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不是教你诈,是教你不吃亏的学问(3)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大伙团结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没有人能主宰世界,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共同创造世界的辉煌。就好比,一个公司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团结公司成员的力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那么这个公司才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壮大。团结的力量就显而易见了。
今天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广泛的交往经济,离不开与各种类型的人合作;今天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只有选择合作,才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族;今天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成为“国际人”,更需要高超的合作能力。没有合作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我们这个时代。成功者善于与别人合作,也乐于与别人合作,这样才使得他们发挥出千百倍于自己的能量,成就不一样的伟业。
1904年夏天,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有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好得不得了,一会儿工夫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他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心胸宽广的糕饼商贩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它来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大量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客商们的手中。但令他们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客商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
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其道,这就是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有人这样假设,如果两个商铺不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也很难说。
两个小商贩简单的合作思维竟然为世界创造了如此美味的经典,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曾错过了很多只要合作就可以创造奇迹的机会呢?
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凡事自己来、完全不靠别人帮助的人是走不了多远的。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一棵独木也构不成森林。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将自己的力量放大千百倍,就像杠杆一样,撬动磐石。
今天的时代要求我们广泛的合作,我们也只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没有人能够独自成功;唱独角戏,当独行侠,是不能成大事的。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运用合力,善于合作,才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把蛋糕做大,把事业做大、做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指在工作、事业中所需要的协调、协作能力。其突出的特点是指向工作和事业,这正是许多企业、组织极端重视员工的合作能力的原因所在。
经济学家提醒你
如果你不想不留痕迹地被消灭,就不要一个人去战斗;
一根筷子易折,但是一把筷子却可以发挥顽强的抵抗力量;
合作出金,如果找到合适的人,那么就一起创造非凡的事业吧;
有首歌词写道: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从这首歌里,我们不仅要学会怎么去唱,更要学会它的哲学原理。一只手拥抱不了成功,借助他人的力量,把他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助你完成要进行的事业才是成功者的决定。合作是聪明人最明智的选择!
协和谬误:放弃沉没的成本
假设你是一家科学仪器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新的仪器开发项目。据你所知,另外一家科学仪器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类似的仪器。通过那家公司的仪器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可以预计,如果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司有将近90%的可能性损失500万元,有将近10%的可能性盈利2500万。到目前为止,项目刚刚启动,还没花费什么钱。从现阶段到产品真正研制成功能够投放市场还需耗资50万。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现在放弃?
有10%的可能性会盈利2500万,有90%的可能性会损失500万,而且该项目还没有任何投资。正常人会选择放弃。
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道题:你同样是这家科学仪器公司的总裁,对于这个新的仪器开发项目,你们已经投入了500万元,只要再投50万,产品就可以研制成功、正式上市了。成败的概率与上述案例相同,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放弃?
除了你已经投入500万之外,第2个问题与前1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假如你已经懂得了沉没成本误区,你对以上的2道题应该会作出一致的决定。
但是把这两道题分别给老板们做,那些企业老总们绝大多数对第2题的回答是“坚持继续投资”。他们认为已经投了500万,再怎么样也要继续试试看,说不定运气好可以收回这个成本。殊不知,为了这已经沉没的500万,他们将有90%的可能非但收不回原有投资,还会再赔上50万啊。
在经济学上,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称为“沉没成本”。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入的成本,一旦交易不成,就会白白损失掉。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挽回成本的心理作用往往在博弈中让人作出非理性的决策,从而导致更大损失。博弈论专家经常将这种困境中的博弈称为“协和谬误”。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协和谬误的危害有多么大:假设你买进一只股票,股价下跌;于是你又在这个价位买进(股民称此为“摊平”),可是它又下跌……你再次购买的本意是减少损失,可是却越陷越深!
