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二十四
推荐阅读:天神诀、梦醒细无声、神级幸运星、惊悚乐园、娱乐圈最强霸主、农女贵娇、我的大侠系统、奸臣、无限之军事基地、宠文结局之后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理塘寺又叫长青春科尔寺,在藏区素有“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的说法。位于理塘县城城北山坡上,规模宏大,建筑延绵依山坡向上,层次分明。喇嘛们带的帽子知道理塘寺是属于黄教。黄教、红教、是汉语的说法,带黄帽的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带红帽的是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带黑帽的是藏传佛教的苯教雍仲派。
理塘,汉语的意思是“如铜镜的草坝”,有世界高城之称,海拔4014米。很多游人过理塘匆匆,不敢做停留,皆因这里海拔太高。理塘海拔过4000米,太阳仿佛更近了,高原的阳光耀眼得让人感到一阵阵眩晕,寺庙建筑的颜色很鲜艳,大面积的黄色和红色,还有白色,间中雕梁画柱色彩琳琅。但是,这种色彩并不热闹,而是一种疏离,甚至有荒芜之感,仿佛宇宙洪荒,时间无涯。往上走的时候,不时有喇嘛骑摩托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红色的僧袍在风中翻舞飞扬,气场很盛。在这里,有一个叫做仓央嘉措的人,关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尤其是他的爱情故事和他写的情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父名扎西丹增,信仰红教;母名次旺拉姆。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措情歌》。一说仓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他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敢于追求真爱。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
大约在300年前,一位男人爱上了一位女人。那女人有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就像刚刚酿成的葡萄酒。可是那男人非同寻常,他是藏人顶礼膜拜的活佛六世仓央嘉措。与一般活佛相比,仓央嘉措显得非主流。通常情况下,转世灵童在五六岁就已坐床成为活佛接受教育,而仓央嘉措是在15岁才开始了作为一位法王的学习和生活。突然间远离故乡亲人,面对大量的经书和修行,身边有的只是得道高僧的严格管束,以及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高要求。仓央嘉措这个自小在民间长大的孩子产生了叛逆,即使拥有对西藏的最高统治权,他依然是不快乐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正值爱慕女性年龄的英俊少年,他必须按照所属的格鲁派教规,严禁接近异性。其实早在他成为喇嘛之前,曾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他们一起耕作放牧,终日相伴。
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授比丘戒了。仓央嘉措依约去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经由五世自传我们得知: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然后毅然起身,夺门而去。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仓央嘉措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说这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念着美丽的情人。他不仅经常微服夜出,与心爱的姑娘相会,而且不顾世俗,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情诗。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打扫寺院的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找到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赶到的主持纪律的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悲痛欲绝的仓央嘉措经过这一场生死变故,他逐渐把佛深深埋在心底,而选择自己作为人的天性,他开始不断不断地写诗,并且是情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样的诗句,只有心怀重情的人方能写出。仓央嘉措的命运是老天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生在贫民之家,长在自由之地,却机缘巧合成为雪域至尊。只是红颜、江山,从来就是一个难以抉择的话题。仓央嘉措一生只为情所惑,视权力地位如粪土。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对于仓央嘉措这个自然之子,他不过顺应了自己的内心,恋上尘世,放弃佛缘。他内心亦有痛苦,他说“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或许他知道,自从他成为王的那一天起,他便失去了自由。所以他的尘世之爱,才会如此压抑,如此炽烈,如此绝望,如此疯狂。
