闹得越凶,其实对晋国也有好处。我原本担心卫君释放回国后,我们新占领的卫国领地会动荡不安,但卫君这么一闹,卫国百姓必然对这个国君产生失望情绪,如此一来,我们在黄河南岸的领地就安全了,我来汇报元帅,是告诉元帅:从此,南岸无忧了。”
赵武“嗤”了一声:“卫国国君只剩下一座城市了,还要拼了命的折腾,但如此一来,我们的南线确实没有忧患了。恰好郑国来求援了,你觉得怎么样?”
孙林父冷笑的说:“其实,郑国面对楚军,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赵武摇摇头:“郑国人确实战斗了,但他们战败了,郑国大将皇颉被俘……”
孙林父摇头:“皇颉是什么人,过去没听说过,郑国人派出这样不知名的大将迎战楚军,而不是让子产带军迎接,恐怕郑国人并没有尽力,只是应付而已。”
赵武也赞同这点:“郑军战败了,它现在有理由向我们求援,并且拒绝再战。我本想缓一缓,不理会郑国人的求援,但得胜的楚军又转向了宋国,宋国人也开始求援了,这样,恐怕我们不得不战。”
孙林父呻吟:“怎么霸主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这才安定了多久?”
赵武点头赞同:“身为霸主,周围全是虎狼,必须时刻警惕打退一拨一拨贪婪的猎狗。”
孙林父一声轻笑:“相比起来,似乎做一个小国比较幸运。至少霸主不轮换的话,小国不会如此频繁受到攻击。”
赵武也笑着回答:“小国也有小国的难处,别人争夺霸主,是因为做霸主的利润实在太丰厚,而小国却要交纳高额的征税,以换取霸主的保护……如今这世道,谁活着都不容易呀。”
赵武终究没有说是否需要出兵,孙林父也不问,他笑着拱了拱手,告辞而去。
此时,南方的郑国,楚军大营中发生了一场争执,皇颉是被楚将穿封戍俘虏的,穿封戍带着皇颉回营领赏,中途被楚康王的二弟公子围看见了,公子围自出战以来寸功未立,而楚国与晋国一样,最重视军功,因此公子围非常垂涎这份战利品,他眼珠一转,迎上穿封戍,说:“将军辛苦了!你瞧你,铠甲都被血污沾染的不成样子了,不如你把俘虏交给我,自己回去清洗一下铠甲,而后向大王献俘,大王看到你整洁的样子,一定很高兴。”
穿封戍低头看了看衣甲,他因为追逐皇颉,浑身都是汗臭味,精美的“组练”铠甲上面全是血污与尘土,穿封戍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他拱了拱手,拜谢公子围,然后自己回营清洗铠甲。
谁知他的清洁工作还没做完,左右来汇报:“公子围向大王献俘了?他说自己俘获了郑国大将皇颉,我们都纳闷,明明出战的是你,公子围只是呆在营地里吹吹口哨而已,怎么他反而俘虏了郑国大将?”
穿封戍大怒,他铠甲都来不及穿,怒气冲冲的冲到楚王面前,劈头就说:“大王,出战的是我啊,郑国大将是我俘虏的啊?!”
第二百一十六章 轻声细语却让天下侧耳2
执政死亡于国都,卫国“不准明白真相的老百姓”恐慌起来。原先卫献公承诺的担保人公子鲜听到确切消息,立刻收拾行李准备出逃,卫献公听到这消息,慌了神,赶紧派人,请求子鲜留下,子鲜愤然回答:“我作为国君信诺的担保人,最后国君违背了承诺,我如果无耻的继续生活在卫国,恐怕全卫国的人都要耻笑我缺乏荣誉感。”
于是,子鲜拒绝了卫献公的挽留,渡过黄河出逃到晋国,此后,他终生无论坐卧,不面朝卫国方向,而且终生不食卫粟,以表示自己的守信,以及愧对宁氏的歉疚。
卫献公重掌大权,将宁氏一族斩杀的寸草不留,他得意洋洋。这时,卫国只剩下了一座城市,其余的领土都已经失去了,这位新上台的帝丘城主、也就是卫国国君,终于掌握了整个城市(国家)的权力,开始了继续治理卫国的大业——卫献公的谥号为“献”,果然恰如其分。
子鲜逃亡之后,卫国发生动乱的消息也传入了晋国,此时晋国依旧忙着筹备国君大婚,而与此同时,陈国国君在楚国哀求援兵,病逝于楚国,实现了他“不求来援兵,不回陈国”的誓言。因为陈国国君的死,楚国人无奈,开始下令全国动员,准备出战郑国,惩罚郑国对陈国的侵略。
卫国动乱的消息是孙林父报告的,子鲜来到晋国之后,诚恳的向孙林父承认错误——当初在孙林父的治理下,卫国紧跟在晋国老大的身后,连二等强国之手的郑国都敢时不时的教训一下。
而现如今,卫国连四流小国都不如,对于如今的局面,子鲜终于忏悔了,他忏悔自己参与杀害卫殇公的事件,对着孙林父哭泣说:“一时错误,卫国现在向亡国的路上一路狂奔,如巨石滚下山谷,不可遏制啊!我错了,我真不应该信任那个顽劣的君上,我以为他流亡在外十多年,如今长大了,总算懂事了,或许能够带领卫国摆脱跟班的命运,我……”
孙林父淡淡的打断了子鲜的话:“卫国的事,如今已经与我无关了。你说,希望当今的君上能摆脱作为晋国跟班的命运,那么,卫国接下来要扮演什么角色?是争夺霸主的地位吗?”
