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杨彪叛乱(4)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
听完傅天亮的汇报之后,我不由得一阵心慌气急。
想到刘申已经落入杨彪的手里,生死未卜,我的心便紧紧地揪成一团。刘申心脏一直不太好,不知道杨彪会给他施加怎样的压力,会不会伤及他的身体。杨彪既然已经破釜沉舟地走到了这一步,断无半途而废之理,如果刘申坚持不肯写退位诏书,他会不会加害刘申,然后在刘申死后矫诏围城?刘申向来有心疾,说是在围猎途中劳累猝死,也是让人难分真假的。
我一生当中从未遇到过这样天大的危机,事关天下安危、王朝存败,一时之间,我头脑一片混乱,不知道如何处置为好,只觉得一阵阵肚子发硬,腹内隐痛,无力地瘫坐在榻上,抚着孕肚,喘气不已。
少顷,皇太子和魏国清得到密报,也都赶来昭阳宫请旨了。
我逐渐冷静了下来,鼓起勇气来面对危急的情势。我听取了皇太子、魏国清和傅天亮三人对当前情况的处理意见,与他们一起仔细商量了应对措施,最后形成几点共识:
一、由皇太子下令,用皇帝玉玺印和兵符为印信,立刻更换京畿卫戍部队的指挥官,由傅天亮及卫队手下全面接掌京城防务,统一节制京畿卫戍部队,关闭城门,全面加强城防和战备,清查逮捕卫戍部队中的杨彪同党,准备迎战杨彪的叛乱部队;
二、由皇太子和魏国清联合下令,用皇帝玉玺印和兵符为印信,令陈守业迅速调集京畿附近忠于刘申的汉军部队,向运京靠拢勤王,准备与叛乱部队城下决一死战;
三、由魏国清负责通告百官当前情况,分工负责,实现宵禁,处理好京城治安维护、前线军需供应、伤病救治、物资供应、安抚百姓等工作。
四、由两宫贵妃的儿子接管御林军,负责保卫宫城,与母亲一起安抚宫眷,同时立刻清查宫内与杨彪勾结的宦官。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确保落入杨彪之手的刘申的生命安全,如何确保杨彪不至动手杀害刘申。
就是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想出好的办法。
(二)
这时,我开言说:“只有一个人,能够制止杨彪杀害皇帝。这个人,就是我。我亲自去围猎御苑,我去见杨彪。”
我话音刚落,他们三人便异口同声地说:“万万不可!”
皇太子代表他们三人跪下祈请道:“母后保重身体。母后现在有孕在身,不久将要分娩,一身两命,怎么能去亲身涉险。虽然从杨彪的计划来看,从他平日对故大将军的敬重来看,他并无加害母后之心,然而,如今他铤而走险,已经没有了退路,母后此去,深入虎穴,他会不会一不做二不休,谁也难以料定。就算他仍旧不加害母后,能不能听从母后的劝告,不伤父皇的性命,也在未定之间。母后这番奔波辛劳,会不会中途身体出什么状况,也没有人能打得了包票啊。如今父皇生死未卜,身处险境,母后怎么能自投罗网,亲入险地呢?”
魏国清和傅天亮立刻附议,再三劝说我不可出此险招。
我说:“带着未出生的孩子深入虎狼之穴,岂是我所愿意的呢?实在是情势所逼,别无选择。杨彪如今已经背叛君王,不成功便家破人亡、身首异处,他是没有退路的。他与皇帝,这些年来彼此都有些心结,本来关系就不是特别亲密,若他狗急跳墙,抱着鱼死网破之心,生起歹意加害皇帝,绝非没有可能。但是,他一生亏欠故大将军的恩情太多,若我能出现在他面前,以生命护卫皇帝,谅他会有强烈的良心负担,若要杀害皇帝,自己内心便会加倍纠结犹豫,难以轻易下手。即使我不能够说动他放弃政变,释放皇帝,但也一定能够延迟他对皇帝痛下杀手或者虐待羞辱,为你们集结军队来营救皇帝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我说:“我亲入汉军,昭示身份,汉军将领知道我在军中,也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决定。他们会再次考虑要不要跟从杨彪,背叛我父亲和故大将军的建军理想,要不要背叛故大将军一生最好的朋友,要不要成为国家的祸害。他们一定会再次慎重考虑,是不是应该踏着陈士钊将军女儿和外孙的尸体而去围困国家的都城,向自己的百姓举起刀枪。”
我说:“我也没有把握能否影响到汉军将领反对杨彪,但是,我有把握,一定会有一部分将领奋起反抗,要保卫我和腹中的皇儿,一定会在他们内部引起分裂和冲突。这也肯定会为你们调集的大军前来围剿创造更多的速胜机会,减少两军交战的不必要伤亡。”
我说:“我在汉军中的身份特殊,无人可以替代,唯有我深入险境,亲入军营,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
我说:“我不相信,杨彪会踩着我们母子的尸体,去杀害皇帝。他经受不起良心的谴责!而且,他若胆敢杀害我,双手沾染了我的鲜血,他就从此再也不能赢得汉军的共同拥戴,他就丧失了汉军指挥权的人心基础。他也不能再拥立我的儿子为新君。他只能被迫自己公然篡位,从而成为天下公敌,失去一切可以遮掩的理由和借口。”
我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看得到其中的利害。”
我说:“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将我也加以囚禁。这样就坐实了刘申的退位并非处于自愿,而是被迫。他持有的诏书,就将失去合法性,不能得到天下的认同。”
皇太子含泪说:“可是母后,身为父皇母后的儿子,若我和兄弟们任由父皇母后双双落入险境,孝道何在?此心怎安呢?”