白天,仓央嘉措以密法佛徒出现,夜晚则化名宕桑汪波游荡于酒肆、民家及拉萨街头,以至于竟在布达拉宫内:“身著翩翩绸缎,手戴闪闪金戒,头蓄飘飘长发,且歌且舞且饮。”他的诗说:“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雪域至高之王。在拉萨的街头上流浪,我成了世间最美的情郎。”
神圣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他的离经叛道,仓央嘉措就这样因“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而被康熙帝予以废立。24岁的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不知所踪,有人说被人下毒死于途中,有人说其从此流浪天涯。这为后来寻访新的六世设置了不小的障碍。一个没有喇嘛的西藏,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于是寻访六世转世灵童的活动在西藏启动。藏传佛教关于灵童转世的程序众多,其中包括生前的遗嘱,圆寂时面部朝向等重要信号指示,仓央嘉措都没留下。他注定了不是一个遵从规则的喇嘛,生前在这一点上都不肯“配合”,或者命运注定了他无力配合。
而最具戏剧性的一个细节是,当人们迎接六世灵童时,惊奇地发现灵童居然就在仓央嘉措的情人玛吉阿米的故乡——理塘。正应了仓央嘉措生前最后一首诗:“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这历代喇嘛的驻锡地。它以尊荣显赫的姿态永远地拒绝了仓央嘉措。在西藏的历史上,曾经一共产生过十四辈喇嘛,除却第一代的灵塔在扎什伦布寺外,其他历代喇嘛总有灵塔、塑像、绘画等纪念物供奉在布达拉宫,即使人们不怎样提及的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只活了十八岁的十一世,都有他们的灵塔在,然而,声名远扬的六世仓央嘉措呢?塑像是不会再铸的了,壁画中也看不见他的影子,至于灵塔的安置,布达拉宫说,他?不配。然而,他的诗却传遍了前藏、后藏,传遍了藏北、藏南,传遍了古老的山南,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就是仓央嘉措最后的结局,三百年来,人们传唱仓央嘉措的情诗,只为了仓央嘉措,是统治阶级的叛逃,是异样无伦的西藏王,是一个不成功的活佛,却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世间女子心中最美的情郎!1697年的秋天,对于14岁的门巴族少年仓央嘉措来说,是一个萧杀的秋天。
(未完待续。)
理塘寺又叫长青春科尔寺,在藏区素有“上有拉萨三大寺,下有安多塔尔寺,中有理塘长青春科尔寺”的说法。位于理塘县城城北山坡上,规模宏大,建筑延绵依山坡向上,层次分明。喇嘛们带的帽子知道理塘寺是属于黄教。黄教、红教、是汉语的说法,带黄帽的就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带红帽的是藏传佛教的宁玛派,带黑帽的是藏传佛教的苯教雍仲派。
理塘,汉语的意思是“如铜镜的草坝”,有世界高城之称,海拔4014米。很多游人过理塘匆匆,不敢做停留,皆因这里海拔太高。理塘海拔过4000米,太阳仿佛更近了,高原的阳光耀眼得让人感到一阵阵眩晕,寺庙建筑的颜色很鲜艳,大面积的黄色和红色,还有白色,间中雕梁画柱色彩琳琅。但是,这种色彩并不热闹,而是一种疏离,甚至有荒芜之感,仿佛宇宙洪荒,时间无涯。往上走的时候,不时有喇嘛骑摩托车从身边呼啸而过,红色的僧袍在风中翻舞飞扬,气场很盛。在这里,有一个叫做仓央嘉措的人,关于他的故事广为流传。尤其是他的爱情故事和他写的情诗,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仓央嘉措,是西藏历史上著名的人物。父名扎西丹增,信仰红教;母名次旺拉姆。出生在门隅拉沃宇松地方,从小资质灵敏,曾拜五世为师,落发受戒,取法名为罗桑仁青·仓央嘉措。后被迎至布达拉宫,在著名学者桑结嘉措的直接培养下,学习天文历算、医学及文学等,对诗的造诣很深。二十岁时,作为上层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牺牲品的仓央嘉措,开始了自己的流浪生活。先后周游了青海、甘肃、蒙古、四川、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曾当过乞丐,送过尸体,生活极为艰苦。由于接触过广大的人民群众,有丰富的生活实践,从而写出了优美动人的《仓央嘉措情歌》。一说仓央嘉措被解往北京途中遭害,所写作品为二十五岁以前的东西。他身份尊贵,贵为西藏之王,却有一颗不避世俗的心,向往自由、爱情、人世之乐。在佛的世界里,他是一个“异类”,敢于突破世俗。在人的世界里,他被称为“世间最美的情郎”,敢于追求真爱。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一朵奇葩,写了许多流传至今的诗句和情歌。
大约在300年前,一位男人爱上了一位女人。那女人有双又黑又亮的眼睛,就像刚刚酿成的葡萄酒。可是那男人非同寻常,他是藏人顶礼膜拜的活佛六世仓央嘉措。与一般活佛相比,仓央嘉措显得非主流。通常情况下,转世灵童在五六岁就已坐床成为活佛接受教育,而仓央嘉措是在15岁才开始了作为一位法王的学习和生活。突然间远离故乡亲人,面对大量的经书和修行,身边有的只是得道高僧的严格管束,以及几乎不可能达到的高要求。仓央嘉措这个自小在民间长大的孩子产生了叛逆,即使拥有对西藏的最高统治权,他依然是不快乐的。最重要的是这个正值爱慕女性年龄的英俊少年,他必须按照所属的格鲁派教规,严禁接近异性。其实早在他成为喇嘛之前,曾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他们一起耕作放牧,终日相伴。
曾为少年仓央嘉措落发授戒的五世大师,五年后又该再次为之授比丘戒了。仓央嘉措依约去往日喀则扎什伦布寺。经由五世自传我们得知:大师祈求劝导良久,仓央嘉措沉默以对,然后毅然起身,夺门而去。他双膝下跪在日光大殿外,给大师磕了三个头,反反复复只说一句话:“违背上师之命,实在感愧!”念念叨叨黯然而去。仓央嘉措不仅拒受比丘戒,反而要求大师收回此前所受的出家戒和沙弥戒。说这番话的时候,仓央嘉措痛彻肺腑:“若是不能交回以前所受出家戒及沙弥戒,我将面向扎什伦布寺而自杀。二者当中,请择其一!”
