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小说网 > 行者玄奘 > 第九章 高昌王城

第九章 高昌王城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见玄奘赞同自己的话,纭姝简直心花怒放,得意地说道:“我就说你们两个,想受戒是一时的头脑发热吧?”

    这时,统法师在一旁缓缓开口道:“二位王子已受五戒,实在不必多此一举再受什么菩萨戒的。”

    宇文王妃也看着他们道:“两位王儿可要想清楚了。你们父王这般崇佛敬僧,不是也没受过菩萨戒吗?”

    麹智盛心有不甘地说道:“弟子听说,以前隋朝的那个皇帝就受过菩萨戒,他难道也不吃肉吗?”

    玄奘道:“炀帝受了菩萨戒,不仅仍然食肉,且杀戳无数。因此,他的那个菩萨戒早已名存实亡,除了为他本人增加恶果,实在是毫无用处。”

    “那,如果不受菩萨戒,就可以吃三净肉,也就不用承担什么果报了,是不是?”麹智湛问道。

    “食众生肉都是有果报的,”玄奘道,“肉食怎么说都是杀生所得,受不受戒的区别只在于,如果不受戒而杀生,只需承担杀生的果报;而若是受了戒还杀生,则除了承担杀生的果报外,还须承担妄语的果报。”

    “我明白了!”麹智盛点头道,“弟子愿受菩萨戒!从今往后,戒食众生肉!”

    “那,既然哥哥可以戒,我也可以戒。”麹智湛道。

    麹文泰哈哈大笑:“两位王儿这般有善根,此正是我高昌之福啊!”

    “善哉善哉。”玄奘合掌称叹。

    就在这时,有人来报:“启禀大王,戒坛已经准备齐整!”

    “好!”麹文泰当即起身,“现在就请大唐法师登坛授戒!”

    玄奘合掌称谢后,便同高昌王及几位宁戎寺的法师一起出了禅房,果见道场中央设起了一座高大的戒坛,虽是土坯垒成,但周围用金丝藤蔓装饰得金碧辉煌,显得极为庄严肃穆。

    玄奘忍不住轻诵一声佛号,迈步登坛,彖法师带领数十位弟子做他的下手,按照严格的佛教仪轨为两位王子及皇室眷属们授了菩萨戒。

    戒事完毕,整个道场洋溢着一片喜气洋洋的气氛。麹文泰轻捋胡须,对玄奘道:“弟子正要在高昌大力宣扬佛法,法师的到来便是一大助力!明日,我便在这宁戎寺内设立法帐,请法师讲经如何?”

    “阿弥陀佛,”玄奘道,“此等功德无量之事,玄奘自是恭听大王安排。”

    听了这话,麹文泰心情舒畅,哈哈大笑起来。

    下午,彖法师带玄奘游览了王城。

    这里是整个西域地区的商贸都会、政治中心和佛教文化中心,官署庄严高大,佛寺金碧辉煌,城内街道纵横、店铺林立,一些来自不同国家,肤色服饰各异,语言各不相同的人们,行色匆匆地走过,眼睛里满是淘金的热望。

    “果真是个富庶繁华之地!”玄奘赞道。

    “高昌是西域与东土往为商侣的必经之地!”彖法师道,“由于东西两边都是茫茫沙海,因此,所有旅人到达高昌时都要在城内歇歇脚,顺便补充给养,更换马匹牲口。”

    说话间,他们已经走到一座巨大的牲口棚前,看到里面的木桩上拴着上百头高大的双峰骆驼。

    “二位法师是要买骆驼吗?”一个胖胖的胡商赶紧迎了出来,笑容满面地招呼着。

    “不,”彖法师道,“我们只是随便看看。”

    “法师请随便看,”那胡商操着一口不太流利的汉语,热情地介绍着,“小人的骆驼可都是上品,你们问问来过这里的人就知道了。不仅耐劳耐渴,还可用它灵验的鼻子嗅出地下泉水……”

    “还能提前预知沙暴!”一个同样胖乎乎的少年不知从哪里蹦了出来,“如果它们走着走着,突然围拢在一起,把鼻子埋在沙子里,那就预示着沙暴就要到了。”

    “巴哈,你怎么又跑出来玩了?”那胡商朝少年一瞪眼,“去!给骆驼喂水去!”