魏国清也说:“皇后亲身犯险,固然有很多作用,但是,实在是太危险了,臣等不能眼见皇后涉险而不劝阻。若皇后此去有三长两短,将来陛下追问,我等何言以对!”
我说:“事情紧急,皇帝分分秒秒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若一直在这里争执不休,国家危矣,皇帝危矣!既然我去军营,有着千军万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当此危难之际,我就当奋勇前往,不计己身之安危。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至于腹中的这个孩子,自有上天庇佑,若他命不该绝,就会平安无恙,若有不测,也是天命注定,当为国家而死!”
我说:“杨彪断然想不到我会在这种情况下亲入军营,与他面对。我突然出现,他一定措手不及,一定会被我干扰到已决的心意。希望你们加紧行动,尽快发兵勤王,和我里应外合,抓住他心乱的难得机会,一鼓作气,平定叛军,解救皇帝,挽救国家!”
我说:“我与陛下结发夫妻,情深谊厚,陛下若有危险,身为他的妻子,我自当与他同生死、共命运,绝无逍遥独活之理。此去若有三长两短,也是死得其所,是我身为妇人的光荣。你们都不要再出言阻止了。”
我对傅天亮说:“傅将军,你手下最英勇机智的军官是谁?那个报信的副官是谁?”
我说:“请你从卫队中选二十个最忠诚的、骑射格斗最精锐的敢死之士,随同我一起前往围猎御苑。杨彪府上的内务管家,忠诚可嘉,危急解决之后,国家必有重谢。不过,当前,为了顺利穿越军营的重重布防,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杨彪眼前,我还需要他再帮一个忙。”
三人跪下再次恳请我改变主意。
我说:“此事已经决定,你们不要再说。为了皇帝,为了国家,为了太平不被破坏,种种艰难险阻,我们分而任之吧!”
我说:“我们分头行动吧!新朝必胜!太平必胜!”
众人跟随道:“新朝必胜!太平必胜!”
(三)
皇太子从昭阳宫回到太子府,准备立刻采取种种行动。
这时,手下来报,说有一个带着兜帽的内侍说有皇帝的密旨要交给太子,已经过来了半个时辰了,经过了再三搜身,确认没有任何可以伤人的危险品携带,现在正在内书房等候太子的接见。
皇太子听说有父皇密旨,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往了内书房。
踏入内书房的门槛后,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内侍官,头戴兜帽,面部遮挡得只看见一双眼睛,背对大门,站在书房,仰头看着墙上刘申的手书:“爱民如子”。
皇太子在他身后问:“你是什么人?父皇的密旨何在?”
那名内侍官听到太子的声音,缓缓转过身来,看着太子不语。
皇太子觉得他兜帽下露出的一双眼睛非常熟悉,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他正在回忆在哪里见过这双眼睛时,那位内侍官伸手取下了兜帽,露出了整个面部。
皇太子一见,大吃一惊,顿时双膝发软,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皇太子惊讶地叫了一声:“父皇!”