“曾虑多情损梵行,入山又恐别倾城,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进入布达拉宫后,他厌倦深宫内单调刻板的黄教领袖生活,时时怀念着民间多彩的习俗,思念着美丽的情人。他不仅经常微服夜出,与心爱的姑娘相会,而且不顾世俗,写下了许多优美的情诗。有一天下大雪,清早起来,打扫寺院的喇嘛发现雪地上有人外出的脚印,便顺着脚印寻觅,最后找到了仓央嘉措的寝宫。随后赶到的主持纪律的铁棒喇嘛用严刑处置了仓央嘉措的贴身喇嘛,还派人把他的情人处死,把仓央嘉措关闭起来。悲痛欲绝的仓央嘉措经过这一场生死变故,他逐渐把佛深深埋在心底,而选择自己作为人的天性,他开始不断不断地写诗,并且是情诗。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你跟,或者不跟我,我的手就在你手里,不舍不弃,来我的怀里,或者,让我住进你的心里,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这样的诗句,只有心怀重情的人方能写出。仓央嘉措的命运是老天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生在贫民之家,长在自由之地,却机缘巧合成为雪域至尊。只是红颜、江山,从来就是一个难以抉择的话题。仓央嘉措一生只为情所惑,视权力地位如粪土。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但曾相见便相知相见何如不见时。安得与君相诀绝免教生死作相思。
对于仓央嘉措这个自然之子,他不过顺应了自己的内心,恋上尘世,放弃佛缘。他内心亦有痛苦,他说“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或许他知道,自从他成为王的那一天起,他便失去了自由。所以他的尘世之爱,才会如此压抑,如此炽烈,如此绝望,如此疯狂。
白天,仓央嘉措以密法佛徒出现,夜晚则化名宕桑汪波游荡于酒肆、民家及拉萨街头,以至于竟在布达拉宫内:“身著翩翩绸缎,手戴闪闪金戒,头蓄飘飘长发,且歌且舞且饮。”他的诗说:“住在布达拉宫中,我是雪域至高之王。在拉萨的街头上流浪,我成了世间最美的情郎。”
神圣的宗教律例不可能容忍他的离经叛道,仓央嘉措就这样因“耽于酒色,不守清规”而被康熙帝予以废立。24岁的仓央嘉措在押解途中,不知所踪,有人说被人下毒死于途中,有人说其从此流浪天涯。这为后来寻访新的六世设置了不小的障碍。一个没有喇嘛的西藏,就像一个人没有灵魂。于是寻访六世转世灵童的活动在西藏启动。藏传佛教关于灵童转世的程序众多,其中包括生前的遗嘱,圆寂时面部朝向等重要信号指示,仓央嘉措都没留下。他注定了不是一个遵从规则的喇嘛,生前在这一点上都不肯“配合”,或者命运注定了他无力配合。
而最具戏剧性的一个细节是,当人们迎接六世灵童时,惊奇地发现灵童居然就在仓央嘉措的情人玛吉阿米的故乡——理塘。正应了仓央嘉措生前最后一首诗:“跨鹤高飞意壮哉,云霄一羽雪皑皑。此行莫恨天涯远,咫尺理塘归去来。”
庄严肃穆的布达拉宫,这历代喇嘛的驻锡地。它以尊荣显赫的姿态永远地拒绝了仓央嘉措。在西藏的历史上,曾经一共产生过十四辈喇嘛,除却第一代的灵塔在扎什伦布寺外,其他历代喇嘛总有灵塔、塑像、绘画等纪念物供奉在布达拉宫,即使人们不怎样提及的只活了十一岁的九世只活了十八岁的十一世,都有他们的灵塔在,然而,声名远扬的六世仓央嘉措呢?塑像是不会再铸的了,壁画中也看不见他的影子,至于灵塔的安置,布达拉宫说,他?不配。然而,他的诗却传遍了前藏、后藏,传遍了藏北、藏南,传遍了古老的山南,传遍了大江南北。
这就是仓央嘉措最后的结局,三百年来,人们传唱仓央嘉措的情诗,只为了仓央嘉措,是统治阶级的叛逃,是异样无伦的西藏王,是一个不成功的活佛,却是一个伟大的诗人,是世间女子心中最美的情郎!1697年的秋天,对于14岁的门巴族少年仓央嘉措来说,是一个萧杀的秋天。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