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七章 代价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慢慢听着徐光启唠叨着。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此刻朱由校就有这种感觉,徐光启说的事情非常的多,单独一件拿出来或许没什么,但是这么多小事堆积在一起就有事了。
杂乱而又繁琐。
不过朱由校并没有不耐烦,而是一件件的听着,然后和徐光启商量商量。整个八月份之前的内阁,并没有干多少事情,除了照常修路外,总共也就两件大事,一个是土改,整个已经被阻扰,目前只是放在河北先试点。
另一个,便是各地官府的人事调整了,这是今年最主要的工作。徐光启汇报的也大都是这一类型的,皇权下乡也包括在这个范畴之中。
在朝鲜,朱由校采取的是户口档案制度,国内此时还未实行,但官府当中,却是已经开始了。所有官员以及经制吏都必须建档造册,一人一份,以后这份档案就随着官员的调任升迁而一起走。
从最高的首辅,到最低的经制吏也就是公务员,所有人都有一份档案,将过往记录在册。
“陛下,老臣觉得,这地方县令的品级,似乎并无提高的必要。”说着说着,徐光启忽然冒出了一个问题。
“哦,为何啊?”朱由校好奇的问道。
当初之所以提半级主官的品级,也是朱由校考虑到地方权威的问题,毕竟有时候军政要相互合作办事,检察院、法院、监狱的工作要协调,此时没有政法委书记的职务,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县令知府等来调节了,故而他特异提高了半级的品级。
“陛下提巡抚、知府、县令半级品级,是为了他们统领地方事务,更好的发展地方,内阁也是如此做的,在下来品级提升的公文后,又邸报到全国各地,做出新的规定,各地的都察院、大理寺在一定程度上,要接受当地官府的管理。”
徐光启详细解说着,“只是,这与陛下分地方官府之权的策略相矛盾啊,虽然机构分散了,但半级品级的提升,却然巡抚、知府、县令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照样能够往各方面插手。”
听徐光启说道这,朱由校不由得严肃起来,神态也没有了刚才轻松的样子,眉头也微微紧锁,不停的思索着各种制度的优劣和目的。
那边,见皇帝重视起来,徐光启也没听,而是一口气将自己掌握的情报全都说出来,“而且,很多县令仗着新下达的文件,借机将手伸进了大理寺,干涉地方司法审判,甚至有的地方,督查分院,县大理寺,都成了县令的一言堂,想怎么叛怎么判,想对哪个官员立案侦查就对哪个官员立案侦查,当地的官场气氛一塌糊涂。”
听到这里,朱由校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当初他之所以才这么做,是参考了政法委的职位,可是他此时赫然发现,和后世党管一切的政治制度不同,他这里并没有凌驾于官府上面的组织,官府就是最大的。本来均衡的局势,因为他提升的半个品级,而呈现混乱了局面。
“是了,大明没有党,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将这个去掉,便是最完美的制度,司法,行政分离,互不干涉,各行其是。”朱由校喃喃自语。
“既然如此,那内阁就下文,将这些改回来吧,今后刑部负责监狱,警部负责侦查,中间的监督督促审核以及最后的判案都交给都察院和大理寺,地方不得插手。”想通后,朱由校眉头展开,断然下令。
“是,陛下。那那些做的有些…….”徐光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暂且放过,以观后效吧,毕竟是朕的错,不能让别人买单。”
“是,陛下,只是,这样一来,老臣发现,还有一处不妥。”徐光启又提出了一项自己的看法,让朱由校心下微微有些吃惊。
“徐阁老,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啊!”
“陛下误会了,只是老臣连日来的工作,发现了些许不妥之处,陛下纵然学究天人,但难免也有百密一疏地方,有所缺漏在所难免。”徐光启谦虚道。
“说吧,哪里不妥,今日你我君臣二人好好论道论道。”朱由校坐直了身体,神情庄重。
“是这样的,陛下,这大理寺审判,毕竟审判者也是官员,若是受到其他的影响,审判不公正怎么办?”徐光启目光灼灼的问道,他也是一脸的严肃,这可是国家大政的制定,一旦确定后,可是要运行上百年的。
“咦?徐阁老,以前不也是县令审理一县诉讼么,缘何如今才发现这个问题?”朱由校奇怪的问道。
“以前不是没有对比么,如今看了陛下的诉讼制度,顿觉以前实在是太粗陋了,故而本着尽善尽美的态度,老臣就发现了些许漏洞。”徐光启毫不在意的笑道。“而且,这次县令檀越当中,老臣也发现了这样的案例,有地方官左右大理寺的审判,故而有此一问。”
“这样啊!徐阁老的态度,朕很佩服啊!”朱由校解了心中疑惑,也不在耽搁,抛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若引入陪审团制度,如何?”