那个声称携带皇帝密旨的内侍官,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帝本人,我的丈夫刘申。(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一)
听完傅天亮的汇报之后,我不由得一阵心慌气急。
想到刘申已经落入杨彪的手里,生死未卜,我的心便紧紧地揪成一团。刘申心脏一直不太好,不知道杨彪会给他施加怎样的压力,会不会伤及他的身体。杨彪既然已经破釜沉舟地走到了这一步,断无半途而废之理,如果刘申坚持不肯写退位诏书,他会不会加害刘申,然后在刘申死后矫诏围城?刘申向来有心疾,说是在围猎途中劳累猝死,也是让人难分真假的。
我一生当中从未遇到过这样天大的危机,事关天下安危、王朝存败,一时之间,我头脑一片混乱,不知道如何处置为好,只觉得一阵阵肚子发硬,腹内隐痛,无力地瘫坐在榻上,抚着孕肚,喘气不已。
少顷,皇太子和魏国清得到密报,也都赶来昭阳宫请旨了。
我逐渐冷静了下来,鼓起勇气来面对危急的情势。我听取了皇太子、魏国清和傅天亮三人对当前情况的处理意见,与他们一起仔细商量了应对措施,最后形成几点共识:
一、由皇太子下令,用皇帝玉玺印和兵符为印信,立刻更换京畿卫戍部队的指挥官,由傅天亮及卫队手下全面接掌京城防务,统一节制京畿卫戍部队,关闭城门,全面加强城防和战备,清查逮捕卫戍部队中的杨彪同党,准备迎战杨彪的叛乱部队;
二、由皇太子和魏国清联合下令,用皇帝玉玺印和兵符为印信,令陈守业迅速调集京畿附近忠于刘申的汉军部队,向运京靠拢勤王,准备与叛乱部队城下决一死战;
三、由魏国清负责通告百官当前情况,分工负责,实现宵禁,处理好京城治安维护、前线军需供应、伤病救治、物资供应、安抚百姓等工作。
四、由两宫贵妃的儿子接管御林军,负责保卫宫城,与母亲一起安抚宫眷,同时立刻清查宫内与杨彪勾结的宦官。
现在,只剩下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如何确保落入杨彪之手的刘申的生命安全,如何确保杨彪不至动手杀害刘申。
就是这一点,大家都没有想出好的办法。
(二)
这时,我开言说:“只有一个人,能够制止杨彪杀害皇帝。这个人,就是我。我亲自去围猎御苑,我去见杨彪。”
我话音刚落,他们三人便异口同声地说:“万万不可!”
皇太子代表他们三人跪下祈请道:“母后保重身体。母后现在有孕在身,不久将要分娩,一身两命,怎么能去亲身涉险。虽然从杨彪的计划来看,从他平日对故大将军的敬重来看,他并无加害母后之心,然而,如今他铤而走险,已经没有了退路,母后此去,深入虎穴,他会不会一不做二不休,谁也难以料定。就算他仍旧不加害母后,能不能听从母后的劝告,不伤父皇的性命,也在未定之间。母后这番奔波辛劳,会不会中途身体出什么状况,也没有人能打得了包票啊。如今父皇生死未卜,身处险境,母后怎么能自投罗网,亲入险地呢?”
魏国清和傅天亮立刻附议,再三劝说我不可出此险招。
我说:“带着未出生的孩子深入虎狼之穴,岂是我所愿意的呢?实在是情势所逼,别无选择。杨彪如今已经背叛君王,不成功便家破人亡、身首异处,他是没有退路的。他与皇帝,这些年来彼此都有些心结,本来关系就不是特别亲密,若他狗急跳墙,抱着鱼死网破之心,生起歹意加害皇帝,绝非没有可能。但是,他一生亏欠故大将军的恩情太多,若我能出现在他面前,以生命护卫皇帝,谅他会有强烈的良心负担,若要杀害皇帝,自己内心便会加倍纠结犹豫,难以轻易下手。即使我不能够说动他放弃政变,释放皇帝,但也一定能够延迟他对皇帝痛下杀手或者虐待羞辱,为你们集结军队来营救皇帝争取到更多的时间。”
我说:“我亲入汉军,昭示身份,汉军将领知道我在军中,也一定会影响到他们的决定。他们会再次考虑要不要跟从杨彪,背叛我父亲和故大将军的建军理想,要不要背叛故大将军一生最好的朋友,要不要成为国家的祸害。他们一定会再次慎重考虑,是不是应该踏着陈士钊将军女儿和外孙的尸体而去围困国家的都城,向自己的百姓举起刀枪。”
我说:“我也没有把握能否影响到汉军将领反对杨彪,但是,我有把握,一定会有一部分将领奋起反抗,要保卫我和腹中的皇儿,一定会在他们内部引起分裂和冲突。这也肯定会为你们调集的大军前来围剿创造更多的速胜机会,减少两军交战的不必要伤亡。”
我说:“我在汉军中的身份特殊,无人可以替代,唯有我深入险境,亲入军营,才能达成这样的效果。”
我说:“我不相信,杨彪会踩着我们母子的尸体,去杀害皇帝。他经受不起良心的谴责!而且,他若胆敢杀害我,双手沾染了我的鲜血,他就从此再也不能赢得汉军的共同拥戴,他就丧失了汉军指挥权的人心基础。他也不能再拥立我的儿子为新君。他只能被迫自己公然篡位,从而成为天下公敌,失去一切可以遮掩的理由和借口。”
我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看得到其中的利害。”
我说:“他最大的可能,就是将我也加以囚禁。这样就坐实了刘申的退位并非处于自愿,而是被迫。他持有的诏书,就将失去合法性,不能得到天下的认同。”
皇太子含泪说:“可是母后,身为父皇母后的儿子,若我和兄弟们任由父皇母后双双落入险境,孝道何在?此心怎安呢?”
