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盛唐气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盛唐风华、银狐、续南明、在西汉的悠闲生活
一秒记住【三界小说网 www.xs3j.com】,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位贵妇人身着男装骑在马上,带领一众人等前往曲池踏青。此行虽然在正史中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却被诗人和画家记录在案。看来,这件事在长安恐怕也轰动一时,甚至成为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的谈资。[218]
这位贵妇就是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是大名鼎鼎之杨贵妃的姐姐,当时的流言蜚语似乎暗示她跟唐玄宗关系暧昧。此事当然死无对证,称她为绝代佳人则不成问题,因为她即便拜见皇帝也素面朝天。杜甫的诗就说: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涴读如卧,污染的意思。化妆品只会破坏容颜,可见其天生丽质国色天香。[219]
所谓盛唐气象,也能从中看出一二了。
的确,用枯燥的统计数字来证明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处于极盛时期,是困难和没有意义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盛世更多的是一种国民心态,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满足感,一种物质充盈和人身安全前提下的内心宁静和骄傲自豪,以及无处不在可以触摸的繁荣昌盛、青春活力和雍容华贵。[220]
盛唐,确实是一种气象。
气象无疑首先表现于城市规划和建筑。正如我们在《隋唐定局》一卷中所说,唐代长安和洛阳的气势恢宏,已经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也让后世自愧不如。明清两代最有鉴赏力的人甚至能够一眼看出,哪些城市是唐代所建,哪些是宋和宋以后的:唐的城廓一定宽广,街道一定正直,基址一定宏敞,绝不会有哪怕一丁点儿小家子气。[221]
可惜再好的复原图和沙盘,也无法真正再现当年,可以一睹芳容的只有壁画和雕塑。尤其是被称为唐三彩的那些工艺品,不但可观赏,而且可把玩。它们是那样地巧夺天工和生机勃勃,那造型,那光泽,那釉彩,本身就是气象。
何况它们还是一个辉煌时代的真实缩影。在一件西安出土的作品中,骆驼上的乐工很明显地来自中亚;另外一尊陶俑则告诉我们,热爱运动的打马球女人是多么地引人注目和受到欢迎。总之,所有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艺术,都在讲述着当时的中国人如何在亚洲创造了英雄般的史诗。[222]
唐诗就更是如此。
诗歌之于唐(其实还有宋)意义非凡。它绝不仅仅只是某种文学样式,更是生活方式,以及一个绅士或者上层人物的身份象征。因此,就连身为女人如武则天,非进士出身如李德裕,也会写诗。而且如我们所知,写得还不错。
读诗、唱诗和听诗的人就更多。同样如《隋唐定局》中所说,那是一种风气、潮流和时尚,是市井小民和青楼女子都要参与其事并乐此不疲的。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唐人的生活质量和审美品位,使他们变得风流倜傥,就连牢骚也发得对仗工整漂亮潇洒: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223]
但,最能体现大唐精气神的,却是一首《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224]
没错,这是黄巢的诗。
据说,是落第后所写。
这很有可能。唐代科举,正月考试,二月放榜,及第的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可惜没有黄巢的份。好嘛!你不让我戴大红花,那我就披黄金甲;不让使用批判的武器,那就实施武器的批判。咱们秋后算账!
事实上,黄巢正是坐着金色马车进入长安的,他的部队也让黄金之甲满城尽带。但,如果把这首诗仅仅看作发牢骚或者图报复,却未免失之简单。相反,这里面体现出的恰恰是大唐精神和大唐梦——在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和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每个人张扬个性和追求幸福的无限可能。
唐诗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比如李白。
李白无疑是唐诗的代表。但,不代表艺术成就,只代表时代精神。要论艺术成就,则唐诗不如宋词,初盛唐不如中晚唐。唐诗的文学史意义,在于格律诗的发明和成熟;而要论平仄、对仗、用典、吐属和意象,没人超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25]
这首诗基本上是无解的。没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或者想要说什么。是啊,当时便已惘然的,又如何追忆?但如不追忆,又岂知当时惘然?可见问题不在可说不可说,而在怎么说。把不可说的说得声声入耳,正是李商隐的魅力。
李白却不是这样。
与字字珠玑的李商隐不同,也与工于格律、被后人视为典范的杜甫不同,李白基本上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完全是兴之所至,汪洋恣肆,比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26]
又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27]
显然,这里面没有什么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只有随心所欲的痛快淋漓,脱口而出的波澜壮阔。实际上李白的诗句不少口气吓人,这会儿要搥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过会儿又恨不得把一江春水都变成好酒: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新酦醅(读如坡胚)。明明是些大话、疯话、牛皮话,但他自己乐意说,别人也乐意听,还百听不厌。[228]
这才是盛唐气象。
实际上在安史之乱前,大唐是相当包容的,既容得下武则天这样的女人,也容得下安禄山那样的胡人,当然更加容得下李白一类的狂人。看看杜甫笔下的酒仙群体吧: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229]