    见那少年悻悻地走了,商人又转过头笑着说道:“我这侄儿说得也没错,骆驼预知沙暴可是很灵的。二位法师请这边看,我这里的价格可是全城最便宜的,很多东来西往的商队到了高昌,都要到我这里来大量地补充骆驼……”

    “最近有商队要往西去吗?”玄奘一面轻抚一头粽褐色的长毛骆驼,一面很感兴趣地问道。

    “有啊,”那胡商见他提问,兴致勃勃地答道,“昨天就有一支商队来,说是要到阿耆尼国去,从我这里一下子就买走了十几峰骆驼!我估摸着,他们也就这几天出发吧。”

    玄奘大喜,阿耆尼国,正是西行必经之地!

    突然,“噗”地一声,一股又臭又粘的东西落在他的脸上。玄奘吓了一跳,忙回头看,却是他正抚摸着的那峰骆驼,嘴里正在往外喷吐着什么。

    “哎哟!你这畜生!怎么这样对待客人?!”那商人冲着骆驼大声喝骂道。

    回过头来,他又慌忙对玄奘赔笑道:“法师千万别生气啊,骆驼的脾气就是这样,一不高兴,就往人脸上喷口水。可能因为法师是陌生人,摸它的时间又有些长了,它不乐意了。”

    “没什么。”玄奘无奈地把手从这峰颇有个性的骆驼身上拿了下来,心中颇为郁闷。

    摸一会儿都不乐意,骑上去怎么办?

    商人殷勤地递上一块手巾,玄奘称谢接过,抹了一把脸,心里却想,不管别人多么喜欢使用骆驼,我还是骑我的马好了。

    “檀越可知他们住在哪里?”放下手巾后,玄奘又问。

    “谁呀?”这胡商一时竟没有反应过来。

    “就是您刚才说的,那支要去阿耆尼国的商队。”玄奘答。

    他的想法很简单,跟着商队走,总比一个人乱闯要安全得多。一支商队少则十余人,多则上千人,他们常年行走在丝绸之路上,大都有势力、有财力。跟他们同行,会要减少很多的危险和麻烦。

    “奘法师,”见那商人正要开口答话,彖法师忍不住插言道:“我王已经安排法师在宁戎寺道场讲说《仁王般若经》,过一段日子还要为王宫中的女眷们讲经,法师一时半会儿是走不了的。”

    可不是?玄奘终于清醒过来,我怎么把这事儿给忘了?

    他抱歉地笑了笑,冲那商人合掌道:“那,贫僧过半个月再来吧,若再有往西去的商队,有劳檀越替贫僧打听着些。”

    “法师放心好了!”商人爽快地说道。

    谢过热情的骆驼商,玄奘跟随彖法师接着往前走,隐隐听到身后那个叫巴哈的胖少年问道:“阿伯,他就是大唐来的玄奘法师吗?”

    再往前走,人越来越多,原来他们已经到了集市上。

    这里是城市最繁华的集市区了,那些东来西往的商旅们聚集在这里,大声吆喝着卖出各自的货物,再买进当地特产,并为接下来的旅程储备食品和物资,一时间,街道两边熙熙攘攘,热闹非凡。

    集市两边有许多大大小小的酒屋,打门前经过时,总能闻到从里面飘出来的一阵阵特殊的酒香。

    彖法师边走向玄奘介绍:“那里面出售的都是高昌特产的马奶葡萄酒,甘美异常,是客商们最喜欢的东西,不管买卖赚不赚钱,他们晚上都会住进这样一间酒屋,在里面喝得酩酊大醉。”

    玄奘道:“以酒买醉,将自己的头脑逼入混沌之中,是因为心中过于痛苦吧?”

    “心里苦不苦,那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事情啊,”彖法师笑道,“很多客商还觉得,我们这些僧人才真的苦呢。”

    玄奘微笑着摇了摇头。

    在一些较大的酒屋前,站着几个栗发碧眼的美丽胡姬,她们身着艳丽的服饰,晃动着妖娆的身材,载歌载舞地招揽生意,那旋风般的舞蹈和优美的歌声让这个集市显得更加热烈了。

    穿过屋宇林立、人声鼎沸的市区,两个僧人终于站到了高大的城门前。

    城门上写着两个大字:“玄德”,是汉字。

    见玄奘在看那城门上的字,彖法师解释道:“这王城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墙上共有十二重大铁门,分别以‘玄德’、‘金福’、‘金章’、‘建阳’、‘武城’等来命名……”

    玄奘点头道:“听起来,与大唐长安城的布局很相似。”

    他想起麹文泰所说,这座王城就是仿照长安城建的,不禁有些感叹。

    见到两位高僧到来,城门守将赶紧跑了过来,蹲下行半跪礼:“小将车歇,拜见二位大师!”

