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雷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是舶来品,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在中国话剧最早被称为新剧或者文明戏。
1906年冬天,受日本“新派”剧启示,中国留日学生曾孝孤、李叔桐等人在东京组织建立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
同一年,王钟生等人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
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1907以后至1917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后,文明戏逐渐沉寂下来。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表演形式的问题,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揉混合的过渡形态”。
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失去了生存的根基5,。
其次,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
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
剧社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就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最后,文明戏的底蕴不足,思想贫乏。
很多剧社演出前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是根据大致情节在台上让演员自己发挥,甚至是插浑打科,恶俗逗趣,根本无法保证质量。
在五四运动之后,爱美剧走上了历史舞台。
所谓爱美剧不是后世的美剧,而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职业戏剧,先后成立了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
爱美剧注重社会问题,推崇易卜生的话剧,比如《玩偶之家》。
这种话剧深受年轻人的喜欢,在这个时代属于时尚,他们自己创作剧本,自己演出,不考虑赚钱,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于胡拾、陈独绣等人的推荐,在青年学生中引发风潮。
学校里大多都组织有话剧社,青年人拥有无比的热情,他们根本不需要一个大舞台,在教室里,在街头都可以演出。
当然如此创作出来的剧本良莠不齐,很多剧本只想喊出口号,缺少深刻的内涵。
这是中国话剧方兴未艾之时。
在1921年五月份的一天,《雷雨》的稿子出现在了北平的一所女校之中。
冯程程端坐在教室里,翻看着《雷雨》。
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看的是一部伟大的话剧,她只是被剧中的情节所吸引,根本没有听到讲台上的老师在讲什么。
《雷雨》有四幕,集中在两个场景中,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却展现出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随着剧情的展开,冯程程觉得越来越压抑。
周朴园的专制、冷酷和伪善;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繁漪对爱情的深挚乃至略显变态的执着;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软弱的周萍;被侮辱的被捉弄的悲苦的鲁妈……
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
有错的、有罪的,无错的、无辜的人,竟然一起走向了毁灭。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
作者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此时的冯程程还不能完全理解《雷雨》所要表达的内涵,只是觉得故事怎么能这样悲惨,怎么能这么压抑。
她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想要到教室外边大口的呼吸。
这和她以往接触的话剧完全不同。
作为文艺积极分子,在学校里,她也排演话剧,比如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争取独立自由,或者是来自欧洲的著名戏剧。
她第一次觉得以前排演的话剧是如此的肤浅,故事情节是如此可笑。
她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提,林子轩竟然给了她这样一个剧本,这根本不是中学里的学生能够演出的,只有正规的剧团才行。
冯程程慢慢静下心来,继续翻看林子轩的信件。
后面是林子轩的叮嘱,他对刊载诗词没有意见,可以用真名,不过《雷雨》若是刊载就不能用真名了。
他本身出自一个大家庭,《雷雨》的故事也是如此。
如果被人知道《雷雨》是出自林家少爷之手,难免会引起联想,甚至是影射。
林家是他的根基,他可不想惹麻烦,被逐出家门,说到底他和这个年代的青年并不相同。
正因为如此,冯程程觉得林子轩缺少胆气。
她身处北平,五四运动的中心,感受到这里青年的狂热,整日里被一些热血的口号感染,好像不和封建家庭决裂就不是新青年一样。
她也幻想着毕业后有一份职业,可以独立自主。
绝不能像《玩偶之家》之中的娜拉一样为了丈夫而活,成为生活的玩偶,最后被丈夫抛弃,才幡然悔悟,离家出走。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她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雷雨》。
冯程程决定把那些诗作和《雷雨》交给周作仁先生,刊载到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看到。
两天后,她在北京大学见到了周作仁。
她从诗作中挑选出了十六首,这十六首新诗都是极少涉及情爱的,她可不想把那些略微出格的诗作刊载到报纸上。
其实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并不算出格,只是在这个时代很难被接受而已。
周作仁翻看着诗作,心中感慨不已。
他也是有才学的人,自认不比别人差,不过在诗歌上却不及这位林子轩。