李白当然更不含糊。在一次朋友的家宴上,他大大咧咧豪气干云地对主人说:喝喝喝!干吗告诉我酒钱不够?你不是还有五花马吗?你不是还有千金裘吗?快快快,把你儿子叫出来,拿这些东西去换酒,我们今天一醉方休![230]
如此反客为主,已近乎无赖。然而在朝气蓬勃百无禁忌的盛唐,这种无赖由于真实、率性、毫不做作,也是讨人喜欢的。因此,李白可以公然声称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简直就是横着走路,豪迈得差点就会吼出“满城尽带黄金甲”来。[231]
就这样,李白鲜活地成为时代的形象代言人。
杜甫也是。
唐玄宗天宝年间,有位贵妇人身着男装骑在马上,带领一众人等前往曲池踏青。此行虽然在正史中并没有留下文字记载,却被诗人和画家记录在案。看来,这件事在长安恐怕也轰动一时,甚至成为街头巷尾茶楼酒肆的谈资。[218]
这位贵妇就是虢国夫人。
虢国夫人是大名鼎鼎之杨贵妃的姐姐,当时的流言蜚语似乎暗示她跟唐玄宗关系暧昧。此事当然死无对证,称她为绝代佳人则不成问题,因为她即便拜见皇帝也素面朝天。杜甫的诗就说: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上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涴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涴读如卧,污染的意思。化妆品只会破坏容颜,可见其天生丽质国色天香。[219]
所谓盛唐气象,也能从中看出一二了。
的确,用枯燥的统计数字来证明安史之乱前的大唐处于极盛时期,是困难和没有意义的。正如一位学者所说,盛世更多的是一种国民心态,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满足感,一种物质充盈和人身安全前提下的内心宁静和骄傲自豪,以及无处不在可以触摸的繁荣昌盛、青春活力和雍容华贵。[220]
盛唐,确实是一种气象。
气象无疑首先表现于城市规划和建筑。正如我们在《隋唐定局》一卷中所说,唐代长安和洛阳的气势恢宏,已经超出了现代人的想象,也让后世自愧不如。明清两代最有鉴赏力的人甚至能够一眼看出,哪些城市是唐代所建,哪些是宋和宋以后的:唐的城廓一定宽广,街道一定正直,基址一定宏敞,绝不会有哪怕一丁点儿小家子气。[221]
可惜再好的复原图和沙盘,也无法真正再现当年,可以一睹芳容的只有壁画和雕塑。尤其是被称为唐三彩的那些工艺品,不但可观赏,而且可把玩。它们是那样地巧夺天工和生机勃勃,那造型,那光泽,那釉彩,本身就是气象。
何况它们还是一个辉煌时代的真实缩影。在一件西安出土的作品中,骆驼上的乐工很明显地来自中亚;另外一尊陶俑则告诉我们,热爱运动的打马球女人是多么地引人注目和受到欢迎。总之,所有这些栩栩如生的雕塑艺术,都在讲述着当时的中国人如何在亚洲创造了英雄般的史诗。[222]
唐诗就更是如此。
诗歌之于唐(其实还有宋)意义非凡。它绝不仅仅只是某种文学样式,更是生活方式,以及一个绅士或者上层人物的身份象征。因此,就连身为女人如武则天,非进士出身如李德裕,也会写诗。而且如我们所知,写得还不错。
读诗、唱诗和听诗的人就更多。同样如《隋唐定局》中所说,那是一种风气、潮流和时尚,是市井小民和青楼女子都要参与其事并乐此不疲的。这就极大地提高了唐人的生活质量和审美品位,使他们变得风流倜傥,就连牢骚也发得对仗工整漂亮潇洒: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223]
但,最能体现大唐精气神的,却是一首《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224]
没错,这是黄巢的诗。
据说,是落第后所写。
这很有可能。唐代科举,正月考试,二月放榜,及第的进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可惜没有黄巢的份。好嘛!你不让我戴大红花,那我就披黄金甲;不让使用批判的武器,那就实施武器的批判。咱们秋后算账!
事实上,黄巢正是坐着金色马车进入长安的,他的部队也让黄金之甲满城尽带。但,如果把这首诗仅仅看作发牢骚或者图报复,却未免失之简单。相反,这里面体现出的恰恰是大唐精神和大唐梦——在社会安定、国家富强和对外开放的前提下,每个人张扬个性和追求幸福的无限可能。
唐诗就是这种精神的最好诠释。
比如李白。
李白无疑是唐诗的代表。但,不代表艺术成就,只代表时代精神。要论艺术成就,则唐诗不如宋词,初盛唐不如中晚唐。唐诗的文学史意义,在于格律诗的发明和成熟;而要论平仄、对仗、用典、吐属和意象,没人超过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225]
这首诗基本上是无解的。没人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或者想要说什么。是啊,当时便已惘然的,又如何追忆?但如不追忆,又岂知当时惘然?可见问题不在可说不可说,而在怎么说。把不可说的说得声声入耳,正是李商隐的魅力。
李白却不是这样。
与字字珠玑的李商隐不同,也与工于格律、被后人视为典范的杜甫不同,李白基本上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完全是兴之所至,汪洋恣肆,比如: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226]
又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227]
显然,这里面没有什么谋篇布局、遣词造句,只有随心所欲的痛快淋漓,脱口而出的波澜壮阔。实际上李白的诗句不少口气吓人,这会儿要搥碎黄鹤楼,倒却鹦鹉洲,过会儿又恨不得把一江春水都变成好酒: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新酦醅(读如坡胚)。明明是些大话、疯话、牛皮话,但他自己乐意说,别人也乐意听,还百听不厌。[228]
这才是盛唐气象。
实际上在安史之乱前,大唐是相当包容的,既容得下武则天这样的女人,也容得下安禄山那样的胡人,当然更加容得下李白一类的狂人。看看杜甫笔下的酒仙群体吧: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229]
李白当然更不含糊。在一次朋友的家宴上,他大大咧咧豪气干云地对主人说:喝喝喝!干吗告诉我酒钱不够?你不是还有五花马吗?你不是还有千金裘吗?快快快,把你儿子叫出来,拿这些东西去换酒,我们今天一醉方休![230]
如此反客为主,已近乎无赖。然而在朝气蓬勃百无禁忌的盛唐,这种无赖由于真实、率性、毫不做作,也是讨人喜欢的。因此,李白可以公然声称自己“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简直就是横着走路,豪迈得差点就会吼出“满城尽带黄金甲”来。[231]
就这样,李白鲜活地成为时代的形象代言人。
杜甫也是。