对于协和谬误的博弈来说,在没有100%胜算的把握下,及早退出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你不及时收脚回来,那你可能血本无归!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难怪政府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
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航空工业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刻引起广泛争议。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在这里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只有航空专家才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
然而就是这个已经沉没了的成本,却还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难以割舍。他们把它当做“鸡肋”,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实际上这些人不明白:沉没成本永远是决策的非相关成本,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才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所以会对决策产生这样微妙的作用,原因就在于机会成本不是现实的成本,是隐性的,而沉没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有一种“割肉”的痛楚。成本沉没在水里着实令人感到可惜,然而伤心懊悔不是于事无补吗?还不如适时放弃,抓紧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协和谬误给我们的直接警示就是,在投资时应该注意: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错上加错。事实上,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苦苦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沉没成本)。
摩托罗拉的铱星项目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摩托罗拉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乐观。可是,公司的决策者一直觉得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半途而废,所以仍苦苦支撑。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最后摩托罗拉只能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彻底结束了铱星项目,并为此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现实经济中,陷入协和谬误困境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投资过半,行情却急转直下。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实际上,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要涉及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然而现实中往往由于决策者思维的错位,将这两种成本相混淆,反而作出了不利的选择。
走出协和谬误的怪圈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敢于放弃,有胆量、有勇气经历失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对不可追求的东西要及时放手,做一个敢于放弃的聪明人。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
“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这样拿着,持续一个小时。那又会怎样?”教授再次发问。
“胳膊会有点酸痛。”一名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我这样拿着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变得麻木,说不定肌肉会痉挛,到时免不了要到医院跑一趟。”另外一名听众大胆说道。
“很好。在我手拿杯子期间,不论时间长短,杯子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
“没有。”
“那么拿杯子的胳膊为什么会酸痛呢?肌肉为什么可能痉挛呢?”教授顿了顿又问道,“我不想让胳膊发酸、肌肉痉挛,那该怎么做?”
“很简单呀。您应该把杯子放下。”一名听众回答。
“正是,”教授说道,“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就像我手里的杯子。我们埋在心里几分钟没有关系。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可能会濒于崩溃。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教授这番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你手中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你越来越感到吃力的话,你应该及时放弃。否则,你的身心将被拖垮。选择放弃很难受,但是不放弃,则更加痛苦。
经济学家提醒你
做事情时不要用沉没成本来衡量,不要因为做了,而继续做下去;
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踏上不归路,放弃也是成功的必修课;
不要因已经付出的成本影响对未来的决策;
沉没成本,就像是沉没在冰山之间的泰坦尼克一样,如果你不放弃它,就会跟它一起沉没。不要奢望你能够打捞起已经沉没下去的成本,放弃包袱,重新上路,你会看到崭新的明天正在扬帆起航!
蛋糕博弈,讨价还价智慧大
有一家外企招聘员工面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要求应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八份,分给八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
面对这样的怪题,有些应聘者绞尽脑汁也无法完成;而有些应聘者却感到此题很简单,把切成的八份蛋糕先拿出七份分给七个人,剩下的一份连蛋糕盒一起分给第八个人。应聘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这道题中就显而易见了。
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蛋糕博弈,也就是分配问题。分蛋糕的故事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商界还是在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对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的发展需要我们大伙团结努力,共同推进社会的进步。没有人能主宰世界,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发挥整体的功能,共同创造世界的辉煌。就好比,一个公司要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团结公司成员的力量,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那么这个公司才会不断地发展,不断地壮大。团结的力量就显而易见了。
今天的时代是市场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是广泛的交往经济,离不开与各种类型的人合作;今天的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只有选择合作,才能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一族;今天的时代是全球一体化的时代,要成为“国际人”,更需要高超的合作能力。没有合作能力,就不可能适应我们这个时代。成功者善于与别人合作,也乐于与别人合作,这样才使得他们发挥出千百倍于自己的能量,成就不一样的伟业。
1904年夏天,美国即将举行世界博览会,有一个制作糕点的小商贩把自己的糕点工具搬到了会展地点路易斯安那州。庆幸的是,他被政府允许在会场的外面出售他的薄饼。
他的薄饼生意实在糟糕,而和他相邻的一位卖冰淇淋的商贩的生意却好得不得了,一会儿工夫就售出了许多冰淇淋,很快他把带来的用来装冰淇淋的小碟子用完了。
心胸宽广的糕饼商贩见状,就把自己的薄饼卷成锥形,让它来盛放冰淇淋。卖冰淇淋的商贩见这个方法可行,便要了大量的薄饼。大量的锥形冰淇淋便进入客商们的手中。但令他们意料不到的是,这种锥形的冰淇淋被客商们看好,而且被评为“世界博览会的真正明星”。
从此,这种锥形冰淇淋开始大行其道,这就是现在的蛋卷冰淇淋。它的发明被人们称为“神来之笔”,有人这样假设,如果两个商铺不靠在一起,那么今天我们能不能吃上蛋卷冰淇淋也很难说。
两个小商贩简单的合作思维竟然为世界创造了如此美味的经典,我们是不是也应当反思一下,自己是否也曾错过了很多只要合作就可以创造奇迹的机会呢?