    玄奘注视着这个叫车歇的守将,他看上去极其年轻,长手长脚,高高瘦瘦,白净的脸上带着几分稚气,看起来,应该不超过二十岁的样子。

    “不用拜,”彖法师笑道,“老衲是奉大王之命,带玄奘法师出城走走。”

    “是!”车歇起身,对手下命令道,“快开城门!”

    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驼铃声,由远而近地传来——又有一支商队来到了城门外。

    年轻的守将赶紧上前拦住,要商人们出示过所并缴税。

    “我们是从龟兹来的。”为首的中年商人下了骆驼,递上一纸皱巴巴的过所和一口袋银币。

    西域诸国最大的一项收入便是向过往的商旅征收赋税,高昌国自然也不例外。

    “就这些?你们带了多少峰骆驼?”车歇掂了掂手中的银币,眼睛朝商人身后看去。

    “也就八十来峰吧。”商人小声说道。

    “什么八十来峰?我看至少有一百峰!”车歇忍不住提高了嗓门,接着便叫手下的几个小兵到后面去看看。

    “将军莫开玩笑,哪有那么多啊?”那商人黑红色的脸皱成了一团,“后面那些驮的都是家眷,非跟着来不可,所以零零碎碎的又带了很多家当。”

    “你别瞎编了,”车歇不屑地撇了撇嘴,“欺负我年轻是不是?我可从来没听说过,有从龟兹来的商旅带家眷的。”

    “将军明查!”那个精明的商人见真的要查,忙又递过来几枚银币,陪笑道,“这条道上马贼太多了,生意实在是不好做。上回好容易从于阗弄了些玉石,道上被抢个精光!精壮的牲畜也都被那些挨刀的牵走了,只剩下这些又老又弱的,实在驮不了多少东西。”

    原来,这里的商旅都是依据牲口载重的多少来缴税的。一般来说,一峰骆驼大概能驮300斤,而一匹马则只能驮骆驼的一半,驴驮得就更少。

    “听你说得这么可怜,也不知是真是假。”车歇笑着说道,顺手将这几枚银币往怀里一揣,一挥手便放行了。

    与这支商队进入的方向相反,玄奘跟随彖法师出了城门,走到那个收了点小贿赂的年轻守将身边时,微微一笑。

    车歇也回报给他一个明朗的笑容,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来到王城外,两人径直朝火焰山的方向走去。

    远处,桔黄色的太阳像一个沉重的火球,正朝着王城高耸的赤色城垛上落下。

    而就是这即将落下的太阳也依旧光芒不减,在那连绵不绝的赤色山峦上燃起了火焰,炙人的热浪扑面而来。

    这便是欢信所说的那座没有真火的火焰山,玄奘站在距山脚还有七八里远的距离处,看漫山遍野烟气氤氲,红色的烟云蒸腾缭绕,绵延百里,远远望去,就像一条火龙逶迤燃烧,奇异壮观,简直要把天空都给点燃了。天地造化之工,直令人叹为观止。

    面对着那一川或静止或飘浮的火焰,彖法师跟玄奘详细地讲述了高昌国的历史——

    “高昌城始建于西汉,汉朝大将李广利曾率军在此屯田,设立高昌壁,后又设高昌郡。这是因此地‘地势高敞,人广昌盛’而得名。”

    玄奘点头道:“难怪高昌的汉人如此之多。”

    “后来,北凉余部灭了车师前国,这里从此就成了西域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再后来,先王在此建立了高昌王国,如今已历九世十王,一百多年了。”

    这些事情,玄奘都已听欢信说过,此时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听说,大王当年做太子时,曾去过汉地,拜见过隋朝的皇帝?”

    “不错,”彖法师道,“那是大业五年,隋朝刚刚战胜吐谷浑,进入西域,就派人游说西域各国首脑入朝贡献。先王那时正不满于突厥和铁勒的压榨,于是便于当年六月亲自率队出使隋朝。”

    “原来如此……”玄奘点头道。

    就是这次出使,让麴伯雅、麴文泰父子见识到了中原的繁华和富庶,对中原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先王对突厥的不满由来已久,”彖法师道,“说起来,从登基那天起就不满了。”

    “想是因为突厥人过于贪婪,抄掠成性所致?”玄奘猜测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彖法师道,“真正的起因是突厥人那野蛮的婚制。法师你听说过收继婚制吗?”

