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钮钴禄·丰绅殷德(五)忧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虽然和孝公主心里,对岛上人的装束很不以然。但是她的好奇心,却越发重了。同时对书中所描绘的大明,也升起了一阵探究之心。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这济州岛,根本就没纳入大明的统治。岛上的风土人情,也不尽是大明国内的缩影。毕竟大明疆域极度辽阔,族群又来自五湖四海,多如星辰。
使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大明重城明京,百姓们就穿得比较得体。大裤衩、人字拖,在街上是很难见到的。
只是因前明的关系,她对大明产生了固有的刻板印象。以为大明的男人不剃发、女人不出门。就像大清未入主中原,前明那会儿汉人一样。
这是她在宫里的史料馆里,看到的前明史籍。
说到底,她也和大多数清国人一样,将大明和前明,混为一体。
尽管事实上,二者根本没有直接联系。就是非要扯出些许联系来,也就只能找到汉人这一个共同点。
至于其它的,基本都和前明没什么干系。因为大明既没有皇帝,也没有朱氏后人。就连风土人情,也都和大清截然相反。所以只要去过大明的人,都不会将其和前明联系在一起。
不过和孝公主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所以对大明某些事物,还是有些了解。比如前些年,引得皇阿玛雷霆大怒的‘禁书’,她就看过不少。
若不是自己是满清皇室,她都要为书中的爱情故事,叫声好来。因为按照书里面的说法,男女姻缘,本该自己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妨·碍子女追求幸福的枷·锁。
到底心儿还年轻,性子里,本就不喜欢束缚。所以那些追求个****婚·姻自由的理念,很容易与之契合。
并且这些言论,还让她想到了不少远赴千里,域·外和亲的公主。远的不少,就以已故孝贤纯皇后的和敬公主为例。作为皇长姐,那身份是极贵重的。
但在乾隆十二年,下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尽管皇阿玛十分宠·爱皇长姐,夫家也算是名门显贵。
可蒙古科尔沁部,乃苦寒的关外之地。到了冬天,尽是白茫茫的大学。一个不好,就容易闹白灾。多么水灵的姑娘,去了那里,都会被经年累月的寒风,磨成老妇。
总体来说,那地儿就是不养人的穷山恶水。
不仅如此,科尔沁部割着京城,还有千儿百里的路程。每年回一趟,都是千里奔波,极为劳累。
后来还是皇阿玛不忍皇长姐舟车劳顿之苦,特意瓷漆宅邸和俸禄,留在京城。
尽管明面上说,是皇恩浩荡。但如果让皇长姐自己选,肯定不会挑选这么个千里迢迢的郎君。所以论起来,还是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苦。
这就让她对书中的言论,更多了几分感悟和认同。
好在她是幸运的!
虽然也是皇阿玛赐婚,但天爵与她自幼相识。其公公,又是最讨好她的人。所以嫁过去,也算是心甘情愿。
而且天爵传了公公的好相貌,长得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再加上武学有成,性子比较温和,很是符合她的心意。
算是得诸天神佛保佑,得了一桩好姻·缘。
这样想着,她的目光就停在天爵身上。眼神,也越发柔和。
正心事忡忡的丰绅殷德,还没觉察到公主的打量。也是他的心神,都沉浸在岛上的一草一木上。且和公主的感性不同,他从岛上的市井之气上,想到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这济州岛!
按照前些年,朝鲜使臣的哭·诉。这济州岛,原本应是朝鲜的。但是硬生生的,被一伙儿海·贼霸占了。并且朝鲜的水师,也都被海·贼打败。
原本他是当笑话来听的。心里,是一点都不信。
毕竟朝鲜乃弹丸小国,从满清还没入关时,就被太祖爷打服了。那兵备,也实在差得可以。能让海贼欺负到头上,也不是什么怪事。几十年前,台湾郑氏余·孽,不就经常侵扰满清的海疆么?