每个人的能力和时间都是有限的,凡事自己来、完全不靠别人帮助的人是走不了多远的。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一棵独木也构不成森林。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只有学会与他人合作,才能将自己的力量放大千百倍,就像杠杆一样,撬动磐石。
今天的时代要求我们广泛的合作,我们也只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没有人能够独自成功;唱独角戏,当独行侠,是不能成大事的。俗话说得好:“双拳难敌四手。”“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只有运用合力,善于合作,才有强大的力量,才能把蛋糕做大,把事业做大、做强。这就迫切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合作能力;合作能力,是指在工作、事业中所需要的协调、协作能力。其突出的特点是指向工作和事业,这正是许多企业、组织极端重视员工的合作能力的原因所在。
经济学家提醒你
如果你不想不留痕迹地被消灭,就不要一个人去战斗;
一根筷子易折,但是一把筷子却可以发挥顽强的抵抗力量;
合作出金,如果找到合适的人,那么就一起创造非凡的事业吧;
有首歌词写道:一支竹篙呀,难渡汪洋;海众人划桨哟,开动大帆船;一棵小树呀,弱不禁风雨;百里森林哟,并肩耐岁寒……从这首歌里,我们不仅要学会怎么去唱,更要学会它的哲学原理。一只手拥抱不了成功,借助他人的力量,把他人的力量变成自己的左膀右臂助你完成要进行的事业才是成功者的决定。合作是聪明人最明智的选择!
协和谬误:放弃沉没的成本
假设你是一家科学仪器公司的总裁,正在进行一个新的仪器开发项目。据你所知,另外一家科学仪器公司已经开发出了类似的仪器。通过那家公司的仪器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可以预计,如果继续进行这个项目,公司有将近90%的可能性损失500万元,有将近10%的可能性盈利2500万。到目前为止,项目刚刚启动,还没花费什么钱。从现阶段到产品真正研制成功能够投放市场还需耗资50万。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现在放弃?
有10%的可能性会盈利2500万,有90%的可能性会损失500万,而且该项目还没有任何投资。正常人会选择放弃。
让我们再来看下面这道题:你同样是这家科学仪器公司的总裁,对于这个新的仪器开发项目,你们已经投入了500万元,只要再投50万,产品就可以研制成功、正式上市了。成败的概率与上述案例相同,你会把这个项目坚持下去还是放弃?