当下,他就细细的讲解开来,“每当大理寺开庭审理时,从当地有名望之人种,选取二十四人,作为陪审团,参与大理寺的审判。陪审团成员可以是老师、商人、农民、以及经制吏等等。由其参与全过程,然后监督法官审理是否公正,是否合乎程序。”
相较于美国的陪审团,朱由校设立的制度权利并没有这么大,只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在审判明显不公正,量刑极度不合适时,有权要求其重审。当然,重审最多三次,若还是不合,则陪审团解散,更换法官审判,其结果为最终结果。
“当然,特殊情况下,陪审团也可以不设,只需要当地的县令、大理寺卿和都御史同意即可。”最后,朱由校又补充了一句。
“陛下智慧,老臣佩服。”徐光启拱拱手,再无话说。这项制度,既兼顾了公平公正,还保证了大明官府的权威性,虽然看起来有些两不靠,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却是十分先进的。
“不用拍马屁了,还有什么问题,一并说出来吧。”朱由校挥挥手,不吃他的马屁。
“还有这份,关于…….”徐光启翻了翻自己的奏本,看见一本,但是,他想了想后,还是没有拿出这本,而是换到下面的。
这本其实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只是他写下的,关于都察院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不过忽然想起了自己对考功司的新定义,以及想要权夺一些监察权的计划,故此他便轻轻揭过,准备等到事情已成定局的时候再说。
何况,针对官员的部门,有些小漏洞就有吧,以后再堵上。
“治政方面没有很多了,只有些许其他的。”徐光启脸色不变的转移话题,丝毫没有半分不妥,“这个是关于水泥的,如今筑路请求日渐增多,光靠王北阁一个人怕是不够,故此老臣以为,应当将修路工作下方到地方官府。”
说道这,徐光启抬头,注视着皇帝,“由内阁拨钱下去,由工部派出技术指导,由地方官府征召人手修筑,至于最关键的水泥生产…….”
话语突然断了,场中一时沉默下来。
朱由校看着对方,目光不停的闪烁起来,他才不相信,徐光启是单纯的想要加快进度而已,这种纯真,他在监狱中上了两年班后就丢光了。犯人对管教的一切行动,都蕴含了自己的利益在其中,而官员也没有什么区别的。
水泥如今可是朱由校手中的一大财源,尤其是如今修路,大笔大笔的银钱撒出去,除了人工外,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购买水泥了。至于修路的石头,这都是免费的,自己组织人去开山炸石。
如今免了农业税,但朱由校却担去了最大的开销——军费,因而去年手上的几百万两银子中,内阁还有不少,不过这些除了分发些官员的俸禄外,就是修路了。甚至,因为你定的,巨大的开销,以及商税的新征收,内阁用度不足,还做了个计划,向内府借款五百万两。
而这些借来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修路的,不说各种隐性的好处了,单说到时候能够设卡收费,对于内阁来说,及时一种很大的诱惑,在商税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任何一笔税收,对于内阁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尽管这个名为养路费的税收,皇帝订的很低,而且也只准收取马车的,但也不容小觑了。
“估计是有人看重了这块收益了吧。”朱由校低声说道,声音随低,但却恰好让徐光启听到。
哪知,徐光启毫不在意皇帝要吃人的目光,淡定的说道,“陛下,并没有人看中了,也没有人敢从陛下口中夺食物。只是………”
他抬起头,神情坚定中带着一种神圣,“陛下愿意让如此神物就此拘束在京师么?”