魏国清也说:“皇后亲身犯险,固然有很多作用,但是,实在是太危险了,臣等不能眼见皇后涉险而不劝阻。若皇后此去有三长两短,将来陛下追问,我等何言以对!”
我说:“事情紧急,皇帝分分秒秒都有生命危险,我们若一直在这里争执不休,国家危矣,皇帝危矣!既然我去军营,有着千军万马所不能起到的作用,当此危难之际,我就当奋勇前往,不计己身之安危。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福祸趋避之!至于腹中的这个孩子,自有上天庇佑,若他命不该绝,就会平安无恙,若有不测,也是天命注定,当为国家而死!”
我说:“杨彪断然想不到我会在这种情况下亲入军营,与他面对。我突然出现,他一定措手不及,一定会被我干扰到已决的心意。希望你们加紧行动,尽快发兵勤王,和我里应外合,抓住他心乱的难得机会,一鼓作气,平定叛军,解救皇帝,挽救国家!”
我说:“我与陛下结发夫妻,情深谊厚,陛下若有危险,身为他的妻子,我自当与他同生死、共命运,绝无逍遥独活之理。此去若有三长两短,也是死得其所,是我身为妇人的光荣。你们都不要再出言阻止了。”
我对傅天亮说:“傅将军,你手下最英勇机智的军官是谁?那个报信的副官是谁?”
我说:“请你从卫队中选二十个最忠诚的、骑射格斗最精锐的敢死之士,随同我一起前往围猎御苑。杨彪府上的内务管家,忠诚可嘉,危急解决之后,国家必有重谢。不过,当前,为了顺利穿越军营的重重布防,出其不意地出现在杨彪眼前,我还需要他再帮一个忙。”
三人跪下再次恳请我改变主意。
我说:“此事已经决定,你们不要再说。为了皇帝,为了国家,为了太平不被破坏,种种艰难险阻,我们分而任之吧!”
我说:“我们分头行动吧!新朝必胜!太平必胜!”
众人跟随道:“新朝必胜!太平必胜!”
(三)
皇太子从昭阳宫回到太子府,准备立刻采取种种行动。
这时,手下来报,说有一个带着兜帽的内侍说有皇帝的密旨要交给太子,已经过来了半个时辰了,经过了再三搜身,确认没有任何可以伤人的危险品携带,现在正在内书房等候太子的接见。
皇太子听说有父皇密旨,便三步并作两步地赶往了内书房。
踏入内书房的门槛后,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内侍官,头戴兜帽,面部遮挡得只看见一双眼睛,背对大门,站在书房,仰头看着墙上刘申的手书:“爱民如子”。
皇太子在他身后问:“你是什么人?父皇的密旨何在?”
那名内侍官听到太子的声音,缓缓转过身来,看着太子不语。
皇太子觉得他兜帽下露出的一双眼睛非常熟悉,仿佛在什么地方见过,但又一时想不起来。
他正在回忆在哪里见过这双眼睛时,那位内侍官伸手取下了兜帽,露出了整个面部。
皇太子一见,大吃一惊,顿时双膝发软,扑通一声就跪倒在地。
皇太子惊讶地叫了一声:“父皇!”
那个声称携带皇帝密旨的内侍官,不是别人,正是当今皇帝本人,我的丈夫刘申。(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