除了你已经投入500万之外,第2个问题与前1个问题是完全一样的。假如你已经懂得了沉没成本误区,你对以上的2道题应该会作出一致的决定。
但是把这两道题分别给老板们做,那些企业老总们绝大多数对第2题的回答是“坚持继续投资”。他们认为已经投了500万,再怎么样也要继续试试看,说不定运气好可以收回这个成本。殊不知,为了这已经沉没的500万,他们将有90%的可能非但收不回原有投资,还会再赔上50万啊。
在经济学上,我们把那些已经发生、不可回收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称为“沉没成本”。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在正式完成交易之前投入的成本,一旦交易不成,就会白白损失掉。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沉没成本不应该影响我们的决策,然而,挽回成本的心理作用往往在博弈中让人作出非理性的决策,从而导致更大损失。博弈论专家经常将这种困境中的博弈称为“协和谬误”。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来协和谬误的危害有多么大:假设你买进一只股票,股价下跌;于是你又在这个价位买进(股民称此为“摊平”),可是它又下跌……你再次购买的本意是减少损失,可是却越陷越深!
对于协和谬误的博弈来说,在没有100%胜算的把握下,及早退出是明智的选择。如果你不及时收脚回来,那你可能血本无归!
20世纪60年代,英国和法国政府联合投资开发大型超音速客机,即协和飞机。开发一种新型商用飞机简直可以说是一场豪赌。单是设计一个新引擎的成本就可能高达数亿美元,想开发更新更好的飞机,实际上等于把公司作为赌注押上去。难怪政府会被牵涉进去,竭力要为本国企业谋求更大的市场。
该种飞机机身大,设计豪华并且速度快。但是,英法政府发现:继续投资开发这样的机型,花费会急剧增加,但这样的设计定位能否适应市场还不知道;而停止研制将使以前的投资付诸东流。随着研制工作的深入,他们更是无法作出停止研制工作的决定。协和飞机最终研制成功,但因飞机的缺陷(如耗油大,噪音大,污染严重等等),成本太高,不适合市场竞争,最终被市场淘汰,英法政府为此蒙受很大的损失。在这个研制过程中,如果英法政府能及早放弃飞机的开发工作,会使损失减少,但他们没能做到。
后来,英国和法国航空公司宣布协和飞机退出民航市场,才算是从这个无底洞中脱身。这也是“壮士断腕”的无奈之举。
无独有偶,在中国的航空工业历史上,也发生过类似的例子。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在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这一决策立刻引起广泛争议。
该公司与美国麦道公司于1992年签订合同合作生产MD90干线飞机。1997年项目全面展开,1999年双方合作制造的首架飞机成功试飞,2000年第二架飞机再次成功试飞。
就在此时,MD90项目下马了。在各种支持或反对的声浪中,讨论的角度不外乎两大方面:一是基于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发展,二是基于项目的经济因素考虑。在这里不想就前一角度展开讨论,只有航空专家才在这方面最有发言权。单从经济角度看,干线项目上马、下马之争可以说为沉没成本提供了最好的案例。
许多人反对干线飞机项目下马的一个重要理由就是,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在终尝胜果之际下马造成的损失实在太大了。这种痛苦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丝毫不构成该项目应该上马的理由,因为不管该项目已经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对于上下马的决策而言,其实都是无法挽回的沉没成本。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样的未来收益?