“陛下想要均分田地,做华夏上下五千年第一圣君,不需要付出些什么么?依老臣看,不仅水泥,最好是宫廷佳酿甚至玻璃都公布出去。”
朱由校靠在椅子上,慢慢听着徐光启唠叨着。
老子云,治大国如烹小鲜。此刻朱由校就有这种感觉,徐光启说的事情非常的多,单独一件拿出来或许没什么,但是这么多小事堆积在一起就有事了。
杂乱而又繁琐。
不过朱由校并没有不耐烦,而是一件件的听着,然后和徐光启商量商量。整个八月份之前的内阁,并没有干多少事情,除了照常修路外,总共也就两件大事,一个是土改,整个已经被阻扰,目前只是放在河北先试点。
另一个,便是各地官府的人事调整了,这是今年最主要的工作。徐光启汇报的也大都是这一类型的,皇权下乡也包括在这个范畴之中。
在朝鲜,朱由校采取的是户口档案制度,国内此时还未实行,但官府当中,却是已经开始了。所有官员以及经制吏都必须建档造册,一人一份,以后这份档案就随着官员的调任升迁而一起走。
从最高的首辅,到最低的经制吏也就是公务员,所有人都有一份档案,将过往记录在册。
“陛下,老臣觉得,这地方县令的品级,似乎并无提高的必要。”说着说着,徐光启忽然冒出了一个问题。
“哦,为何啊?”朱由校好奇的问道。
当初之所以提半级主官的品级,也是朱由校考虑到地方权威的问题,毕竟有时候军政要相互合作办事,检察院、法院、监狱的工作要协调,此时没有政法委书记的职务,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县令知府等来调节了,故而他特异提高了半级的品级。
“陛下提巡抚、知府、县令半级品级,是为了他们统领地方事务,更好的发展地方,内阁也是如此做的,在下来品级提升的公文后,又邸报到全国各地,做出新的规定,各地的都察院、大理寺在一定程度上,要接受当地官府的管理。”
徐光启详细解说着,“只是,这与陛下分地方官府之权的策略相矛盾啊,虽然机构分散了,但半级品级的提升,却然巡抚、知府、县令和以前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照样能够往各方面插手。”
听徐光启说道这,朱由校不由得严肃起来,神态也没有了刚才轻松的样子,眉头也微微紧锁,不停的思索着各种制度的优劣和目的。
那边,见皇帝重视起来,徐光启也没听,而是一口气将自己掌握的情报全都说出来,“而且,很多县令仗着新下达的文件,借机将手伸进了大理寺,干涉地方司法审判,甚至有的地方,督查分院,县大理寺,都成了县令的一言堂,想怎么叛怎么判,想对哪个官员立案侦查就对哪个官员立案侦查,当地的官场气氛一塌糊涂。”
听到这里,朱由校的表情更加严肃了。
当初他之所以才这么做,是参考了政法委的职位,可是他此时赫然发现,和后世党管一切的政治制度不同,他这里并没有凌驾于官府上面的组织,官府就是最大的。本来均衡的局势,因为他提升的半个品级,而呈现混乱了局面。
“是了,大明没有党,这就是最大的区别,将这个去掉,便是最完美的制度,司法,行政分离,互不干涉,各行其是。”朱由校喃喃自语。
“既然如此,那内阁就下文,将这些改回来吧,今后刑部负责监狱,警部负责侦查,中间的监督督促审核以及最后的判案都交给都察院和大理寺,地方不得插手。”想通后,朱由校眉头展开,断然下令。
“是,陛下。那那些做的有些…….”徐光启有些不确定的问道。
“暂且放过,以观后效吧,毕竟是朕的错,不能让别人买单。”
“是,陛下,只是,这样一来,老臣发现,还有一处不妥。”徐光启又提出了一项自己的看法,让朱由校心下微微有些吃惊。
“徐阁老,你今天是有备而来啊!”
“陛下误会了,只是老臣连日来的工作,发现了些许不妥之处,陛下纵然学究天人,但难免也有百密一疏地方,有所缺漏在所难免。”徐光启谦虚道。
“说吧,哪里不妥,今日你我君臣二人好好论道论道。”朱由校坐直了身体,神情庄重。
“是这样的,陛下,这大理寺审判,毕竟审判者也是官员,若是受到其他的影响,审判不公正怎么办?”徐光启目光灼灼的问道,他也是一脸的严肃,这可是国家大政的制定,一旦确定后,可是要运行上百年的。
“咦?徐阁老,以前不也是县令审理一县诉讼么,缘何如今才发现这个问题?”朱由校奇怪的问道。
“以前不是没有对比么,如今看了陛下的诉讼制度,顿觉以前实在是太粗陋了,故而本着尽善尽美的态度,老臣就发现了些许漏洞。”徐光启毫不在意的笑道。“而且,这次县令檀越当中,老臣也发现了这样的案例,有地方官左右大理寺的审判,故而有此一问。”
“这样啊!徐阁老的态度,朕很佩服啊!”朱由校解了心中疑惑,也不在耽搁,抛出了自己的想法,“不若引入陪审团制度,如何?”