后来,还不是被威武的大清水师打服了。
尽管前阵子,这些海贼也搅得大清不安宁。但是海贼就是海贼,与地大物博的大清相比,终究上不得台面。
所以无论朝鲜使臣把海贼们夸得多么三头六臂,他都是不屑的。
但今日上到岛上,他才惊觉,这伙海贼,怕还真是不容易对付。
因为哪有这样会营生的海贼?!
生生将自己的巢穴,打造成一个商贾云集之地。看那样子,好像一点不怕朝鲜的反攻。
若不是海贼们脑袋进水了,心性大。就是他们有所依仗,根本不怕外部的威胁。
这样想着,他为大清的万里海疆,深深忧虑了起来。
便别过脸,刚好撞见了公主柔·情似水的眼神。
因挂念公主的身体,也不好过于忧虑。就刻意放下心事,柔声道:“夫人,身体可好些了?”。虽然和孝公主经常骑马,身子骨也不错,但那是未出阁以前。在嫁到和珅家以后,就碍着有夫之妇的身份,不敢做这些有损女德的举动。
再加上生养的原因,身子骨就没从前那么能扛了。
以致上船没一天,就晕沉沉的病了。经过十多天的航行,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现在上了马车,脸色才缓和了一点。
也是郑一考虑周到。特意让丰绅殷德和公主共乘一辆。免得隔开了,还互相担心。
只是在清国,这是十分不合礼仪的。尤其是对男人的面子,有很大妨碍。
因此在上车前,还闹得有些不愉快。
幸而郑一及时解释,并用本地的风俗为证,才稍稍打消了丰绅殷德的疑虑。
不过在他心里,还是为郑一的安排不快。
和孝公主虽觉得不合礼仪,但心下,却是为郑一的安排叫好。因为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她很没安全感。又是病怏怏的,少不得人照顾。
对于其它人,她又不放心。所以最属意的,只有自己的相公了。
虽然和孝公主心里,对岛上人的装束很不以然。但是她的好奇心,却越发重了。同时对书中所描绘的大明,也升起了一阵探究之心。
可是她不知道的是,这济州岛,根本就没纳入大明的统治。岛上的风土人情,也不尽是大明国内的缩影。毕竟大明疆域极度辽阔,族群又来自五湖四海,多如星辰。
使得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大明重城明京,百姓们就穿得比较得体。大裤衩、人字拖,在街上是很难见到的。
只是因前明的关系,她对大明产生了固有的刻板印象。以为大明的男人不剃发、女人不出门。就像大清未入主中原,前明那会儿汉人一样。
这是她在宫里的史料馆里,看到的前明史籍。
说到底,她也和大多数清国人一样,将大明和前明,混为一体。
尽管事实上,二者根本没有直接联系。就是非要扯出些许联系来,也就只能找到汉人这一个共同点。
至于其它的,基本都和前明没什么干系。因为大明既没有皇帝,也没有朱氏后人。就连风土人情,也都和大清截然相反。所以只要去过大明的人,都不会将其和前明联系在一起。
不过和孝公主也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闺秀,所以对大明某些事物,还是有些了解。比如前些年,引得皇阿玛雷霆大怒的‘禁书’,她就看过不少。
若不是自己是满清皇室,她都要为书中的爱情故事,叫声好来。因为按照书里面的说法,男女姻缘,本该自己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是妨·碍子女追求幸福的枷·锁。
到底心儿还年轻,性子里,本就不喜欢束缚。所以那些追求个****婚·姻自由的理念,很容易与之契合。
并且这些言论,还让她想到了不少远赴千里,域·外和亲的公主。远的不少,就以已故孝贤纯皇后的和敬公主为例。作为皇长姐,那身份是极贵重的。
但在乾隆十二年,下嫁给了蒙古科尔沁部博尔济吉特氏辅国公色布腾巴勒珠尔。尽管皇阿玛十分宠·爱皇长姐,夫家也算是名门显贵。
可蒙古科尔沁部,乃苦寒的关外之地。到了冬天,尽是白茫茫的大学。一个不好,就容易闹白灾。多么水灵的姑娘,去了那里,都会被经年累月的寒风,磨成老妇。
总体来说,那地儿就是不养人的穷山恶水。
不仅如此,科尔沁部割着京城,还有千儿百里的路程。每年回一趟,都是千里奔波,极为劳累。
后来还是皇阿玛不忍皇长姐舟车劳顿之苦,特意瓷漆宅邸和俸禄,留在京城。
尽管明面上说,是皇恩浩荡。但如果让皇长姐自己选,肯定不会挑选这么个千里迢迢的郎君。所以论起来,还是受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苦。
这就让她对书中的言论,更多了几分感悟和认同。
好在她是幸运的!