    玄奘摇摇头,他年少出家,哪里听过这个。

    彖法师道:“收继婚制就是说,父兄死后,儿子、兄弟可以娶自己的继母和嫂子为妻。”

    玄奘恍然大悟,他读过史书,知道汉代第一位出塞和亲的细君公主就曾先后嫁给祖孙三代乌孙王,后郁郁而亡,令人扼腕叹息。想不到突厥人也是这样的婚制。

    想来,这也是大部分游牧民族的选择,一来是为了家族财产不外流,二来是为了增加人口,不让育龄女子因守寡而失去生育的机会。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施舍,草原上没有丈夫的女人,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是很难活下来的,收继婚制便成了一种特殊的道德。

    但是中原汉人却把这种事情当成是乱伦,完全无法接受。

    “其实先王倒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这个,”彖法师说到这里,突然笑了,“只不过到具体的事情,就有麻烦了。”

    原来,麴伯雅的祖父麴宝茂时期,曾经有过一桩政治婚姻,当时,麴宝茂娶了突厥室点密可汗的女儿为妻,随后又接受了西突厥授予的官衔,从而确立了明确的从属关系。

    麴宝茂死后,其子麴乾固除了继承父亲的王位和遗产外,还收继了父亲的妻子,其中就包括那位突厥可汗之女,继续维持与突厥的良好关系,享国日久,国家太平。

    麴乾固在位共四十二年,是高昌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也是高昌稳定发展的时期,为其子麴伯雅、其孙麴文泰时期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然而到了麴伯雅继位时,问题出来了,麴伯雅万万没有想到,他登上国王宝座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突厥人的收继婚制,娶他那位突厥奶奶为妻,麴伯雅管这位突厥奶奶叫“大母”。

    这位突厥奶奶是麴宝茂时期嫁到高昌的,麴宝茂死后,被其子麴乾固收继;现在麴乾固也去世了,就轮到麴伯雅来收继了。

    可是麴乾固在位四十二年,就算这位“大母”十二三岁就嫁到高昌,此时至少也已经五六十岁了,而且肯定已经不是如花似玉,这让麴伯雅感到非常棘手,他是真的不想娶了!

    可是,人在屋檐下,哪能不低头!虽然麴伯雅挣扎了很久,也抵制了很久,最终还是没能顶住突厥方面的压力,娶了这位突厥奶奶。

    这件事在年轻的麴伯雅心中造成了很大的阴影,他第一次深刻地感到了这些胡人的未开化,一股强烈的反胡冲动涌上心头。

    也就在这个时候,突厥部下一个勇猛的部落——铁勒兴起了,他们自立可汗政权,迅速控制了整个西域东部地区,于是,高昌又臣服了铁勒。

    铁勒虽然没有强迫麴伯雅娶老奶奶,但却看上了高昌的富庶,经常派遣一些重臣在高昌驻守,凡有商贸往来者,便上去抽取税金。因此,麴伯雅对铁勒也没什么好印象。总之在他看来,这些胡人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而就在此时,西域东部又出现了一个强大的新面孔——隋朝。以汉人自居的麴伯雅自然是欣喜若狂,立即携世子麴文泰前去朝拜。

    就是这次朝拜,对父子二人以后的政治生涯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对高昌国的走向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几个手执法杖的僧侣迎面走来,与玄奘两人擦身而过,看起来是要往王城的方向去。玄奘注视着他们——这些僧侣们的面孔以及裸露在外的右臂,都被这火焰山的阳光晒得黝黑,而他们披在身上的褐红色法衣,正与周围那赤色的山峦、赤色的土地融为一体。

    看到彖法师和玄奘,僧侣们平静地合什问候,两位法师也合掌还礼,目送着他们离开。

    “高昌国的沙门很多。”玄奘望着那几个僧侣远去的背影,缓缓说道。

    “高昌人口十万,僧侣三千,”彖法师道,“这里是沙漠中的佛国,几乎每一户都有人出家。”

    “阿弥陀佛,”玄奘合掌赞叹道,“果然是西域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