当下,他就细细的讲解开来,“每当大理寺开庭审理时,从当地有名望之人种,选取二十四人,作为陪审团,参与大理寺的审判。陪审团成员可以是老师、商人、农民、以及经制吏等等。由其参与全过程,然后监督法官审理是否公正,是否合乎程序。”
相较于美国的陪审团,朱由校设立的制度权利并没有这么大,只是起到一个监督的作用,在审判明显不公正,量刑极度不合适时,有权要求其重审。当然,重审最多三次,若还是不合,则陪审团解散,更换法官审判,其结果为最终结果。
“当然,特殊情况下,陪审团也可以不设,只需要当地的县令、大理寺卿和都御史同意即可。”最后,朱由校又补充了一句。
“陛下智慧,老臣佩服。”徐光启拱拱手,再无话说。这项制度,既兼顾了公平公正,还保证了大明官府的权威性,虽然看起来有些两不靠,但在这个时代来说,却是十分先进的。
“不用拍马屁了,还有什么问题,一并说出来吧。”朱由校挥挥手,不吃他的马屁。
“还有这份,关于…….”徐光启翻了翻自己的奏本,看见一本,但是,他想了想后,还是没有拿出这本,而是换到下面的。
这本其实也没什么好保密的,只是他写下的,关于都察院的一些不合理之处,不过忽然想起了自己对考功司的新定义,以及想要权夺一些监察权的计划,故此他便轻轻揭过,准备等到事情已成定局的时候再说。
何况,针对官员的部门,有些小漏洞就有吧,以后再堵上。
“治政方面没有很多了,只有些许其他的。”徐光启脸色不变的转移话题,丝毫没有半分不妥,“这个是关于水泥的,如今筑路请求日渐增多,光靠王北阁一个人怕是不够,故此老臣以为,应当将修路工作下方到地方官府。”
说道这,徐光启抬头,注视着皇帝,“由内阁拨钱下去,由工部派出技术指导,由地方官府征召人手修筑,至于最关键的水泥生产…….”
话语突然断了,场中一时沉默下来。
朱由校看着对方,目光不停的闪烁起来,他才不相信,徐光启是单纯的想要加快进度而已,这种纯真,他在监狱中上了两年班后就丢光了。犯人对管教的一切行动,都蕴含了自己的利益在其中,而官员也没有什么区别的。
水泥如今可是朱由校手中的一大财源,尤其是如今修路,大笔大笔的银钱撒出去,除了人工外,最大的一笔支出就是购买水泥了。至于修路的石头,这都是免费的,自己组织人去开山炸石。
如今免了农业税,但朱由校却担去了最大的开销——军费,因而去年手上的几百万两银子中,内阁还有不少,不过这些除了分发些官员的俸禄外,就是修路了。甚至,因为你定的,巨大的开销,以及商税的新征收,内阁用度不足,还做了个计划,向内府借款五百万两。
而这些借来的钱,很大一部分,都是用来修路的,不说各种隐性的好处了,单说到时候能够设卡收费,对于内阁来说,及时一种很大的诱惑,在商税没有保证的情况下,任何一笔税收,对于内阁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
尽管这个名为养路费的税收,皇帝订的很低,而且也只准收取马车的,但也不容小觑了。
“估计是有人看重了这块收益了吧。”朱由校低声说道,声音随低,但却恰好让徐光启听到。
哪知,徐光启毫不在意皇帝要吃人的目光,淡定的说道,“陛下,并没有人看中了,也没有人敢从陛下口中夺食物。只是………”
他抬起头,神情坚定中带着一种神圣,“陛下愿意让如此神物就此拘束在京师么?”
“陛下想要均分田地,做华夏上下五千年第一圣君,不需要付出些什么么?依老臣看,不仅水泥,最好是宫廷佳酿甚至玻璃都公布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