听说林子轩是美国归来的留学生,他暗暗点了点头,只有接触了欧美文学的人才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新诗,很多诗作中明显是借鉴了外国诗歌的写法。
接下来,他看到了《雷雨》。
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周作仁一直沉浸在《雷雨》的故事里。
他内心里激动不已,和冯程程不同,他可是看出了《雷雨》的价值。
他一向主张文学为人生,注重现实主义写作,认为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才是真文学,应该注意观察和描写社会的黑暗﹑人们生活的痛苦及新旧两代思想上的冲突。
《雷雨》毫无疑问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
话剧这种艺术形式是舶来品,以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戏剧。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在中国话剧最早被称为新剧或者文明戏。
1906年冬天,受日本“新派”剧启示,中国留日学生曾孝孤、李叔桐等人在东京组织建立一个以戏剧为主的综合性艺术团体——春柳社。
同一年,王钟生等人在上海组织“春阳社”,演出《黑奴吁天录》。
这标志着中国话剧的奠基和发端。
1907以后至1917年间,上海、北京、天津、南京、武汉先后出现文艺新剧场、进化团、南开新剧团、新剧同志会等一批新剧团体,演出《热血》、《共和万岁》、《社会钟》等剧目,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然而在辛亥革命之后,文明戏逐渐沉寂下来。
这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是表演形式的问题,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文明戏的形态成为一种“不中不西,亦中亦西,不新不旧,亦新亦旧,杂揉混合的过渡形态”。
没有找准自己的定位,从而失去了生存的根基5,。
其次,一些商人见演文明戏有利可图,便一拥而上,一时间新剧团林立而起,所谓新剧目也纷纷出台。
看似新剧从业人员增多,表面上壮大了队伍,实际上鱼龙混杂,降低了素质。
剧社只顾赚钱,曲意媚俗,使本来就没有站稳脚跟的文明戏艺术质量急剧下降,最终,反倒失去了观众。
最后,文明戏的底蕴不足,思想贫乏。
很多剧社演出前没有完整的剧本,只是根据大致情节在台上让演员自己发挥,甚至是插浑打科,恶俗逗趣,根本无法保证质量。
在五四运动之后,爱美剧走上了历史舞台。
所谓爱美剧不是后世的美剧,而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非职业戏剧,先后成立了民众剧社、辛酉剧社、南国社等戏剧团体。
爱美剧注重社会问题,推崇易卜生的话剧,比如《玩偶之家》。
这种话剧深受年轻人的喜欢,在这个时代属于时尚,他们自己创作剧本,自己演出,不考虑赚钱,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
由于胡拾、陈独绣等人的推荐,在青年学生中引发风潮。
学校里大多都组织有话剧社,青年人拥有无比的热情,他们根本不需要一个大舞台,在教室里,在街头都可以演出。
当然如此创作出来的剧本良莠不齐,很多剧本只想喊出口号,缺少深刻的内涵。
这是中国话剧方兴未艾之时。
在1921年五月份的一天,《雷雨》的稿子出现在了北平的一所女校之中。
冯程程端坐在教室里,翻看着《雷雨》。
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看的是一部伟大的话剧,她只是被剧中的情节所吸引,根本没有听到讲台上的老师在讲什么。
《雷雨》有四幕,集中在两个场景中,剧中情节发展不到二十四小时,却展现出了周鲁两家三十年的恩怨情仇。
随着剧情的展开,冯程程觉得越来越压抑。
周朴园的专制、冷酷和伪善;周冲的热情和单纯;以及繁漪对爱情的深挚乃至略显变态的执着;痛悔着罪孽却又不自知地犯下更大罪孽的软弱的周萍;被侮辱的被捉弄的悲苦的鲁妈……
还有家庭的秘密,身世的秘密,所有这一切在一个雷雨夜爆发。
有错的、有罪的,无错的、无辜的人,竟然一起走向了毁灭。
《雷雨》所展示的是一幕人生大悲剧,是不平等的社会里,命运对人残忍的捉弄。
作者以极端的雷雨般狂飙恣肆的方式,发泄被抑压的愤懑,毁谤中国的家庭和社会。
此时的冯程程还不能完全理解《雷雨》所要表达的内涵,只是觉得故事怎么能这样悲惨,怎么能这么压抑。
她有种喘不过气的感觉,想要到教室外边大口的呼吸。
这和她以往接触的话剧完全不同。
作为文艺积极分子,在学校里,她也排演话剧,比如反抗家庭的包办婚姻,争取独立自由,或者是来自欧洲的著名戏剧。
她第一次觉得以前排演的话剧是如此的肤浅,故事情节是如此可笑。
她没想到自己只是随口一提,林子轩竟然给了她这样一个剧本,这根本不是中学里的学生能够演出的,只有正规的剧团才行。
冯程程慢慢静下心来,继续翻看林子轩的信件。
后面是林子轩的叮嘱,他对刊载诗词没有意见,可以用真名,不过《雷雨》若是刊载就不能用真名了。
他本身出自一个大家庭,《雷雨》的故事也是如此。
如果被人知道《雷雨》是出自林家少爷之手,难免会引起联想,甚至是影射。
林家是他的根基,他可不想惹麻烦,被逐出家门,说到底他和这个年代的青年并不相同。
正因为如此,冯程程觉得林子轩缺少胆气。
她身处北平,五四运动的中心,感受到这里青年的狂热,整日里被一些热血的口号感染,好像不和封建家庭决裂就不是新青年一样。
她也幻想着毕业后有一份职业,可以独立自主。
绝不能像《玩偶之家》之中的娜拉一样为了丈夫而活,成为生活的玩偶,最后被丈夫抛弃,才幡然悔悟,离家出走。
不过这是以后的事情了,眼下她要考虑的是如何处理《雷雨》。
冯程程决定把那些诗作和《雷雨》交给周作仁先生,刊载到报纸上,让更多的人看到。
两天后,她在北京大学见到了周作仁。
她从诗作中挑选出了十六首,这十六首新诗都是极少涉及情爱的,她可不想把那些略微出格的诗作刊载到报纸上。
其实以后世的眼光来看,并不算出格,只是在这个时代很难被接受而已。
周作仁翻看着诗作,心中感慨不已。
他也是有才学的人,自认不比别人差,不过在诗歌上却不及这位林子轩。
听说林子轩是美国归来的留学生,他暗暗点了点头,只有接触了欧美文学的人才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新诗,很多诗作中明显是借鉴了外国诗歌的写法。
接下来,他看到了《雷雨》。
半个小时的时间里,周作仁一直沉浸在《雷雨》的故事里。
他内心里激动不已,和冯程程不同,他可是看出了《雷雨》的价值。
他一向主张文学为人生,注重现实主义写作,认为表现社会生活的文学才是真文学,应该注意观察和描写社会的黑暗﹑人们生活的痛苦及新旧两代思想上的冲突。
《雷雨》毫无疑问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