然而就是这个已经沉没了的成本,却还让许多不明就里的人难以割舍。他们把它当做“鸡肋”,食之无味而又弃之可惜。实际上这些人不明白:沉没成本永远是决策的非相关成本,与其相伴随的机会成本才是决策相关成本,需要在决策时予以考虑。
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之所以会对决策产生这样微妙的作用,原因就在于机会成本不是现实的成本,是隐性的,而沉没成本却是实实在在的,让人有一种“割肉”的痛楚。成本沉没在水里着实令人感到可惜,然而伤心懊悔不是于事无补吗?还不如适时放弃,抓紧时间,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协和谬误给我们的直接警示就是,在投资时应该注意:如果发现是一项错误的投资,就应该立刻悬崖勒马,尽早回头,切不可因为顾及沉没成本,错上加错。事实上,这种为了追回沉没成本而继续追加投资导致最终损失更多的例子比比皆是。许多公司在明知项目前景暗淡的情况下,依然苦苦维持该项目,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在该项目上已经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沉没成本)。
摩托罗拉的铱星项目就是沉没成本谬误的一个典型例子。摩托罗拉为这个项目投入了大量的成本,后来发现这个项目并不像当初想象的那样乐观。可是,公司的决策者一直觉得已经在这个项目上投入了那么多,不能半途而废,所以仍苦苦支撑。但是后来事实证明这个项目是没有前途的,所以最后摩托罗拉只能忍痛接受了这个事实,彻底结束了铱星项目,并为此损失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现实经济中,陷入协和谬误困境的投资项目比比皆是,投资过半,行情却急转直下。到底是继续投资还是决然退出,总是令投资决策者左右为难。实际上,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在作出决策的时候,总是要涉及沉没成本和机会成本。然而现实中往往由于决策者思维的错位,将这两种成本相混淆,反而作出了不利的选择。
走出协和谬误的怪圈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敢于放弃,有胆量、有勇气经历失败,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对不可追求的东西要及时放手,做一个敢于放弃的聪明人。
在一次关于生活艺术的演讲中,教授拿起一个装着水的杯子,问在座的听众:“猜猜看,这个杯子有多重?”
“50克”、“100克”、“125克”……大家纷纷回答。
“我也不知有多重,但可以肯定人拿着它一点不会觉得累。”教授说,“现在,我的问题是:如果我这样拿着几分钟,结果会怎样?”
“不会有什么。”大家回答。
“那好。如果像这样拿着,持续一个小时。那又会怎样?”教授再次发问。
“胳膊会有点酸痛。”一名听众回答。
“说得对。如果我这样拿着一整天呢?”
“那胳膊肯定变得麻木,说不定肌肉会痉挛,到时免不了要到医院跑一趟。”另外一名听众大胆说道。
“很好。在我手拿杯子期间,不论时间长短,杯子的重量会发生变化吗?”
“没有。”
“那么拿杯子的胳膊为什么会酸痛呢?肌肉为什么可能痉挛呢?”教授顿了顿又问道,“我不想让胳膊发酸、肌肉痉挛,那该怎么做?”
“很简单呀。您应该把杯子放下。”一名听众回答。
“正是,”教授说道,“其实,生活中的问题有时就像我手里的杯子。我们埋在心里几分钟没有关系。如果长时间地想着它不放,它就可能侵蚀你的心力。日积月累,你的精神可能会濒于崩溃。那时你就什么事也干不了了。”
教授这番话的另一层含义是,如果你手中的成本正在逐渐增加,你越来越感到吃力的话,你应该及时放弃。否则,你的身心将被拖垮。选择放弃很难受,但是不放弃,则更加痛苦。
经济学家提醒你
做事情时不要用沉没成本来衡量,不要因为做了,而继续做下去;
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踏上不归路,放弃也是成功的必修课;
不要因已经付出的成本影响对未来的决策;
沉没成本,就像是沉没在冰山之间的泰坦尼克一样,如果你不放弃它,就会跟它一起沉没。不要奢望你能够打捞起已经沉没下去的成本,放弃包袱,重新上路,你会看到崭新的明天正在扬帆起航!
蛋糕博弈,讨价还价智慧大
有一家外企招聘员工面试时出了这样一道题:要求应聘者把一盒蛋糕切成八份,分给八个人,但蛋糕盒里还必须留有一份。
面对这样的怪题,有些应聘者绞尽脑汁也无法完成;而有些应聘者却感到此题很简单,把切成的八份蛋糕先拿出七份分给七个人,剩下的一份连蛋糕盒一起分给第八个人。应聘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这道题中就显而易见了。
这个问题就是著名的蛋糕博弈,也就是分配问题。分蛋糕的故事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无论在日常生活、商界还是在国际政坛,有关各方经常需要讨价还价或者评判对总收益如何分配,这个总收益其实就是一块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