虽然也是皇阿玛赐婚,但天爵与她自幼相识。其公公,又是最讨好她的人。所以嫁过去,也算是心甘情愿。
而且天爵传了公公的好相貌,长得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再加上武学有成,性子比较温和,很是符合她的心意。
算是得诸天神佛保佑,得了一桩好姻·缘。
这样想着,她的目光就停在天爵身上。眼神,也越发柔和。
正心事忡忡的丰绅殷德,还没觉察到公主的打量。也是他的心神,都沉浸在岛上的一草一木上。且和公主的感性不同,他从岛上的市井之气上,想到了很多深层次的东西。
比如这济州岛!
按照前些年,朝鲜使臣的哭·诉。这济州岛,原本应是朝鲜的。但是硬生生的,被一伙儿海·贼霸占了。并且朝鲜的水师,也都被海·贼打败。
原本他是当笑话来听的。心里,是一点都不信。
毕竟朝鲜乃弹丸小国,从满清还没入关时,就被太祖爷打服了。那兵备,也实在差得可以。能让海贼欺负到头上,也不是什么怪事。几十年前,台湾郑氏余·孽,不就经常侵扰满清的海疆么?
后来,还不是被威武的大清水师打服了。
尽管前阵子,这些海贼也搅得大清不安宁。但是海贼就是海贼,与地大物博的大清相比,终究上不得台面。
所以无论朝鲜使臣把海贼们夸得多么三头六臂,他都是不屑的。
但今日上到岛上,他才惊觉,这伙海贼,怕还真是不容易对付。
因为哪有这样会营生的海贼?!
生生将自己的巢穴,打造成一个商贾云集之地。看那样子,好像一点不怕朝鲜的反攻。
若不是海贼们脑袋进水了,心性大。就是他们有所依仗,根本不怕外部的威胁。
这样想着,他为大清的万里海疆,深深忧虑了起来。
便别过脸,刚好撞见了公主柔·情似水的眼神。
因挂念公主的身体,也不好过于忧虑。就刻意放下心事,柔声道:“夫人,身体可好些了?”。虽然和孝公主经常骑马,身子骨也不错,但那是未出阁以前。在嫁到和珅家以后,就碍着有夫之妇的身份,不敢做这些有损女德的举动。
再加上生养的原因,身子骨就没从前那么能扛了。
以致上船没一天,就晕沉沉的病了。经过十多天的航行,整个人也瘦了一大圈。现在上了马车,脸色才缓和了一点。
也是郑一考虑周到。特意让丰绅殷德和公主共乘一辆。免得隔开了,还互相担心。
只是在清国,这是十分不合礼仪的。尤其是对男人的面子,有很大妨碍。
因此在上车前,还闹得有些不愉快。
幸而郑一及时解释,并用本地的风俗为证,才稍稍打消了丰绅殷德的疑虑。
不过在他心里,还是为郑一的安排不快。
和孝公主虽觉得不合礼仪,但心下,却是为郑一的安排叫好。因为这里人生地不熟的,她很没安全感。又是病怏怏的,少不得人照顾。
对于其它人,她又不放心。所以最属意的,只有自己的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