子鲜很茫然:“晋国百年霸主,我们无论国力、人力以及经济力量,都不可能争得过晋国?”
孙林父继续往公子鲜的伤口上撒盐:“那么,我们卫国摆脱了晋国跟班的命运,图什么?”
子鲜下意识的回答:“至少不用缴纳征税了,这笔钱可以用来惠及卫国百姓……”
孙林父冷哼一声:“那么,不做晋国的跟班,晋国是否有权攻击卫国?不做晋国的跟班,晋国对卫国就没有保护的责任,我们卫国是否能单独面对齐国的吞并?”
子鲜张嘴结舌。
孙林父继续说:“鲁国的榜样在前面,齐国日日侵害鲁国,全因为晋国的庇护,鲁国才得以幸存下去,如果我们卫国不向晋国交纳征税,那么,凭我们的实力,我们是否能担当下一届霸主?
如果我们担当不了霸主,我们终究还是要交纳征税的,不向晋国交纳,难道向晋国的跟班——齐国交纳征税?如果既不向晋国交纳征税,也不理齐国的威胁,那我们卫国恐怕还不如现在的鲁国。而且那样一来,齐国人有了充足的理由攻打卫国,我们卫国却无法获得外援,只能独立迎战齐国——在齐国的攻击下,卫国能幸存吗?”
子鲜恍然大悟,他大哭着离开孙林父的府上,孙林父坐在府邸想了想,赶去将情况禀报赵武。赵武获得卫国的消息后,犹豫了一下,反问:“我们是否要对此作出反应?”
孙林父苦笑了一下:“当初,卫君驱逐我这位执政,列国诸侯讲情,要求释放卫君,用的理由是:卫君处理自己的家臣,那是国家内部事务,君权神圣,即使是霸主也无权干涉。
如今,情形也一样,卫国国君与自己的执政起了争端,我们晋国凭什么理由,干涉卫国的内政?”
孙林父话题一转:“更况且,卫君在国内闹得越凶,其实对晋国也有好处。我原本担心卫君释放回国后,我们新占领的卫国领地会动荡不安,但卫君这么一闹,卫国百姓必然对这个国君产生失望情绪,如此一来,我们在黄河南岸的领地就安全了,我来汇报元帅,是告诉元帅:从此,南岸无忧了。”
赵武“嗤”了一声:“卫国国君只剩下一座城市了,还要拼了命的折腾,但如此一来,我们的南线确实没有忧患了。恰好郑国来求援了,你觉得怎么样?”
孙林父冷笑的说:“其实,郑国面对楚军,也不是没有一战之力?”
赵武摇摇头:“郑国人确实战斗了,但他们战败了,郑国大将皇颉被俘……”
孙林父摇头:“皇颉是什么人,过去没听说过,郑国人派出这样不知名的大将迎战楚军,而不是让子产带军迎接,恐怕郑国人并没有尽力,只是应付而已。”
赵武也赞同这点:“郑军战败了,它现在有理由向我们求援,并且拒绝再战。我本想缓一缓,不理会郑国人的求援,但得胜的楚军又转向了宋国,宋国人也开始求援了,这样,恐怕我们不得不战。”
孙林父呻吟:“怎么霸主国的日子也不好过,这才安定了多久?”
赵武点头赞同:“身为霸主,周围全是虎狼,必须时刻警惕打退一拨一拨贪婪的猎狗。”
孙林父一声轻笑:“相比起来,似乎做一个小国比较幸运。至少霸主不轮换的话,小国不会如此频繁受到攻击。”
赵武也笑着回答:“小国也有小国的难处,别人争夺霸主,是因为做霸主的利润实在太丰厚,而小国却要交纳高额的征税,以换取霸主的保护……如今这世道,谁活着都不容易呀。”
赵武终究没有说是否需要出兵,孙林父也不问,他笑着拱了拱手,告辞而去。
此时,南方的郑国,楚军大营中发生了一场争执,皇颉是被楚将穿封戍俘虏的,穿封戍带着皇颉回营领赏,中途被楚康王的二弟公子围看见了,公子围自出战以来寸功未立,而楚国与晋国一样,最重视军功,因此公子围非常垂涎这份战利品,他眼珠一转,迎上穿封戍,说:“将军辛苦了!你瞧你,铠甲都被血污沾染的不成样子了,不如你把俘虏交给我,自己回去清洗一下铠甲,而后向大王献俘,大王看到你整洁的样子,一定很高兴。”
穿封戍低头看了看衣甲,他因为追逐皇颉,浑身都是汗臭味,精美的“组练”铠甲上面全是血污与尘土,穿封戍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他拱了拱手,拜谢公子围,然后自己回营清洗铠甲。
谁知他的清洁工作还没做完,左右来汇报:“公子围向大王献俘了?他说自己俘获了郑国大将皇颉,我们都纳闷,明明出战的是你,公子围只是呆在营地里吹吹口哨而已,怎么他反而俘虏了郑国大将?”
穿封戍大怒,他铠甲都来不及穿,怒气冲冲的冲到楚王面前,劈头就说:“大王,出战的是我啊,郑国大将是我俘虏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